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2024-04-29

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通用9篇)

篇1: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以法衣哨村调查为例

摘要:自古以来,人依环境而存,环境因人造而变。一定的环境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在的原因。为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彝族阿细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阿细跳月的发源彝族阿细人的生存环境、民风习俗存在紧密联系。阿细跳月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中勃兴起来,并坚实地和那土生的土壤联系着。

关键词:阿细跳月、环境、变化 1田野调查点概况

弥勒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全县辖区面积40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苗、傣、壮等21个民族,现有人口53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2%,其中彝族(阿细、阿哲、阿乌、撒尼、大小黑彝、大小白彝)有16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仅彝族阿细人就有6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弥勒既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又是世界上唯一与“弥勒佛”同名的县,山水园林别样俊秀,人文景观瑰奇秀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古老神秘的《阿细祭火》、彝族(阿细)口传传世史诗《阿细先基》等,承载着深厚灿烂的弥勒民族文化。

弥勒县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即当地所说的西山一带是彝族阿细人的主要聚居地,同时也是阿细跳月的诞生地。法衣哨村隶属弥勒县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是一个拥有彝族传统文化的彝族阿细人山寨,除了阿细跳月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外,还存有刀叉舞以及村民自编的阿细山歌等。法衣哨村地处红河州北大门,东与戈西村委会相连;南与马龙村委会相连;西与散坡村会委相连;北与大麦村委会相连。辖区面积11.31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有耕地1,502.38亩,其中人均耕地1.90亩;有林地12,950.4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8户,人口798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奇峰异石林立,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树木繁密,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其中缺水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喀斯特地貌致使雨水易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极为缺乏。由于村里没有水田,村民种植的多半是旱地作物。20世纪90年代前,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村民一直以来都严格地按照农作物生长的自然周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被紧紧地禁锢在土地上。受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文化知识落后等突出问题。法衣哨村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展现出一派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人和村兴的景象,被誉为“阿细文明的发祥地”,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被列为州级“民族文化生态特色村”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县级“文明村”,成为红河州北大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阿细跳月起源的环境因素

与其他阿细村寨一样,法衣哨村一直沿传着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 阿细人最具神韵与民族风情的民间集体舞蹈。阿细跳月在彝族阿细语里叫做“嘎斯比”也叫“阿博比”意思是“欢乐地跳”,其由来无文字可考。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说源于劳动。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1]法衣哨村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状况是艰苦的。他们生活在山林里,居住的地方分三个层次,下面可耕,中间可居,上面可牧。改革开放前,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村民们还从事着畜牧和狩猎活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狭小的可牧区域,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狩猎也不能解决生存。然而,村民在生产生活中也总结了规律,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阿细民间也流传有布谷鸟开始唱歌,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春不种,秋无收。村民必须赶节令耕种,他们居住的地方土地贫瘠,就要放火烧荒,进行耕种。据村里老人讲,他们那时能穿上最好的鞋子,是自己用橡胶订制的凉鞋。橡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昂贵的奢求。有的甚至没鞋,就穿自己编的草鞋。下地劳动时,为保护鞋子,他们不穿鞋。地里的火桩荆棘刺到脚底,就会不断地抬脚,形成舞蹈的基本步伐。阿细跳月是阿细人适应刀耕火种生活的产物。

村里以及阿细民间,更为广泛的流传来自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唱道:远古的那一代,远古的那一年,阿细山上住着一对爱神 :男的是勇敢顽强的猎人阿者。女的是像月亮一般美丽善良的阿娥,过着蜜一样的幸福生活。可是后来,大地连年干旱,一对饥饿的公羊竟然为了一匹枯草而大动干戈,四只猗角撞击而出的火星点燃了焦灼的大地。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阿者惦念家中织布的阿娥,于是,他心急火燎的呼唤:“阿娥——!阿娥——!”面对滚滚而来的大火,在家织布的阿娥心系在山上打猎的阿者,于是,她柔肠寸断:“阿者——!阿者——!”这些阿细的先民们,在阿者和阿娥的率领下,不断地交换着左右脚,躲闪着跳跃着身子扑打熊熊燃烧的大火。三天三夜后,这场蔓延大地的野火终于被扑灭了。他们就这么欢呼着,拥抱着,跳跃着,就连残肢断臂的伤者也跳起了笨拙的舞蹈。在欢跳中,阿者偶尔弄响了背在背上的弓弦,悠悠的弓弦声十分动听,于是就引起了阿者的联想,于是就造出了最初的助跳乐器三弦。从此之后,每当月明风清之夜,阿细人就点着燃篝火,追忆起这段感人的故事,就跳起了欢乐的“阿细跳月”。从此,阿娥和阿者的故事就写进了阿细人的生活;阿娥和阿者的故事就写进了举世著名的《阿细的先基》。[2]阿细婚恋自由,对象在节日跳乐或在公房里与异性对歌中物色。每逢节日或摔跤会,男女青年成群的跳乐,双方借机选择意中人。若双方确有心意,在跳大三弦时脚会自然而然勾起来或以目传情。跳大三弦结束,男青年可以邀请女青年去谈情说爱。阿细结婚很简单,不请客不送礼。结婚这天早晨,男的扛锄头、斧子,女的带日常用的镰刀、背带、蓑衣到约定的地点相会,同到男家地里劳动。到早饭时,男的带工具,女的背烧柴回男家认爹妈和家中亲人。下午继续下地劳动。第二天男的在一个小伙伴的陪同下,跟着女的到妇家认岳父岳母和家中亲属。男的给女家挑三挑水,就和女方家一起下地劳动。女方照样不请客送礼、不喝酒。当晚男的一定赶回家,不许在女方家过夜,以后两人就可以在男方家共同生活。阿细人的婚礼是那种虔诚于劳动的精神。于是,每当阿细小伙子邀约小姑娘们“跳阿细跳月”时所唱的第一句歌声是高亢嘹亮的“阿娥——!” 阿细姑娘应答小伙子们进行“阿细跳月”时所唱的第一句歌声是舒人心绪的“阿者——!”阿娥和阿者是阿细人永远的一对爱神,阿娥和阿者是阿细人的楷模!如今的阿细人,都是阿娥和阿者的一脉相传的传人,每一个阿细人都是能歌善舞的阿娥和阿者;每一个阿细人都是急公好义的阿娥和阿者!生活中阿娥阿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爱你”之意,“阿娥,阿者”正是男女双方表达的爱慕之意。

阿细跳月的产生与阿细人的历史也有传说。传说“阿细人”是古代的“古莫” 部落,曾与纳西族先民“磨蛮”部联合成立了“越析诏”。公元736年,唐朝派内给事王承训到南诏,协助蒙舍诏“同破剑川”,“遂平三浪”后,把越析诏的辖地送给南诏管理。从此,阿细先民成了南诏的“奴隶军”。那时,在南诏的西北部,有一个进行畜产品和药材交易的重镇叫“铁桥”,常受吐蕃侵扰。吐蕃占领该镇后沿山筑城,城岩相融,易守难攻。南诏军多次攻打,都无功而返。南诏王皮逻阁便派“奴隶军”去攻打。“奴隶军”首领“莫拉”命大家赶来一群羊,每个羊角上都捆上火把,点燃后赶上铁桥城。羊是喜爬悬崖的动物,加之头上燃着火,便拼命往上爬。没一袋烟功夫,整个铁桥城和山上都燃起熊熊大火,吐蕃兵于是溃不成军。“奴隶军” 乘势攻占了铁桥城。“奴隶军”熄灭火下山时,打闹着,嬉笑着,追逐着,明火烫伤了脚(以前阿细先民从不穿鞋都打赤脚),就换脚单跳,还高叫着“阿止,阿止,阿止吾止阿止”(意为阿哟,阿哟,阿哟依喂阿哟),一路冲下山去。那以后,“奴隶军”常跳“打火舞”自娱自乐。到明朝时,由于民族压迫深重,阿细人举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反抗斗争,最为壮烈的“十八寨起义”失败后,阿细人退居到了那时还是深山老林的弥勒西山。首领阿采担起重任,带领阿细人度过艰难的岁月。为使阿细人解脱悲哀,振作起来,阿采还叫阿细人跳“三弦舞”,后来又对“三弦舞”进行了改善。[3]就这样,西山开始繁荣起来,阿细人也有了笑声和欢乐。

以上传说虽还不能完全囊括流传于西山区的所有传说,但却最具代表性。从整个传说系统来看,终有一条没有变,那就是与“火”有关。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共同记忆。凝集着一个民族、族群的自我认同感。透露出阿细跳月与火的关系。火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上和艺术上的联系,将两者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则共同凝集着人类生命的情感体验。对火的崇拜根源于彝族的自然崇拜。彝族人崇尚火, 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与火离不开的各种活动, 一生都与火结缘。[4]他们认为, 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带来了熟食, 驱走了凶猛的野兽。人们渐渐认识到火的种种好处,于是想办法把火种保留下来。但由于不能对火加以很好地控制和利用, 不是火种被雨淋熄, 就是山火肆虐。人们开始对火的功能和威力感到惊奇和神秘, 对火又敬又怕, 自然想象出有一种神灵在主宰着火。

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而自然基础主要是地理环境。没有地理环境,人不能生存,更不可能有什么文化创造。人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就需要适应它,这种适应就是文化创造文化适应。这种适应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地理环境提供人类生活的生活资料,也提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类只有在创造物质文化基础上才创造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阿细人创造的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山区人民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他们战胜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世代生活在这里,战天斗地、勇武奋发。阿细文化消极的一面却成了自然环境致命的打击。受山区自然环境限制,山区人们小农经济思想浓厚,视野不开阔,目光短浅,传统意识固执,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因为山地多,相互隔绝性好,各民族聚居一方,来往不方便,相互干扰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其文化的传统性和历史继承性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样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3阿细跳月的发展与人文因素

阿细跳月是阿细文化的代表和艺术的最高形式。阿细跳月最显著的特点是穿戴节日盛装和大三弦。

阿细男子,无论老幼,都喜欢穿“麻布褂子”,布料为阿细妇女自种、自砍、自晒、自泡、自撕皮、自纺、自织、自制的麻织衣裤,以利在山区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上行走和布满石头的红土地上劳动。特别是小伙子,内穿一件雪白的衬衣,外套一件钉有十一排红扣的麻布褂子,加兰色青布裤子,穿白色球鞋,算是阿细人的帅哥美男子了。“红排扣子麻布褂”,成了阿细男子衣服的明显特征。阿细人常居深山,以虎为伴,视虎如神,虎是男子勇猛、威风的象征,所以才把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打仗时,扛的是虎旗;娱乐时,耍的是虎舞;家里的装饰品,大都刻有老虎形状。就连房子顶上,也要立上一尊威猛的老虎。“麻布褂子的十一排红扣”,实际就是守护和保卫阿细平安的十一只猛虎。相传阿细人长途迁徙的时候,有十一位专司保卫部族安全的首领,他们蓄长发,吊大木耳环,戴银手镯,肩扛长矛,腰佩弯刀,身披羊皮毡,脚穿羊皮制凉鞋,身穿“麻布褂”,头戴青色布带,又“野”又“猛”。部族大部分安全到达目的地,十一位勇士却先后牺牲在迁徙的路途中。为纪念阿细人的十一位勇士,女人们就在男人穿的“麻布褂”上绣上十一只形状像老虎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纺织成的扣子,并想方设法把男子打扮成十一位勇士的形象,以保村寨平安,家人安康。

妇女头饰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县文化馆彝族阿细支妇女毕华同志,在领导和阿细群众的支持下,作了必要的改进,以塑料包裹上黑绒布并加了花朵再把零星的装饰品联成一盘,既美观又省事。上身饰用麻布或棉布做衣,都是长襟,前襟较短,后襟较长,前襟左边镶绿布,右边镶红布,后襟两边镶绿布。衣服颜色搭配:后背为蓝色,前面左部为蓝色、右部为黑色,两袖为黑色,袖端绣白底红、绿、黄花。手袖较短,适应劳作。衣领、衣胸,纹花绣朵,非常美观。肩背阿细妇女用手工精制的刺绣花卉高精工艺小挎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阿细妇女的裤脚较短,裤料为棉布,呈黑色,裤口镶有深绿色、金黄深红的花边。阿细妇女身腰系红绿腰带,多系绿色棉布,它的作用是防寒护体,在劳动时还用于插带镰刀,在跳乐时增添异彩。

服饰上的金黄色、银白色体现阿细人的自尊、自重。黑色、蓝色体现阿细人的勤劳、朴实。红色、绿色体现阿细人的勇敢、文明、欢乐。英俊潇洒的阿细男青年和容貌端庄的女青年的服饰中,白底黑线条花所显的是阿细人的诚信,白底红花所现的是阿细人的热情,白底绿彩所表达的是阿细人好客之心情。

4环境变迁中阿细跳月的变化 阿细跳月是集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根植于阿细人的社会生活中,伴随着阿细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它的产生和变化与阿细人的发源、迁徙以及阿细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很多村里的老人很难清晰地描述阿细跳月,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在其先祖辈就有了,他们也是听老人们讲,跟着长辈们学习。他们不知道这一舞蹈如何而来、有着怎样的渊源。

透过缤纷各异的传说或隐或现地勾勒出阿细跳月的起源与嬗变的轨迹。早期阿细人的跳乐, 还处于男女老幼同场共舞的形态男舞者持小三胡、葫芦三弦、树叶、四弦等乐器边奏边舞。舞步简单, 左右脚交替走“ 跨颤步” 一步一拍掌,身激前附, 逆时钾边歌应舞一盆后又顺时针跳一圈, 无限反复。民初以后, 阿细乐器有了长足的发展, 出现了大中小多种制式和高中低音的竹笛。原来的葫苦三弦已逐渐演变成木质小三弦, 并出现了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制式。年青人已感到原来的跳乐过于古板缓慢, 并逐步把一步一拍掌的双腿跨颤步, 改为一跳一拍掌的单腿“颠跳步气稍后, 又试着把这种单腿颠姚步与双腿弹跳步交替运用而发展成阿细青年舞的基本舞步— “ 弹跳步” , 并在传统圈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排跳的形式。青年人发现, 这种男女相对的排跳形式, 颇能起到交流情感传递心灵信息的微妙作用。1921年, 西山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段显王, 在具备了中小三弦的基础上, 独自造出了第一个大三弦, 并首次运用到跳乐里, 憾未流传得开。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张崇仁又继段显王十年之后造出了第二代大三弦。在一次两村交界的阿细青年跳乐比赛中,张崇仁所率二十四名小伙, 除去少数竹笛吹奏外,其余全都清一色背上大三弦。其磅礴的气势, 恢宏的律韵, 显示了大三弦从此将在《跳乐》中占领伴舞伴奏的特殊位置而迅速传遍了阿细人聚居的村[5]村寨寨。在解放战争时期,经过血与火战斗洗礼的阿细人,特别是阿细青年,在边纵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下,对阿细跳月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在原单脚弹跳的基础上改为双脚弹跳,并加快了动作节奏。男的由一人带队吹哨,其余拨弦引笛,女的拍掌相迎,一进一退,起落有致。其风格粗犷豪放,欢快热烈,爆发性和感召力特别强,给人以跃跃欲试之感。[6]1950年,阿细跳月作为国庆节献礼节目,进京演出;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节目被带到了华沙的“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这是它首次被推向世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阿细跳月被作为“四旧”封杀,几乎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阿细跳月又迎来了它的新生。1986年美国乐坛把阿细跳月乐曲列为最受欢迎的世界十大乐曲之一;1992年,作为唯一的一个农民业余文艺团体——阿细跳月艺术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专场演出;同年阿细跳月参加了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并到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再次将阿细跳月带到了北京;1999年,在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天地浪漫曲”中,阿细跳月以第四章整章的容量,豪华的阵容,令参加开幕式的中央领导,外国贵宾和两万多的观众为之动容;2000年中国春节期间,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中,阿细跳月乐曲成为了全世界的贺岁节目。阿细跳月不仅是阿细人的一朵文化奇葩,更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

5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虽然“阿细跳月”这一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现在已有了很大影响力,但它本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苏珊·朗格说过:“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探索舞蹈的文化意义有利于我们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阿细跳月.baike.baidu.com/view/88417.htm,2010-12-22.[2]张彦鑫.阿细跳月[J].中华民族,2005(5):52-53.[3]常汉林.“阿细跳月”的传说[J].今日民族,2002,(2):34-35.[4]孙杰.阿细跳月[J].科学大观园,2007,(14):26-27.[5]李运禹.《阿细跳月》200年[J].舞蹈,1994,(1):45-47.[6]姚艳.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4-108.

篇2: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听辨乐曲中各种音色的变化,较熟练地演唱主题旋律。

3、了解相关的民俗风情,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钢琴

学具:准备一些报纸或其它自制乐器的材料

【教学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能感受彝族乐曲的风格特征,较熟练地演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难点是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并自己或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学方法】

1、教法:

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直观教学法、聆听法、讲述法、唱奏法、谈话法、诗画舞结合法进行教学,力求做到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注意配合老师积极活动。利用模唱法、聆听法、练习法、比较法、讨论法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节奏律动

教师: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请跟上老师的节拍,可不要掉队呀!

拍 × ×× ×× ×× ×

合 右左 右左 右左 右

念: 走 快点 快点 快点 走

(合:拍手 右:右手拍腿 左:左手拍腿 )

学生:模仿拍节奏

教师:走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学生:部分学生起来走动,拍出走的节奏:

× × × × ×……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拍出5/4拍的节拍的重音。

> >

× × × × × × × × × ×

教师:哎!这边还真有同学掉队了,于是呼喊学生:

×× × × × ×× ×

等等 我 呀 嗨 快跟 上

(呼) (应)

学生: 模仿拍节奏

二、导入

1、欣赏《阿细跳月》片段.

教师:请大家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我们要去的地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什么因素会使你产生这种联想?(播放音乐)

学生:音乐欢快、热烈,使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节奏感强、富于动感,与舞曲有关……

教师:我们将要去彝族山寨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先请大家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讨论交流

(1) 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彝族支系。

(2) 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 “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播放彝族“跳月”的音乐。)并了解基本舞步。

三、授新课

1、板书:《阿细跳月》。

2、完整欣赏《阿细跳月》。(播放音乐)

3、讨论归纳:

教师:你们能找出刚才所练习过的节奏吗?

学生:节奏(1)是引子部分的节奏型并以固定低音的形式经常出现在伴奏声部。(听相关部分内容)节奏(3)是旋律的节奏型。(出示节奏谱)

5/4 ×× × × × ×× ×|

教师:节奏(2)是5/4拍的固定节拍,也是跳月这种舞蹈风格的独特之所在。

4、分析、练唱。

教师: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主旋律。(唱)

1=G 5/4

你们能将它的主要特点归纳出来吗?

学生:旋律主要由5、1、3三个音组成,每句的句末相同。

练唱旋律:

5 1 3 1 3 5 2 1 |… …

(师) (生)

教师:还有补充吗?

学生:结构归整、匀称,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的节奏相同……

5、听音乐分声部拍节奏

5/4 × ×× ×× ×× × |

×× × × × ×× ×|

× × × × × |

6、讨论

教师:你们注意到音乐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相同的?

学生:旋律是不断反复,而演奏的乐器经常变换。

教师:能听出什么乐器在演奏吗?

学生:有二胡、竹笛……有时是一件乐器在演奏,有时是很多乐器一起演奏。

(老师就学生不熟悉的乐器音色如:笙、高胡与二胡的区别等进行讲解和比较,使学生能分辨民族乐队中几种主要乐器的音色)

7、完整欣赏《阿细跳月》(播放课件)

教师:下面我们将再一次地欣赏这首作品。在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自制的乐器共同来参与模拟演奏,可准备一些报纸或其他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同时请1-2名同学出来,记录出各种乐器演奏时所表现的顺序。

8、讨论检查学生记录的结果,出示结构图(电脑课件)

引 竹 合 弹 二 高 笙 竹 弹 合 竹 合 尾

子 笛 奏 拨 胡 胡 笛 拨 奏 笛 奏 声

教师: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年龄的人……

教师:你们还能注意到音乐中其他的变化吗?

学生: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

9、归纳。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彝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种形式的《阿细跳月》。

(播放课件――音频、合唱和视频,学生看彝族人舞蹈并学跳基本动作)

四、创作表演

教师:我们再次听到的将是由你们自己设计并担任表演的《阿细跳月》,请你们自己组合,分小组讨论、设计、练习。

1、小组活动(老师分别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和设计活动)

2、各小组表演。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共欣赏了哪几种形式的“跳月”?

学生:有阿细人自己跳的“跳月”,有舞蹈《阿细跳月》有器乐曲《阿细跳月》,有合唱《阿细跳月》,还有我们自己表演的《阿细跳月》。

教师:这几种“跳月”各有哪些特点?

学生:1、彝族人的“跳月”是大家一起跳,音乐比较简单。

2、舞台上的“跳月”是经过加工的艺术作品,服饰鲜艳,舞蹈动作是经过设计的。

3、乐队演奏的“跳月”是通过不同的音响来表现的,它需要我们根据音乐进行联想……

教师:这节课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你们自己来进行总结、提问和评价。

(学生活动,师做点评)

教师:音乐是人们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跳月”是阿细人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也随着《阿细跳月》走进了彝族山寨。现在就让我们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播放音乐,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跳月”,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课)

以语言节奏律动,让学生感受5/4拍的节拍规律和掌握乐曲中两种典型的彝族乐曲节奏型,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本课难点)

让学生在简单的走路中掌握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联想,归纳出对《阿细跳月》主旋律的总体印象。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相关内容,为教学创设意境,使学生能“走进”彝族山寨,了解相关的民俗风情。

通过听、辨、忆、分析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阿细跳月》的主旋律及其主要特征。这也是本课欣赏教学的一个重点。

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练唱主旋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旋律的认识。

(重点)

学生分成三组,以节奏律动参与欣赏,使之能熟记音乐的旋律。使学生对彝族旋律的典型节奏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及音色、织体的变化,培养学生横向与纵向的听辨能力。

让学生“加入”到乐队中更进一步的关注各种音色的变化和它的表现作用。

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

关注力度、速度的变化。

(课堂延伸)

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主要的表现手法。

(难点)

拓宽视野,让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阿细跳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自己总结、评价所学的内容。

首尾呼应

附板书设计:

节奏训练

拍× ×× ×× ×× ×

合 右左 右左 右左 右

念: 走 快点 快点 快点 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等 我 呀 嗨 快跟 上

(呼) (应)

《阿细跳月》

典型节奏:

5/4××× × × ×× ×|

听音乐分声部拍节奏:

5/4× ×× ×× ×× × |

××× × × ×× × |

篇3:彝族的大三弦与“阿细跳月”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彝族,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的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穿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滇东路南、宜良、弥勒和泸西等地,彝族阿细、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彝家后生,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手跳之意,舞步简单,一步一拍掌。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跳,伴奏乐器还有笛子、勒胡、四弦、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内空场上进行。

20世纪20年代以后,跳乐与青年男女择偶活动相结合,发展演变为交际性舞蹈。跳乐的乐器三弦也不断发展,最早的葫芦小三弦已演变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感到小三弦音量太小,不能尽情抒发青年人炽烈奔腾的情感,便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将其尺寸放大,创制出第一代大三弦,并用于跳乐中。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子又制做出第二代大三弦。在跳乐比赛中,西山烂泥箐村的舞队,24名小伙子全背上统一的大三弦,乐声铿锵,气势磅礴,取得全胜。从此以大三弦伴舞,传遍了阿细人的每个村寨。40年代,彝族民间艺人又对大三弦的各部件进行了规范,才使它成为我国弹弦乐器中少有的低音乐器。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来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到昆明演出,使《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阿细人称戛斯比,意为跳欢乐;撒尼人称三弦比,意为跳三弦,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因跳乐常在月下进行,舞蹈也被改称为跳月,即闻名国内外的《阿细跳月》。

彝族的大三弦,一般琴长140厘米、琴筒长40厘米、筒径35厘米。琴筒用椿、松、杉、桐等木材制做,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敞口无音窗。琴杆多用当地的冬瓜木或攀枝花木制做,琴头造型古朴,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中央常刻红五星或镶嵌闪光小圆镜为饰。两侧设三轴。半圆柱形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置长条形实心码。张3根丝弦或牛筋弦。缚弦上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首尾之间系有彩色绸布背带,琴头还挂有一朵绸制大红花为饰。

演奏时,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琴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特别大的三弦琴无法背弹,就挂于树杈或置于架子上拨奏。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与另两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扫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

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他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锣、钹、小(口当)(口当)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高的火堆,小伙子们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阿细跳月》的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篇4:《阿细跳月》教案

课题:《阿细跳月》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视听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感受音乐和舞蹈给人带来的愉快心情。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了解和学唱

乐曲的主旋律。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3、能力目标: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对彝族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进行即兴表演。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这首歌曲选自于人民音乐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音乐教科书。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子,阿细人叫“跳”。每逢节日夜晚,青年男女聚集在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对舞,主要动作是跑三步停两 拍向前抬脚,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引言:同学们,咱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告诉老师这个民族的风格特征。

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委婉、柔美、抒情)

2、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欢快、活跃、热情)

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三、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首彝族音乐,它的名字叫《阿细跳月》。(“阿细”是生活在云南弥勒山区的一个彝族的分支,称之为“阿细人”。阿细人最喜欢在月亮下、在宽阔的草地上跳着欢快的舞蹈“跳月舞”。关于这个跳月舞,它还有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你们想不想听呢?(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才不会被大火烫着。最后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彝族的小伙子们弹起了大三弦、吹起了竹笛,拍起了手掌,姑娘们快乐的舞起来了。你看,彝族的小姑娘“小阿依”彝族的小伙子“小木栅”欢迎我们来了,他们要把最好听的音乐送给我们。现在就请跟着老师一起去聆听一下吧。(播放音乐)然后请告诉老师这首音乐带给你是种怎样的感受? 生:轻快地、欢快地、动听地、愉悦地、热情的、等等。(学生们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刚刚咱们听完了一首这么美这么好听的彝族音乐,那你们现在想不想跟着王老师一起去走进我们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去了解了解他们的民族风情呢?(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咱们看到阿细人民在宽阔的草坪上舞蹈着,你们现在有没有也想站起来跳一跳呢?请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活动活动,跳跳我们阿细人民的舞蹈,好不好?(教基本的步伐,走三步,单脚蹬两下,并拍手。)

师:同学们,请看看老师这个动作,你们有什么发现?你看老师拍了几下手?

生:两下。(xx)

师:那老师在蹬脚拍手前,走了几步呢? 生:三步。

师:

1、那你们看一下,是不是走了三步呢?同学们真棒(板书把节奏型写出来,并引出4/5拍。)

2、那我们一起来数一下总共有几拍?(5拍)(教同学们念这条节奏型:强、弱、弱、次强、弱)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同学们,现在请看老师拍打节奏,(同学们先模仿,再创编)区分强弱。

4、你们听,小阿依和小木栅还会唱歌啦:出示主旋律(老师范唱)(好不好听呀?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呢?那你们认识它们不?知道它们在我们的简谱里叫什么吗?)

5、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唱主旋律。(教唱环节、分2组进行比比赛)

6、老师想考考大家,现在你们能不能记住里面的哪条旋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唱给老师听听呢?

7、同学们唱的真棒真好听,原来啊,刚刚同学们唱的这几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音乐《阿细跳月》中的四句主旋律,这四句旋律在这首音乐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播放完毕)好啦,同学们现在老师想请我们的小木栅和小阿依来比比赛,看看是小木栅厉害还是咱们的小阿依厉害?

8、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请你们的小眼睛看着老师这的歌谱,看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发现,在这四条主旋律中,哪几个音出现的最多了呀?(1、3、5)你看这简单的三个音,就组成了咱们今天所听到的这么优美的音乐,然后再加欢快的节奏型,这就是我们彝族音乐的特点。以后,如果你们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知道它是彝族的音乐吗?

四、知识拓展

师:

1、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块儿玩一玩儿呢?(这个游戏叫做“旋律接龙”咱们把“1、2、3、5、6、7、1”这七个音里面,随意找出五个音来,把组成一句旋律唱出来。咱们每一组选出一位小代表出来,轮到最后一位同学,她所唱的旋律最后一个音必须要回到“1”。其他三位同学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随意编创,只要能唱顺就好。明白了吗?)现在老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准备好。

2、好啦,同学们,游戏咱们就先告一段落啦。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首音乐《阿细跳月》中,《阿细跳月》呀,它是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今天呢,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竹笛、月琴)看看同学们认不认识它们?(播放乐器的图片,简单的叫同学们模仿演奏)

3、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把我们刚刚模仿的两个乐器的声音区分出来,并跟着音乐的变化模仿出来进行表演。

五、总结

篇5:《阿细跳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三、设计理念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众多的地方,有着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堪称“歌舞之乡”、“音乐海洋”,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民族音乐开始逐步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对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明显增强,喜欢欢快的节奏,而民族音乐又大多具有明快、清丽、旋律优美等特点。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的音乐艺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为此,这节活动我意在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领略彝族阿细人跳月的风俗,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从而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喜爱之情。并能感知由简单的几个音和一种特定的节奏性就能构成一首如此美妙的音乐,进而让学生一旦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马上反应出这是彝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

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乐曲中,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想象音乐所表现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情景,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知识与技能:

1、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能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并知道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用多种形式感知、表现《阿细跳月》的节拍特点。教学重点:

感受民乐合奏《阿细跳月》特有的音乐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进行即兴表演

五、说教法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如激趣故事法、多媒体演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运用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在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学生机械模仿教师进行练习的单一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引探尝试教学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将运用观察法、游戏练习法、多种感官参与法等,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跳一跳中来完成本节活动的教学任务

六、学法指导

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心主动参与,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如律动法、主题演唱法、模仿表现法、综合表演法、自主活动法等。

七、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一开始便引用“跳月节”的神话故事,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彝族生活劳动的场面,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被欢快热闹的场面所吸引时,自然走进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使后面的活动都围绕满足学生的需要展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动听结合,激情引趣

乐曲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情绪,我把它比喻成了女孩子“欢快”的,男孩子“奔放”的,男孩女孩“热烈”的三个部分。

首先在第一部分部分的欣赏中,设问让学生感受这是谁在跳舞呢,并总结出这一部分的情绪“欢快”。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舞蹈是跳了几下,拍了几下手,引出四五拍子,并能合着音乐一起舞蹈,跟琴声轻轻的哼一哼乐曲的主旋律。接着请孩子们自己创设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现女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感知男孩子的“奔放”,先欣赏主题部分,让学生想象,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呢?”引导他们从力度强弱等方面感知。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总结出“奔放”这一情绪特点。再分别让学生听出月琴和竹笛的音色,并能用动作模仿演奏,表演完以后总结出这就是中华民族乐器,《阿细跳月》就是一首由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

第三段音乐的欣赏主要是从音的快慢强弱上感知主题的再现,引出这是跳月节的音乐,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共同在舞蹈,所以才那么的“热烈”。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启发学生用欢呼声为音乐伴奏,用鼓声为音乐伴奏,使情绪推上高潮。

最后安排了三遍全曲欣赏,第一遍安安静静的欣赏,用动作和表情分别区分开三段音乐;第二遍出示乐谱,观察用得最多的是哪几个音,并能演唱演唱。第三遍在愉快的音乐中快乐的舞蹈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倡导人文性,多元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尺,对学习的效果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做出价值性的判断,尤其是对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尤为重要。因此,我制定了自主性、探究能力、探究品质三个评价标准,通过学习方式实行自评、互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状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问题意识或目标意识,使教学评价更合理化,规范化。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篇6:第五单元欣赏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2.记忆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3.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歌舞的特点,从而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民族歌舞。教学重、难点

1.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去做客,你们听听,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在欢迎我们呢?

欣赏歌曲《快乐的罗梭》。生:是彝族人在欢迎我们。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这首乐曲叫《快乐的罗梭》。今天彝族的朋友就用这首乐曲欢迎我们。我们快到彝族山寨看看吧!

教师出示彝族风土人情的图片。

彝族有一个分支,就是阿细人,阿细人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能歌善舞,他们常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

今天我们欣赏一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二、欣赏乐曲

1.初次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生:体会乐曲的情绪。2.介绍背景。

师:《阿细跳月》原来叫“跳月”,表现的是年轻的男女在夜晚到山野趁着夜色或围着篝火跳舞的场面。关于跳月的传说众说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劳动,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烧过的灌木容易扎到脚掌,所以在翻土播种的时候常常跳起跳落,后来演化成舞蹈;还有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人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所以双脚轮换弹跳,形成了跳月的基本动作。(《阿细跳月》动画)

3.复听乐曲《阿细跳月》。师: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不是2/4拍的,也不是3/4拍的。而是5/4拍的。

4.听记主题。

(1)师: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中运用了哪些音吗?

(2)师:出示《阿细跳月》主题谱例,同学们能看着歌谱演唱乐曲的主题吗?

学生:演唱主题。

5.再次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师:这个主题在乐曲里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这首乐曲共分成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14次„„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分析相同旋律的乐曲,其他音乐要素的不同,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中音色的变化,可以听出乐曲分成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笛子演奏的。还可以指导学生在音高、调性、速度等方面有变化。最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解决问题。

三、分段欣赏

1.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一部分。

师:这一乐段的力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力度由弱到强;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是用笛子演奏的。

师:这一段是用高音笛子、三弦等乐器进行领奏的。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生:边听音乐边模仿吹笛子的动作。2.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二部分。

师:这一乐段的音区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音区比第一乐段低了;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跳越高兴;这段是用扬琴演奏的。

3.再次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生:边听音乐边在每小节最后两拍拍手。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三部分。

师:这一乐段的速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速度越来越快;好像越来越热闹;这段用笛子演奏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乐曲的情绪越来越热烈,好像无数的人都来参与跳月了,我看大家也跃跃欲试,让我们也加入进去吧!

师: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步。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行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同时击掌两次。

生:边听音乐边拉手跳月。

4.欣赏《阿细跳月》舞蹈创编视频。

四、课堂小结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彝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热烈的歌舞场面,根据“跳月”的素材创作改编的舞蹈《阿细跳月》,曾在五十年代两次参加世

界青年联欢节获得很高的荣誉,它足以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篇7:跟着阿细跳月来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可邑在阿细语言中意为“吉祥的地方”。从清朝一个叫毕武(毕阿龙)的阿细人来此定居算起,350多年历史。虽然距县城仅十几公里。但这里的阿细人仍保持着古朴的民风民俗。

烽火台上号角吹起,烽烟燃起,这是贵宾到来的信号。姑娘们梳妆打扮。备好水酒,小伙子们抱着心爱的三弦,等待热情的舞动。迎宾的驱邪人,用色彩在脸上涂了特别的符号。大家跃跃欲试,心跳加快,弥勒彝族村寨可邑的寨门前,一场热情的“阿细跳月”即将开场……

客人来了,寨门上的人便敲响芒锣。寨门前,艾草点燃的火堆。腾起芳香的烟雾,寨门洞里两队赤膊的汉子。手握三尖叉相互交错着。随行的导游说:这是彝家驱邪的仪式。从火堆上跨过去,可以驱邪避害。认真跨过火盆,盛装的阿细姑娘笑盈盈地迎上来,请远方来的客人喝自酿的苞谷酒。大家还有些害羞,这彝家的敬酒歌就开唱了。面对彝家的热情,客人杯中的酒咕噜咕噜就下肚了,然后就是开怀地笑。

此时,三弦一响,熟悉的旋律,简单的舞步,所有人尽情跳起来,这牵动了我儿时的快乐记忆。“阿细跳月”是第一个自己学会的民族舞。时间没有稀释我对“阿细跳月”的喜爱,那股热情,那份快乐,难以忘记。

“阿细跳月”原称“跳乐”,是彝族阿细人特有的舞蹈。传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娥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换弹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动作。“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奔放,每当节日或农闲时,姑娘们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小伙子们却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然后在“跳月”中,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

从寨门开始,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跳地向寨子进发。经过起伏的小山包。经过神圣的密枝林……没想到在村口我们遇到了更加热烈的欢迎。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出动,列队在路的两旁。跳起了阿细跳月。那股热情、真挚都在他们舞蹈中体现。没牙的老太太乐呵呵地咧着嘴,板凳高的小孩认真地比划着,姑娘的微笑让村子的颜色更灿烂。早在20世纪50年代,可邑的“阿细跳月”就曾跳到北京,跳到波兰,近几年多次参加如’99昆明世博会等国内大型演出活動。还获得“阿细跳月”节比赛第一名。

一路进村,村里围墙上的土著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都是关于“阿细跳月”的。我们径直来到村子的一个四合院里,这里是阿细文化馆,织布、舂米、生产工具……院子里摆着十几张小桌子。是接待客人用的。大家坐定。期待着一场阿细文化的原生态表演。

一声哨响。那欢快的大三弦和姑娘们清澈高亢的原生态歌声又响了起来。这时彝族阿细人的三道酒开始了。她们将为远来的客人敬上三道酒,每次敬酒都要唱歌。

接下来,阿细鼓舞、丰收舞、霸王鞭等舞蹈一个个表演了起来。中间还穿插着当地村民的原生态祭祀舞蹈。客人们看得既新鲜又激动,不时跟着他们大叫起来。

只见几个老人上场了,把晚会推向最高潮。他们举着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些神符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有芭蕉叶、写着“驱恶火”字样的牌子、一把宝剑、另一个牌子上画着火焰一样的图案。中间一个老人手里摇着铜铃。嘴里念着咒语,后面有一个人弓着背,背着一根绳子。绳子后面拉着一只公鸡。几个赤膊纹身的彪形大汉扛上来一段木头放在空地上。一个人用另一根小木头在上面钻了起来。一会儿就见大木头燃烧了起来。旁边的人连忙点燃了火把,原来,这是崇尚火的彝族阿细人的取火仪式。用火把又去点燃空地中央刚刚堆起的柴堆,一场彝族人特有的篝火晚会就这样开始了。

随着一声哨子响,大三弦弹了起来。笛子唢呐吹了起来。那欢快的旋律响了起来,空地上的人都围着篝火跳了起来,转了起来。欢快的调子始终荡漾在可邑寨的上空。欢快的乐声一遍又一遍地晌起。人们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地跳着。有游客兴之所致接过阿细的三弦学着边弹边跳。大家乐开了花,随着那领乐的哨子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地跳着。

篇8: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阿细跳月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二、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三、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四、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 1组成。

五、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六、再听乐曲。1.在52 1处拍手。

2.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七、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八、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2017.3.1 最新版

九、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十、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十一、课外拓展。

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篇9: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摘 要:2014年1月26日,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本土文化进校园,创造特色本土艺术课堂。“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最具艺术特征的民间集体舞蹈。“阿细跳月”同时也是彝人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本文从“阿细跳月”的文化历史、训练价值及辉煌成就等方面探讨“阿细跳月”走入课堂的可行性,目的是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文化和谐、有利于落实教育部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充分认识和利用其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阿细跳月;成就;教学价值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现实存在,而今的舞蹈创编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文化创造者和文化传播者的神圣职责。为此,作为舞蹈教学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审美创造坐标。在以后的文化艺术发展中能为舞蹈文化的历史承续、创造和传播更具教学的价值。所以舞蹈教学希望更多种类的民族民间舞蹈引入课堂,因為民族舞蹈也是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沐浴着素质教育的阳光,素质教育正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因此,民族民间艺术是需不断承传的,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更是值得在教学文化学习中传承下去的,只有不断传承和发展,舞蹈艺术才会有更上一层楼的佳音。

1 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发展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一带,流传于弥勒县西一、西二、西三、弥阳等阿细人聚居的村镇。

“阿细跳月”原称“跳月”,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且有求偶的含义,故避开长辈,于夜晚相约到村外的山野林间趁着月色,或围着篝火跳,抗日战争时期始称“阿细跳月”。

很多的传说的起源于“跳月”,但所有的都和火有关:有一种说法是从劳动力方面讲述,在古老的刀耕火种时,烧灌木桩容易刺伤脚,经常播撬窝时跳跃跳跃,进而演化的舞蹈;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天火”阿细山寨灾难频发,阿细人民奋勇抵抗火灾,因大地变得灼热,所以人们弹跳扑火,今日形成“跳月”的基本操作。

彝族是一个火的民族,要了解“阿细跳月”的起源,还得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古代,人类不知道怎么用火,过着新生的生活。有一天,雷击枯木引发火灾,很多猪群被烧死,人吃了很美味,从此人们开始用火烧烤猎物,用火焚烧取暖,但在无住所露天居住的原始生活,存储火苗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场大雨,大火被扑灭。然而,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肉,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突然,某天,当在山上打猎,又冷又饿的实在无法应付,他们靠在一棵树上,有一个名为“木邓”的年轻人,骑在一个烂木上快速地钻。钻了一段时间突然火苗就在枯木上冒出来了。火的重新出现,令人们欣喜若狂。所有人都在拾柴架火,火焰照亮大地变红,灼热的使人们汗流浃背。所以,围着篝火,在燃烧的同时跳舞。这是“阿细跳月”的最初的起源。它被称为“木邓比”,意为“跳篝火”。

历史悠久的“阿细跳月”,它在一个阿细人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演化出,所以阿细跳月与劳动生产、庆祝节日,欢迎等活动密切相关。[2]因此,每个民族,每个时代,艺术在各个地区,往往成为属于那个时代的国家,集中风格体现当地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让“阿细跳月”的历史进入课堂研究和学习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2 从“阿细跳月”的成就中汲取教育价值

相对于国家艺术文化“阿细跳月”是一朵奇葩,它时而大胆豪迈时而轻质温柔,热情开朗的艺术形式,广受各界人士关注与喜爱,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到了文化的大舞台上,多次出省,进京演出。 1954年,“阿细跳月,”还作为我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在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导演和摄影师牛山纯一先生把“阿细跳月”拍成“云南民族风情录”的电影纪录片。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就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云南省杂技团和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选取“阿细跳月”作为演绎素材,编演了杂技《阿细跳月》,并于国际颁奖评比中荣获了大奖。自古以来,“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说法就出自于阿细山寨。 1992年2月,由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山地区彝族农民组成的“阿细跳月”艺术团作为全国统一的县级农民艺术团首次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主要文化表演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一展让人心动,痴迷诱人的“阿细跳月”,以其独特的风采,赢得了中外人士高度赞扬。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弥勒县组织200人“阿细跳月表演团”,参加世博会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闭幕式上,“阿细跳月”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光辉的艺术舞台上,吸引了千千万万名观众。

2008年,更是“阿细跳月”再度辉煌的一年,因为“阿细跳月”不仅于2008年6月,经国务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而且,于同年11月份文化部还将弥勒县命名为“中国民间(一族阿强跳月)”文化艺术之乡,在新年的第一个春天,“阿细跳月”那悠扬、欢快的旋律,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再次奏响,这就再一次表明了:只有民族的才会永远属于世界的。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阿细跳月”还在各学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学生更深了解“阿细跳月”的文化,更近一层接触到“阿细跳月”的艺术魅力存在。

因此,为了让“阿细跳月”这支系的舞蹈能够健康地传承和发扬下去,让“阿细跳月”走入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让“阿细跳月”走入课堂不仅可以使“阿细跳月”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创新、改革,使其健康发展,还能为传承文化艺术作出贡献,最终让“阿细跳月”得到更深刻、更具体、更鲜明的诠释。

3 “阿细跳月”在教学中的意义价值

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因为任何一种表演艺术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一定的教育目的的[3],早在西周统治阶段,他们首先从《三象乐》的记载中来证明“舞象”是“武舞”。它们的舞蹈动作,是以模仿破击象振的作战动作为主,并以习武对少年进行舞蹈课程训练,能使少年们的作战技能得到提高,使少年们在美育教育的同时接收绝世化管理训练。由此可见任何表演艺术都是具有一定教育目的的。

因此,让节奏热烈欢快、动作豪放粗扩和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阿细跳月”走入课堂,不仅可以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更多有关彝族人民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4]因为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它们的根源往往出自民间,但它们的发展与提高却离不开专业艺人的努力与创造。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中外各民族民间舞的内容形式,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创新精神。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存在,“阿细跳月”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所以将“阿细跳月”放入课堂教学文化系统中来学习与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使学生能够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来理解艺术的现象和历史。其一,利用“阿细跳月”“造型”文化中的绘身彩画艺术资源,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进入美术课堂,并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二,利用“阿细跳月”的音乐用途带入到音乐课中,教材起到了辅助作用,把本土的艺术成分经过提炼和整理,作为本土艺术教材使用,例如,在《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的课题研究报告中也提出,把闽西乡土音乐经过编排和整理制作,编创出一本乐谱书,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乡土音乐;其三,把“阿细跳月”舞蹈竞技运动项目带入到学校的体育课中,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运动,比如,舞蹈中的“跳火堆,三蹬腿、勾踢步、虎跳步”等动作都展现出了阿细人强健的身体。

因此,让“阿细跳月”舞蹈走入课堂,“阿细跳月”舞蹈将会以其独特的功能融合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5]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成为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4 小结

总之,舞蹈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从古至今都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阿细跳月”,源远流长,让原汁原味的“阿细跳月”走入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的本土艺术就是指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的艺术文化展演。然后从舞蹈提取有关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堂的教材元素,是当地的本土资源。所以,“阿细跳月”进课堂既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又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文化和谐和落实教育部最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鹏屏.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舞蹈美育课程设置[J].艺术百家,2006(0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4]许奋奋.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上一篇:医药代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下一篇:国道改造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