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电商发展研究

2022-07-12

第一篇:泉州电商发展研究

泉州民企转型探路 发展“电商”成共识

2014年2月8日上午,由千名民营企业家参与的泉州“二次创业·拓展民综改革”大会在泉州召开。由此展开的对民企未来转型之路的探索中,发展“电商”已成为泉州政企双方共识。

面临着人工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产能过剩等众多不利局面,传统产业迫切需要创新与转型,在民营经济占据主体的泉州,“创新”、“转型”正在如同满天星的民企中悄然上演,而且紧紧地扣住时代的脚步。

随着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销售模式逐渐被打破,淘宝、腾讯等企业借助“大数据”迅速做强的事实让有着雄厚实业土壤的泉州民企对“电商”趋之若鹜,并呈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泉州市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这个数据让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深切感到,在群雄并起的电商时代,泉州传统产业亦不可避免地卷进“电商大潮”之中。

对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而言,特步未来的创新方向,从实体店的单一模式到实体与电商并重的营销渠道创新,是最为重要的战略布局之一。

知名运动鞋品牌企业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看到,在匹克集团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电子商务逐渐地焕发出它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有诸多利好,第一,可降低国际资本加盟门槛;第二,降低原本需要投入的成本,释放出更多的利润空间;第三,在减少对实体店维护投入的基础上,企业可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研发和品牌打造上。”

作为国内卫浴建材龙头企业之一,中宇建材已着手绘制发展电子商务蓝图,“电商是一种全新渠道的探索,对中宇产品未来销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公司总经理蔡吉林说。

当泉州民企纷纷自发将转型押宝“电商”时,泉州政府已对电商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布局,黄少萍提出,泉州要以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突破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等瓶颈制约为重点,促进网络营销由散到聚,推动企业的二次转型。

在该次“二次创业”大会上,除了出台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等综合性政策外,还特意针对电子商务领域出台了大力培育网络零售品牌、全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加快电子商务聚集区发展、支持抱团开展网络营销、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配套、完善电子商务可信体系建设等十项举措。

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下,黄少萍对电商寄予厚望:“在大数据电商时代到来时,泉州民企不仅仅要做电商潮流的追随者,更要努力成为参与者和引领者”。

第二篇:电商物流发展研究

相关研究指出,尽管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但与此同时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主体对相关市场进行必要的指导,从而为农村电商物流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重点来看,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中,应重点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制定出台鼓励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市场的规范发展及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的题中之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电商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及新动力,物流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及成熟度会直接关乎到农村电商的整体发展水平。早在2010年,我国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电商物流市场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如加快推动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等向农村的渗透,并开展实施“万村千乡”物流配送等重点工程。同时,十三五规划中还明确指出要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农村电商及其相关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会。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随后对分别于2016及2017年1号文件中要求加快发展快递下乡工程及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由此可见,农村物流及电商物流等的发展对于现代农村发展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影响作用。

(1)政府有关发展创建新农村经济的客观需求 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计划中的内容使得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有了确定性和政策性引导。用加快通畅城乡配送体系的方式来推进建立农村电商的物流管理规范体制,联合当前火热的“互联网+”的项目来创建新型智能的互联网+物流的创新模式,创建及改善物流信息的服务体系,在农村电商物流管理运作中融入当代的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的使用。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而农村电商的建设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农村电商的进步必然会刺激农村经济水平的进步,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政府的制度指导,农村电商的创建和进步已经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中国政府引导、公司和农村农户的合作创建,三方面灵活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进步。

(2)扩大农村市场的必须要求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大众化,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并且已经渐渐深入到农村发展中。除了带来机遇之外,它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由于物流行业的延展拉伸变得更长了,因此电子商务也需要应用在农村电商之中。可是农村电商物流的方式也仅有邮政一种,不存在有别的方式,因此这些方式十分简单,有垄断的假象。很多电子商务的大公司都清楚农村电商在将来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大家都在农村电商里面嗅到了商机,例如阿里巴巴公司,苏宁易购和京东等等,他们已经开始着手于农村电商的物流行业的发展,自然,这些公司的举动是开发农村物流市场,多样地发展农村电商的模式之一,自然也是各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庞大的电商公司想要在“农村电商”之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将公司发展计划渗透到农村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农村物流行业的进步成为战略需要。

(3)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客观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是引领农村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农村经济水平的进步也是推动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上的需求就是开展农村电商。不管是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或是生活水平上,城市和农村之间都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为了跟随政府的引领进行发展,主动按照指导中的建议进行改进,就要把创建现代化的新型乡村,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减城市和农村的距离当做发展方向。政府进步发展的路径是“想要富先修路”,因此物流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就要保持通畅。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创建和进步,一方面能够把物流信息当做引入点,来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最后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成功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和简化,同时也加宽了农村农产品的销售路径,可以同时进行线上线下买卖,而它的运输连接点就是物流行业,最后达成真正的农产品走出去的目的。综上,物资的进来联合着农产品的出去两条道路互相推动,扩展通畅了农村和城市连接的“路”,让城乡的信息和市场资源均能以互联网和物流行业作为渠道进行共同分享,也可以让互联网真正的给农村人民带来好处,让他们真正领会互联网进步的好处。

从而为农村电商物流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重点来看,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中,应重点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制定出台鼓励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推早在2010年,我国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电商物流市场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如加快推动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等向农村的渗透,并开展实施“万村千乡”物流配送等重点工程。同时,十三五规划中还明确指出要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农村电商及其相关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会。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2.研究意义

由于城市和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城市和农村的电商物流发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网、互联网普及程度等条件制约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各大物流企业的渠道逐步向农村乡镇下沉,农村电商物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农村经济建设和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发展电商物流也是必然的一个趋势。因此对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研究,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物流企业规模和市场的扩展、农村经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的“瓶颈”问题,前辈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农村发展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技术落后、物流信息不足、专业人才缺失、政策缺失或不足等都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面临的这些问题都在逐步的解决,采取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引进人才、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搭建平台互通物流信息等措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还不完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正在逐渐改善,并逐渐减少与城市的距离。建立健全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网络和不受阻碍的物流渠道将继续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和城市电子商务物流成为互通的物流产业链。

(二)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必要性 1.政府发展创建新农村经济的客观需求 创建新农村经济是政府发展的客观要求 3.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客观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是引领农村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农村经济水平的进步也是推动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上的需求就是开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创建和进步,一方面能够把物流信息当做引入点,来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最后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成功建设。。综上,物资的进来联合着农产品的出去两条道路互相推动,扩展通畅了农村和城市连接的“路”,让城乡的信息和市场资源均能以互联网和物流行业作为渠道进行共同分享,也可以让互联网真正的给农村人民带来好处,让他们真正领会互联网进步的好处。现代农村电商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信息结构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化水平。现代物流需要大量的信息来保护。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的角度来看,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问题、保证农产品的及时供应,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信息内容的改善,使广大农民和城市里的市民一样,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确保物流信息在产品配送过程中实时提供给企业和消费者,政府和物流企业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信息化设计,加强农村互联网对农村网络的普及。建设更多的信号基站,布局更广泛的网络线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交付和共享。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被用来收集、存储和转移物流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并使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更加易于转换,顺利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第三篇:电商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案例研究

以阿里、京东和苏宁为例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供应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电商之间的竞争是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谁在供应链运转上更具效力,谁就可以占据先机。而通过供应链金融在电商行业的创新应用,可以带动整个链条向前流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合。

在电商行业,阿里、京东、苏宁三大巨头都在经营各自的供应链金融系统。那么三家的供应链金融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阿里供应链金融:行业先行者

第一个写阿里,是因为阿里小贷是供应链金融的先行者。早在2002年,阿里推出诚信通,开始对商户数据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信用评核模型;2007年,阿里便开始与建行、工行合作推出贷款产品,银行放贷,阿里提供企业信用数据;2010年,浙江阿里小贷正式成立;2011 年,阿里成立重庆阿里小贷,经特批后开始向全国各地的商户发放贷款,同一年阿里不再和任何银行合作供应链金融服务。

阿里小贷供应链金融的相继开发出阿里信用贷款、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等微贷产品。相关资料显示,阿里小贷的贷款额度一般为5-100万,期限一般为一年,采取循环贷加固定贷的模式。2012年到2016年,阿里小贷每年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由于两家小贷公司资本金有限,同时还要承担花呗、借呗等消费金融的放贷需求,为了解决资金难题,阿里小贷进行了多轮资产证券化项目。

2010年11月阿里巴巴收购深圳一大通,开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外贸资讯”到“外贸交易”一站式服务链条。2014年,阿里成立商诚保理基于资金管理结算系统推出出国购物退税保理业务。2015年6月25日,作为国内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背靠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日前,网商银行首次公布了开业8个月成绩单:小微企业客户数量突破了80万家,累计提供信贷资金450亿元。

京东供应链金融:惊人的创新者

京东这家电商企业的基因极具狼性,创新效率和效果惊人。和阿里的路径相似,2012年,京东开始与银行合作试水供应链金融。2013年,京东便放弃了和银行的合作,开始独立做供应链金融。由于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京东供应链金融的首款产品“京保贝”是具有互联网特点的供应链保理融资业务。“京保贝”是业内首个通过数据集成完成线上风控的产品,使得京东供应商可以凭借采购、销售等财务数据直接获得融资,放款周期短至3分钟。“京保贝”已服务近两千家供应商,得到融资的供应商在京东的贸易量增长超过200%。2014年,京东供应链金融上线了“京小贷”。“京小贷”目前主要服务于京东开放平台商家,极大地改善了小微商家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处境。上线一年来,累计为超过3万个店铺开通了贷款资格。

京东供应链金融最新有个很有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动产融资。传统动产融资有三大困局:一是抵质押物范围小,广大中小企业动产价值难以评估并用来质押;二是缺乏全国性的、电子化的动产质押登记平台,导致重复质押等风险事件频发;三是质押方式死板,货物一旦用来融资,流动性将大大降低,不能随着买进卖出自动调整融资额度。以上问题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不能被纳入动产融资服务的覆盖范围。京东供应链金融设计了一款可以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的底层架构,可以通过数据和模型化的方式自动评估商品价值,他们与有“互联网+”特点的仓配企业合作,全面整合了质押商品从生产、运输、存储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交叉验证,实现动态质押。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实现单月放贷破亿。动产融资还在向B2B平台采购的经销商提供服务。

基本上,京东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产品已经在为各类场景、特点的企业服务,覆盖了很多传统融资触达不到的群体。去年末,京东供应链金融宣布将与企业理财打通,让企业缺钱时借钱,有钱时理财。作为一家仅仅提供供应链金融3年的企业,京东供应链金融的创新速度和展业速度令人吃惊。

苏宁供应链金融:后起之秀

苏宁作为从传统企业转型而来的电商企业,一路都在力求上进。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的路径也和阿里、京东相似。

2011年,苏宁就提出了布局供应链金融的战略规划,同年获得第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2012年,苏宁创建“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推出“苏宁小贷”,苏宁小贷的产品有两种,其中“省心贷”固定借款期限最长90天。而“随心贷”采用的是随借随还的形式,能够满足供应商短期资金需求。2014年,苏宁推出“供应商成长专项基金”,以10亿的资金规模帮助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苏宁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开展订单融资、库存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类基于真实贸易的融资服务。除了 “苏宁小贷”融资业务之外,苏宁与众多银行合作推出“银行保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覆盖银行数量最多的电商平台。

和京东相同的是,苏宁也有自己的仓储和物流。和阿里、京东不同的,苏宁还有近1700家线下门店。苏宁供应链金融谋求“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通过对苏宁线上线下供应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客户信用评级模型提供持续、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为供应商融资难的状况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虽然近1700家线下门店是苏宁做供应链的特有优势,但想做到全国范围内线上到线下同时提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创新、风控难度还是不小。

纵观行业,从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巨头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布局现状分析,电商巨头依托平台和长期积累的大数据优势,较好的切入了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开垦。京东除了服务京东电商体系,已经依靠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科技风控优势,谋求服务体系外的更多细分垂直领域,通过新型融资产品盘活客户供应链,覆盖更多传统融资触达不到的群体;阿里小贷则为摊大阿里电商上游,不断的进行将商户与平台进行了深层次捆绑;苏宁则是希望以“四流”一体的数据为支撑,为供应商提供一整套融资解决方案。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深处产业上端的供应链金融和下端的消费金融,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大新趋势。而电商平台可谓近水楼台,先发优势已然明显。

第四篇:微力研究院:略读2014年电商发展十大趋势

2013年,电商融资、价格不再是热点,服务受到关注,“练内功”、开放成为主流。随着O2O、移动互联、大数据、C2B反向定制等模式的“渐入佳境”,2014年究竟谁会拔得头筹?就此,我们总结了电商发展的十大趋势,试图来勾勒明年的行业轮廓。

1 O2O模式真正落地

2013年,O2O“很忙”,但无论是阿里巴巴双十一主打O2O引发线下商户“抵制”,还是京东与太原唐久连锁试水的双向整合O2O样本,都透露着明年O2O将摆脱概念真正进入发酵期。原因何在?电商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线下渠道互联网意识也开始增强,只有取长补短、互补协同,才能给用户带来更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线下的天猫淘宝代购店如雨后春笋,非常多,诸多便利店,线下商场,都提供强大线下流量转化到线上消费。但是O2O的真正落地会两级分化。商场的2是手机,代购实体店的2仍然是电脑。

2 移动电商走向成熟

2013年前三季度,移动互联网的交易金额统计约6.55万亿,同比增长52%。2014年,4G网络商用,智能手机普及,移动购物、支付、二维码等技术的成熟,将推进移动互联的发展进程。目前,京东移动客户端用户突破1亿,订单比例近20%,形成了突前“抢人”的架势。2014年,移动电商会走向成熟。

移动电商都还没触及传统商家,就走向成熟?事实真的也有可能是如此。因为移动互联网的速度真的非常快非常快!

当APP还在琢磨犹豫的时候,往轻APP上来了,当讨论轻APP怎么场景设计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轻APP。明年微信的更多应用,会极大促进微信生态圈的繁荣,将会出现更多替代当前的应用。比如微社区,比如微信+APP打通的产品,比如微信搜索,微信广告等。

3 互联网金融体系化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百度推出百度理财,京东在对公业务方面实现突破,推出3分钟融资到账的“京保贝”。可以预见,明年在扭转中小企业贷款难、手续多、环节复杂等现状方面,将出台更为优质的解决方案,2014年互联网金融将形成对公和对私业务两翼齐飞的局面,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也将主动参与进来,推动整个生态圈的繁荣。 老百姓终于理解什么是金融了,金融也终于接地气了。

4 跨境电商与国际化起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5%,高于线下传统外贸交易额增幅,加之跨境电商可有效缓解我国严峻的进出口形势,因此,2014年跨境电商在境外本地化、外贸进出口两种模式上或将有所起色。2013年京东已在新加坡试水体验店,相信2014年跨境电商会更活跃。

巨头们开始往国外试点,希望不用再各种海外代购的日子早点到来。

5 反向定制(C2B)不再是概念

大打国际牌的同时,电商在国内还有一片蓝海亟待开发——“反向定制(C2B)”。但无

论是阿里聚划算,还是京东JDPhone计划,都是电商依托技术优势从用户需求出发定制产品的做法。2014年,电商将更充分释放消费需求驱动力,让C2B模式走出概念范畴形成体系,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化的产品。

社区营销越来越重要。

6 本地生活服务大行其道

近年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因更“接地气儿”,更贴近区域消费群等优势逐步升温,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通过网络购买或预定本地生活服务的用户预计达到1.85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2013年底,B2C巨头京东上线“京品惠”,意图以买断模式聚焦重点城市和商家抢占市场;阿里巴巴则在生活服务类领域建立移动产品家族,打造集团优势;大众点评、腾讯微信等也争相出手布局。可以预见在2014年,这个战场将成为互联网大佬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微信会在本地生活服务占尽风光。微信支付真的太猛了。

7 大数据打开电商新空间

在产品推荐、洞察挖掘用户需求、分析购买行为等环节,大数据帮了电商企业们的大忙。电商企业在后台可以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针对不同用户推荐最佳产品,促进销售额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从京东618到天猫双十一,两大网购狂欢节到处充斥着大数据的影子。2014年,大数据热潮仍不会冷却,它将成为电商运营的主引擎,并在电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产生更大推力,最终成为电商竞争的重要指标。

大数据不是只有大企业才有价值哦。正如马云所讲,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于分享。分享越多,越有价值。推荐支付宝罗盘,百度指数,阿里指数,阿里研究院给大家,对大数据感兴趣的,去体会下啥叫大数据。

8 智能物流升级

2014年,智能化物流系统将是发展王道。谈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京东在物流、配送上的大手笔投入,以及推出极速达、夜间配等多样化服务,在面临订单激增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为平台保驾护航。未来,无论是阿里巴巴的“菜鸟”,还是京东的“亚洲一号”,结合大数据、云计算、GIS等技术的智能化物流的对抗将成为电商竞争的主旋律。

9 智能硬件兴起

硬件能否回归?环顾已推出的智能手表、手环、眼镜等产品,虽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已涌现出来。2014年,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智能硬件,会是一个重要趋势。如京东在数月前改版了其网站的商品分类,专门增加了“网络盒子”板块,并对外透露加速智能硬件布局的意向。

正如行业分析所指,结合互联网服务和云计算,互联网公司通过智能硬件这枚武器来争夺家居、健康等市场的入口战,已悄然打响。

盒子在2014年会猛得不得了!这一块是连接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的关键入口,而且还是机会爆棚的领域,所以会愈发的猛烈。入口站的激烈程度,就像终端奶粉导购一样,寸步不让,逢客必争。智能硬件的兴起,给传统的流通渠道极大的转型机会!也给年轻的创业者从IT转型传统流通市场留下极大的创业空间!

10 电商城镇化突围

随着一二线城市网购渗透率接近饱和,电商城镇化布局将成为2014年的重点,三四线

城市、乡镇等地区将成为电商“渠道下沉”的主战场。阿里巴巴20亿投资日日顺,打通区域配送落地;京东贵阳投建综合性物流园、发展订单农业等举措,都是看中了城镇消费能力释放后的巨大能量。

三四线城市、乡镇地区的电商确实也在迅猛凸起。但是,移动电商在三四线、乡镇等地区的机会更多,成本更低!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来说,这十大趋势的预测,也是创业关注领域的导航坐标。

——————————————————————————————

希望能给传统老板、高管、社会化营销人运营微营销一些启发,欢迎评价分享。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与原文作者(深圳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转化郭辉雄),保留原始链接。

第五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 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 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4.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老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老城区保护与管理。

上一篇:任长霞事迹演讲稿下一篇:权责清单管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