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公共转移性支出对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

摘要: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宏观层面上,贫困人口的数量以及贫困率的高低都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在微观层面上,贫困也制约着个体的自由发展。就其本质而言,贫困是一个多维的现象。可能表现为家庭收入低于官方贫困线的经济贫困,也可能体现为营养水平不达标的健康贫困。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约2.45亿人,在为流入地创造经济财富、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大量的人口聚集也加大了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进而可能使流动人口生活在一个不友好的环境中,具体表现为生活水平低下,得不到社会权利的有效保障,经受着多维贫困。因此文章选取流动人口视角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多维贫困。为扎实走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将解决流动人口多维贫困问题列入重点工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直以来,中国都合理利用财政体制中的扶贫工具,发挥其贫困治理的作用。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兜底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那么对于流动人口而言,转移支付是否同样有效?能否通过加大公共转移性支出来缓解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降低多维贫困发生率?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指数方法测量了现阶段的流动人口多维贫困情况并探究公共转移性支出是否能助力于流动人口减贫。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理论与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与本文相关的多维贫困理论和民生财政理论,然后系统性阐述了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公共转移性支出、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等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走向。第三部分方法介绍与数据来源。首先介绍了文章拟采用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衡量公共转移性支出与多维贫困的分析方法—AF方法以及PSM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其次描述了用来刻画多维贫困的5个维度和PSM方法中设定的控制变量。第四部分实证结果分析。描述了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特征,并考察了公共转移性支出对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作用。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对文章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再针对结论和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2016年约71%的流动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流动人口家庭的多维贫困比非流动家庭严重,体现在福利指标上表现为成年人家庭医疗保险参保率不足、受教育程度不足以及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第二,在不同流动方向下,乡乡群体、乡城流动群体的多维贫困更加严重;在不同流动范围下,跨省流动群体经受的多维贫困比省内流动群体更加严重;在不同流动数量下,独自流动群体和部分家庭化流动群体的多维贫困较为严重。第三、政府补助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多维贫困起到负向降低作用。针对研究得到的结论,文章给出了六条合理政策建议。第一,完善扶贫瞄准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推动户籍制度的根本改革,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对于流动人口救助的一体化。第三,调整流动人口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流动人口民生建设。第四,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向省内转移,向家庭化转移。第五,充分发挥私人转移性支出的作用,倡导社会救助。第六,引导建立亲友救助式的个人网络。

关键词:公共转移性支出;流动人口;多维贫困

学科专业:税务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创新点

1.2.4 研究不足

1.3 概念界定

1.3.1 流动人口

1.3.2 转移性支出

2 相关理论与文献梳理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多维贫困理论概述

2.1.2 民生财政理论概述

2.2 多维贫困文献概述

2.2.1 多维贫困分析方法

2.2.2 多维贫困成果研究

2.3 流动人口多维贫困概述

2.3.1 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现状

2.3.2 流动人口多维贫困治理

2.4 研究小结

3 测度方法及数据说明

3.1 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3.1.1 单维贫困识别

3.1.2 多维贫困加总

3.1.3 多维贫困公式

3.1.4 多维贫困分解

3.2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3.2.1 倾向性得分

3.2.2 得分匹配

3.2.3 平衡性检验

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3.3.1 数据来源

3.3.2 指标设定

3.3.3 统计描述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多维贫困指数测度

4.1.1 流动人口多维贫困总体情况

4.1.2 流动人口多维贫困分解情况

4.2 公共转移性支出对多维贫困的影响

4.2.1 倾向得分结果

4.2.2 平均处理效应

4.3 稳健性检验

4.3.1 调整权重

4.3.2 减少维度

4.3.3 平衡检验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健全转移支付相关制度

5.2.2 加大流动人口财政支持

5.2.3 发挥第三方救助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城镇生态环境治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农田水利问题工程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