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最简单的感悟

2024-05-07

知行合一最简单的感悟(共5篇)

篇1:知行合一最简单的感悟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懂懂日志《握住茶壶~》精选】(2014-02-28)

当你先考虑事业,后考虑游玩时,你就有事业心了,相反,你总是想轻松的玩着就把钱赚了,即便是导游也做不到这一点。

说句难听的话,都是太懒,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对金钱的欲望太弱,没有欲望的人是不会创业成功的,想很舒服的把钱赚到手,是不可能的,大师兄也做过采访录,但是在我看来你们都走入了误区,总是想挖掘出有深度的话题,认为自己缺少了深度,从而慢慢自我否定了,其实这都是借口。

杨澜做了十年访谈录,她是第五年才找到灵感的,她现在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采访录,感觉自己好傻呀,这说明了啥?如果你不去做,不去摸索,你永远找不准切入点,做采访录唯一的核心就是:去做,持续做,不怕幼稚,只坚信一点,一期比一期好。

但是,你们都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退路,所以你们都不适合,就如同写日记一样,什么深度呀,什么可读性呀,其实都是骗人的,唯一的核心就是:写,持续写。因为你写久了,肯定能找到感觉,别说看五年前的日记,我就是看三个月前的日记都觉得挺幼稚的,从侧面说明我在不断的成长。去做,才是根本,不问为什么,只勇往直前,这一点就能拦截99.9999%的竞争对手。”

出门在外的时候,不要急于表现自己,如果自己不是主宾、副宾、主陪、副陪,一定要少说话,否则很容易喧宾夺主。

这是基本的人性,不要在什么场合都要急于出彩,要不露山,不露水。

你经历越多,越包容,这是别人对你尊重的一种基本礼仪,你不能排斥,要去接受,也不要试图去纠正别人的价值观,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去接待有世俗社会身份的人时,也要遵循这套游戏规则,不要去挑战,你宴请县委书记吃饭,你带他去吃兰州拉面,哪怕拉面的确好吃,他也觉得你不会办事。

要慢慢接受并且要掌握里面的游戏规则,每个圈子有不同的交际方式,要遵循,不要挑战。

也许,这就叫圆滑。

我刚参加工作时,老师经常带我出去参加领导聚餐,他给我的任务非常简单:多看、多听、少说话、看准茶壶、酒壶。

那时,我真的是眼疾手快,不管是谁端了一下杯子,哪怕抿了一下口茶水,我接着就给添上了。

倒茶水也有很多学问:

第一、要有先后顺序,先从主宾开始倒,哪怕是上了菜,也要先转到主宾面前,酒也是如此。

第二、哪怕有人杯子里是满的,也要给添上一点,这表示重视,不能跳过。

第三、茶壶放下时,嘴不能朝向客人。

吃饭有没有讲究?

也有!

第一、第一筷子,一定要夹给别人,还要说一句:这筷子我还没用过。比较豪华的酒店都配有公勺,只要自己添菜,就给左右客人添上,而且是先别人,后自己。

第二、如果是筷子用过了,不要随意给别人夹菜。因为这个事,我跟媳妇吵过N次了,她觉得这是热情,我觉得这是尴尬„„

说话有没有讲究?

也有!

第一、除了主副宾客、主副陪客,要学会聆听,尽量不要插嘴。!

第二、不要抬杠,不要对立,不要叫板,不要炫富。

看完这些,是不是心里有这么一个感觉:你们山东人真虚伪?

我倒觉得这些游戏规则蛮有意思的,说出来感觉很复杂,其实都是生活常识!

喝酒有没有讲究呢?

也有!

第一、先集体活动,再单独进行,很多南方过来的朋友很容易破坏这个规矩,主陪还没带完酒,客人就站起来要求敬酒。

第二、碰杯的时候,要尽量低过对方,如果自己是长辈,对方是晚辈,那么自己可以高一点。这也是南方朋友来北方最容易犯的错误,当然是无意识的,也不叫错误,就是没有遵循游戏规则而已。

第三、要么坚持别喝,要么遵循主陪制定的规则,他说几口喝完,就要几口喝完,你不能挑战他的权威,否则他认为你不给面子。

原本,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只要是客套的场合我就不去,而且很容易看不惯别人,遇到那些摆谱的,我就想挑战一下他的权威,往往弄的他很没面子。

如今呢?

慢慢的圆滑了,越来越适应了这个社会,酒桌上每个角色我都当的很称职了,我也带过几个小兄弟,我嘱咐的话也是:看住茶壶、酒壶。

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事,很少有人能做好,因为没有用心。

别人不看你说了什么,但是会看你做了什么!

聪明的人往往喜欢用嘴说话,智慧的人则会用行动说话,别人都能感受到你,不会看你承诺了什么,而会看你做了什么。

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平时写的那些交际知识,都是常识,为什么你还会写呢?

我说:“其实,多数人是不懂交际常识的!”

交际的这些套路其实并不重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用对方舒服的方式来交往,让别人学会接纳你。

我能做的事很简单,你愿意跟着我,我就带着你,但是你要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寻找,你发现机会可以自己去抢,如果你需要我推你一把,我觉得不错,我就推一把。

我写人的原则也很简单:谁在我身边,我写谁„„

深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决定做投资公司时,我就去找了一家实力很不错的公司去打工,从业务员开始做起,老板就问我,为什么你开着车来上班?根本不像上班的,我也笑笑,我在里面工作了一年,摸索透了整个流程,我就出来创业了,老板现在跟我关系也很好。

我心想,大家都喜欢拜访所谓的名人、牛人,实际上,真正的高手都是隐性的,甚至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因为他们太低调了,但是通过很多细节又可以显现他们不平凡的一面,这也是交际细节。情商是最重要的,智商是其次的,一个人事业有多大,就在于情商有多高。

有个朋友叫多比,我也没见过,她说周五到济南来,约了牛哥跟胡律师,而且都是单独约见的。

我很好奇:“你咋约到的?”

她说:“你说的方法。”

我说:“真牛!”

别人之所以拒绝你,是因为你应该被拒绝!别人之所以接纳你,是因为你应该被接纳,每个人的时间都属于自己,你想拿到别人的时间,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价值,否则谁会把时间交给你呢?!

道理很简单,懂的很少!

【学以致用】

《三字经》里面有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

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说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什么!

小时候就发现:

一部分人能说会道,兑现之时,无影无踪!

还有一部分人,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兑现的时候总是超出你的预期!

有没有这种体验?

别人借我们的钱,我们记得很清楚,而我们借别人的钱往往容易忘记?

别人迟到我们很生气,甚至抱怨,咋就不守时了?而到自己了,总是有一堆理由为自己开脱?

人往往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应该是怎样?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你给别人一个任务,对方满口答应,等待询问结果时,他满嘴解释,很无奈,你会怎么想?

此人可信否?

„„

下次有机会,你还敢给他吗?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品牌,言行举止就是品牌的展现!

说什么,代表宣传。

做什么,代表产品质量和服务。

宣传夸张,质量差劲,几乎没有服务,结果只能在消费者的一片骂声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宣传适度,质量杠杠滴,服务都是惊喜、超出预期,结果会在消费者的赞美、分享、转介绍中逐步壮大成为真正的品牌!

产品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人也不例外!

是在打造品牌还是在毁灭品牌?

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认识常识、尊重常识、执行常识!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君愿做哪一种人?

篇2:知行合一最简单的感悟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 道德认知 道德实践 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

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内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内心,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德信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机统一的过程。“知行合一”与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遥相呼应,是知识道德与行为实践最关键的节点,是道德与实践两个向度的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道德实践,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包括道德理论体系。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观念、道德认识、道德觉悟共同形成的,需要道德实践的佐证。“知行合一”是个体德性的自我彰显,是一种君子美德和品性。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自觉实践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道德意识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一个是本能的,一个是后天的学习或教育生成。根本上来讲,“知行合一”追求的是人道德意识的自觉,以塑造人的道德意识、实践社会道德为目的。通过道德意识即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实现道德理想。

“知行合一”可以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道德精神的形成需要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有社会对个体的道德教育、自我道德教育等,通过道德教育转化为内在品德以此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道德修养则涉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道德精神的培育不仅是满足个体道德实现道德人格的价值需求,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群体、社会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道德精神,为道德实践服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也是指言行一致,注重社会责任和担当。培育现代道德精神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信仰的需要,更是为了完善个体道德的同时强调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强调共同担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

“知行合一”能够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通过个体行为、行动、表现,充分发挥个体道德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促进个体在社会中实现、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知识转化为美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知行合一”在道德

教育实践中是理想道德人格立德、立功、立言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内涵之一,如能通过道德教育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言行一致,就能形成道德文明的社会环境。因此,提高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修养和加强道德建设成为社会道德文明发展中不可漠视的重要环节。

“知行合一”的社会道德实践意义

“知行合一”是对人们认知和实践的基本道德要求,具有中国哲学特别是伦理学实践理性层面“重践履”、“重体用”的鲜明特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知”和“行”的关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型归纳,对克服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想道德修养被边缘化的困境有重要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现代性背景下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强调“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道德榜样,提高道德意识,促进社会道德人格的形成,提升道德文明,是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无论是“知”还是“行”,对于道德教育来讲都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完成对“知”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中体现“行”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确保道德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也即是说,道德教育应把“知”和“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加强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包括道德意识的激发、道德精神的培养等道德教育;二是注重实践,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实践能力、拓展实践范围,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培育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意识和个人思想品性,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道德,完善道德人格。可以说,强调“知行合一”既是加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目的。

强化“知行合一”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效性。“知行合一”是现代道德教育应加以重视的理论资源,道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正是“知行合一”所追求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道德教育中强化“知行合一”可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精神的形成、增强主体道德意识、指导个体道德实践,从“被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知行合一”可以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精神,外化于道德行为,在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倡导“知行合一”有利于消解道德教育对象的功利化倾向。对道德精神的培育是道德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当道德个体具备道德意识,培育良好的道德精神将是完善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方法。利益是功利的首要问题,正确对待利益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道德教育中,“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观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规避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义利观。“知行合一”又是个体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判断的有效方法,通过道德实践消解社会功利是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结语

篇3:“知行合一”实践的思考

十多年的学与考, 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磨练, 学生已经很明白, 在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 可以怎样说, 可以怎样做。所以我们必须思考, 必须明确, 我们是否能相信, 我们所听到的, 见到的, 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点相信“两课”的老师都清楚。

每个高校都在上“基础”课, 每个学生在期末的考卷上努力的书写着对道德的标榜, 阐述着对法律的见解。但我们现实中又有看见多少在公交车上让座的身影?相反, 却频繁上演了多少“快意恩仇”的闹剧。未被拧紧的水龙头, 食堂里拥挤的嘈杂……看似简单却意味深远。这所有不得不让我们思政教师惭愧, 到底, 我们哪里出了错?

也许我们都没有错, 作为教师, 我们都在尽心尽力。为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花开遍地, 要让“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茁壮成长。朝着这个目标, 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方式, 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学习, 领会到时代的精神, 有所知, 有所获。找到前行的方向。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 方向已然偏了。

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代, 我们采用的仍然是传统较为老旧的笔试考核办法, 创新一点的, 也许也仅仅是脱离了通俗意义的理论测试, 而改为论文或是报告的形式, 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考核办法而言, 是相应的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 让教师可以相对感性的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控, 但是, “知”可以展示在一页纸上, “行”呢?我们最在意的“行”到底应该如何呈现?真的是“如此体会, 则诗神诗旨, 跃然纸上。”

如今新闻里有太多的官员落马, 每次看到, 我们都在沉思, 公务员的考核相当的严格, 能上任的自然是知书达理, 各方面都是优秀中的优秀, 但为什么理论背后的实践却让人这样的看不懂?作为思政工作的前沿一线的传播者, 我们不得不担心, 我们以为我们做了很多, 是否在学生看来, 我们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只是他们无奈的“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而这把泪对于我们这个时代, 这个渴求创新, 寻求和谐的时代有何用?

我们都清楚, “思想”是看不到, 摸不着的, “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 输入人的大脑后, 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所以要明确思想, 必须行动。“八股文”的腐朽就在于脱离现实的格式化, 我们已经经历了伤害, 为什么还要延续悲哀?

我们应该找一种方式, 让学生溶入课程, 让我们不仅明其知, 更应见其行。如何让枯燥理论结合实践?如何让内在思想拓展外露?创新考核办法势在必行。人不仅要是一个思维者、一个认识者, 而且还更要是一个实践者。人只有真正经历矛盾, 解决矛盾之后, 才能有将主体生来具有的生存意识和后天获得的全部知识经过思维融合产生结果。升华高度。

我们总在说“两课”要创新, 但更多的提到的是教法的创新。我们总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的更好, 但学的好不好, 学生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反馈给我们, 我们也很难知道学生到底缺什么, 要什么?不能做到“知彼”如何能保证“战争”胜利?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简称知、情、意、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努力。

公务员的考核开始认识到在基层工作的经历, 我们的思政类课程考核是否也能开始转向生活, 不要局限一张试卷, 而应该以“四有新人”的标准落实要求, 如同学工方面对“三好”生的评定, 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进来, 比如:平日的消费模式, 日常的习惯养成, 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 对校园工作是否热心, 勤工俭学的实施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完成情况……当然还有很多, 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去规制相应的内容, 但最主要的就是, 要从书本向外延展, 我们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们想看的只是一个行为, 我们相信, 行为是受意识指导的, 行为正确, 意识自然也是完整的, 错误的意识是无法完成细节的体现的。我们应该以“知”确定“行”, 以“行”反映“知”, 这样肯定比一张纸能告诉我们要来的直观, 来的真实。我们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口号, “纸上谈兵”是上不了战场, 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要靠做, 创新要靠做。思政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必须要落实在对行动的指导上, 行动是不能靠写的, 光说不做, 嘴把式, 吹是吹不出未来的, 未来是要挣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 无论大事小事, 不做不能成事。我们要的不仅是言的高标, 更要是行的巨人。

篇4:知行合一的智慧

人情的作用

目前在中国,提到“人情”便会让人想到不讲规则、不讲原则、不讲理智、不讲法制。而一提到法制则认为,与人情无关,似乎是非人性的,这就是学习西方理论之后产生的巨大悖离和谬误。法的根本在于保护人性善的层面,法律的基础一定是人情和人性的。实际上,情、道德、感召、心理的作用,很多时候比物质、法律以及权力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强得多。

所以,我们真的要相信人积极的天性,这种天性如果发挥得好,可以做很多好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社会可以弘扬的精神,因为我们从来不是唯法而是唯人,人是有感情、欲望和道德的,“以人为本”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在知行合一这点上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它既有法律,也有人情;既有知识,也有智慧;它既有规则,也有宽容。这样的中国文化才是能够走向世界的文化。读《遗失的智慧》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还要感受思想的魅力和快乐,欣赏西方科学证据,同时也要从中领悟到与东方文化的关联。

经验的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找回遗失的智慧呢?施瓦茨在书中提出了三个原则:善意、解读世界的能力、经验。而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经验,其实这三点与中国传统理念中关于智慧的认识不谋而合。

经验,有直接尝试的,也有学习到的,而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就是间接学习的能力,很多事情并不需要你亲自去尝试,因为费时间、耗精力,还很危险。人类通过学习得到的启示和经验,比直接尝试得到的经验更加宏广、伟大、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寻回传统价值的同时,仍然需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意义所在。

(作者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遗失的智慧》巴里·施瓦茨 肯尼思·夏普 浙江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邓纯雅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大前研一

中信出版社

大前研一是日本少有的有良知的战略派管理学家,真正关心和维护日本国家利益,这样的学者在当今日本并不多见。本书直观而清晰地揭示了当今日本的混乱迷失及其原因,以及包括大国、新兴国家动向在内的世界大势,并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为中国读者观察“日本向何处去”打开了一扇窗户。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引人入胜地还原了20世纪凯恩斯与哈耶克间的大战,让读者更容易通过它理解21世纪的经济危机。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市场,凯、哈两人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研究商业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乔治·W·布什等数代政治家,在两位学者的想法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这场争辩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计。

《自我营销七堂课》

黄 欢

中国商业出版社

本书是自我营销达人黄欢的首部作品。黄欢曾在广告圈、公关圈有出色战绩,被誉为提案杀手和职谋女王,同时也是电视圈的话题女王。在这本书里,黄欢通过七堂课的形式结合他人案例和她的自我营销案例讲述了自我营销的理论及方法,幽默风趣之外更是少见的职场成功宝典。

篇5:“知行合一”的祭奠

关于清明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提到:“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为祖先扫墓是最为传统的祭奠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也有相关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烘托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本应是一个缅怀已故之人的庄严节日。可是根据报道,前段时间在我国江西省等地出现了一些贩卖“个性”纸制祭品的商家——仿真钞票、别墅、宝马汽车、笔记本电脑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一现象在清明节日里的肃穆氛围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犹如一出滑稽的闹剧。对此现象,众人各执己见,有人捧腹大笑,有人嗤之以鼻……

虽然如今大部分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去世很有可能只是生理上的死亡,并没证据表明存在许多平民百姓们口中所谓的“天堂”与“地狱”之说。但千百年来,限于对世界认识水平的限制,同时受各地宗教、习俗等的影响,真神安拉,上帝耶稣,佛祖菩萨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死后是否仍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两千年前,孔夫子都在其天命观中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即便是现代,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给我们以有力的支撑,科技发展仍然不能给出令所有人可以接受的答案,我认为,对此问题也无需深究。但可以明确的是,每一个认为逝者还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的人,都有种希望故人还未离去的美好期愿。对于这种期愿,我们应该表示理解。更进一步,他们同样也希望已故的亲人朋友能够在他们自己的美好世界中生活得更加幸福,衣食无忧。这是一种爱,一种发自内心的哀思的深情寄托。毋容置疑,这种做法是真诚理性的。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思念之深、之切、之真。从这个角度来看,难道我们不应该怀着一颗包容心去看待烧“个性”祭品的这一现象吗?

然而话又说回来,虽然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烧纸祭祖也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但是,祭奠者也须铭记,清明节并非单纯为了烧纸,而烧纸这一行为仅仅是对逝者寄托哀思的一种“仪式”。祭奠者希望通过通过“火”这一明灭迷幻的事物来使尚在人与已逝人形成精神上的沟通,搭建起一座从“有”到“无”的桥梁,从而寄托祭者的哀思。是的,通过烧纸这一仪式,抒发“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的内心。但若烧纸人的心态变成“烧宝马真有趣啊!我也要给我爷爷烧这个!对了,他是哪年因为什么走的来着?哎,想那么多干什么,我烧完宝马还要烧别墅呢!”这样的话,烧纸祭奠便成了一种形式化的虚伪行为,脱离了精神内核,没有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对于逝者的哀思,清明节便失去了其原始的淳朴的价值。还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命运都依赖于因果,奉信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烧纸祭奠会种善因,结善果,期望果上生因,因上又生果。但其实形式无论作何选择,只要发自内心深处的念头是好的,那么选择什么就都是好因果,所以,祭奠者最重要的是端正心态,不忘初心,方得祭奠之始终。

正本清源,清明节只是一个追思逝者的时机,每个人采用什么方式是自己的事情,正如并不是所有的绝世高手都必须完全按照武林秘籍学习,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只要祭奠的内心坚定,那么究竟只是默哀还是烧不可胜数的宝马别墅,于逝者来说并无不同,只要传达了自己的“心意”,让心中尚在的逝者“心领”就好。

情不深不生婆娑,愁不浓不上西楼,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祭奠的本源,驻哀思于心,烧与不烧,烧了什么,寄哀思于形,抱诚守真,只有四字——“知行合一”。

(上接第339页)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多媒体的运用无疑给古诗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而精彩。同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要用准,该用时才用,再用多媒体进行诗歌内容的讲解与分析时,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否责教学就成了演电影,老师成了放映员。

(上接第340页)有意地以小组进行命名,而不点某学生的姓名,在肯定时,肯定的是一个小组而非某个学生;在表扬时,表扬的是整个小组,而不是某个个人。例如:你们小组真棒,回答地真精彩!在需要补充时,也要以小组为单位。例:你们还有补充吗?你们小组还有意见吗?在奖罚时,也以小组为单位,使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共进退。

上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演讲稿下一篇:学习员工违纪处分办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