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管理办法

2024-05-02

命名管理办法(精选10篇)

篇1:命名管理办法

北京市医疗机构命名管理办法 发文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1995-7-1 执行日期:1995-7-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北京市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机构命名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的命名,除驻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医疗机构外,都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命名

第四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

医疗机构以下列名称为识别名称:

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名称。

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所、站)、护理院(站)、中心、分院。

第五条 医疗机构的命名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一)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以前条第三款所列的名称为限。

(二)前条第二款所列的医疗机构识别名称应当合并使用。

(三)名称必须名符其实。

(四)名称必须与医疗机构类别及诊疗科目相符。

(五)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应当含市、区、县、街道、乡、镇、村等行政区划名称,其他单位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得含有行政区划名称。

(六)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名称中必须含有设置单位名称或者个人的姓名。

第六条 以下医疗机构名称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卫生部核准,属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疗机构的由市中医管理局初审后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核准。

(一)含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或其简称,含有国际组织名称的。

(二)合有“国家”、“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以及跨省地城名称的。

(三)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

第七条 以“中心”作为医疗机构通用名称的医疗机构名称.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属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的由市中医管理局审批。在识别名称中含有“中心”字祥的医疗机构名称,由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含有“中心”字样的医疗机构名称必须同时含有行政区划名称或地名。

第八条 除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置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外,原则上医疗机构不得以具体疾病名称作为识别名称。第九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经核准登记,于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能使用并在核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第十条 医疗机构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名称,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但必须确定一个第一名称。

第十一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纠正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已经核准登记的不适宜的医疗机构名称。

第十二条 两个以上申请人向同一卫生行政部门或不同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相同的名称,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申请在先的原则核定。属于同一天申请的,由申请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裁决。

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已经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发生争议时,卫生行政部门依照登记在先的原则处理,属于同一天登记的,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下级卫生行政部门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裁决。

第三章 管理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下列名称: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称;

(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名称;

(三)以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

(四)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

(五)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不按有关规定命名,经劝告不改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令其进行停业整顿。

经停业整顿仍坚持不改的,按无证执业处理。第十五条 买卖、出借、转让医疗机构名称的,按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处理。

第十六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名称与申请登记医疗机构的名称不符的,不予登记注册。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后,现有医疗机构的命名与本办法规定不相符的,限1年内予以纠正。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在北京市卫生局。

第十九条 本办法1995年7月l日起实施。

篇2:命名管理办法

一、电子文件的命名 1.为何要规范文件命名

 沟通需要:让接收方一眼明白文件的主题  检索需要:方便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文件  回溯需要:区分版本并回溯以前版本 2.详略命名方式举例 月总.doc 四月月总.doc 张三月总.doc 人事部张三2017年4月月总.doc 3.规范的命名方式

文件主题、归属部门、文件作者、归属时间或版本号

二、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

1.对文件夹的总体结构和层次进行设计,根据日常使用习惯分类管理,并设置详细的子文件夹。

2.对文件夹命名时要注意两点:

 文件夹名称明确,符合一般搜索的关键字习惯  给文件夹编序号,例如01,02... 常用的文档编号小,排列在前面

3.文件夹命名时,如果和时间有关,可以加上时间作为前缀或者后缀。

4.给文件命名时和文件夹命名类似,要明确。如果是“日期+文件名”的方式,可以在日期和名称之间用下划线或者“-”来分隔。日期的书写方式推荐yyyy.mm.dd方式。

三、使用技巧

篇3:命名管理办法

内容如下: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保证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科学、规范,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通用名称的命名应当符合本规则。

第三条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学、明确,与产品的真实属性相一致。

第四条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使用中文,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第五条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预期目的、共同技术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应当使用相同的通用名称。

第六条医疗器械通用名称由一个核心词和一般不超过三个特征词组成。

核心词是对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或者预期目的的医疗器械的概括表述。

特征词是对医疗器械使用部位、结构特点、技术特点或者材料组成等特定属性的描述。使用部位是指产品在人体的作用部位,可以是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特点是对产品特定结构、外观形态的描述。技术特点是对产品特殊作用原理、机理或者特殊性能的说明或者限定。材料组成是对产品的主要材料或者主要成分的描述。

第七条医疗器械通用名称除应当符合本规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型号、规格;

(二)图形、符号等标志;

(三)人名、企业名称、注册商标或者其他类似名称;

(四)“最佳”、“唯一”、“精确”、“速效”等绝对化、排他性的词语,或者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五)说明有效率、治愈率的用语;

(六)未经科学证明或者临床评价证明,或者虚无、假设的概念性名称;

(七)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

(八)“美容”、“保健”等宣传性词语;

(九)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八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医疗器械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第九条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依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 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本规则自2016 年4 月1 日起施行。

篇4:巧妙批量重命名 方便文件管理

批量设置标题为文件名

比如我们下载的Word文档名称不规则,而我们想将文档的标题命名为文件名称。但是如果一个个手工进行操作的话,自然是非常的繁琐和麻烦。不过利用Total Commander这款文件管理器,再加上一款名为ShellDetails的插件就可以方便做到。

首先下载ShellDetails这款插件,接着在Total Commander窗口中找到下载的ShellDetails插件安装包(http://www.totalcmd.net/plugring/shelldetails.html)。双击该安装包文件后,根据向导就可以完成插件的安装(如图1)。接着进入到存放有要进行重命名文件的目录,接着点击“选择”菜单选择“全部选择”命令。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批量重命名”按钮,就可以对选择的文件重命名操作了。

在弹出的重命名对话框中,可以看到很多的选项。这里首先将“重命名规则”输入框中默认的参数删除掉,接着点击对话框中的“插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里面选择“ShellDetails”中的“标题”命令。然后就可以在对话框列表的“新文件名”一栏中预览到重命名后的文件名称(如图2)。如果认为没有问题的话,点击“开始”按钮就可以完成批量修改操作了。

将种子内容命名为名称

虽然Total Commander的批量重命名功能非常强大,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文件都支持操作,所以遇到这类文件还需要寻找专门的重命名工具才行。比如下载的BT种子文件名称不正规的时候,就不知道种子文件对应的是那部电影。现在运行“BT种子转磁力链工具”这款工具(http://www.fishlee.net/soft/tor2magnet/),如果工具没有正常运行的话,需按照提示安装Net Framework框架才可以。

现在点击软件界面中的“添加种子”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下载的种子文件,接下来该工具就会进行种子文件的加载。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加载的过程中如果弹出错误信息,那么就说明提示的这个种子文件无法正常运行。现在需要将这个文件删除以后,重新选择种子文件并进行加载。当所有种子文件加载完成以后,在窗口列表会显示出种子文件当前的名称,以及种子内容名称等各种信息(如图3)。

篇5: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政办发〔2012〕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十月八日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的命名管理工作,推动商业街培育和发展,提升商业街品位及影响力,引导和扩大消费,打造城市服务业品牌,根据商务部《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SB/T10517—2009),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分为综合性商业街区和专业性商业街区。

综合性商业街区是指历史悠久、区位优越、规模集聚、业态丰富、定位清晰、功能完善、品牌云集、管理健全、效益良好,处于商业中心地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拥有主力店及众多国内外品牌店,集聚效益明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商业街区。

专业性商业街区是指某一类商品或服务经营面积,达到商业街区总经营面积60%以上,或拥有某一类专业经营店铺30个以上,汇集该 —1—

类专业知名企业,具有高度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和辐射力,依托相关产业度高,形成商业和产业互动发展,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商业街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特色商业街区的命名。

第四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由市政府命名,原则上每年组织1次。

第五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商务局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特色商业街区的论证和评审。

第六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符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

(二)商业规模集聚,经营特色鲜明,业态结构合理,市场定位清晰,综合效益良好;拥有知名的地方特色、老字号店铺、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品牌商家,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对区域商业服务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综合功能完备,具有达标的公共服务性配套设施,与城市交通枢纽实现有机结合;

(四)商家诚信经营和消费环境良好,人文环境优良,街区商会(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突出,投诉、服务机制健全,能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高效、满意的服务;

(五)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达标的消防、安全、卫生、治安、环保、节能、排烟、排污、排水、公厕、交通、停车、标识、指示、监控、垃圾、无障碍等设施和条件;

(六)周边环境优化,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与商业经营、街区功能、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相适应。在规划、建筑、设计、装修、亮化、店招、绿化、人文、休闲、景观、小品等方面独具特色;

(七)商业街已开业运营1年(含)以上,主街区总长度大于150米(含),店铺数量达到30家(含)以上(餐饮类商业街可适当放宽);其中,经营面积在5万(含)平方米以上为大型商业街区,3万(含)—5万平方米

为中型商业街区,1万(含)—3万平方米为小型商业街区。

第七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市商务局根据市政府要求,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

(三)市商务局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现场考查和评审,提出论证评审意见;

(四)市商务局根据评审委员会论证评审意见,形成命名建议并向市政府报告;

(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予以命名,并向社会公布。其中,综合性商业街区命名为“济南市著名商业街”;专业性商业街区命名为“济南市特色商业街”。

第八条 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命名后,各县(市)、区应加强对特色商业街区的培育完善和日常监管,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商业街区。

第九条 市商务局应加强对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经营运行、培育发展和改造建设情况的检查,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领导小组。

第十条 被命名的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商务局组织评审委员会研究提出建议,报市政府同意后,撤销其命名:

(一)因城市规划、拆迁等原因,必须进行整体搬迁和重新规划建设的;

(二)商业聚集度降低,规模萎缩,不再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

(三)经营特色弱化,主营行业与命名特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四)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经营管理混乱,经限期整改仍未达到规定条件的。

篇6:命名管理办法

一、申报

行政村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改居的申报合肥市卫生村,城市社区申报合肥市卫生先进社区。

申报村(社区)资格首选由县(市)区、开发区爱卫会确认,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市级卫生村(社区)标准,形成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申报村(社区)需向县(市)区爱卫会提出申请,经其复核符合条件后向市爱卫会推荐。申报及推荐材料包括:

(一)申报村(社区)向县区级爱卫会提交的申请报告。

(二)申报村(社区)制定的创建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及工作总结。

(三)申报村(社区)的基本情况(填写申报表,表格附后)。

(四)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县(区)级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五)县区级爱卫会推荐报告、考核鉴定意见。以上材料需提供文本格式1份。

二、评审

评审工作由市爱卫会办公室组织。市爱卫会接到申报材料后,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于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将告知推荐单位,并适时组织考核验收。对于申报材料不齐全的,由所在县(市)区爱卫会办公室补充完善并上报,市爱卫会办公室将视上报材料情况再确定考核验收事宜。经市爱卫会考核合格的,命名为合肥市卫生村(社区)。合肥市卫生村(社区)每年命名一次。

三、监督管理

合肥市卫生村(社区)满两年复审一次。由所在县(市)区爱卫会办公室在满两年后组织复查,并于当年6月底前将复查意见报市爱卫会办公室,申请市级复审。市爱卫会将适时组织复审,并通报复审结果。

各县(市)区、开发区爱卫会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管理松懈、卫生状况差,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将通报批评直至撤消称号。

篇7: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

印发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12〕5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政府同意《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市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和《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国动教育〔2007〕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是具备国防教育功能,经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国防教育场所。主要指:用于缅怀纪念的场所,包括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革命和历史遗址等;用于观摩学习的场所,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国防园、兵器馆、部队荣誉(军史)馆等;用于开展军事训练的场所,包括民兵训练基

—1—

地、学生军训基地、少年军校等;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

第三条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坚持建用并重的原则和巩固、提高、发展、创新的方针,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教育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教育形式;创新展示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全市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第四条

国防教育基地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和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全市国防教育宣传周期间向社会免费开放。

第五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

命名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

第七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机构制度健全、作用发挥明显,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和《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主题内容鲜明。紧扣国防教育主题,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可鉴赏性,有助于普及国防知识,增强群众国防观念,陶冶公民爱国情操。

(二)管理正规有序。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运作有序,无不正当经营,无违章违规现象。

(三)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建设比较完善,教育资料完整翔实,师资或者讲解员队伍素质较高,配套设施齐全,更新及时,满足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需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经费保障落实。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正常运转。

—2—

(五)社会效果显著。按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经常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八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推荐。直属市级部门和单位管理的,由有关市级部门和单位推荐上报。

第九条

对推荐命名的市国防教育基地,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宣传、教育、民政、旅游、党史等部门和单位进行综合考评,提出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原则上每5年命名一次,根据需要可以召开命名大会,授予牌匾,颁发证书。

第十一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应当从已命名的市国防教育基地中遴选,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推荐,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综合考评、批准命名。

第三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二条

全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第十三条

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每年对市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一次抽查,并视情通报检查情况。

第十四条

对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不力,工作无创新发展或者发生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国防教育基地,市、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应当及时给予批评帮助并限期整改。

第十五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报市人民政府撤销命名,同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按有关程序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撤销命名。

第四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保障

—3—

第十七条

全市各级政府、有关市级部门和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和所属国防教育基地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为其发挥国防教育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十八条

市、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可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费用支出较大的国防教育基地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扶持。

第十九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或者捐赠所收藏的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实物,用于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基地对提供使用的实物应当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及时归还。

第二十条

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所需的军队退役装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8:命名管理办法

因为将一栋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 清华大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甚至有网民直指此举为“卖身”和“大学精神的堕落”。“偌大的校园是否能容下一个‘真维斯’”?在现行教育体制的背景下, 大学精神与商业行为不兼容、国有资产的公共价值被湮没在经济交易中, 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一、高校公用房的公共属性和公共价值

根据性质及由此决定的供给和消费方式的不同, 经济物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和私人物 (private goods) 两大类, 而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分, 源自于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 人类社会很早就有了相关研究。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 (Paul A·Samuelson) 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首次使用“公共物品”这一概念, 他指出, 在理论上,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和配置, 但有一类物品的供给和配置市场机制办不到, 必须从税收中通过预算支出来解决。由此可知, 公共物品是由公共资金或资源投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萨瓦斯根据是否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 将公共物品又分为纯粹的公共物品或集体物品、收费物品、公用物品。高校的公用房由于其建造资金来源和房屋用途, 使我们可以确定其属于萨瓦斯公共物品分类中的纯粹的公共物品或集体物品。

纵观我国高等学校公用房管理现状, 对公用房的界定有不同的表述, 一是“由国家投资或经批准各单位自筹资金建造, 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产业及行政办公, 其产权属于学校的房屋”, 一是“在高校具有使用权属的土地上建造的各类房产资源, 包括教学用房、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后勤服务用房、校办产业用房、师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单身教职工宿舍等”。本文采取前者说法。

作为公共物品的高校公用房具有公共属性, 故此在逻辑上蕴含公共价值, 高校的公用房是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 具有能够满足一定共同体中所有主体 (如师生) 的效用性, 即公共价值。公共价值是公民社会的集体行动逻辑。

二、高校公用房的公共属性与私人途径供给障碍

公共物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常态条件下依靠私人力量和市场机制不足以得到有效的、及时的、足量的供给。即便是私人能够提供公共物品, 但对个人来讲有效率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可能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此外, 个体在独自负责全部生活必需品的供给时还存在几个难题, 一是当个体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应当听谁的?由谁来制裁?如何保障权威?二是交易成本问题。不同群体的差异会制约经济效率的提高, 从而实现不了古典经济学设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结果市场失灵。因此, 公共物品内含的“公共”与“物品”之间的张力导致公共管理行为产生。

高校公用房本身在常态下是由政府财政资金供给。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 纯公共物品与商业元素是绝缘的, 但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下, 政府部门乃至一些公共组织纷纷引进企业运行机制, 利用以管理主义和市场取向为基础的管理工具, 对财政预算资金管理进行试点改革, 然而绝大多数仍然是沿袭私营部门的做法, 注重管理的工具理性和效率至上的价值追求, 针对服务质量较差、产出效益较低的现实, 以管理活动为依托进行治理。过多地重视管理结果的产出, 会忽略相应的全社会的福祉、公共利益的维护等价值方面的追求。

长期以来, 公共价值在公共行为研究中被忽视, 然而公共价值在现实中却表现得异常突出。在市场主导型的社会强调根据市场来配置各种社会资源, 凸显价值资源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但是这样的偏颇之处在于把公共价值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并不一定带来公民对政府采购满意度的提高和公民对政府采购信任水平的增加, 有些高校的公用房管理引进物业管理机制, 通过制度运行的绩效使其具有合法性, 而制度绩效往往被简单地用经济成就来代替。比如说一个环境改造项目, 通过公共财政资金不仅是要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项目任务, 而且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关注作为政府监督者的公民、服务使用者的项目业主、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偏好并作出回应。

在清华“真维斯楼”命名事件当中, 冲突的矛盾是企业的捐款和作为回报的高校给予企业房屋冠名权的让渡, 这个冲突忽视了作为使用者的师生和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偏好和利益。事实上, 在清华教学楼中被企业冠名的还是第一个。其他楼被企业冠名的也有, 但是通常都是特定行业冠名特定专业。2011年暨南大学教学楼也以地产商富力公司冠名, “教学大楼”被改为“富力教学大楼”, 引发巨大争议, 运用公共价值理论分析可以对此作出回应。

三、现代高校公用房管理创新

长期以来, 高校的公用房是由学校根据需要建设, 建成后无偿分配、使用, 实行的是供给制。随着近年来高校合并办学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 高校公用房的分配管理难度加大, 供需矛盾、经济利益与公共价值冲突凸显, 公用房管理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困扰高校改革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能引导我们从公共价值的视角分析制度, 将对矛盾运行及冲突解决由单纯技术层面转移到制度形成方面。

(一) 国内部分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概述。

国内清华大学是较早进行公用房改革的高校之一, 在其《教学、科研、生产、行政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试行) 》中提出了公用房分类管理、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调剂的管理思路, 成为国内高校公用房管理的重要模式之一, 为国内许多高校所采用。此外部分高校采用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对公用房管理进行改革调整, 有的直接按现状先全面收费, 再进行激励式补偿;有的引进现代物业管理机制;有的不以实际发生的学生课时数来核定教学用房, 而以科研经费多少和研究级别高低核定科研用房。

纵观我国高校多年来公用房管理改革历程, 主要集中在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房屋面积和经济效益增长两大主题, 而对公用房公共物品属性和公共价值及价值共识关注得不够。

(二) 高校公用房管理创新。

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最大限度提高公用房的使用效率, 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获得学校总体发展的最大效益,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对策构想。

1. 建立公用房管理成本约束机制。

建立成本约束机制的前提, 必须要正视房屋成本, 有偿使用的前提是对成本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分析, 要对成本进行总量分析, 形成对房屋成本总量及其限度的科学把握。一方面, 要注意减少必然性成本的影响及冲击。由于其中一部分成本具有不可避免的特性, 对此部分的成本进行压缩和控制, 显然违背管理规律。另一方面, 要注意防范或然性的房屋成本转为实际支付的成本。

2. 确立公用房使用的公平取向。

房屋的公平使用必须建立在合理、适当的差别基础之上, 确保相似潜能的使用对象能够拥有同样的发展起点, 在机会的实现过程中排除非正常因素的干扰, 保证房屋资源获得和使用过程的公平。一方面, 要确保高校中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各项自由权利能够给予平衡的分配, 即平等地拥有参与管理、利益诉求的机会;另一方面, 公平取向并不是要求各种权利及资源分配的绝对平均, 而是容忍房屋成本约束之中合理限度的差别待遇, 重点防范房屋资源分配可能出现的极度分化。

3. 建立公用房管理利益诉求机制。

按照制度主义的观点, 利益诉求会引发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需求, 而这些制度需求会进一步发酵, 成为制度变迁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而言, 正是社会利益诉求的存在才使得改革发展具有内生动力, 引发各种相关共生制度的变迁, 最终推动改革发展。因此, 利益诉求机制将成为公用房管理改革的基础。要构筑利益诉求的社会氛围, 拓宽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 鼓励学校各类人员代表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参与分配和管理。

4. 建立公用房管理利益补偿机制。

篇9: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命名原则探讨

关键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命名原则;执法工作

一、针对重复累赘、繁琐冗长的问题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命名原则

重复累赘、繁琐冗长的命名方式会给使用者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时候带来一定困扰,过长的语句表述往往会使读者感觉概念模糊,不能明确了解到相关条例的主旨思想,无法形成清晰的分析思路,给读者带来不便。

例如,第三章“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第二十三条中,“(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这一条中的“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就有繁琐冗长的嫌疑,这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为“致使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遵从简单明了的原则就能使句子简洁不少,既能清晰的表达出中心思想又能全面概括想要表达的所有内容,一目了然,减轻阅读量。

二、针对中心意思表达含糊、内容不明确的弊端应遵循客观正确的命名原则

思想表达含糊、内容不明确、中心思想不能明确的被表达的弊端往往会让使用者在使用相关条例时陷入模棱两可的困境,相应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往往会在意思表述不明确的范围内下工夫、钻空子,给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中“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中的“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这一条中,笔者认为,对于情节轻重的判别没有明确的划分线,表达的思想含糊不清,给相关治安管理行为者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种弊端,笔者认为可以明确情节轻重的划分线,假设以200元为情节判定标准的划分线,这就可以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低于200元的,处警告或者两百元以下的罚款并赔偿相应费用;情节较为严重,带来经济损失超过两百元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并赔偿相应费用。”遵从客观正确的原则,明确各个领域的划分标准,能使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为治安管理执行者的相应工作提供有章可循的条例内容,从而减轻工作量。

三、语言表述不精准、语句有语病的弊端应遵循明确精准的命名原则

语言表达不精准、语句有语病的句子往往容易使人误解其含义,不能真正理解条例、办法相关内容的正确含义,导致信息内容被错误的传达,造成治安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例如,第三章第四节“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中的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下“(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拒不执行,可以理解为拒绝不执行,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就是“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这显然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本意。若是有违反相应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在这种句子上咬文嚼字,就会直接影响相应治安管理工作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该改为“拒绝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规范的语句书写与编制,以及正确的命名,能够为相关的治安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减轻工作负担。遵从明确精准的原则,使语句能够正确的表达其中心思想,避免读者误读、误解,使语句规范化,增强其正确性,更能增强相关条例的法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违反治安管理工作的命名原则是相关条例、办法制定者的业内工作,笔者认为,在做好自己份内工作的同时,应顾及相关治安管理工作执行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对日常生活中治安管理工作的了解,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违反治安管理工作的命名原则,方便相应的治安管理工作,减轻执行者的日常工作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和公共安全,针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由此可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命名工作的重要性。正确、精准、客观、简洁、公正、全面的命名方式不仅有利于治安管理行为的执行,更有利于把别有用心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扼杀在思想萌芽状态。因此,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命名制定适应的原则应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无分之分:治安构序逻辑断裂中生成的失序政治——朗西埃后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的异质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13,(1)

[2]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3]邓紫伊.关于中国古代基层治安管理中以民治民的治安传统的研究[J].西江月,2012,(33)

篇10:命名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及其

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爱卫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加快推进,现行的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及其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全国爱卫办在广泛征求各省(区、市)爱卫会和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新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

2.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二○一○年十二月二日

附件1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乡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创建活动。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各委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经费,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档案管理规范。卫生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县城)发展规划,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乡镇带村,整体发展。

(三)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创建活动。

(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县爱卫会办公室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所辖居委会、行政村等基层单位有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五)设立卫生问题建议与投诉平台,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和整改,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健全,相关人员和经费足额及时落实。乡镇卫生院及防保机构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能承担起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的职责;社区、学校、卫生室等健康教育网络能够积极发挥作用。

(二)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通过学科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5%。

(三)医院、卫生院、卫生室(所)设臵有健康教育宣传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80%。

(四)乡镇、社区(村)、卫生院(室)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按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播健康知识。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五)各行业结合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烟、心理健康和伤害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六)各类公共场所和各传播媒体设立健康教育宣传平台,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卫生创建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七)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并监督落实。

三、环境卫生

(一)各项建设符合规划实施要求,路网体系完善,道路路面平整完好。排水设施完好、畅通,污水暗管(沟)排放,县城下水道管网覆盖率≥80%,乡镇下水道管网覆盖率≥60%。

(二)公共厕所、垃圾桶(废物箱)、垃圾收集站(点)、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清洁卫生,建成区无旱厕。

(三)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有专门队伍,主要街道保洁县城不低于12小时、乡镇不低于8小时。乡镇建成区内垃圾容器化覆盖率≥80%,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储存清运,密闭清运率达到100%。

(四)县城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污水处理厂污泥得到妥善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五)卫生责任制落实,镇容美观有序,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摊点现象。集贸市场卫生设施完善,功能分区合理,活禽售卖、宰杀设臵相对独立的区域,管理良好。

(六)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建筑物料、施工泥土不得影响道路通畅和环境卫生,工地噪声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七)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八)建成区绿化符合要求,公共绿地养护良好,绿化覆盖率≥30%,路灯亮灯率≥95%。

(九)建成区内禁止放养家禽家畜,饲养宠物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影响镇容环境卫生和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四、环境保护

(一)建立了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环境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实施,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二)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其中县城要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东、中、西部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分别达到80%、75%、70%以上。位于水源源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特殊保护地区和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平原河网地区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须采取有效的脱氮除磷工艺。

(四)医疗、危险废弃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现安全贮存和处理,医源性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五、病媒生物防制

(一)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防鼠防蝇设施完善,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二)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三)县城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

(四)通过综合防制, 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鼠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蚊、蝇、蟑螂密度至少有一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他项不超过标准的3倍。

六、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监测与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连续3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饮用水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

(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中供水单位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具有有效许可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经营条件、操作过程符合相应法规规范要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具备相应岗位的基本卫生知识并掌握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三)食品生产单位不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

食品销售单位无变质、腐败、假冒伪劣食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食品,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律的规定要求。

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集体食堂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和冷藏设备齐全,有餐具消毒、保洁设施并运转良好,食品原料和制售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交叉污染。县城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90%。

(四)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资料齐全。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旅馆、美容美发厅、歌舞厅、公共浴室、网吧等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设施齐备,工作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规范要求。县城影剧院、图书馆、展览馆、商场等场所应当有良好通风采光条件,合理配备垃圾箱和卫生公厕。

(六)企业职业卫生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乡镇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依法进行职业卫生审查,企业对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七)全面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无注水猪肉和病死猪肉上市。集中生猪屠宰点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无对生猪或者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现象。

(八)县城普通中小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教学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臵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七、传染病防治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规划、有制度、有措施,有关资料齐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3年无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健全的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对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报告和处理。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和专科门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感染科。

(三)免费实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的儿童建卡建证率≥95%;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接种率100%,幼托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四)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依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医疗服务秩序良好。

八、社区卫生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达到国家或省级有关要求,设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坚持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卫生社区、卫生楼(院)活动。

(三)环境整洁,绿化、美化,车辆摆放整齐,楼道内不堆放杂物,无违章搭建,无非法小广告。

(四)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收集和公共厕所管理符合卫生要求,无乱排乱倒现象。

九、乡镇辖村卫生

(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高于所在省(区、市)平均水平。

(二)建有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村卫生室(所),配臵医疗用房、设备和人员,村医取得合法执业资格。

(三)30%以上村庄建成省级卫生村。

(四)自来水普及率≥90%,其中学校自来水普及率≥95%,定期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其中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0%。

(五)村庄主干路硬化,支路平整。村容整洁,村内垃圾密闭存放,定期清理,柴草、杂物堆放整齐。无蚊蝇孳生的污水坑、粪坑。

(六)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农户居室内外整洁,村民卫生习惯良好。

(七)村内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无散放牲畜、家禽。

附件2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考核命名和监督

管理办法

为规范申报评审工作程序,确保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考核命名每3年为1个周期。周期内每年进行申报、评审,第三年第四季度集中社会公示和命名。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申报遵循自愿的原则,申报资格为命名满2年以上的省级卫生乡镇(县城),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并已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仍行使镇政府行政职能的街道办事处可纳入国家卫生乡镇创建范围,县级市政府所在镇不在申报范围。

申报乡镇(县城)需向省(区、市)爱卫会提出申请,申报材料包括:

(一)申报乡镇(县城)相关本底资料,包括区域、地理位臵、人口、社区、乡镇辖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成区规划图及交通地图;

(二)申报乡镇(县城)创建工作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汇报;

(三)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机构设臵和人员组成情况;

(四)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病媒生物防制、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乡镇辖村卫生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上一级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评审

评审工作由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及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组织开展。评审工作包括基础评估、材料审核、现场核查、综合审定等程序。

(一)基础评估。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按照《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对申报乡镇(县城)进行基础评估。评估合格者向全国爱卫会推荐,推荐时间为每年6月底以前。推荐材料包括: 1.省(区、市)爱卫会推荐报告;

2.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基础评估意见;3.已获省级卫生乡镇(县城)、卫生村命名的有关文件; 4.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组织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

5.申报乡镇(县城)相关申报资料。

以上材料提供文本格式1份。

(二)材料审核。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接到省(区、市)爱卫会的推荐报告后,组织专家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申报条件、材料齐全规范的乡镇(县城),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根据材料审核情况,确定现场抽查的重点;对于材料不齐全规范的乡镇(县城),由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告知省级爱卫会办公室,在2周内补充完善并上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将视材料上报情况再确定现场核查事宜。对于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乡镇(县城),材料审核不予通过,由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告知省级爱卫会办公室,待申报条件成熟后再行申报。

(三)现场核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指定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核的乡镇(县城)进行现场核查。采取暗访和明查的方式进行,暗访重点核查申报乡镇(县城)日常卫生管理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听取当地群众意见。暗访书面报告和影像资料在暗访结束1个月内反馈给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申报乡镇(县城)根据暗访意见进行整改。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根据暗访专家组意见及整改情况,确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明查措施,明查重点核实整改到位情况。

(四)综合审定。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每年第四季度组织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核、现场核查的乡镇(县城)进行综合审定,根据综合审定意见确定进行公示的乡镇(县城)名单。

三、社会公示

对通过综合审定的乡镇(县城)名单,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于考核命名周期第三年第四季度在卫生部网站和当地主要报纸等媒体上进行为期2周的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有争议的乡镇(县城),由省(区、市)爱卫会负责核实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全国爱卫会,必要时,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派遣调查组进行核实。

四、命名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根据综合审定意见、公示结果和考核命名周期内日常管理情况,在考核命名周期第三年第四季度,将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的申报乡镇(县城)材料上报全国爱卫会,经批准后予以命名。

五、监督管理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并在乡镇(县城)醒目位臵设臵“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识,接受社会监督。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加强对辖区内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日常管理。全国爱卫办对巩固发展创建成果取得显著成绩并起到典型引路作用的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将大力宣传和推广其先进经验。对在创卫工作中认真负责、工作得力的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给予通报表扬;对基础评估、材料推荐及复查工作中未认真负责、把关不严的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视情况进行批评;对推荐乡镇(县城)多数未通过的省(区、市)爱卫会,将在下一周期内停止其推荐资格。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每满3年复审1次,由该乡镇(县城)所在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于当年组织复查,并于6月底前将复查意见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收到省级复查报告后组织抽查复审,方式以暗访为主。根据复审结果,全国爱卫会对符合标准的乡镇(县城)予以重新确认;对达不到标准的乡镇(县城),暂缓确认,限期1年整改,再次复审仍不合格者,不予以重新确认。

六、纪律要求

(一)对申报乡镇(县城)的要求。为客观、公正地做好申报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自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接到推荐材料之日起至正式命名前,申报镇(县城)有关材料经由省(区、市)爱卫会办公室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评审期间申报乡镇(县城)不得自行前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汇报工作。创卫工作不得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不阻碍群众反映问题。

上一篇: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下一篇:的解除定做合同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