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2024-05-02

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我国农村的农民得了病,看病的费用都是自己承担。“小病拖,大病挨,没法才往医院抬”,“得个阑胃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是大部分农民们的真实写照,一旦得了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前些年的医疗改革似乎并没有对农村和农民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医疗费用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有增无减。解决农民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调查时间:2007年8月1日至4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巴南区木洞桃花岛

调查对象:桃花岛医疗机构及当地农民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改革 看病难

二、正文

木洞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的长江之滨,历史悠久,普子岩长江水文标记记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明清两代商贾云集,产品集散交易的有名古镇。距区政府所在地68公里,全镇辐员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107个合作社,总人口445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27人,农业人口36193人),现有耕地面积44422亩,城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12000人(含外来居住人口及务工人员)。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33个,党员1860人,其中农村党组织17人(村党委10个,党总支4个),党员1345人。

木洞桃花岛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桃花岛村,距重庆港水路38公里,陆路68公里。全岛占地面积5454亩,其中耕地面积3585亩,现有人口2092人,农户671户。三峡淹没后,全岛陆地面积3715亩,淹没面积1738.5亩,涉及生产安置人口876人。

在这样一个典型的以农业耕作作为农民主要生活来源的乡镇,其医疗卫生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我对桃花岛的医院、诊所和卫生所的医疗卫生条件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桃花岛村,对农民的医疗卫生习惯和观念进行了调查。经过问卷分析,我发现桃花岛的医疗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严重失调,大量的人才、设备、资金集中在城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过城乡人口比例大约为36%和64%,但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占有的比例刚好颠倒了过来,即城市占了60%以上,而农村占了不到40%。调查显示,岛上医院的医生多数是从毕业院校招进的中专和大专生,总体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是很大的,而作为合作医疗保险的定点农村卫生所,医生的水平还要更低,而看病的器材也还是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计老三件的设备。农村一线的卫生室和诊所成了面临着无资金无设备和无人才的尴尬状况。由于这种客观差距的存在,农民在就诊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重大病情不得不转到城市中的医院,从而又增加了农民的看病费用,导致农民看病越来越困难。

(二)由于医疗市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导致了药价过高,降低药价的措施没有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调查显示,98%的农民认为,国家要真正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药价过高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17次药品降价,涉及万余种药品,并统一规定药品价格和药品的降价幅度,农民看病难、看不起并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厂家利用虚高的部分进行广告宣传、经营销售、给医生“回扣”等,好处落到了个别人手里,负担却全部转嫁到患者身上。药品市场管理混乱,重复生产,同类型药物泛滥,加之大部分药品由企业自行定价等,是造成药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三)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缓慢。据统计,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亿,不到8亿弄名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只有30元钱。虽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开展,但是在基层农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村干部为了达到上级政府指定的目标不得不强制让村民参加保险,而其中许多村民只知道交钱办保险,而对保险的作用,赔偿范围和赔偿费用了解甚少。虽然合作医疗从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看病问题有了缓解,但是就农民本身来看,一旦得了大病,花费需要数万元的时候,即使国家补贴,也很少有人能拿得出剩余的钱来进行治疗。目前合作医疗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在如何赔偿的方式上,手续复杂,并不能完全

做到透明公平。

(四)“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脱节”。在对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上,普遍存在政策宣传的盲区和误区。政策宣传未能做到家喻户晓,群众不能对政策做到全面透彻的理解,甚至是部分村干部也没能真正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旨和实质,以至于曲解了相关政策,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职工医保等同宣传,片面夸大合作医疗带来的预期效益,致使部分农民对合作医疗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认为只要交了钱,不管得什么病,也不管花多少钱都可以报销,因此,一旦参合农民的需求没有得到响应的满足,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抵触情绪。而民众的呼声却未能找到合适的相关部门进行反映,甚至存在知情不报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政府了解的情况和农民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国家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平衡资源配置。在资金问题上,对农村医疗单位实施适度倾斜。在设备采购上,坚持公正透明,既要严格约束,又要加大扶持,防止医疗腐败,又要杜绝设备落后;在人才流向上,通过大力宣传,采取一定的福利措施,鼓励高层次的医务人才到基层到农村发展,同时加强对线有医务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提高医德和医疗水平,创造留住人才的从医环境,这是建设和谐的社会注意新农村的题中之义,也只有在资源上做到相对平等,才可以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症下药,达到良好效果。

(二)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市场的投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农村医疗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民看病的方便和可行性,仅仅不到10%的资金投入也使得医院不得不背离医德去追逐高额利润,在加大投入后在硬件和软件设备方面,都可以创造比较优越的条件,一方面改变农村医疗格局,使农民花比较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好病,另一方面,也有利留住人才从长远利益来看,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有利无害的。

(三)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农民真正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项制度中得到实惠。我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宣传的方式不应该书面和官方化,而是通俗易懂些,贴近农民。因为农民文化水平毕竟有限,他们不会关心合作医疗制度是什么重要手段,是什么最终体现,是什么重要内容;他们只关心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它能够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切身利益。如果在宣传中没有让村民们真正了解它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切实好处,那么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肯定不高,反而认为又是政府在以什么名义敛财,往往会以抵触的心理对待。

三、后记

目前,医疗、教育和房价已经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体制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随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全国绝大多数乡镇逐步把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政府,从上到下,齐抓共管,全面落实了医疗改制的各项重要工作,取得了改革以来的第一次突破性的成就。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干部在成绩面前没有抵住诱惑,开始侵吞医疗专款,因此,为了严惩不法分子我们必须借助司法和金融体系齐抓共管,保障反馈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同时,为了加快医疗改革的进程,政府开始动员其全部的社会力量都来为农村的医疗事业献一份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地蔓延,养老保障和医疗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顺畅,农村的医疗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我国奔小康道路上的重要一步。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农村的医疗改革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致谢:

在本次实践调查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木洞镇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木洞镇桃花村村委以及其部分村民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篇2: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在城市话语广为盛行且居于霸权地位的今天,中国的“三农问题”与农民的话语权利往往处于这样的一种尴尬境地。当城市中的居民较为普遍地享受着医疗卫生、就业辅助、交通通讯、教育优待等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时,以土地为生存手段和生活保障的农民处于无助状态。他们在忍受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痛苦。

美国著名健康经济学家V.R.福克斯在《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中说过:“在设计对贫困者的援助方案时,医生总是倡议提供更多医疗服务,教育者倡议提供更多教育,建筑业倡议提供更多住房,但是,贫困者最想要的是什么呢?它迫切需要得到某些领域的政策分析家的关注。”

卫生机构及人员情况

一般全乡只有卫生院两所,村级卫生室31个,私人诊所36家(其中不包括未登记的),全乡共计卫生员112人。当然,还包括很多未登记在册(即未办理执业许可证)的私人诊所。在一所卫生院中,病房5间,病床15张,医务人员约20人,其中乡村医生12人,护士3人,其中医科院校专科毕业的2人,其他均为中专或大专学历。而私人诊所的构成大多为乡村土郎中,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

在农村,一个家庭中一旦有人生大病,就很可能把整个家庭拖进贫困的深渊,所以,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大病挨、小病抗”是常事,一般头痛感冒,大部分是不去看病的。调查显示,52%的人头痛感冒

就自己买点药吃,有近20%的人是自我治疗或者硬挺着等病好。当遇到医生建议病人住院的情况时,只有56%的人会听从医生的建议,44%的人不愿意住院,其中,55.6%的人是因为“价格太贵”不愿住院,27.3%的人是因为“经济困难”不愿意住院,也就是说,82.9%的人是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

这些年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重。在农村,有病看不起是很普遍的现象。如90%的农民认为健康状况没有改善的原因是医疗费用太高,还有8%的人认为就医不方便。农民认为,医疗是比养老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显示,18%的人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24%的人很少担心自己的养老,但是只有8%的人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医疗问题,20%的人很少担心自己的医疗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现状

(一)乡村医生与农民

从来源上看,农村医生有的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有的是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毕业后在农村行医。从走访的20所农村医疗机构来看来看,65%的诊所是1个医生,90%的诊所是1个或者2个医生,拥有4个及4个以上医生的诊所仅仅是两所乡级卫生院而已。在所调查的134位村医中,84%的医生是男性,女性较少。40岁以下的占48.2%,50岁以上的占30%。从从业年限来看,80年代以来从业的人数占了51.4%,其他将近一半的村医生在80年代以前就已经从事农村医疗职业了。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2002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是3.2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是1.47人。据调查,登记在册的村医(即执业医师数)有112人,另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未经登记的私人诊所,粗略估计大致也有三四十人(按40人计算)。这样算来,在所调查行政村,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3.12人,每千人拥有具有乡村医疗资格的医生2.24人。

调查表明,村级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医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过医科专业教育的医务人员明显偏少。在调查的31个行政村现有的134位卫生人员中(包括未经登记的私人诊所医生),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5人,占总人数的3.7%;初中文化程度的29人,占21.6%;中专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60人,占44.8%;高中文化程度的40人,占29.9%。但受过医科专业教育的卫生人员明显偏少,从医科院校毕业的只有38人,仅占卫生人员总数的28.4%,其中医科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的仅1人。二是村级医务人员接受培训机会少且时间短。在对村级医务人员的调查中抽取30份做统计,有18个村医务人员反映,上级有关部门对村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有进行过定期培训,但培训时间偏短,占调查村的60%;11个村则反映只偶尔培训过,占36.7%;反映从未培训过的有1个村,占3.3%。三是医疗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因医疗技术水平限制,农村医疗意外事

故时有发生。据走访调查,从村民口中得知近几年来,31个行政村因医务工作人员拿错药、打错针、误诊等引发的医疗意外事故就有7例。在金星村,农民周军与妻段静于2002年结婚,2003年某天晚上段静肚子痛,被送到就近的村级卫生室,村中行医不到3年的个体医生周永国(据说在市卫生局有后台办理了行医资格证,仅参加过短期医疗培训)指示超量服用过期药物,在病痛仍然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紧急又送往市人民医院,结果送到医院不到两个小时,段静因为服用药物过量和为时过晚而致死。

(二)各医疗点与农民

1.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

全乡的医疗点规模都很小,除了两家乡级卫生院之外,其余的很多诊所虽然是打着村级卫生室的招牌,但实际上全属于私人性质的诊所,自负盈亏。大部分的诊所装置都比较简单,除了最基本的必备器械,如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表等外,很少看到一些高级的器械。室内有板凳和长椅,不少卫生室和诊所还有两三张病床。在我们的走访时,并没有发现有过期的药品,但许多药品的有效期已经所剩无几了。卫生室和诊所的药品也比较少,75%的诊所药品价值在5000元以下,51%的诊所药品价值在3000元以下。对于器械消毒方面,大部分的诊所都比较卫生干净,药品器械摆放整齐。但在走访农户时,不难发现很多一次性注射器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

2.村级卫生机构深受乱收费的影响

对于村级诊所,从调查来看,上级部门和村委会几乎没有资金支持,都是自负盈亏。上级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对于村级诊所主要是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这些管理对于规范农村医疗市场、保证药品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管理的营利倾向和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只管收费办证,对农村医疗人员的资格把关不严。上级的管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把管理变成收费,不但不能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反而更加重了农村的医疗负担。

3.村级医疗机构是大多数村民看病的首选

村级医疗机构是大多数村民看病的首选。调查显示,少数距离中心市镇较近,或者病情严重者才到县及以上医疗机构去看病。在医疗机构的选择方面,44%的人去村里的私人诊所,28%的人去村卫生室、卫生站,考虑到很多村卫生也是私人承包的,所以,去私人诊所就诊的比例实际要高得多。

在医疗机构的选择上,距离远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约64%的人都把距离近作为选择特定医疗机构的原因,其次是医疗服务的质量,对于那些患大病、疑难病,人们更倾向于要选择技术较好的医院。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价格、服务和方便性方面,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表现较好,乡镇卫生院最不令人满意。村民们表示,有病总是先去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村医医治不了的,才会建议他们到大医院去就诊。从调查可以看出: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在价格和服务态度方面令村民的满意度最高,只是在质量方面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相对较差,比不上卫生院和其他更高一级的医院,限于设备和文化水平,这

篇3: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经济状况和卫生服务能力将浙西南山区丽水市9个县(市、区)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随机选择一个县(区),每县随机选择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所有在岗的医疗卫生人员。最终选定莲都区、松阳县和庆元县三县共计30家卫生服务中心612名医疗卫生人员作为被调查对象,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1.2 一般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工龄和工作单位等。

1.3研究工具

选用国内修正后的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简称MBI-GS)[1,7],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共16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5个条目、5个条目和6个条目。该量表采用7点记分,与自己情况完全不符合记0分,完全符合记6分,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有条目的总和,其中职业效能为负向记分。各维度得分越高工作倦怠感越强。7点计分之平均值中间数为3分,3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3~5分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严重,5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严重。即总分情绪耗竭或去个性化<15分表示倦怠较低,15~25分表示倦怠较严重,>25分表示倦怠严重;职业效能<18分表示倦怠较低,18~30分表示倦怠较严重,>30分表示倦怠严重[7]。

1.4 质量控制

(1)开展调查前,严格培训调查人员,掌握调查目的、调查表结构、每项内容的含义与填答时的注意事项、操作程和问卷技巧。(2)开展调查时,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保证了调查问卷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3)调查结束后,对回收问卷进行审核,剔除漏填、错填和填写不清楚等无效问卷。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和一致性检验。

1.5 统计方法

将全部资料采用Epidate录入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F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发放问卷612份,回收595份,其中有效问卷561份,有效率94.28%。有效问卷中临床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339人,所占比例为60.4%,护士119人,所占比例为21.21%,公卫专业的医务人员67人,所占比例为11.9%,药房及医技等其他专业医疗卫生人员共计52人,所占比例为9.27%。

2.2 倦怠总体结果

被调查者中有328名出现职业倦怠和倦怠倾向,发生率较高,达58.45%。总体结果显示,在情绪衰竭方面,情绪衰竭的程度严重的医疗卫生人员占11.34%,较严重的医疗卫生人员占24.21%,总共有35.55%的调查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衰竭现象。在去个性化方面,倦怠程度严重的医疗卫生人员占9.46%,较严重的医疗卫生人员占11.18%,20.64%的调查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现象。在职业效能方面,有20.13%的医疗卫生人员倦怠程度严重,34.51%较严重,54.64%的调查者个人成就感较低。见表1。

表1 工作倦怠调查的总体结果(n=561,x±s)

2.3 各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2.3.1 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组的医务人员进行t检验分析显示,女性医务人员职业效能方面高于男性医护人员(t=3.14,P<0.05);在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方面男、女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分数)

注:a P<0.05

2.3.2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组的医务人员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职业效能方面存在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35~44岁组和>45岁组职业效能方面倦怠水平要显著高于25以下组的医务人员。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分数)

注:a P<0.05;b P<0.01

2.3.3 学历差异

将不同教育程度的医务人员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情绪耗竭和职业效能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本科学历被试的情绪耗竭要显著高于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而职业效能显著低于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分数)

注:a P<0.05;b P<0.01

2.3.4 专业差异

将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耗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倦怠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共卫生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倦怠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专业。见表5。

表5 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分数)

注:a P<0.05;b P<0.01

2.3.5 工作年限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限组的医务人员在去个性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情绪耗竭和职业效能倦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1~30组在情绪耗竭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医务人员。30以上组中职业效能倦怠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医务人员。见表6。

表6 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水平(分数)

注:a P<0.05;b P<0.01

3 讨论

职业倦怠主要用于描述工作者在面对过度工作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疲劳状态,是一种情绪耗尽,消极怠慢以及专业低效能感的综合心理病症。情绪耗竭是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和特点,主要指人们情感上因为工作倦怠,出现沮丧甚至抑郁,感到筋疲力尽的情况。去个性化(既消极怠慢)意味着对工作的意义持否定消极的态度,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热心和投入,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与他人交流时常采取不含感情、疏远和玩世不恭的态度。职业效能(既专业低效能感)是指对自身持负面评价,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不敢面对挑战,害怕新的工作任务[8,9]。调查显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和倦怠倾向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有很大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专业低效能感,也有部分医护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和情感疏远现象。可能是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压力和学历差异等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女性医务人员职业效能降低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原因可能是基层医院女性多从事公共卫生和护士工作,并很大一部分兼职从事或承担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传染病上报等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其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社会角色复杂,容易产生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而且经常获得晋升晋职的机会较少。这提示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公共卫生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医务人员,预防和缓解其职业倦怠的产生。

不同学历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医务人员的情绪耗竭显著高于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而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效能显著高于本科学历。这可能与本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虽然能很好地完成相关工作,但又感觉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关,从而情绪低落,感到屈才,出现情绪衰竭较高和专业低效能感较低。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感到难于胜任工作,工作效能感降低。而专科医务人员情绪耗竭和职业效能倦怠方面都较低,这可能与其既能很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又能安于基层医院工作,找准了自己的工作位置有关。

不同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和情绪耗竭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35岁以上年龄组和30年以上工作年限组职业倦怠最高,21~30工作年限组情绪耗竭较高,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小于35岁工作人员抱有工作热情,对工作尚充满期待,而35岁以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则往往学历较低,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缺乏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其专业低效能感较高。21~30工作年限组情绪耗竭最为严重,社会期望、生活和职业的压力使该年限组的医务人员面临相对高的资源消耗,其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如年轻人,对工作渐渐失去热情,同时感到晋升晋职较难和机会少。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医护群体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以较大规模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而对相对规模较小的基层医疗结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的医护人员,以及从事妇幼保健、慢病管理、传染病防治等相对特殊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研究明显较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承担着大量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受着较高强度的工作和较大的压力,因此,应进一步认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规律和特点、预防和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

社会层面应给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更多情感上的支持,更多社会支持的存在,意味着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有了更多的缓解压力和倦怠的途径[10]。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自身应认识到社会支持对心身健康的重要性,主动感知并积极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增强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自信心。通过各方面途径,预防和缓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尽可能保持愉快的工作心情,通过工作来体悟自我的人生价值以及为患者服务所带来的乐趣。基层医疗机构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在精神、敬业精神以及物质方面上给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影响。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工作的超重负荷和提高相关待遇,可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在今后的管理中,应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倦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包括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组织调整,预防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 了解山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561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运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MBI-GS)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职业倦怠和倦怠倾向的比例高达58.5%,其中35.55%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20.64%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怠慢现象,54.64%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低效能感较高;女性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性;35岁以上高于其他年龄组,本科学历情感衰竭显著高于中专和高中以下学医疗卫生人员,中专和高中以下学历组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组;公共卫生专业医疗卫生人员消极怠慢和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组专业低效能感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组。结论 山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人文关怀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实施干预,对其惊醒引导,提高其抗倦怠能力。

关键词: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调查

参考文献

[1]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m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397-422.

[2]Maslach C,Leiter MP.The Truth About Burnout: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J].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97.

[3]钟华清,肖作淼.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689.

[4]刘春燕,刘春明.论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形成因素与干预策略[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73-3274.

[5]张媛,刘永义,王彦.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型医院医生工作倦怠现状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5):343-345.

[6]汗炳琳,刘云,宁南义,等.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职业满意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236-239.

[7]李超平,时勘,罗正学.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11):170-172.

[8]赵玉芳,张庆林.医生职业倦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8.

[9]任霞,孙红,杨风池.北京市三甲医院医生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6):15-17.

篇4: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

09-0183-01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进行洗手,洗手次数、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临床医护人员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率达50%,因手传播病菌造成的医院感染达30%[2],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调查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笔者对我院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的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查;观察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2 调查方法 ⑴ 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相关知识提问并发放试卷⑵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130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调查。

2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8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90%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对治疗无影响,6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少数人员认为速效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担心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

2.2 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 临床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只有43.2%,无菌操作前洗手69.3%,处理清洁及无菌物品前47.7%,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34.1%,而操作后洗手率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且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洗手率达100%,说明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受诊疗操作前后的影响。

3原因分析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还有就是对手卫生处置不重视,未把手卫生与行医德结合起来,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防护时才进行手卫生,而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再者,医院管理者对手卫生的监管也至关重要。

4对策

4.1 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与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手卫生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画有漫画的温馨的提示语[3]。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手卫生观念渗入思想,自觉养成手卫生习惯,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2 增加必要的投入 洗手池应设在方便医护人员进出的地方,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开式,位置高低应合适。清洁剂最好用皂液、洗手液。提倡快速手消毒剂,因为其作用快,效果好,不受条件限制,可随治疗车携带。尤其是临床护士的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它代替洗手[4]。干手设备宜采用烘手机烘干、合格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4.3 规范洗手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10-15s)、洗手频度>35次/d、干手设备防止再污染,这是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五要素[5]。

4.4适当增加临床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缺乏是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的重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员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4.5 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将受检情况与绩效挂钩,做到有奖有惩,以提高临床医护手卫生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手卫生设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技术,才能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手的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临床医护的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9(12):1

[2] 孙丽华,赵岚.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1)

:811-812.

[3]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4] 张明娟. 基层医院义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62-63

篇5: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基本政策
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都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 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是 建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为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一种补充医疗保险,是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和延续,必须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可投保。合作医疗和补充医 疗保险收集的费用(包括各级政府的补贴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参与者的住院医疗费补助,不得从中提取任何费用。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工资、业务经费及宣传费 用等,由政府全额拨付。政府对参加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的农民实行补贴。其中,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 每年交费 10 元,政府补贴 15 元;参加合作医疗后,再投保补充医疗保险的,农民每年每人 再交费 5 元,政府再补贴 10 元。

二、乡村医疗卫生保健的具体情况
政府积极号召村民热情响应。

1、乡政府积极号召村民热情响应。在采访了灵田乡人民政府管理医疗卫生保健这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后,从中得知: 灵田乡 共有 28000 人,在医疗保险方面,从 2006 年开始初步实施,到 2007 年具体实施。2006 年 有 74%村民加入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2007 年增至 94%,价格为 10 元/人,08 年调整到 20 元/人.2 乡政府筹集资金不到 21 万,现在已经返回了 30 多万。为保证农民能从中得到 更大的利益,灵田乡人政府也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出了不懈努

力:大力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在农民赶集时宣传,通过贴海报,喇叭号召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这个政策;按规定公平报 帐并公开所有报帐,还召开过现场兑现,让农民朋友放心;走访村民,宣传并解释这参加的 钱不是交给乡政府,而是为自己谋福利的;在这两年实施的基础上,还制定的了下年目标即 鼓励至 97%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制度,对百姓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农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运行状况良好 工作运行状况良好。

2、农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运行状况良好。通过灵田乡政府管理的农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所提供的资料,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现在的 工作运行状况,以及工作运行中的问题和改善方案。定点医院表示:村民参合比例高,筹集 资金比较到位; 补偿笔录逐年提高,基金的运行也基本平稳安全; 医院管理机构健全,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地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监督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需要一套计算机管

理系统,同时检查设备,医疗水平和职工宿舍的条件都还需改善,提高工作热情和质量。医 院还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宣传,让更多村民参加到合作医疗中来。医生资格上岗人人都有自己的专署医生。

3、医生资格上岗人人都有自己的专署医生。从灵田乡汇林村医疗合作社的苏老医生口中总得知,在村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医生都 必须是有助理医师资格即卫校毕业以上,且规定每 1000 村民就配一个医生,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村民担心的医疗水平不足和怕“没人管”的心理困境。部分村民对乡政府的号召积极性不是很 是很高

4、部分村民对乡政府的号召积极性不是很高。在随机走访的乡里几十户农户中,仍有人不了解何谓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其中有听说过 也不清楚其加入的程序。即使有个别参加了合作医疗制度的村民因报帐麻烦或其他原因,积 极性受损,决定明年不再交钱参与。其中有些村民因为一些问题实在非常贫困,10 元钱都 拿不出。

三、乡村医疗卫生保健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还不够,卫生保健意识在农村有待提高。、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还不够,卫生保健意识在农村有待提高。的了解程度还不够 调查中有个别村的村民只听说农村合作医疗这回事,但对具体怎么参加、参加后能享受 什么待遇认识比较模糊。有的农民缺乏长远认识,认为目前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其投入不能 尽快收回,因而处于观望状态。甚至有人怀疑这简直是从天上掉馅饼,坚决不肯相信并假如 到其中来。

2、医疗费报销审批程麻烦。麻烦。、
、医疗费报销审批程麻烦 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获取补助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主要有:医疗费的 审核、报销手续不够方便。农民在办理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要提供合作医疗证、本人或户主身 份证、出院证明及转诊证明和交费单 据、用药清单等。农民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了解的不 是很详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 费用,才能获得补助。如打架在我们采访的、斗殴、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目录之外的药品等都是不能获得补助的。一些村民中,普遍都认为报销审批让他们知 “难”而退,加上他们对这些程序化的审批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感觉不是很方便。

3、定点村卫生院所医疗水平偏低。、定点村卫生院所医疗水平偏低。农民医保家庭帐户上的钱必须到本村定点的村卫生所或镇卫生院就诊花费。村级卫生所 经费缺乏,导致了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卫生员素质偏低,医术水平较差。卫生院虽然比村级 卫生所条件好,但缺乏现代医疗设备,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定点村医院 中,只有靠近本校的东田村的卫生所相对较好。

四、进一步完善村医疗卫生保健的建议

1、加大宣传政策力度。、加大宣传政策力度。政策力度 乡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 度的意义,帮助农民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营造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良好社会氛 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农民的参合意识。可以借鉴灵田乡在赶集时做宣 传的方法,在人群集中处进行广泛地宣传。

2、参合新农合作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新农合作政策方面、参合新农合作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覆盖。省、市、县、镇、乡政府要多 拿出一部分资金,对那些经济确实有困难的乡镇或是农户家庭给予提供转移支付或补助。二 是拓展融资 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目前实施的最高赔付上限为 10000 元,对于解决农 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作用有限。农民得了重病、大病,往往因经济 困难,要么放弃治疗,要么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因此,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特别是

大力开展社会捐助,公开社会捐助使用情况,同时提高赔付上线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 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

篇6: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一、我市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基本情况

新密市辖15个乡镇,75万人口。几年来,我市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设施齐全,技术先进,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市”,并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几年来,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资,对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医院、市二院、市医院分院,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或新建。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

2、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市政府下发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按照“二级网一级办”的模式,我市改革乡、村二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各乡镇卫生院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原有的村级卫生机构改革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多年来,我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把有偿服务与义务服务结合起来,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的综合性服务。

3、加强了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为强化计划免疫的管理,2003年,我市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同时,市卫生部门深入6个乡调查点对肺吸虫、肝吸虫、旋毛虫等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500人份,为做好其他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并加强了对防痨医生和卡介苗接种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为防治艾滋病,今年上半年,全地区在我市召开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会议,介绍了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建设和艾滋病防治经验。年初,我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工作。同时,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巩固。通过微机程序化管理,详实的掌握了全市辖区内育龄妇女总数,影响妇女健康状况的疾病及顺位,为更好地实施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加大了卫生行业执法力度。为适应卫生全行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我市建立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新体制。在卫生监督方面,全年坚持开展了社会卫生打假活动,并做到与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对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行业定期进行专项整顿,规范了食品卫生“三证”发放与管理工作,完善了“三证”的发放程序和管理办法,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业户依法严肃处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在医疗行业执法方面,卫生局医政科常年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美容院、药店、早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

5、强化了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坚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生存环境。通过设立常设机构,代表市政府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每年我市都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之一一并考核。从去年开始,加大了管理力度,市政府制定了爱国卫生

目标责任考评方案,并与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奖罚措施。

二、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按照初级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集中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有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简陋、年久失修,还仍在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平房,亟待需要重建。调查中我们还看到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器,一个体温计。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缓慢,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由于农村物质条件落后,因此,我市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城镇,导致农村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低,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一名乡医,却服务着全村近千人的预防保健。并且人才的缺失导致医护人员青黄不接,“出不去,进不来”的现象正严重的制约着事业的发展。对现有在编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措施不到位,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善。

3、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目前,我市村级医疗机构负担较重,这里有物价部门每年的年检,每个月向镇卫生院缴纳的事业发展基金,每年向药监、卫生等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局交纳的各种规费,还不算相关部门每年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颁发的各类资格证所收取的费用。村级卫生机构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投入,房屋、药品、设施都是乡医个人投资,还要支付工作人员工资,而各级政府对乡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

4、非法行医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非法行医在农村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些人打着某医疗机构或医疗院校的牌子,以义诊为幌子,目的是推销药品,骗取钱财。非法行医机构还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直接驻扎到某村干部家中,而这位村干部却不遗余力的为其提供方便。

5、农民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严重。经调查,在农村,有一部分农民是“抗病”,有病不治;有一部分农民是没钱看病,望病兴叹;还有一部分是借债看病,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未看好,人财两空。在某些乡镇,农民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相当部分是赊帐,到年底后算总帐,而每年乡医到年底一算账,总有万八千的账兑现不了。一位农民对调查组这样说,被大水淹了、或者房子被烧了,苦上几年或许还能翻身,但真要得了大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

三、发展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结合调查,就抓好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面对新的形势,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摆上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要的工作议程,根据新情况制定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要落实相关部门和兼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要切实把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坚持常抓不懈,改变乡镇政府对“大卫生”工作“活没人干,事没人管”的局面。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好健康教育课,在农民群众中做好保健知识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全民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2、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努力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多种运营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强求一种经营模式。要认真总结乡卫生院改革经验,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注重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以此来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力争在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机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机制,制定宽松的人才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入的环境,广揽技术人才。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每年对乡村医生轮训一次,加快乡村医生知识更新步伐。进一步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医疗技术下沉一级,实施技术合作和指导,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软环境建设。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针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设立的收费项目的检查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合理收费项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坚决取消,并重新确定标准,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减负。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惩治力度,彻底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使非法行医现象在农村没有生存的土壤。

5、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大势所趋,要抓住我省2008年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契机,抓紧为我市推行此项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在暂时没有实行该项制度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开展扶贫工作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医疗需求结合起来,把因病致贫的群众当做扶贫重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四、理性思考:

上一篇:二声部歌唱教学评课与反思下一篇:命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