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2024-05-20

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精选12篇)

篇1: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的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由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

三、药剂科负责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四、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药房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药饮片验收人原则上要求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担任,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六、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移放不合格药品区封存,向上报告科主任按规定程序处理。

七、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等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八、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九、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按《药品报损、销毁制度》相关内容处置。

十、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十一、毒性中药饮片的称量使用专用戥称。所用戥称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戥称称量的准确性。

十二、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房处方调剂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十三、中药饮片处方原则上要求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审核,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核对发药(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复核人员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即可);由于资源有限,中药师日常也参与审核和核对发药工作,但必须经过定期培训、考核后方可担任。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十四、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原则上由配方人员及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或盖章后方可发出(但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处方的审核、调剂和核对发药须经三人签名确认后方可发出)。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十五、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十六、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必须执行《中药煎药质量管理制度》,遵守《煎药操作规程》。

篇2: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使用中药饮片,根据《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二、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三、中药房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具备丰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处方调配人员应具有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核、复核人员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评价和指导,药学部门设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小组,中药房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

五、药剂科主任负责监督、评价和指导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管理工作,中药房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

六、药剂科主任负责监督、评价和指导中药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落实工作,中药房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

七、药剂科主任负责监督、评价和指导煎药室日常管理工作,中药房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

八、药剂科主任负责制定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5

篇3:会计法律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

(一) 过度强调财务报告的法律形式

财务报告不仅具有经济报表的实质, 更具有法律形式的特征要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平衡二者的比重, 一直是让会计从业人员为难的问题, 其实二者关系处理标准的实质是对于官方程序政治化的落实程度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息传递的速度成为企业追求的重点, 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产生了走形式的问题, 只要求形式上符合规定, 按照相关的要求与规定制作了报表, 希望能够快速地通过审核, 继而进行正常的生产运营, 而不愿意在报表的质量以及实质方面下功夫, 不去顾及这样的财务报告根本不具备经济文件的参考价值。

(二) 选择性公开信息

负面信息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形象, 更可能使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审查与暂时的停业, 所以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便选择了对负面信息的筛选与剔除, 避免负面信息带来的员工信心下降、股价下跌或者合作关系破裂等一系列的恶劣影响, 而这种有意识的人为制作与干预明显违背了可靠性与客观性的原则, 损害了财务报告的参考价值。由于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以及行业准则, 财务报告在考虑了政治因素的情况下, 会在政策鼓励完全公开的条件下按照最小限度的公开标准进行报表制作, 导致建议性质的政策几乎没有约束力与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最小限度公开信息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相当少, 不仅能减少相关的经济成本, 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经济安全, 但却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 削弱了其信息质量与价值。

(三) 只保证满足审计工作的最低限度

由于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审计人员, 所以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很难为了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而去完善或者丰富报表内容, 这就导致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只能够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实现基本目的, 不会深化审计目标或促进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这些只能满足法律层面最低要求的报告明显不具备合格质量。

(四) 单纯强调减少报告成本

财务报告编制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部分, 为了节约开支, 很多企业单纯地减少报告编制成本, 希望能够通过此种办法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这种对于成本的不科学管理方式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低下, 缺少远见的成本管理很难促进财务报告的发展。

二、会计法律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

(一) 会计法律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

法律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不仅影响着会计报告的直接内容, 也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 其中成文法与判例法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又表现在不同方面。

(1) 成文法国家会计法律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成文法国家的会计法律体系多数以宪法为支柱, 联合其他的法律规章形成自己的会计法律体系, 并将这一体系制度体现在相关的商法、公司法以及破产法等法律中, 从而创建了法典式的会计制度格局。如法国的会计规范内容具体涉及到财务报表的格式、报表的合并、计价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变更程序、资产折旧的算法以及准备金的提取等具体内容的操作办法。现代会计制度体系不仅准确而全面地体现了国家会计收益与税法收益相一致的原则, 而且解决了财务报表在编制、调查与合并等方面的操作难点, 对于具体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 提高报表制作的规范性以及标准化程度, 遵循了真实与公允的基本原则, 从法律角度为报表的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又如德国, 其对会计行业的相关规范主要体现在商法、公司法以及税法当中, 其详尽具体的规定是现代会计制度体系的支撑与构成, 不仅规定了会计报表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 更规定了财务处理的原则、货币量度的统一以及资产计价的方法等方面的细节性问题, 从而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确认、计量以及记录等工作都有了具体的操作标准以及详尽的衡量规范, 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好地维护了财产所有者的经济利益, 能够为现在以及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信息, 从而提高了会计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权威性,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判例法国家会计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在判例法的国家, 虽然也有着相似的财务报告制作规定或者相关的操作准则, 但这些国家对法律纠纷的处理, 参照与依据的重点则是类似的先例, 遵循先例的法律原则使得这些国家的会计报表制作有着不同的标准与原则。如英国, 权利法案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宪法性质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其确立的原则与精神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与标准, 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法律建设, 加上契约法与财产法的辅助与弥补, 构成了会计法律制度的上层部分, 其中财产法中对财产的划分、继承以及产权的维护都进行了相关的细化规定, 为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及参考。此外, 破产法以及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对会计报表的项目计算以及相关的处理办法进行了规定, 完善了会计制度的内容, 提高了会计报表的规范化程度。但是, 判例法国家中成文的法规在法律纠纷中的参考决定作用不如成文法国家, 加上判例法国家的法律侧重的是对财务报告制作的原则性指导与建议, 所以相比于成文法国家, 其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充足。

(3) 两种类型法律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的异同。相同之处表现为:从法律体系的构成来看, 两大类法律体系都具有自己的基本法典或是基础性地位的法规, 对于整个法律体系的构成起着基本的决定作用与根本的影响作用, 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石与支柱;同时两大类法系都对财务报告的制作与质量进行了规范, 体现了基础法律的精神与财产的不可侵犯性特征, 进而体现了国家权益与公司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不同之处包括:成文法明确规定了在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以及会计审核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法律制度与规章的内容标准去执行, 否则便视为违法违规操作, 尤其是在成文法国家, 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与银行的资助, 要求企业公开其运营情况以及资金使用信息, 从而保证资金链的顺畅, 构建企业与资金源泉的坚固联系;通过信息公开, 国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判断企业的行为是否违规, 报告编制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统一性。而在判例法国家, 法律对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只是提供原则上的指导与建议, 并没有具体的规范以及操作准则, 所以企业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目标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财务报告, 只要制作的财务报告满足了公正、真实合法以及可靠有效的原则, 能够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参考即可。从上述异同可以看出, 成文法国家更加注重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规范性以及谨慎性, 强调其税收收益以及会计收益的一致性,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二者很难实现真正的统一与同步, 因此这种会计制度实际上会对会计工作灵活性以及公允性价值运用产生阻碍作用;而判例法国家的法律制度由于注重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所以企业财务报告只要没有数据方面的错误或是造假问题, 便可以按照报表使用者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整以及删减, 其着重强调的是满足相关利益者的要求与愿望。

(二) 会计制度协调性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专门制定会计法的国家之一, 除会计法对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之外, 我国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相关法规也都对会计行业的标准以及操作准则进行了规范与界定, 对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质量进行了指导, 但也正是由于这些法律彼此之间的不相归属性, 造成了财务报表制作标准的不统一, 反而阻碍了财务报表功能的发挥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会计法与审计法以及税收征管法不协调。三个法规都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数据以及当期的账本与财务报表, 检查当期的税收缴纳情况以及报表质量, 这就使得报表编制与监督出现了多头领导的情况, 不仅导致注册会计师工作负担加重, 更使得财务报表编制难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标准, 也就难以提高报表质量, 相关的监管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也使得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以及客观性越来越难以保证, 所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权限, 进而规范适用不同部门工作的不同报表的编制方法, 才能够真正提高财务报表质量, 为经济发展助力。

(2) 会计法与公司法以及证券法不协调。虽然会计法从根本上确定了行业标准以及报表编制标准, 但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由于适应的范围与目的不同, 在报表的相关规定以及编制细则等方面与会计法的规定仍有着不同程度的冲突与不协调, 如对报表信息不公正、弄虚作假的惩罚方面, 会计法在最初并没有对造假行为进行民事处罚的规定,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形势的变迁, 其对造假行为的补充规定为“违反本法规定, 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 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罚”。这就可能出现不同人员的同一种违法行为受到了不同方法与依据的处罚, 虽然不至于出现一事重罚的现象, 但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性以及严明性, 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性。

(3)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协调。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无论是在基本假设、原则还是会计要素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冲突性与不协调性, 这就为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提供了不同的指导建议, 造成了报表编制标准不统一, 影响财务报表质量。

三、会计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一) 调整我国会计制度内容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环境与其他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别, 即便是改革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也要分析好我国国情, 避免在完善过程中照搬照抄, 只有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融合,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目前, 会计法、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内容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从表象与作用来看, 我国会计法律体系更加接近成文法国家的做法与规定。面对着经济形势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会计行业标准的变革, 我国应在维持自身谨慎性与规范性的同时, 吸收与借鉴判例法国家的灵活性, 适当借鉴判例法国家对某些环节与项目的要求与控制, 增强报表编制的灵活性, 提高财务报表质量。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 拓宽国际市场, 还有利于推进我国会计制度改革。

(二) 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协调性

鉴于目前会计法律制度间的不协调性, 需要对法律体系进行改革, 为会计行业提供基本的行业准则与操作标准, 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立法思路。 (1) 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虽然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但在立法的指导思想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以及不科学性, 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应明确会计的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的使用者以及服务对象, 明确不同的报告要保护的利益主体以及要实现的价值, 才能使会计项目的设置与计算方法更加科学, 进而确定报告的形式, 制定科学的立法思想。最早颁布实施的会计法是为了保证政府对于企业的会计监督, 所以立足点在于政府对于信息的获取程度,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转变, 会计法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及利益保护者也不再是政府, 所以应该发挥会计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保证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作用。 (2) 借鉴他国经验。从法律规范以及相应的作用来看, 我国更适合借鉴成文法国家的法律规范, 通过借鉴他人的发展成果, 不仅可以适应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与报表标准, 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进程, 还能通过分析他人法律的形成过程, 为我国今后的法律制定提供相应的指导思路, 进一步促进立法事业的发展。在借鉴过程中, 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形式的要求, 不能为了放宽会计法律的灵活性而照搬他国的经验与制度, 反而对市场经济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破坏我国现有的经济成果。在形成新的法律体系之后, 要注意对原有法律体系进行清理, 保留那些仍能够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法律条款与制度, 废除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条款与规章, 或者对其进行补充与更改, 进而提高会计法律的适应性, 协调法律体系内部各个法律间的关系, 进而提高法律体系对于报表编制指导的科学性, 提高财务报表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晓玲:《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金融经济》2010年第7期。

篇4:中药配方质量调查报告

【关键词】中医;配方质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10-01

在中药零售经营行业中,配方质量一直被人们忽视了。当前,由于中药配方质量极低,致使中药疗效没有得到根本保证。故出现了,‘医对、方准、药不灵的不正常现象。本文针对2164剂中药的配方质量,分别从八个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格的就有202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93.53%,合格的仅140剂,占调查总剂数的6.47%。故揭示了中药配方质量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阔拓了提高中药配方质量的思路。本文系笔者利用中药房管理、外出进修学习和随访,随机对2164剂中药配方质量进行了分类综合分析。现将调查与分析结果分述如下。

1调查项目

1.1虫蛀、生霉变质与灰渣在中药零售配方行业中,由于个别中药存放时间过长、加工时灰渣未除尽,或存储方法不当,或防尘设施较差等,致使中药生霉变质、灰渣或虫蛀等现象。如山药、蝉蜕、天花粉、猫爪草、等等。

1.2混淆品、伪劣品、混杂药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性,或由于某些中药品种的短缺,而用混淆品、伪劣品替代正品应用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中药配方部门中,由于格斗内药物装得太多或取药时不慎,常有将药物弄混杂的现象,又未经过处理而供配方。

1.3称量称量是中药配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称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特别是贵重药,个别配方人员在一剂中药中,贵重药少称,低价药多称,以其每剂总重量不变欺骗患者。这种情况在个体行医卖药者中多见。另外,在一方多剂时,称量误差更离奇了。由于有的患者是慢性病,需要一方服多剂时,多大数配方人员总是将一味中药称其总量,然后再随意估计分成单剂量,而不是用总量递减法来分成单剂量。致使同一处方中的单剂量间总量相差20克以上,更多的单剂量间总量相差达50克左右。

1.4需要另包的药物按医嘱要求,凡是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冲服、毒剧药等均应另包。如矿石类药物石膏、龙骨,有毒药类川乌、草乌,花粉类如蒲黄,灰包类如马勃,川贝另包冲服等。这些药物都是应该另包的,如未另包的其配方质量是不合格的。

1.5药物计数药物计数,是指处方中多少种药。所配方药物数是否与处方药物数相同,配方时常见有漏配现象。

1.6实配药物的准确性这类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处方本来应该注明实配药物,但又没有注明,这使配方工作人员不知所措,这与处方医生有关。如处方是牛膝、豆蔻、大黄,应配川牛膝还是怀牛膝?应配白豆蔻、草豆蔻、还是红豆蔻?是配生大黄还是熟大黄?这类情况应该与处方医生联系在作处理。另一种情况是配方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和不负责任。如处方是首乌,应配制首乌,却配的是生首乌。二者功效大不相同,如果调配出现错误,在临床上就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7是否药物都按规范进行了加工炮制在配方中常见有未加工合格的药物用于配方。如款冬花、瓜蒌壳应蜜制,而用的却是生品。

1.8需要在中药配方过程中临时加工的药物处理如金樱子、栀子、酸枣仁等等应冲碎。矿石类应粉碎,三七、川贝母冲细等。有的药物根本没有作临时加工就发给患者了。这势必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而降低了中药的临床疗效。

2调查方法与结果

2.1调查方法是按以上各项逐步进行被调查配方都是在准备发给患者前随机进行。每剂总量超过±5%作不合格计,一剂中有以上8种情况之一,或一剂中有以上多种情况的作一剂不合格计。

2.2分类综合分析结果通过2164剂中药配方质量,有2024剂不合格,有140剂合格,分别占调查总剂数的93.53%和6.47%。分类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2.2.1虫蛀、生霉与灰渣不合格16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7.57%,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8.10%。

2.2.2混淆品、伪劣品、混杂药不合格98剂,占调查总剂数的4.84%,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53%。

2.2.3称量不合格1290剂,占调查总剂数的59.61%,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63.73%

2.2.4需要另包药物处理不合格8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3.88%,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15%。

2.2.5药物计数不合格9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4.39%,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4.64%。

2.2.6实配药物的准确性不合格76剂,占调查总剂数的3.51%,占调查不合格总剂数的3.75%。

2.2.7是否药物都按规范进行了加工炮制不合格3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1.57%,占调查总剂数的1.68%。

2.2.8需要配方临时小加工的药物处理不合格164剂,占调查总剂数的7.58%,占调查总剂数的8.10%。

3讨论

通过中药配方质量调查,从以上综合分析结果来看,以上原因的形成由来已久。其主要原因是某些单位和个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中药配方人员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更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这几方面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振兴中医必须首先振兴中药,建议有关部门,应把中药配方质量工作作为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配导工程来抓。在中药店(房)设立配方质量监督员,该监督员应由老中药师,或有相当工作年限,或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员担任。建立健全中药配方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不合格的配方坚决不准发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医对、方准、药不灵的现象。我们的中医药事业才能够得到振兴和发展。

篇5: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中药饮片管理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中药药事管理组织,中药药事管理组织下设4个小组,分别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小组、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小组、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小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小组,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中药饮片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中药饮片的用药质量与安全。

一、加强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加强中药饮片采购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严把“入口关”,择名厂、选优品、道地先,制定中药饮片供应商引进及退出机制。

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企业生产的规范药品;

2、所购中药饮片都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3、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4、不得有外购散装饮片、加工包装等行为。

二、强化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

在中药饮片验收环节上,严把“质检关”。首先是从资源配备入手,对中药饮片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验收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抓质量管理制度、程序的实施和落实,重点对验收员进行岗位检查和考核。再是严谨的验收流程,验收小组全程质控,每一批次、每一品种的中药饮片入库都必须经过性状、等级鉴定,发现不合格品种坚决拒收。

1、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部分品种由药检室实行理化及显微检验

(我院定期委派中药饮片药检室工作人员去上级药检部门学习)

2、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3、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4、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包括供货单位、品名、规格、数量、到货日期、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内容;

5、包装合格证齐全,没有合格证一律拒收;

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三、加强中药饮片储存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在库中药饮片进行科学养护,合理储存,严把“养护关”。根据药品储存条件和药品的属性,将药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养护所用除湿及温控设施一应俱全, 定期对容易虫蛀、霉变、泛油、潮解的中药饮片实行重点养护,坚持每天两次定时检查,记录仓库温湿度,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调降温、除湿等措施。中药饮片的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发陈储新”的原则,发放前再次进行质量检查,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得出库到药房。

四、不断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

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处方审核和调剂复核,严控调剂误差,不断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五、落实中药饮片处方制度

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按照要求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切实加强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管理,定时召开临床医师座谈会,听取药房、临床科室、患者的质量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在某些地方做的还不是很到位,有部分中药饮片因价格原因可能存在质量等级不是很高、有些中药饮片的炮制品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颜色色差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更加重视,切实加强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保管等质量管理,完善采购、验收、储存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篇6:中药质量管理制度

1、采购中药饮片,由药品管理人员人员根据诊所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负责人审批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2、诊所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等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3、诊所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4、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6、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并停止使用问题药品。

7、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8、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9、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10、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11、诊所应当随机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5%以内。

12、诊所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

篇7: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内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专业市场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要求

第二条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经营的中药材,应符合药用标准,中药材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

第三条药材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

第四条易破碎的药材应使用坚固的箱盒包装,贵细药材应使用特殊包装。

第五条药材存放时,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混放。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尘、防潮措施。

第六条药材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地面墙壁保持足够距离,并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现象发生。

第七条药材经营摆放时应整洁、有序,不得随地摆放。

第八条药材经营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光,并具有防鼠、防虫、防蚊等措施,地面应整洁、无缝隙、易清洁。

二、机构和人员

第九条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管理单位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中药材质量监控,并应配备与药材经营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人员、场所、仪器和设备。

第十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中药材质量管理经验。

第十一条从事中药材经营管理的人员均应熟悉药事法规并具有中药学基

本常识。

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经营、检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皮肤病或外伤性疾病等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材的工作。

第十三条对从事中药材经营管理的有关人员应定期培训与考核。

三、日常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单位设置的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应对入场的中药材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场内的药材质量,质量不合格的中药材不得在市场内销售。

第十五条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设置的质量管理机构应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以确保中药材质量。

第十六条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界定的中药材初加工产品范围设置相关准入标准,并对场内经营的中药材初加工品负完全质量责任。

第十七条入场销售的中药材初加工品应在专区销售并应有明显的标识。第十八条中药材专业市场严禁销售各种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以及野生濒危动植物中药材。

第十九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内中药材质量实施监督抽验。市药品检验所负责中药材质量监督抽验的实施工作。

第二十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设置的专区销售的中药材初加工品实行定期抽验,进行质量评价。

第二十一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可疑中药材,应当立即监督抽样;并及时送达市药品检验所检验。

第二十二条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科室应自接到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书2日内查封、扣押该批不合格中药材,并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立案处理。

四、中药材质量事故的应急与处理

第二十三条中药材专业市场内中药材经营及质量发生以下情况,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应实施重点监控:

(一)中药材经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被主流媒体披露、曝光的 ;

(二)出现违法违规经营大批量中药材被立案查处的;

(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监控网络发现信息异常的;

第二十四条 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对实施重点监控的单位及已发生的中药材突发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五条中药材突发质量问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启动应急预案:

(一)中药材经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被主流媒体披露、曝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二)中药材专业市场内假劣中药材流入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

(三)中药材专业市场内假劣中药材数量巨大的。

第二十六条中药材突发重大质量问题,有第二十一条情形之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

第二十七条 中药材突发质量问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简要

篇8: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此外,质检总局已培训了首席质量官2 142人,在9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首席质量官,而2013年将在大中型骨干企业推广设立首席质量官。

据介绍,首席质量官受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授权,对本企业质量全面负责,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若企业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首席质量官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另外,由于我国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社会期待还有差距。国家质检总局探索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实施分类监管,将工业企业划分为AA、A、B、C 4个类别,AA类、A类企业出现抽查不合格或其他违背承诺情况的,直接降为C类企业。

篇9:中药饮片质量报告制度

这项期限为3年的行动计划提出在3年内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行动计划强调: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

行动计划要求实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包括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学籍信息核查活动、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财务管理规范活动。

根据行动计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编制并发布省级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合规性审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篇10: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四类。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当事方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或者减轻损失和影响,初步判定事故类别,按事故发生方、监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顺序上报。书面报告详见附件1 第一条 一般工程质量事故,事故发生方应立即报监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在事故发生后8小时内再发书面事故情况;较大、重大和特大工程质量事故情况;对突发性重大或特大事入,有关建设各方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按程序即刻电话上报,随后以书面报告。

第二条 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事故的经过作好记录,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备查。

第三条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

1、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权限;

(1)、一般工程质量事故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调查,调查报告建管中心;

(2)、较大工程质量事故由建管中心组织有关单位调查,调查报告报市南水北调办;

(3)、重大、特大工程质量事故由区质监站报市质检站组织调查。

2、工程质量事故调查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及部位;(2)事故发生经过及事故状况;

(3)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

(4)事故类别及处理后对工程的影响(工程寿命、使用条件);(5)对补救措施及事故处理结果的意见;(6)提出事故责任处罚建议;(7)今后防范措施意见;(8)附件;事故取证材料等。

3、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应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第四条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应在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查清的基础上。按以下实施;

(1)一般工程质量事故,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报建管中心备案。

(2)较大工程质量事故,由市南水北调办组织专家及有关单位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后实施。

(3)重大及特大工程质量事故,由市南水北调办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处理方案,报质检站审核后实施。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验收

(1)工程质量事故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一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建设管理单位组织检查验收;较大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市南水北调办组织检查验收;重大、特大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报请质检站组织检查验收。

(2)属设备制造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由制造商负责处理。一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检查验收;较大工程质理事故完成后,由区质量监督站组织检查验收;重大。特大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报请质检站组织检查验收。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的14天内,由造成事故的责任方提交“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其基本内容规定如下;

(1)工程概要,工程项目名称,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承包合同号、合同工期、事故发生前己完成工程量及工程形象;

(2)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及部位;(3)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经过、事故状况描述以工程质量事故类别;

(4)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原因及主要责任人;(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及处理结果;

(6)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工期、经济损失)及处理后对工程影响(工程寿命、工程使用);

(7)对事故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及有关人员)的教育与处罚;(8)应吸取的教训及防范措施; 第五条 工程质量事故责任及处罚

1、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由事故调查单位判定;

2、工程质量事故的经济处罚由市南水北调办或建设管理单位根据事故大小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工程质量事故调查组所提建议,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规定对质量事故责任者执行;

3、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由建管中心经予通报批评,并抄报市质量监督站;

4、因工程质量事故危害公共利益和安全,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监理单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严重设计错误及施工质量问题,对严重违反合同规定和规程规范的施工行为失察或失控,监理单位则对工程质量事故按监理委托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6、对工程多次发生质量事故,除事故直接责任单位应负直接责任外,建设管理单位应负管理上的有关责任。

篇1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集美大学湾一期Ⅱ标段

厦门市莲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集美大学湾一期工程Ⅱ标段项目部

集美大学湾一期工程Ⅱ标段项目部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分类和等级向相应级别主管部门上报,24h内写出书面报告。

2、施工单位保护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事故原因分析,组织必要的技术鉴定;提出技术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4、国家或地方相应级别主管部门组织成立调查组。

5、应邀参加事故调查组或协助调查组工作。

6、现场调查取证。

7、调查结束10日内写出调查报告。

8、研究调查组的技术处理方案。

9、核签相关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

10、监督施工单位实施技术处理方案。

11、事故单位提交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12、签认事故单位提交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组织技术资料归。

13、组织检查、鉴定、验收。

项目经理:林温源

厦门市莲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篇1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一、工程质量事故的定义

工程质量事故:以修复方法不能达到质量合格标准,或修复费用超过该分项

工程(或施工单体)合同金额1/4的工程施工事件,定为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的级别,以造成的工程直接损失费、间接损失费和所发生在工

程实体中的部位,划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等三级。

(1)工程直接损失费:按《工程量清单》单价计算出的合同金额;

(2)工程间接损失费:按相应单价计算出的事故处理所需工程费用;

(3)附注:损失费的“以上”二字为下限,包含本下限值;“以下”二字

为上限,不含本上限值。

1、一般事故:直接损失费在1万元以上,或不小于该分项工程(或施

工单体)合同金额的1/10,但不大于10万元,或间接损失费在5千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2、重大事故:直接损失费在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或间接损失费

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3、特大事故:直接损失费在30万元以上,或间接损失费达20万元以

上的质量事故。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1、事故处理程序

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需按下列程序抓紧处理。

(1)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工程),同时立

即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报告总监办及通知业主;

(2)总监办接到质量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同时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下达指示;

(3)承包人根据总监办的指示,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查清事故原因提出

处理意见报总监办,并抄送有关方面;

(4)若为重大、特大质量事故,总监应立即报业主并以书面简要说明;

(5)业主可视情况,组织由有关各方人员参加的联合调查组,查明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填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单”,并抄送有关各方;(6)若事故原因迟迟不能查明,总监认为事故隐患未消除,则不发复工

命令,或根据合同条款再次发出暂停施工命令,直到事故原因查明后方可发出恢

复施工,进行处理的指令。

2、一般事故的处理

(1)承包人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报告监 理办。

(2)总监办全权受理,并承担处理一般事故的全部监理责任。

(3)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内,由总监办在承包人的事故报告基础上,向业主提交经核实事故原因、事故损失及责任分析的初步书面报告;并在初步报

告后的2天内,向业主提交含事故现场照片、监理日志与日报,以及签有总监办

意见“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详细书面报告。

(4)立即停止该分项工程的本期工程计量;如已支付,根据合同条件从

任何应付或到期应付的款项中扣回。

(5)在事故级别难以判断时,宜按重大事故受理;或视事故发生在工程

实体中的部位划分。

3、重大事故的处理

(1)承包人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暂停施工;立即填写“质量事故

报告单”报告总监办。

(2)总监办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批准或指示紧急处理措施,负

责事故现场及有关情况的调查,并立即以书面简要说明报业主。

(3)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由总监办在签收“质量事故报告单”后,向业主提交经分析事故原因的初步书面报告;并在初步报告后2天内,向业主提

交含事故现场照片、监理日志与日报、事故原始记录、事故原因与损失的核实情

况,以及事故责任分析和签有总监办意见“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详细书面报告。

(4)立即停止该部分工程的本期工程计量;如已支付,则根据合同条件

从任何应付或到期应付的款项中扣回。

(5)由总监办会同业主总工、工程部及设计部门, 在取得试验、监测报

告后,分析事故机理及其破坏程度,制订补救措施。

(6)在事故级别难以判断时,宜按特大事故受理;或视事故发生在工程实体中的部位划分。

4、特大事故的处理

(1)承包人立即在总监批准或指示下,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暂停施工,在事故发生6小时内由总监办以电话或口头向业主报告。

(2)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由总监办会同业主总工、工程部、合约部

及设计部门对事故原因、责任、事故损失及其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核实与验

证,并签署“质量事故报告单”;在36小时内,将事故初步书面报告报送业主。

(3)在事故发生2天内,由总监办向业主提交含事故现场照片、监理日

志与日报、施工原始记录、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损失及其有关情况,以及

签署意见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组成的详细书面报告;并由总监、设计人员、业主总工及工程部经理向总经理当面汇报。

(4)立即停止该单位工程的本期工程计量;如已支付,则根据合同条件

从任何应付或到期应付的款项中扣回。

(5)由业主组织设计部门、监理及承包人共同分析和判断事故机理、工

程破损程度,研究补救措施或工程变更方案,在取得试验、检测报告后,提出其

相应设计图纸。

(6)承包人接收经审批的补救措施或工程变更,并经整改落实后,提出

复工申请,经总经理签发后,方可复工。

三、缺陷工程的处理

对于质量缺陷的工程,承包人应根据质量缺陷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监

理工程师批准。监理工程师应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作出判断,并确定补救方案,此方案要经业主同意,然后承包人按指令进行修补、加固或返工处理,最后经监

上一篇:人大主任述职评议讲话下一篇:酒吧物资采购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