预设与生成之间

2024-05-05

预设与生成之间(精选十篇)

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1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而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本次事件中,我为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机一动的精彩而感动,更为学生思维绽放的绚丽而喝彩。从课堂事件的描述中,肖老师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浓厚的探究氛围中主动学习,大胆质疑,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获得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诚然,从学科的角度看这篇文章,总感到意犹未尽,谋篇布局中缺少了对细节的勾勒,让人有继续探知的需求:教师是如何将思维引向深入的?学生思维的呈现聚焦何处?触发教师灵机一动的深层背景在哪?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从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所建立的学习模型,都是通过“转化”得以解决,而关键点在于学生在“转化”过程中的思维呈现方式是如何体现的,尤其是学生的操作、发现、验证、推导、小结。在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过程中,不同思维方式呈现的精彩片段没有描述,不免有些遗憾。※

《预设与生成》学习心得 篇2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全面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

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正是基于生成的主体性、随机性和动态性,新课程才特别强调教学反思的意义。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改变和充实预设,使预设不断完善;在课后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批判,总结和提炼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预设与生成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

怎样使课堂讨论更加有效反思

莲花县路口中小学

蔡志峰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老师不把好关,往往使课堂产生随意性和盲目性,降低了课堂效率。怎样使课堂讨论更加有效?我认为,教师应慎重把关。

首先是把好问题设置关,课堂讨论问题的设置应放在知识的障碍点上,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宜,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使学生经过讨论后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和提高。

其次是把好学生参与关。要使课堂讨论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讨论中去,让学生针对论题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这样参与讨论的学生才有话说,讨论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出现。

行走在“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3

一、 建立良好的互动,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有效教学的追求的是使学生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要求课堂教学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多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与学生一起Pairwork, 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如在教学七(上)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下列交流(片段):

T: Excuse me. 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your weekend?

S: I usually watch TV/visit my grandparents/ ...

T: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S: Yes/No.

T: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S: ... (鼓励学生可以用中文说)

T: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know?

S: ... (同上)

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后,利用课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部分电影片断以及呈现各种电影海报来学习新词汇,让学生说出这些电影的类型以及各自喜好的理由。当学生的热情高涨的时候,再利用课件呈现各种电影,要求学生创设情景,采访组内成员有无周末看电影的打算。这样的生成不仅使课堂摆脱沉闷、乏味,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有效生成的“师生及生生互动”,让学生走进了生活,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还实现了让语言生成和发展过程与学习者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相容共生。

二、 运用合作学习,创设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教学,可组织课堂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让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主动参与到“谈、说、评、议”等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每一单元都有对话课,教师除指导小组成员合作操练课本中的对话外,还要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知识,就某一话题展开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角色扮演等,使语言的使用趋于熟练。如七(下)Unit 10第一课时的Pairwork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A: How was you vacation, Sam?B: It was ...

A: Where did you go?B: I went to ...

A: Who did you go with?B: I went with ...

A: What did you do there?B: I ...

A: How was the weather?B: It was ...

A: How were the people there?B: They were ...

A: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again?B: Maybe ...

两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后,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象这种交际训练或对话操练教学,产生了许多有效“生成”。另外,表演英语舞台剧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经典剧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实现了有效“生成”,而且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 强化愉悦情感,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愉悦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主动、高效地学习。例如, 《Go for it》九年级Unit 1的Reading材料,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Think about Stephen Hawking, for example, a very clever scientist, who regards his many physics problems as unimportant. 我在教学过程中加上一句: We should face the challenges in a positive way.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材料,能在情感及态度上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去实践。

再如,利用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及想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通过小组讨论、团队游戏、竞赛等方式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把课堂、教学内容、表演舞台交给学生,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实践语言构思和表达,使英语的字、词、句经过学生的记忆、理解,再由学生的口语表达出来。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也是他们继续有效地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自主地吸取语言素材,让课堂充满了“生气”和“灵气”,大大地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4

以学生的需求促生成

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会从他的角度来推测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思维方式。这种推测主要基于教师的经验及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但毕竟教师的经验范畴与学生不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当我们在课堂上探测出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时,就要果断地抓住它,从而生成精彩的课堂。

案例1:在执教“桌面上的操作”一课时,我按照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刚要导入新课,突然发现坐在后排的三四位学生神色不对。他们身体前倾,对正操作的屏幕遮遮挡挡,显得很警觉。他们肯定是在玩游戏!想到这些,我快步走过去,想当场抓他们一个现行。可当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时,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们“偷偷摸摸”操作的竟然是本课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改变桌面背景。所有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并有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不按照要求来学习,肯定要被‘修理’了!”“谁不愿意先学习有趣的内容呢?”……听到这些,我灵机一动。是啊,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教材的顺序来上课呢?为什么不能遵从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呢?于是,我向学生征求意见:“大家通过预习,是不是对第三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那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三部分。”……

在这节课,虽然由于调整了教学的顺序,我花了一定的时间来重新梳理思路,但从课堂的整体效果来看,我认为这些时间花得值。因为,我发现学生在这堂课上出奇地配合,注意力很集中,对操作技能掌握得也很快,甚至还有学生尝试了教材上不曾有的操作。

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认为“以生为本”落实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内心的真正学习需求。这样,不仅会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会使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试想,如果教师当时不顾学生的需求,仍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继续上课,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不言而喻,有可能学生暂时调整到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来,但热情不再,更有可能学生的兴趣转化成逆反心理,产生消极的抵抗情绪,再精心的预设也枉然。

以学生的体验促生成

课堂上我们面对的学生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风格和思维方式,还有细腻的情感、丰富的生活经验并洋溢着生命活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来生成教学。

案例2:青岛版八年级教材有一课是教学生如何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邮箱并发送电子邮件。由于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为了提高效率,我在备课时决定采用讲授法。课开始后,我让学生先打开指定的一个免费信箱的网站,再点击“免费注册新信箱”……起初学生还听话地按照我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操作。然而好景不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小问题,如申请信箱时出现了“这个名字已经有人使用了”、“密码至少5个字符”、“验证码错误”等提示。学生的情绪很快低落下来,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操作。看着学生一个个皱着眉头的小脸,我心里也非常着急。怎么办呢?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问题所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积极,是因为他们之前没有用过,体验不到电子邮箱的“好处”,那么怎么让他们体验到电子邮箱的便利呢?一个想法在我心里酝酿。接下来,我先让学生放下手中的操作,一起浏览我的邮箱。“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老师的生日。老师远在云南的朋友用电子邮件为我送来了生日祝福。你们看,不仅有祝福的话语,还有一份生日贺卡。老师收到朋友的祝福后很感动,因为距离并没有拉远我们的感情。有了电子邮箱以后,我们不管跟朋友相隔多远,都可以通过它与朋友们互通有无、互相祝福。老师知道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我的课。今天,老师特别想得到同学们的祝福。你们愿意通过电子邮件来祝福老师吗?我们比比看,谁最先把祝福送给老师。”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下,学生体验到了电子邮件的便利。听到要比比看谁先把祝福发送成功,他们争先恐后地开始操作。当有学生成功发送邮件后,我就高兴地大声宣布已经收到了××同学的邮件了并谢谢他的祝福。暂时没有发送成功的学生,必然会想方设法来实现对教师的祝福。最终,全班学生都发送成功了。有的学生还给我发来了生日贺卡,让我很惊喜。

这个案例以我的生日作为契机,让学生获得了与朋友互相祝福的积极情感体验,并把教学内容融入实际任务中,巧妙地设置了“通过电子邮件给老师生日祝福”的任务。在美好情感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克服困难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生成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会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的错误促生成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错误也是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关键看教师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些生成性错误资源,成就精彩的课堂。

案例3:在刚开始教学VB程序时,有学生不小心把界面上的“工具箱”和“属性窗口”取消了,把他吓坏了,向我求助。这样的操作错误我也没有预料到,而且教材中也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何不利用这一错误操作顺势教学生对VB菜单及界面进行调整?于是把这一问题回抛给学生:“工具箱”和“属性窗口”跑哪里去了?大家能帮助他找回来吗?学生热烈讨论,最后得出了几种答案:1.单击工具栏上带有“锤子和扳手”形状的工具箱图标和带有“手”形状属性窗口的图标;2.单击“视图”菜单里的工具箱和属性窗口;3.敲F4键也可以找回属性窗口。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暴露各种困难、错误和矛盾的过程,又是他们展示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这类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只会亦步亦趋,放不开手脚,最终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同时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把学生的错误当做教学资源,使课堂向以谬求真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了一大步。

以课堂的意外促生成

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意外的情况。对待这些意外,教师不应回避,而应判断其价值大小,并随之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内涵,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变成精彩。

案例4:一位教师在进行Excel公式的教学。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就开始参考课本完成数据的计算。由于计算的数据量不大,计算步骤也并不复杂,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直接口算得出结果,还有些学生用计算机“附件”中的“计算器”得出了结果,背离了本课教学的主题“Excel公式计算”。怎么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同时衔接教学内容呢?只见教师不慌不忙,让学生统一改动了其中的一个数据,让学生再来计算。用口算和“计算器”计算的学生只好重新计算。教师则让一位学生演示了Excel公式对计算结果的自动更新功能,展现了Excel公式计算的效率,顺势讲解了Excel公式的含义及其计算的奥秘:通过单元格地址对单元格数据进行了引用!学生疑窦顿开,接受了Excel公式计算。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成是“课堂意外”激起的朵朵浪花。这堂课在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一次“帮助学生排除思维定势干扰”的教学改动下,实际上蕴藏了教师内心与预设教学策略几个回合的博弈过程。最终,教师利用了这次意外,引导学生对Excel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有了深入的认识,展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

如何在预设中把握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对矛盾。二者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课前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石。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事实证明,教师的课堂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

信息技术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作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把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除了在教学现场发挥教学机智之外,还要在教学预设时就有生成的意识,提高预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育叙事:习作课;预设与生成 篇5

Ⅰ、一堂习作课的启示

小学作文课难上,小学生作文大多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这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才能使小学生的习作写出真情实感呢?我思忖着„„

今天是六年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习作课。午后的天气仍然十分闷热,加上学生多日复习的疲劳,午睡过后的第一节课如同往常一样,同学们大多恹恹欲睡,还没完全清醒。

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照例是班长喊“起立”,同学们说声:“老师好!”我却半开玩笑地说:“同学们睡醒了吗?”有学生小声答:“还没有!”我提议:“谁给大家唱首歌好吗?”没人应答。我说:“老师愿为大家唱首歌,同学们请坐下。”

开始上课。我说:“同学们六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就要分别了,老师有些恋恋不舍!今天这节习作课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习作课,老师有些激动。我们先不作文,我们先叙叙师生之情吧。老师想用一首歌曲表达此时的心情。”我清了清嗓子开始唱道:“分手,分手,就要分手„„希望同学们珍惜生活,祝你进步捷报安慰我,分手之际,请你紧握我的手„„”。我唱得动情,眼睛湿润,还逐一和同学握手。再看看大多数学生都低着头,当我让他们抬头时,发现好几位学生脸颊上挂着晶莹的泪水,就连几位平时调皮的学生如曹甲霞、罗安竟然也泪流满面。此时我明白了,师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

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可是同学们以往的高兴劲不知哪去了,一个个还低着头。我只好提示大家:“你们将要离开母校,离开教你们多年的老师,有点伤感,但是上初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家高兴起来!”又是一阵沉默过后,我点名一学生说说此时此刻的心情,没想到这位学生只说了一句话:“我有时调皮,感到对不起老师!”随后又哭了起来。此情此景,无声胜有声。

下来要进行的是让学生回忆六年来师生之间最感人的事,先说一说,再写出来。首先老师扮演记者单个采访学生:(1)你心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你遇见过没有,说说具体事例。(2)你对母校老师有什么祝福的语言?接着让学生扮成记者进行采访,然后以《师生情》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形式多样。

二十多分钟过后学生的习作写好了。在学生习作时,我巡视,发现学生有话可说,再者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接着是习作交流、分享、点评。

片段一: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几和几”的“4-?”。因为人教版教材将“0”放在“5-?”之后学习,所以本节教学内容“4-?”只有三种:“4-1=?”、“4-2=?”和“4-3=?”。

课堂上,老师在手上放了4支粉笔,让学生取下几支后,先说一个数学问题,再说出算式,然后回答。前两名学生完成了操作学习之后,第三名学生上来要从老师手上取下全部4支粉笔,老师先是一愣再是不让学生全部取下。„„如若学生取走4支,教学内容就会变成“4-4=?”这是教师在课前预设时没有预设到的,而且教材是将学“0”安排在这节课之后进行的,于是老师不能让学生将手中的4支粉笔全部取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教材和备课预设的教什么,而不是新生成的学生学什么,课堂被教材和课前预设完全控制着。

片段二:

同样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老师让一学生上讲台在黑牌上写数,老师说“十一”,学生写成“101”。老师立即走过去说:“不对!应该写成‘11’”(随即板书“11”)。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写数,老师说“十五”,学生写成“105”。老师又是只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重复写出并记住答案。如此,课堂上学生出错时,老师不分析原因只给正确答案的做法不在少数。这说明老师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新情况(备课预设时没料到学生会在这一环节出错)时,没能迅速抓住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实质,没能迅速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因而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是欠科学的。

片段三: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当学完“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强忍大火烧身而纹丝不动,‘我’扭转头去看见战友邱少云被大火吞噬时心如刀绞”之后,一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有问题。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邱少云遵守纪律,纹丝不动,而文中的‘我’为什么敢‘扭转头去’看邱少云呢?”老师稍加思索之后(还算镇定)回答道:“可能是为了突出邱少云的伟大吧?”显然,这个答案很牵强,难逃“敷衍”之责!

片段四:

预设与生成的对话 篇6

选修课程更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多元的评价方式。《外国小说欣赏》定位为“欣赏”,更强调学生主体的体验。“话题”的限定,更强调理性思考与单元意识。语文课程应始终注重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基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这些认识,本课在教学组织上遵循由感性体验到理性总结再到具体实践的认知规律,借助学案《探究学习表》,采用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以期达到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提升的目的。

本单元探讨的话题为“情节”,《清兵卫与葫芦》情节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细节”和“摇摆”。其中“摇摆”为较前沿的理论,对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把握上有较大难度。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本课主要以这篇小说的情节是什么,好在哪里,如何做到,这三个逻辑上前后关联的问题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体验具体而动人的细节,明确“摇摆”的含义及作用,了解使小说情节动人的方式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

1.本文文笔简洁清新,学生在整体感知方面不会有较大难度。小说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共鸣。

2.有着较丰富阅读经验的高二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但较少关注对情节的赏析。

3.在学习方式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高二学生已经能够自主研读文本,提出问题,表述己见;开始习惯于合作交流,相互学习。

4.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2.理解本文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

3.构思合理而巧妙的情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理解本文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

通过写作练习、相互观摩,较熟练地构思恰当而巧妙的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人性、尊重个性的观念。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构思合理而巧妙的情节。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对话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处见奇景,小说大乾坤。”平日里,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常常惊叹于作家的天才构思。生活经作家妙笔的点化,生发出曲折动人的情节之花,结出丰富深刻的思想之果。情节的运行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该如何构思巧妙而恰当的情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通过一个平凡普通的葫芦所演绎出的奇妙故事,来探究这一话题。

二、整体感知

这一单元我们要欣赏的是外国小说的情节。这节课我们以日本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为例,探究小说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之前,我们下发了探究学习表,同学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在组长的带领下,阅读文本,研讨课题。今天,我们就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

1.阅读《清兵卫与葫芦》,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一故事。

《清兵卫与葫芦》讲述了小学生清兵卫热衷于葫芦,因为父亲和老师的反对,最终被迫改变爱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往往包含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情节。所谓“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请同学们用“葫芦”的语言形式,概括小说情节运行的各个环节。

【注】“整体感知”部分主要解决“情节是什么”的问题。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这篇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二、情节的概念和运行的基本模式。通过概括的方式领会作品内容,理清情节,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探究

仔细阅读小说,欣赏情节的动人之处;或对不认同的情节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1.教师示范。

示例:小说的开头,即第一段是概述,用简练自然的语言概括全篇,把整个情节线索勾勒出来,但惟独留下一个缺省──“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事?这个有意的语焉不详,就是一个悬念,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制造悬念,诱发阅读期待,是推动情节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自主阅读,重点探究。

3.按情节运行的顺序,请同学发表见解。

(教师板书学生发言的关键词。)

【注】“自主探究”部分主要解决“情节好在哪里”的问题。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重点探究,通过生本、师生间的对话,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认知层面侧重于感性认识。

这一部分预期的目标是学生发现小说具体而典型的细节与情节运行过程中的摇摆,为下一环节总结归纳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上升到理性认识,打好基础。为了目标的达成,有如下预设:

【预设】

1.教师的示范是为了引导学生围绕“情节”这一话题,见微知著,深入思考,并组织语言,流利表达。

2.小说自发生部分始就充满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生动有趣,满含意味,一定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对其作出赏析。要求“按情节运行的顺序”,发言符合阅读的规律,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学生发言后,教师应对“细节”做一个小结,强化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归纳总结写作规律做铺垫。

3.对于情节运行过程中的摇摆,学生将会较少关注,而且对概念也难以理解。探究问题中的“对不认同的情节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埋下的伏笔。教师可承接学生赏析细节这一话题,从对一两个典型细节的作用的理解中,引出“摇摆”这一概念。概念理解清楚后,再请学生寻找小说其他摇摆处,以加深认识,从而较熟练掌握。

4.预计引出对摇摆理解的典型细节有两处:一是清兵卫与父亲和客人的对话,二是教员的爱好。设计一个问题:这一处细节能否删去?

5.教师板书学生发言的关键词,为下一环节总结归纳提供直观的素材。

四、合作探究

刚才各位同学对本文情节运行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黑板上众多的关键词就是我们思考的成果。接下来,就让我们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这充分感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探讨:如何设计巧妙而恰当的情节。

【注】“合作探究”部分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教学方式主要是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间的对话,借助板书上的关键词,总结归纳,在认知层面上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总结归纳出来的方法要明白清楚、有操作性,为下一环节的写作实践打好基础。

【预设】1.细节描写使情节丰满、充实。

2.矛盾冲突使情节紧凑,有表现力。

3.摇摆使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五、写作实践

设计一个巧妙而恰当的情节,续写《清兵卫与葫芦》。字数300字左右。

【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是认知的一个完整过程;从个人体验到小组合作再到个人实践,是能力与素养的一次提升。他人的作品是自己写作的示范,而续写是自身对于原作品的再创造,是更深刻的个性解读。读写结合,相辅相成,学以致用。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有一个巨大的收获——震撼。我震撼于同学们天才的想象力与深厚的语文素养,我震撼于同学们认真钻研的治学能力,我更震撼于同学们团队合作、精诚团结的精神。这节课,我只是一个主持人,同学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我想,同学们也会有一个收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归纳的认知飞跃中摸索出一个艺术创作的规律,从与作家、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到对人性的尊重。也许这个过程还不那么完善,但我们已然领会到关注生活的点滴,艺术地栖息于大地。这便是“文学就是人学”的内涵。

【注】用激励性的语言突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总结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加以延伸。

七、课后作业

1.完成《探究学习表》中“评价”部分,总结得失。

2.阅读《在桥边》,看看这篇小说在情节运行上有哪些特点,并尝试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小课题。

【注】完成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强调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讲读与自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

【教学反思】

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表现之一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有别于生活中的对话,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是对话双方平等交流,二是对话内容有教学意义。

对话双方即教师与学生,他们之间平等交流的核心当然是人格上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受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哪一方放低姿态或不卑不亢即可达成。师生间平等交流在课堂上最大的阻碍是知识储备的差异。全知全能的教师与所知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问,其结果不难想象。将这种对话的不成功完全归咎于学生,则反映的是教师的无知与无能。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教师主动搭建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上与之对话的平台。因此,课前设计有效的预习方案并督促落实,课中适时提供示范等教学方法不可或缺。

对话为教学服务,高效课堂必然要求师生间的对话紧密围绕有效教学展开。脱离教学目标一味迎合学生,或紧抓标准答案一味逼迫学生的对话都于教学无益。如《清兵卫与葫芦》这篇小说,学生感兴趣的也许是主题,是情感,是人物;但单元欣赏的重点是情节。对于这篇小说的情节,学生也许觉得平淡无奇,也许觉得错漏百出,也许觉得别有滋味。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事先不下足功夫,一旦在课堂对话中爆发出来,教学便成为尴尬的一刻。因此,很有必要课前印发学案,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了解大体的交流过程。课中教师或明或暗地引导也并不能认为是对学生思考的横加干涉。

准确把握学情,科学设计方案,是教师预设成功的保障;适时恰当地引导,则能让生成更为有效。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对话,考验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49中学。

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7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奠基

1. 预设要兼顾整体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如在教学《风》时,在拓展延伸和环节中,我让学生也模仿课文也写一、二节诗。提出要求时,我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方案:⑴有灵感的同学,可以直接执笔写下来;[2]觉得表达上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⑶一时半会儿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先倾听和借鉴同学的作品,课后去完成。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在要求的层次性,方式的选择性和自由性上,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灵动空间,还兼顾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和发展。为接下来的精彩生成施足了营养。

2. 预设的目的和内容要从突出教法向凸显学法转变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思维方式和心智水平,然后预设多种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灵活变通,而且趣味盎然。

如: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话。

小姑娘妈妈远方的想念十分

预设:⑴小姑娘十分想念远方的妈妈。[2]远方的妈妈十分想念小姑娘。⑶妈妈十分想念远方的小姑娘。⑷远方的小姑娘十分想念妈妈。⑴、[2]句一般觉得是妈妈在外,小姑娘在家;而⑶、⑷句一般认为是小姑娘在外,妈妈在家。这两种现象在生活中也都是存在的。教师只有在熟识文本,充分了解学生,通过精心的预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才能击出创造之光。从而课堂生成更显五彩斑斓,不拘一格的课改精神。

二、关注生成,为预设护航

1. 整合生成资源,调整预设目标

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课堂上的的生成资源,并将即时生成整合到课堂临时设计范畴之中。如: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中,教师在感悟课文后引导孩子们质疑,学生和教师一起提炼出了主干话题:作者写夜景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孩子提出了跟讨论话题似乎毫无关问题:“课文前面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而这里却说‘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这残破的桥梁破破烂烂的,不是有损威尼斯的美名吗?”教师见学生普遍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便放弃原来的计划,组织学生探讨:

生1:不是真的桥梁残破,而是桥的影子残破;

生2:残破正好说明威尼斯的古老;

生3:是威尼斯这个城市文物保护意识的表现;

生4: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桥不需要修;

生5:残破也是一种美丽。

以上的教学片段,教师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调整了原先的预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共同生成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2. 引导生成发展,体现预设价值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析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追问寻错、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生A: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认真细致。生B:叶圣陶先生关心青少年一代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搞清楚为什么叶圣陶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为什么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等知识要点,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假如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偏留在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上而不给予即时引导,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对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关注课堂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

3. 提炼生成信息,超越预设目标

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开放地接纳始未料及的生成信息,对一些极有价值的信息应给予引导、提炼,使之成为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要有超越目标的强烈意识。

这一课堂片段是对“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体”的最好诠释,体现了教为学服务,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该教师采用了延迟评判及激励性评价后课堂生成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超出了预设目标。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说预设教学是一曲平缓音乐的话,动态生成就是这首乐曲上跳动的音符,有了这样的音符,乐曲才更显生动,才更具有活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预设,关注生成,预设和生成就能和着生命的节拍在课堂教学舞台上和谐共舞;实现“课在人中,人在课中”的美好境界!

摘要: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若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不断生成,课堂教学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参考文献

[1]王卫红,孙艳春.追寻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境界.《考试周刊》,2009(48)

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8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知识掌握的情感, 是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基于上述原理, 教师在平时的“预设与生成”教学中, 可采用多媒体设施预设“视听”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表演、课堂实践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 生成演绎教学课堂,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参与情趣, 打造语文动感课堂!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时, 我便采用了“多媒体预设情境, 生成演绎课堂”的策略。首先, 在课前, 我预先下载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草船借箭”片段, 并提前规划好了“视听预设- 兴趣激发- 演绎生成”教学的流程;其次, 在课堂教学实施时, 我先为全班同学播放了视频片段, 由于片段与书本教学内容相关, 大家看的津津有味。此时, 我则趁热打铁, 抛出一些问题“诸葛亮是不是很神?能够预测天气?”、“大家想不想当一回诸葛亮?体会他的神?”……在视听效应的激励下, 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再次, 我展现出我的预设想法……“草船借箭大家演”, 这一想法将大家的激情推向巅峰, 大家纷纷举手, 愿意上台一试, 整个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变得“顺理成章”, 在我的引导下, 大家“自己动手”, 很快创设了一个临时的草船借箭场景, 通过小组配合, 组成了几个临时的“剧组”, 按照次序上台演绎, 大家各展神通, 有的“剧组”完全按照视频中的流程演绎, 而有的“剧组”则创造性地改编了原有剧本, 演绎了一些新的桥段。总而言之, 围绕“草船借箭”这一教学内容, 大家展开了演绎教学竞赛, “视听预设, 演绎生成”的教学理念完全实现!

二、以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情与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层层渗透的关键要素!脱离了情感内涵的语文课堂教学, 将变得枯燥、乏味, 缺乏人性化。而如何通过情感场景设计,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场景?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自身的尝试。笔者认为, 借助“预设与生成”教学理念, 教师可将“情感渗透”与“读写教学”融合起来,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巧妙地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实现语文教学的一体化, 延伸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

【教学案例】

例如,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中, 我便采用了“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课堂”的策略, 为学生打造了“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

首先, 我提出问题:“作为我国建筑史中的奇葩, 圆明园流失在历史长河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略带情感, 精读课文”。

(大家开始精读课文)

其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精读后, 我又提出情感引导性问题:“谁能告诉我, 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大家开始了热烈的探讨:“我的心情很沉重!甚至有些压抑!”、“落后就要挨打, 自强才能生存!”、“清政府的腐败懦弱, 让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大家的热烈探究, 使我感受到:我的情感预设起到了效果, 于是, 我趁热打铁, 提出新的要求:“假设圆明园没有被毁灭, 你们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重新齐读原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再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二次精读后, 我说道:“阅读完后, 大家有没有一种想用手中的笔抒发情绪的冲动?”在连续的精读预设下, 全班同学摩拳擦掌:“我要用笔痛斥八国联军的罪恶!”、“我要用笔歌颂我们祖国今日的富强!”显然, 通过精读预设场景, 大家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预设精读”-“读写生成”的教学规划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 我提出教学生成目标:“请大家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 写一篇抒发自我情感的文章!”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 教师以“精读”作为情感场景预设的铺垫, 通过层层诱导, 将全班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完全激发起来, 在此基础上, 顺势生成了“读写融合”教学场景, 强化了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锻炼, 在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中, 孩子们获得了语文学习的灵感!

三、以设问预设“思维”场景, 生成自主探究课外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疑问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求知欲望激发的刺激物”。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特征。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预设“问题场景”、“思维场景”, 并将其延伸、拓展至课外,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 我将预设场景放在了课程结束前, 以连续性的疑问, 预设了“思维”场景, 并将相应的教学拓展至课外。

首先, 当完成课文教学后, 我提出问题:“学完《草原》后, 大家对草原有什么印象?”、“我们国家有哪些大草原?”、“你想去看草原碧蓝的天, 绿油油的草吗?”……上述问题的答案无法在书本上找到, 反而激发了学生们对草原的心向神往。

其次, 学生们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便将问题抛回给了我。“老师, 我们没去过草原, 如何才能欣赏草原的美景呢?”、“老师, 给我们出个主意吧!”学生们的问题使我意识到, 我的“疑问预设”起到的效果, 于是, 我趁机给出了建议:“既然大家对草原如此向往, 回家后, 大家勤动手, 多动脑, 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资料, 明天交给我吧!做的好的同学会有奖励哦!”

许诺的奖励, 再一次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而“课后网络探究”场景也顺势生成。次日, 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草原的资料便呈现在我的办公桌上, 有图片的、有文字的、还有图文并茂的!异常精彩!

上述案例证实, 在语文教学中, “预设与生成”的设计不应仅局限于课堂, 还可拓展至课外, “课内预设, 课外生成”交替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真正展现了语文学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预设与生成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本文论述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教学的经验,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应。而本文的研究也证实:一个科学、合理的预设与生成教学设计, 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林海华.充分关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6) .

本期关注:预设与生成 篇9

策划人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只按预设进行的课堂, 只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 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凸显;只按生成进行的课堂, 会是漫无目的的闲谈, 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甚至失去。因此,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应以本标准为依据, 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 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 因势利导, 适时调整预案, 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 老师们已深刻认识到高效课堂既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 也离不开课中的精彩生成。因此, 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理解、钻研和再创造教材, 如何促进有价值生成的产生并使其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已成为广大教师潜心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面的四篇文章围绕“预设”与“生成”这两个教学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它们不但分析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些开阔视野、可供学习的做法, 使教师在将这方面的理念变成行动时有了很好的借鉴。

预设与生成之间 篇10

一、改变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写作条件

俗话说, “意在笔先、文无定法”.我们首先从内容入手, 培养学生观察、听说、阅读能力, 让学生主动去积累写作素材, 并以范文为指导, 掌握基本写作方法:

1. 创设情境, 教给观察方法, 让学生大胆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感情表象的渠道, 要想让学生抓住身边的镜头, 积累一个个写作素材, 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变封闭式作文教学为开放式作文训练.我利用作文课的机会,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 并从中指导学生学会方法, 做到眼中有物, 物中有异, 观察有序.学生情趣盎然, 感受着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 捕捉写作灵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常引导学生去观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 而且还经常组织一些游览, 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做定期观察和偶得观察, 并把一些有感情的事记下来, 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抓住事物特征, 注意有序观察.利用图画、插图、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把图中未表现出的情节、对话、内心活动, 加以合理的想象表达出来, 并鼓励学生把荧屏作为一个特殊的观察窗口去认识事物、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2. 从说入手, 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看到, 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但作文时却无计可施、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的锻炼却较少, 没有实践.语言是思维的外观.因此我们要预设说的条件和环境, 从说入手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能促进学生的准确性、敏捷性、逻辑性.我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读、讲故事等多种活动, 创设条件, 预设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作文前为了让优等生示范引路, 可让他们说选材、说思路、说立意, 不断发展学生思维模式, 启发带动所有同学, 从而拓宽同学的作文思路, 促进同学的作文能力.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我们经常让同学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如“教师和我”、“售货员与顾客”, 在这些生活话题中, 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锻炼其语言运用.同时, 师生共做“医官”, 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恰如其分, 如何处理更科学, 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参与意识很浓.

3. 抓紧阅读理解, 促进作文能力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此我引导学生除读好课文外, 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扩大阅读范围, 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吸取知识, 并学习作品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并建立班上的“图书角”、“交流台”, 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敢说话、广交流、精积累, 从而真正理解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 只有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的道理.

4. 利用范文引路, 使学生的作文实现由模仿到创造的步骤.

以仿写为先导, 继而发展到改写, 再发展到创作.课文中一篇篇文质精美的文章, 应为首选范文, 我经常把课文片断拿过来让学生仿写、扩充或缩写,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师“下水”作文法.我在教学中采用此法, 受益匪浅.师生同步作文的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感受, 更易和学生心灵交融, 并能随时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 大胆模仿范文, 减少了写作中的盲目性和作文难度.教学《匆匆》后,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具体描述了日子去来得匆匆, 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话来体现自己感悟, 说明自己对时间匆匆流逝的珍惜.学生参与积极, 思维活跃, 并教会学生在模仿中要有创新.只要文章层次、遣词造句有新意, 我们都要予以肯定.

二、掌握作文教学要求的“度”

小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与某些教师的作文要求拔高不无关系.新课标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预设时充分考虑到“度”, 不同学生区别对待, 牢牢把握“能写”, 切实做到“简单”.首先在命题时要考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而且要有选择内容的余地, 写他们有体会有感触的内容.作文命题简单, 学生就信心十足地去写作.内容要求逐步达到“有中心、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感情真实”, 而且作文时我也“注重实施”、“因材施教”, 对作文水平低的同学“低起点, 宽要求”;对水平高的同学从描写细腻、遣词造句等方面提高要求;要注意抓学生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 写出自己的个性.

三、把好作文修改关, 促进作文新生成

都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 更是改出来的”, 因此我尤其注意把好学生的作文修改教学关.传统中的作文修改教学大都以老师为主体、进行修改讲评, 空洞乏味, 学生参与少, 修改效果很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自我修改

既当作者又当评论员, 自读习作, 检查有何不足, 是否符合作文要求, 语句是否通顺, 推敲词语是否恰当等.

2. 同学互改

在教师的示范下, 进行互相修改, 依照范文单独进行, 也可由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 分组进行.对学生习作进行互评、有助于学生互相借鉴, 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教师批改

老师批改过程中, 评语力求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当看到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 我用醒目的波浪线标出, 有时写一些简短评语, 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等等.如果哪部分写得不令人满意, 可以写“如果怎样写就会更好一些”等批语, 给学生指出修改的方向, 学生也乐于接受;也可不点明错处, 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如“这句话不当”、“用词不准”;因人而易、灵活点拨, 拓宽学生思维, 如“换个比喻方式”、“可再具体形象些”;对于条件不清, 语无伦次的, 可借助批语促进其有序表达.批改学生作文“宜精不宜细”, 一般不要求重作, 只要合乎要求就应给予鼓励, 减轻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 发挥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渲染”佳作, “评”出动力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享受到成功是激发他们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采用多种形式: (1) 佳作交流.每次作文我总要选择几篇佳作或有一定进步的学生的习作在班上自己朗读.对于教师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作为学生来说, 却读出了他们的积极性. (2) 佳作展览.学习园、黑板报专设“佳作栏”, 贴上学生的优秀作品, 供大家欣赏. (3) 佳作参赛、投稿.各级教育机构的征文活动和可供学生习作发表的报纸杂志很多,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欲望, 我们学校也创办了专供学生发表习作的《笋芽儿》, 因此我平时会自然留意学生的习作, 看到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优美的习作, 便不厌其烦认真修改、打印, 组织投稿, 看到有比赛总积极参加.虽说不可能百发百中, 但学生在老师帮他一次次地修改中, 也获得了一次次地提高.经过大家的努力, 我班有许多学生的习作在各级刊物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发表于报刊, 尤为高兴, 习作的积极性更浓, 其他同学看到同学的习作能发表, 信心也更足了, 班中在习作上你追我赶的风气很浓.

上一篇:动漫与游戏下一篇:教学内容的遴选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