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2024-04-20

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共8篇)

篇1: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人格、性格、气质 我们都知道,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它主要靠记忆来实现,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长于记忆、懒于思考的人讥为两脚书橱;但是人格的养成却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那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性格可分类为人类天生的共同人性与个体在后天环境与学习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但动作缓慢,可能是黏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这样构成了人格。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便认为既然革命已经成功,所谓爱国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他又反复强调:“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研究学理的结果,必要影响于人生。”因此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应“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一位有名的商店经理曾经说:“有些人生来就有与人交往的天性,他们无论对人对己,处世待人,举手投足与言谈行为都很自然得体,毫不费力便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可有些人便没有这种天赋,他们必须加以努力,才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但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努力的,他们的结果,无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获得善意的种种途径和方法,便是‘人格’的发展。”

由此可见,人格的重要性。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呢?

人格是一个人赖以立足人世、创造事业的根本.因此对於人格魅力的讨论便尤为显得成熟而且必要了.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人格魅力不是刻意表现的,人格魅力的气质存在与骨子里,人格魅力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发散。人格魅力这名词就是一种感觉,为了表达这种感觉出来而创造的词。你真正能打动别人心的只有你的真诚和善良。

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要培养自己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勤奋认真。

第二,在理智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感知敏锐、丰富的想像能力,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和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第三,在情绪上,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总是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使自己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总是给人带来欢笑,令人精神舒畅。

第四,在意志上,训练自己做事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当你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时,往往会逐渐成为群体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性格。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的行为日久可以成为习惯;一个人的习惯日久可以成为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则往往决定他的前途。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性格的类型有:

1、开放型: 也叫协调型。追求和谐发展

代表人物:周恩来

2、完美型:事事力求完美,不断改善自己

代表人物:刘德华、成龙

3、给予型:愿意为他人服务

代表人物:雷锋、焦裕禄

以及:

4、较真型

5、认知型

6、成就型

7、力量型

8、浪漫型

9、活跃型

10、形体型

11、疑惑型

12、随和型

13、自由型

14、传统型

15、智慧型

16、多变型

17、想象型

18、多元型

气质:

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人的风度;模样。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给别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即称为气质

气质的分类:

多血质

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 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代表人物:韦小宝,孙悟空,王熙凤。

胆汁质

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代表人物:张飞、李逵、晴雯。黏液质

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代表人物:鲁迅,薛宝钗。

抑郁质

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代表人物:林黛玉。

气质对人在与人交往中,都是极其重要讲究的。

最后,是几句关于人格的名言

一个人必须剔除自己身上的顽固的私心,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自由表现的权利。——屠格涅夫

在打倒一切之先,先须打倒自己的私心;在建设一切之先,先须建设自己的人格。苦求本身,十全十美的人,那份认真强求,就是人格的不完美。——三毛

慈悲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莎士比亚

谢谢。

土木1307马俊雅

土木1306胡婕美

篇2: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二、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迪生

三、 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伊莎贝拉

四、 我的风度是贵族的,但我的行为却是民主的。 ——雨果

五、 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 ——托尔斯泰

六、 衣服和风度并不能造就一个人;但对一个已经造就的人,它们可以大大增进他的仪表。所谓男子气概是指亲切、慈爱的风度,而不是指肉体上的意愿而言。 ——萨迪

七、 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入迷。——伏尔泰

八、 女性的气质是妇女最优秀人品的集中体现。——苏霍姆林斯基

九、 美好的气质来自真诚,“造作”永不会产生灵感。——罗兰

十、 气质应该说是功力所显,也是情操所现。——柏杨

十一、 人的经历都会给人留下气质性痕迹的。——柯云路

十二、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毕淑敏

十三、 要以学问来变化气质。——徐复观

十四、 漂亮的人怀疑自己的智慧,强有力的人怀疑自己的魅力。 ——莫罗阿

十五、 女性行为之美的魅力,其精髓在于情态的温柔。 ——金马

十六、 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品质。 ——普拉斯

十七、 魅力通常是在智慧之中,而不是在容貌之中。 ——孟德斯鸠

十八、 魅力是一种无形的美。 ——索菲娅·罗兰

十九、 世界上最颠倒众生的,不是美丽的女人,而是最有吸引力的女人。——柏杨

二十、 做一个杰出的人,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 ——司汤达

二十一、 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拥有风度的自然之美。 ——金马

二十二、 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份欣赏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流俗。 ——罗兰

二十三、 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在风度于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 ——金马

二十四、 时间能够安慰我们,而人的气质能够抗拒痛苦的印象。——爱默生

二十五、 男子要有刚强和自由勇敢的气质,哦!他更应该有深藏的秘密。——歌德

二十六、 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应使人近而敬之,而不要敬而远之,或近而轻之。——一凡

二十七、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是展现一个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优雅的行为举止使人风度翩翩。——塞缪尔●斯迈尔斯

二十八、 友善的行为、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 ——塞缪尔●斯迈尔斯

二十九、 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柳青

三十、 高雅的风度,不在于你喝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素素

三十一、 美是一朵鲜艳的花,风度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风度的朋友。——汪国真

三十二、 风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一个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金马

三十三、 韵味,可以表明一个人的内涵;谈吐,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修养;格调,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情操。——汪国真

三十四、 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宗白华

三十五、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张抗抗

三十六、 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自己表现自由。——席勒

三十七、 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有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罗兰

三十八、 人生在世应当谦逊,丝毫不要轻人傲世,不要自我夸耀。(高尔基《三天》

三十九、 桀骜不驯的结果一定十分悲惨。——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四十、 因为自恃已长的缘故,他的优点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眼中失去光彩,正像一枚很好的鲜果因为放在龌龊的盆子里,没有人要去吃它,只好听任它糜烂。——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四十一、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四十二、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就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四十三、 不要指导那一意孤行的人。——莎士比亚《理查二世》

四十四、 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四十五、 使人们发生错误与不和的都是骄傲。——托尔斯泰《苏拉特的咖啡馆》

四十六、 在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时,他的头脑会很不象样地膨胀起来,忘乎所以,妄自尊大。——高尔基《杀人者》

四十七、 庞大浑厚的自我,把阳光都挡住了。——罗曼·罗兰《母与子》

四十八、 如果一个人拼命孤芳自赏,那就很不好了,因为有一个问题在使他惶惶不安:我是不是个傻瓜?于是就会逐渐领悟到,如果不是傻瓜,那么这种自己耍弄自己,为了自我的表演会使一个人比原来更坏……——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四十九、 一个人,即使很有智慧,很有文化,如果对一件不是他的专长的事发表意见的话,这种意见往往是非常愚蠢的,非常没有价值的。——《马克·吐温自传》

五十、 如果你不怕深渊,你必须害怕被无数迷雾和梦幻的翅膀把你带到天上去。越升得高,你越变得渺小。受人崇拜的本身有一种凶险的力量,可以使人跌下来。——雨果《笑面人》

五十一、 教诲你的人,才是爱你的。——高尔基《福马·高尔杰耶夫》

五十二、 千万不要华丽而低俗,因为从衣服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莎士比亚戏剧集》)

五十三、 风雅的生活是外在与物质生活的完美表现;是学有才情的人用掉收入的艺术;教我们像别人一样什么也不做,样子却像他们一样什么也做的科学;是在我们本身和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之中的韵味与喜好的发展。——《巴尔扎克论文选》

篇3:关于坚韧人格研究的概述

回顾坚韧人格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史,莫过于要感谢Kobasa首先将“坚韧人格”引入到了心理学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干预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使其被迫将本地业务分裂开并重新组建形成了7个子公司。伊利诺斯贝尔电话公司也正是AT&T其中的一家子公司,由此上演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变革中的短短一年,IBT的员工减少了将近一半。公司的一位经理说,他在一年中换了10位领导,但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这上任的10位领导,都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为了尽快使公司重新发展起来,IBT邀请Maddi及其同事参与到IBT的公司变革管理,所以从1975年开始,Maddi及其同事就在IBT公司进行研究,这个研究计划长达12年,每年都对管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Kobasa作为研究小组的一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表了关于坚韧人格调查的研究报告。[1]由此,坚韧人格就常出现在有关健康和疾病的文献当中。而对于坚韧人格的研究也就此开展开来。

二、概念的界定

“坚韧人格”(Hardy Personality或hardiness)最先起源于古法语hardir,在古法语中的解释是“使顽强”。Seymour最先把该概念引入到农业领域,用来指农作物在恶劣气候情况下的生长力,主要指农作物在不利的条件下的“耐性、抗性”。[2]对hardiness或Hardy Personality的中文译法,张厚粲等将这一概念译为坚毅人格、抗上人格。[3]

Kobasa基于存在主义观点,进一步对坚韧人格进行解释,来研究心理学中坚韧人格和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个概念随后很快就被广泛应用到管理学领域中,最初主要是用来研究员工的人格、工作应激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Kobasa认为坚韧的人应具备以下三种特征:第一,拥有一种能控制和影响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的信念;第二,具有投入或专注于其所参与的活动的能力;第三,将变化看作是一种具有更长远发展的令人激动的挑战。因此,他将坚韧人格定义为一组能够帮助人们管理应激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特质,它包含三个子概念:投入(commitment)、控制(control)与挑战(challenge)。[4]也有研究者将commitment译为承诺。根据Kobasa的观点,投入是指个体对于事物目的和意义的感知,并能积极地参入其中,而不是与周围的人和事情相孤立或者疏远;控制是指在不利的条件下,个体努力通过自身行动影响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而不是陷入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中;挑战是指个体认为变化是生活的正常状态,把变化看成是成长的促进力量,而不是对安全的威胁,并希望不断从各种经历中学习,无论这些经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国内研究者卢国华认为,坚韧人格包含投入、控制、挑战和韧性四个维度,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具有该特质的个体,经常能够看到事物积极的方面;保持一种积极投入、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的认知和情感状态;面对艰苦或不利的情况,表现出较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将困难看成是一种挑战,是促使个人成长的机会。[5]

三、坚韧人格的结构

Maddi等人认为真正的坚韧人格必须同时包含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成分,称这三个方面为坚韧人格的“3C”结构,[6]并阐述了这三种成分必须共同具备的原因:具有高控制感,而投入和挑战信念低的人,希望自己可以决定事情的结果,却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周围的人和事上,也不愿主动去学习经验,体验感受;具有高投入感,而控制感和挑战信念很低的人,将完全陷入周围的情境和所发生的事件中,他们缺乏个性,对事物意义的感知完全依赖于周围的社会环境,而当那些零星细小的变化积聚起来起作用时,他们就会成为极易受到疾病攻击的对象;具有高挑战信念、低投入和控制感不强的个体,将好奇心都放在新颖的事物上,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极少关注,在新奇事物上的投入还是远远超过其他的投入。[7]以上这三种类型的人都与我们所说的坚韧人格相差很多。

因此,坚韧人格的结构是由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缺一不可的成分共同组合而成,三种成分相辅相成。目前西方大部分对坚韧人格进行的研究也都是由Kobasa、Maddi等人的三因素结构为理论基础。

四、坚韧人格的测量

最开始Kobasa测量控制使用外部控制点量表和无能为力感量表;测量承诺使用回避工作量表和逃避自我量表;测量挑战使用安全感量表,量表中71个项目均采用反向计分,坚韧性越高,则得分越低。[8]Kobasa和Maddi经过讨论后修订出了20个项目的简式坚韧性量表及36个项目的修订版坚韧性量表。Hull发现36个项目的坚韧性量表与之前的71个项目的坚韧性量表在量表总分及承诺、控制分量表上的得分高相关,并指出可以用36个项目的坚韧性量表来测量人格坚韧性。[9]

Maddi等修订的个人观念调查表(PVS-ⅢR),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77~0.81,每个分量表与总量表分有很高的相关。[10]

我国坚韧人格研究学者梁宝勇和卢国华教授,以国外很多相关坚韧性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根据中国人对坚韧性的理解,采用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中国的坚韧人格量表,并最终确定了中国人坚韧人格的维度。该量表总计27个项目,包含四个维度,其中的三个维度与国外研究的坚韧人格的维度含义相近,故该量表继续沿用其他三个维度的命名,另外一个维度被命名为韧性。量表中采用了PVS-ⅢR中的3个项目,并采用李克特式4级评分法,1为“完全不符合”,4为“完全符合”。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7~0.802,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11]可见,我国学者编制的坚韧人格量表具有很高的信效度,更适应中国化的坚韧人格研究。

五、总结

随着坚韧人格的不断发展,这个被认为赋予积极意义的人格品质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迅速将其影响扩大到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作用。目前国外关于坚韧人格的研究多聚焦于对坚韧的行为技巧和坚韧态度的训练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展望未来,如何将坚韧人格的培养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坚韧人格训练是学者们在未来的研究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坚韧人格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其具有三种特征和四个维度,相关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等各个领域中。如何将对坚韧人格的培养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坚韧人格训练,是学者们在未来的研究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4: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新东方是一家教育机构,面对众多的大、中学生。在与学生们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学生有追求前途的愿望,但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身上有两点非常欠缺。

第一点是他们的人生方向与本身的精神状态,比如面对挫折、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坚韧程度,以及对未来执着的追求方面,这些学生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差了很多。第二点是在价值、道德体系方面欠缺了。很多人为了赚到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可以采用一切手段。

总的说来,我认为是学生们的价值体系、行为体系和道德体系出问题了。因此,我觉得光教他们学英语是不行的,这很有点像当时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不想当医生了?因为他发现,身体健康但精神麻木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鲁迅先生决定扔掉手术刀,拿起笔来唤醒中国人民的精神。

篇5: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新东方是一家教育机构,面对众多的大、中学生。在与学生们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学生有追求前途的愿望,但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身上有两点非常欠缺。

第一点是他们的人生方向与本身的精神状态,比如面对挫折、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坚韧程度,以及对未来执着的追求方面,这些学生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差了很多。第二点是在价值、道德体系方面欠缺了。很多人为了赚到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可以采用一切手段。

总的说来,我认为是学生们的价值体系、行为体系和道德体系出问题了。因此,我觉得光教他们学英语是不行的,这很有点像当时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不想当医生了?因为他发现,身体健康但精神麻木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鲁迅先生决定扔掉手术刀,拿起笔来唤醒中国人民的精神。

篇6:公共演讲中演讲者气质策略

14080526赵莹

在本课题中,我将从《公共演讲》一书中有关演讲者气质的内容,跟大家探讨一下演讲者气质的表现方式、可信度的变化以及如何培养演讲者气质的一系列策略。

设想一个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人正在做关于公共卫生方面的演讲,那么,有多少人会驻足点头认同此人的观点,并认真倾听演讲的内容呢。想必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并投以怀疑的目光和质问的言语。这里涉及到的就是一个演讲者气质的问题,是否具有相对高的可信度。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一起来探讨的就是关于公共演讲中研究者气质的策略的相关内容。

在公共演讲中,演讲者的可信度越高,就越有感染力,就越能带动演讲现场的气氛,从而引起听众的认可和共鸣。那么,为了达到出色的演讲效果,演讲者该如何在一场演讲中表现出自己的可信度(或者说气质)呢?

首先来说,气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专业能力要求演讲者在演讲前要做足功课,充分了解演讲的内容和所涉及到的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必须对演讲的主题知之甚多,就好像是这一方面的专家。这样才能让听众感到你见多识广、训练有素,你才会在这场演讲中具有权威性,为人所认可。人格魅力是指演讲者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要让观众觉得讲演者既诚实可信、情感真挚而又和蔼可亲,魅力十足。由这两个方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一个演讲者的可信度并不是取决于该演讲者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意,而在于观众的感受,在于观众是否能感受到演讲者的气质是如何看待演讲者的。

举个例子,比如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爱因斯坦。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在生活中非常地不修边幅,胡子拉喳,头发像是杂乱的鸡窝,一件破旧的大衣竟然穿了十几年。假如让爱因斯坦来做一个关于相对论的演讲,那么,对于知道和认识爱因斯坦的观众来说,他们会认为爱因斯坦是个非常伟大的科学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以致都没有时间料理自己的起居饮食等,真令人佩服,从而更加确信爱因斯坦的科学成果;那假如是根本就不知道爱因斯坦的人呢,他们在第一眼见到爱因斯坦的时候一定会认为这是路边的一个流浪汉,不仅不会相信爱因斯坦的演讲内容,更会嘲笑爱因斯坦的破败不堪和狼狈相。这表明,观众对演讲者气质的感受才是直接影响演讲者信度的因素。

可信度的变化往往都会很大,一般来说其变化转折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可信度的高低与演讲者演说的内容具有较大的联系。即使是对同一个人来说,当其演讲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其个人的演讲者气质(可信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让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来演说一个成功的销售者需要具备哪些因素,相信大家都会十分的关注和重视,会认为让大卫奥格威来做这个演说是当之无愧的人选,是十分专业并值得人信赖的。但是如果让大卫奥格威来做一个关于现代音乐或者古代诗歌之类的演说时,大家想必又会提出质疑和不解,这就是可信度的变化之一。

其次,可信度的高低与听众群体的不同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同一个演讲主题来说,听众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心理发展程度的不一将直接导致听众群体思考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对演讲者的信任度也会发生变化。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上台,对一部分人来说,奥巴马是社会平民的代表,是普通

百姓的发言人;而对另外一些强调民族主义和肤色人种的人来说,则是绝对不能接受和认可的。

最后,可信度的高低会随着演讲的进行而发生改变。一个演讲者刚踏上讲台的时候,可能由于内心非常的紧张导致演说时出现结巴、声线发抖的情况,此时,听众可能对这位演讲者抱以怀疑的态度;而当演讲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演讲者客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渐把持住了场面,变得从容镇定的时候,听众的心理又会发生变化,对演讲者的信任也会逐渐增加。

了解了可信度的表现和变化之后,再来谈谈我们该如何提升演讲者气质。第一,从演讲的内容方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或个人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或者表明自己对演讲内容的所做的大量研究来向听众证明自己所具备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要与听众形成共识基础,展现人格魅力。在演讲的过程中,要尊重并承认社会大众的信仰和价值,要重视听众的群体成员心理,贴合听众的心理。比如你在同性恋同志群体面前,就不能做关于歧视同性恋的演说;在教师群体面前做有关教育的演讲,你就必须先认可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三,使用有力的证据,如多种类型的案例和数据支撑,专业科学的论据;客观中立的材料往往更容易说服观众;使用新颖的论据显示你在对演讲内容做了充分的研究分析,而陈旧的论据往往让听众觉得你是敷衍了事。

第四,轻松幽默的语言可以增强演讲者的人格魅力,易于被听众接受。研究表明,幽默使人与人积极交往,幽默能降低紧张,制造轻松的气氛。

气质的表达与演讲者的着装打扮、举手投足密切相关。从着装方面来说,一个衣着光鲜衣冠楚楚的人永远要比一个胡子拉喳不修边幅的人可信度要高。像我们开头所提及的设想,一般来说,穿着职业装进行演讲更容易使听众信服;从肢体语言的角度来说,双目对视的眼神交流更容易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会让听众认为这个演讲者是个真诚的人。充满自信的表情落落大方的态度也会让听众更加信任演讲者。

在内容的语言逻辑组织上,一次优秀的演讲必须具备严谨的逻辑秩序,让演说显得逻辑缜密,论证强而有力。论据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这项论据如何证明观点以及如何向听众阐明论据与演讲观点之间的联系。

推理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归纳推理——通过对具体的例子和事实的阐述,总结出最普遍的原理,从而获得强有力的论据;演绎推理——先提出一个普遍性的假设,然后证明这个假设所适用于的某个具体案例。演绎推理需要材料支持大前提和小前提,从而使得论证过程更加的令人信服;类比推理——也叫比较推理,即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验证其中一个事物某部分为真,从而推知另一个事物类似部分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的比较推理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是否与论题都相关,论题是否会同时涉及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了解到了有效提升演讲者气质(信任度)的方法和途径。

篇7:关于创新人格特征的理论阐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们就一直不断地在研究一些典型的创造者的人格特征。创造者有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创造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科学家与发明家不同, 哲学家与艺术家不同, 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综合起来, 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其一, 是对科学界和艺术界等已做出突出成就, 或者被公认为有创造性的人进行研究;其二, 是专家和公众 (老百姓等非专业人士) 认为的高创造性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Bar r on (1958) 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不拒绝混乱或不对称, 独立判断, 容易接受新事物。Roco (1993) 研究了30位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突出创造的被试, 并对他们的人格剖面图进行了评估, 发现对创造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智力、求知欲、创造性想象、灵活性、观察能力、职业热情和坚持性。多数研究支持, 高创造性的科学家通常都比普通人表现得更加开放、灵活、有动力、有雄心, 虽然他们常常缺乏社交, 但当他们真正和人接触时, 总是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傲慢自大、自信, 而且不友善。

Roy (1996) 用卡特尔1 6人格因素量表对51名艺术家和51名非艺术家做了调查。结果表明, 和非艺术家相比, 艺术家表现得更加内向、独立, 而且头脑敏感 (t ender-minded) 。Richardson (1995) 以21 8名巴贝多的 (Bar badi an) 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学生 (平均年龄18岁) 为对象, 考察了领域定向和创造性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 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被试创造性表现比较相似, 然而也存在一些差异。和科学领域学生相比, 艺术领域学生表现得更加独立, 更喜欢变化;科学领域学生则表现得更加独断专行。总的来说, 艺术家大多是:好想象, 容易接受新思想, 内部动机强烈, 神经质, 感情不稳定, 缺乏社交。

以上是两种最有代表性的高创造性群体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 (Robert J·St ernberg) 列出了高创造力个体可能具有的七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工作的愿望。

我国学者蔡华俭、桑标等 (2001) 对创造性的公众观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公众认为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涉及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公众对高创造性者的特征的认识与专家的认识存在广泛的一致性, 但在广度、深度和具体项目的重要性上存在不少差异。

差异性研究证明, 高创造性个体确实表现出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 但是, 个性之间有共性, 各类创造人格中亦必有共通之处。了解这些“共通点”, 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是特别必要的, 因为在发展的早期, 孩子们的创造性人格并不是以专业化的形式出现的, 而这时又恰恰是需要教师、家长发现和格外珍惜的时候。有鉴于此, 心理学家在研究各类创造人格的同时, 也研究一般性的在各类创造者身上所共有的人格特质。

朱永新等在总结了中外学者在创新人格特征方面的研究后, 认为:“创新人格特征就是创新者所具备的人格特征。”

由于人格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而创新更是涉及多种心理活动的艰巨复杂的劳动。所以对于这个问题, 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们都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是, 理论研究中的不定论并不影响教育者在实际的创新人格教育实践中进行大胆地摸索。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些观点, 拥有创新人格的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们拥有浓厚的求知兴趣, 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并展开思考。

(2) 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他们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 思维具有灵活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 可以轻易摆脱惯性, 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式, 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 认识具有新颖性。他们思想活跃, 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但将来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还需要扩展已有研究内容或问题。比如, 创造性人格特征是领域定向的结果, 还是这些人选择该领域是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人格特质?创造力和智力是一开始就发展不同步还是到某一年龄以后才开始分离?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考察影响儿童早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可以包括发展的、认知的和家庭的、社会的等各种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叶清.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及其培养.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2]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人才开发.2005.9

[3]转引自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9. (1)

篇8:关于气质人格的演讲稿

从领导者角度讲, 在魅力型领导的众多品质中, 以自我激励为核心内容的人格修炼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领导者会将困难与风险视为动力, 不断给予自己信心与勇气, 常常暗示自己无所不能, 越挫越勇, “他们非常乐见风险, 以至于如果没有风险他们会感到空虚[2]。”魅力型领导通过不断自我激励形成的这种人格, 会使他们表现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自信与淡定, 从而形成“气场”影响部属, 给予部属内心力量。如果说交易型领导靠资源交换影响下属行为, 变革型领导通过机遇吸引下属的话, 魅力型领导则是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由内而外地对下属产生影响力, 使下属在更自由更民主的氛围中进行选择, 其作用更持久、更深刻。

从员工角度讲, 魅力型领导带给他们的是内心的认同与追随, 而不是外在的约束与强制。豪斯认为, 魅力型领导自信、坚定、热情、支持与鼓舞的愿景, 能激发他人的欲望与热情, 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无条件地接受他的领导, 并以不倦的激情执行他的决策和政策[3]。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接受分为服从、认可与认同。认同即内化, 就是认知主体将客体与自己经验相结合, 从而形成自己的内心需求, 变“要我这样”为“我要这样”。员工的认同, 完全出自于个性使然, 而不是外部强加。认同一旦产生, 领导与被领导的追随关系不会轻易因外部功利引诱而改变, 员工常常还会为自己能跟随这样的领导而庆幸。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认同能缓解员工忠诚度低频繁跳槽的现状带给组织管理者的困扰。

从组织角度讲, 领导者的价值就是利用其影响力, 引导、指挥、协调和组织追随者, 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绩效的好坏决定领导存在价值的大小。有研究表明, 魅力型领导的工作绩效要优于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美国学者Jane M. Howell和Bruce J.Avolio曾对经过筛选的87 位魅力型管理者进行领导绩效相关性研究, 结果表明, 魅力型领导对于经营部门的业绩有正性的贡献, 贡献甚至是积极的、超预期的; 而用于对比的交易型领导, 其同期绩效是维持型的; 变革型领导的绩效则是起伏不定的; 后两者与绩效有时呈负相关[4]。为何会是这样呢? 我们可以从魅力型领导者的特质中找到答案。魅力不仅仅来自于外表, 更来自于内涵———领导能力 ( 尤其是管理的概念技能) , 要人家做到的首先要自己会做, 领导者自身具有过硬的本领对追随者是最好的示范, 下属会自觉强化能力来适应偶像 ( 魅力型领导) 的要求, 从而形成能力放大效应; 另外, 魅力乃磁场, 具有极强的聚合效应, 人们愿意聚集在这样的领导的麾下, 相互促进, 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合作团队, 而成功团队的绩效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这个结论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 每位管理者都应努力成为魅力型领导。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根据魅力型领导者的特质内涵, 结合领导者的实际工作, 探讨提升领导者魅力的路径。

一、创造愿景

领导者能够为他人或下属创造愿景是别人认为其有魅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好的愿景会使人看到希望, 给人以目标感和方向感, 能使人从混沌中解脱出来, 拉近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只要由愿景引发的梦想存在, 领导者对下属的行为始终都能产生影响。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愿景呢? 一是愿景要高远, 让人感到振奋、神圣, 如索尼公司创造的愿景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 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二是愿景要诱人, 要让人有种明知有难度也愿意相信的感觉, 如95081 家庭服务中心的愿景是愿天下家庭后顾无忧; 三是愿景要务实, 要体现组织的经营宗旨, 如迪斯尼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四是愿景要简约, 愿景无需长篇大论, 它是组织战略思想和文化理念的浓缩, 越精炼越好。

好的组织愿景是知识、境界、展望、气度、能力等的综合反映, 其本身就折射出魅力。

二、乐观热情、充满活力

魅力型领导的一个主要行为模式, 就是他们常常将乐观、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融为一体。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高水平的表现, 领导者很难被其他人视为有魅力。魅力型领导的一个非凡的品质就是他们在整个工作时期, 甚至是加班加点的时候, 都维持着高水平的热情、乐观、豁达和旺盛的精力。工作开始前, 拍拍桌子或拍拍大腿, 再加上一声铿锵有力的“让我们干吧”是魅力型领导的招牌动作与行动口号。

为始终保持热情乐观, 充满活力, 领导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 并养成抽空休息的本领, 如会前小息;坚持每天进行形式灵活的运动, 无需任何借口并养成习惯; 信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事原则, 要砍掉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 将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上; 调整好心态, 常言道“情由心生”, 心理不适、情绪不佳, 何来热情与活力?

三、自信淡定

只要做事就会有风险, 何况是做大事的领导。“与魅力者的充满的精力水平密切相关的特点是, 他们几乎从不接受‘不’的态度[5]。”所谓“不”, 是指面对风险与危机, 魅力型领导者不退缩、不推诿;面对责任, 不转嫁、不推脱。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 带领组织超越对手就得冒险, 面对风险是必然的, 如何对待风险却因人而异。魅力型领导除了“乐见风险”, 还会在风险面前表现出别样的言行: 一是淡定, 要有“存在风险非常正常”的心态; 二是自信, 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要知道, 领导者淡定的心态、自信的神情, 能使他人感到踏实与安定。领导者的自信与淡定, 犹如定海神针和防火墙, 是组织化解危机的希望, 能使坚定者更坚定、恐慌者变踏实。当风险与危机过去以后, 领导者形象变得更高大、魅力指数提升是自然的事。

基于此, 为锻炼自信与淡定, 领导者个体要有直面风险和危机的心理准备, 要不断自我激励, 遇事不慌, 充分相信自己一定行, 反复强化自信意念, 这样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就会出现。

四、记住人们的名字

魅力型领导者有个较为共通的行为特征, 那就是他们能记住很多人的名字, 包括他们不经常接触的人的名字。领导者是人们特别是下属仰视的对象, 领导者记住他人的名字, 传递给对方的信息是自己被领导关注, 在领导心目中留有印象。领导者非凡的记忆力可以减少下属与领导者的疏远感, 诱发下属的敬佩心理倾向, 增加自身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如美国费城76 人队的老板Pat Croce就是一位具有超常名字记忆能力的魅力型领导者, 他能不出差错地称呼名字问候500 多位为当晚76 人队主场比赛工作的男男女女。他每称呼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 人们都会为之激动, 常常回应他“我爱死你啦, Croce”, 他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了他的魅力。

由此可见, 要想成为魅力型领导, 就应该将记住下属与合作者的名字作为功课来做, 当成份内职责来履行, 这样会使你变得极富亲和力。

五、令人印象深刻的出场

出场时机的把握、形象的演绎, 对领导者获取魅力有不可小视的作用。那种随意的、什么场合都“一贯制”的作派是不可取的。

就参与会议而言, 魅力来自于出场时机的把握。通常情况下, 领导者应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 在相关人员的陪伴下出现, 以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以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满足感, 要知道, 很多时候, 魅力产生于神秘感与满足感。如果上述时机不具备, 那领导者就早出现, 然后与人们相互问候、寒暄, 以“亲民”的形象赢得好感。若可以选择的话, 领导者最好不要在“既不前又不后”的时候出现。

就形象而言, 领导者的形象应与任务、场合相匹配, 要注意角色的转换。与上级在一起, 得着正装;到一线体验, 如果仍穿着优雅的服饰、袖口紧扣、口袋里插者手绢, 给予人们的一定是负面印象。如果高雅的服饰和美貌本身就可以使人成为魅力型领导者的话, 那么高档百货公司的顾客们都应该是魅力型领导人物[6]。

就开场讲话而言, 领导者应精神饱满, 逻辑严谨, 抑扬顿挫, 简约明了。要在开场瞬间就紧紧抓住人们的思绪, 语言要美, 拉杂无序的讲话只会让人感到乏味。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人们的初次沟通中, 前3—5 分钟认知就基本定型, 后面就是客套, 流于形式。所以, 领导者要注意开场讲话, 这对维系进而提升其魅力意义重大。

六、对人要坦率

魅力型的个体, 尤其是有效的领导者, 都会非常坦率地对待别人。在很多场合, 特别是事情挺纠结的时候, 魅力型领导者通常会清楚地给出自己对情境的评估, 无论这个评估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至少能让人对当时的状况有一定了解。魅力型领导者常常会直接而非间接地与人谈话, 让周围的人很快清楚他的立场。他们不会这样问一名员工: “你今天下午是不是非常忙?”而是这样问: “今天下午我需要你的帮助, 你有空吗?”

我们知道, 地位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领导者如果再转弯抹角地沟通, 就会让下属无法应对。如:“你今天下午是不是非常忙?”下属应该怎么回答呢? 说“忙”, 会落下“不帮领导”的印象; 说“不忙”, 又会落下“工作不主动”的印象。“坦率”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人们这种纠结状态的出现, 自然就会让人感到舒坦。

七、形成自己特有的可模仿的行为

魅力具有吸引力, 会引起人们的效仿。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在长期的领导实践活动中, 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行为模式, 这也成为其魅力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 卓越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并为追随者所效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假, 但并不等于所有的行为都可模仿[7]。模仿是一种认同与接受, 可模仿的行为能加深追随者的亲近感、认同感, 强化领导者在他们心目中的魅力; 若一种行为不可模仿或难以模仿, 人们只是感到敬畏而不能进入时, 距离感就始终存在, 魅力就会打折扣。

可模仿行为不仅能增加领导者的魅力, 还能使组织产出高绩效。美国学者安德鲁. J. 杜柏林曾对军队中魅力型领导者的行为进行过研究, 发现“领导者的三类魅力型行为 ( 强调思想、强调集体认同和展示可模仿行为) , 能得到上司与下属的认可, 获取好的绩效。特别是可模仿行为的展示, 与高绩效成正性相关”[8]。

摘要: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与领导类型有着相关性, 魅力型领导是领导者中备受推崇的类型。本文结合现代领导生态环境, 根据魅力型领导者的特质内涵, 结合领导者的实际工作, 提出了提升领导者魅力的路径:创造愿景, 要乐观热情、充满活力, 要自信淡定, 记住别人的名字, 要坦率地对待他人, 要行成自己特有的、可模仿的行为, 要使自己的出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魅力,领导者,路径

参考文献

[1]安德鲁.J.杜柏林.领导力:研究·实践·技巧[M].王垒, 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61.

[2]Robert J.Thomas, Basic Leadership Moves[J].Business Week, 2004 (12) .

[3]Ricky W.Griffin et.Organization Behavior[M].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2007.

[4]Richard L.Hughes, et.Leadership:Enhancing the lessons of Experience[M].McGraw-Hill Company, Inc, 2012.

[5]安德鲁.J.杜柏林.领导力:研究·实践·技巧[M].王垒, 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75.

[6]Linda A.Johnson.CEO’s Drive Spurs Lucent Rebound[J].The Associated Press, 2012 (10) .

[7]谢开勇, 等.组织管理决策中群体思维症状及其改善方法[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0 (4) .

上一篇:dyutlh教_师招聘面试答辩题目及答案下一篇:《管理心理学》之差异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