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

2024-05-04

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共12篇)

篇1: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

芬芳的槐花一串串挂在窗外,像一种装饰;大月亮看守着露水明亮的家园;小女孩像猫一样穿过篱笆,寻找萤火虫和灯笼草;午夜,无数树叶的小耳朵在倾听豌豆摇铃——这是我记忆中的立夏。作家何立伟曾用一句外国民谚来形容:夏天到来,令我回忆——我的回忆总停留在初夏那些天蓝得像复写纸一样的夜晚,停留在那枚大得出奇的圆月之下,那是掩藏在农耕深处的优美与诗意。

立夏是乡村最妩媚的花季,春天的时候,乡村像刚刚长大的小女孩,青涩而单薄。立夏就不同,草木开始变得丰盈,甚至有点妖娆和性感,我喜欢初夏的田野,所有的植物尽显秀美,蚕豆、玉米、麦子、油菜,开花的开花、拔节的拔节,庄稼地里一片喧哗,就像放学时的孩子们。这时候梨花的飞雪早消融,菜花的洪水已退却;麦穗带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火苗;蚕豆荚能剥了,剥出来的新蚕豆像碧玉,让人舍不得吃,最嫩最嫩的蚕豆吃到嘴里像露水。而豌豆已经开始跑藤,跑藤是最乡土最生动的说法,春末夏初的那些天,逢着一场雨,豌豆藤就长疯了,不像长,像跑,像毛头孩子举着白蝴蝶一样的小花一路奔跑,或者说它沿着一根藤蔓跑得马不停蹄,那些左一朵右一朵的小白花就是它们歪歪扭扭的小脚印,没过多少天,那些小白花就变成一串串小铃铛。

初夏那些湿润温暖的夜晚,头顶上一枚大月亮照耀,我们梦游一样走在青草池塘畔,那是乡村透明纯净的眼睛。月亮那么大那么亮那么近,仿佛喘口粗气就要把它吓跑。月光下,两个孩子在争辩,一个说:我说月亮不是月亮,是烙在天上的一块饼,常常让天狗吃去一半。一个说:我说月亮不是月亮,是架在树枝上的鸟巢,星星是鸟儿,从四面八方往巢里飞。这样的争论永远不会有输赢,孩子们很快有了另外的话题:大肚子蝈蝈的家,一定是住在竹笛孔里,要不然,它的歌声会唱得那么好听?还有,花翅膀的蝴蝶,它的家一定是在水彩盒子里,要不然,它的衣裳会彩得那么好看?要是我把蝉关在盒子里,夏天是不是可以留住?要是用石灰刷子刷一刷,是不是可以把漆黑的夜晚刷白?——这样的痴话与呓语让初夏之夜变得像童话一样安静美好,我爱极了那些光着脚丫的村童,他们从小就在月亮下青草上长大,从嘴里无意说出来的,往往就是寓言、童话、儿童诗。

我在一个初夏的早晨离开故乡,多年之后我不再关心农历中的节气,清明和谷雨、白露或霜降与我的生活无关,我只是还稍稍保留着一些乡村情调和民俗记忆。又是一年初夏,忽然很想在这样的季节回归老家,从月亮圆窗里跳下来,从青草池塘畔跑过,萤火虫的小灯笼照亮了美丽安静的村庄,我要带女儿到篱笆边采摘红樱桃,让她在初夏的夜晚惊喜,并且尖叫。

篇2: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

东风渐退,西风欲摧。云气变化千万,思绪迁转万千。秋雨一片潇潇,赤枫漫山纷飞。我欲高歌,把酒狂欢,登临绝顶纵豪情,轻步溪流赋诗吟!横觞天地笑,秋声意来早。瑟风卷叶浮空湖,晶莹天降点落叶;高阁四角,低檐空巢。雁南飞,却是秋已老;风遥摇,怕是云如牢。有意对月把歌唱、吟秋词;奈云蒙蒙将月茫、空悲切。自古至今总多愁,却是相思束高楼,情难酬、身消瘦。看尽东流水无休,念止相思情无尽。待到长空雀燕,可许相思如愿?若及旧蜩枯躯,送之流水一生;清风瑟意已浸,高歌天涯不尽。

忆故往去水不尽,情亦无垠永难吟。

夏蜩不顾身命鸣,一如逝年至死心。

仲秋不及风已老,清风遥摇伴空巢。

秋水奈何东逝早,残花落叶待明朝。

只恐未能相思如愿,

哀笛枯琴流殇千秋。

一如故,悲风起时;悠幽秋,情肆横流。

PS:春风不及,夏日难临,秋雨欲去,冬寒萧瑟。

.9.22――【2014.10.13】完毕

2014.10.19小修。

篇3:现代回忆散文的心理学解读

主观方面, 回忆性散文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在思想中的沉积和提炼的结果。作家在生活中独立思考人生问题, 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认识。鲁迅写《朝花夕拾》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所以, 回忆百草园的花花草草、长妈妈给他讲故事……1926年, 鲁迅已经人到中年, “三一八”和“四一二”惨案的发生, 使鲁迅悲哀痛苦, 此时回忆便成了他心灵的避风港, 在那里他找寻着人性的爱与美所给予的温暖。他回忆童年天真烂漫的时光, 掏出心底那些珍藏许久的往事, 慢慢咀嚼, 从而有了对生命的追问。

客观方面, 社会的变革和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作者形成心理落差。鲁迅留学日本而思念儿时的故乡, 而作《朝花夕拾》。巴金经历了文革, 从而有了那本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社会外部环境是促发作者心灵思考的助推器, 也是形成文学审美的资料库。外部环境可以给作家心灵的启示, 成为作者写作的动机。一个场景, 一个人, 一段话, 一件事都可以给作家带来或喜或悲的内心体验, 尤其是过去的人和事, 遗失的美好总会带给人淡淡的忧伤, 或怀念或感动, 留在记忆中的肯定是当时触动人心的东西。

二、回忆性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回忆性散文的主题大体分为四类 :1. 追忆童年。如鲁迅《朝花夕拾》、茅盾《我的小学时代》。2. 思念故乡。如茅盾《可爱的故乡》.3. 难忘旧事。如《记一辆纺车》。4. 怀念亲朋。朱自清《背影》、《儿女》, 艾青《忆白石老人》。在学术界对于散文的分类比较驳杂, 人们对于散文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散文就是作家对于自我生命形态的叩问和咏叹 , 在美学层面形成一种对话方式, 诉诸读者一种审美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形态, 无须写人却又不可避免的反映着人。

散文文体具有独特的美学规范和文体属性。记叙散文主要侧重于人的经历, 然后把经历和感受通过作者思想表达出来。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可以作为散文来表达, 散文更多的是一种文学沉淀, 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独特感悟。精神建构只有和社会发生关系, 形成价值观念后才能从思想上反映在文字上。散文的叙事是拔高式的叙事, 区别于小说。而且, 散文是片段式的, 不连贯的, 不追求完整性, 但这些片段的背后有统一的思想主宰。

回忆性的记叙散文主要是回忆主体生命过去所经历过的事。主情性和写实性。回忆部分采用叙事的写作手法, 并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如“大概是三十年以前吧”“九年前的这些日子”。一个作家有几篇作品有连续性或互补性。如茅盾的《疯子》、《阿四的故事》、《小三》, 都是对作者儿时的邻居阿四, 小三的真实回忆。回忆的内容必须是在回忆主体人生留下深刻印象的, 人或事件本身涵盖的韵味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经常回扣回忆主体的心灵。直接影响着回忆主体对生活的判断。回忆性散文中的人或往事具有失真的特点, 随着时光的流逝, 作者的经历会附加在原来的经历至上, 从而构建新的审美架构。失真是带有时间性覆盖和遗忘。文学作品不是纪实的, 是作者在想象空间经过典型化处理而达到美学效果的加工品。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都具有合成效果。

三、回忆性散文的价值

对文学的价值。现代回忆性散文非常朴素, 大多是不加雕琢, 返璞归真的情感流露, 比如萧红的《商市街》、《桥》等散文作品, 表达了命运的坎坷和早年的不幸, 成为了作家用生命演绎的一部血泪史。童年的不幸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 越是伤怀越具有感染力。回忆性散文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逝去的忧伤。从文本形式上, 参悟人生的优美语言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给文学无穷的力量, 从文本内容上, 感染读者与作者涕泪交流, 心灵相映, 祭奠历史的悲哀, 呈现不同时空的审美交错艺术。

对社会的价值。如《记一辆纺车》和解放区的革命人民反围剿联结起来, 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延安的革命精神。巴金“讲出了真话, 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可以说, 这五卷书就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茅盾《可爱的故乡》“我回忆这些往事, 想念这些故人, 是为了寄语故乡的亲人 :浙江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踏着前辈的足迹, 高举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前进再前进!”

对人生的价值。首先, 回忆性散文对人有激励作用。茅盾回想三十年前的武昌革命, 以及三十年中发生的几次大变革而发出感慨“回忆是辛酸的罢, 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其次, 回忆性散文启发人对生命的思考。如叶圣陶的《春联儿》回忆推鸡公车的老俞原本想在过年时把两头猪卖掉, 做点小买卖, 小儿子却死了, 大儿子在前方打国仗, 卖猪的钱只能给儿子做丧葬费。他叹道“唉, 说不得了, 孩子死了, 猪也卖了, 先前想的只是个梦, 往后还是推我的车子——独个儿推车子, 推到老, 推到死!”对人生的无奈, 作者给予乐观的态度, 拟了一副春联“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摘要:回忆性散文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在思想中的沉积和提炼的结果。社会的变革和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作者形成心理落差。回忆性散文的主题大体分为追忆童年、思念故乡、难忘旧事、怀念亲朋四类。现代回忆性散文对文学、社会、人生都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回忆性散文,原因,特点,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文.“乡间风景”的发现——周作人早年文学观念与散文文体的生成[J].鲁迅研究月刊.2014 (05)

篇4:夏天的回忆

院篱外的河堤上,一排袅娜葱茏的杨柳树,炎炎烈日中,铺展出一地的阴凉,蝉儿“知了知了”地唱,孩子们快活地“哈哈”笑。只是,蝉儿栖在树梢,我们坐在河埠头上。各家门前有一个自做的木埠头,待着各家的孩子,有的嘴巴里衔一根狗尾巴草,躺着睡觉;有的两眼一眨不眨地,握一根钓竿,盯着浮漂……

那个时候,埠头上钓鱼的多是男孩儿。大人们说:女孩子家不能钓鱼,惹腥不好。但我偏喜欢钓。我家住在河岸的第一家,靠大马路最近,常引得行人停步、侧目。那个时候,脸皮嫩呀,就拿妈妈废弃不用的旧草帽,撕去一圈过于阔大的边,扣在黄毛脑袋上“遮丑”。

暑假里,每天吃过早饭,就忙忙地给河里的鱼儿预备“早餐”。我用一个小碗和面团(男孩们挖小蚯蚓,我不敢),滴上麻油,加点味精捏在掌心,然后,拖上爸爸给我做的,一根青亮亮、细巧巧的竹子鱼竿,坐到树荫里的河埠头上,一直垂钓到晌午,才肯回屋生火做饭。

吃过午饭,大人们歇午觉,各家的孩子们又提着鱼竿,拎着小木桶坐到河埠头上,两条腿像两支浆似的泡在清澈、阴凉的河水里。有的时候,调皮的小鱼小虾,硬是舍却钓竿下香喷喷的饵,争先恐后地围啄你臭臭的小脚丫,痒挲挲的,却又瞥着不敢动,怕惊动了正要咬钩的鱼儿。

有的时候,隔壁和对岸的埠头上,半天不见甩竿收鱼的动响,而我连连不断喜获丰收。但只消一会儿工夫,原先安静的近邻小渔翁们,转眼会变成捣蛋虫,纷纷弃下“山头”,跑到我家的埠头上,跳着蹦着、大声喊叫。羡慕嫉妒恨地,要把我这边奋勇上钩的鱼儿,驱散到他们家的埠头边上,吃他们钓钩上的鱼饵。河塘是大家合用的,鱼儿也要大家有的钓嘛。

晚上纳凉的时候,家家篱院里的饭桌上,都有一碗鲜香飘漾的红烧小杂鱼……

时光穿越了二十年,我的小村庄不再那般恬淡安静,虽然河塘尚在,却已是水草疯长,再也看不见水中闲游嬉戏的鱼虾。但正如作家何立伟说过的一句外国民谚:夏天到来,令我回忆——我的回忆,定格在那碧水绿荫的河塘,定格在栈桥一般的木埠头上,那是静泊在心底深处最美好怡人的桃花源。

(常宝军摘自作者博客)

篇5:夏天里的回忆散文

又是一年夏天,天气真热,毒辣的太阳烘烤着万物,我坐在窗边,看了看手中的冰块,望了望天,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老刘的回忆。

老刘他头发蓬乱,眼睛黯淡无光,皮肤黑黄,他很瘦,手指像一根根枯树枝,衣服上都是补丁,还有些没补好的……

老刘是一个命运极其悲惨的人,他家庭贫穷,父母双亡,妻子早年得白血病死了,有个哥哥,出了车祸,有个侄儿,没出息,整天吃喝嫖赌,所以他只好靠蹬三轮来活命。

有次听朋友说,老刘被城管追了,我跑去看看,他的车链也被城管剪断了。

老刘看到这,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我想老刘心里一定很难受,“自己吃饭的家伙没有了,自己该怎么生活呢?”之类的吧。这时,老刘抽出一根皱巴巴的烟,叼在嘴里,表情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天上的太阳当空,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照的地下美丽的花儿都无精打采的耷拉下脑袋,树叶低垂,没有一丝风,连空气仿佛已被凝固,一切都显得那么毫无生气。

老刘突然站起来,因为他看到远处有个小伙子在向他招手,可他又停住了,因为城管告诉他,“如果你再开车,就把你的破车给没收了!”可是老刘毅然推着车跑了过去,让小伙子坐上,问道“小哥,请问你到啥地方?”

“城西人民商场,知道的吧,我赶时间,快点!”

“好的,没问题!您可坐稳了!”说罢,老刘推着车就跑。

“嘿”小伙子说,“你怎么不骑车,推着车跑,你不累吗?就算你不累,我还赶时间呢”

老刘不好意思道:“哎呀,对不起,我的链条被城管剪断了,我还想今天挣点儿钱吃饭呢!哎呀,小伙子啊,你放心,我会很快把你送过去,绝对不耽误你的.时间。”说完,老刘推着车埋头就跑。

……

到了目的地,小伙子下了车,看到老刘的样子是那么狼狈,头发蓬乱,汗如雨下,衣服也湿透了,嘴里还呼哧呼哧的直喘粗气。“老师傅多少钱?”小伙子问到。

“三块,哦,不不不,还是给两块吧,我是跑着送您的,耽误了您不少时间,真是不好意思,两块钱也足够了,够我吃碗白面了。”老刘说。

“啥,两块钱就够了?一碗面得六七块钱呢。”

“哈,我是光吃白面,像那种六七块钱的面,我这种人家怎么能吃得起呢?”

小伙子笑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抽出一张100元递给老刘说:“老师傅,今天我请你吃顿好的,然后你再买条链子,你这样推着车太辛苦了。”说罢,便把100元塞进老刘手里。

“哎,小伙子,不用了,我没按时把您送到目的地,这本是我的过错,怎么还好意思收您这么大的恩惠呢?”小伙子没等老刘说完便转身走了,老刘手里紧握着那张100元,心里想,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以后我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啊……

记得,后来每年夏天的时候,老刘都会千里迢迢的把冰送到人们家,还会亲自放到冰箱,别人要给他钱,他却摆摆手,笑笑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这是他学别人的)记得,上次发生车祸的时候,他把伤者送到医院也没有要钱,说:“有人需要帮助,就应该帮助他啊,俺是个乡下人,没啥文化,但俺知道要乐于助人的吧!”;记得,那些小孩子常喜欢和他坐在一起,喜欢听他讲故事;记得……

老刘,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身在社会最底层,却并不自卑,做事勤勤恳恳,他善良,真诚,坦率,淳朴,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感动!

篇6:回忆家乡的优美散文

回忆家乡的优美散文一

想家的心,让游子们迫不及待地搭上了回家的车,上了车以后,打开手机微信,给家人带去问候,然后归心似箭,巴不得马上就到家。

在奔驰的列车上,透过窗外的绿色,我的思绪随着飞转的车轮,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童年的故乡。

那时处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天空中悬挂着清朗的圆月,嘹亮的鸡啼唤醒故乡忙碌的每一天。故乡,一个朴素的地方,每天都有朴素的人在辛勤劳作。

丰盈盈的庄稼、绿油油的蔬菜,五彩缤纷的果花、菜花、满山遍野的野花吸引着肥胖的蝴蝶、蜜蜂,就连萋萋芳草都是那样的鲜嫩欲滴;溪水涓涓绕村而过,无数的鳝鱼、鲫鱼、蝌蚪欢跃于宁静的水波;树杈、枝头自由歌唱的小鸟、知了,夜间田野此起彼伏的蛙鸣,冬去春来及时安家的燕子,大大咧咧刨食草虫的鸡鸭,家家户户满圈的猪牛,甚至连家门口的竹林下都有巨大的蟒蛇在正午的烈日下栖息乘凉……

如今,踏上故土,一束束橘红的光焰次第进入我的眼帘,宽阔的公路,鳞次栉比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华灯璀璨的街道……像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匆匆的扔下行囊,带着深深的眷恋去捕捉故乡人真实生活的踪迹,解读他们心灵的密码。故乡的大部分田地被精明的商家廉价征用,今日的故乡人远不是鲁迅笔下呻呤的闰土,他们轻松的管理着一部分土地。我感受着他们执著的热情、慷慨的帮助,我为他们冲破土地的囹圄而兴奋,对故乡人振兴家乡的愿望和激情充满信心。

曾经坚实的田间小路被一点点的挤占或被杂草隐藏,肥沃的土地变得板结,一排排的桑树、梧桐树已被大型推土机扬转;偶见几棵根部裸露在外的桑树,不但没有了往日的嫩绿与坚定,还扭曲着腰身,无奈而疲惫。那令人痛心的一幕幕让我彻骨悲凉,仿佛看见了衣衫褴褛的新城。

为何故乡的变迁会有些许感伤的音符?为何发展中的故乡人与自然不能共生共荣?在这样的时刻,我愈发怀念故乡过去清新的绿色。

粗茶淡饭的岁月,没能冲淡故乡人内心的宁静。满眼的绿荫,他们的纯朴、慷慨和友善渗透于我的血脉,他们对生活的企盼、对命运的抗争、对土地的热爱,赋予我太多的灵感,使我的血液里永远流着故乡泥土的气息,丝丝萦绕的乡情,是我永远无法挣脱的牵绊。

多少次与亲人的相逢与离别,都牵动着我一段不能忘怀的过往,牵动着多少情愫,牵动了多少愁肠。每一次的相逢与离别,让我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

思绪万千,久久地停留在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中,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慰藉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只能遥寄一束幸福的祝愿,无论何时何地,故乡依旧弥漫在我心中。

无论游子的行程走得多远,只要被溪水浸润过的心灵,都会牵挂故乡的明月,都会深深怀念故乡泥土的芬芳。

回忆家乡的优美散文二

我的家乡迁西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县城。它有着风景优美的景忠山、宽阔的中心广场和西山公园,景色美不胜收。

景忠山自然风景优美,以峭拔绮丽名闻遐迩。那高耸的危崖、蔽日的苍松、飘渺的雾岚、幽僻的岩洞,似天然的诗篇,流淌的画卷,充满了美丽与神奇。时而雾截山腰,时而雾落峰头,时而霞光尽染。共1872级台阶,似云梯、彩练,由峰巅直泻山底,气势壮观。山间奇石、仙洞、幽谷遍布,登高临攀,犹若天上人间,不愧为“京东第一名岫”。山上野生植物资源多达8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98%,树种以松树为最,仅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2000多株。另有鸟类20余种。

在这里,初春山花烂漫,盛夏绿林成荫,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松立于悬崖峭壁之上,造型独特;条条峡谷,险峻幽深;块块峰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岩峥嵘,峡谷清幽,云雾飘渺,当年康熙皇帝登临此山后,有感而发,御笔题下“灵山秀色,”“天下名山”。

景忠山风景如画,可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每逢休息日,人们便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休闲、度假。踩着数不胜数的台阶,登上山顶,漫步在高高的景忠山之上,沐浴着金色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这里都将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庙会。届时,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各路商贾云集,香客如潮,歌舞、评剧、马戏、皮影、花会等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中心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播放着动感的音乐。一些爱好舞蹈的中老年人就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有时几个调皮的小孩儿也来凑凑热闹。一些喜欢滑轮滑的大哥哥姐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飞快转动的轮子来展示娴熟的技艺,滑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还有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在妈妈的帮助下缓缓前行……

西山公园在迁西县的西边,又依山而建,所以得名:西山公园。走进西山公园,路旁有各式各样的青翠欲滴的花草树木,往北走,就看见了通上山顶的小径。顺着小径往上走,就来到了西山山顶。

从山顶向下看迁西,一排排高楼大厦林立在西山左侧,车水马龙的汽车在笔直的柏油马路上徐徐开过……好一幅城市美景!

篇7:回忆的优美散文随笔

我是四川人,但最难忘的时光都是在山西度过的。

北方人爱吃面食,一日三餐都和面粉有关。我们家也不例外,隔三岔五地蒸着包子馒头,时不时也包回饺子,过年时的饺子最好吃。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裹在白面粉里度过的。母亲生得一双巧手,经过她手里的面团个个模样都变得贼俊了,更别说有多美味了。我常常在巷子里就能嗅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了,飞奔进院门,看到它们圆滚滚地挤在盘子里那受尽委屈的样子,手没洗也不顾烫,抓起一个先咬上一口再说,嘴里还念念有词道:俺来解救你们也。

回到四川已经将近十年了,我对面食的喜爱却有增无减。家乡大大小小有名的店铺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只是再也尝不到当年的味道了。

每逢端午,我怀念的不是屈原,而是母亲的粽子。她对食材格外地讲究,每一片棕叶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糯米和红枣也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上品。包粽子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于一个贪吃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等待。梦里口水流了三千尺,醒来它还是在锅里。我可能不太记得母亲大汗淋漓忙碌时的身影,但粽子的味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如果我早知道我再也不会吃到那样美味的粽子了,在那些年里我就算是硬撑也要多撑几个进去。

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最想家,也更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我们家就是举家在外漂泊,每逢过年过节就会有莫名的凄清感,而那时年幼的我还不懂,也看不明白父母眼中的浓浓愁思。每年除了吃饺子以外,拍全家福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知道相机里的那个我又长大了一岁。年复一年,从未改变,直至那个夏天的来临。岁月被定格下来的那个瞬间,记忆也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等到我终于明白,已经太晚太迟。自此以后,我再也没踏进过照相馆。

要说时间究竟改变了什么,那也就是能让一个人在一夜之间长大。我曾经幻想过,如果记忆中的某个环节被改变了或者从没发生过,是不是现在的人生就会截然不同?

然而世间没有如果。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段故事都是在特定的时间里、特定的场合下发生的,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伤感的,都已经被深深地烙印在了心里,无可替代。无论怎样凭着记忆临摹,都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而我们仍在执着地追寻着,无非是对那份美好念念不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篇8: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9:关于描写回忆的优美散文

‌--题记

都说回忆就像一趟单程列车,它不能往回开;对我而言,回忆就像一张纸,一张写满了故事的纸,上面记录了我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到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过程,而我也每一分每一秒享受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人的一生其实很简单,健康,金钱,家庭,事业。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几个目标在奋斗。等到我们会说话了,我们开始渴望长大,因为长大可以做更多的事,但是我们长大了,我们又渴望着回到童年,因为童年的我们最纯真,那时没有这么多的烦恼,可是时间回不去,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着,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没有理由逃避,只能选择面对。

记忆总喜欢添油加醋,它总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知道自己做错一些事时,却已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回忆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些模糊的影子,总是跟随记忆的脚步来到我身边,让我重新认识那一幅幅面孔。它就像一幅褪色的画,虽然保持了当时的面容,但那些光彩早已不在,那些青春的年华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下,杜撰成了流年里的故事,许多人已经回不去了,在这趟单程客车上,别把最爱你的人弄丢了。

有些人的相遇也并非偶然,不要把上天赐给你的缘分当成理所应当,或当做无所谓,因为终究会有一天,你会在岁月里感叹己经流逝的时光,然后红了眼眶,将一段段心事化为过往。有个疼你,爱你的人不易,趁他(她)还在,请善待!

一份感情需要两厢情愿,更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如果一份感情中只有一个人在付出努力的话,那么这样的爱情不会走的太远。太多的人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固执的选择在一起,最后发现受伤的往往是最先心动的。爱情,没有公不公平,只有愿不愿意。如果她(他)突然有一天离开了,却还是留下很多痕迹的话,那么就去找她(他)吧,因为那个人一定希望你来找回她(他),真正的离开是悄无声息!

回忆起往事,总是一股心酸,和曾爱的人擦肩而过,我没有留,她也没有回头,然后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人海中。直到有一天,另一个人出现了,你才明白,你并没有活在她的生活里,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顺水推舟,只是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然而这些回忆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淡忘,终究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

那曾让我拼弃一切留住的,终究只是幽梦一场;那曾让我痛惜一切抓住的,终究只是风中记忆。人的一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许多时候人到了失去才知珍惜,才明白贵,可又能如何。终究你还是错过了。失去了你才知道,那些最熟悉的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

回忆再疼,再难忘,终究是回忆,现在的我明白,不要轻易翻开回忆,不然就像已经结痂的伤口,一点点撕开般的痛楚。时光,几乎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美好与快乐,但同时它也让我们学会着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我们却没有把伤痕当做经验来让自己成长。就算撞的头破血流,也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想法,没有办法,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大概成长也就是从哭泣调成静音的过程。我们管这样的经历叫做青春!

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哭,是因为不能拥有你。刚开始的我,以为小鸟飞不到大海的另一边是因为缺少勇气,后来我才明白,是大海的另一边早已经没有了等待,爱你的人不一定等你,但等你的人一定会很爱你。

篇10:对母校回忆优美的散文

报了名,带着一丝胆怯、紧张和犹豫走进教室,母校是教室里一张张稚气的脸,是拉着母亲的手、哭个不停,不愿妈妈离开的小女孩,是拖着两串长鼻涕、那个高高大大的赫然坐在前排、始终和善微笑的胖子。

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匆匆行走在山路上,母校是脖颈上随风飘摆的红领巾,是伙伴们一路的歌声、笑声。踏着清脆的铃声走进教室,母校是三尺讲台、一方黑板、几只粉笔,是高雅洁净的老师、穿红戴绿的同学,是书页间令人牵肠挂肚的作业,是教鞭的威严和命令。放学后,母校是深夜里的一盏红烛,是烛光下批改作业的身影。

走进母校,成长的生命里便有了希望,有了收获的喜悦。课堂上,母校是方方正正的黑板擦和纷纷扬扬的粉笔灰,是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和黑板上书写的规范清秀的字体,是课桌底下少有的窃窃私语和作业本里偶然的阴差阳错。提问了,母校是老师殷切的期待,是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手臂。被难住了,母校是老师一个巧妙的暗示,是接受辅导后的豁然开朗。翻开作业,面对一串串长长的对勾,母校便是红色的线条,是衍生百分的喜悦。进步了,母校是获得表扬时荡漾在脸上得意的神情;调皮了,是老师严厉的目光和手中虚晃的教鞭。母校啊,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道多解的习题,是英语老师垂到腰际的粗辫子,是数学老师思索时在走廊上来回踱着的方步。考试了,母校是一张张试卷,是老师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陷阱”。考好了,母校是捧在手中的奖状和写在脸上的笑容;失败了,母校是试卷上的串串批语,是走廊上的谆谆告诫。

走进母校,成长的生命里便有了温情的童趣,有了多彩的童年。课堂上,母校是同桌脸上一对甜甜的酒窝,是掩藏在日记本中一个庞大的秘密;是炎炎夏天从窗外吹进的阵阵凉风,是一只突然闯进教室、同学们举目搜寻的麻雀。下课后,同学们奔出教室,母校是晃晃悠悠的秋千架,是蹦蹦跳跳的乒乓球,是跳皮筋的女同学脑后摆动的.马尾辫,是高抱单腿,跳着斗鸡的男同学。晨练时,母校是师生和谐的节拍,是同场竞技时友好的比拼。节日里,母校是文艺演练的节目,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场优美的舞蹈;是一场球赛、一方呐喊助威的拉拉队。留校了,母校是学校升腾的缕缕炊烟,是饭桌上老师夹到碗里的可口菜肴。生病了,母校是老师抚在额头的暖暖的手心,是同学递上的一杯热茶,是病好后老师补课、辅导时弯曲的身影。

母校是父老乡亲梦中的地方,犁耙为之水响,镰锄为之忙碌。同伴们在山道上来来去去,肩背上的书包渐渐厚实,生命的色彩渐渐丰富。母校实现着父辈的重托。

母校又是人生旅途的一道驿站。照毕业相时,母校是老师帮着抻平的衣领,是毕业合影里的雄心壮志, 是分散多年后突然相聚时的喜悦和深深的依恋。嫩绿的青春从这里开始,母校是留在校园里的一个个踏实的脚印,是曾经的闻鸡起舞和悬梁刺股。学子从这里扬帆起航,成功了,母校是一个熟悉的电话,是一声亲切的祝贺;失败了,母校是老师语重心长的安慰和满怀信心的期待;困惑了,母校是一张释怀的信笺,一道人生难解的答案。

人生漫漫,母校相伴永远。

篇11:童年的夏天优美散文

每当看到街上小朋友们那纯真的笑脸,你追我赶,无忧无虑,调皮活泼,走路蹦蹦跳跳的,快乐活泼的样子,我的脑海中不由地弥漫散开了我童年时夏天的碎片记忆……

那年夏天,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沉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衣服都湿透了,村上好多人翻完场,都聚在场上那棵枝叶繁茂的大柿子树底下乘凉,那棵大柿子树身很粗,上面却成了Ⅴ字形状,底下树身是连体的,上面却是分开的,就像一个大家庭,孩子长大了,分开了,各过各的,维护自己的`小家,开枝散叶。柿子挂满了枝头,颜色和树叶一样绿,树上偶尔有几个红红的旦柿,望着它都垂涎欲滴了,有上树摘吃的冲动了。

树下有闲谝的,谈天说地,手里不停摇着扇子,有几个人围坐在一块打牌的,还有的躺在架子车上睡觉的。

我帮母亲照看小弟弟,村上的大国在照看他妹妹。村上有好几个年轻小伙寻找乐趣,你一言,我一语,不知道是谁出了个馊主意,让弟弟坐在我脖子上,两个腿垂直掉在胸前,我的两只手要抓住弟弟的两只手,这用我们当地的方言就叫“驾冠”,和大国驾冠着他妹妹,比赛跑步。

刚开始,我不同意,害怕把弟弟摔倒了,可村上的好几个人都说:“那是你比不过他,害怕了!”另一个又说:“不比赛也行,那你认输好了!”这一下激起了我不服输的劲,我也顾不了许多,比就比,村上好多人都跟着看热闹,打牌的都不打了,围过来跟着看热闹。

路线是从大柿子树底下顺着路从南往北向村的巷道跑,有一个人喊口令:“预备,跑!”只见我驾着弟弟,心突突的,像怀里揣着一个小兔子直跳,心想,我不能光顾跑,要看准路,不能把小弟弟摔倒,我顺利地跑在了前面,很庆幸没跌倒,而大国就没那么幸运,跌倒了把妹妹摔得鼻子口出血。大国他奶奶因此还到我家找母亲理论,母亲狠狠地批评了我,并说“都是我好胜心惹的祸”,我红着脸低着头认错。

夏日里太阳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在人们的头顶上,花草树木被烤得打了蔫,田野也被烤出了一道道裂缝,热得人满头大汗、心烦意乱。烦人的蝉鸣,也不闲热,不停地拼命鸣叫着。有时蝉好像和人做对,天越热,它越叫的欢,叫的刺耳,我瞅准白杨树上的蝉,用一根小棍子够不着它,就打其它矮一点的树枝,把它震飞。如果蝉呆在小一点的树上,我就用力摇小树干,直到它展开薄翼飞到远处另外一棵树上为止。

“冰棍!冰棍!”在这炎热的夏天,听到这两个字的叫喊声,心里都凉爽多了,再吃上一口,那才叫爽,甜甜的,冰冰的,直凉到心坎里,那一股冰凉从心底里扩散,弥漫到全身。

夏收季节,大人们起早贪黑,挥汗如雨,在田野里风风火火地奔波忙碌着,把割回来的麦子摊在场上,铺满整个场,让太阳暴晒晾干。

母亲要去地里割麦子,就让我去看麦场,麦场旁边有棵柿子树,我就爬到柿子树上,找个好位置坐下,既编了草绳又看了麦场,并且坐在树上还很透风凉快,时不时的哼唱两句,瞅着那颜色微微黄红的“旦柿”,想尽办法都要给摘下,吃到嘴里,软软的,甜甜的。

我和弟弟是个大馋猫,不光惦记着麦场那棵柿子树,还时刻惦记着家里的核桃。我家院子里栽有一大棵核桃树,当家里只剩下我和弟弟的时候,我让弟弟把大门一关,我就爬到核桃树上摘核桃,不凑巧,母亲回来敲门,嘴里喊着“来了!来了!”我还在树杈上,赶快从核桃树上下来,把树下的核桃叶捡起塞到不起眼的地方,母亲等不及了,在门外大喊,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大门口开了门,母亲看我怪怪的眼神,责问道:“大白天关的门干啥?准没干好事!是不是又上核桃树?”我耍了一个鬼脸,跑进了屋里。

夏日的晚上,天空繁星璀璨,眨巴着眼睛,皎洁的月光撒满地上,吃完晚饭,就在我家院里铺一个长长的凉席,我和弟弟静静躺在凉席上,母亲摇着扇子给我们扇着,既扇了凉,又扇走了蚊子。不一会儿,院里乘凉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劳累了一天的左邻右舍们,坐在小板凳上,闲嗑着当天发生的琐事,很是惬意自在。

篇12:夏天的回忆优美散文

如果我们把一篇篇经典之作比作一座座美丽的宫殿, 那么只有那些掌握着能打开各个门户的钥匙的人, 才有可能拾级而上, 登堂入室, 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那么打开这些文章的“门户”的第一把钥匙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要找准作者的情感触发点。

其实要找到这个点并不难, 它常常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语句, 如《春酒》中的“家乡味”, 《老王》中的“不安”与“愧怍”, 《背影》中的最后几句话, 等等。所以在上《背影》这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在听了课文录音后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缘由 (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 ,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不见父亲两年之后见信伤情的回忆之作, 再借助多媒体投影补充作者谈写作动机时的原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然后抛出问题:“这是父亲什么时候留给我的背影呢?这让我‘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的背影又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透过那充盈泪水的双眸去追寻那令他无法忘怀的感人的背影。”这样就直接切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文章的第6自然段。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从不同角度感知背影。我要求学生想象并模拟“探”“攀”“缩”“倾”这一系列动作, 然后问:“如果让你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你会感到困难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很轻松”。

“那么对父亲而言呢?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很困难”, “因为父亲年老”“因为父亲肥胖”“因为父亲走平地都步履蹒跚”“因为父亲穿的是不方便行动的棉袍”……

“父亲明知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对自己并非易事, 为什么偏不让儿子去, 一定要自己勉力为之呢?”

……

在朗读、讨论、想象与回放中, 学生充分感知了背影的沉重、蹒跚和艰难, 然后我又深入追问:“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是在平常, 如果这是一个昂首挺胸时的背影, 如果这是一个春风得意时的背影, 也许它就不会令人泪眼婆娑、刻骨铭心。那么这个背影为何会在历时八年之后仍如此清晰地凸显在朱自清眼前呢?请联系相关语段找答案。”这样就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学生迅速地从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找到了原因:那是因为父亲的背影出现在家境惨淡, 祸不单行这一不平常的背景下。然后教师总结:“这个背影是在冬日, 是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 奔丧回家时的背影;是变卖典质, 借钱办丧, 老境颓唐时的背影。日渐苍老的父亲在丧母失业的悲痛中还要独力承担家庭的重担, 我们可以想见父亲的心头一定郁结着浓浓的愁云。就在这凄凉哀伤、令人禁不住悲从中来的氛围中, 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出现了。一头是谋事养家的重担, 一头是儿子的路途平安, 天平的两头孰轻孰重?父亲选择了儿子。为给儿子送行、买橘子, 他从月台上爬上又爬下, 这一沉重、蹒跚、艰难的背影因不同寻常的背景更彰显出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这一份较之平常更显深挚的父爱怎不令儿子心疼而又感动以致潸然泪下?”至此, 学生已经遵照作者的思路渐入佳境。课堂上凝重的气氛、动情的朗读以及积极的参与说明他们心底的情感之弦已被一次次拨动, 一些相似的体验开始被唤醒, 他们的心情开始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但如果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仅满足于此, 那是远远不够的。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回忆性的散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我”, 即“现在的写作时的我”和“所写的事情中涉及到的过去的我”, “现在的我”在注视着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甚至完全陌生的另一个“过去的我”, 就在这样的一种审视与观照中, 文章诞生了。这两个“我”在文章中有时会以一隐一显的状态出现。就如《阿长与〈山海经〉》中, 回忆中阿长的许多行为让“我”讨厌, 那是因为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 但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儿时的“我”在文中是显性的, 而现在的“我”则是隐性的, 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理解的。有时这两个“我”在文中会交叉出现, 现在的“我”会站出来对过去的“我”进行评论。比如《背影》中“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和“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是过去的二十岁时的“我”的心态, 但一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却透露出了现在的“我”对那时的“我”的批判和揶揄。有时文中的两个“我”会遵照顺序一前一后出现, 现在的“我”通常会在文末表达对过去的追念或反思。比如《老王》中的“我”在听闻老王的死讯后, 开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在对过去的“我”的言行的一次次审视与反省中, “我”渐渐明白心上的不安源自“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两个“我”在年龄、阅历、心态、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这些文章所寄予的情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它必定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 甚至还会对作者的情感产生误读。所以我觉得要想准确解读这些文章, 把那一种“蟠结在心中”的“极浓厚的情感”, “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 就必须掌握第二把钥匙, 那就是立足作者的观照点, 循着作者的视角, 披文入情, 探幽览胜, 最终洞察作者的心灵轨迹。

上一篇:青少年责任感下一篇:5实训五编制园林建设工程模拟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