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2024-05-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精选6篇)

篇1: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从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信息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庄士成,王莉.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02-106+144.

[2]胡雅梅,韩克庆.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15(08)77-83.

[3]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篇2: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冀东莹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是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可以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1.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2.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对于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土地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到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3.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其较少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其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就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4.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据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有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在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同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策略

1.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弄寻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2.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的。

3.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在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分布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作用,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进行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是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的,然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地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廖淑华,余光英。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一个修正[J].市场论坛,,(8 ):64-66.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5 ):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

[5]周晓飞。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0):114-116.

[6]张金锋,方留。 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分析[J].管理观察,,(2 ):188-189.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篇3: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 它产生于社会网络研究, 逐渐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将社会学领域的价值判断、文化及社会等因素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为研究经济行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大大拓展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概念首先由雅各布斯提出, 他将社会资本界定为“邻里关系网络”并沿用至今, 成为研究社会资本的主要范式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 格拉诺威特在对个人求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后发现, 求职过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来自于个体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具有发掘稀缺异质性资源的能力。[1]林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 并认为个人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 网络成员地位越高, 个体与网络成员关系越弱, 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2]洛瑞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使用了“社会资本”概念, 并尝试通过论证社会资源对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来描述社会资本, 奠定了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领域的研究基础。社会资本概念的最终确定要归功于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作用的应用性研究。[3]波茨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处在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缺资源的能力。[4]我国学者张其仔博士将社会资本等同于社会网络。[5][6]杨冬雪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处于同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 (广义上的) 通过与内部、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 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沉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范式。[7]

因此, 本文界定的“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中, 能够为拥有它的主体带来收益的潜在能力, 对外体现为一种社会关系。本文中的“个体”是指农村流动劳动力个人;“社会联系”包括农村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自己可从中获得社会资本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及属于特定正式组织、团体的农村劳动力作为社会成员可以从中获得制度化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1.先赋性和自致性社会关系网络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 不同时期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 包含的社会资本不同, 对劳动力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别。以下将对流动过程的不同时期加以分析。

(1) 适应期。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封闭格局, 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最初时期较难适应周围环境, 称之为“适应期”。这种不相融洽的情况, 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城乡发展不同步, 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加之城市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优越心理对农民进城的排斥, 双方尚未建立信任关系, 农民很难靠自己在城里找到一个生存机会。所以, 必须充分依靠初级的社会关系网络, 即亲缘和地缘关系来获得工作信息或者工作。资料显示, 65.8%的农村流动劳动力靠亲缘和地缘关系获得工作信息, 75.4%靠这种途径找到第一份工作。[8]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属于传统型的先赋性社会资本, 网络半径小, 联系少, 很少超出成员的居住社区, 取得信息的范围、数量、质量等很受限制。这个阶段, 与其说他们是追求物质上的生存, 不如说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尽管如此, 它仍然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城初期获得工作的主要途径。

首先, 农村劳动力流动往往采取自组织形式。出于对亲缘和地缘关系的信赖, 加之流出地政府很少甚至不组织劳动力流动, 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 尤其是初次外出时, 通常由外出者本人调动各种亲缘、地缘关系获得外出就业信息、落实就业岗位、解决一系列生活问题, 称之为自组织方式。劳动力外出时集体上路、结伴而行, 或是以亲缘为核心的小群体, 如父子、兄弟一同出门打工;或是以行业关系等形成的小群体, 如河南某镇年轻人外出打工九成以上从事汽车装潢业。自组织方式可以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风险成本、机会成本, 使初次外出者在流动过程中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其次, 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居住形式往往体现亲缘、地缘关系的小聚居性。这与城里人对他们的排斥不无关系, 这种排斥加强了流动人口内部的凝聚和团结。但是, 这种居住方式可以使他们在生活上互相照应、彼此帮助, 降低生活成本和被孤立排斥的心理压力。

(2) 拓展期。

农村劳动力进城后, 经过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第一阶段, 寻找到了就业岗位, 安定了住所, 生活和社交空间都逐渐扩大。尽管由于城乡之间仍存在一系列体制障碍, 他们并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 但他们的社会关系不再限于初始的亲缘和地缘关系中, 开始向城市社会拓展新的社会关系网, 我们称这一阶段为“拓展期”。这期间, 他们突破了原本同质性很高的社会关系网络, 扩展新的社会关系, 以获取更新、更广泛的信息、机会和社会资本。

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居住, 与共事、毗邻的人们产生了一定的感情, 建立了信任和互助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资本可以帮助流动劳动力更快、更有效地嵌入城市社会, 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与适应期亲缘、地缘关系网络有一定的相似性。另外, 一些农村劳动力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与城市人建立联系, 扩展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业缘关系网络是与城市社会紧密联结的, 较之亲缘、地缘关系更具现代意义。通过发挥个人能动性获得的自致性社会资本, 还取决于个体拥有的其他资本, 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类资本相互作用, 促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 不仅有利于流动劳动力自身的长久发展, 还可以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特别是参与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

(3) 反哺期。

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逐渐稳定, 在与城市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 随后将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即“反哺期”。此时, 他们不仅在城市中获得自身的稳定发展, 而且会对既有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产生良好的反馈效应。其一, 外出打工的人熟悉情况后会首先带动有亲缘、地缘关系的人一起流入城市, 并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为他人进城提供就业信息、居住场所等有利条件。其二, 农村流动劳动力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 不仅为个人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还为“后来人”的网络扩展奠定基础。其三, 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可以迅速获得有发展前景的信息, 学习先进技艺, 改变观念, 由此出现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劳动力返回农村, 利用本土优势, 依托新的发展机遇, 联合城市力量, 推动当地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循环。个人先赋性和自致性社会关系网络是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社会资本, 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一个阶层, 内部相似性很高, 彼此间是强关系;他们与城市社会联结而成的社会关系相对属于弱关系。随着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城市的立足、发展, 他们所依赖的社会资本也逐渐由以强关系为主转向以弱关系为主, 弱关系以其内部异质性和无限扩展性, 在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用。

2.制度性社会资本

全面认识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资本, 不仅要分析先赋性和自致性社会关系网络, 还应包括劳动者从国家、政府等正式组织所获得的制度性社会资本。首先, 从流出地看, 主要是政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所作的组织协调、就业信息公布和劳动保障等工作。遗憾的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这方面工作十分欠缺, 农村劳动力据此获取的社会资本极少。资料显示, 仅有13.6%的农村劳动力借由流出地政府或其他正式团体组织进城, 75.6%的农民仍然是自主、自发的流动。[8]其次, 从流入地看, 当地政府往往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考虑, 给予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很少, 还在制度、政策层面设立种种“门槛”, 歧视、限制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发展步履艰难, 社会地位低下, 工作环境恶劣, 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 不仅阻碍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流转, 使农村劳动力发展受限, 更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不利。同自致性社会资本一样, 制度性社会资本的获得也与个人占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密切相关。只有当个人充分运用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知识技能, 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政府所给予的制度性社会资本为个人谋利益, 更好地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效应及其原因

1.社会资本的双重效应

以上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侧重于积极效应。比如, 亲缘、地缘关系网络中成员共享信息, 互相帮助, 互相照应;“领袖人物”组织网络成员集体外出打工等。然而, 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并不尽是积极效应, 特别是亲缘、地缘关系等先赋性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效应。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相关法律规范缺失, 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很少依靠劳务市场等固定中介找工作。一方面, 劳务市场或多或少的不规范收费, 且对农民寻找工作没有保证;另一方面, 农民被劳务市场欺骗事件屡屡发生, 让他们对劳务市场望而却步。于是, 依赖亲缘、地缘关系网络成为农村流动劳动力获取工作机会的主要方式。但是, 事实证明, 这种网络的局限性给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1) 个人社会关系网络高度同质性。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 由于强关系是指资源相似性很高、相同阶层的人们之间建立起来的内部性纽带, 彼此之间获得的信息重复性高, 相对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少;而弱关系主要在两个不同群体间建立起信息桥, 人们易获得不重复的、有价值的信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信息来源、寻找工作、城市居住及交往方式等都较多依赖于亲缘、地缘关系网络, 以节约流动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先赋性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初次流动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 网络高度同质性且相对封闭, 所获得的信息、机会及其他资源重复性高、价值低,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向上流动。农村劳动力的初次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 但是再次流动却基本是水平流动, 极少有地位的上升。[10]

(2) 网络成员间利益冲突, 网络间彼此排斥。

农村流动劳动力关系网络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照应, 对他们进城就业、在城市站稳脚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 网络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利益冲突和竞争关系。社会资本同其他资本类型一样, 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 对全体成员来说总是显得匮乏, 不可能满足每个成员的需要。因此, 亲缘、地缘关系网络往往会由于成员的内讧而产生消极后果, 不仅损害部分成员的正常利益, 而且破坏整个网络结构以及与周遭环境的关系, 形成连锁性不良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不仅存在内部成员的利益冲突, 而且十分排斥群体以外的人。它在为群体成员带来利益联系的同时, 也禁止了群体外的人获得收益的可能, 对不同网络之间沟通信息、共享资源设置了“隐形壁垒”, 出于本网络团体利益考虑, 较难突破网络间隔阂而进一步拓展、互联。

(3)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问题严峻。

我国农村女性“贫困化”、“边缘化”问题十分突出。较之农村男性劳动力, 农村妇女面临更多劣势, 诸如性别歧视、整体文化素质低、自身缺乏必要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社会资本占有量不足等, 是最贫困、最无发展机遇的弱势群体之一, 处于十分窘迫而又无奈的生存环境中, 她们的流动问题更值得关注。长期以来, 小农社会所形成的社会性别歧视及父权家族文化特征等, 使得妇女家庭、社会地位低下, 所能依靠的亲缘、地缘关系网络资源十分有限。农村妇女外出打工不仅家人反对, 村民还会羞辱她个人的品性, 严重伤害个人自尊和生活信心, 甚至很多农村妇女本身就对女性外出打工持否定、鄙夷的态度。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深入农村, “利益互惠”、“嫌贫爱富”等观念迅速蔓延, 贫困妇女既无钱财又无社会地位, 对其进行帮扶并不能获得等价报偿。因此, 农村妇女要想依靠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支持就十分困难。即使农村妇女加入外出打工的队伍, 仍然困难重重。部分农村妇女使用亲缘、地缘关系网络时, 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收益, 还付出惨痛代价, 甚至被剥夺最基本的自由生存权利——或被骗拐卖或被迫进行卖淫等活动。据统计, 被拐卖妇女多为农村女性, 她们中极大比例是在外出寻找工作时被骗拐卖的, 受骗者中有很多甚至是受亲友、熟人和同乡的欺骗。

2.社会资本负面效应的原因探析

(1) 先赋性社会资本先天不足。

中国是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 比之于西方社会, 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 也不是社会本位, 而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11]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谋求建立高质量的社会关系网络被人们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 关系网络也因此转化为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 并对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中国农村亲缘、地缘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先赋性、地域性和继承性。中国社会继承的社会资本质量低劣, 对贫困群体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诸方研究表明, 个人成长的社会背景强烈限制了能力相同的个人最终取得的成就, 而个人成长的社会背景首先是家庭, 这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通过家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机制对贫困发生持续的消极影响, 即“贫困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趋向于永恒”。除家庭外, 最常见的社会资本是通过网络成员身份获得的, 功能是作为社会关系网络来源帮助人们从家庭之外获得收益。在我国贫困农村, 流动劳动力家庭并不富裕, 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过半, 而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封闭, 自给自足, 劳动力很难从家庭本身获取高质量的亲缘社会资本, 劳动力从所在封闭、半封闭社区范围内获取的亲缘、地缘社会资本数量有限、质量低, 来源、渠道等的明显缺陷致使农村劳动力的先赋性社会资本先天不足。

(2) 过分信任亲缘、地缘关系网络。

中国社会十分注重家庭、血缘观念, 以家庭为核心所形成的亲缘、地缘关系理所当然成为中国人, 尤其是中国农民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社会资本, 表现为非常密切的人际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中, 人际关系稳定、平和, 对于无钱无权的农民来说是最可靠的。“即使两个人彼此之间没有交往, 但只要有天然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存在, 就可以义务性地和复制性地确保他们之间的亲密和信任关系”。[12]农村流动劳动力使用个人社会资本时不是依据关系的强弱, 而是对关系的信任程度;但是, 这种信任并不代表关系的真假, 只是个体主观上对关系可靠程度的判断。比如, 劳动力通过亲缘或地缘等强信任关系网络获得虚假信息, 即使信息发送与接收双方并无交往联系, 但是该个体仍然对此信息不加怀疑;反之, 即使网络外部弱信任关系人提供了真实信息, 信息接受者也会有所怀疑。对亲缘、地缘社会关系的高度信任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 曾经创造了“温州现象”等奇迹。但是, 大量坑亲害友卖同乡事件的发生, 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文化本身的缺陷, 特别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破坏。

(3) 现有不健全体制的排斥性。

农村流动劳动力对亲缘、地缘关系网络的高度依赖不仅是出于社会关系的强信任, 还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制度真空”不无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 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但劳动力市场与制度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劳动力市场无论构成还是功能都未发育完全, 政府不能从制度上给予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保障, 正式劳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收费高。即使农村劳动力愿意加入现有劳动力市场, 也因自身人力资本的短缺 (比如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等) 以及一些与身份相关的政策性歧视 (特别是户籍制度) , 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这就是说, 农村流动劳动力投亲问友与其说是“文化偏好”, 不如说是体制障碍下的无奈之举。

四、结论及建议

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以亲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社会资本, 更是关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然而, 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资本在发挥积极影响力的同时, 也因社会传统文化及制度环境等因素而存在不可避免的消极效应。因此,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流动, 必须“对症下药”, 趋利弊害,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应。

第一, 促成诚信的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范围内, 创新性地重塑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 缓解近年来我国社会日趋严重的诚信危机, 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为农村劳动力流动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适宜环境。

第二, 健全制度保障, 完善社会资本的体系。

个人亲缘、地缘、业缘社会关系网络应作为制度性社会资本的有益补充, 而非“替代品”。调整社会资本结构要补充制度缺失, 实现社会资本体系平衡, 包括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给城市及农村社会带来的各种不良冲击 (如犯罪、交通、环境等问题) , 杜绝种种畸态流动。

第三,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配合体制改革的进程, 顺应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 尽快建立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劳务市场和中介市场, 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可靠、便利的帮助和服务, 吸引更多的农村流动劳动力走进劳务市场和中介市场, 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更宽阔的渠道寻找工作机会, 实现就业。

第四, 利用民间组织的力量。

民间组织是发展社会资本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通过民间组织沟通越频繁, 越能够达成共识, 建立信任, 社会资本就越厚、越广。通过民间组织联结强大政府与微小个人及其家庭, 突破狭隘家族意识, 培养参与意识, 让农村劳动力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第五, 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

通过培训和其他多种方式,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文化法律知识水平, 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 使之从“低水平社会资本”的“社会隔离圈”中摆脱出来, 以独立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共享社会资源。

第六, 改善妇女境况, 提高自主谋生能力。

加大农村扶贫力度时要特别注意改善贫困乡村妇女的境遇, 从转变传统观念入手, 逐步确立农村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使其得到充分尊重, 发挥主观能动性, 成为农村流动劳动力大军中一支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格拉诺威特.积极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J].美国社会学杂志, 1985, (03) .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科尔曼.詹姆斯著, 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4]亚力山德罗.波茨.社会资本: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A].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6]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7]李惠斌, 杨冬雪.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8][9]蔡日方.中国人口流动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0]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1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 (第二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篇4: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关键词:农村;人口的流动迁移;民工荒

一、“民工荒”的产生原因

第一,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生产力落后,这一国情表示着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农村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土地改革以后,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第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制约着农民工在城市中得到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大批农民工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选择或回乡或转移,;

第三,近些年中央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的出台,在家乡就能有好的事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

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覆盖面过窄,各地政策不统一,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投保,就会大大削弱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

第五,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显现的结果,所说的较大范围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指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中新一代工人的短缺,据有关统计,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使得出生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出现了人口增长的断层;

第六,招聘要求的提高将很多农民拒之门外,现在大部分的单位企业招聘第一要求的就是学历和经验,其次还有性别、年龄和地域的要求,这些都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就业的门槛,;

第七,社会观念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使得农民工在身份地位和心理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第八,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与时代接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素质结构相对提升,自主意识、工资期望水平以及消费欲望等方面的提高也成为了他们不愿意重复老一辈农民工工作老路的重要原因。

二、“民工荒”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第一,“民工荒”问题将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暴露出来,党和政府一直宣传人人平等,要把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但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权利和地位往往得不到承认,因此大规模的爆发农民工成批返乡,迫使城市居民认识到农民工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第二,“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将农民的诉求申诉出来,包括工资待遇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业机会的平等等等,在保障农民工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企业自身;

第三,很好的处理“民工荒”问题能够很大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维护企业和工人各自的权益,加强对社会风气的整理,保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第四,“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人短缺使得缺工的产业行业不得不寻求耗资最少的发展方式,还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产业行业;

第五,“民工荒”使得大批农民工返回自己的家乡,或是距离自己家乡较近的中小型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中小城市和乡村发展不足的缺陷,将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带回家乡,投身于家乡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消极影响

第一,大批工人离职回乡首当其冲的便是各个公司和企业,我国农民工大都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社会服务部门,为了维持自身利益,企业主要么雇佣其他成本较大的劳动力来弥补空缺要么宣布破产,这样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我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廉价的劳动力是一个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使得很多工厂企业不敢接单,引发的后果就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外汇的能力以及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第三,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农民工返乡,失去了城市中较高的工资收入,对于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人生活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会阻碍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民工荒”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使他们失去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失去了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平台,影响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延缓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第六,农民工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闲散人员增多,容易造成心里不平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城乡交流,加剧社会冲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龙翠红,洪银兴.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民工荒”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究,2012.

[2]崔艳艳,杨秉鹭.“民工荒”现象劳动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24).

[3]齐小兵.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J].西部论坛,2013(02).

[4]孙照吉,张志新,李婷婷.浅析“用工荒”现象[J].当代经济,2014(09).

篇5: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社会经济及城市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化发展,而且就目前情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得到极大缓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加剧了城市收入分配的分化,使城市贫困问题更加严重;进城务工人员受到歧视,工资、地位不平等等。为此,有必要建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纳入相关政策范畴,使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

篇6: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力就业问题分析

黎少姬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民工的跨省流动,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由于文化的碰撞、生存方式的激变,他们给城镇带去活力的同时,也带去了纷乱和冲突。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和国家政策,合理分配城市与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建设,扫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实现就业,才能消灭“民工潮”,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工潮;农村劳动力;就业;社会经济

1为什么要研究“民工潮”这现象

1.1本题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偏向,采取了向城市及重工业大幅度倾斜的发展战略,城乡利益结构一直大角度向城市倾斜,从农村吸走了大量的积累,但又不能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农民不愿再死守在土地上,纷纷投入到城市工业区和沿海开发区。如今“民工潮”浪打浪地涌出来,拍打着城市的门户。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也强烈震撼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1.2.本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20%以下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农民系目前我国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因其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存在与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具有研究价值。同时,研究民工潮及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2]

1.3.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清晰,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民工潮形成的原因。2民工潮的利与弊。3.如何吸引民工在家乡发展并有效减弱民工潮。

2民工潮形成的原因

2.1在土地里刨食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

随着土地的逐渐减少,土地政策的不明确,土地的收益性的减退,造成了农民对农业的发展缺乏信息。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分地牺牲了农民利益,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农民为国家建设作了巨大贡献,农村为国家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农产品价格被片面压的很低,造成了农民一个沉重的负担。农民纷纷舍弃自己的土地走进了城市,民工潮的队伍一天天的壮大。他们只想通过自己卑微的劳动来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命运。[3]

2.2农民靠自己的愿望成为泡影

村的基层民主在一些地方实施过程中的弊端使农民感到靠自己联合起来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成为泡影,是形成民工潮的又一原因。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功利色彩和形式主义使农民对政治产生了冷漠的态度。选举后对村委会的监督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对违法村干部的查处在司法救济过程中没有设置法律规定。农民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好走进城市寻求生活的希望。

2.3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形成的又一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等方面。农民的沉重负担和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劣长期以来得不到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城市资源的丰富,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落寞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农民心里形成了“要死也要死在城市,下辈子不做农民”的心态,农民大规模的进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3.民工潮的利与弊

3.1从有利方面看主要有

1.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商品的出口,使中国保持贸易顺差优势。

2.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许多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如果不依赖外地的农民工,城市的基本生活秩序都难以维持。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考虑。他们有的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这些农民工的到来,为当地的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拉动了商业、交通、邮电、金融业的发展

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消费群体。随着人数的增加,他们对粮食、副食品以及日用消费品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多。另外,打工者经常与家人及朋友通过电话和通信联系,并把挣到的部分工资寄回家乡,这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邮电、通讯和金融业的发展。[4]

3.2从消极方面看

1.对城市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由于农民工的进入,增加了城市工作寻求者的人数,在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

2.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

流动人口的增加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更为严峻,农民工在城市流动频率高,出行率高,出行量大,并且主要依赖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使得交通拥挤、乘车困难的问题更为严重。

3.对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潜在的隐患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违法犯罪率普遍上升,其重要特征就是流动人口作案率增加。在民工中也有一部分人以到大城市“淘金”为目的,但是,有些人素质较低,只知赚钱,法律观念淡薄,有些人心存侥幸,明知故犯,在大城市从事无证经营、哄抬物价、偷税漏税等非法牟利的活动。此外,进城农民工特别是外来女工的婚恋生活像经不起摔打的玻璃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5]

4.如何吸引民工在家乡发展并有效减弱民工潮

1.变自给自足的经济为商品经济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努力变自给自足的经济为商品经济。要实现这个战略转变,就要用商品生产的观点看问题,对自然资源重新评价,即使对沙丘、沼泽地、洼地等也是如此,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现状,不仅可以安排大量原来剩余劳动力,而且是国家增收、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

2.积极发展副业

发展农村商业、饮食、服务、旅游、图书、科技文化事业。这首先要摒弃片面的“重农抑商”的思想残余,破除“无商不奸”的偏见,破除墨守陈规、不求进取的观念。要适应农村急速发展的客观现实,促进农民的生活向高节奏、高频率、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在这期间自然又能容纳部分劳动力,同时又能刺激农村各项生产向专业化转变。

3.分配好劳动资源

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尽可能地让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城镇建设事业和其他工作。尽管我们许多城市都存在青年待业问题,但实质上城市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为使这方面的事情搞得更好,在城市可以考虑建立“农村劳务输出介绍所”一类的机构。为确保稳安,国家可以先行试点,看看成效,再做定夺。同时还可以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外国输出劳务。

4.便民政策

借用“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原则,实行有计划的移民和户口松转动

政策。所谓有计划地移民,主要是指组织劳动力突出过剩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开发潜力还很大的地区迁移。实行户口松动政策,主要是指对那些自愿从劳动力较密集的地区向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地区迁移的人,开绿灯,提供方便,以便人口合理流动。

5结论

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但是,过量的农民工进城,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有必要引起全社会进一步的关注和思考。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还要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是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唱平:《我对总理说实话》

[2] 沙莲香:《中国人百年》 新华出版社

[3] 汪慧:《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习与思考》,1997年第6期

[4] 刘鲜日:《农村劳动力怎样走向市场》

上一篇:2022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下一篇:英语谜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