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2024-04-09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通用8篇)

篇1:《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二、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

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

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

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共有的命运,体现了“人的命运”,俄罗斯人民的命运。在索科洛夫身上有着三种朴素而又珍贵的品质:对战争及苦难生活表现出来的坚毅;在战俘营中维持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尊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未使他心灵枯竭,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高贵与温和。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2、人物命运的不幸是通过其遭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来,那么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体遭遇及内心活动的相关句子,并作具体分析。明确:

补充部分: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在战俘集中营中受尽折磨)第一部分: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

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内心“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第二部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内心:“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第三部分: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内心: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战争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人生转折,领养孤儿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最为详细。这一部分作为本文重点探讨的地方,需作重点处理,后面有关题目设置也是抓住这一部分设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内心:心变软了,轻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第五部分: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索科洛夫的内心:……只是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还有一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总结:索科洛夫,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他个人承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地失去了一切的情况下,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以他伟大的慷慨无私的胸怀,战胜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的伤痛,2、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明确:

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历尽苦难而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结合第1题理解)

3、本文中,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明确:

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另外,凡尼亚的遭遇同样是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还是一个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叹气,索科洛夫为了让这只“小雏儿”永远不再叹气,于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而关怀备至地培养春天的幼芽、竭尽全力不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之一。

4、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明确: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那些无助的孤儿寡母。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四、堂小结:

《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肖洛霍夫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与同情者,在这里,他通过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显示了更关怀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普通人对命运对战争的抗争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五、布置作业:

1、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假设你就是“我”,当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表达你的感觉。

2、下预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3、搜集关于战争难民问题的资料,并对资料作一些解说。

篇2:《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2010·浙江会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1.写出文中“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5个宇。2.结合选文,说说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3.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5.母亲为什么“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6.“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你能分析出来吗?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脑门,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仓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在我的身上,全身哆嗦,好像风里的一根小草。我的眼睛里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怪事!但我还是不由得冲到水沟里,弄得发动机也熄火了。在眼睛里的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就这么停了有五分钟的样子,我的好儿子还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我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我哪儿还顾得上什么谷仓呢?根本把它给忘了。

我把车子抛在大门口,双手抱起我的新儿子,把他抱到屋子里。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他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我就是这样把他抱到屋子里。主人夫妇俩正巧都在家里。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神气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万尼亚了!好人们,接待我们吧!”他们这对没有孩子的夫妇,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马上跑来跑去,忙了起来。我却怎么也不能把儿子从我的身上放下。好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我用肥皂给他洗了手,让他在桌子旁边坐下。女主人给他在盘子里倒了菜汤,看他怎样狼吞虎咽地吃着,看得掉下眼泪来。她站在火炉旁,用围裙擦着眼泪。我的万尼亚看见她哭,跑到她跟前,拉拉她的衣襟说:”婶婶,您哭什么呀?爸爸在茶馆旁边把我找到了,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可您还哭。”她呀,瞎,听了这话,哭得更厉害,简直全身都哭湿啦!

7.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地出现“沉默”“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9.索科洛夫认领凡尼亚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10.“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凡尼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哭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

2.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

3.方法: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筹。“结合原文简析作用”略。

4.当“我”在黑暗之中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是“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经离“我”而去。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沉的还念之情。

5.母亲来找我是因为她对我独自一人长时间呆在园中不放心,不想让我发现是因为她理解我不愿见人,没办法只得任我一人疯狂地呆在废园中,表达了母亲的巨大忧心、痛苦和深挚的爱。6.可能是我不愿意看到母亲为我献出这么多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可能是因自觉卑微一无用处承受不起母亲这样的爱;也可能是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不懂得珍惜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7.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8.因为“我”决定领养孤儿凡尼亚。

9.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做父亲。

10.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的表现,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

篇3:《一个人的遭遇》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二专题名称是“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包含三个教学板块:“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第一个板块反映战争的灾难, 第二个板块反映对战争的反思, 第三个板块反映和平的愿望。“三个板块”互相渗透, 层层深入, 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 居专题、板块之首, 通过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 讲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揭露了战争的灾难性。

二、说目标

这个专题的关键词是“正视”“反思”“珍视”。根据专题要求, 我将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拟定如下:

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品味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 了解人物的遭遇, 抓住细节描写,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3) 情感与态度: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 珍爱和平生活。

【拟定说明】本节课目标的设立, 就是尽可能抓住细节描写, 选择对人物形象审美再创造这条线鉴赏文学作品, 避免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这条路线走。

2. 学习重难点:品味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主题。

3. 教学设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想淡化理性分析, 突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 开放深入地阐发对文本的阅读感受。

4.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说教法、学法

《一个人的遭遇》学习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 我通过创设阅读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 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 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为此, 引导学生按下列三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1) 自主探究; (2) 合作学习; (3) 朗读品味。

四、说教学过程

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环节, 四个小步骤”。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翻开厚重的人类历史, 人类在不断跋涉的过程中, 在沐浴阳光雨露的同时, 又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每一段历程, 人类都面临着正反交锋的痛苦, 承受着战争的创伤。尤其是近代,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几十次大规模的局部冲突, 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光可以流逝, 而历史无法忘却, 也不应当被忘却。只有铭记历史, 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 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设计依据】从人类历史角度出发导入,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激发学生阅读战争文学作品的兴趣, 借此回顾历史, 品味现在, 展望未来。

第二个环节:文本研习

这里包含4个步骤: (1)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2) 品味细节, 理解形象; (3) 再现形象, 获得共鸣; (4) 比较思考, 获得评价。

第一个步骤: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整体阅读全文, 思考问题:文中的一个人 (索科洛夫) , 他有怎样的遭遇?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 他的妻子和女儿已经被敌人的轰炸机炸死。在战争胜利前夕, 儿子又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 却又出现了交通事故……

【设计依据】读小说, 一定要把内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这是理解和评价作品的前提。此问题的设置针对的是全体学生, 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培养他们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步骤:品味细节, 把握形象

细读文章, 思考问题:文章通过经典、传神的细节描写, 对人物进行了刻画, 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段, 并说说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学活动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树立发展意识。因此, 我设立以下四个过程完成步骤二的探讨。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回答———师生合作交流

第一个过程, 是开发潜力的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过程, 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影响, 达到互补、共进。

第三个过程, 这是检验学习的过程。学生把对问题的认识向全体同学呈现, 自觉发现学会知识对个人和他人的意义。

第四个过程, 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事先说明他们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让他们感到自己有重要的知识, 不再把老师当成课堂上知识的唯一来源。然后让他们推选精彩语段, 重点和他们交流三个语段。

语段 (1) :他听到我的叫声, 身子哆嗦了一下, 跳下台阶, 爬上脚踏板, 悄悄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叫凡尼亚呢?”

用问题引入交流:这个语段哪个词语用得最传神, 并分析其妙处。

交流要点:在这一个片段里, “哆嗦”这个动作描写最为传神。这么小的孩子, 幼小的心灵在流浪的生活中对亲情有些麻木了, 而此时, 忽然有人这么亲切地叫他, 他就如触电一样, 疑惑、迷茫、震动……一个细小的动作, 传达出深刻的内容:战争, 惨无人道。

语段 (2) :他扑在我的脖子上, 吻着我的腮帮, 嘴唇, 前额, 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 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 等你来找我!”他贴着我的身体, 全身哆嗦, 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首先让学生朗读品味, 然后再让学生谈读完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入交流。

交流要点: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生动地表现出凡尼亚找到“爸爸”的激动, 催人泪下。战争的罪恶通过这个孩子的一系列动作和语言描写, 暴露得淋漓尽致。

语段 (3) :只是我的心震得厉害, 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 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 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奇怪得很, 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 从来不叹一口气, 不叫一声“喔唷”, 可是夜里醒来, 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我先把我的感受说出来, 用问题引入交流:他为什么会把心脏比喻成活塞?索科洛夫白天、夜里的行为表现是否矛盾?

交流要点:这一段内心独白,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争幸存者的坚强与善良, 更深切体会到他内心的悲苦。战争虽然结束了, 然而战争带给人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文章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 为什么只选择交流这三个语段呢?

【选材说明】第一个语段重点品味传神的动词, 第二个语段重点品味语言描写, 第三个语段重点感受人物的心理。通过这三个语段的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品味细节描写,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对战争的灾难有一个具体认识。

第三个步骤:再现形象, 获得共鸣

幻灯片投影四个片段:

(1) 我会回来的, 我的亲人, 不要为我悲伤吧, 我很坚强, 我能活下去的, 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

(2) “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 等你来找我!”

(3) “姑姑, 您为什么哭呀?爸爸在茶馆边把我找到了, 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 可您却在哭。”

(4) 只是我的心震得厉害, 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 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 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奇怪得很, 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 从来不叹一口气, 不叫一声“喔唷”, 可是夜里醒来, 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学生自读品味———小组交流读———代表读

【设计依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要想深入下去, 就不能以读者的身份单纯地面对文本。我设置了这四个语段。希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让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 使人物鲜活起来。通过再现形象, 激起情感, 产生共鸣。

第四个步骤:比较思考, 获得评价

设置两个问题:

(1) 小说中写的是“一个人的遭遇”, 这种遭遇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吗?为什么?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设计依据】问题 (1) 挖掘的是作品的主题,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相信他们对战争的灾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问题 (2) 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以获得评价。在这两个问题上, 教师扮演的是倾听者, 不做过多指导评价, 鼓励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个人体验。

第三个环节:布置作业:

文章结尾, “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 抓住了我的心”,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假设你就是“我”, 当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表达你的感觉。

【设计依据】文章结尾是主题升华部分。此作业的设置其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 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感受, 加深对战争灾难的体验, 完成主题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理解形象再现形象, 获得共鸣比较思考, 获得评价

篇4: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这时候战争爆发了。第二天军委来了通知书,第三天就得上军车。我那一家四口都来送我:伊琳娜、阿纳托利和两个女儿——娜斯金卡和奥柳施卡。三个孩子都很坚强。嗯,两个女儿难免眼泪汪汪。阿纳托利只是抽动肩膀,好像怕冷一样,他那时已经16岁了。可是我的伊琳娜……我们共同生活17年来,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她那种样子。那天夜里,我那件衬衣的肩膀和胸口这儿都给她的眼泪湿透了,第二天早晨也是同样的情形……走到火车站,我真不忍瞧她:嘴唇哭肿了,头发从围巾里散露出来,眼睛浑浊而没有表情,好像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指挥员宣布上车,她却扑在我的胸上,双手紧紧地勾住我的脖子,浑身哆嗦,好比一株刚砍倒的树……孩子们也劝她,我也劝她——毫无用处!别人家的女人跟丈夫、跟儿子谈着话,我那个却贴在我的身上,好比一张叶子贴在树枝上,还浑身哆嗦,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对她说:‘坚强些,我亲爱的伊琳娜!你就对我说一句告别的话吧。’她这才一面哭,一面说,每说一个字,抽一口气:‘我的……亲人……安德留沙……咱们……今世……再也……见不着……见不着面啦!……’

“人家看着她本来已经心碎了,可她还要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她应该知道,我跟他们分手也很难受,又不是到丈母娘家里去吃薄饼。这当儿我可火了!我用力拉开她的手轻轻地往她的肩膀上一推,仿佛是轻轻地一推。但那时我的力气大得厉害,她站不住脚跟,一连后退三步,接着又伸出双手,一步步向我走来,我就对她嚷道:‘难道人家是这样离别的吗?我还好好儿的,你干什么急于把我给活活地埋掉哇?!’嗯,我又抱了抱她,我看见她简直疯了……”

他讲到一半忽然中断了,在一片寂静中,我听到他的喉咙里有样东西在翻腾,在咕噜咕噜地发响。别人的激动也感染了我。我斜眼瞧瞧这个讲述的人,但在他那死气沉沉的眼睛里,却看不到一滴眼泪。他坐着,颓丧地低下头,只有那两只不由自主地垂下的大手在微微哆嗦,还有下巴和刚毅的嘴唇在哆嗦……

“不用了,朋友,别说了!”我低声说,但他大概没有听见我的话。接着他竭力克制住激动,用一种变得异样的嘶哑的声音说:“为了当时推了她一下,我就是到死,就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能原谅自己呀!”

他重又沉默了好一阵。他试着卷一支烟,可是报纸破了,烟草都撒在膝盖上。最后,他勉强卷成了一支,狠命吸了几口,这才一面咳嗽,一面继续说:

“我摆脱伊琳娜,捧住她的脸吻了吻,她的嘴唇却冷得像冰。我跟孩子们告了别,向车厢跑去,在火车开动时跳上踏板。火车慢慢地离了站,在我老婆和孩子们的旁边经过。我看见我那几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挤在一块,向我挥着手,他们想笑,可是没有笑成。伊琳娜两手狠抱住胸部,嘴唇白得像纸,还在喃喃地说着些什么,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整个身子向前俯冲,仿佛要顶着狂风开步走来……她就这样一辈子留在我的记忆里:一双紧紧抱住胸部的手,两片苍白的嘴唇,一对充满泪水的睁得老大的眼睛……我在梦里看见她,多半也是这个样子……当时我干什么要推她呀?直到现在一想起来,心还像被一把钝刀割着似的……”

被 俘

“太阳一落山,德国人就加强了押送队,卡车又运来了大约20个冲锋枪手,加快速度赶着我们往前走。我们中间那些重伤的,跟不上大伙儿,就在路上被枪毙了。有两个人想逃跑,可是没考虑到,夜里在有月亮的原野上,人家他妈的看得你清清楚楚。嗯,当然啰,这两个也被打死了。半夜里,我们来到了一个烧剩了一半的村庄。我们被赶进一座屋顶打坏的教堂里去过夜。石头地上没有一根麦秆,我们大家又都没有大衣,只穿着一身单军衣,因此可铺的东西一层也没有。有几个人连上装都没有穿,只穿着粗布衬衣。这些多半是下级指挥员。他们都把军官制服脱掉了,使人家无法认出他们是军官还是战士。还有那些炮手也没有穿军服。他们原来光着身子在大炮旁边操作,因此就这么光着身子给俘虏了。”

“夜里下了好大一场雨,弄得我们个个浑身湿透。教堂中央的圆顶不是被重炮就是被飞机炸毁了,旁边的屋顶也给弹片打得全是窟窿,连祭坛上都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只好通夜在教堂里逛来逛去,好像一群羊关在黑暗的羊圈里。半夜里我听到有人推推我的胳膊问:‘同志,你有没有受伤?’我回答他说:‘你要什么呀,老兄?’他又说:‘我是个军医,也许我能帮你些什么忙。’我就向他诉苦说,我的左肩在格格地发响,肿了,痛得厉害。他断然地说:‘把军装和衬衣脱下来。’我就把这些都脱下了,他动手用细细的手指在我肩膀上摸着,痛得我眼前发黑。我把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对他说:‘你准是个兽医,不是给人看病的医生。你这没心肝的,干什么在人家痛的地方按得那么重啊?’他却依旧摸着,还恶狠狠地回答说:‘你给我闭嘴!也想来跟我啰唆。等着吧,还要痛得更厉害些呢。’说着就那么重重地拉动我的胳膊,痛得我眼睛里直冒火星。”

篇5:《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教版必修2 [苏联]肖洛霍夫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二、学习方式:

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课时:预习1节,研读1节。

三、教学内容:

1、导引: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2、文本研习:

(1)本文的情节波澜起伏,而这点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的,试作具体分析。

解析: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来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把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埋葬了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心情――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人生不幸有关。)――巧遇凡尼亚领他当儿子,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

以上曲折的情节,突出表现出人物命运的不幸。

(2)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解析: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3)阅读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 解析: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谎言“骗”来儿子,请结合具体描写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析:索科洛夫这样做是出于同情和爱。出于对家庭生活的向往。(5)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篇6: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设计指导思想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教学中主要抓住与眼泪有关的情节,设计了四个问题。由于找准了切入点,长长八页的文本被全部贯穿起来,文本的主要信息也都涵盖其中。

发挥传统教学手法——朗读在本堂课中的作用。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文本中的关键段落由学生朗读,新课程要求的语文能力同样在朗读中得以体现。

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讲到一个人的遭遇和一个民族的遭遇时,屏幕上呈现一组数据,并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会变得肃穆凝重,主题得到有效的烘托,课堂进入一个高潮,辅助效果明显。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重的战争创伤。小说中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2.深刻的情感体验。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如果只用一课时教学则截用第二教时的内容,第一教时的内容移至课前预习)。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饱含深情地朗读《请多看一眼》一文,过渡到课文的品读。

【PPT显示】

请多看一眼

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是否活着而担心。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

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哭了。“小天使”没有哭,他问:“爸爸去了天堂。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

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小天使”对痛苦的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数万名犹太人在纳碎的威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刑场是一个早已挖好的大坑。人们都沉默不语,死亡是如此真实地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面对死亡,恐惧使数万人没有任何声音。

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像阳光一样照壳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天堂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小天使”天真的话语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一震。

一批又一批人倒在了纳粹的屠刀之下。轮到“小天使”了,忽然他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请等一等,好吗?”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向远处的草坪望了一眼,继续说:“我很喜欢这个世界,请让我多看一眼吧,让我记住它的美丽,也许天堂还不如它。”人们都流泪了.一起尽情地多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他们和“小天使”一起无畏地昂起头.遗笑着面对纳粹的枪口。

暴力能摧毁什么呢?在伟大的爱和无邪的童心面前,暴力只能使暴力者看清自己的丑恶与渺小;无论是如何地身处险境,如何地悲伤失望,请多看一眼吧,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的许多细节是多么地美好与真实啊!

二、作者介绍

【PPT显示】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其中《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品文《考验》、《钦差大臣》;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三、字词学习

【PPT显示】

邂逅(xièhòu)狙击(jū)送丧(sāng)雏(chú)喃喃(nán)胳肢窝(gā)窒闷(zhì)着想(zhuó)模样(mú)唧唧喳喳(jījīzhāzhā)胡诌(zhōu)吝啬(lìinsè)如鲠在喉(gěng)哽咽(gěngyè)

三、欣赏朗读

【音频】

播放整篇小说的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全篇,接受情感熏陶。

四.布置作业

1.把握情节:索科洛夫有什么样的遭遇?

2.文章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并找出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句子。

3.索科洛夫的语言有什么样的风格,并根据语言风格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第二教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真预习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苏联播放这篇小说时,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传到我国后,又有多少人泪飞如雨啊。小说节选部分也有几个与泪水相关的情节,请同学们找出来,研究一番,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较好的解读这篇课文。(学生查找,明确)

二、文本研习

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

(1)学生回答明确:经历了许多苦难遭遇。

(2)索科洛夫经历了许多苦难,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说来,并找出情感起伏的词句。

【PPT显示】

明确:【受伤被俘】→成功逃亡(激动极了)→妻女炸死(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埋葬欢乐)→领养孤儿(轻松光明)→【出来车祸(悲愁的心)】

(3)索科洛夫曾经希望妻子女儿支撑自己挺过集中营中的苦难,但死去的不是自己,而是妻子和女儿;也曾经盼望儿子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自己有一个美好的“老头梦”,但盼望到的不是凯旋归来的儿子,而是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的儿子的尸体。我们想想吧,一个人有多少泪水能够伴着一个接一个的沉重打击啊!

可是——

2.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

(1)学生回答:同情孩子;身世相同;……

(2)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相对于优秀的作品来说,总是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还是读一读哪些震撼人心的文字吧。

指名读15、16两段。学生还可以找出感动自己的文字阅读。

(3)凡尼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激动和狂喜?

明确:渴望亲情,害怕再失去父亲,再去流浪。

(4)索科洛夫的哪些举动同样让人感动?

指名读18、19两段。

明确:由于自己的不幸更能同情别人的不幸,对孤儿的爱;做父亲的幸福,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

(5)引用苏联德?勃拉果依的评论:

【PPT显示】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凡尼亚和索科洛夫都遭遇了战争,凡尼亚因为有了爸爸而不再叹气;索科洛夫却在——

三、合作探究

1.“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

(1)讨论明确: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

(2)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您现在阅读的文章出自语文轩,我们的域名是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不是。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再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PPT显示,伴以低缓深沉的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国家参战。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其中苏联2200万人,中国有4?5亿人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万人,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

死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苏联死亡2700万人,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3)小结: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即使像索科洛夫这样坚强的人也难以抚平心头的创伤。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人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不能伤了孩子的心。所以——

2.小说的结尾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范读最后两段。要求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写一段感言,多角度思考战争、孩子、苦难、和平等与课文相关的话题。

(2)互相交流,推荐发言。

(3)点评;小结。“战争归来抱孤儿”一幕感人至深,没有血淋淋的战场,没有普天同庆的凯旋,但带给读者的是几多心酸几多欣慰。战争摧毁不了坚韧,战争泯灭不了善良。凡尼亚是孤儿,他或许还不明白发生着的一切,包括战争和苦难、同情和怜悯,但孩子越是天真,就越发显出战争的罪恶和残酷。不让孩子看到流泪,这是有良知的人不想让孩子承受战争之苦,是为了呵护孩子的心灵,这是成人对孩子的一份责任。

【PPT显示战争与孩子图片,伴以战场音效】

看看当今的世界,仍然有地方战火纷飞,仍然有人包括孩子在流着鲜血,仍然有人还在参拜二次大战中的战犯。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为和平而祈祷吧!

四、布置作业

1. 整理字词和文学常识。

2. 完成《语文作业本》练习。

3. 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联】肖洛霍夫

索科洛夫

失去妻儿,精神受创

战争 典型

失去父母,街头流浪

篇7:《一个人的遭遇》说课稿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主要通过描写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家破人亡,内心受到巨大创伤,再现战争的残酷.本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探讨,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能说出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从而正视战争,珍视和平.二,说学生

1.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有一定认识.2.学生以前接触过小说,但对小说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并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升人生境界”,并结合本课自身特点,我想本课可以有很多目标:如(1)把握小说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3)探究人物内心;(4)揣摩人物语言;(5)鉴赏细节描写……

但本课的目标是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生成,可能是我预想中的2个或3个,也可能不在我的预想内.总之,我的想法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快乐,并在这种体验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四,教法学法

1,课前要求:通读全文,把握情节

依据: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2,课堂中:师生共同确立本课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体验学习过程

依据:充分调动学生,在交流,合作,互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五,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依据:本文篇幅较长,只有了解了故事情节,才能完成课堂中的合作,讨论,互动活动;同时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有利于为学生减负,增强语文学习兴趣.2.导入课文

采用“移情法”,观看图片使学生对战争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小说情景中.具体操作:人们都说“水火无情”,但我还想跟同学说战争也同样是无情的,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几组镜头.(播放)镜头里的画面可以说让我们触目惊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肖洛霍夫一起走进一个在战争中饱经灾难的人的内心世界.3.交流读后感受

在请学生谈自己读后感受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思考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小说在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补充:学生在交流感受时可能会谈到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太悲惨了,也可能谈到小说情节波澜起伏,还可能谈到有关小说题目的问题等等,总之,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本课需要探讨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假想可能呈现的课堂.4.探讨问题

(一)(1)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经历了怎样的遭遇

依据: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把握小说情节,为交流互动作铺垫.(1)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遭遇

(2)通过什么方式表现这个主题

(二)如学生在交流中对小说题目有相关阐述,可以引入探讨

(1)题目“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是谁

依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比较索科洛夫和凡尼亚两人遭遇的异同.依据:联系角度,比较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体系的分析能力.说明: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积极参与

(相同:家人死于战争,无家可归,心灵遭受巨大创伤……

不同:索——死去的是妻子,儿女,凡——死去的是父母;索——四十几岁有劳动能力,凡——幼小的孩子无劳动能力;索——知道家人已亡,家在哪里,凡——不确切知道家人已亡,不知道家在哪里,苦苦找寻父亲,认为还活着的;索——可暂居在朋友那里,凡——流落街头;索——深感战争的残酷,凡——不明确战争的残酷,把索误认作自己的父亲,很开心……)

(3)谁的遭遇更悲惨

通过比较分析,很多学生会认为凡尼亚的遭遇更悲惨,战争中幼小的孩子遭遇着家破人亡,流落街头的命运,却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幸,这也是这篇小说能让人泪雨纷飞的原因之一吧.(4)“一个人”指的是谁 为什么不是一个人

这时回到原问题,“一个人”指谁 学生可能根据凡尼亚在战争中的遭遇更悲惨些,认为“一个人”应指凡尼亚.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并不需要明确的答案,更不能限制学生思维,只需让学生认识到尽管题目是“一个人的遭遇”,但作者却选取了两个人的遭遇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这就体现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选取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刻画,用两个不同家庭的悲惨遭遇,从不同角度展示战争给苏联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带来了灾难,给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人的心灵带来了创伤,善良的人们谁不为之泣下,谁不会控诉战争呢 到此达到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境界.(5)比较迁移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索科洛夫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主人公的遭遇有什么不同,由此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典型意义的理解.补充说明,当然,如果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生成不是以上两个目标,就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总之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5.课堂小结

本课为生成性课堂,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围绕学生活动效果进行小结.按照课堂设想,可小结如下:通过我们思考,合作,探讨,在互动中感知了小说情节,领悟了小说主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了很好的探究.6.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进一步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创作三条以上反对战争的标语,要求:文字简明,有艺术性.【《一个人的遭遇》说课稿】相关文章:

1.《一个人的遭遇》语文说课稿

2.一个人的遭遇美文

3.《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案

4.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案

5.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6.《一个人的遭遇》教学反思范文

7.《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范文

8.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

篇8:《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家, 是俄罗斯作家笔下偏爱的主题, 尤其是在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 家不仅被赋予休息生活之场所的定义, 同时对于苦苦寻求生活真理的主人公还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日瓦戈医生日记中的烛火和壁炉, 象征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苦难历程》中的两姐妹几次离家和归家, 是经历百般磨砺后, 最终发现家才是心灵的归处, 《静静的顿河》中格里高利在失去了一切生存意义的时候, 是土地和自家的小院, 使他的生活得以延续。在作家的这篇《一个人的遭遇》中, 家园主题同样在小说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因, 是小说成文的连接线索。

一、家园概念的涵义

在俄语中, 家园一词可以用дом和семья来表示。前者指的是房屋, 住宅, 后者是指家人, 大家庭, 包括在共同工作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集体。在小说中家园主题很明显是指семья, 但它包含了两层涵义。第一个涵义:семья (家庭) 。主人公索洛科夫自小穷苦, 漂泊无依, 父母因饥荒双亡。没有家人的房子已不是家, 卖掉了房产, 从此主人公开始了无家的漂泊生活。直到与妻子伊琳娜结婚, 索洛科夫才开始真正体会到有家的感觉。孩子出世后, 索洛科夫不再喝酒, 他学会了开车, 辛勤工作, 一家人其乐融融, 十年的生活不留神间就过去了。就像主人公自己所说:“人生在世, 还需要什么呢?孩子们吃的是牛奶糊, 有房子住, 有衣服穿, 有鞋穿, 可以说心满意足了。”②这就是一个普通俄罗斯人对家庭的期望, 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所以家园概念的第一层涵义就是家庭。经历了失家—建立小家—幸福生活, 这是主人公精神世界成长的第一个过程, 没有家人, 索洛科夫的世界是空洞, 是糊涂的, 每日以酒度日, 活着只是单纯的生存, 而家庭的温暖改变了闲散的索洛科夫。一家人在一起, 是他努力工作生活的坚实动力。

家园涵义的第二层涵义родина (祖国) 。家国一体, 当战争爆发, 小家的安稳幸福就没有了保障, 为了保卫家园, 战后第三天, 索洛科夫就强忍着难过, 推开痛苦的妻子, 离开自己的小家, 奔赴战场。战争是危险残酷的, 但是索洛科夫没有喊冤叫苦, 他觉得, 既然是个军人, 就得忍受一切, 应付一切, 如果需要这么做的话。就如同在小家中, 为了扛起养家的重担, 必须努力赚钱, 努力生活是一样的。

战争把来自祖国各地, 经历不同, 生活迥异的人结合在一起, 组成了临时的大家庭,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 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互助互爱的兄弟姐妹。当索洛科夫被德国人用冲锋枪打晕的时候, 被俘的陌生兄弟们一把抱住他, 扶着他走了半个多小时, 才使他逃过被一梭子结果在地上的命运。中途休息的时候, 一位被俘的军医, 在黑暗中仍然主动询问, 为大家治病, 这些都深深感动了索洛科夫。所以当他得知, 有人要厚颜无耻的出卖自己的兄弟, 他果断的决定, 杀死这个卑鄙的叛徒, 伸张正义, 保护自己的兄弟。索洛科夫的果断正是从保护家庭, 保护亲人的角度出发。离开了自己的小家, 索洛科夫在残酷的战争中, 和同样命运的陌生人组成了临时家庭。在这个家庭中, 他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战争中英勇杀敌, 即使被俘, 受尽折磨, 但对家庭的忠诚, 使他咬牙坚持到最后, 决不投降妥协。

二、人物性格形成内因

索洛科夫是一个顽强, 在命运无情的打击下, 勇于在困境中拼搏, 有责任感, 爱家爱祖国的俄罗斯人的形象。在战场上两度负伤, 也没能减少他的战斗意志, 艰苦的战场生活, 也从没使他写信向家人抱怨。

运送炮弹到前线, 结果汽车中弹, 索洛科夫受伤被俘, 几乎被德国兵的自动枪打个半死;在波兹南俘虏营, 他趁挖土的机会逃跑, 结果被捉回, 差点被警犬咬死;因为一句抱怨的话, 被同伴告密, 又险些死在警卫队长的枪下, 索洛科夫可谓九死一生。不堪饥饿和超负荷的工作, 很多人在俘虏营中死掉了, 但是索洛科夫还是顽强的活下来了。对生存的渴望, 坚定不移的信念是支撑他活下来的根本原因。在索洛科夫心中始终牢记, 战争的后方, 有一个幸福的小家, 有一个温柔的妻子, 三个可爱的孩子在期待他的回归。“在战俘营里, 我差不多是夜夜——当然是在梦里——跟伊琳娜, 跟孩子们谈话, 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 我的亲人, 不要为我悲伤吧, 我很坚强, 我能活下去, 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③对家人的牵挂, 对家的渴望, 是一直以来支撑索洛科夫活下去的希望。这份渴望化作抵抗命运打击的顽强和坚持。

三、情节架构的线索

情节架构上共有4次的失家又复家, 围绕家的失与得, 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结构, 失家—复家, 这一线索将小说的主要情节串在一起。父母双亡, 是第一次失家, 和卡琳娜的结合, 创建了新的家庭。战争爆发, 离开小家, 这是第二次失家, 在战场上的生死与共, 让主人公得到了引申意义的新家。得知妻子女儿已死, 是第三次失家, 正在主人公穿心悲痛的时候, 收到儿子的来信, 使他重新找到活下去的意义。战争虽然还没有结束, 他已经开始做起一个新家的梦了, 他要给儿子取个媳妇, 然后住在他们那, 干干木匠活, 抱抱孙子。家, 再次给了他生存的信念和期盼。可儿子在胜利前的死亡, 终于埋葬了他最后的一丝欢乐和希望。在这个世界上, 索洛科夫再没有一个亲人, 也就再不可能有任何的家了。这是第四次失家, 这一次尽管还活着, 可是索洛科夫已经彻底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信念, 他常常用劳累和酒打发日子。在索洛科夫最绝望的日子里, 万尼亚出现了。他的出现, 使得索洛科夫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

万尼亚是一个因为战争失去双亲的孤儿, 他每天在茶馆附近, 靠乞讨度日。索洛科夫同样是被战争毁掉了家, 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万尼亚的经历触动了他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尽管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却渴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 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点家的温暖。事实上, 万尼亚也给了索洛科夫久违的家和作为父亲的感觉。当万尼亚紧紧地贴在索洛科夫的身上, 他的眼睛蒙上了雾。在生活最艰难的俘虏营里, 甚至是失妻丧子的悲痛时刻, 索洛科夫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可是他听到万尼亚叫自己爸爸的时候, 却止不住落了泪, 这是没有了家, 没有了家人后, 再一次重新获得家而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 是历经苦难后, 再一次有了家而幸福的泪水。为了万尼亚, 他愿意重新筑建一个家, 而有了一个家, 就代表着生活又有了希望, 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在小说的最后, 这对父子俩又向前出发了, 他们的新生活就在前方。

结语

阿•托尔斯泰在《俄罗斯性格》的结尾说到, 一个人看样子似乎普普通通, 平平凡凡, 但是一旦严重的灾难临头, 在他身上就会产生出一种伟大的力量, 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人性的美。这里所指的性格就是勇敢和忠诚, 就是对痛苦的承受能力。索洛科夫就是一个拥有典型俄罗斯性格的普通人。但是这种性格来源于哪里呢?它来源于对于家庭、对家人的呵护和支持, 来自于家人对家的思念和保护, 因为有家, 才有了幸福感, 有了家, 也就拥有了生存的信念, 因为对家庭的守护, 对家庭的责任, 才能使人们即使是在残酷可怕的战争中也能勇敢的忍受一切苦难。这就是家园主题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它是一个人生存的信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才林.索洛科夫形象的人性美[J].武陵学刊1998 (4) .

[2]徐家荣.短篇名著的艺术魅力——论《一个人的遭遇》[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8) .

[3]蒋长兰.《一个人的遭遇里的人性分析》[J].文学教育, 2010.

[4]赵剑平.评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J].松辽学刊, 1987 (3) .

上一篇:2024中秋节祝福短信送给客户下一篇:挑山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