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

2024-05-03

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精选8篇)

篇1: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篇2: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

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在各地发生战乱的地方建一座开元寺,以年号为称,遂改现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为古代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关于开元寺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来开元寺是一个名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有一天一名叫匡护的僧人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是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这么平白的将大片桑林捐赠出去呢却很舍不得,但不好推脱,于是假言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而去。第二天大早就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莲花,黄不信,一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那黄守恭想这才要多大地,于是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片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无边,将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最大的寺庙!

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看到这么有一堵墙,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墙吗,有人说是麒麟壁,没错!但是你们知道上面的麒麟代表什么吗,大家看看这只麒麟身披铜钱,脚踩文笔,奇形怪状!其实这本是泉州城隍庙的影壁,1974年的时候才移到开元寺进行保护的。以前的地方官上任的时候都要到城隍庙里参拜一下,而这面麒麟壁就是告诫以前的地方官,做官呢要是只爱金钱,践踏文法,必然会如同此兽四不像,大家看这麒麟连脖子都没了,就是说脑袋不保!在看看麒麟两边,这壁上有猴子在捅马蜂窝,代表封(蜂)侯,那边有人在拜大象寓意拜相,意思就是只要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就能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官员的一种激励!

好,我们现在来到东西塔的西塔下,这西塔名为仁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是仿木石结构,最早建于唐朝五代年间,是王审知由海运的方法,从福州运到泉州来建造的。本为木塔,但年久失修,后改为砖塔,但也不经海风侵袭,直到明代才改成今天的石塔。在明万历年间和东塔一起经历过一场八级地震而没受到破坏,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大殿门口,这里又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日大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寸草不生,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降临的疑似地点之一!其实此处之所以寸草不生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小草!大家看大殿上面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之前给大家讲的关于开元寺由来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至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水读豸,据山海经记载,豸是一种神兽,最公正无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用独角去顶他,古

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大家随我来看看这大殿的基座,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

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一般只拍建筑而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传说中呢,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所以,我们进入寺庙的时候呢,要注意,不要去踩踏门槛。我们来到大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 :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在我们中国十分的罕见!

出了大殿大家请跟我往左边走,大家看,这个刻着梅香的院子里面种的不是梅花,而是据说曾经当年开过莲花的桑树,咱且不论桑树是否真的能开莲花,但是这棵已经有1300多年树龄的老桑树确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了!有人有疑问,这不是三棵桑树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是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据说原来这本来是一口甘露井,不管天气如何,即使大旱也依然是甘露不断,后来僧人在这井上建了戒坛,故取名甘露戒坛,这戒坛是和尚出家受戒的地方,相当我们现在学位颁发的地方,大家随我进去,大家看,里边最上面的那尊就是卢舍那佛,那面是一层层的保镖,依次下来分别是佛祖,观音,呵呵二仙,八大金刚,和64守护神主,这保镖级别都赶上国家主席了!

从甘露戒坛后门出来,中轴线第三台阶是藏经阁,据说原来里面有闽王王审知御赐的金经和元朝高僧如照法师用自己鲜血所写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可惜历经劫难,现在据说只剩下残页了,但也是我国的瑰宝。

现在我们看到是开元寺的东塔——镇国塔。

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历时十年才最后完工。

镇国塔(东塔)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是石塔之王。整座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旁边的这块石碑是抗震史话碑,记录的是1604年的时候泉州湾10级的大地震,当时是天摇地动,地震波及了数省,但,东西双塔却只是部分构件坠落,其余的基本完好,可见其建筑设计堪称卓绝

篇3: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

国家发改委发布《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指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 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以此为依托, 泉州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业的规划和建设。

2 网络GPS应用优势概述

网络GPS是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公共GPS监控平台, 综合了Internet与GPS的优势与特色, 融合了互联网、卫星定位、GSM数字移动通信等技术。其优势体现在降低投资费用、不受地域限制的实时动态监控和信息保密3个方面。其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监控覆盖面广、定位速度快、保密性高、资源共享程度高。

3 泉州大物流网络GPS动态调度工作流分析

通过对外地泉商营销物流网络和泉州本地生产企业物流渠道等方面的调研, 归纳总结出泉州大物流网络GPS动态调度工作流为:

(1) 安装在物流工作车辆上的车载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定位数据; (2) 接收机收到定位数据后计算地理位置坐标;

(3) 将计算得到的车辆位置 (经纬坐标值) 经过通信机发送到GSM公用数字移动通信网;

(4) 通过数字数据网将信息发送至物流调度系统监控中心;

(5) 监控中心处理器接收坐标数据并解译, 再并与电子地图相匹配, 同时在电子地图中显示车辆实时坐标以及根据需要动态显示车辆行径路线。

4 基于网络GPS的物流动态调度系统结构设计

4.1 监控中心系统结构设计

监控中心包括网络接入设备、监控终端模块、管理终端模块、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通信服务器。

4.2 监控调度模块设计

基于实际监控端对车辆监控和信息服务的功能需求, 应具备如下几个模块:

(1) 监控终端模块。该模块通过通信服务器将调度监控指令发送给目标车辆, 车载终端将信息返回值通信服务器,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再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从而实现实时全程监控车辆全程运行。

(2) 车辆报警求助处理模块。当目标车辆发送报警信息或者中心接到关于车辆的报警后, 监控中心会有声光信号提示工作人员, 中心可以对目标车辆进行监听、通过网上查车实时监视目标车辆位置和状态, 可以发送远程指令控制目标车辆断电断油, 为报警车辆成功解救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3) 动态调度模块。该模块主要结合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对于通过车载单元视频或音频调度终端, 由调度中心向目标车辆发送文字或声音信息完成车辆的调度功能。同时结合车辆动态计划式管理, 控制人员对途中尤其是在回程中的车辆做好运途中任务发布。

(4) 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完成对车辆运行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备份等。

4.3 内部调度管理终端模块

物流车辆作业管理子模块可根据客户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功能, 包括:

(1) 远程遥控:当中心接到关于目标车辆的报警时, 对车辆进行电路、油路、车门的开启控制, 这对于物流车台、私家车、租赁车、运钞车等的防劫、防盗十分有用。

(2) 实时定位:根据签约用户提供的车辆牌号, 提供相应时间、位置、距离等的地理信息报告。可以通过卫星无线网络, 在物流车辆上安装探头, 通过探头以及通信设备可以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车上的乘客状况传送到中心的调度室, 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3) 动态查车:在电子屏上显示某个车辆的动态行驶路线、车辆状态、地理位置、行驶速度、方向等信息。

(4) 报警监听:车辆遇事故或盗劫等情况通过报警装置向中心发出报警信号, 或由监控中心通过音频装置获取车辆动态。

(5) 调度命令:通过音、视频装置实现移动车辆与监控中心的信息交流, 接受并由驾驶人员执行调度任务。

5 基于网络GPS的泉州物流网络调度应用举例

按福建省交通厅规定, 所有运营车辆GPS数据必须与省GPS中心平台联网, 以研究对象力天网络GPS为例, 该系统于2008年正式接入福建省交通厅GPS中心平台。在以有效整合物流资源, 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为主要目的的泉州第四方物流平台中, 利用网络GPS为物流产业服务主要有实时监控功能、网络GPS用户与移动车辆驾驶人员的双向通讯功能、运输管理功能、动态调度功能和数据存储分析功能。这里主要分析在物流作业中网络GPS动态调度作业。

泉州物流节点作为国家振兴物流产业规划纲要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中的“地区性物流节点”, 这将使得泉州本地生产企业、外地泉商以及物流企业的业务需要更加广泛, 信息交流也更加频繁, 物流信息传递的实时、动态性要求随之提高。

基于这样的现状, 在系统中实现了几方面的动态调度:

(1) 实时调度通信:在控制中心调度人员能实时的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文字、音频或者视频调度指令, 被调度方收到后能及时返回确认信息。

(2) 动态运输计划管理:根据企业现有资源状况, 结合作业计划, 对车辆进行动态计划式管理, 控制人员得到被调度方 (即移动车辆) 的反馈信息, 使得在回程中的车辆做好运途中待命, 待调度中心发出新的运输指令, 回程运输车辆即可开始新的运输任务, 这样减少回程重新接受新任务而造成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减少空车时间和空车距离, 提高工作效率。

(3) 动态查车功能:网络GPS用户通过终端发出查车指令, 就可以得到被查询车辆的动态行踪路线, 为实现高效率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如图1所示, 虚线表示被查车辆的行径路线, 具体查询信息见表1。

(4) 行车数据记录功能, 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开启与否、发动起启动与否、监控左右转向灯、刹车、电瓶等, 同时实现监控空调的开或者关, 以节省油费。

6 结语

在基于网络GPS的物流动态调度系统内实现对内部车辆的车辆定位、车辆监控、车辆报警、车辆调度、动态线路跟踪、远程监控、数据管理、状态记录等功能。

在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打通泉州物流业“经脉”的大背景下, 网络GPS的运用在泉州大物流具备交通运输便捷、节点功能健全、信息沟通畅通的自身特色。该系统系统不仅帮助物流企业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同时也推进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提升泉州物流企业的管理形象。

摘要:泉州大物流网络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本文分析了网络GPS在物流调度系统中的运用, 在分析网络GPS的优势基础上, 分析了网络GPS动态调度工作流, 给出了一种基于网络GPS的物流动态调度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网络GPS,车辆调度,泉州

参考文献

[1]泉州现代物流业“经脉”逐渐打通[N].泉州晚报 (泉州) , 2010-05-11.

篇4:泉州开元寺福建最大的寺院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寺庙,建于唐代武则天年间,至今1300多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当时的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取名为莲花寺。在唐玄宗时期,由于他创造了中国史上的“开元盛世”,所以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于是在泉州就直接将莲花寺更名为开元寺。

开元寺不同于一般寺庙建于山中,而是坐落于当时最繁华的的市井间,只用一墙将尘世与佛国区隔,称为紫云屏,无形中也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让善男信女只要跨越一道门就可以到达佛教世界。

天王殿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天王殿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凡草不生”的拜亭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佛教传入我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拜亭前的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廿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大雄宝殿见证古代中外交流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的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100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桑蓬古迹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1925年,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甘露戒坛全国罕有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炤和尚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东西双塔巧夺天工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1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16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篇5: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在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因此可以说,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宝岛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大凡名刹,必有名僧。历元寺僧人,或以佛学著作称胜,或以诗词文章闻名,或弘道扬名,或入世献身,代有高僧:唐山祖匡护大师,五代唯识大师,律宗释弘则,净土宗释楚勤,南禅释文展,桥成造化的释义波,禅宗第一住持释妙恩,温陵禅师释戒环,蔼益大师释智旭,“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

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待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女士们,先生们,参观完泉州开元寺,您是否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呢?您是否对泉州这个宗教历史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呢?但愿主城泉州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在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二)

我们车现在正往开元寺的方向开,大概还有5分钟的车程,在这我先给大家讲讲开元寺的来历!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莲花寺,后来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在各地发生战乱的地方建一座开元寺,变更名为开元寺!关于开元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来开元寺是一个名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有一天一名叫匡护的僧人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是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这么平白的将大片桑林捐赠出去呢却很舍不得,但不好推脱,于是假言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而去。第二天大早就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莲花,黄不信,一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那黄守恭想这才要多大地,于是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片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无边,将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最大的寺庙!好了,我们车已经到达,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等车停稳随我下车游览!因为正门正在修缮中,随我从边门进去!我们游览时间预计是一个小时,11点整准时这个门口集合,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10086!

进入山门我们便能看到泉州市的地标建筑—东西塔,在泉州的旅游宣传中,东西塔是最常见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着泉州,大家随我走,我们现在看到这么有一堵墙,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墙吗,有人说是麒麟壁,没错!但是你们知道上面的麒麟代表什么吗,大家看看这只麒麟身披铜钱,脚踩文笔,奇形怪状!其实这本是泉州城隍庙的影壁,原来是告诫以前的地方官,做官呢要是只爱金钱,践踏文法,必然会如同此兽四不像,大家看这麒麟连脖子都没了,就是说脑袋不保!在看看麒麟两边,这壁上有猴子在捅马蜂窝,代表封(蜂)侯,那边有人在拜大象寓意拜相,意思就是只要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就能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官员的一种激励!好,我们现在来到东西塔的西塔下,这西塔名为仁寿塔,高44.6米,是仿木石结构,最早建于唐朝五代年间,本为木塔,但年久失修,后改为砖塔,但也不经海风侵袭,直到明代才改成今天的石塔,在明万历年间曾经历过一场八级地震而没受到破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我们泉州有一种说法就是西塔是鬼塔,东塔是神塔,怎么说呢,其实西塔代表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当然只有死人才能去啊,大家看这塔的雕刻,底座是花草树木,代表极乐的众生平等,大家尤其注意看第三层的浮雕,就是那个猴尊者,我想这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了!在这个西塔对面200米之遥就是东塔,名曰镇国,高48.24米,一会我们过去看看!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大殿门口,这里又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日大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寸草不生,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降临的疑似地点之一!其实此处之所以寸草不生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小草!大家看大殿上面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我在车上给大家讲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至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水读豸,据山海经记载,豸是一种神兽,最公正无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用独角去顶他,古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大家随我来看看这大殿的基座,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

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一般只拍建筑而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我们来到大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关羽,韦陀等侍从!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之首圣观音,以及善财和龙女两位侍从!旁边分立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在我们中国十分的罕见!出了大殿大家请跟我往左边走,大家看,这个刻着梅香的院子里面种的不是梅花,而是据说曾经当年开过莲花的桑树,咱且不论桑树是否真的能开莲花,但是这棵已经有1300多年树龄的老桑树确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了!有人有疑问,这不是三棵桑树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是元寺的甘露戒坛,据说原来这本来是一口甘露井,不管天气如何,即使大旱也依然是甘露不断,后来僧人在这井上建了戒坛,故取名甘露戒坛,这戒坛是和尚出家受戒的地方,相当我们现在学位颁发的地方,大家随我进去,大家看,里边最上面的那尊就是卢舍那佛,那面是一层层的保镖,依次下来分别是佛祖,观音,呵呵二仙,八大金刚,和64守护神主,这保镖级别都赶上国家主席了!

从甘露戒坛后门出来,中轴线第三台阶是藏经阁,据说原来里面有闽王王审知御赐的金经和元朝高僧如照法师用自己鲜血所写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可惜历经劫难,现在据说只剩下残页了,但也是我国的瑰宝。藏经阁的右边是檀越祠,供奉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黄守恭,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好了,开元寺讲解到这里,剩下的时间让大家自由参观,从甘露戒坛右边过去有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古船博物馆,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们十一点钟在刚才进来那个门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

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三)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左右,呈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形态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东、西塔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

原是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10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铜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篇6:泉州开元寺大殿导游词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大殿门口,这里又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日大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寸草不生,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降临的疑似地点之一!其实此处之所以寸草不生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小草!大家看大殿上面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我在车上给大家讲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至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水读豸,据山海经记载,豸是一种神兽,最公正无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用独角去顶他,古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大家随我来看看这大殿的基座,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

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一般只拍建筑而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我们来到大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关羽,韦陀等侍从!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之首圣观音,以及善财和龙女两位侍从!旁边分立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在我们中国十分的罕见!出了大殿大家请跟我往左边走,大家看,这个刻着梅香的院子里面种的不是梅花,而是据说曾经当年开过莲花的桑树,咱且不论桑树是否真的能开莲花,但是这棵已经有1300多年树龄的老桑树确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了!有人有疑问,这不是三棵桑树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篇7: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最终版)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范文网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篇8:泉州大开元寺的导游词

春节过后, 有同行开玩笑地对笔者说, 一些卫视和省台的春晚都不敢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 你们真是吃了豹子胆。笔者坦然答曰:这是对本土春晚节目的自信;其次, 前三年的春晚我们也是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 收视率都超过央视春晚;而且, 我们的春晚有个很独特的优势就是, 它是“一年看一出的连续剧春晚”。很有意思的是, 2014年春节期间, 在《金玉满堂》十多次重播的带动下, 春节七天泉州台闽南语频道晚间收视市场份额超过本台其他三套晚间收视市场份额的总和, 仅《金玉满堂》就带来140多万的广告创收。

地方台的春晚要想脱颖而出, 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而不是一味追求舞美豪华、明星阵容等。《金玉满堂》的节目预算是10万元, 支出报销是8万多元, 其中有2万多元是用于事后出版发行《金玉满堂》DVD光盘的启动资金。实际上, 《金玉满堂》整台晚会, 包括舞美、演出等在内的费用只有6万多元。这一十分“寒酸”的春晚费用使很多同行难以相信。而巧合的是, 这一小成本办春晚的做法却与最近中宣部等五部门“严禁烧钱办晚会”的通知精神相符。这并不是说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 而是地方台开支有限, 办晚会要先拉到赞助才能申办。这一状况逼得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办春晚, 此外, 往年除夕、春节惨不忍睹的收视率也是逼得我们必须自办春晚的动力之一。

那么, 小成本的春晚能否有好的质量和效果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2010年春晚《五世同堂》、2011年春晚《六世同堂》、2012年春晚《三阳开泰》春节七天播出, 收视率都在两位数。其中, 《五世同堂》获得福建广播电视文艺奖惟一的“创新奖”;《三阳开泰》获得福建电视文艺奖一等奖、全国春晚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 (观众投票名列第三位) , 并入围“星光奖”。2013年春晚《金玉满堂》在“第四届 (2013) 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节目评选终评会”上受到评委青睐, 荣获“全国春晚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 同时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撰稿 (编剧) 奖”、“最佳导演奖”。据中广协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2013年第3期简报称:“评析过程中, 泉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金玉满堂———2013两岸闽南人春节晚会》以其本土性、原创性、宽视野、巧制作、深开发引起了全部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整台晚会没有一个明星出现, 以海内外子孙返乡为103岁老太嬷贺寿拜年为背景, 演绎出一场家庭伦理大戏, 既令人捧腹又催人泪下, 不失为一台难得的充满孝道真情和爱国主义的春晚。这样小成本、精制作、大影响、广好评的春节晚会, 可能会引领全国春晚制作的新方向、新思考。”看到这样的评价, 我们真是诚惶诚恐。一台全部用闽南语道白的春晚靠着字幕能感动听不懂闽南语的专家、评委, 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

笔者以为, 决定春晚能否成功, 不在于晚会的规模, 而在于晚会新颖的内容和形式。地方台不能应因小而气馁, 不能因为央视、卫视春晚的强势而放弃本土春晚的机会, 否则, 春节期间地方台就会被本土观众边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地方台完全有能力办好自己的春晚, 小成本也能做出大效果。

一、创新性

从央视和卫视春晚的模式来看, 无非就是主持人+歌舞+相声+小品+魔术+戏曲, 几十年“一贯制”。在创作2010春晚的时候, 我们从闽南人沿袭千百年的春节习俗考虑如何打破国内现有的春晚模式。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原乡, 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和著名侨乡。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 全球闽南语系的人口总数将近8000万。其中中国大陆2000多万, 台湾地区2000多万, 东南亚各国约3000多万。自古以来, 闽南人就是一个乡土观念、家庭观念很强的群体,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春节一定要回家过年。就像闽南俗语所说的那样, “清明没回来无祖, 年兜 (除夕) 没回来无某 (妻子) ”。除夕之夜, 是闽南人阖家“围炉”团圆之时。这一独特的“围炉”习俗, 启发我们把春晚演绎成泉州人家过年的故事。

根据这一创意, 我们把春晚的故事场景建构在正月初一, 泉州某大户人家老太君百岁寿诞之时, 其子孙从台湾、纽约、东京、东南亚等地赶回泉州欢聚一堂, 为老太太祝寿拜年。春晚所表现的大家族一年来发生的故事, 没有“莺歌燕舞”, 都是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有孝道、有爱情、有误会、有争执, 有悲有喜, 真情实感, 因此很容易打动和感染电视机前“围炉”的千家万户。

没有主持人是我们春晚的创新, 也是我们努力打造“大陆惟一没有主持人春晚”的自主品牌。其实, 我们在创作首场春晚时, 就架构了一个“铁三角”的人物关系:中心人物是百岁老太君, 由闽南语频道《泉州第一炮》节目嘉宾杨志成反串;串联人物是跟在老太君身边的四世孙女, 由闽南语频道“当家花旦”刘少霞扮演, 她有点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整个大家族的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操持, 实际上起到为整场晚会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一个人物, 就是老太君的五世孙媳 (惠安女) , 她是刘少霞的帮手, 由《泉州第一炮》节目嘉宾王晴熹扮演。这三个人物的扮演者本身就是电视节目的主持和嘉宾, 具有表演的天赋, 知名度高, 又有众多“粉丝”, 他们一出场就能“接地气”。

在后三年的春晚, 其他的家族人物有增有减, 但这一个“铁三角”的人物关系是不变的。这一个“铁三角”的人物关系, 也为我们建构“连续剧”的春晚成为可能。实际上, 我们的春晚就是一出戏, 每年春晚的戏都不一样, 但是戏中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是连续的。正因为这种“连续剧春晚”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让春节的本土观众趋之若鹜, 每年春节前我们都会接到很多打听今年春晚剧情的电话。更有意思的是, 菲律宾寰宇卫视每年春节前都会派人到泉州, 等着拿到我们“新鲜出炉”的春晚节目带, 立马乘机赶回马尼拉除夕夜播出。

没有主持人的创意让闽台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首次参演《金玉满堂》的台湾歌手林俊吉说, “在台湾看不到这样的春晚, 很有故事性, 很有人情味, 全场融入人生百态, 悲喜交加, 把亲情、孝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即使是没来过大陆的台湾人, 看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会感动不已”。

二、本土性

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皮卡特 (Picard) 曾经说过, 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土化的节目, 它们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 因此能够获得受众青睐, 而且受众的忠诚度也比较高。“在电视改革的大潮中, ‘本土化’是地方台对抗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星台的资源优势, 是谋求自我生存、发展之路所做出的有效探索”[1], 地方台的春晚同样要在地域人文等“地利”上做文章, 追求本土的、闽南族群的“人和”。

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某一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 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由此形成了该地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本土文艺往往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 地方台的春晚要在展现本土文艺上下功夫。在《金玉满堂》中, 来自海内外的子孙们为老太君表演的节目, 都是些存活在民间生活的艺术品种。扮演二世孙的木偶大师林文荣和小童星苏铭钰为老太君献上的人偶戏的表演, 十分精彩。其中, 提线木偶“炮先”是本台闽南语频道名牌栏目《泉州第一炮》的主持, 观众十分熟悉, 倍感亲切;闽南民间小调亦歌亦舞, 又被称为“闽南二人转”, 《金玉满堂》中《大头哥》小曲流行两岸, 由导演重新编排后, 加上手鼓等道具, 轻松活泼, 很受观众欢迎;扮演三世孙的魔术师吴家樘为老太君“做变化”, 出神入化地将鸽子的画板变出飞鸽以及在四周透明的铁框里变出美女时, 老太君看傻了, 观众也看傻了。其实, 这些献给老太君的表演, 同时也献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戏中人与看戏人在同一时空中共同感受春节团圆的天伦之乐。

笔者以为, 地方台的春晚节目不一定非要明星, 重要的是题材本土化, 演员平民化, 这样才能接上“地气”。《金玉满堂》的演员来自本台《唱歌拼输赢》栏目几年来培养的优秀歌手以及闽南语频道的嘉宾主持。他们为本土观众所熟悉, 再者他们没有“专业味”, 他们草根化的语言、动作, 就像观众身边的亲戚、邻居, 自然而然让观众有了亲近感。

我们一再强调地方台的春晚必须突出本土特色, 而本土特色最重要的就是闽南方言。“方言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最明显标志, 无疑是准确叩击这一地区受众的集体心理最有力工具。”[2]因此, 用闽南语表达剧情, 比用普通话更能引起本土受众的关注和共鸣。“方言无疑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把方言巧妙地与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相结合首先容易获得本地受众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满足他们的心理和审美享受, 从而有利于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其次方言独具的AI作用 (Audio Identity听觉识别) , 自始至终为节目贴上了一个无形的听觉标签, 有利于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3]《金玉满堂》这场春晚从头到尾的语言都是泉州腔的闽南语, 台湾演员也同样是台湾腔的闽南语。大量方言俗语的运用, 不仅让本土观众感到无比亲切, 同样刺激着本土观众的收看兴趣。值得一提的是, 《金玉满堂》的老太君, “她”时不时地冒出的“五色话” (闽南俚语) , 时不时地听错子孙们“变味”的闽南话, 也就时不时地引起哄堂大笑。这种喜剧效果, 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共同喜爱, 可谓雅俗共赏。

三、两岸情

我们把春晚定位在“两岸闽南人的春晚”, 除了设计老太君三子及其子孙在台湾的这个血缘关系和故事外, 更多是运用台湾流行的闽南语歌曲。闽南语歌曲源于闽南, 兴于台湾。虽然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 但惟有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可以穿越任何意识形态。因此, 闽南语歌曲成为我们春晚创作的音乐元素。

其实, 我们的春晚是一部音乐情景剧。这是因为我们有丰富的叙事、抒情、好听的闽南语歌曲。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歌词多为爱情、亲情、友情, 曲风细腻, 真情实意, 娓娓道来, 为两岸及全球闽南人所喜爱。《金玉满堂》在搭建故事架构的基础上, 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精心挑选与其相符的闽南语歌曲来表达、推动剧情的发展, 有时是歌曲跟着台词走, 有时是台词跟着歌曲走, 使所选择的这些闽南语歌曲自然融入剧情之中, 成为剧情的组成部分。像黄雯演唱的《到这为止》和汉杰演唱的《再三误解》就是这对夫妻由于误会而产生冲突的情绪宣泄;而彬果演唱的《爱情的骗子我问你》则是这位台湾女子因网恋受骗在泉州跳河自杀被汉杰救起后的人生感悟;其兄台湾歌手林俊吉和汉杰对唱的《换帖兄弟》, 则表现出两岸结拜兄弟的深情厚谊。这些歌曲和情节构成了《金玉满堂》中一段十分感人、分量很足的一场戏。

在选歌上, 我们不仅注意到一些经典老歌的运用, 如《连杯酒》、《胭脂马遇到关老爷》、《心情车站》、《前世今生》、《当时欲嫁》等。还有一些歌曲是乡情很浓的歌曲, 如《老瓦厝》、《憨阿嬷》等怀念故乡、怀念去世先辈的歌曲, 配上大屏幕闽南特有的古大厝以及老奶奶的画面, 都会勾起电视机前“围炉”的一家人思乡怀旧的情感, 特别是老华侨、老台胞。这些选用的闽南语歌曲除了与剧情相符外, 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家庭孝道、伦理道德。它们没有空洞的引亢高歌, 而是亲友之间贴心的叙说, 因此在除夕这样一个传统的亲友团聚叙旧的特殊收视氛围中, 很容易引起共鸣。西冰在第四届全国春晚优秀节目评析会上, 将它称之为“贴心的‘小词’歌曲”。

为了吸引年轻人, 我们还着重选一些摇滚、爵士风格的新歌、快歌, 如《淡薄仔》、《想钱想甲袂起肖》、《不惊行情坏》等, 而南非黑人BOBYY与小娇演唱的《Crazy》则是近年在两岸闽南青年族群十分流行的歌曲。值得一提的是《闽南STYLE》, 这是根据前年全球流行的韩国“骑马舞”《江南STYLE》的曲, 重新创作反映“屌丝文化”的闽南语歌词:“来到城市打工变做细丝仔 (小人物) /咱拼命趁钱趁啊趁啊袂起厝仔 (房子) /为了买厝仔逐日搬砖仔/搬砖仔是为了买厝仔/为了买厝仔/咱无暝无日无闲无功做打工仔/无厝无宅无车 (轿车) 无某 (老婆) 咱是小丝仔/为了娶某仔咱着存钱买车仔喔/买厝仔/无法买车仔/咱是矮仔 (矮人一截) —咱是矮仔/咱是高个子但别人也看咱是矮仔/心肝仔头麻是真正干 (不服气) ”, 诙谐幽默, 欢快活泼, 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难怪歌手一唱, 台上台下都动了起来。这首《闽南STYLE》后来在网络上十分流行, 点击率有数百万。笔者以为, 春晚功能之一就是为观众创造一种“与时代脉搏同时跳动”的大家庭同乐的机会。

我们四年春晚的结尾曲用的是台湾著名音乐人林垂立创作的《春风得意》:“春天飞来/彩色蝴蝶/美丽着这片土地/放掉悲伤委屈/放掉不如意/希望你欢欢喜喜/迎接着新的日子/手牵手/我爱你/你爱我/祝福你春风得意”。有评论家认为, 央视春晚的《难忘今宵》是过去式, 而泉州台春晚结尾曲《春风得意》是未来式, 在这个意义上说, 《春风得意》比《难忘今宵》更富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林垂立说:“用闽南语歌曲来搭建大型音乐情景剧的形式, 在台湾也从来没有过的。用它作为主要元素来演绎春晚的故事, 其本身就是创新, 特别是台湾艺人作为戏中的角色参与到春晚这场大戏的演出, 就能抓住台湾闽南人的心。”

四、主旋律

一场大型晚会的创作, 往往都会被要求要体现“时代主旋律”, 为了表现“时代主旋律”, 很多春晚往往是一片莺歌燕舞, 老百姓看多了, 就会感到厌烦、不喜欢。其实, 主旋律表现形式是可以多样化的, 而且应该是多样化的。

主旋律不应该只是生硬的说教和单调的宣扬。主旋律其实是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小故事来表现, 小舞台要有大视野, 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说的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就是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短小, 指舞美、节目长度;精悍, 指内容。短小精悍, 就是通过在小舞台上的短暂表演, 透露出精深的内容来。应当说, 要短小已属不易, 必须善于选择、提炼、概括;而要精悍即表现得丰满而深刻, 那就更为困难了, 它要求编导必须敏于思考, 将最重要的思想见解加以浓缩, 使节目发挥出猛烈的、所谓以寸铁杀人的威力来。”[4]如果要问《金玉满堂》的时代主旋律是什么, 那就是在“保钓”上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其视点就是中国领土“钓鱼岛”。正如《金玉满堂》结尾时少霞所言:“太嬷美德传家谱, 金玉满堂耀先祖。世代忠心为国土, 两岸共保钓鱼岛。”用当下时兴的说法就是“正能量”的传播。

那么, 为什么要在《金玉满堂》里设计与钓鱼岛相关的故事情节呢?这是因为钓鱼岛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两岸闽南人的传统渔场, 两岸闽南人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强烈的历史感情。而日本强占钓鱼岛, 驱赶、扣押两岸渔船、渔民成为两岸闽南人心头上挥之不去的乌云, 近年来“钓鱼岛事件”已上升为中日关系冲突的国际焦点, 两岸民间“保钓”热情高涨。针对2010年9月7日, 泉州“闽晋渔5179号”渔船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被日方扣押的新闻事件, 我们在去年春晚《三阳开泰》中, 就设计了老太君的五世孙辉云参加大陆“保钓”协会登陆钓鱼岛宣示主权的情节。

随着“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 我们在《金玉满堂》中延续《三阳开泰》的情节, 设计了老太君的台湾四世孙东东在泉州结婚后, 带着“大头”搜集的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历史资料回到台湾, 参加“台湾中华保钓协会”, 并参与发起2012年“9·24”台湾历史上最大的保钓行动, 和宜兰渔民75只渔船去钓鱼岛宣示主权。春节前一个月, 又到东京组织华侨保钓游行, 和日本右翼分子发生冲突, 被打成重伤, 送回台湾抢救。这些台湾新闻事件的图片通过大屏幕的展示, 使观众切身体会到两岸人民“保钓”的共同立场。我们在《金玉满堂》一开场就埋下了一条暗的主线, 就是交代东东和海燕将带新生儿回泉州探望老太君的消息, 到了结尾时再由陪伴海燕回泉的林垂立讲述东东为何没有一起回家是因为被日本右翼分子打成重伤昏迷不醒的缘故。老太君因丈夫战死抗日战场, 又因重孙被日本人打伤生死不明, 国仇家恨交织心头, 拄杖问天, 愤恨至极, 整场戏因此而推向高潮。此景此情, 令不少观众落泪。后来, 一位返乡探亲的同行告诉笔者说, 这些年看春晚, 惟一让他落泪的就是《金玉满堂》, 他还问说, 春节欢天喜地, 为什么要弄出些让人哭哭啼啼的故事出来。其实, 有悲伤才能反衬出欢乐。正如《金玉满堂》的结尾, 海燕得知昏迷20多天的东东终于醒过来的消息, 那种惊喜呼之欲出, 自然而然也让观众陪伴她破涕而笑。作为《金玉满堂》的编剧和总导演, 笔者以为, 春晚不是在粉饰太平, 而是要真实地表达出老百姓喜怒哀乐, 这样的春晚, 老百姓才喜欢看。130分钟的《金玉满堂》能把一些原来观看央视春晚的观众眼球吸引过来, 而且春节七天一播再播, 收视份额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靠的就是这种真情流露的魅力。经过四年的努力, 泉州台的春晚已经成为本土春节文化的品牌。

今年, 我们又创作了时长170分钟的第5个春晚《吉星高照———2014两岸闽南人春晚》。《吉星高照》延续前四年春晚《五世同堂》、《六世同堂》、《三阳开泰》、《金玉满堂》的故事情节, 还是以海内外子孙返乡为104岁老太嬷贺寿拜年为背景, 演绎出一年来发生在泉州这一“国际化”大家族的故事。既有痛失亲人、感情纠纷的悲欢离合, 又有三代报恩、忠孝两全的高风亮节。观众十分关注的主角老太嬷是否健在、少霞是否出嫁等悬念, 本剧都做了合情合理的交代。这台充满着闽南人重孝道、忠义悌人文精神的春晚, 除了描述闽南人特有的人情世俗的生活图景外, 在表现家庭伦理、爱国主义等故事上也有新的突破。台湾新生代歌星戴梅君、庄振凯、林俊吉等人的加入, 使马年春晚的亮点更多。

今年春晚除了继续“保钓”等主题, 还根据当前反腐败的形式, 将台湾流行歌曲《吃人一口还人一斗》改编为《吃人一口拿人一斗》, 通过古装表演唱的形式, 抨击官场腐败现象:“有人讲阮是粗线条 (很胖的样子) /“表哥”“房叔”嘛真有派头/游山玩水阮归工 (整天) 食好料 (山珍海味) /佚佗查某 (玩弄女人) 免惊 (不怕) 血压高/环游世界趴趴 (到处) 走佚佗 (游玩) 像飞鸟/公款连开 (花钱) 开袂了 (花不完) 咱就没烦恼/有人讲阮是大官僚/出门豪车嘛真有派头/瞒天过海阮实在是好料/堵住“上访”免惊血压高/检查评比趴趴走佚佗像飞鸟/年终数字上去了咱就没烦恼/吃人一口拿人一斗/官场哪有那顿白吃的午餐/想来算去早就有目标/买官卖官乐得逍遥/归工坐在银行口”。笔者以为, 没有时代精神的春晚是没有生命力的。

一台好的春晚, 承载着表达时代情绪、营造节日气氛、娱乐大众等多重功能。地方台不可能做出像央视和省级卫视那样豪华阵容、璀璨星光的春晚, 但不能没有自己春晚的舞台。地方台办好春晚的关键是创新、创作、创出本土特色。小成本也能办出大效果的春晚, 关键在于如何“善于开发利用自有的优势资源, 变小为大, 转弱为强”, “机构大小、实力强弱与资金多少之间, 存在着可以转换的辩证关系, 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路, 仍旧可以走上创造辉煌的大道。”[5]

摘要:近年来, 春晚已从央视的“一枝独秀”演变为省级卫视和央视争夺除夕夜收视率的“大战”。多年来, 地方台面对投资动辄千万的春晚望而却步, 眼睁睁地看着除夕夜甚至春节七天长假的收视率被央视春晚、卫视春晚吞食而无可奈何。那么, 地方台能否办好春晚、怎样办好春晚?本文以泉州台《金玉满堂——2013两岸闽南人春晚》为例, 论述地方台可以以小博大办好本土春晚。

关键词:地方台春晚,创新精神,本土特色

注释

1[1]辛昕.浅谈电视媒体评论的群众化趋势[J].现代营销, 2011 (1) :112.

2[2]李国卿.方言新闻节目“说实在的”实例剖析[J].学问·科教探索, 2008 (11) :228.

3[3]王培.方言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J].现代传播, 2007 (12) :68.

4[4]杜一白.短小精悍与以小见大——鲁迅杂文漫笔[J].山花, 1984 (9) :81.

上一篇:回乡创业的收获与难题下一篇:心跳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