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要点

2024-04-25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要点(精选4篇)

篇1: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要点

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林素蕊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福建漳州363000)

【关键词】颈椎病;经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疾患是骨科较常见的病,颈椎前路手术可改变颈椎病患者的神经症状,恢复功能的有效办法,颈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因此对护理要求高。1 护理

1.1 术前护理

1.1.1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性别、职业、文化层次及年龄特征,由责任护士配合主管医师进行讲解,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目的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我院技术力量及治护经验。请已康复的患者讲述亲身感受,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增强患者的信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能够配合手术。此外,还要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尤其是亲人的关怀和鼓励,对心理康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家属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1.2 术前训练

1.1.2.1 手势语言训练 由于前路手术切口近咽喉部位,患者术后1~2d往往因为切口疼痛而不愿说话。因此,术前给予简单的手势训练,以便术后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需求。

1.1.2.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前路手术操作时均须将气管推移过中线,长时间牵拉气管术后易造成呛咳,喉头剧烈疼痛或因局部水肿产生呼吸困难,因此术前需作此训练。用一侧手的四指将气管向非手术切口侧推移,要使气管和食管推移过中线。推移时注意力量适中,避免发生呛咳及咽喉水肿疼痛。一般于术前3~4d开始 ,每天3次,每次推移过中线坚持30min左右。

1.1.2.3 呼吸功能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方法⑴:深慢、膈腹肌式呼吸训练,⑵人工阻力呼吸训练,⑶有效咳嗽训练,3种训练方法交替进行3~5次/d,5 min/次,8~10下/ min,保持肺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1.1.2.4 颈托的选择 颈部手术后需要颈托固定一段时间,术前应选好合适的颈托,使用颈托主要是限制颈部伸曲活动,避免骨块移位。颈托围得过低,易产生头颈屈曲,影响治疗效果。围得过高,病人会感到不适,易发生前胸、下颚或枕部皮肤压伤。过大过小也不可以。

1.1.2.5 生活习惯训练 术前进行床上排尿、排便适应性训练,有利于防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1.2 术后护理

1.2.1 病情观察 颈部手术可影响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系统,易引起呼吸功能减弱和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电图异常。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予24h监护,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特别注意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每15~30min观察记录1次。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直至病情平稳。

1.2.2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即戴颈托,搬运时护理人员协助托起患者的颈部、躯干、下肢,使患者的身体呈直线水平,去枕仰卧硬板床上。仰卧时肩下垫一薄枕,使下颌抬起,头后仰,防止颈前受压 ,使开大的椎管再次变小。变换体位时,应采用平衡翻身。

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规按医嘱静滴地塞米松10mg,2次/d,以防止喉头水肿及控制血肿对脊髓的压迫,鼓励患者咳嗽,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1.2.4 切口引流管护理 手术常规放置引流管,观察术后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24h超过100mL者,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一般24h引流量小于20mL即可拔管。观察有无脑脊液外漏,若术后引流量多且色淡,切口敷料潮湿、呈淡黄色血渍印,提示有脑脊液外漏。

1.2.5 颈托护理 根据患者体型,给予合适的颈托,术后需戴8~10周,患者坐位、站立时都需佩戴。颈托即不能过紧,避免呼吸困难及压疮形成;也不能过松,以避免固定不牢。每天调整颈托的松紧度,以能张口饮食为宜。平卧时解除颈托,使颈部皮肤休息,但颈部两侧应给予沙袋固定。切口愈合后,每天用温水擦洗皮肤。护理人员要讲明佩戴颈托的重要性,并做好出院指导。

1.2.6 神经系统监测 患者术后回病房,立即检查上、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神经损害。术后24h内行神经功能检查,每2h1次,随后48h内每4h1次,然后每班1次直至出院。若患者主诉困倦 ,肢体沉重、阵痛、刺痛、麻木或肢体活动受限,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检查。

1.2.7 康复训练 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旨在增强肌力,调整活动性、协调性,改善全身机体状态。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损害后,可造成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损害,因此,应加强恢复性训练。方法:拇指对指、握掌,然后用力伸指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训练;颈部肌肉及运动范围锻炼;上肢带肌及肩胛活动范围锻炼,以上方法每日练习3~4次,20~30min/次;步行锻炼,病情平稳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

1.2.8 出院康复指导 术后颈托护颈 2 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继续上肢和手功能锻炼,进一步进行较精确的活动训练,如练字、做针线、织毛衣等;保持正确的姿势,伏案时间长每1 h活动颈部1次;睡眠时枕头高低适宜,颈肩部防止受凉。

参 考 文 献

[1 ]王谊,黄孔阳,傅声帆,等.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17-818 [2 ]李桃桃,颈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11(36):975-976 [3 ]王谊,苏丽萍.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8 :612-614 [4 ]马金芳,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健康指导[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4(6):113-114 作者简介:

林素蕊(1983-),女,福建漳浦人,护士,大专在读,主要从事临床管理工作及健康护理研究。联系电话:***,305063362﹫qqcom

篇2: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要点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颈椎病,围手术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常见病, 经颈前路治疗是其常用的手术方式[1]。手术的成功除了与病例选择、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相关外, 护理措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院骨科在对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间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6例, 均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 其中男31例, 女15例, 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 (53.6±4.1) 岁;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10例, 脊髓型30例, 混合型6例。病例纳入标准:均存在神经系症状同时有以下2项以上的阳性体征:内在肌萎缩、踝阵挛髌阵挛、霍夫曼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手握力下降、行走不稳踩棉花感、巴彬斯基征、颈肩部疼痛及上肢锐性放射痛。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 头部中立位固定, 用一软枕置于颈部下方。均取右侧颈前外侧切口, 切除病变椎间盘, 减压至后纵韧带, 用咬骨钳咬除椎体大部骨质, 置入钛笼, 嵌入骨槽, 并行钛板内固定术。

2 结果

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采用Odom评级进行评定。其中优26例 (56.5%) , 良14例 (30.4%)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 住院期间发生声音嘶哑1例, 呼吸困难1例, 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6个月病灶骨折均愈合。

3 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从时间上分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与这次手术相关治疗基本结束前的护理, 护理内容是分为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护理[2]。围手术期护理需进行系统性的整体护理以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颈椎病患者多由于脊髓及神经根受压, 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等神经障碍, 易有焦虑不安心理, 而颈前路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且手术费用也较高, 更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忧虑[3]。护士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 获得他们的信任, 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手术方法和疗效, 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等,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从而积极配合术前各项工作[4]。

3.1.2 术前训练:

术前训练包括术前体位训练和气管推移训练, 主要是为了适应颈椎前路手术的需要, 减少术后不良反应。颈椎前路手术体位训练主要是平卧和颈后伸、气管推移训练。方法:用拇指以外的四指将气管从右侧轻轻推向左侧, 力度不宜过大, 以患者有轻度气憋感即可, 气管位置以偏移中线2~3cm为佳, 每次训练20~30min/次, 4次/d[5]。

3.1.3 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咽喉炎患者需治疗咽喉炎后方可进行手术, 吸烟者术前戒烟。呼吸功能锻炼主要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等, 目的是提高肺活量, 以避免术后发生肺部炎症。方法如下: (1) 进行缓慢的深呼吸, 逐渐增加呼吸运动幅度, 降低呼吸频率, 以提高呼吸效率; (2) 用鼻吸气, 用嘴呼气, 呼气时缩口唇呈吹口哨样, 自行控制呼吸频率与深度, 同时做上肢扩胸运动可提高呼吸效果, 以不疲劳为宜[6]。

3.1.4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各中常规检查, 备皮、备血。加强营养, 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为主, 脾胃功能差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 同时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失衡, 改善营养状况, 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术前晚上清洁灌肠, 手术日早晨留置尿管。确保术前晚有良好的睡眠,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 以提高手术耐受力。

3.2 术后护理

3.2.1 体位护理:

手术结束后, 由护士及手术医生送回病房后, 将患者颈部、躯干、下肢呈一直线托起转移至病床上, 平卧位, 头部、颈下、双肩均薄枕垫起, 使颈部微后伸, 并用沙袋置于头颈部两侧防止头颈旋转。术后采用轴线翻身法, 每2h翻身1次, 可左、右侧卧。嘱患者尽量不要自主翻身, 避免颈部不正当用力导致植骨块脱出。

3.2.2 生命指标监测与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 每隔15 min观察1次, 平稳后1次/h, 各项指标均平稳后可停止;持续给予氧气吸入, 使血氧饱和度>95%;如血压低于90/60mmHg (1mmHg=0.133kPa) 或心率持续>110次/min, 且伤口引流量较多时, 则应根据血液常规获得数据, 及时输液、输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深浅度变化, 观察有无颈深部血肿发生。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伤口渗出及颈部肿胀。观察尿量的变化, 以防出现酸碱失衡或失血性休克。若体温超过38.5℃, 且持续不退时, 需及时进行血液化验或培养、胸部X线检查、尿液检查等以确定有或无感染。术后立即检查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及关节活动度, 有无声音嘶哑、呛咳等情况, 如有异常, 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患者痰液较多, 及时给予雾化吸痰, 20min/次, 2~4次/d。药物可用氨溴索、异丙托溴铵等, 促进痰液排除。嘱患者多饮水, 为患者拍背, 咳嗽以利于痰液咳出, 咳痰无力时给予吸痰。按医嘱静滴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 2次/d, 可预防喉头水肿对脊髓的压迫, 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3.2.4 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 若引流液>100ml, 鲜红色, 提示出血的可能。若呈血清样, 色淡或无色且量多, 提示脑脊液漏可能, 则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体位多取俯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以便引流, 引流液无明显异常且量较少时则可拔除引流管利于早期伤口闭合。切口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3.2.5 饮食护理:

术后6h麻醉清醒后, 可酌情给予流质易消化饮食。术后2d给予半流质饮食, 术后5~7d给予普通饮食, 饮食量应逐渐增加。饮食以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 小口吞咽, 不宜太快。

3.2.6 术后康复锻炼:

在术后患者未清醒时给予被动肢体康复锻炼, 比如将肢体按功能位摆放, 被动屈伸各关节, 按摩皮肤受压处等。清醒后则嘱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 如四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手指、腕关节、足趾及踝关节活动训练等, 训练15~30min/次, 3~4次/d, 不能主动锻炼的患者由家属协助完成, 逐日增加, 逐渐过度独立完成。尽早下床进行坐、站体位变换, 防止或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术后1周左右患者下床活动时需有人保护, 并观察其有无头晕、面色苍白等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下床活动少走、慢走逐渐增加活动量。

3.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佩戴颈围2~3个月, 避免颈部屈伸及旋转活动, 回家后坚持康复训练, 注意休息。解除颈围后可进行颈部多方向活动锻炼,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增强颈部肌力,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提重物, 防止跌伤。定期门诊复查, 如颈部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等症状则及时来院就诊, 防止意外发生。

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 笔者体会到, 对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细致评估, 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适应性的功能训练以及术后伤口及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 可使患者卧床时间缩短,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巩陈, 申才良, 付杰, 等.不同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3, 53 (7) :73-75.

[2]刘翠莲.42例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5) :63-64.

[3]葛祥玲.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西南军医, 2009, 11 (1) :161-162.

[4]康绍华, 徐月琴.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 2009, 15 (4) :474-475.

[5]郭佳.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新知杂志, 2010, 20 (2) :127-128.

篇3: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护理

[关键词] 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41-02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颈椎患者和各种交通性等损伤致颈椎骨折的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较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积极到位的手术护理配合对保证颈椎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1]。为了对临床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为今后临床为该类患者进行更加周到的护理,使患者的手术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使患者预后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22例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措施和相关護理体会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2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且临床确诊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39.6±4.2)岁;其中男16例,女6例;病程1~15年,平均(6.4±1.7)年。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22例患者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措施和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2 护理

2.1 术前

2.1.1 常规准备 ① 在手术实施之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和营养状况,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三高饮食指导, 即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使患者的体质得到增强,使患者机体的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提高。② 协助临床医生完成各种必要的术前检查,对患者的各种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2.1.2 心理护理 在治疗方案开始实施之前,由护士就治疗的整个过程、开展方式、注意事项等问题向患者进行详细而又系统的介绍。22例患者对于对治疗缺乏信心的患者,护士以诚挚的态度与其进行交谈,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的方式和最终效果,帮助这22例患者有效的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2]。

2.1.3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在进行手术之前的3~5 d指导患者自己用一手的2~4指插入切口一侧的颈内脏鞘与血管鞘之间, 向非手术侧进行持续性牵拉,另一手进行协助推移。牵拉的程度要使气管和食管越过中线。在刚开始的时候, 每次持续20 min左右,每天进行6~8次,以后推移持续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到每次40 min左右, 每天进行3~5次。

2.1.4 体位训练 颈椎病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需卧床。因此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进行以下锻炼:对患者进行仰卧位训练[3]。实施颈前路手术的22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仰卧位训练。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肩下垫薄枕,使肩部充分后伸, 暴露颈部[3]。每天训练2次,训练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以掌握。

2.1.5 佩戴颈托 在手术之前选择大小, 松紧都比较合适的颈托, 并在最短时间内教会患者或患者家属正确使用颈托的方法。正确佩戴方法: 佩戴时患者先取侧卧位, 操作者用双手牵拉头部, 将颈托后半部置于颈后, 再取平卧位, 将颈托前半部置于颈部, 使颈托前后边缘重叠, 固定颈托。在手术后立即进行佩戴。本次研究中发现2例患者颈部明显肿胀, 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时, 报告医生并协助敞开伤口,剪开缝线,清除血肿。

2.2 术中

2.2.1 常规监测 ①在手术结束后的24 h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每半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一次测量,直至平稳为止,采取心电监护措施。②注意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观察。颈椎术后要对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浅度进行密切观察, 采取常规低流量吸氧,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防止由于术后血肿、喉头水肿、 脊髓水肿而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现象。③在手术后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声音嘶哑、 进食呛咳等现象, 以防术中由于牵拉而对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造成损伤[4]。

2.2.2 体位护理 患者在术后必须保证绝对卧床, 使颈部活动的几率降到最低,患者的身体要始终保持在直线水平状态, 在变换体位的时候, 采用轴线滚动式方法进行翻身。

2.2.3 饮食护理 患者在术后的6 h之内,要保证绝对禁食,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适当延长禁食时间[5]。

2.2.4 切口护理 术后应对切口敷料渗出及局部肿胀情况进行观察, 使引流管保持通畅, 对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进行记录。术后2 d可将引流管拔除, 在换药时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防止感染。本次研究中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现象。

2.2.5 康复锻炼 患者在麻醉清醒之后,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手足活动, 术后当天就可以做手指、腕部关节活动, 足趾及踝关节活动。在进行离床活动时, 应戴好颈托, 在床上坐起, 在床边站立, 自行行走。护士或家属要在旁协助, 防止发生意外[6]。

3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准备、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体位训练、佩戴颈托等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护理、康复锻炼等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

对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在患者的围手术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手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英伟,赵璇,沈赛娥,等.择期颈椎手术患者困难气道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2(3):428-429.

[2] 孙利云.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13(1):527-528.

[3] 金荷娣,蒋俐.护理程序在颈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2(14):197-198.

[4] 尤祥妹.320例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7(24):683-684.

[5] 何玉珍. 110例颈椎疾病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273-274.

[6] 李苗.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684-685.

篇4: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收治的2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9例, 年龄28~54岁, 平均 (41.9±11.5) 岁;护理组30例,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0例, 年龄29~56岁, 平均 (42.4±12.2) 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CT、MRI诊断确诊为颈椎骨折, 且符合前路手术指征, 其中脊髓损伤C311例, C416例, C518例, C615例;28例为车祸造成, 11例为工伤, 19例为高空坠落, 2例为运动伤;排除病理性骨折、神经障碍、恶病质患者。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脊髓损伤程度、病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2]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3]

颈椎骨折患者术前需进行牵引保护、减轻脊髓压迫, 一般为3~8kg, 禁止颈部活动。因颈椎骨折压迫脊髓, 常导致呼吸肌和神经的麻痹, 咳嗽反射减弱, 所以因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状况, 及时清理气管和口腔分泌物, 并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湿化, 定期消毒, 防治肺部感染, 对气管切开者进行及时的吸痰。对患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用手指在颈外皮下插入一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 将气管和食管缓慢推向另一侧并超过中线, 持续3~5min, 每天3~5次, 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 为正常反射, 并练习呼吸和吞咽动作, 因手术期需长时间刺激气管和食管。训练床上排便, 指导患者保持颈部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保护颈部。做好术前准备, 包括胃肠道准备, 术前12h禁食, 6h禁水, 备皮等。

1.2.2 心理护理

颈椎骨折患者病情均较为危重, 疼痛较为明显, 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 恐惧心理严重。我们应解除患者和家属的思想负担, 解释手术目的, 是解除脊髓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治疗, 稳定情绪, 分析手术安全系数, 并简单介绍手术经过和康复过程, 得到患者的身心配合。

1.2.3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各项指标, 检测血气生化, 调节氧流量为2~4L/min, 合理湿化气流, 并雾化吸入抗生素 (庆大霉素8万U) 和α-糜蛋白酶2000U合并200ml0.9%的NaCl, 防治喉头水肿和肺部感染;定期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 给与一定的止痛药, 并播放愉悦的音乐, 分散注意力;注意切口保护, 病床头放置切开引流包, 及时清理渗血和皮下血肿, 保持切口皮下引流管负压;颈椎骨折术后需长期卧床近1个月, 所以需及时按需翻身, 并且每天用热水擦身, 防止褥疮发生, 但需要三人同时进行, 保持颈椎的稳定;维持卧床体位, 放置颈椎枕, 并在头颈两侧各放置沙袋1只, 固定颈部, 并在活动或侧卧时戴颈托。嘱咐进食少量流质, 减少粗纤维防止便秘;训练自主排尿反射;指导四肢活动和神经反射训练;进行呼吸功能恢复训练, 帮助胸廓的扩张、膈肌的上抬, 每天3次, 每次15min。可以嘱咐进行深呼吸和大声唱歌来愉悦心情, 并且锻炼呼吸。

1.2.4 特殊护理

对于截瘫或者暂时截瘫的患者给与鼓励和解释, 并通过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来恢复基本脊髓反射, 重拾康复信心, 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调节家属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 安慰并鼓励康复训练。重视截瘫患者的情绪变化, 防治褥疮、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 指导进行肌肉按摩, 每天4次, 每次持续15~30min。

1.2.5 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4]

在患者出院之前进行必要地健康教育, 增长患者对在家恢复的康复知识, 并且进一步了解颈椎骨折的恢复进程和注意事项, 还促进改善医患关系, 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反馈满意度。机体指导如下: (1) 3个月内必须带颈托保护颈部, 避免颈部过屈和过伸, 以及旋转活动。 (2) 减少进食粗制食物, 避免食管对患病骨的压迫, 若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吞咽梗阻感, 应进行及时的院内复查。 (3) 经复查显示颈椎生长良好后, 可进行从轻至重的颈椎康复训练, 包括屈伸、旋转等。但应注意幅度, 避免再次剧烈撞击。尽量睡硬板床, 垫符合颈椎生理弯曲的枕头, 选择适合的睡姿对颈椎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对瘫患者应抱有信心, 努力生活, 乐观积极地对待。

1.3 疗效评定

按照疼痛指数进行评分, 统计手术康复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计量数据, 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标准为P<0.05时, 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统计结果显示, 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3.3% (25/30) 高于对照组的76.7% (23/30) , 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6.7%, 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由于颈椎的特殊解剖结构, 使其成为外科手术的疑难疾病之一。其中有大量重要神经、血管和器官通过, 骨颈椎骨折往往对患者和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和身体创伤。外科手术固然重要, 但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率也是有一定的贡献的。所以, 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是相当有效和成功的。

本次实验证明, 护理组在实施了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 提高了颈椎前路手术的治疗效果, 并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并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得到较大的满意度。有许多护理工作者研究[5]发现, 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的效果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进而开展各项诊疗计划和方案。

作为医务工作者, 能够救治患者是最大的心愿, 退而求其次, 减轻患者的痛楚也是值得追求的。本次经验能很好地推广系统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大力开展和推广, 这不仅能提高医疗效应, 更能改善当今社会形势较为严峻的医患关系, 能体现我们的医德, 救治广大患者, 值得学习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治疗颈椎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收治的2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 行普通护理干预, 护理组3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情况, 包括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3.3% (25/30) 高于对照组的76.7% (23/30) , 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6.7%, 疼痛指数2.1±1.低于对照组12.9±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疼痛指数,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前路,颈椎骨折,护理干预,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范琪娟.20例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22 (6) :127-128.

[2]吕建芬.颈椎骨折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13 (7) :132-133.

[3]于静, 李洪生.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1 (30) :95-96.

[4]孙美芝, 陈燕.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16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34 (11) :8542-8543.

上一篇:班长特点下一篇:对冷水江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