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

2024-05-02

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共7篇)

篇1: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

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

内容提要: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推进,其基本理念在教学改革中得到越来越鲜明的彰显,怎样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有激情有意义的学习呢?抓住语文和真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就是朝这个方向的努力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最真实的生活化 语文趣味性 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

语文本身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可以这样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真实,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最为真实的生活相融合。以下就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真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电视上的新闻,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歌唱家动听的歌词,老太太追忆往事时的语调„„,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真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这样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接近,有利于将学生的心从课下玩的状态中吸引到课堂上。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常情况下,我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导入语。

首先可用生活中饱含深情的歌词。好歌词犹如浓缩的现代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深受他们欢迎,这么好的素材,我们教师何乐而不用呢?例如,我在讲《背影》时说道:“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同学们听着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你在想些什么?当你想起父亲的那一刻是否也曾定格在某一件事上呢?散文家朱自清对父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好,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背影》。”

其次,可结合师生的共同的生活经历设计别致新颖的导入,上《你一定会听见》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班上一节语文课在这次是教学大检查中被评为了优秀课。”学生热烈鼓掌。我继续说:“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老师决定用作道具的酸酸糖分给大家吃。”学生喜出望外。我接着说:“因为数量有限,所以每位同学只能分到一颗。”学生颇感讶异与有趣。最后我说:“正因为只有一颗,所以更显其珍贵。所以老师要求同学们吃的时候仔细去体味,除了它的味道还有声音哦。”学生心神领会于是各组组长领了糖去,大家笑着分吃了。最后我让学生把刚才吃糖时的味道以及剥糖纸和吃糖时发出的声音,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再用笔写下来,你听见了什么吗,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

此外,还可通过讲故事、现场训练法、对联渗透法、想象法、表演法„„精心设计导入,使导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导入语是课堂与课下较好衔接的重要环节,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恰当引入就会使学生深深感到:噢,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呀!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实行“模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所谓“模糊教学”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唯“标准答案”是从。它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它的出发点是由于语文的答案本身具有多元性,并无权威性,万不可限制学生的思维。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激活学生的思维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源头。一个没有自己独特见解,随声附和之人,暴风雨来临时不过是个“海鸭”而已。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发展成有创造性的人。那种把人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格式化的做法,只能造成精神和人格的缺失。为此,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者皆正确。例如课外补充讲《宋定伯捉鬼》时,我依照教参告知学生:“古人写作也有漏洞,若两人独立行走慢,‘共递相担’不是更慢吗?”不料,一位学生大胆举手反驳:“老师,我不这样认为,看,后文有一句‘略无重’,课下注释解释为‘完全没有重量’,既然如此,‘共递相担’岂不省一个人的力量?”顿时,班内掌声四起,我也笑了。这位学生不是很有头脑吗?讲完后,我又发问:“你们如何评价宋定伯和鬼,这两个人呢?”回答更令我惊诧不已:“我们喜欢鬼。鬼并不呆头呆脑,他很实在、很憨厚。而宋定伯却很阴险:他骗鬼、侮辱鬼、又卖鬼。这不正说明人心叵测吗?从这里我们得知:防人之心不可无。再说啦,老师您平时不总是教我们做人要诚实吗?你不觉得宋定伯不诚实?”

十二、三岁的孩子,不仅有自己的见解,还能回答得如此完整、漂亮,谁能不为之叫好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有思想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赞叹?难道我们还要因为服从教参、迷信权威之说而否定学生的回答、抹杀学生的个性吗?又例如:执教《伤仲永》,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看法?”开放性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的角度之多和观点之新让教师感到惊喜。有的同学从自己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天赋不错,但还要后天努力。还有的学生批判方仲永的父亲认为他目光短浅,惟利是图。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教师的关注,他说:“我认为在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王安石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作者王安石对于方仲永的情况非常了解,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关心方仲永,也没有劝阻他的父亲,就这样看着一个天才少年消失了,所以我认为这其中也有王安石的责任。”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并号召同学们来评议这一观点。学生有的反驳,有的支持。经过一番讨论,集中问题是:王安石为什么没有去帮助方仲永?大家陷入沉思。最后,有一位同学找出了答案:王安石生于1021年,而《伤仲永》一文说的“明道中”即1032-1033年,仲永十二三岁,也就是说王安石见到仲永时,他自己也只有十二三岁,又如何去教育、指导方仲永呢?同学们豁然开朗。

如教《杨修之死》,就“曹操该不该杀杨修”这一论题学生又展开了辩论,在辩论中充分把握了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还有《最后一课》中关于谁是文章主要人物这一问题,也可让学生展开辩论。“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在我的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尽情享受 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我想作为语文课堂,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立场;一种作为“受者”应该拥有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以一种博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无拘无束地展示生活中的自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性,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得到高度发展。

第三,让富有生活意识的训练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语文训练当作百科全书来对待,将一系列的知识点加以罗列,否则学生将会对语文训练产生厌烦。语文训练最好以竞赛、表演等富于乐趣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感觉好像就在参加电视节目中的知识竞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大量知识,将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1、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课外补充文章《宋定伯捉鬼》时,学生主动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了,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课本剧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蚊子和狮子》、《陈毅市长》等都可编演课本剧。片段表演。

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

2、开展竞赛或游戏。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擂台赛。如教《羚羊木雕》一课,根据课文情节制有七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

接力赛。教语法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

“抢凳子”游戏。教师设置七个问题让八个小组来抢答,即八个小组“抢”七条“凳子”。这样小组间能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发言的积极气氛。

3、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模拟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了教育,获取了知识和体验,应通过实践来巩固加深,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我教《土地的誓言》一课,便请学校一名园丁管理者来班上进行模拟答记者问,“小记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博采各科知识教学。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是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如能使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则会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感,萌生学习的兴趣。如消息的六要素可归结为“五W一H”,即英语的“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还可博采数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知识教学。

此外,教师幽默生动、情真意切的语言,迂回曲折、起伏有致的提问,严谨有序、新颖不凡的板书以及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等手段,都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充满乐趣的竞赛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语文活动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在乐中求学,正符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一理论,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四,结合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确立自己的理想。

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是等待加工的“产品”,施教者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调查询问他们的理想,答曰:“目前尚不明确”。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一个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无异于一只无头苍蝇,你指望他将来会有何作为呢?长此以往,岂不悲哉?因此,课堂中渗透德育,还原于学生实际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让他们为今后做准备是必要的。

例如,授课课外补充文章《为学》时,可在学生表演完“穷富二和尚”的话剧后,试问学生富和尚失败的原因——空想不付诸行动,由这句话深入发问:“思考一下,你是‘空想’还是准备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实现?”然后,展开讨论,明确“事在人为”的道理,要求学生分析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做行动上的巨人!又如 执教《伤仲永》时我问大家方仲永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天赋的孩子,可为什么到后来却一事无成呢?于是大家先是一阵沉默,接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他爸爸害的有的说是他的乡邻害的,最后大家经过讨论认为主要还是方仲永自己造成的,接着我又问那成为天才到底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大家说要有天赋但也要努力,“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的汗水加上百分之十的天赋造就的;联系自身他们得到的启发是学习上也要勤奋努力、不断进取,不能自以为聪明就懒惰不思进取。就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学习态度的教育,而且效果尤佳。

理想智慧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动脑筋”的内化的结果。其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中都蕴藏着作者做人和作文的智慧,是一座座宝藏,而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都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发掘编者和作者的智慧并且联系生活,最终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头脑中智慧的星星之火。一位名人曾说过“理想是指引人生道路前进的灯塔,飞向胜利目标的翅膀,是点燃热情烈焰的火把。古往今来,是理想激起年轻人奋勇前行的精神。”人生犹如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生的旅途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锐的刺,但只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并决心去实现它时,就会荣辱不惊!因此联系最真实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的教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这样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融入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去感知体会,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积极求知与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

篇2: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

一.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是使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能按照教学目标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有序运动的基本保证。目标定位准确与否来源于教师的语文课程观念, 也来源于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对学情的把握程度。

1.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知识积累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为目的, 在目标达成中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提升能力、熏陶情感。只有基于对语文教学的这种本质的认识, 教师对语文课堂目标的制定才能更准确, 更科学。但是, 在一线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忽视这一本质的认识, 夸大了语文的教化功能, 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如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故事》时, 大力宣讲母爱的伟大;教学鲁迅的《祝福》时, 大力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等等。

2.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还要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训练目标, 语文课本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编订的。教师首先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了解每个学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解整套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我们才能有计划地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其次要了解单元教材, 弄清单元教学目标及授课教材在达成这一单元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单元目标分解中, 它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科学合理。

3.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还要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教者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例如对文言文教学,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目标的制定就要重在文言现象的认识和积累, 而九年级则重在文言知识的梳理和文言现象的归类及延伸阅读。有位教师在教完《蓝蓝的威尼斯》后, 就要学生比较《蓝蓝的威尼斯》与赵丽宏的《水韵周庄》、徐宗文的《游大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这很显然是未掌握学情, 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二.问题设计的价值性

教学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每一个问题, 这样我们的教学行为才有价值。

1. 注意问题设计的价值性。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打着新课程理念的幌子而设计一些伪教学环节: (1) 问题设计太浅显却让学生集体讨论。 (2) 问题设计太深, 让学生探究。 (3) 夸大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满堂空泛热闹的思想“感悟”。

2. 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性。

问题设计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积累、筛选、概括、归纳、推理、探究、赏析、运用、启示感悟等方面。教者设计问题首先要做到训练学生能力的多样性, 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的问题设计仅仅停留在积累、筛选这一层面上, 这些问题缺少思维的深度。其次是问题设计要体现由浅人深、由此及彼的层进性, 使学生从一个问题思考引发另一个问题甚至是连续问题的思考, 往往前一问题是后一问题解决的基础, 层层推进, 让学生在不断获取成功的快乐中解决问题。

3. 注意课外延伸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互补性。

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基础, 适当延伸是很有必要的。其意义体现在: (1)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2) 课内外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3) 加深巩固。有效的拓展跟文本之间有着“互补”关系。拓展延伸既要立足文本, 以文本的教学目标为基础, 对教学目标再深化;又要突破“文本”, 适度摆脱文本的限制, 由文本走向生活, 由课内走向课外。因此延伸不能脱离文本, 于漪老师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但是, 部分教师往往为了延伸而延伸:学了《明天不封阳台》, 就要求学生讨论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了《阿里山纪行》就要求学生对如何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献言献策。

三.环节训练的到位性

目标达成到位与否, 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但是在一线语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多种原因, 对教学环节的处理总会匆匆了事。如花费了很多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 但学生朗读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 教师就以“由于时间关系”为借口而草草收场;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学生还未来得及进行, 就因下课而匆匆结束。语文教学变成了过程展示。为了扭转这种华而不实的教风,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做到:

1.给学生读书和思考、讨论的时间。

给学生留足时间,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交流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教师往往是问题一提出就要求学生回答, 不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常常看到学生读书正热火朝天, 教师会以“同学们课前都做了预习”来终止学生的读书。学生讨论兴趣正浓时会被教师以“我们时间有限”而打断。书未读透, 问题未讨论清楚, 就组织学生进行下一步教学, 其结果就一定是教师灌输。这种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代替学生的学习体验的方式就是一种伪教学。

2.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处理, 力求真实。

(1) 由于受到“创新精神”、“多元理论”、“重视过程”等观念的影响, 在一线教师观念中存在“没有错的, 只有更好的”的思想。受这种观念影响,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 都给出肯定的评价。“很好!”、“你真棒!”、“你好样的!”这些虚伪的夸赞充斥课堂全过程。语文课堂要追求真实性, 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教师要通过指导、启导, 引导学生去重新认识, 并帮助学生找出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而不是一味地肯定而使学生贻误终身。 (2) 教师要恰当地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从上下文的联系, 从文字隐含的信息, 从生活的经验积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才不会偏离思维的方向,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一线教学中, 面对学生错误的答案, 教师不是因势利导, 就该问题与学生进行多次对话, 而是让下一名学生再回答, 直到学生提供的答案让教师满意为止。也有的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代替学生思考:有的通过点击鼠标出示结果, 有的是教师说出一个词语的前半部分, 让学生对出后半部分, 有的用带有暗示的句子提问题, 也有的在上课前就要学生做好准备。

3. 让学生真正地学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本人去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 “教”不是统治“学”, 也不是代替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 引导学生“学” (于漪老师语)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传统被动听讲, 被动地回答问题, 向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变。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激情,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一个人在紧张的状态下思维停滞, 反应迟钝, 而在积极踊跃的状态下才敢想、敢说、敢做。这时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创设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在学的时候, 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鼓励者, 积极与学生互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的做法大多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如同一条射线, 教师把问题射出去, 学生把答案反射回来。若学生反射错误则再把射线发给另一名学生, 直到反射回来的信息达到教师满意为止;缺少教师与同一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同一问题的多次互相反射。这种“我问你答, 你答我评判”的教学形式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 更何况多次反射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 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点拨的过程, 是引发学生对自己的思路反思的过程。

篇3:把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带入课堂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开放语文课堂,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给学生感受自然,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完善人格,"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一、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现行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极富生活趣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听到、见到、说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如《荔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21世纪社会集锦》等。这样的内容既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学完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开个故事会,比比谁收集的故事多,讲得生动,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一定能滋润学生精神的田园。

2 .挖掘社会中的生活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人是社会的人,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如果能好好利用,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

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挖掘家庭中的生活资源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二、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1、观察生活式

在我们的课本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与学生实际很贴近的,有些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存在着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对课文内容认识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并扩大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起到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的作用。

如教学《夕照》一文,很多时候,学生放学时都是沉浸在夕阳的余辉之中的,可是又有几位同学认真地去观察过夕阳呢?去领略过夕阳的美丽呢?去感受过夕阳下城市与村庄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西下的无边美景。如《猫》一文,猫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小动物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它们一样富有生命和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并且在学完了之后,还可让学生去仿写,这样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再如《火烧云》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云彩,领略天空的美景,感受自然的千变万化。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再现生活式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但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可以通过现代媒体,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还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课文内容,从而再现生活,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孙膑、田忌和齐威王。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孙膑胸有成竹的理解,而且对田忌和齐威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战斗的英雄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革命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一种强烈情感的陶冶,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3.体验生活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篇4:追寻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真读文本,保证目标可行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语文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文本解读能力的自我训练,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面对文本,老师首先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教师要学会“裸读”文本,不看教参,清空头脑,一字一字细读文本。从文本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读懂课文,在这样“读进去”的情况下,思考引导学生可能读到什么,学生会怎么读,这样才能“读出来”确定好教学目标,老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时间,教学目标要小一点,教材处理一定要有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如执教《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这篇文章是作家赵丽宏对文学的自我体验,我们执教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且是开学的第一课。教学的目标不妨小一点,定为在“诵读课文,能感受课文语言的美,能初步体会文学的魅力”,而不能过分拔高,超出学生的认知,更不能从文体知识角度去肢解课文。

二、真练语言,确立学科本位

语文课应该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以语言训练为核心,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本位。多一点本位,少一点浮华,是我们课改中最应该坚守的底线。那么如何进行语言训练活动呢?教师要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情境,把对学生的语言“真”训练置于教学的始终,语文所独有的魅力才会在语文课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如宁鸿斌老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以“一个______的皇帝”的句式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让学生开展了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余映潮老师执教《夏》这篇散文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对称的语句进行赏读,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赏读中体会到了对称语言的美。笔者教学《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改写成小散文,这是创造性的语言转化训练活动,比起脱离文本和学生实际,空洞地表达感想要真实有效得多。

三、真设问题,注重课堂生成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真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线性的执行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流露的喜怒哀乐,呈现的言行举止,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每一个时机。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一上课,学生就提出如下的问题:“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有怎样的关系?能不能调换位置?”“课文穿插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于是,教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抓住这两个问题深入讨论。学生在深入讨论中,通过对文本反复研读,作者的写作目的也逐步清晰化,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发展,这就是课堂生成的自然之效。动态生成让课堂深刻而有效!

四、真做引导,还原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堂灌”式的陈旧课堂的弊端已经不言自明,于是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学习,成了课改中“包治百病”的“妙方”。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充斥绝大部分课堂。但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和合作策略,大多数合作流于形式。只是把原来“教师对一个班的灌输”演变为“优秀学生对一个小组的灌输”,这样远离文本,缺乏深入思考的“引导”和“强制”有何区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要善于“搭梯子”,保护并帮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欣赏、去鉴别,让学生游走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收获文本深处的珍珠。如《社戏》中有这样的语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我引导学生这样分析:“大白鱼”的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航船速度快,也表现孩子们看社戏过后月夜归航的欢快心情,这比喻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童话色彩,给人以美的想象;又写老渔夫的喝彩,从侧面衬托孩子们的摇船本领高;其中的“蹿”字,用得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航船的快速与灵活,并紧扣喻体“大白鱼”来写,传神而形象。这样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修辞、写法以及用词的角度入手,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分析要结合文本,回答更要体现层次,这样精准而深刻的“导”比那些看似热闹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五、真会反思,激发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中什么最有价值?是学生的思维。思维如同深流的静水,在课堂上,在学生的生命中涌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进行理性反思,让语文教学展现丰富的人文风采。

常规解读《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基本都被解读为“被功名利禄扭曲了的读书人”“精神堕落的读书人”。我们反思一下,这究竟是作者的思想,还是读者的观点?我们是盲从教参?还是相信文字?初读课文后,学生还会继续提出疑问:为什么范进作为一个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却成了人们讽刺、挖苦的对象?这就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反思,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走一遭、品一回。学生在深入阅读后,发现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无师自通的“两面人”到底有怎样的目的?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下吴敬梓,去读一读《儒林外史》,学生就会对“范进”,对文章的主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吴敬梓是一个在20岁中了秀才后就屡考不中的读书人,他才华横溢却科场失意,产生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儒林外史》就是讽刺当时的科考制度,讽刺挖苦曾经和他一样苦读的读书人,以达到他自己心灵上的快慰。课堂上,当老师打开思维活动的闸门时,学生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和追问,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升华!

篇5: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50-01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说苑·杂言》),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这些名人名言都形象生动地阐明了语文学习与实践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是本文将要阐述的。

一、语文课堂生活化能丰富学生人文精神

早前受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上,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生活化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则不然,其教学触角逐渐延伸到学生的生活领域之中,而且还彰显出富有活力的人文气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把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需要调动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荔枝》一文时,文章中“当‘我’买了荔枝回来后,但是不敢马上拿出荔枝,而是趁着妈妈高兴的时候才拿出来”这一情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而且很多学生也都有过类似于作者的这种经历,也都跟作者一样,有过“害怕”体验。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过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展开教学。并提问:文章中“我”的害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时候,学生们也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快发现妈妈由于“激动”,话说得不完整,作者害怕妈妈的责怪,赶忙打断了妈妈的话。此时,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把妈妈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最后,再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作者的情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来。这时候,学生们个个投入其中,读得声情并茂且有声有色。对妈妈的敬爱之情也都油然而生了。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时,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内容结合在一起,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又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领域。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似性或者相对性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迁移或者对比中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生活中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倡导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讲授《生命桥》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动物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惊人的抉择,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情境说起:“同学们见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如何逃生的呢?”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这时,教师则可以顺势迁移出新课,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结合在一起便水到渠成了。“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它们以牺牲老羚羊的精神来保全小羚羊的安全,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抉择呀!”在接下来的感情朗读中,孩子们也都带着一种悲壮的情感去朗读,真切感人。在这一教学中,学生既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迁移,他们的情感也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下得到升华。

由此可知,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既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而且还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之目的。

三、链接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俗话说一堂课的终结则是另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一节高效率的课结束后,学生一般都会意犹未尽,而且还利于在课下交流彼此的阅读乐趣。这也表明,文本需要适当拓展,需要适当延伸,而且还需要教师顺势把课堂教学活动推向更高远的巅峰。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推荐与文本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让阅读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语文在生活中发挥出它独具特色的魅力。

例如,当学习完《找春天》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描写春天相关的经典诗文或者材料等,开展课外诵读;当学习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后,也可以推荐季羡林的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寸草心——我的母亲》,供学生阅读;当学习完《难忘的泼水节》这一文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课后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围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活动展开拓展性阅读,在拓展性阅读中,不断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加强他们的语言领悟能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的方式去体验实际生活。而且还利于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使语文学习不再枯燥,而且还充满韵味。

参考文献:

[1]廖春燕.建立小学班级语文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J].新课程:小学,2012(12).

[2]向才军.故事教学法在听障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03).

[3]苏保环.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2).

[4]周慧霞.用生活理念构建语文教学新课堂——谈小学语文课程生活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3).

[5]何进明、李列三.小学语文新课程下生活化教学拓展[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9):57.

篇6:真实的语文课堂最高效

一、整合内容, 精选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内容非常丰富, 各种题材、各种年代、各种文体的材料都有, 教师要对这些教材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优化, 而且要注意确定学习侧重点, 深挖教材系统性, 形成良好学习体系。教师根据教材整合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 这样可以提升教学示范性。教材内容包含众多教学点, 虽然单元教材有教学目标设定, 但要提升教材适合度, 还需要教师对这些教材文本进行重新审视, 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 对教材知识点形成重点筛选。

《花瓣飘香》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爱妈妈的小故事, 结合这个主题, 教师搜集了赞颂母亲的歌曲、古诗、故事等资源, 给学生以诸多方面的感知冲击。《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家都会唱, 放在这个课文学习中, 那种感染力却是巨大的。《游子吟》是赞美妈妈的古诗, 在这里读一读, 给人带来的是力量。《卧冰求鲤》是古代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 结合文本讲一讲, 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通过将这些文本资源整合加以巧妙应用, 学生获得的信息丰富起来, 获得的教育更是深刻而全面的。

二、有效预设, 激发学生热情

教学需要进行事先预设, 也就是教师的课前备课。教师备课要对课堂教学程序进行设计,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如课堂导语设计, 这是教师上课的第一个环节, 好的预设可以将学生思维紧紧抓住,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为整节课奠定基调。小学生好奇心很强, 思维也比较活跃, 教师要通过设置悬念、讲故事、猜谜语、生动描述, 或者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录音等材料, 引起学生关注, 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创作条件。

教学预设恰当与否, 需要看运用效果。在学习《李广射虎》时,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先用武松打虎来设计开场白:“闲言碎语不要讲, 今天咱们讲一讲好汉武松武二郎。话说当年, 那好汉武松, 路过景阳冈, 在山下酒店里吃酒, 一连喝下十八碗酒。店家告诉武松景阳冈上有猛虎, 还说什么他的酒是‘三碗不过岗’。那武松非但不听店家劝告, 径直走向景阳冈, 结果怎么样?当然是武松乱拳打死那猛虎。你说这武松强不强?其实, 今天咱们要学的不是武二郎, 而是另外一位好汉, 他叫李广……”教师这番神采飞扬般的讲述, 早已将学生的关注力给紧紧扣住了。

三、优化教法, 提升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至关重要, 好的教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法选择时, 要注意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 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 形成教法体系。首先, 优化提问方式, 课堂上教师需要问什么怎么问, 这是关系师生互动成效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问得恰到好处, 需要提高问句启发性, 还要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其次, 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新模式, 需要大力推广, 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呈现单一化, 这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不妨多设计几种合作学习方法, 提高合作学习和谐度。再就是课堂评价要改进, 学生需要积极鼓励式评价, 教师在评价方式和评语设计上有新突破, 为提升教学效果助力。

小组讨论是教师最常采用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学生动的动, 不动的还是不动, 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 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合作学习: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 内容是美的、语言是美的、景色是美的、人也是美的。每个小组读课文设计五个问题, 然后将全班各个小组设计的问题放到一起, 小组长来抽取, 抽到什么问题, 这个小组就负责回答什么问题。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 顿时来了精神, 大家纷纷投入到热烈讨论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将思考问题设计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看来“贵在得法”真的非常有道理。

四、营造气氛, 培养学习习惯

课堂气氛对教学的影响非常显著, 教师要注意创设宽严相济的课堂氛围, 不能统得太死, 学生畏手畏脚, 怎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呢?但也不能放得太宽, 课堂自由度太大, 学习秩序被破坏, 高效学习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 教师要注意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方面入手, 采用多种手段调节课堂教学氛围,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做好促进工作。

在学习《槐乡五月》时, 教师在网络上搜集了关于“槐树、槐花”的歌曲《槐花香》《槐花几时开》等。在学生阅读学习文本时, 教师选用这些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教室里顿时响起悠扬绝美的曲调, 给人以亲切、和睦、安详的感觉。课堂学习气氛被渲染到极致, 学习效果自然就值得期待。

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投入真诚的教学用心, 要在教材资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采取针对性举措,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探索学习途径, 总结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赢得高效。

参考文献

[1]韩自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 2013 (8) .

[2]卢霞.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2 (8) .

篇7:让语文课堂拥有真实的“德育”

一、在认真“听”中建立“尊重”的基础

认真倾听,是学好任何知识的一个前提;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是高尚人格的体现;认真倾听,是一个人完善自我的最好方式。老师要做“认真倾听”的表率。让学生多多发言,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更重要。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听教师讲课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的语言最能体现出对学生的情育、智育和德育的培养。表达通顺准确、快慢适宜、抑扬顿挫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导语的设计、课文的泛读、文章的讲解分析、问题的提出讨论,从内容的设计到形式的设计,都应给学生一种绘声绘色、身临其境、心入其中的情境。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总想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不是急着批评他的不对,而是给他们讲尊重别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都感受到:要认真听完别人的谈话,中途不插话打断别人,一种尊重他人的习惯,是有涵养的表现。

二、在自由“说”中建立“自信”的性格

“说”是阶段性思维活动结果的口头表达形式,良好的“说”是学生良好思维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完美结合的体现。因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亦是评议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声、大胆、大方”地说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自信心的培养,首先从锻炼孩子敢于、勇于、善于“说”开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识字教学“人”字时,学生理解“人”的音、形、义之后,可让学生用“人”说一句话,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做一个好人。”师再加以诱导,有的学生会说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这样有意义的话。说话训练是良好的德育载体,在新课程中,这方面的训练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蓬勃的精神风貌。为了使口语训练中的德育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使学生在“说”中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情感、态度在“说”中也得到更好的培养,更能建立坚定的“自信”。

三、在广泛“读”中积淀“习惯”的养成

“读”中感“义”。“读”是感受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读,包括大声朗读,轻声阅读和默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

“读”中悟“道”。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积淀成良好的“习惯”。

《谈礼貌》等说理体裁的文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做一个会学习、懂礼貌的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以物喻人,突显人物优秀性格特点、品质。……读要动用全身心的力量,用眼观察、用嘴表达、用心体味,用耳倾听。这样,就可以完全沉浸在文章思想情感的芬芳里,如临其境、陶冶情操,这才是真正的“美读”。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是教会学生“终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在流畅“写”中学会“合作”共处

“写”是学生学习、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写”包括“写汉字”和“写文章”。”写字要“四正”,即纸正、笔正、身正、心正,这“四正”是写字的规矩,更是做人的道理。字迹是个性的展示平台,立端方能字端;立刚方能字刚;心胸达阔方能字体逸美、洒脱;心态平静,达观方能字体圆润如水。“木、禾”等字做了偏旁,最后一笔“捺”都会变成“点”,这就是汉字里的“避让”,做人也一样要学会“谦逊、共处”。习字能育德、益智、养心健体,既有利于实用,又关联着艺术;既训练基本技能,又培养全面素质。

写作即是抒发心情,是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感悟,借写作之手可显学生的真知灼见,又能暴露学生的思想、写作中出现不正常的心理,教师要见微知著,捕捉教育契机,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在引导孩子们写的过程中,激励性的评价至关重要,切不可急于求成,这样会打击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在讲评作文时,不仅要解决语言表达、作文技巧等问题,还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知误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语文是德育的最好的载体,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德育资源,真正做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尊重语文自身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妙加组合,巧于安排,精当点化,使语文和德育的结合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德育教育一定会落地生根,孩子们也一定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语文的“听、说、读、写”中渗透德育教育,使“语文”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沃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听说读写

参考文献

[1]张景业,韩向东.语文德育的四大误区[J].语文学刊,2001,(02).

[2]颜荣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8,(6).

[3]王东.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6,(6).

上一篇:爱吹牛的表哥优秀作文下一篇:题终南山隐者室,题终南山隐者室齐己,题终南山隐者室的意思,题终南山隐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