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回忆散文

2024-05-15

空白的回忆散文(通用14篇)

篇1:空白的回忆散文

空白的回忆散文

坐在写字台前,拿起笔来不知道写点什么?我那笨实的脑袋不知装着什么?是文字,感情,还是乐趣。不知道,不知道,脑袋一片空白,难道海豚在里面游泳呢?还是面糊呀?

倒上一杯红酒,靠在自己的床前右手拿着笔在纸上写,写出不知的感觉,左手拿起红酒敏上一小口,嘴里没有感觉,失去了嗅觉,还是干脆就一股脑的一杯喝下去了,有了感觉嗓子好热,脸好烫!!眼睛带着头晕目眩的右手持着忧伤的笔继续写着。心儿飘飘的柔情离我已远去,月亮从我的身体已经带走了她们,把我的情不知带到哪里了!

在写字台前,台灯亮着,而我的心静了,大脑的一片片空白带着一丝丝的困惑,这里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就只有灯和电扇,数着手里的珠子,虽然数来数去就这有11颗,但是不知数了多少遍,自己的心情,忧伤的旋律只有自己能知道,把房间的灯关了开启那盏台灯在窗户那边,自己边写边看着对楼的灯光一户户陆陆续续的亮起来了,这时楼下有了嘈杂的声音了带上耳曼天天使人安静的音乐,犹如又回到了高中时代的.生活,一片迷茫,一片忧伤的渡过着高中时代,而现在又像是回忆,回忆从前那样的困惑与无奈,但是是有朋友给开导从哪隐隐约约中走出来,现在呢?会有谁让我能从中得到帮助呢?

当时的纯真友谊,现在的经济利益,这就是生活!!

那时的年少轻狂纯真,现在是未来的迷茫无助!再也回不去了!!

“求之自然,顺其自然”

空白的回忆是在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上去了我相信每一个朋友都有过那时的大脑和心一样的空白,就是在想什么时想出来!

空白的声音在你身旁漂浮着!!

篇2:空白的回忆散文

当然,希望与现实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有时,这差距还大得令人无法接受,更令人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幼小的生命还需照顾却遭到了遗弃;一份看似牢固的友谊在利益、升迁面前却土崩瓦解;海誓山盟的爱情却在贫穷与疾病来临之即不堪一击;白发双亲期待的眼神却等不来子女熟悉的身影。这样的听闻多了,如此的场面见得也多了,有时甚至困惑于人间真情是否真的存在。怀疑追寻的是不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幻梦境,舔舐伤口的疼痛质问曾经义无反顾的努力是否值得。

没有爱滋润的心灵越见孤单,缺少爱抚慰的性格越见孤僻,不曾爱过的生命越显暗淡。人的一生,都在渴望着爱的眷顾,更在追求的努力与付出中期待爱的来临,期盼拥有能温暖一生,抵御风雨之真爱的出现。其实,没有人愿意月下独酌,感受凄清的月光而潸然泪下。没有人愿意独伫窗前,遥望精彩的世界将自己排斥在外而只能孤芳自赏。没有人愿意独望街头那些温馨幸福的画面而顾影自怜,黯然神伤。

每个人都憧憬过自己的生活,编织过美好的未来,期待过幸福美满能如影相随。也为拥有那些想要的生活而拼搏过、努力过、付出过。有的人比较幸运,如愿以偿,到达了理想的彼岸。而更多的人却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不是走入死胡同,就是误入布满荆棘的山路,不是跌入见不到希望的黑洞,就是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无功而返,一次次追寻,收获的却是一次次的伤痛、泪水与无奈。

情感追寻的路上,带着希望出发,却遭遇了连绵的阴雨,情感寻觅的激情亦在这样的风雨之中渐渐消散。爱的希望却换来不愿看到的彼此伤害,爱的祝愿却演绎出难以承受的伤痛,爱的期待看到的却是尔虞我诈。相互欺骗,相互利用,只要收获,不想付出,极难探寻到一丝真诚。这样的追寻亦只以亲人的漠然而两不相认,友谊的不再纯真而腐蚀变质,爱人的渐行渐远而反目成仇,劳燕分飞,让人无法再相信人间真情的存在。

篇3:现代回忆散文的心理学解读

主观方面, 回忆性散文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在思想中的沉积和提炼的结果。作家在生活中独立思考人生问题, 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认识。鲁迅写《朝花夕拾》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所以, 回忆百草园的花花草草、长妈妈给他讲故事……1926年, 鲁迅已经人到中年, “三一八”和“四一二”惨案的发生, 使鲁迅悲哀痛苦, 此时回忆便成了他心灵的避风港, 在那里他找寻着人性的爱与美所给予的温暖。他回忆童年天真烂漫的时光, 掏出心底那些珍藏许久的往事, 慢慢咀嚼, 从而有了对生命的追问。

客观方面, 社会的变革和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作者形成心理落差。鲁迅留学日本而思念儿时的故乡, 而作《朝花夕拾》。巴金经历了文革, 从而有了那本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社会外部环境是促发作者心灵思考的助推器, 也是形成文学审美的资料库。外部环境可以给作家心灵的启示, 成为作者写作的动机。一个场景, 一个人, 一段话, 一件事都可以给作家带来或喜或悲的内心体验, 尤其是过去的人和事, 遗失的美好总会带给人淡淡的忧伤, 或怀念或感动, 留在记忆中的肯定是当时触动人心的东西。

二、回忆性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回忆性散文的主题大体分为四类 :1. 追忆童年。如鲁迅《朝花夕拾》、茅盾《我的小学时代》。2. 思念故乡。如茅盾《可爱的故乡》.3. 难忘旧事。如《记一辆纺车》。4. 怀念亲朋。朱自清《背影》、《儿女》, 艾青《忆白石老人》。在学术界对于散文的分类比较驳杂, 人们对于散文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散文就是作家对于自我生命形态的叩问和咏叹 , 在美学层面形成一种对话方式, 诉诸读者一种审美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形态, 无须写人却又不可避免的反映着人。

散文文体具有独特的美学规范和文体属性。记叙散文主要侧重于人的经历, 然后把经历和感受通过作者思想表达出来。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可以作为散文来表达, 散文更多的是一种文学沉淀, 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独特感悟。精神建构只有和社会发生关系, 形成价值观念后才能从思想上反映在文字上。散文的叙事是拔高式的叙事, 区别于小说。而且, 散文是片段式的, 不连贯的, 不追求完整性, 但这些片段的背后有统一的思想主宰。

回忆性的记叙散文主要是回忆主体生命过去所经历过的事。主情性和写实性。回忆部分采用叙事的写作手法, 并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如“大概是三十年以前吧”“九年前的这些日子”。一个作家有几篇作品有连续性或互补性。如茅盾的《疯子》、《阿四的故事》、《小三》, 都是对作者儿时的邻居阿四, 小三的真实回忆。回忆的内容必须是在回忆主体人生留下深刻印象的, 人或事件本身涵盖的韵味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经常回扣回忆主体的心灵。直接影响着回忆主体对生活的判断。回忆性散文中的人或往事具有失真的特点, 随着时光的流逝, 作者的经历会附加在原来的经历至上, 从而构建新的审美架构。失真是带有时间性覆盖和遗忘。文学作品不是纪实的, 是作者在想象空间经过典型化处理而达到美学效果的加工品。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都具有合成效果。

三、回忆性散文的价值

对文学的价值。现代回忆性散文非常朴素, 大多是不加雕琢, 返璞归真的情感流露, 比如萧红的《商市街》、《桥》等散文作品, 表达了命运的坎坷和早年的不幸, 成为了作家用生命演绎的一部血泪史。童年的不幸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 越是伤怀越具有感染力。回忆性散文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逝去的忧伤。从文本形式上, 参悟人生的优美语言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给文学无穷的力量, 从文本内容上, 感染读者与作者涕泪交流, 心灵相映, 祭奠历史的悲哀, 呈现不同时空的审美交错艺术。

对社会的价值。如《记一辆纺车》和解放区的革命人民反围剿联结起来, 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延安的革命精神。巴金“讲出了真话, 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可以说, 这五卷书就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茅盾《可爱的故乡》“我回忆这些往事, 想念这些故人, 是为了寄语故乡的亲人 :浙江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踏着前辈的足迹, 高举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前进再前进!”

对人生的价值。首先, 回忆性散文对人有激励作用。茅盾回想三十年前的武昌革命, 以及三十年中发生的几次大变革而发出感慨“回忆是辛酸的罢, 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其次, 回忆性散文启发人对生命的思考。如叶圣陶的《春联儿》回忆推鸡公车的老俞原本想在过年时把两头猪卖掉, 做点小买卖, 小儿子却死了, 大儿子在前方打国仗, 卖猪的钱只能给儿子做丧葬费。他叹道“唉, 说不得了, 孩子死了, 猪也卖了, 先前想的只是个梦, 往后还是推我的车子——独个儿推车子, 推到老, 推到死!”对人生的无奈, 作者给予乐观的态度, 拟了一副春联“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摘要:回忆性散文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在思想中的沉积和提炼的结果。社会的变革和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作者形成心理落差。回忆性散文的主题大体分为追忆童年、思念故乡、难忘旧事、怀念亲朋四类。现代回忆性散文对文学、社会、人生都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回忆性散文,原因,特点,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文.“乡间风景”的发现——周作人早年文学观念与散文文体的生成[J].鲁迅研究月刊.2014 (05)

篇4:填补空白的散文史稿

《史稿》全书共分六章,以丰富的史料和清晰的线索勾勒了现代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和报告文学)萌生成长的历史,阐释了散文与时代、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散文创作的继承与借鉴等规律性的问题。并对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以及发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品,都作了分析和评价。在叙述作家作品的同时,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的刊物和集子。

作者的《史稿》是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的基础上写成的,它弥补了前者的不足。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了《新青年》主将陈独秀、钱玄同等为杂文艺术的发展所建立的重大功绩。论述了他们畅达爽快的文字、昂扬激越的情感、以及横扫论敌的气势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在谈到左联时期的杂文创作时,对瞿秋白的杂文作了积极的评价,把它称之为抨击黑暗社会的匕首和投枪。《史稿》对小品文的积极倡导者周作人在散文方面的贡献,予以肯定。在承认他的小品艺术开一派风气的同时,对他的落伍作了严肃的分析。《史稿》也论及了现代报告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介绍了瞿秋白、邹韬奋、范长江、夏衍等人的作品,而且也介绍了周立波、刘白羽、周而复、华山等解放区的报告文学作家。

这本《史稿》的最突出之处,是从丰富的史料中寻求规律。不是信口开河,言过其实;而是注重史料,追根溯源。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认为探寻规律应跟提供丰富的史料结合起来,文学史著作给予读者的不仅是几条规律,而且还要提供大量的知识,才能使读者开阔眼界。一部好的文学史著作,应该在阐述很多史实的基础上,自然和生动地展示出规律来,这才是科学的方法。”(《史稿·后记》)这样,使读者获得的知识,才不是片面的、抽象的,而是比较全面的、具体的,能给读者认识上和方法上的启迪。

作者的文笔清新流畅,自然生动。我们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就看到作者的尝试,“竭力想把每段札记写成一篇简洁的散文:有叙述,有剖析,有议论,也有交织着爱与憎的感情的抒发。”(《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序》)在《史稿》的写作上,作者也是用散文的笔调来叙史论事,避免了一般写史存在的呆板冗杂、趣味索然的毛病。

无可讳言,《史稿》也未臻完美,对外国文学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散文的萌生和发展,作者未曾谈及。鸳鸯蝴蝶派与礼拜六派文人的散文小品在当时小市民中颇有影响,《史稿》既然是现代散文史,就应稍稍地予以评介,但作者未曾涉笔。当然,要想在十六万字里穷尽中国散文的一切是不可能的,但这毕竟是白璧微瑕、美中不足。

篇5:曾经的承诺,全是空白散文

有人说,对一个人的好感只是三天,三天过后还有感觉那就是喜欢上了。100天后你还没忘记,那便是爱上了你。

我们分开到今天3月23日已经170多天

有人说,在16岁别轻易爱上一个人,因为那个人是你一生最爱的人,如果我们换换心脏,你就会知道,我有多爱你。

现在我傻傻地活在我们的回忆中,不断回味那个有你和我的天空。

一个人的世界,病了,一个人扛,烦了,一个人藏,痛了,一个人挡。。

篇6:散文阅读:念想,空白

想起一句话:念想,在花开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儿看到的这句话。在荒凉的时光里轻轻地印在了心中。

是的,那也许是伊人在静默的时光里安坐在暄妍明媚中,聆听着鸟语花香,思恋那远方的良人,曾经的情人,如今的恋人,又或者是如今的陌路人。总之,那一份思念,那一份寂寥便在幽情中娓娓的轻绽,有如那花儿,有如那鸟儿,有如那阳光。轻轻鸣响,聆听的弦音是心中的切盼还是云游天宇?自由轻淡,散漫无拘。

也许只是伊人心中的心瓣在绥绥的开。被安在了时空里,独坐无语,却念安。浅白的色泽,似那抹浮白的烟云。无可捉摸,也不想再去汲汲相求。

时光就这样让人儿苍老,人儿就这样让时光荒凉。

也许,那就是她的清妍之心花,自我悠然,自我聆听。可是我这个外人远远的看去,却蓦地滋生出一种浅白的意味。也许仅只是一抹意味不明的白,无如蕴藏着诸多的幽情霭思,然后在明艳的尘世里,就如那浮云般的浮白。

空白,已经早已入住我的思想。因此,渲染上我的色泽,所有的一切便都是空白了。

轻轻地静坐于时光里,不思不想,似愣愣的神游太空。幽霭蔓延,似情韵弥漫,酿制的究竟是香醇的清幽还是浮浅的.空白,也许无关紧要。紧要的,只是将一片刻的时光被无可铭说的情愫占住,归其心,又散其魂。满足或不满足,也不是从时光中就可以计较,丈量。就让时光将我雕塑成一个空白的人儿,是我空蒙的追逐。

念想,来自远古。

那是许久前,偶然的恻思,一抹异样的情愫便填满胸怀。思念,远古的美丽。呵,很早前的美丽,很早前的神思悱恻,很早前的幽韵暗藏。直至今,似乎真的氤氲成一片远古的花海雾池,而我心魂深处的幽情便以凄清的姿态绽放,盛载在我的湖池里,供我独自婆娑,葳蕤。

穿越硝烟弥漫的幽古之战场,来到那洪荒时期的太古之初。幽幽的,念想以丝线网结起时空的横亘,悬挂起这抹独特的人类荒情莽爱。那时,也许烽烟四起,也许硝烟弥漫,也许太平盛世,也许繁华似锦,也许陌生花开,也许绸缎生津,也许布衣荆钗,也许辉煌隆冬,然都无法排挤掉这一抹人类的七情六欲。似乎又独放异彩,独占心魂,几魂魂的相依相恋,几世世的相寻相觅,只因心中的那一抹念想。思念着心头。

当这些浮泛的念想贮满盛世繁喧,还以最为持久,最为耐味的便只是空白。是的,空白的色泽,不沾染任何的光泽,只是浅浅的从光影里弥漫消散。笼罩的奇姿异态摒弃了所有的光鲜明媚,清姿丽影一并的消逝于时空,返回的是白。浅白,浮白,在空空的时空里伫立成空白。

空白。简单,寡淡,却融和了所有。

坐在寂寂的时光里,幽幽的冥想那些过往,那些欢喜,那些忧愁,那些感动,那些愤恨,那些刻骨,那些铭心。却只是赋予身心更多的无语。难以言说的一切一切都不再重要,也不再占据任何的空间,只是如絮如丝般的白,浅浅的痕迹划过,淡淡的思想飘过。远去了。散了,杳了,恁是伸长了胳膊都难能再抓住,也抓不住。

色泽只是眼中的幻象,明媚只是心中的焕化。灿烂的一切都是情感所赋予的,失去了它便失去了所有的美丽。而情感随着岁月,随着时光在置换,转变。当哽哽的心再也无力达到心魂所想的高度时,一切都回复了它原有的面貌。青白白,荒茫茫。

那时,他说,人活洒脱些。我知,但寂寂地怯在了凡尘俗世面前。

无语成殇。那时,心,已知一切在我都是空白,无论说与不说,无论求与不求,无论争与争。

也许就在那时,这抹不是色泽的色泽便这样的入驻我心,将我隔空蒙在了落落的尘世。呆呆地端看时辰慢慢的移滑,而心头的念想便也如那天上的游云浮白成一种空洞与邈远。

那是一个硕大无穷的窟隆,无限的在灵魂上空延伸,扩放。蜿蜒的逶迤,汪洋的波澜尽自被碾平舒放,消隐成再无褶皱的空场。却又以若有若无的磁性粘附着身心,使之无可拒绝的迅速苍老,斑白。

思想那个坐在时光空城的女孩,安静的聆听心花的开放,轻喃:念想,在花开里。而飘浮在她头顶身侧的便只是那寂寂的空,淡淡的白。飘忽着如一阵轻风吹过,卷至天穹,连着天空与大地,成一片空旷而疏离的无限思量的白。

彼时,我轻轻地伫立于一隅,呆呆地闻听那心花的开放是否将清香从空间里传来。驰骋我的无由神思,安置我那空白的念想。空白便凝聚成我缺魂少魄的虚无,在一场盛世暄妍中还我以荒芜与空洞。

念想,出自心魂,亦自无由间,状似无神,寥廓淡漠,搁浅成一抹无韵的空白。

念其心,思其魂,酌其韵,怜之,悯之,是其一种浅浅的疼,深深的沉淀。

篇7:和时光一起空白散文

有些人,有些事,就是沿途的风景。

有些机缘,有些故事,就是一次偶然的重逢。

一笑而已,擦肩而已。

有多少回,我认真了之后。发现,生命在任意一段时光里,都能找到不同形状的伤。那些和亲情、爱情、友情有关的过往;那些和理想、志向、江山有牵连的轻狂;那些和人情世故、和繁文缛节、和生存规则有关联的点点滴滴;那些和饭食、水酒、烟火有关系的细细碎碎,折磨着多少思想,看皱纹残破的.收拾一天又一天的夕阳。

风,吹起了我们,我们携带着温暖和忧伤。在自己也辩白的地方,细细思量。

其实,找无数个理由,找好多个分分钟钟,让自己空白着,实在是一件奢侈的爱好。

空白了,感觉真好!

就闭上眼睛,感触阳光闯过眼帘的那一抹红;就坐在一朵莲花上,让心身伴着风的脚步,微微摇摆、浅浅入定;就摊开双手,让天地万物,顺着一句箴言,轻轻地站在手心上;就浅浅的呼吸,然后连自己的呼吸也浅浅的清理完毕。

时间没有停顿,感觉一定停顿。哪怕就那么几秒。

往事都请回来,播放一遍;曾经都叫出来,再看一眼;色彩都涂上去,鲜艳千年;沧桑都捐出去,应酬万赞。丈量一下,我们的坎坷和平常,印证一回那些恋恋不舍的过程和印象,催发一切素面朝天的落寞和轻狂,发酵一次大风一样的自由和远航。

听,一根灯芯落地的声音,如此的脆响。

想,一声叹息飘渺的流转,如此的沉重。

心,一直沉,一直沉,继续沉,继续沉。当感到呼吸困难的时候,让这种感觉停顿下来。我们做得到吗?

凉热在吗,爱恨在吗、名利在吗,自己在吗。

一朵又一朵的云,飘着,自在的随风。一朵又一朵的花,绽放,随意的开阖。

守住一丁点空白,挺好!

放飞吧,那些撩人的音乐,那些动容的瞬间,那些不舍的温暖,那些微醉的感叹。

给心绪松绑,看一只鸟对天空的宣言;给心灵卸甲,看一溪流水对大地的委婉。

让无牵无挂的感觉呈现,把时光雾化,让岁月稍息,让心思休憩。

煮一壶好茶,和天地在一起,轻呷一生的味道,苦了、哭了、淡了、笑了、累了、走了。

万物,奉养了我们,最终也在教育我们。

谁会明白?一片叶子上记录的生生死死;一朵流云上擦净的恩恩怨怨;一缕清风里缠绵的永永远远;一撮泥土里饱蘸的是是非非。

篇8:空白的回忆散文

如果我们把一篇篇经典之作比作一座座美丽的宫殿, 那么只有那些掌握着能打开各个门户的钥匙的人, 才有可能拾级而上, 登堂入室, 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那么打开这些文章的“门户”的第一把钥匙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要找准作者的情感触发点。

其实要找到这个点并不难, 它常常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语句, 如《春酒》中的“家乡味”, 《老王》中的“不安”与“愧怍”, 《背影》中的最后几句话, 等等。所以在上《背影》这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在听了课文录音后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缘由 (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 ,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不见父亲两年之后见信伤情的回忆之作, 再借助多媒体投影补充作者谈写作动机时的原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然后抛出问题:“这是父亲什么时候留给我的背影呢?这让我‘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的背影又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透过那充盈泪水的双眸去追寻那令他无法忘怀的感人的背影。”这样就直接切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文章的第6自然段。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从不同角度感知背影。我要求学生想象并模拟“探”“攀”“缩”“倾”这一系列动作, 然后问:“如果让你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你会感到困难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很轻松”。

“那么对父亲而言呢?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很困难”, “因为父亲年老”“因为父亲肥胖”“因为父亲走平地都步履蹒跚”“因为父亲穿的是不方便行动的棉袍”……

“父亲明知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对自己并非易事, 为什么偏不让儿子去, 一定要自己勉力为之呢?”

……

在朗读、讨论、想象与回放中, 学生充分感知了背影的沉重、蹒跚和艰难, 然后我又深入追问:“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是在平常, 如果这是一个昂首挺胸时的背影, 如果这是一个春风得意时的背影, 也许它就不会令人泪眼婆娑、刻骨铭心。那么这个背影为何会在历时八年之后仍如此清晰地凸显在朱自清眼前呢?请联系相关语段找答案。”这样就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学生迅速地从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找到了原因:那是因为父亲的背影出现在家境惨淡, 祸不单行这一不平常的背景下。然后教师总结:“这个背影是在冬日, 是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 奔丧回家时的背影;是变卖典质, 借钱办丧, 老境颓唐时的背影。日渐苍老的父亲在丧母失业的悲痛中还要独力承担家庭的重担, 我们可以想见父亲的心头一定郁结着浓浓的愁云。就在这凄凉哀伤、令人禁不住悲从中来的氛围中, 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出现了。一头是谋事养家的重担, 一头是儿子的路途平安, 天平的两头孰轻孰重?父亲选择了儿子。为给儿子送行、买橘子, 他从月台上爬上又爬下, 这一沉重、蹒跚、艰难的背影因不同寻常的背景更彰显出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这一份较之平常更显深挚的父爱怎不令儿子心疼而又感动以致潸然泪下?”至此, 学生已经遵照作者的思路渐入佳境。课堂上凝重的气氛、动情的朗读以及积极的参与说明他们心底的情感之弦已被一次次拨动, 一些相似的体验开始被唤醒, 他们的心情开始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但如果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仅满足于此, 那是远远不够的。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回忆性的散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我”, 即“现在的写作时的我”和“所写的事情中涉及到的过去的我”, “现在的我”在注视着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甚至完全陌生的另一个“过去的我”, 就在这样的一种审视与观照中, 文章诞生了。这两个“我”在文章中有时会以一隐一显的状态出现。就如《阿长与〈山海经〉》中, 回忆中阿长的许多行为让“我”讨厌, 那是因为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 但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儿时的“我”在文中是显性的, 而现在的“我”则是隐性的, 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理解的。有时这两个“我”在文中会交叉出现, 现在的“我”会站出来对过去的“我”进行评论。比如《背影》中“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和“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是过去的二十岁时的“我”的心态, 但一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却透露出了现在的“我”对那时的“我”的批判和揶揄。有时文中的两个“我”会遵照顺序一前一后出现, 现在的“我”通常会在文末表达对过去的追念或反思。比如《老王》中的“我”在听闻老王的死讯后, 开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在对过去的“我”的言行的一次次审视与反省中, “我”渐渐明白心上的不安源自“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两个“我”在年龄、阅历、心态、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这些文章所寄予的情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它必定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 甚至还会对作者的情感产生误读。所以我觉得要想准确解读这些文章, 把那一种“蟠结在心中”的“极浓厚的情感”, “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 就必须掌握第二把钥匙, 那就是立足作者的观照点, 循着作者的视角, 披文入情, 探幽览胜, 最终洞察作者的心灵轨迹。

篇9:浅谈回忆性散文教学的情感探索法

《背影》问世数十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但是它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阅读效果?难道仅仅是因为文中的父子情深吗?很显然,推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朱自清和他父亲常年失和,即使是父亲送他坐火车时,他对父亲依然是淡漠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一个“暗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朱自清对他父亲的不屑与调侃,在他心里,父亲的思想是落伍的,和他是格格不入的。难道仅仅因为父亲后来给他买了橘子,作者的感情就立马发生变化,长期失和的父子关系就一下缓和了吗?很显然不是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时隔八年之后才写的,这八年里,他日渐感受到背井离乡的苦楚,思乡念亲之情日浓。更重要的是,他也已经为人父,充分地体会到了做父亲的艰辛和父亲对儿女的深情。所以,他再写那段往事时,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带着对父亲的理解和同情。八年后的“我”再去审视过去那个不成熟的“我”,多了一份追悔,多了一份对父亲的愧疚,“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一反语的运用,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自责和懊悔。试想,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有顶撞过父母?谁不认为父母的叮咛嘱咐都是无谓的啰嗦?但是等到我们慢慢长大,在外漂泊无依时再回想父母,心里满满的都是暖意,同时也夹杂着无尽的愧疚,现在再来分析文章,文中那一次次的流泪,究竟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还是“现在我”在泪眼朦胧中写作《背影》时勾引出来的?恐怕这才是这篇文章引起大家共鸣的真正原因。

《老王》中,杨绛对善良却不幸的老王的感情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文革时期的杨绛认为老王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生活艰辛的孤独者。“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老王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一连串“只”字的运用充分地表现了老王的孤苦无依、生活艰辛,这个时候的杨绛对老王是同情的。随着和老王接触增多,杨绛又被老王的忠厚善良所感动,“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一个“压根儿”就可以看出她对老王人品的充分肯定,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顾虑,老王就是那样一个善良纯朴的人。这种同情、尊敬一直持续到老王临死前,垂死的老王因为心系杨绛一家,挣扎着去给他们送了他仅有的鸡蛋和香油,这是一个穷苦人所能拿出的最大善意。但是杨绛一开始没能彻底领悟,面对垂死的老王她感到害怕和吃惊,“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直到听说老王去世,杨绛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但她还是没能明白那到底是为什么。为此她一直在思索,很多年过去了,她终于明白,原来那是愧怍。杨绛通过“愧怍”一词,表达了她对老王的内疚之情,内疚她之前没有理解一个善良人对她及她家人的关心、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善,她逐渐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于是在文章末尾写到“愧怍”二字。至此,作者的整个情感线索便梳理清楚了,学生也能清晰地明白,现在的“我”写这篇文章是对过去的“我”的一种反思和批判。这样分析,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体会作者的情感都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鲁迅的《风筝》一文也表现了写作时的“我”对过去的“我”进行批判。他批判自己扼杀了弟弟童年游戏的天性,这种对过去自己的批判隐含在作者所叙故事的字里行间。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是随着这种批判的深入而逐渐清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儿。”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一开始对风筝的态度是嫌恶的,尤其是对于小弟弟热爱风筝的行为,在他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这种厌恶的感情由于发现小弟弟偷偷制作风筝而发展到极致,“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折”、“掷”、“踏”,一系列动词的运用表现出了作者的愤怒之情,“傲然”、“绝望”这两个词的对比又把我和小弟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较量中,作者以为他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因而“傲然走出”。然而,没想到,二十年后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一本书,“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他为年幼时毁坏弟弟的风筝,虐杀他游戏的天性感到愧疚,想要“补过”,然而他清晰地认识到,这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于是,他又想到另一个方法,去讨弟弟的宽恕,不幸的是,弟弟已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事已至此,“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从嫌恶,到愧疚,到沉重,再到最后的悲哀,作者整个的情感线索就清晰地浮现出来,有了这样的引导和铺垫,学生能深刻地明白两个“我”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从这三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在写“我”,回忆性散文更是如此,不仅写现在的“我”,还写过去的“我”,更重要的是写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的看法。因此,要想教好此类散文,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去理清两个“我”之间的情感关系,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回归文本,通过文本细读,实现言意互转,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因言求意,缘意释言,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细腻处,体会他的感情,分享他独特的内心体验。

篇10:适当的给自己留一片空白网络散文

很多时候当我们聚精会神的想要回忆一段过往,却往往只能检索出一片空白。向喜欢的人表白爱意总是笨嘴拙舌,心里一片空白。接触一段感情,让我们的生命留下了大片的空白。有的时候路没走对,却栽了个大跟斗,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前途一片未知的空白。也许每个人都难免会和空白相遇,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好像一辈子都在做填空题,一辈子都在想方设法地填补自己的空白,似乎根本没法接受空白的存在。

其实我认为,人是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空间放松的,这样才可能有更精彩的生活。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一点的空白,放弃一些多余的负担,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在空白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新的方向,也许会看到更加美丽的风景。如果看到的未来是一片空白,其实是很好下笔的。遵循你内心真正所想的`东西,无限的可能都在你面前摆着,这个时候不用着急你面前的是一片空白,而是想想我的第一笔应该落在哪里。

空白不应该是一种逃避的状态,为了把世界屏蔽在自己的思维之外,真空一样的把自己的世界经营成一片空白,处心积虑以后得到一片空白,似乎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但许多时候一片空白是我们内心的小秘密,不敢把它拿出来。我们每天都在适应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身上发生,所以我们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我们可以应付所有的事情,甚至在放松下来的时候心里也都是满满的。筹划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大事小事,不敢让自己有一刻的放松。

留一片空白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让心有一处栖息地,那里是纤尘不染的,可以让自己有多一些空明的想象。思绪飞扬,让自己的内心不再喧嚣和拥挤。我特别能够理解那种似乎并没有在忙什么,却依然觉得很累的状态。其实生活真的是这样的,我们已经把自己的节奏调到了相当满的状态,所以每天都处在这种不停地给自己加码的过程当中。不管是苦心经营的事业,还是筹划各种各样的未来,都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精力。在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这些本来占据我们生活的东西,满满当当的。一旦把它们抽离出来,留下的那片空白就好像是一种真空一样。

篇11:童年的回忆-回忆散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当爸爸给我讲解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家门旁边的那个小池塘,那池清亮的碧波,不但常年倒映着我家的绿树红楼,也经年印着我永不磨灭的童年印记。

每到春天的时候,爸爸总是买来一些活蹦乱跳的小鱼苗放进依然有点冰冷的池水里。岸旁院边红色的秫秸花的倒影经常被游动的鱼群所搅乱,平静的水面上时不时就有白亮亮的小草鱼跳出水面,去咬垂挂在水面上的、刚生出嫩芽的柳树的枝叶。

夏天的时候,鱼已长大。每遇到天气闷热或者要下雨的早晨,水中缺氧的鱼就会密密麻麻地浮到水面上,嘴巴一张一合地在水面上慢慢游动。爱钓鱼的外公和舅伯,每次来到来我家,总能给我家的饭桌上添上大盘大盘的鱼香。

秋天的池塘平静而安详,除了水面上有下雨前急急奔走的又细又黑的蚂蝗,就是霜后不觉飘落的苍老的树叶在水面上随风飘荡。满天的彩云和鸽群的.身影更是我经常在池塘里看到的最美的图画。

抽水抓鱼的时候一般都在冬季的年底,那时候我会围着快抽干水的鱼塘,看浅水中又肥又大的鱼儿急急忙忙游来游去的样子。那时我跟我家的那条大黄狗一样,欢快地围着鱼塘和塘边的厨房,等着闻那股连天都闻不够的鱼肉的馨香!

篇12:柔软的回忆散文

很喜欢香菜的“柔软半小时”,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那几行文字里透出的情感,它也让我想起和家人在一起的点滴时光。

儿子爱和我说:“妈妈,放下你手中的活,和我玩一会吧,我就这么点玩的时间。”儿子总是挤时间玩,抢时间玩,利用一切可能玩的时间来让自己开心和轻松。儿子的这种精神要是用在学习上该多好,我时常要这么想,却没有强硬性地拒绝儿子的邀请,每每的都要陪他玩上一小会。

爱人对我说:“咱们家买再大的房子也是闲得多,用的少,我看有一小间正好。”我没有理解爱人的话,爱人解释说:“你看,咱们三口人,不是挤在沙发上,就是偎在床上。”细细想想,可不是吗。儿子也乖生乖气地说:“妈妈、爸爸在哪屋,我就去哪屋,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暖和。”

嫂子住院期间,我和姐姐一起去护理,每次护理回来,我都要请姐姐去饭店吃饭。姐姐舍不得让我花钱,总是要求回家吃饭。我和姐姐说:“要不是嫂子有病,我们不可能挤时间在饭店吃饭,姐妹俩在饭店吃饭的感觉真好。” 我们一起喝粥,一起品尝烤肉,一起吃肯德基,一起逛商场,一起赶早班车走夜路。平时一直推托有事,一直没有时间姐妹俩在一起象儿时那样交流,手拉手走路。

夏天去青岛,大侄子看我背起儿子肩上的.大书包,生气地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儿子,这么大了还让你妈妈背包。”看着大侄子,我知道他心疼我,但他不知道我也心疼我的儿子。大侄子总是抢着帮我拿包,帮我照顾儿子,我明白大侄子的心,在上飞机的时候,我故意让背包放在儿子身上,下飞机时告诉大侄子,背包是弟弟背的。

大哥在外生活十多年了,今年夏天,因为大侄子的学业,我带儿子去了大哥家,和大哥一起生活了6天。这6天,一有时间大哥就陪我玩,每天都领我吃青岛名吃,每天都聊天,十年没有说的话都抓紧时间来说。我说29号走,大哥没有说什么,订机票的时候没问有没有打折的票,就订了。

老姨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二哥,他很瘦,很让人心疼,他也很高兴看见我。我吃着二哥作的饭菜,很香甜。二哥忙前忙后,我拿着二哥给的新世纪卡,和外甥、姐姐、二哥采购。给外甥买了好吃的,也给二哥买了两块月饼,看着二哥吃得高兴样,我的心里有点酸。听说二嫂要给姐姐送月饼,还打听二哥的事,往事浮现却不能再现。

婆婆、公公高兴地打来电话说:“他们补工资了,要过来看我们。”婆婆和公公说来就来了,大包小裹地进了家门。婆婆和公公是很节省的人,从不乱花一分钱,这次来给儿子买了一份肯德基套餐,还加一个汉堡,还有一个大个西瓜。婆婆和公公从来没有进过肯德基,他们知道肯德基是很贵的,从来也没有吃过肯德基,在发钱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却是自己爱的人。

……

…。。。

现代人总是很“忙”,无论是真忙还是假忙,总之是忙得丢了原本想要的生活,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家人,忙得还是觉得有用的时间少,能用的时间更少,无用的时间多得又不可利用。

“请多留些时间给家人

你在公司里的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

而且每一刻都不得安闲

你以为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

无人可以替代

但是你错了

当你有一天离开公司

马上会有人替代

如果你有一天离开家人

他们会永远记着你

篇13:空白的艺术之美

空白即不着笔墨处, 这是和有笔墨处相对而言的。空白指的是艺术作品中的不着笔墨之处, 是整幅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构成艺术美的一种艺术操作手段。这种“不着笔墨”处不仅是结构形式上的“空”和“无”, 更是精神内容上的的“虚”和“融”。“禅家云: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精辟地道出了空白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空”是有形有质的, 是画中之画, 同时也是画外之画, 它与画中物象相互生发、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3]可见, 空白与道、禅、儒有着复杂而悠久的思想渊源。而禅宗的直接以“空”为把握世界和心性的思想促成了空白艺术理论的发展。无论是在绘画中布白, 书法中留白、飞白、计白当黑还是园林建筑中的空窗都对空白艺术有着具体运用。

(一) 中国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是中国画成为一个融汇性很强的画种。文学、诗歌、书法、篆刻, 抽象与巨像、抒情与表达等等皆可融入一体, 是中国画精湛的笔墨技巧与传统的人文思想、哲学观念、画家对自然独到的感悟理解、自身的品性学养合二为一。

纵观空白艺术理论的发展, 最先把空白这个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运用于实践的是东晋顾恺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空白的概念, 但是他运用“形神”理论指导人物绘画实践, 在创造上摆脱了以往艺术对客观事物作简单静止的白描手法, 非常注意对空白艺术观念的探索及运用, 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及空白理论的成熟做好了铺垫。在魏晋玄学和禅家思想逐渐深入的影响下, 南北朝和唐朝诗歌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学理论术语, 这些术语都从各方面体现了“空白”的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到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将空白艺术运用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在这段时期, “空白”不仅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手段, 在更高的层次上也成为他们追求生命意义的真正存在空间和承载体。所以, 从意境上说, 宋元时期的艺术家大都注重“远”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 例如从技法上说, 他们更注重通过云烟来传达“空白”在艺术中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艺美学里, “远”从视觉上能够将“空白”无限地延伸, 它把“空白”引向宇宙的渺远处。在中国的山水画中, 远景一般是模糊不清、朦朦胧胧, 或者干脆空白一片, 景物不但显得虚无飘渺, 颇有灵气, 而境界更是幽深, 韵味悠长。远处见空白, 空白中见飘渺之意境, 见景外之景、韵外之韵, 使人玩味无穷, 回环函咏。徐复观先生认为, 山水本来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但是“空白”却突破山水实体的限制, 使人的目光得到无限的延展, 从而引发人的想象, 在有限的山水形质中把握到无限的“道”。山水形质的“有”烘托了极目远处的“无”, 反过来, 极目远处的“无”也烘托了山水形质的“有”。这种“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 就表现了“道”, 表现了宇宙的一片生机, 而这恰恰就是山水画中空白的真正意境所在。[4]也就是说, 空白单独并不能成其为“有”, 但是这种“无”和“有”结合到一块才能融化为一体, 使“有”具有了灵性, 在某种程度上将艺术得到升华。直到清代, “空白”才直接成为艺术家、理论家阐释的对象, 出现在诗歌、绘画以及书法等各种艺术理论中。空白处在画面布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也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南宋山水画的集中代表马远、夏圭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边角山水中的情感与感人力量, 着重形象的加工提炼, 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 使得主题更加突出。创作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山水一般是全景不多, 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顶, 或孤舟泛月而已人独坐,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例如马远《寒江独钓》是古代传统绘画中章法经营的典范之作, 在画面中央之画出一叶扁舟和几条淡淡的水波, 却表现了在浩茫大奖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大片空白突出主题, 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淼之遐想, 船舶上的蓑衣草笠的细节刻画又予人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联想。这里的空白之处并非与画无关, 而是整个作品的一部分, 它所展示的世界要远远超越那些形诸笔墨的部分, 让人从无画处感受到无穷的妙境。笪重光《画筌》) 在绘画美学中所说的“无”, 指的是“对于虚空的利用, 行家叫做‘以白当黑’, 空白处大有文章可作”[5]。所以, 如何利用空白, 如何让空白的部分极大的拓展作品的意境, 就成为画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画的布白可以实布, 也可虚布。如云水浩淼, 烟霞雾霭, 皆可为实布。利用观众的心里共鸣所产生的形象效应, 使得空白变得有形有物。观者即可欣赏画面的空灵境界, 游客产生具象的联想, 从而使空白转虚为实。“云烟”在绘画中有营造意境和神韵的功效。《石村画诀》里面就有这样的表述:“树石人皆能之笔致飘渺全在云烟, 乃联贯树石, 和为一处者, 画之精神在烟。山水树石, 实笔也;云烟, 虚笔也。以虚运实, 实者亦虚, 通幅皆有灵气。”[6]可见“云烟”是山水画的精神所在。而云烟是无形无色且变幻莫测的, 它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利用画面的空白, 在空白中体会虚实相生的妙用, 是所谓“空白”如画, 如张式《画谭》所说:“烟云渲染, 为画中流行之气, 故曰空白非空纸, 空白即画也。”例如南宋画家李唐《万壑松风图》壮伟的山峦间白云吞吐山顶林木丛生, 山脚蜜郁的树林, 壑谷间泉水奔流仿佛听的见风声雨声, 使人如临其境之感。[7]所以,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烟云往往成为艺术空白承载主体。钱钟书说:“‘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山欲高。尽出之, 则不高;烟霞锁其腰, 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 则不远;掩映断其脉, 则远矣。’此可以释韩拙《山水纯全论·观画别识》论‘韵’所谓‘隐露立形’;‘烟霞’之锁, ‘掩映’之断, 皆‘隐’也, 亦即些茂秦所谓‘妙在含糊’也。欲使山高, 需要在山腰里画些烟霞, 便显得高;欲使水远, 需画些遮掩, 让水流时断时续, 便显得远。

在书法中, 书法是“线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宗白华先生说:“字的结构, 又称布白, 因字由点画穿插而成, 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虚实相生, 才完成一件艺术品。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型之内, 空白要分布适当, 和笔画具有同样的艺术价值。所以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 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8]这是因为书法“空白”所造成的意境和其以“势”和“韵”审美特征是相贯通的。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中的空白艺术和书法、绘画中的空白艺术从根源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是整个园林的生命灵动之所在。空窗, 是从墙上所辟, 多以扇形、圆形将居室和园林隔开, 因只有一个窗框, 让居者能透过隔窗看到对面的景致, 给人以视觉上的空灵, 这种“相隔”之境, 是中国艺术中虚构意境的一种常见手段。“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恰恰正是一种“不隔”之境, 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9]这些都说明了空窗是一个极富审美意蕴的想象空间。

结语

任何一幅艺术作品都是由“虚”和“实”两个部分构成的, 而空白恰恰是使艺术作品显现空灵、灵动的关键部分。“空白”是无, 但是又不是纯粹的无, “空白”中包蕴着丰富而又深刻的艺术美,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是一个充满了生命、韵味、自由的运动空间。宗白华说:“我们的空间意识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线甬道, 不是希腊的立体雕像, 也不是欧洲近代人的无尽空间, 而是潆洄委曲, 绸缪往复, 遥望着一个目标的行程 (道) !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 因而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10]这个充满情趣的宇宙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在中国艺术中, 没有孤立的空间意象,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以时间的生命之流融汇艺术意象, 是中国艺术不刊之法则。这当然也适用于中国艺术中对空白的理解, 也是中国艺术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空白的利用是中国画本土的一大特色。无论何种艺术形式离开空白, 任何一件作品就会失去神韵、意境和魅力。张玲玲认为“中国诗画对空白的完美经营可源于中国人最根本的宇宙观,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中的“道”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精神极致, 是万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 也是我们无边无尽的心灵宇宙。庄子曰“静而与阴通德, 动而与阳同波。”这一阴一阳不仅揭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 而且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中国画构图的空间感, 也是凭借着这一阴一阳, 即一虚一实的流动节奏来予以表达, 这是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境界表达法。因此空白在构图中和物象是一种虚和实的形态关系, 这是中国画对空白把握的关键。这种原始的宇宙观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之中并贯穿于中国艺术。[1]钱钟书曾说:“诗中言之而未尽, 欲吐复吞, 有待引申才能圆足, 所谓‘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此一事也。诗中未尝所言, 别取事物, 凑泊以合, 所谓‘言在此, 意在于彼’, 又一事也。前者顺诗利导, 亦即蕴于言中, 后者辅诗齐行, 必须求之文外。含蓄此于行之于神, 寄托则类形于影。”[2]这种空白的造境作用, 就是人们通常谈到的意境理论中的虚和实关系。

篇14:回忆1994年陕西散文创作会

今年是陕西省作家协会成立60周年。陕西作协,是我在国内加入的第一个文学团体。不知不觉,竟在这队列行进三十几年了。三十几年来我曾参加作协大大小小许多会议,但给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1994年10月在汉中召开的那次“陕西省散文创作会”。它也应该是陕西省屈指可数的一次散文创作会。

10月初接到省作协通知:汉中,10月8日—15日。我多少有点惊讶。过去,省作协抓小说多,几乎还从没专为散文创作召开过什么上规格的会议。这当然是令人振奋的。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的散文就在全国颇受关注。柳青一系列描写新农村生活的感受和见闻的作品。魏钢焰的《船夫曲》《没出唇的歌》等散文,不但文采斐然,而且描述语言清晰、畅酣、生动。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山·湖·草原》散文集,包括他的散文代表作《祁连雪纷纷》《察尔汗盐桥》,风格粗犷豪放,感情质朴实在,表现了西部艰难、悲壮的大开发和创业者的风采。在新时期的八十年代初,贾平凹、刘成章、李佩芝、和谷等人的大量散文已风格独标,贾平凹的《丑石》《一颗小桃树》《秦腔》《关中论》及散文集《月子》《商州三录》,刘成章的《转九曲》《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李佩芝的《小屋》等鹊声四起,和谷的散文集《无忧树》获1976-1978年全国新时期散文奖……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陕西还有毛锜、李沙铃、陈忠实、赵熙、李天芳、王蓬、刁永泉、高建群、萧重声、陈长吟、庞进、耿翔、柏峰、方英文、李汉荣等一大批作家也在写散文。可以说散文陕军气势一直很盛……只不过由于陕西小说在全国更盛,小说又总是最具有爆炸的威力,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的小说在全国不断爆炸,把陕西的散文创作几乎遮掩了。加上陕西省作协对散文创作上也“不作为”,不像有些省那样善于“炒作”,花样翻新,热闹非凡。其实,陕西散文在中国文坛上一直是享有实力的。

10月8日晨,我们乘一辆中巴从古城西安向汉中进发。这季节,已是霜降节气,这预示着我们散文创作最后的收获。在车上,我见到一行的文朋诗友:陈忠实、刘成章、京夫、王炎、李佩芝、冯积岐、朱鸿、方英文、鲁曦,《延河》杂志的副主编张艳茜、姚逸仙,《美文》杂志的常务副总编宋丛敏,《西安日报》的庞进,还有北京来的几位文学编辑。与会参加人员表上另有安康的张宣强,汉中的王蓬、刁永泉、张正国、李汉荣等。汉中是东道主,参加的人还有多位。

陈忠实在车上就给大家说了:这次散文创作会没有形式,要宽松、自由、心情舒畅;一路秦岭蜀道还要浏览、拜谒、观光景点,陶冶山水人文,以后为老陕写出有亮光的散文……陈忠实讲话少有花拳绣腿,总是很实在的。车上,又听说此次会本是想放在陕北开的,可是延安、榆林两地的文联都很漠然,而汉中的文联主席王蓬积极争取,最后就落定汉中了。作为陕北人,我只能叹息!因为我知道,汉中和延安文联主要领导最大的不同是,汉中的王蓬是一位真正从文的作家,他当然更懂得这次散文创作会的影响和意义。

我曾在汉江巴山一带工作生活13年,那里留给我许多美好的记忆。汉中被誉“天汉”,“小江南”,“江淮河汉”之汉江绕城而过。诗人陆游当年由川北归止汉中曾写诗句赞美:“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而古蜀栈道,有人把它与万里长城、大运河、秦直道放在一起作为我国古代几项伟大的创造媲美!现在故地新游,真是浮想联翩……

在诸葛亮伐魏病逝、“长星坠落”的五丈原下蔡家坡小餐,在“大散关”古战场凭吊,云气苍茫中,我们沿着盘山公路攀上秦岭山巅。“秦岭”碑碣前,登高俯瞰,大家志趣高远都很张扬。姚逸仙带头,年轻人都噢呵呵、大声地“噫吁唏,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把李白的《蜀道难》名句喊叫了好几遍。但就我所知,李白的“蜀道难”并非这里,而是在广元之南剑门关,那更是危乎!千仞峭壁若刀削斧劈横绝逆折。就在这几句诗后边李白又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文人诗性一发就会忘乎所以常把些简单的常识弄错。

灯火依稀中我们擦凤州而过,凤州是古陈仓道和连云道交汇地。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时小时大。20年前陕南的路况还很差,我们沿着古连云道在风雨黑夜缓慢前行。在柴岭关北,前面有车陷进泥坑堵塞了道路,我们全都下车和村里老乡一起铺垫绕行便道,耽误了好几个小时,直到深夜才赶到下榻地留坝张良庙宾馆。以至那里等得心焦的王蓬、刁永泉驱车来寻找我们。翌日上午我们拜谒了青山绿水环绕的“汉张良留侯祠”。张良是刘邦建立汉朝的主要谋士,汉朝建立后,张良就在这庙台子隐居了。晋代王康琚说“小隐隐于林野,大隐隐于市朝!”拜谒漫步,触景却情思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趋于认同,这个张良功成身退,隐居林泉,修仙学道,明哲保身,太明智了。我们还参观了附近农家木耳养殖。庙台子处秦岭深处,大路边一棵粗大的桫椤树据说是南北的分界。林木葱郁,常年雨雾濛濛,盛产木耳。山村竹篱茅舍,房前屋后,到处置一排排一米余高带耳菌和肥墩墩木耳的木棍。

路过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寒溪,到了褒斜栈道“石门”遗址,大家小憩细观。石门是汉代劳动人民用“火焚水激”开掘的,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穿山隧道,通长16.4米,古代可并行两辆马车。石门内外岩壁,留有两千多年来名人学士大量碑碣和摩崖石刻,包括最负盛名的“汉魏十三品”,东汉时的《石门颂》,及三国曹操亲笔的“衮雪”二字等,素受国内外学者推崇。可惜在1970年代修建水库时,遗址已被淹没深水中,当时仅抢救一小部分。大家一番唏嘘感叹。

下午到了会议地点:汉中南郊的政府招待所。后面的两天进行了散文创作座谈。由陈忠实、刘成章主持。陈忠实一再强调,自由自在,畅所欲言。只有一个主题,陕西的散文如何突破、超越,开创一个繁荣的局面。记得他还幽默地强调了一点,说:“我告诉大家,参加咱们这次会议的散文家中还有一个女警察,在全国女武警擒拿格斗比武中获得第三名。我劝大家不要轻率造次,惹出麻烦了我可不管”……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说的是咸阳来的鲁曦,是在青藏高原长大的,长得高高大大,散文写得也很有生气。

nlc202309030345

那次会上,与会者发言热烈、踊跃,谈到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散文的局限和时代悲剧;散文的嬗变、回归、交融、发展,及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商潮物欲对散文的威逼;散文由极左年代套在身上的“官本位”观,到沉渣四起的“商本位”观。大家对当时舆论界的文学艺术“贴近市场”,例如散文界的粗俗无聊的“快餐散文”;斑驳的“商品包装散文”;琐碎轻浮的“小女人散文”;萎靡骄奢的“新贵族散文”;饱食终日逗蝈蝈、打麻将的“闲适散文”……颇为质疑。

大家“各吹各的号”,观点也不尽相同。我翻阅了一下当年会上的日记,可略见当时的动态:

刘成章强调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散文的形象性、艺术性。称自己追求诗意的土,有灵光的土,开万花长万草的土。“我总让自己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是黄土诗魂的风味散文”。他认为艺术的精湛、追求、打磨,是散文创作起码的条件,也是重要的因素。只有这样,散文在这世界上才有了生存的一方角落。

刁永泉赞同散文的精致、凝练。他说:“散文不能向平庸和世俗靠拢。散文作家应自觉抵制当前散文的粗制滥造。”陕南山水涵养的刁永泉,散文本来就极富灵气,不单费心谋局设篇,甚至遣词造句都非常讲究极有诗性。

朱鸿已由他初期的故乡篇什、大学“西楼红叶”,开始秦地文化生活的反思。他传替了自己散文创作的现实批判意识。每次会议,朱鸿都喜欢事先写好短稿,照着宣读一遍,很精悍,也很严谨。但显得不自然,较拘束。朱鸿说:“散文旨在表达自我的感情、思想、学识和气质,从而造成阅读的美感”。这大致也可以看出他的追求了。

李佩芝的散文真挚、细腻、委婉,多表达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她在会上说:“我的散文:是我的那个世界。有人说我‘个人情调’了。我承认,我的文章真是我呢。不怕人家说小家子气,本来就出生于平民百姓的小院里;不怕人家说柔意缠绵,本来就是一位小女人,没有大丈夫气。真的我就是我,还不够么。”

我第一天没发言,深夜还在思考准备,以至同舍的汪炎兄取笑我:那么用功啊,小溪要发表黄河演讲了。我后来会上谈及三点:1、散文是艺术的,是洋溢诗意的,它是感性、智性和诗意的完美融合。要坚守散文的艺术纯洁性。2、我的散文之根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我只有从这里才能获取她的丰厚鲜活气息和独具的精神特质;地域散文要摈弃那种一味的民俗风情展览,它自有它的文化审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人文价值取向。除了它“各地皆无唯我独有”的地域色彩外,还要有它跨越地域向外界说话的寓意价值;3、散文家不单要追求“独立人格”,而且人格要独立得高贵、尊严。始终恪守纯粹的文学精神,坚守文学的信仰与理想高地。中国散文要有“思想者”!

陈忠实在那次会上作了很深刻的总结:比如他曾谈到巴金和鲁迅的小说、散文。他说巴金的作品更多是生活的体验,只要深入生活,我们一般人都能获得这种丰厚体验;而鲁迅则不然了,他的作品是一种生存意识和生命的体验,这是高层次、高品位、高境界的升华,不是一般人都能达到的,写出来的。还有,他那天下午听了几位散文家对散文的坚守,哈哈大笑,又调侃又认真地说:“原来我们陕西散文界还有如此这么一群圣徒。可见文学在我们眼里依然神圣”,只不过,他鼓励大家更自由些,更开阔、洒脱地谈。后来陈忠实在其他地方又讲这话,被记者报导出来了。其实陈忠实的“文学依然神圣”这句名言最早就是在汉中的这次散文创作会上说的。

就我自己,很感激陈忠实在这次会上对我的鼓励。过去我们虽曾多次谋面,但深入交谈不多。这次,我们便有了很多机会,天南地北地聊,他爱听陕北信天游,爱听陕北民歌中的酸曲,他说信天游才最有资格获诺贝尔大奖。还有几位作家也曾在陕北下过几年乡。到了傍晚,我们一群就泡在一起唱信天游。忠实说他有一晚上偶然看了我《散文选刊》上的头条散文《黄河万古奔流》,当时感到很震撼,原来还有这样写散文的。他鼓励我好好深挖陕北这块宝地,继续写出一些大气、大手笔的散文来……以后几年,我时不时收到外省(市)一些报刊向我约散文、随笔稿件,都附信说陈忠实推荐的,这使我诚惶诚恐,也很感激。1999年1月2日,他在给我的复信中写到:“你近年对西部边地的研究和叙写很有独到之处,我还没见过边山边水写散文的人有此殊荣。我第一次读你的散文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你写黄河那一组……所以外地和本省的一些报刊媒体要我推荐散文作家时,我就自然推荐到你了。”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那次散文会竟20年过去了。今天回味,那次会还真有点“原动力”的启动呢!不妨粗略打点:

从那次散文创作会至今,人民文学、作家、百花、北京十月、上海文艺、人民教育、花城等许多出版社的重要选本,比如《中华散文百年精华》《百年美文》《华夏20世纪散文精编》《现当代散文诵读精华》《中国新文学大系》《当代艺术散文精粹》等都选载有陕西散文家的力作名篇,如《秦腔》《弈人》《扛椽树》《安塞腰鼓》《陕北八月天》《黄河万古奔流》《辋川尚静》《游子吟》等。

刘成章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的《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还有诸多散文集、散文获冰心奖、老舍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国家推出的21世纪“重点工程图书”《中国散文通史》这部历时十年编撰、凝结几代学者心血的、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深入全面而描述中国散文演变的12卷学术著作中,柳青、魏钢焰、李若冰、贾平凹、刘成章、和谷、朱鸿、史小溪、李佩芝八人在《当代卷》“抒情散文专节论述”,贾平凹、史小溪在当代卷总序中被特别点评……比之全国十个省(市)当代散文家在该书未被提及,陕西省堪称独秀几枝中的一枝。

当然,这里没什么炫耀,比之京、沪,比之《魏晋南北朝卷》《宋金元卷》《清代卷》《近代卷》中异省入选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们秦人就黯然失色、颇为尴尬。

在纪念陕西省作协成立60周年华诞的时候,我难忘当年作协高瞻远瞩,在汉中召开过的这次富有开拓进取的散文创作会。我们陕西散文界同仁,当不懈努力,不断选择、突破、超越!

上一篇:英语作文范文日记下一篇:顾城经的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