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5-27

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xx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开展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作为新兴领域党建纳入基层党建统筹推进范畴。这是xx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创新理念和积极实践,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有力的依托。

一、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命题的提出

流动群体党建(本文的流动群体主要是指具有地理区位流动或社会地位流动特征的各种社会群体,包括进城务工创业的农民工群体、大学生群体等,流动党员是流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固定群体党建的一种新模式,以非固定单位的“社会人”为主要对象,以区域性分块管理为组织原则,以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基本手段,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为根本要求的“非单位”党建模式。流动群体党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党的工作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把“社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当时提出这个命题,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这是推动发展的需要。xx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涌现了大量新经济组织,既吸引了大量的“新xx人”,又促成了为数众多的“xx人”在外谋生创业。据统计,全市现有非公企业13万多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有175万多“xx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近300万“新xx人”来xx创业谋生。比如,我们xx人在xx有40多万人,其中武汉的就有17万人。xx省在我们xx有48万人,其中武汉就有5万人。据初步统计,xx人在全国各地创办工业企业1.8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60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180家,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40个,成立市级xx商会149家。“新xx人”遍布xx各行各业,有76%的以进城务工为主,为xx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新xx人”已经成为促进xx城市建设与繁荣、支撑xx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如何使这些“在外xx人”和“新xx人”更好地服务于xx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因此,对xx来说,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这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流动群体是工人阶级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团结凝聚其他社会阶层人员,把流动中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组织周围,就必须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在外xx人”中聚集了大批创业人才和经商能人,其中有的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新xx人”中聚集了大量经营管理和实用技能人才,相对学历较高、年龄较轻、素质较好。这些流动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正是流动群体党建的重点工作对象。在外xx人和新xx人,两者加起来500多万人的群体,集中了大量精英分子和先进分子,是巨大的党建资源宝库。因此,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流动群体党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3、这是促进和谐的需要。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客观上难以对流动人员一视同仁、公平对待,非国民待遇、非同城待遇的情况时有发生。流动群体的流动尽管是自由的,但所带来的问题却相对集中,而且带有普遍的社会性。比如,农民工工资过低、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高,社会保障缺乏,子女入学难,医疗缺乏保障,拖欠工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稳定和谐而言:一是可能失去缓解社会内部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发展就会平添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将制约流动群体融入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深度,客观上减损流动群体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度;三是可能诱发各种非正常的利益团体和“自发组织”,甚至出现帮派势力,加剧社会的不可控性。因此,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几个特点

1、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与传统体制中的固定单位人相比,流动群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流动群体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群体的个体经济趋利性十分明显。流动群体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经济趋利性明显增强,对经济利益看得比较重;相反,流动群体对精神的追求和政治上的进步相对不太重视,入党愿望比较淡薄,是党员的也不愿亮明身份。二是流动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个人素质上,既有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也有高水平的柔性流动人才;在从事行业上,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为主,也有文教卫、自由职业者等;流动党员在对党的感情上,既有刻意回避组织管理的,也有有心纳入新的组织管理却又苦于缺乏途径的。三是流动群体的工作稳定性较差。他们所从事的一般是一些流动性较强的工作,所以一个地方的流动群体在数目和分布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具体表现为“候鸟式”迁移,多为“钟摆式”和“兼业式”周期性流动。四是流动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普遍不强。目前各地对流动群体的管理服务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加上传统党组织重制度管理、轻人性关怀,使流动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普遍不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普遍不高。如我市共有流出党员大约26000多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5%左右。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员素质相对较好。外出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龄较轻、创业致富能力较强。在外出党员中,经商、办企业占53.1%,高中以上学历占26.2%(目前xx市农村党员队伍中高中以上学历占16%),45岁以下的青壮年党员占61.3%.二是流动区域分散性。xx市外出党员遍布全国各个地方,其中在省外占51.9%.三是人员构成多样性。既有农村党员、复退军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流人员中的党员,近年来又出现大量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外出流动。从以上流动群体和xx流动党员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流动群体的自身特殊性和共性特点。

2、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艰巨性。由于流动群体的流动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其党建工作与传统单位党建工作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如果不从根本上去改革创新,现有状况将难以得到真正改变、难以有实质性作为,具体表现为:一是覆盖面不够。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发展,大量“社会人”频繁流动,“支部建在连上”传统党建理论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党建工作仅局限于传统体制“单位”之中,显然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如何使党建工作领域从“单位”向“社会”延伸,是实现全面覆盖的必然要求。二是有效性不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组织是建立在行政化的垂直隶属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表现为“以条线为主”的党的组织架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不依附于某个“上级单位”,流动群体不依附于某个“固定单位”,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重新整合。这就需要探索一种以“区块为主”新的组织设置,弥补现有组织体制的不足,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三是影响力不大。从“直接领导和行政控制”到“间接领导和管理服务”,流动群体党建的管理方式面临创新。在新形势下,如何依靠非权力的、社会化的管理服务方式,在流动群体中树立起党组织的“非权力性权威”,从而实现间接领导和协调管理,是流动群体党建必须调整和创新的难题。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领域,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从流动群体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展工作覆盖,开辟崭新天地。

3、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服务性。流动群体分布在各行各业,流动群体所在组织,大多属于“两新”组织和基层组织,而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又大多不掌握行政资源、财力资源等方便开展工作的优势,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如果不能为这些组织的发展服务,不能为维护流动群体的合法权益服务,不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公共利益服务,其地位只能被“边缘化”,为流动群体所抛弃。我们知道,传统党建理论偏重于制度管理、思想教育,强调自上而下管理和服从,在制度性安排之外基层党组织、党员不能向党提出任何个性化的要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性安排利益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注重管理和服从的工作思维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切实加以改变。随着政府、社会和企业职能的分离和变动,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换成“社会人”,有的还成为纯粹的“经济人”.这就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以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把党员和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因此,流出地和流入地要联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树立“服务第一、管理第二”的理念,逐步形成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管理服务新格局。

三、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按照“运行联动化、组织网格化、服务人性化、载体品牌化、整合社会化”的要求,以流动群体为主要对象,以区域性分块管理为组织原则,以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基本手段,通过党的工作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把“社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运行机制联动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对接的机制保证。按照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加强跨省、市、县合作,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共同责任,改变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隔离的工作状态,加强联系沟通,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流动群体党建工作。

(二)组织体系网格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覆盖的组织基础。要打破固定单位党建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以“区块”为组织设置基础,以综合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各类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跨地理区位、跨所有制、跨行业、跨部门、跨隶属关系的新型组织形态,实现全面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三)管理服务人性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凝聚的根本保证。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从党员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设置服务载体,拓宽服务内涵,提供有效服务,维护合法权益,以服务渗透管理,以关怀实现凝聚,把各类先进分子集聚在党的事业中来。

(四)载体措施品牌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影响的重要推手。要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要求,注重党建品牌建设,不断丰富主题内涵,创新载体措施,大胆探索实践,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叫得响、推得开”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向纵深推进。

(五)资源整合社会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推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着力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改造资源整合流程,统筹发挥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党组织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作用,实现网络内外资源更广泛、有效直接地整合利用,并聚焦到提高流动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上来,聚焦到服务流动群体上来。

四、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运行机制上-实行联动化的合作方式,有利于形成流动群体党建双向互动的新格局。

在运行机制上,基本方针是“以合作求发展”.流动群体党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理念,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实行“双联双管”,建立纵横联系,做到开放协调、兼容并包,实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形成双向互动、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

第一是实行双联双管机制。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认真履行流出地党组织各项职责的同时,主动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与协作,实行流动党员委托协议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单一管理为双重管理,不断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双联双管”(省内联建、省外联管,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方式和途径,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编入党的一个组织,都能参加党的活动,都能享受党员权利,都能发挥党员作用。

篇2: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市委维稳办《关于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通知》(稳办〔〕38号)文件精神,局党组高度重视,根据我局承担的维稳职能,强化现场安全监管,预防事故发生,做好维稳的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组织全局职工传达学习文件,提高对预防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认识。全体职工对《通知》原文进行了

学习,弄清了事件原因、发展经过与处理情况,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维护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针对文件中医疗事件,展开针对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为,该事件发生前,医院对因医疗抢救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的认识,应急措施极不完善,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被动局面。对如何搞好预防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起着很好的警示意义。确实引起了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警醒。

篇3: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失意群体”的界定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恶性暴力案件。如发生在湖南的永州枪杀法官案。时年46岁的朱军系永州市邮政局零陵分局押钞员,离异多年,性格暴躁,且身患癌症,长期心理压抑。朱军认为零陵邮政分局的领导对其不公,且案发前与单位领导还发生过直接冲突;朱军2006年在永州零陵区法院打过官司,尽管他在这个案件中胜诉并已经执行终结,但其仍然不满。2010年6月1日上午10时左右,朱军携带微型冲锋枪和手枪以及6个装满子弹的弹夹,开着邮政押钞车来到零陵区法院,冲到该院办公楼四楼农村法庭办公室门口,先用冲锋枪朝办公室扫射,然后掏出手枪继续向办公室内的干警射击,造成3名法官死亡,3名干警受伤。随后,朱军开枪自杀身亡。又如发生在湖南益阳市安化县的“2009·12·12”特大故意杀人、放火案。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漆树组村民刘爱兵对其父刘必方平时脾气暴躁、嗜赌败家、经常打骂家庭成员等行为怀恨在心。而刘必方则对刘爱兵多年在外打工,对其不探望、不赡养强烈不满,父子长期不和。2009年12月12日凌晨3时许,刘爱兵与刘必方发生争吵。刘爱兵抢过父亲手中的木锄头棒,猛击对方头部,将父亲刘必方打死。刘爱兵继而认为父子不和、家庭贫困是同村村民刘树深、刘根源等人设赌局骗刘必方钱财,导致刘必方贱卖家产所致,故产生了报复刘树深等人的想法。遂又持鸟铳、柴刀杀死乡亲10人,并在杀人过程中放火,烧死3人、烧毁房屋6栋及其他大量财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万元,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血案。2010年12月31日,刘爱兵被我院依法执行死刑。

上述两起案件和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如陕西汉阴杀人案、湖北随州特大杀人案、呼和浩特清水河特大杀人案、昆明禄劝县特大杀人案、河北吕月庭毒饺子案、成都公交纵火案、天津驾车撞人案、南平惨案、合浦惨案、雷州血案、泰兴惨案、潍坊惨案等多起“报复社会”案件一样,均折射出我国社会已经出现一个对生活失望,丧失生活勇气,继而有预谋、有准备以激烈而残暴的方式报复社会,以此宣泄和排遣内心对社会不满的“失意群体”。

二、失意群体的基本特征

“失意”在汉语词典中是指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不得志。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难免有失意的时候。不过,一个社会人若要被归入“失意群体”,则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笔者认为,失意者通常具有隐蔽性,他们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并非目光呆滞、魂不守舍的就是失意者,那些整日抱怨生活不易、脾气暴躁的人也不能简单定义为失意者,按照新华通讯社《瞭望》周刊登载的《消融社会失意群体》一文对失意群体的界定,失意群体是指那些遭受生活挫折后“无信心希望、无法纪意识、无精神信仰”的群体。所谓无希望是指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悲观,排斥社会;所谓无法纪是指在失意者眼中,社会已经无秩序,法规纪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无信仰是指不抱希望,对付出就有收获,努力就能成功的人生理念深感怀疑。总的来说,失意群体是在竞争中受到挫折、打击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经济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尊严和成就感;在政治上,社会参与和诉求利益表达缺乏有效的话语权;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有种种不如意,缺乏归属感和温暖感。“失意群体”的特征集中表现在:

1. 生活上失意困顿,缺乏信心。

从近年益阳市两级法院涉诉上访重点人群的梳理情况看,失业工人、失地农民、拆迁农民、农民工、底层知识分子、退伍复员军人等在竞争中受到挫折和打击的一部分人,是最容易产生“失意群体”的人群。目前,社会也出现了一些新“失意群体”,即比较年轻、具有高智商、受过高等教育,因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过大而严重心理失衡的群体。《瞭望》周刊文章认为,与这些年轻人相比,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四零”人员,即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更具备实施暴力事件的体力、脑力条件。此外,四十多岁的人此时需承担背负的家庭责任,加之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有较强的利益诉求和维权意识,对社会分配不公和消极腐败现象等社会问题有较深体会。与年轻人相比,他们很难通过学习知识技能改变生存现状,一旦事业无成、家庭败落,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对未来生活更容易产生绝望情绪。有迹象显示,在实施暴力前“失意群体”已基本对生活、对法律绝望。湖南永州枪杀法官案罪犯朱军的同事回忆说,朱军身患癌症,事发前曾说“我太委屈了,不想活了”。“失意群体”对法律也失去了信心。广西梧州向法官泼硫酸案的犯罪嫌疑人陈宏生接受警方讯问时说:“我知道对人泼硫酸犯法,但我也不相信法律能解决问题。我打不过他们,泼硫酸还可以把他们烧伤。”黑龙江伊春市的于贵双刺杀信访干部后,在遗书上解释自己的血腥行为时称“没办法”。

2. 诉求上无法表达,缺乏尊严。

人们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诉讼制度、仲裁制度、信访对话制度以及群众自治组织等,但由于参与机制不健全, 配套机制不完善使得这些渠道仍很难满足人们尤其是失意群体的利益表达。当利益受损、遭受不公正待遇后, 由于无法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表述自身利益, 在强势群体面前无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就会采取非制度性的利益诉求行为, 如静坐、示威、游行等。而最后当弱势群体诉求压抑已久,在极端情况下不满情绪被引爆时,失意群体就会产生危害公共安全的过激行为。并且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流言推波助澜,还会造成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3. 心理上严重失衡,缺乏调适。

社会转型、社会变动给人们带来了危机感和不安全感,生活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当失意群体将自己的难堪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失意群体就会对剥夺他们的群体,甚至对社会与政府怀充满了敌视或仇恨的心理。他们的敌视和仇恨既可能指向强势群体,也可能指向比自己更弱小的群体。敌视和仇恨指向的发散性与不确定性将极大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他们难以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分享到改革带来的成果,生活质量相对下降,加上个人事业发展不顺,甚至屡受挫折,与强势群体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似乎感到前进的路已被“堵塞”,感到前途无望,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与被剥夺感,进而萌发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最后通过残杀无辜来宣泄其对他人、对社会的仇恨和不满。

三、失意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追根溯源,失意群体的产生是与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紧密联系的。客观分析主要有:

1. 贫富差距拉大。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法则,一些人成为胜利者和富裕者,同时又使一部分人沦为失败者,长期或间歇地处于失业状态,成为弱势群体,而利益集团和强势阶层为主导的刚性利益分配机制,则使社会利益分化更加严重。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的保障制度虽然不断在完善,但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来说,保障制度的健全仍任重道远。目前,我国的福利制度覆盖面积小、基金缺口大,一些无收入或低收入人群得不到必要的、及时的救助而令其生活更加艰难,增强了底层民众的不平衡感和自卑感,在强烈的心理挫败感支配下,特别是当偶然事件成为导火索时,往往引发极端事件。

3. 民生建设仍显滞后。

目前,我国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矛盾尖锐,这事关老百姓的生存,不能很好解决容易导致社会问题。

4.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从“失意群体”报复社会的案例看,在极端报复社会前,他们大多有寻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公共组织表达利益要求的经历。但是,由于他们掌握的资源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其声音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

5. 个别挑头人物推波助澜。

如近年来在我市形成的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利益诉求群体,从几次大规模集访中院的情况看,从中不难发现其幕后推手的的影子。尽管几次大规模集访事件的参与者都反复强调自己是“完全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但在参与和政府的对话或“谈判”时往往有预谋地推选老年人出场,而真正的组织者却在幕后指挥。

三、解决失意群体问题的对策

“失意群体”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亲人疏导或社会引导,能够正常面对挫折,通过自身努力融入社会。而另一部分人或因遭受挫折过大,自己不能理性对待;或因利益格局、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化,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一旦怨气累积到一定程度,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就会心理失控,产生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健全、完善失意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1.加快民生建设步伐。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切实消除贫富差距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群体性事件问题、环境恶化问题等,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建立收入分配机制。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强化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纳税信息档案制度, 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强化反腐败机制建设,防止一些特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租”和“寻租”;调整垄断行业的分配秩序,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探索垄断利润全民分享的转移机制;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优化财政支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初级卫生保健、职业教育和救济服务,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该在重点考虑弱势群体利益。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立一个不致使人绝望的生存底线;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因病致贫的“失意群体”实行重点医疗救助;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灵活就业人口冲击传统保障体系的新特点,尽早建立和推广农民低保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加大对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出台倾斜性住房政策,加强失意群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加快有关困难群众利益的立法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在执法执纪部门进一步强化公正廉洁执法教育,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诉讼需求,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加大对刑事案件被害人、信访案件申请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申请执行人的救助力度。

4.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提高对失意群体的关注度,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空间;完善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制度,适当提高代表困难群体利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比重;完善决策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使相关利益主体能够获得对称性信息;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馈机制,加强对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信访制度,整合各种社会矛盾调处力量,加大信访问题的处理力度;进一步畅通人民法院民意沟通机制,综合运用法律释明、判后答疑、息诉教育等方法,狠抓涉诉信访积案清理,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5.强化心理疏导机制。

篇4: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近几年来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比例逐年增高,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按照政府数据和老年人人口增长率,我国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老年人问题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状况直接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社会责任感。

人口老年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的模式,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方向,老年人市场将成为各个企业竞相争夺的内容。人口老年化同样应该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心和内容,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更替因素,考虑不同老年群体对老年社会工作要素的要求和影响。从变化的老年群体更替角度研究老年社会工作的变化,将有利于加深社会工作者对老年群体更替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推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与老年群体之间关系

老年群体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和对象。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是老年群体,因此老年群体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老年社会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不同老年群体对社会工作的要求,要积极了解老年群体的生活背景,了解其经济能力、文化教育水平、老年人思想观念、权益意识和实际养老需求等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要从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并要多样化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服务需求,以老年群体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和工作核心。

老年群体满意度是衡量老年社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老年社会工作就是要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和欢度晚年这一重要目标。老年群体是具有差异化的,这种差异化不仅仅体现在经历、需求、认知水平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心理和地区环境等方面。因此老年社会工作的成功和服务质量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并要根据老年群体满意度对老年社会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促进老年社会工作个性化发展。

老年群体更替的变化和差异化

我们可以从理论角度和数据角度对老年群体的变化和差异化进行分析:

从理论角度来看,按照生命历程理论,我们可以将老年群体按照生命历程对其进行划分,可以根据其生活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对其进行划分,不同生命阶段的老年群体是有差异的。按照动态老龄化理论,老年群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老年群体成员的组成将会随着时间不断调整,并不断的持续更新,因此老年群体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中,无论是个体方面和群体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从数据角度来看,从2010年开始,出生于建国后的人群将逐步进入老年期。由于建国后,不同老年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年代的老年人具有完全不一样的特点。根据2008年我国综合社会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可知,可以发现出生于1940-1949年、1950-1959年和1960-1969年三个年代人口群体的不同特征。从数据分析情况看, 40、50、60年代人群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呈现出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经济收入、科技水平、参与意识等越来越高的趋势。

老年群体更替对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转变到理念指标。老年群体更替直接影响到老年社会工作的要素和内容,对老年社会工作形成倒逼作用,促进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近年来,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社会和相关部门不得不重视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由于老年群体性质的变化,要求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和服务类型发生改变,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有亚文化理论、连续性理论、生理学基础或者是社会学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工作理论,但是随着老年群体的更替,老年社会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作理念指标,如发展大局理念、人的理念和需求定位理念等等,如人的理念指标认为,我国老年群体性质的变化表明老年人已经不是崇老时期的特殊群体,而是社会中的平等一员,老年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日益增强,他们不再仅仅是边缘化的群体,而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专业服务模式。以往,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存需求或者是基本生活需求,随着老年人群体队伍更替,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需求层次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将倒逼老年社会工作分工更加细致,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综合运用到老年服务到老年群体中。同时,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人员的对老年人的需求更加重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从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专业服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充分的满足。

从传统家庭式服务模式到社区化的现代化服务模式。老年社会服务工作原来只是提供一种类似于家庭子女照顾父母一般的服务,在老年人的认知上将老年人划分为弱势群体。随着老年群体更替,老年人的文化水平、经济能力、观念和权益意识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年人不再仅仅是依附于子女照顾的弱势群体,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偏爱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老年社会工作需要根据老年群体更替的特征变化提供服务,并充分重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将老年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同时,老年社会工作不断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利用好政策、社区、志愿者及爱心企事业等社会资源,为老年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重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转变为多元主体的运行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推动老年社会工作和服务的局面,进而实现了从传统家庭式服务模式到社区化的现代化服务模式的转变。

篇5: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状况

1、经济状况

从收人差异来看, 人均收人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存在着地区

人均收人差异。在南、中片,由于果业的快速发展, 收人增长较快。在北片乡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收入增长较缓慢。

2、生活质量状况

(1)医疗健康情况。由于贫困, 多数农民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大病小治, 小病放弃治疗, 导致健康风险性增大。自2006年实行农村医疗合作改革以来, 许多农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 改善了农民的医疗健康状况, 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都对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 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农民实际支付能力不高, 不愿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因贫生病, 因病致贫, 贫病相加, 造成弱势群体的恶性循环。

(2)生活消费状况。一般认为, 将收人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越大, 证明生活水平越低。我们在“ 关于农民的家庭现金支出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的调查中, 食品消费占据了首位, 其次是子女的教育支出, 接下来是生产, 看病和其他。在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中, 由于市场的不发达和地域的限制, 其食品的主要来源是他们自己在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连续几个集市日不去赶集, 不购买蔬菜和肉类食品, 在这些农村贫困家庭中是极常见的事情。在调查“ 多长时间买二次新鲜蔬菜” 中, 一个星期和一个月一次各占4%, 半个月一次占20%, 一年半载一次占72%。尽管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 但吃饭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 补充消耗掉的能量。因此, 他们每天的主要食物就是大米一类价格低廉、能够提供较多热能的东西。在衣着消费方面, 贫困家庭中成年人基本上都不买新衣服,但相对讲孩子们的服装费是不得不支付的, 由于孩子们正在长身体, 同时也要顾及他们在学校里的面子, 因此家长必须为他们添置较为合身的服装。

3、文化教育状况

(1)文化素质状况。根据我们对50户为主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 文盲半文盲的占3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6%, 高中文化程度占4%, 并且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农村无法同城市竞争, 难以引进实用的知识、技术和理论人才。当前, 我县农村不仅农业人才少, 而且人才利用效率低下、流失严重, 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充分地利用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

(2)子女受教育机会。以前,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向学生收取每年几百元的学杂费。这对于这些地区的贫困家庭来说, 已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费用。更不用说高中、大学等非义务教育阶段更高的费用。2005年, 国家实施“ 两免一补”政策, 农村贫困家庭小学生每人每年平均可免除书本费和学杂费210元, 初中生可免除320元, 其中寄宿生还可享受生活补助费200-300元。这大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的负担, 增加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但是,这项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弱势群体家庭陷人新的痛苦与矛盾中。由于一切学杂费以前的借读费减免,一些家庭状况好一点的家庭, 让孩子转学到更好的学校就读, 他们会在学校旁边租赁房屋, 给孩子做饭, 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读环境。因此, 一些教育质低的农村中小学, 出现了生源的严重不足, 面临着即将停办的尴尬境地, 这也使得那些生活很贫困的弱势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不供孩子上学, 就白白放弃了国家给与的优惠政策。如果继续供的话, 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支付房屋租赁费及其他的开支, 使自己的孩子到更好的学校就读, 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我县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县地处山区,资源贫乏,洪涝、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我县城乡贫困人口比例一直偏高。

(二)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 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外出务工难, 家庭经营开展难, 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业, 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 形成贫困一辍学一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三)社会因素。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整个社会被分成城镇社会和农村社会,13亿中国公民被划分为标志鲜明的两个类别:城镇居民和农民。在市场

激烈竞争的局面下, 资本大量朝向利润率高的城市地区集中, 农村日趋凋敝, 而农村的永久居民—农民, 当然成为利益的受损者。

(四)文化因素。落后文化是造成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要富强, 应该具备先进文化和技术, 同理,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区别之一就是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在**, 贫困农村的文化教育落后, 人口素

质等相对更差。根据统计局调查, 劳动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人的高低成正关系。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贫困发生率为7%-8%。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有50%家庭人均年收人在1000元以下, 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仅有20%左右家庭人均年收人在1000元以下。可见, 在当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知识贫困是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经调查, 在认为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中, 因病致贫占17%、因上学占22%、因自然条件占44%、因缺少生产资金占10%、因其他占7%。可见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 要抓住国家加大财政资金投人,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国债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的机遇, 积极策划和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能源、教育、卫生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大力争取国债和上级资金支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努力培养和引进农业人才。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首要目标。但是农村经济建设如果没有庞大的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不行, 没有各类相关专业的人才更不行。另外, 仅仅依靠中央及各级政府“ 输血” 式的投资支持也只能是短期效应, 并不会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农村经济的落后状况。因此, 要切实提高农村的自身“ 造血” 功能就必须有一支勤干踏实、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快的新型农民队伍和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所以,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人才的问题, 财政就不得不下大力气培养农村人才, 并且留住和引进农村人才。只有加大财政投资, 加快新型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的各项产业, 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利益差距, 确保人才的基本需要, 尽可能满足人才的心理预期, 并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偿, 才可能使他们长期地留在农村, 扎根农村, 发展农村, 奉献农村, 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他们的积极力量。

(三)加大财政投入的扶贫力度,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制定农村弱势群体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 要改单一的“ 输血” 为帮助恢复“ 造血” 功能, 从治标转向治本。采取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 像对待下岗职工一样, 对农村弱势群体自谋职业的, 要积极鼓励并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对企业招收的农村弱势群体达到一定比例的, 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另外, 财政要想方设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保障务工农民的基本合法权益, 从体制上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不断转移农村贫困人口。

2、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调查过程中发现, 有很多农村弱势群体家庭支付不起子女上学所需学费, 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子女辍学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农村弱势群体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问题, 加强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是关键。必须从其子女接受正规教育上着手,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子女与他人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对农村弱势群体子女非义务阶段教育所需的资金, 各级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承担社会义务, 帮助他们排优解难。要加大对弱势群体自身知识扶贫的力度,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 使他们早日走上致富道路。

篇6: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看法,暑假期间,通过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们展开了调查。从大学生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方面来调查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看法态度,以现实问卷为主,网络问卷为辅,共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人数为63,女大学生人数为37。

二.调查内容的背景

我国人口众多,疆域宽广,加之近20多年来社会急剧转型,在面临分配问题上,各阶层出现纠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的加快,很容易造就“富者富,穷者穷”这极端的现象,虽然社会奉的是共同富裕,可现实与理想是相行径远的。在这种背景下,“弱势群体”就应运而生了。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态度是个人对特定的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调查发现,92%的当代大学生认为生理性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值得同情和帮助,而8%认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更需要帮助。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63%的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视新闻了解到的,22%是学校有关方面的教育,10%是通过家长平时的教导和周边亲戚的闲谈了解到的,5%是不去了解的。说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

基本来源为互联网。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目前最困扰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因的看法,66%的觉得是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自身的发展造成束缚,12%的认为是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忽略,10%的认为是人们的偏见和不理解,7%的认为是贫穷,5%认为是机遇不平等。

在针对如何帮扶弱势群体的问题上,62%的认为应该是政策援助,26%认为民政救济救助,8%认为法律援助,4%认为新闻援助和其他。

在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弱势群体以暴力犯罪来宣泄,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的问题上。60%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提倡。22%认为不可饶恕。12%表示赞成,6%表示其他看法。

在当代大学生认为弱势群体有何特点的问题中,83%认为是收入低,63%认为劳动能力低,66%认为是文化素质偏低,61%认为低职化或无职化。52%认为是心理挫折感强。22%认为是社会治安的隐患。

在谈到如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们认为应该从技能,就业方面的占了调查人数的83.33%,而从心理帮助的占70%,温饱资金的占60%,救助的占50%。从而发现,大学生还是抱着一颗新时代的想法来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既然落后就要挨打,那就学一门手艺,而且要从心理去帮助,因为大多数社会弱势群体都会有压抑,大学生们也了解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个道理。

调查中。对于弱势群体的态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2,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我会帮助弱势群体

3,看别人帮我就帮,别人不帮我就不帮

4,懒得管,不会帮

5,自己也不清楚该不该帮助弱势群体。

对应五种情况,对于弱势群体不同的热爱度所占的比列依次为38%,48%,2%,1%,11%。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持有积极的向上的态度,认为帮助弱势群体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形成了积极的责任判断。

四.调查得出的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大学生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还是报以一颗关爱他人的爱心,大学生们在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大多数都是宽容的。在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上,从数据上看,大学生们是以平等的姿势来看待的,更多的是与自身符合,他们会要求弱势群体更多的是自强,从自身做起,不要因为自己是社会弱势群体,就变得更加的自爆自弃。大学们认为需要帮助最多的是生理性的社会弱势群体,因为生理性的社会弱势群体天生就与普通人有所差异,这就是不平等。而社会性的弱势群体,则是后天的努力,也就是竞争中丢掉一席之位的,这是可以努力而得回来的。

在大学生看来,弱势群体就跟普通人一样,帮助只是一时的,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所以大学生看重的是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去提高自身,以此保证自己不会被社会洪流给击溃。

五.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提倡

第一,平等对待是对待弱势群体的正确态度和根本原则。要正确对待弱势群体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认知。而一旦脱离了平等对待的原则,对待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偏差,造成扭曲,特殊照顾也会变成居高临下的施舍,对弱势群体的心灵造成创伤、第二,平等对待是对待弱势群体的主要方法。从弱势群体的三个分类来看: 其一,对于硬件不足,如以残疾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生理或一些不可改变的条件限制,与常人处于不平等的状态,需要社会对其平等对待,使他们享有应得的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

其二,由于社会资源不公平分配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以农民为代表。这部分弱势群体受社会环境影响失去了他们本应享有的资源,生存发展受限,从而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应该改变资源不公平分配的现状,或从其他途径对其进行资源返还。这是一个平等对待的过程也是改变其弱势地位的根本手段。

其三,由于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形成的弱势群体,比如以“犀利哥”为代表的乞丐。在社会对其采取平等对待态度的前提下,他们由于能力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权利,所以社会对其予以特殊照顾,必要的特殊照顾固然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这部分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特殊照顾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势群体的地位的能力。

基于此,平等对待才是帮助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的根本手段,而特殊照顾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存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国家应该也要出台政策来保护弱势群体,虽说是靠自身的发展,可是没有法律保护,没有各方面的支持,弱势群体现象也很难消除掉。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大局的需要。只有对弱势群体给予强势关怀,形成全社会共同扶助的长远机制,扶持和帮助他们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构筑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拥有起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3、在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相关优惠政策。

4、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问题。

最后,我希望当今社会能真正做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现象,从而达到人人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幸福美满的的和谐社会!

篇7: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学院 东方学院 姓名班级

摘要:将要进行的 HYPERLINK “http:///Economic/” 经济学分析,采用的是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禀赋角度出发给出一个弱势群体的定义:由于自身禀赋的缺陷而在市场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现状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表现;改变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 HYPERLINK “http:///English/” 英文中称为socialvulnerablegroups。对于弱势群体的概念,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

社会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社会保障意义出发,指的是缺乏生存和 HYPERLINK “http:///fazhan/” 发展的能力,需要社会救济和关爱的人群。它侧重关注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常常具体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则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指的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它侧重关注对象的机会缺失,常常具体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 HYPERLINK “http:///company/” 企业主。

二、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

在不同的市场活动中,弱势群体的指向与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1)理想的市场经济中,进行市场交易的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弱势群体在进行市场交易时是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的,这里又有几种表现形式:

①市场交易双方所处市场的性质不同。交易的一方所处市场是竞争性市场,而交易的另一方所处市场是垄断性市场。因此在进行交易谈判时,处于竞争性市场的这一交易方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常常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提出的一些不平等的交易条件。此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处于竞争性市场的交易方就成为弱势群体。②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于共同的市场信息,一方比另一方知晓得更多,第二种是对于对方的情况一方比另一方知晓得更多。但无论哪种情况,在进行交易谈判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都处于强势地位,常常可以诱使另一方接受一些不平等的交易条件。这时,缺乏信息的一方处于弱势群体。

(2)市场经济是在一定的政策制度的框架下进行运行的,而政策制度的一些倾向性甚至歧视性常常会使一些弱势群体成为政策的牺牲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市场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在 HYPERLINK “http:///Politics/” 政治上拥有代言人,或是在政策制度制定时有着为自己代言的院外游说者,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最终政策制度的出台更有利于其自身。考虑到这些政策制度所应该拥有的中立性,故它们的倾向性势必会使另一些市场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在这里这些市场主体成为弱势群体。

(3)弱势群体难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由于弱势群体无论是在交易谈判时还是政策制度的制定上都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因此在市场上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而由于自身不能发展,就会使自身在下一轮的交易和政策制度制定时又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样反复循坏就形成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样任其发展,即有可能的是弱势群体不但改变不了自身的地位,还会由于循坏反馈而加剧了自己的弱势地位。

三、弱势群体的产生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HYPERLINK “http:///china/” 中国家,都存在着弱势群体。它的形成与产生有着很复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因素,也有着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既有着市场失灵的原因,也有着政府失灵的原因。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由市场机制本身产生。①在竞争性市场上,竞争的核心是优胜劣汰。被淘汰的市场参与者是由于“劣”而被淘汰的,因此急需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缺乏外界的帮助,这些已经被淘汰的市场参与者是难以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因此,他们在重新进入市场时就成为了弱势群体。同时他们的继任者也会由于同样的原因而难逃弱势群体的命运。②由于一些行业具有 HYPERLINK “http:///lixue/” 自然垄断性,使得这些行业会出现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当缺乏垄断力量的其他市场主体与其进行市场活动时,就产生了弱势群体。

(2)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产生。满足教科书定义的理想的市场往往是不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市场常常是不完善的,这时一些市场主体就会通过一些非市场手段利用这些不完善的地方谋求获得市场中的有利地位。这一点在转轨经济中尤为明显。

(3)由于政府失灵产生。在市场活动中,政府应当充当的角色是“守夜人”,它的立场应是中立的,它的责任是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公正性。然而由于政府也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具有某些倾向性,因此使市场丧失了公平公正性。由于这种丧失,将会导致一些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活动时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产生了弱势群体。

(4)由于个人的禀赋差异产生。个人禀赋包括个人文化技术与体能素质的差异。它的差异既与人的先天性因素有关,也与家庭后天的培养 HYPERLINK “http:///jiaoyu/” 教育关系密切。当这种差异足够大时,拥有较低禀赋的人们就成为了弱势群体。

四、弱势群体的禀赋禀赋原意是指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而这里我们要分析的弱势群体的禀赋主要是指:弱势群体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针对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我们来一一分析弱势群体的禀赋。

(1)由市场机制本身所产生的弱势群体。①被淘汰的市场参与者。对于此种情况,我们主要从其主观的禀赋方面分析。既然其被淘汰,则必然是由于某些方面劣势于优胜者。这些可概括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识别风险能力、个人天赋等几个方面。②面对垄断主体的市场参与者。由这种原因形成的弱势群体的特征是分散、孤立地生存和 HYPERLINK “http:///fazhan/” 发展,处于同样地位的分散的市场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合以增强面对垄断主体时的实力。

(2)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所产生的弱势群体。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弱势群

体常常是由于不合理不合法因素所造成的,其自身的禀赋也许并无致命的缺陷,但却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而落入弱势群体。而一旦落入这个群体,生存发展受限,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禀赋去改变现状。

(3)由于政府失灵所产生的弱势群体。这种由政策制度的倾向性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与上述第二种情况相类似,往往自身的禀赋并无很大的缺陷,却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4)由于个人的禀赋差异产生的弱势群体。这种差异有先天、后天的因素,且大多数人的禀赋差异主要是由后天的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因素可以认为是由于其前辈没有给予良好的禀赋遗传,对于其源头这里不做讨论。后天的因素则主要是由于 HYPERLINK “http:///jiaoyu/” 教育使然,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禀赋的高低。而教育又与一个人的家境有很大关系,笼统地来看,家境与与对后代的教育质量与数量由一定的正比关系。

五、弱势群体的禀赋改变问题从第四部分的分析来看,弱势群体的禀赋缺陷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市场能力:包括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识别风险能力等;(2)弱势群体之间缺乏联系,分散、孤立的发展;(3)个人禀赋的差异,这主要又是由于教育的差别。同时十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改变其的禀赋缺陷。针对这几个方面,下面分别讨论其禀赋的改变问题。

(1)提高弱势群体的市场能力。从外部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给予弱势群体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有可能提高自身的市场能力。然而,从市场 HYPERLINK “http:///Economic/” 经济的马太效应考虑,这种改变非常困难。因此,政府需要在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应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政策倾斜。

(2)加强弱势群体之间的联系,使自身能有效地形成一种力量。这样做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市场能力。

篇8: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昆山,台商,社会融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陆招商引资的大背景和战略机遇下, 台商群体大规模地涌入, 在大陆投资、经商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到了当地的社会发展中———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以江苏昆山为例, 如今已有数万台商家眷移居昆山, 融入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 成为昆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而众所周知的是, 在改革开放之初, 昆山还是一个被江苏和上海都不愿意“收养”的贫困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 昆山充分利用江苏“东大门”, 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的优越区位优势, 抢占先机, 锐意改革,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 取得了骄人成就 (自2003年以来,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排序中, 昆山一直位列前三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短短30余年的时间里, 奇迹般地创造了“昆山模式”, 闯出了一条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的“昆山之路”) , “裂变”成了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 在台湾公布的2008年祖国大陆环境与风险调查中, 综合实力排第二, 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缔造了一部与数万台商共同书写的城市传奇 (在昆山, 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台企近4家, 是大陆台资最密集的县市———截至2006年第二季度, 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2649多家, 投资总额227亿美元, 注册台资103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1/9、江苏的1/4、苏州的半壁江山。) 。客观讲, 昆山的经济腾飞, 台商绝对功不可没, 这也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但如今, 台商群体在昆山的社会融入的现状如何?台商群体融入昆山的核心影响因子是什么?台商经济融入与社会融入的关联性有多大?昆山本地居民对台商融入的态度如何?当前的融入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和应对?等等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昆山的发展得益于台商, 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台商。因此, 站在分析昆山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因子, 出于为昆山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的期望考虑, 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昆山台商群体社会融入的调研。

二、调研视角与方法

目前, 学界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外来人口以及新市民等社会主体, 直接研究台商群体社会融入的文献非常少———国内代表性就是《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 (胡苏云, 2006) ———其他有借鉴价值的就是关于中国商人在国外或国外商人在中国的社会融入方面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 (王春光, 1999) 一文。此外, 还有《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 (温北炎, 2003) 与《印尼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温北炎, 2008) 两篇文献。这三篇文献因为扩跨越了国界而使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环境变得复杂而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通过解读现有文献, 我们发现, 学界没有给“社会融入”做统一界定, 因此, 本研究如此界定, 即台商群体对所投资、居住地区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及水平、日常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业余时间安排、对当地人文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的感知状况、适应程度、满意度评价以及与本地人之间相处的和谐程度。这里的社会融入是相对于经济融入而言的, 不是指包括经济融入在内的广义社会融入。关于台商群体界定为:在昆山 (三年及以上) 投资, 家庭成员大部分相对稳定生活在昆山, 享受昆山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 来自台湾的商界人士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采用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结合的抽样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小组座谈、实地参观、考察等方法深入。对于回收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16.0软件及其他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研, 从台商和本地市民两方面展开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其中“本地市民问卷”200份, “台商群体问卷”100份, 共回收到有效市民问卷116份, 有效台商群体问卷78份。我们挑选了台湾人居住相对集中的昆山某小区进行访谈, 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监理、经理, 还有经商人员开餐厅、咖啡厅及其家属, 学生等, 基本涵盖了在昆山长期居住的各类台湾人。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迁移过程、学历和职业、工作场所、大概工资收入, 与其在台湾时比较, 家庭构成、居住和日常生活支出、社会交往、闲暇时间安排, 家庭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网络, 以及今后的打算等。通过以上调查, 主要得出如下结果:

(一) 台商与本地居民相处较为融洽

对于昆山台商群体与当地市民相处的分析, 本文采用了其与台商群体在昆山投资时间有关的分析, 这是基于一个常理假定:即认为台商在昆山的投资时间越长, 对自身与当地市民相处情况的了解越清楚。据调研结果显示, 被调查台商中, 认为自身与当地市民的相处情况均为很一般、比较融洽和很融洽, 没人选择“极不融洽”和“不融洽”, 由此, 可得出:“台商认为自身与当地居民的相处还过得去, 不好不坏”。这一点通过当地老百姓与昆山台商群体的相处的分析可得出, 认为两者相处比较融洽的比例在43.10%, 认为两者相处一般的比例在28.45%, 得出大多数市民认为与台商群体的相处还可以, 不是特别融洽, 但也不差。因此, 在当前“和谐昆山”的建设过程中,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政府而言也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举措, 有效地促进台商群体和当地市民的融合。

(二) 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成为台商投资昆山的重要前提

有70%的台商对在昆山的生活基本满意, 而有点不满或者很满意的分别占到15%。对于调查问卷中所列出的选项“强烈不满”和“不满”, 基本没人选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台商对在昆山生活的满意度还是挺高的。生活满意度对于台商而言无疑是建立在投资满意度基础之上的。这一点虽属常理, 但是也需要数据的支持。调查发现, 被调查的台商群体中, 有80%的人对在昆山投资基本满意, 认为有点不满或者很满意的分别占到15%和5%, 没有台商选“强烈不满”或者“不满”。这一数据不仅说明台商在昆山的投资满意度较高, 而且也可以反映出昆山的投资环境确实比较符合台商的需求。不仅如此, 这一推论也在调查中基本得到了数据支持和访谈认同。对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在昆山投资的政策环境, 4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 50%的调查者认为比较好, 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好的均占到5%, 没有被访者认为在昆山投资的政策环境感到很差。“投资时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建设中的全方位服务、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 正是昆山引资的磁力所在。”昆山市台资企业协会原会长戚道阜这样说到。

(三)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影响台商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投资环境的好坏对于吸引投资至关重要, 但为台商提供投资必需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更加重要, 对投资者来讲也许更有吸引力。调查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虽然影响台商选择来昆山进行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如“政策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条件好”、“当地人文氛围好”、“当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高”以及“有昆山台协的支持和帮助”等。但调查发现影响台商选择来昆投资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当地的基础设施良好”, 选择此选项的占到65%, 其次才是因为当地政策环境优越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高, 各占15%。

此外, 在受调查的台商中确实认为“在昆山投资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的也占60%, 认为一般的占35%, 认为非常好的占5%。可见, 基础设施的好坏不仅是影响台商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往往也最容易被认同, 这就有助于促进台商群体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增加与当地政府间的和谐程度。

(四) 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昆山台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 昆山政府为台商提供的公共服务多半受到了台商的好评。本调查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受访台商对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基本满意的占到了65%, 认为很满意的占到10%, 认为有点不满的占到20%, 只有5%的人选择不满。难怪昆山台协原会长戚道阜曾在2002年接收记者采访时曾说“政府的厚道服务也帮台商解决了很多困难”、“昆山市不但提出‘亲商、富商、安商’等理念, 而且说到做到, 从没听官员说过‘问题不大’这样模棱两可的话”。说到昆山政府为台商提供的优质公共服务, 就不得不提昆山的社会治安状况了。被调查的台商群体中, 对昆山当地治安状况基本满意的占58.33%, 很满意的占31.67%, 有点不满的只占10%。这一点在全国很多地方类似昆山这样一个流动人口上百万的小城市是很罕见的。如果说昆山吸引台商的最大“秘诀”是昆山政府的诚信服务精神, 那么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秘诀”, 那就是“良好的社会治安”。

(五) 台商群体与当地百姓民间交往活动需继续加强

据问卷调查显示, 对于政府或民间组织的与当地市民的联谊活动, 台商的参与状况并不乐观。据问卷统计, 有45%的人从来没有过政府或者民间组织的与当地市民的联谊活动, 有30%的人也只是偶尔参加这种联谊活动, 还有10%的人不想参加, 经常参加的人只有10%。因此, 可以看出, 台商群体与当地市民的民间社会联谊活动方面的融入还是比较差的。另外, 被调查的本地居民中, 不管是在本地的居住时间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 均有50%左右的民众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活动, 偶尔参加的比例集中在1/4至1/3中间, 经常参加的民众占到被调查者的极小比例, 最高不超过7%。其中也有小部分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想参加类似活动。这再次说明, 台商群体和市民的活动交往、融入不足非常明显。

事实上, 台协实际上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很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奉献社会公益事业, 开展各类爱心慈善活动。这些活动客观讲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当地百姓, 引导了一部分台商群体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昆山当地的百姓生活、文化以及心理认同层面, 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人融入方式。

四、结论

第一, 台商群体对昆山的投资环境整体上比较满意, 对昆山市政府提供的投资政策、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公共服务等比较认可, 尤其是对昆山市政府提出的“亲商、富商、安商”理念赞不决口, 普遍认为这一点很好的吸引了他们来昆山进行 (长期) 投资、介绍亲朋好友来昆山进行投资, 并多数选择定居于此。

第二, 昆山本地居民对台商群体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很高的认可度, 同时也对昆山台商的行为方式、道德水平基本认同, 并且对昆山政府对吸引台商投资的理念和政策比较满意, 说明台商在昆山的融入水平比较可观。

第三, 在民间社会交往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需要昆山政府在促进台商与本地居民在日常社会交往方面探索出台一个更好的规划和指导意见, 积极促进台商与当地民众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引导台商群体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昆山当地的百姓生活、文化中去。

第四, 在当前两岸关系不能准确预测的政治背景下, 部分台商对在昆山的投资前景并不能看得很准确, 进一步投资昆山的决策并不确定, 但他们都表现出希望两岸尽快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可见, 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必将更好地推动台商更深入地融入昆山, 发展昆山。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6) .

[2]、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 2006 (8) .

[3]、温北炎.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J].东南亚纵横, 2003 (1) .

上一篇:信访范文下一篇:北国之春中日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