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2024-05-07

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通用17篇)

篇1: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砚山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蒋永校长

职 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 组 长:徐宗银 覃科

职 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班级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 员:甘铭 施俊峰 金 科 邹 腾 赵龙秀 覃英 田敏(男)蒋华 罗孟江 徐腾飞

冉学波 邹远远 各帮扶教师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调查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砚山中学 2015年3月

篇2: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组 长:龚克明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设施等。

副 组 长:吕澜殳智

主要职责:负责与上级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上传下达,具体组织实施留守儿童服务工作。

成 员:

徐兰琴

主要职责:负责留守儿童资料的整理,归档。

司莉

主要职责:负责留守儿童的图书阅览。

魏建国朱岱楠

主要职责:负责留守儿童活动设施的配置。

汤世红

主要职责:负责开展留守儿童活动。

全体班主任

篇3: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一、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幼儿留守儿童

1.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问题

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0-5周岁幼儿对父母的亲情需求程度很高, 特别是幼儿早期对父母的依恋形成, 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乃至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全国妇联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 0-5周岁的留守婴幼儿, 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他们缺少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 这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2. 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少

长期以来, 我国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而且投入主要放在城市。农村幼教事业以乡 (镇) 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举办的幼儿园, 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为主要形式。但近年来, 随着村办小学的布局调整, 一些附属幼儿园、学前班随着小学停办而关闭, 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幼儿不能接受学前教育。

(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1. 部分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在校率高于农村其他儿童。辍学率低于农村其他儿童, 但根据以往研究和实地调查发现, 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 一些地区存在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现象,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

2. 青春期缺乏教育

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 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 监护人和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 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缺乏及时的关注和引导。青春期教育的缺乏特别是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的缺乏, 有可能使留守女童成为性侵犯对象。

3. 寄宿制教育需加强和规范

尽管寄宿制学校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获得义务教育机会,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部分已建立了寄宿制的学校管理薄弱, 监护范围、监护现状等均达不到要求。

(三) 农村留守大龄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1. 父母流动对学业完成具有一定影响

数据显示, 15-17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大幅度下降, 辍学比例上升。中高考制度, 城乡教材和科目设立的不同, 阻碍着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读。

2. 多数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就业层次较低, 缺乏社会保障

部分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结束了初中教育之后即进入劳动力市场, 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 他们多数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子承父业或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他们中近九成的人工资收入低, 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二、社会工作对留守儿童的介入策略

专业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源自人类自古就有的帮助有困难同胞的传统, 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进程, 这种助人传统经历了一个从个人的、自发的、零散的慈善行为向社会的、自觉的、专业化的、系统化的救助活动的转化过程, “专业社会工作”应运而生。《践行社会正义》一书对社会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 借助于专门的知识、技巧和方法的职业性、制度化助人服务活动。

本文将从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所需的社会介入分别加以论述:

(一) 社会工作对幼儿留守儿童的介入

1. 托管家庭

全国妇联于2006年5月启动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 将留守儿童托管家庭作为重要的行动之一, 很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留守儿童托管家庭并加以推广。

留守儿童托管家庭是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个人接替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把多名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 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等进行全方位、家庭式照料和管理的一种留守儿童监护方式。其推动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部门, 如妇联、教育部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二是民间组织或个人, 如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精英等。托管的监护人可以是具有专业素养的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的社会工作者, 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基础的社区精英。

留守儿童托管家庭的出现, 对于解决和缓解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托管家庭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家庭的功能。托管家庭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方式能把分散的、得不到良好监护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抚养和监管, 减少其因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

2. 亲情电话

沟通是连接情感的桥梁, 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话无疑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交流沟通的最为重要的工具。但目前仍有许多留守儿童不能经常与其外出的父母进行联系, 特别是那些经济负担较重的留守家庭, 没有电话联系或少联系成为阻碍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基本感情交流的障碍。

(二) 社会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介入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和青春期教育问题。

1. 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且受教育程度低的爷爷奶奶代为监管, 学习方面疏于管理, 而且留守儿童就读的大多数是硬件条件和教师教学水平都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的乡村学校。因此,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 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学习成绩较差或下降、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差、经常产生厌学情绪、出现逃学、旷课甚至辍学的现象。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不同的专业社会工作模式介入。当父母外出务工时,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 生活的自动平衡被破坏或被打乱, 进入危机状态,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危机接入模式帮助留守儿童找到新的平衡, 达到稳定生活的状态;针对留守儿童学习下降, 学习动力不足, 自觉性差等学习方面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的间接介入。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的支持体系, 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工作者等;一类是精神文化的支持体系, 主要包括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社会文化等等。以留守儿童的家庭、在读学校为重点, 弥补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促进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对于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辅导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留守儿童建立专业关系, 直接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也可以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为辅导对象, 由他们来辅导功课。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对监护人传授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达到替代父母的作用。

2. 青春期教育问题

对于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 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留守儿童父母的临时监护人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留意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 因此, 很多留守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后, 一方面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不了解, 一些女童还会面临性安全的问题, 另一方面, 进入青春期后, 孩子容易变得更加叛逆, 心理上容易出现忧郁压抑, 冲动任性等不良情绪。因此, 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入:引入学校社会工作, 由学校社会工作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 特别是性安全教育, 弥补性教育的缺失。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青春期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的心理困惑举办一些专业讲座, 并设立如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可以倾诉的渠道和场所。在社会政策方面, 呼吁国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严惩针对留守儿童的犯罪分子, 特别是对儿童的性侵害。

(三) 社会工作对大龄留守儿童的介入

对于大龄留守儿童来说, 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 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市场, 继续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 工资收入低, 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对于这些问题, 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入:以社区为依托, 举办一些技能培训班, 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可以让有志于自主创业的留守儿童有一技之长。将有兴趣继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大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 与当地的一些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让他们定期去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篇4: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课堂外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课堂外英语学习环境比较有限,再加上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这样要想使得其英语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1.将学生归属感和接纳感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

在实施课堂外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老师要多为留守儿童创造熟悉的机会,协助他们组内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如此一来可有效的减少留守儿童的焦虑感,促进其归属感和接纳感的提升。比方说,老师可以使用小组访谈法,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程度,也可以使用蒙眼列队法,或是鼓掌游戏法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建立有效的信任。

2.小组长的选择和培育要合情合理

在一个学习小组之内小组长的存在意义重大,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培养小组长。小组长在小组学习活动之中起到组织经管、协调沟通的作用,如果这个小组长的选择不合理,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那么小组学习开展必将受到阻碍。所以,老师要注重小组长的选择,给予其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训练,让他们对小组长的责任有清楚的认知。对其选择的原则一般从三点考虑,第一点,学生可以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小组长人选,或是实施毛遂自荐的形式,要培养学生树立责任心,组织能力,要综合其人际交往能力对小组长实施公平选举。第二点,要对小组长有针对性的培养,要让他们具备小组长的实力,有一定的责任感与管理意识,鼓励他们把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抓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第三点,小组成员要及时有效的监督小组长的工作,这样可以促进小组长工作的积极性的提升。

3.合作学习任务设置要切合实际

第一点,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置一定要结合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又要不偏离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切实感受到英语的存在性,可以更好的在生活之中使用英语,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的提高。第二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置要结合学生个体情况,小组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学任务的设置要灵活,这样可使得学生的个体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课堂外实施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必要性,是增进其英语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5: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

一、每周“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不得少于1天,并负责安全工作。

二、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谈心活动。

三、每季度至少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见面一次,督促监护人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四、每月至少通过电话、书信等途径与家长联系一次,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五、每年为留守儿童体检一次。

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留守儿童普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文明新风,传播自护技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篇6: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要在教育局、中心校的领导下,依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和长丰县关爱留守儿童文件精神、制定工作的目标、制度;及时搜集、整理意见和建议,为推动“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搞好宣传动员、规范管理、指导梳理、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抓好任务落实,总结工作经验,践行可持续发展措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惩处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员,表彰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社会力量,构建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全校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张扬个性、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组长——杜辉(校长)。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宏观调控,联系协调各种社会力量,统筹安排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设施等。为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马玲(教务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与上级留守儿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搞好上传下达,具体组织实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为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第二责任人。

成员——王春燕(少先队总辅导员)、张家奎(会计)、陆学光、董海燕魏娟王学刚

主要职责: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相关工作。为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直接责任人。

篇7: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为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加强杨疃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特成立杨疃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孙同喜

副组长:张有刚 李修 刘鲁洋

组员:王朝水王桂娟郭启传陈昌宇张西安

金辉王子明

杨疃中心学校

篇8: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问题,情感教育,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2014年9月23日,我校教师组织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其学习成绩堪忧、学习习惯较差,学习问题极为突出。鉴于此,笔者以情感教育为支点,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来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以下学习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2)学习习惯不良;(3)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4)学习成绩偏差;(5)学习适应性弱等。

究其原因,学者多从家庭、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学校三方面进行了归因。家庭方面,代理监护人年老体弱辅导无力、监督不到位;留守儿童自身学习兴趣也不浓、缺乏可靠的学习支持,导致他们降低学习要求,得过且过;教师方面,由于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偏差,极易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势必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倦怠。

在英国沃尔克大学召开的一个国际性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与会者一致同意情感教育的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或者正如法语中更为确切的表述,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

对初高中教育工作者来说,运用情感教育的育人原则进行传道授业,对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诸多积极意义,如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潜能的开发,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其品德等。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环境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形式已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依靠创新、智慧型的教育方式来吸引留守儿童的主动学习,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注重个人的参与,主张组员通过亲身参与,建构新的认知,获得个人成长。

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把师生关系当作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比较自卑,在面对学习问题时,他们苦于缺乏指导,却羞于向老师、同学求教,再加上受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牵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教师情感教育为指针,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保障”的宗旨来展开教育实践。

所谓以“教师情感教育为指针”是指教师在辅导、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首先要怀有“无条件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态度,用热情、关心、赞扬和尊重之心去唤醒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对本学科教学的接纳。其次,教师要尽量移情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留守儿童考量,主动与代理监护人联系,授予他们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力求为留守儿童在校内校外构建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

再次,教师应由注重自己的教,转向注重留守儿童的学,教给他们各科高效学习的方法,并不断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特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最后,教师应以“知识就是力量”对学生进行勉励,强调学好知识文化对他们后天发展的积极意义,形成刺激学生主动求知的长效动力。

“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保障”是指在校学习中,教师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按一定比例、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成绩状况分为几个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根据不同的目标,小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治愈型小组、发展型小组、互惠型小组等,但小组的建立都需遵循以下原则:(1)以诚相待的原则;(2)隐私保密的原则;(3)淡化竞争色彩、注重共同成长的原则。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不定期开展主题小组活动来干预留守儿童学习问题了,如“我和我的学习目标”(让留守儿童在对自己学业状况了解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走开,坏习惯”(使留守儿童在同伴提醒及自我反思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在同伴的支持和监督下改掉坏习惯);又如“给学习插上翅膀”(旨在让留守儿童在组内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多种学习方法)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个人成长。在良好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熏染下,留守儿童很容易畅所欲言,也可以学习并尝试与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随着小组交流的加深,小组成员的亲昵感和依赖感增强,留守儿童更会有意无意地将其他非留守儿童的优秀品质与良好学习行为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达到润物无声之效。

篇9:后曹小学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尹

成员:

2012.2

红 波

张秀玲陈

篇10: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组 长:孔凡刚

副组长:刘玉瑶、赵峰、孔静

成 员:全体教师 具体分工:

孔凡刚(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宏观调控,联系协调各种社会力量,统筹安排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设施等。

副组长:负责与上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搞好上传下达,具体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成员: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起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意见、各种工作制度和有关文件;联络各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工作预案;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关材料的整理;做好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各班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完成领导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篇11: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明确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 2010年留守儿童工作任务,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起草了《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2010年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要点》,并以书面和会议形式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现予印发,请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2010年工作要点,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0年5月26日

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协调小组工作职责:加强对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建立全省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各级政府的主导责任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强化家长监护的法律意识,营造社会关爱氛围。建立协作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协作会议,统筹领导和协调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员单位从各自职能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制定并落实相关规划,加大人、财、物投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求真务实,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2.省委组织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的重要内容,指导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增加适应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项目和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热情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实事、献爱心。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3.省委宣传部:组织指导全省各级宣传部门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媒体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爱力量,营造积极健康的良好关爱氛围。4.省委政策研究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相关政策研究,总结提炼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做法,反映基层要求和愿望,分析研究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5.省人大内司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调研。

6.省发展改革委: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7.省教育厅: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制定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学习需求,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和各项工作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纳入城镇中小学建设规划中统筹规划,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需要随父母进城就学时能拥有平等就学的机会和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的教师队伍,努力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8.省公安厅: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户籍管理,为开展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援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依据。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特别是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的恶性案件,切实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工作纳入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内容。

9.省民政厅:牵头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工作,保障贫困留守儿童和流浪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救助。指导村委会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作为乡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落实到位,制定关爱留守儿童村规民约;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民风,预防和制止轻视、歧视、放任、伤害留守儿童现象。

10.省司法厅: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普法宣传范围,大力宣传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规,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切实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提高少年儿童及其监护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保护儿童的法律责任意识。发挥律师、公证员及基层司法所、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优先受理、精心办理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

11.省财政厅:安排资金资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寄宿设施建设;将农村留守儿童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12.省人社厅:注重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抚养教育子女的法律责任意识;将父母对留守子女应履行的义务、责任纳入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3.省国土资源厅: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依法依规解决好项目建设用地。

14.省文化厅: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重点整治农村中小学校周边游戏室、歌舞厅、卡拉OK厅和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文明、安全的文化环境。

15.省卫生厅:牵头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广泛宣传科学养育儿童少年的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讲座、咨询和义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完善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享受合作医疗补偿待遇。16.省政府省法制办: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修改或者备案审查工作,加强相关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

17.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动政协委员力量,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建言献策。18.团省委、少工委:组织和指导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大力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保护条列》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广泛开展 “手拉手”、“留守小队”等活动,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19.省妇联: 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工作作为重要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会同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继续推进儿童公益事业,做好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办好事。推动农村家庭互助关爱留守儿童。充分发挥各地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的作用,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20.省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优势和特殊作用,开展调研,发动和组织身体好、有爱心、有热情的“五老”参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参与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理想信念、行为养成、思想品德、尊老爱幼、法制观念、科技文化教育,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和学习、思想问题,参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和各种家教知识普及活动,参与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10年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途径,逐步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二、重点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落实“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制度。以协调小组名义印发各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建立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和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度。(省教育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内司委、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参加)

(二)启动“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验示范区”建设工作。制定“安徽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验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标准并以协调小组名义印发,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省留守儿童工作。2010年,以皖北地区和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为重点,覆盖全省17个市,在全省初步确立20个县(市、区)为实验示范区。指导示范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意见要求开展工作。

(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参加)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省民生工程总体要求,制定实施办法和三年建设规划,落实项目单位,通过3年的努力,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2010年,教育厅牵头,依托农村中小学校,首批建设700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省妇联牵头,依托乡镇现有文化活动室,建设400个流动留守儿童活动室。

(省教育厅、省妇联负责,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省国土厅、团省委、省关工委参加)

(四)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中,继续开展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建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生活的比重,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同时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多途径、多形式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服务问题,满足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妇联参加)

(五)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建立八项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各级教育部门定期统计中小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并将其纳入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形成长效统计制度。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各县(区)建立留守儿童数字档案,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具体情况档案和成长记录袋,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学习发展情况。

3.建立留守儿童优先寄宿制度。需要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有优先寄宿权,有寄宿条件的学校不得拒收。

4.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应与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定期进行联系沟通。报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家庭及有关情况,对家庭教育提出建议。

5.建立亲情沟通制度。创造条件在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多形式的沟通渠道,帮助留守儿童尤其是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或监护人进行联系沟通。

6.建立教师学生结对帮助制度。组织学校教职员工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对口帮助,7.建立学生互助协作制度。组织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或品学兼优的学生结对互助。

8.建立学校心理援助制度。培养留守儿童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优良的心理品质,对于有困难或有情绪困扰的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情绪困境,消除心理疾病隐患。成立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年内组织一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省教育厅牵头,省卫生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参加)

(六)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督促检查的长效机制。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推进会制度,研究协调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一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检查和调研,对各地、各部门在推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进行总结。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人大内司工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参加)

(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宣传。进行集中政策宣传,引导社会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引导家长外出务工不忘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义务。在省内主流媒体开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栏,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大内司工委、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参加)

(八)在总结各成员单位工作成果和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一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会议。对各地贯彻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交流,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省教育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内司工委、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分别负责)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阜阳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办〔2010〕9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现结合我县实际,决定成立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庞大。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外出农民数量将持续保持高位。全县约6.6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情感、学习、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县数万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xx建设和xx跨越式发展进程。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较为薄弱,统筹亟待加强,机制尚不健全。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压滤机滤布 切实强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牵头、团县委、县妇联、县农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卫生局、计生委、文明办、总工会、县文广新局、县关工委等相关单位组成。县政府副县长杨静同志任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由相关单位的股室负责人担任。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成员单位明确目标责任,认真落实工作任务。乡镇要比照县里的做法,尽快健全完善本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组织,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切实加强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途径,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今后5年,要完成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统筹、政协参与、部门联运、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包保责任制,建成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三是研究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履行义务的形式和方法,落实监护责任。四是加强学校服务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化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托管以及校内外文化体育活动等多样化需求。五是探索新型校内管理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学校教育和监管职责。六是逐步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费保障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

四、本文来自http://中长期工作计划

(一)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开展有关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和理论研究,了解留守儿童工作现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不断总结梳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定相关政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和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推动制定和完善涉及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措施。

(三)加强宣传引导。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深化指导服务。推动各地创办一批指导服务机构,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提供指导和服务。加强对指导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

(五)依法维护权益。逐步消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忽略和歧视,保障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加强对侵害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授助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六)多办好事实事。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使农村的家长和儿童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做实做好。

五、成员单位职责

(一)县教育局

1、发挥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带头参与留守儿童的有关工作和活动,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各项工作;

2、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3、积极做好《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4、建立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5、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家庭教育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根据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http://

(二)团县委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

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加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4、实施“希望工程”等助学行为,保障贫困留守儿童的就学权利。

(三)县妇联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协调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

3、依托家庭、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精心组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特色活动;

4、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四)县公安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在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权益;

3、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五)县民政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整合利用各种工作资源、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

3、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给予社会救助,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六)县司法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

3、对流动人口及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游动人口及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县财政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滤布 了解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八)县农业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会议和活动;

2、将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把发展农村经济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全面把握,重点推动。

(九)县卫生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系统保健服务、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卫生知识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十)县计生委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利用和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网络的优势,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家庭及留守儿童的随访和服务工作;

3、通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关爱女孩行动等各种活动,关心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儿童,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维护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十一)县文明办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作为有关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进行检查指导。

3、重点指导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十二)县总工会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配合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农民工家庭及留守儿童生存状况;

3、实施送温暖工程,继续开展职工互动互济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为特困农民工家庭和留守儿童提供救助和服务。

(十三)县关工委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发挥“五老”队伍的优势,对留守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文化教育;

3、http://www.6633.net 参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和各种家教知识普及活动;

4、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留守儿童,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十四)县文广新局

1、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调研以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会议和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

3、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对歌舞娱乐演出场所、网吧、电子游戏、音像制品、书刊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及时报道我县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学习等状况,以及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有关工作;

篇12: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会议指出, “十一五”期间,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 基本实现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提高了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势头, 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 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强调,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 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务求取得预期成效。 (一)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业节能要注重以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交通节能要重视发展公共交通, 优化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建筑节能要合理改造已有建筑,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生活节能要推广使用经济高效的节能产品, 培养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二)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三)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着力抓好节能重点工程、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四) 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建立节能减排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加快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污染排放。 (五)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完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制定和执行耗能设备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建立节能计量、台账和统计制度。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效标识、政府节能采购等管理方式。 (六) 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推进资源税费和环境税改革。调整进出口关税,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篇13:留守领导小组

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李永

副组长:卢凤军 李芳 陈湖涛

成员: 王禹李芳 夏杰 田琳 陈昌权

刘安禄 杨慧 各班主任 管理员: 刘安禄

心理辅导员: 杨慧 吴永

寨乐中学

篇14: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组长:王雪飞

副组长:焦守芳

篇15: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长:王

旭(校长、党支部书记)副组长:雷东海(工会主席)成员:梁

毅(副校长、纪检书记)

白晓华(副校长)

向首国(团支部书记)

张文涛(少先队辅导员、小学年级组长)

胜(九年级二班班主任)何永红(九年级一班班主任)邹

龙(八年级三班班主任)曾家智(八年级二班班主任)谢荣跃(八年级一班班主任)

王汉杰(七年级二班班主任、初中年级组长)陈

政(七年级一班班主任、代理爸爸)苟宗凤(六年级二班班主任、爱心妈妈)何全宗(六年级一班班主任)王晓强(五年级二班班主任)

敏(五年级一班班主任、爱心妈妈)

李国浩(四年级班主任、代理爸爸)

梅(三年级班主任、爱心妈妈)向艳君(二年级班主任、爱心妈妈)王香平(一年级班主任、爱心妈妈)

篇16: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当今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身上大体存在如下问题:生活依赖性强, 学习成绩滑坡, 厌学现象严重, 且大部分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自信, 有的则脾气暴躁, 易冲动, 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 他们是一个更需要班主任特别关注的人群。要想真正做到关爱留守儿童, 我认为班主任需要在留守儿童面前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留守儿童品德的塑造者

大多留守儿童是由祖父祖母监护, 接受的是隔代教育, 长期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 在某些价值观、人生观上常常存在偏执的认识, 表现得比较自私、任性、散漫。班主任应该结合留守儿童的这些特点, 把教他们学会做人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育儿童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做个有公德的人, 做个自律的人, 做个坚强的人, 做个大写的“人”。比如有个孩子, 由祖父母监护, 父母在外打工, 收入还不错, 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这个孩子每天的零花钱用不完, 有时竟然用零花钱来找人替他做作业。对这样的孩子, 老师应该询问他父母的情况, 引导他体会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和祖父母在家照顾的不容易, 逐步引导他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儿童的世界里, 我们不是一个裁决者, 而是一个“第三者”, 引领他们认识生活, 了解生活, 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当一个睿智的长者, 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点”一下, 让他们知道责任, 了解爱心, 学会宽容。这样, 我们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点灯的人, 点亮自己的灯, 点亮别人的灯。

二、留守儿童生活的指导者

在农村小学的一些班级中, 常常会看到一些看起来脏兮兮, 穿着不合时令, 衣服颜色搭配不协调的孩子。一问起来, 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他们缺乏生活上的有效监护。对于这种现象,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加以指责, 毕竟是隔代监护,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价值观、认识观往往与下辈人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老辈人的眼中, 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了。针对这种现象, 班主任应该在生活上对留守儿童做更多的指导照顾, 帮助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逐步脱离对父辈的依赖, 培养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班主任应该向学生讲清生活自理和劳动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他们从小就不依赖父母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形成他们的劳动观点, 端正他们的劳动态度, 培养他们的劳动品质, 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还应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生理知识教育, 使儿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及生理机能。如宣传合理的进餐、督促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指导学生合理的安排作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三、留守儿童学习的帮助者

监护留守儿童的大多是老年人, 他们以照顾孩子的生活为主, 在学习上, 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 所以在学习方面, 家庭教育和辅导环节几乎处于真空状态, 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时, 老师又需要承担起帮助孩子学习的重任。比如有这样一个孩子, 作业本上尽是错别字, 算术也摸不着头脑。每次考试, 他都是班上的倒数。同学们看不起他, 还经常嘲笑他。对于这类成绩落后又无人辅导的孩子, 老师首先要有爱心, 在学习、生活上“偏爱”他, 用爱心去滋润他健康成长。还要勤鼓励, 多表扬, 培养自信, 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 找到光明的前途。同时, 还要有意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目标, 让他们踮足可及。这样, 学生学习成绩跟上了, 心情愉悦了, 就能感到成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 渐渐地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 进步就会更快更大。

四、留守儿童心灵的引领者

资料显示,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 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 精神上缺少必要的关爱, 加上常受周围孩子的歧视和欺侮等, 表现出冷漠、孤僻的个性特征。长此以往, 会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班主任应及时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用爱的指挥棒引领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还可以用班级中情况特殊的榜样力量树立儿童的自信心。要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这些儿童的特长, 以此来帮助其树立信心。还要创造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使留守儿童的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结语

对于留守儿童, 我们班主任只有以多样的角色, 以师者的尊严、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 懒惰时给予鞭策, 出错时给予点拨, 成功时给予喝彩, 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 鼓起他们扬帆远航的斗志。为留守儿童们点上一盏星星之灯, 照亮儿童今后的人生路程!

参考文献

[1]吴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

[2]岳丽芬.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J].教育, 2016 (1) .

篇17:李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2010-2011学)

长:王

槐(校长)

负责工作安排

副组长:于

荣(副校长)

负责教育指导工作 王玉海(教导主任)负责协助教育管理工作 组

员:

王玉琴

赵玉霞

王锦德

李寿年

韩红梅

陈玉梅

(各班班主任)

上一篇:难忘的千岛湖游记作文下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法律援助条例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