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2024-05-06

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共8篇)

篇1: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国企改制、企业破产重组中职务犯罪分析与防控

吕捷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企改制、公司破产、重组等也逐渐进入较深层次和攻坚阶段。由于改制涉及到产权变革,涉及国有企业和公司资产的处置,涉及到各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等,因此,在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侵吞、窃取、挪用、转移国有企业和公司资产的职务犯罪,既影响国企改制、公司破产、重组的顺利进行,也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目前,此类职务犯罪已经引起各级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加大查处和惩办力度已势在必行。笔者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在办理具体案件过程中试着对此类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手段和所触犯的罪名进行归纳总结,也试图藉此寻找到能够有效预防此类犯罪的途径,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准备或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制、破产或公司重组的企业、公司及管理层能够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一、国企改制、企业破产、重组中职务犯罪中行为人的心理特点分析。

1、更为强烈的主动性和贪婪性。行为人往往是主动利用手中最后的权力蚕食、挖空企业;或者管理层集体谋私;或者为了私利与改制有关的权力人物进行赤裸裸的钱权交易。行为人的思想基础往往具有惊人的趋同性,认为:国企改制或公司破产、重组是最后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期待在这最后的“饕餮晚餐”中分得一杯羹,一夜暴富。

2、更多的侥幸心理。行为人往往是企业、公司的管理层或某个层面的权力掌控人,在多年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公司、企业各个环节异常熟悉、人员关系较为亲密,犯罪条件充分,行为人的手段更为隐秘,特别是在有些共同犯罪情形下,行为人集体协商、步调一致,更会认为外部力量“难以深入调查,即使调查也查不清楚”,侥幸心理膨胀。

3、更为失衡心的心态。某些行为人之前在公司、企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人生目标明确。遇到改制,生存环境改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容易产生心态变化。如身边再有他人利用改制乘机捞取利益并在短时间内未被查处的实际情况存在,往往导致行为人心里更加失衡,容易产生“辛苦一辈子,不如趁此捞一把”的心理变化。

4、更加无所谓的心态。某些国有企业、公司或管理层在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产生偏差,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也不学习,将在改革初期的一些不完善甚至违法的做法、习惯视为“治病良方”。在其他单位的某些错误做法没有得到有效纠正之前,认为“别人这么干也没什么问题”的无所谓心态充斥着头脑,最终酿成大祸。

二、国企改制、企业破产、重组中职务犯罪手段和罪名分析。

(一)虚构事实,利用职务便利直接贪污或挪用。行为人利用自己经营管理或直接保管钱、财、物的便利条件,采取收入不入帐、报假帐、虚列支出等常规手段与形式,直接挪用或侵吞、窃取国有资产。特别是某些企业、公司改制前就业已存在“小金库”等违法账外资金或“体外循环”资金系统,在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更容易诱发此类行为方式的犯罪。如笔者所办理的刘某涉嫌贪污案采取的就是这种直接侵吞的方式,从而达到其非法占有目的。刘某为某国有企业下属服务公司经理,2006年企业改制过程中,恰逢一笔六十万元的应收款到期,刘某即指示该应付款单位直接将款项付给其指定的第三人。刘某未将该笔资金如实入账并指示财务人员将该笔应收账款作坏账处理,改制结束后刘某与第三人将该款项私分。某区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认定该构成贪污罪。

(二)在清产核资时隐匿资产或进行虚假评估。行为人为了低阶购买国有资产,故意向企业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隐匿应当纳入评估的国有资产,造成资产评估不实,国有净资产在评估中被人为减少,评估后行为人再通过合法程序进行产权交易。或者行为人与中介服务机构某些人员恶意串通,暗箱操作,对部分国有资产尤其是公司、企业所拥有的商标权、专利

权以及品牌等无形资产或者正处于不确定状态的资产进行低评、少评或者不评,达到非法占有国有公司、企业资产的目的。此类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一般为贪污、职务侵占罪或私分国有资产罪,如中介机构的行为人与国有企业、公司人员有共同犯意,则为共同犯罪。

(三)虚假出资,搞所谓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在民营化的过程中,行为人为达到管理层收购的目的,在无法筹足资金的情况下,或者直接挪用原公司、企业的资金,或者把原公司、企业进行抵押贷款,以此来实现个人收购。2005年,本市某区政府在转让某公司国有股权时,时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张某,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以个人的名义从公司借巨款用于个人购买国有股权,后经法院审理,该构成挪用公款罪。

(四)运营国有资产,瓜分盈利。改制过程中,国有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另组自然人控股公司,对所在的国有公司、企业的经营环节进行人为操控,将能够产生较大利润的业务环节外包给自然人公司,让国有公司、企业承担生产成本,行为人则瓜分企业实际盈利。或将国有公司、企业的优良资产提前剥离,把资金和较好的设备抽逃出来,投入到与自然人或其它所有制企业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中,盈利归行为人个人,把还贷和纳税、补税的包袱扔给空壳的国有企业,变相侵吞国有资产。此类犯罪大多是管理层的集体行为,形式上往往有一系列公司、企业名义的决议或文件,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所触及罪名一般为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职务侵占罪和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三、国企改制、企业破产、重组中职务犯罪的防控建议。

1、“国企改制能否成功,国有资产能否在改制中保值增值,关键在程序的规范”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国有资产流转和交易机制已经日趋成熟,应根据不同企业改制的特点,规范改制行为。在产权界定、财产清查、债权债务清理以及国有资产定价,转让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过程中,严防、严控、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

2、对中介机构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做到事前公示、事后备案、专人负责,加强监管。

3、对企业负责人以及财务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建立公示、报告、备案等制度。国有公司、企业改制、破产、重组的有关信息要向社会及职工公开,改制、重组方案与产权变动都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或备案,防止暗箱操作。

4、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既给妄图在公司、企业的改制、破产、重组中谋取私利的人员以警示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也给真正的改革者以信心和力量。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的渐次推进,相关秩序的规范和惩办犯罪的力度加大,国企改制、企业破产、重组也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是让人欣喜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企改制、公司破产、重组中犯罪行为防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某些铤而走险者,他们作案手段已经不局限于满足一时一刻的消费需求,往往利用经营管理国有企业、公司的权力,钻改制中的漏洞,非法占有国有资产为其私用,进行长期的资本运营,以积累个人财富资本。而企业改制大都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其中所隐含的不法手段也容易“合法”化,更使得司法机关查办案件难度加大。笔者建议负有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密切配合与合作,对改制中严重损害国有权益、集体利益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系集团合伙人、诉讼仲裁二部主任)

来源:德衡商法网(.cn),本文网址:http://.cn/dehenglawyer/contents.asp?id=974

篇2: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内容提要: 日航破产告诉我们:破产并非坏事,但破产重整绝不能单纯依赖市场自身,破产 企业 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问题,应有政府的参与;破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正确的 法律 机制与社会机制解决问题。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提出的这个“问题”,如今轮到刚刚进入破产更生程序的日本航空公司去认真思考了。

本1月19日,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日航)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即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的程序,以求获得挽救。据报道,日航破产重整案是日本 金融 机构以外最大的破产案件,也是日本 历史 上第六大破产案。那么,从此次日航破产案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谈到破产,很多人都认为这不是件好事情,其实不然。人有生老病死,市场 经济 下的企业亦然,优胜劣汰乃 自然 与社会 规律 ,无人能够抗衡。那些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又无挽救希望的企业让它们有秩序地退出、消亡,是社会 发展 的需要,如果还让其继续留在世间,便似生长在社会肌体中的癌症,难免四处扩散债务危机,贻害他人,危及公众利益与社会秩序,故破产实乃社会自我调节的必要制度,这已是国际上的通则。

但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破产,往往会造成大量职工失业、相关企业连锁破产,引发经济衰退,造成诸多社会问题。WWw.11665.coM所以, 现代 破产法不仅包括破产清算制度,还创设了以挽救债务人免于破产、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的重整等法律制度(日本的公司更生法、民事再生法均属于重整立法)。我们常在报刊上看到的某某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就是申请适用重整程序,避免破产,并不是关闭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在这方面,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也规定了重整制度,实践中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适用重整程序获得了再生。但总体上讲,积极运用重整制度挽救困境企业,还未被企业界及政府有关部门所重视,很多人遇到问题仍习惯于找政府使用行政手段解决。所以,日航破产案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积极主动地运用破产与重整法律制度,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

其次,破产重整虽然是市场 经济 的标志性 法律 制度,但并不等于说政府就此便可以袖手旁观。像日航这样的超大型 企业 ,危机爆发后困境颇深,社会影响极大。据报道,日本航空的破产将对约1500家与其有直接业务往来的日本小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而总计有近3000家日本企业与日航有业务往来。所以,如果政府不适当地施以援手,其挽救往往也难。故此,日本政府与民间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已决定向日航提供援助,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也表示,政府会支持所有为日航重组做出的努力,希望人们能够继续乘坐日航的飞机,并频频通过外交途径向有关国家说明目前情况,请求予以合作,以增强日航的信用。而在美国的 金融 企业以及通用、克莱斯勒等大型企业陷于危机时,美国政府也不得不直接出手,“拉兄弟一把”。为此,我国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不仅司法机关要能动司法,各级政府也应当主动介入,配合司法程序想办法解决社会危机,共度难关。不过,这种援助绝非要恢复到过去计划经济的直接行政干预局面。

探究日航破产之原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政府因官僚的“政绩思想”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在其中难脱干系。有报道称,1953年日本航空成为国有航空公司后(后又私有化),在自民党长期执政时期,成为政府拉动就业的政策工具,增加大量不盈利的航线,导致负担愈重。同时,日航本身成为国土 交通 省官员退休的“好去处”,企业越来越官僚化,活力渐失,沉疴难医,且人事关系复杂。《华尔街日报》专栏编辑约瑟夫·史坦伯格撰文认为,日本错误地希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刺激航空业 发展 ,使日航成为受害者。 政治 家希望将当地的交通便利当作自己的“政绩”,于是各地频频修建飞机场,以保留本地的建筑工作岗位,拉拢选票。官员们为迎合政治家的意图,仍然维持赤字航线和高额的机场费用,也给日航造成严重的亏损。言及此,不禁想到,类似的问题在我国是否也存在。他山之石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及早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避免我们再蹈日航之覆辙。

篇3: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一、破产重组企业发展的瓶颈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2000年以来, 从国有企业阵营中退出来的重组企业,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 有的已经做强做大,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下岗职工安置、富余人员就业、社会和谐稳定, 甚至经济强国、经济富民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却存在种种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成为破产重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是融资难的问题。重组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 往往外部筹资能力较弱, 筹资渠道单一, 筹资大多是依靠银行贷款。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银行收缩银根的大环境下, 重组企业依靠银行贷款来融资就更为困难。因此, 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重组企业发展的突出难题。再加上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是以个体性经营模式为主, 这样的家族性私营企业中的管理者一般也同时扮演着企业投资者的角色, 以私营为主的企业管理者思想较为禁锢, 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只追求一时的企业最大化利润, 而忽视了长久投资换来的长久企业利益, 甚至为了追求企业暂时的利益最大化, 凭借缩减对项目的投入来提高企业某个季度的利润, 这样陈旧的思想迟缓了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再有,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家族的成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高管的职位, 财务管理的职位也无例外, 原本企业中各个部门起着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关系的作用, 在这样的家族式管理企业中, 各个部门没办法起到完全的相互约束的功效。另外, 一般中小型企业中, 常常出现高层管理者聚拢财政大权, 在企业中, 没有明确的职位划分, 经常会出现越权行事的现象。总之, 财务管理理念的缺乏成为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一个思想上的阻碍。

二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问题。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企业在对项目投资时的认真研究考虑, 而就目前中小型企业对投资可行性研究形势来看, 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掌握市场行情, 及时作出企业投资规划的中小型企业少之又少, 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的人员, 诸多高层企业管理者缺乏了解市场动态的眼光, 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缺陷, 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 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设立专门了解市场的机构, 所以在投资方面缺乏可行性的研究, 多是以收回投资成本为目的, 这样占用着企业的资金, 却又不能得到投资的收益。现在普遍存在企业只局限于暂时的收益目标的现象, 没有考虑长远投资的收益, 使得企业发展受到阻碍。破产重组企业是由原企业关闭破产改制而来, 职工都是破产安置的, 往往文化水平不高, 改制转产以后, 随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三是企业运营成本增长过快。随着企业的发展, 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融资成本、工资成本等运营成本增长过快。

解决上述问题, 除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融资环境的改善等外部因素外, 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管理来解决,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财政管理角度分析解决方案

(一)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为主的现状, 家族式企业管理过于松散, 财务管理理念太过落后, 要想改革创新中小型企业财政管理模式, 就必须改变中小型企业管理中这种家族式管理结构模式, 摒弃管理者集权的管理理念。认真分析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 并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并且要深入贯彻这种思想。首先, 要认识到对管理层和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重要性, 让企业从管理层到企业员工都认识到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并了解企业管理中, 企业财政管理的重要性, 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业务、财政管理工作中去。再有一方面, 摒弃财政管理投资中只顾某个季度的财政收益, 而缩减投入的观念, 一切从企业长远角度考虑, 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而进行投资。另一方面, 可以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 在企业中选择合适的管理层人员和普通员工定期去其他企业学习, 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或者根据自身企业情况, 结合国外先进管理理念, 摸索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总而言之, 就是在边学习, 边摸索的过程中, 选择建立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最终科学合理的应用到企业实际经营中, 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二) 建立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面对着我国财务监控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们应当从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和健全财政监督管理制度这两个方面着手, 才能解决财政管理制度问题。首先, 对于完善财政管理制度这方面, 我过面对私营企业, 高层管理者集权的的管理模式的问题, 我们应当实行多元化决策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当企业财政方面需要解决时, 就可以通过多元化决策来综合分析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便可以从中选择最好的或者集中集中意见中好的方面, 做出最好的财政决策, 这样就能使财政部门的人员更有积极性参与财政问题讨论中, 减少企业财政问题解决时的纰漏。只有好的财政管理制度, 才能使得企业财政管理有序进行, 不仅提高了企业财政管理的可操作性, 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和企业净盈利。另外一方面, 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制度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由于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落后, 管理能力松散, 所以才更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规范财政管理中和财政运行中的漏洞, 确保每一笔钱都出之有数, 每一笔盈利都收之有据, 将企业财政审计部门和财政实施部门的功效发挥出来, 相互统一, 定期对企业财政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并且要进行二次审计, 最终确保公司财政的准确性, 避免财务管理人员从中谋取私利, 贪污企业的财产, 从而确保了公司资金的安全性。

(三) 加强对公司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

面对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对项目投资有较大盲目性的问题,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对项目投资前经常忽略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盲目的进行项目投资, 难免有些投资项目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甚至使得企业上当受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加强在投资前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是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投资项目的真实性, 必要的要进行实地考察, 以及项目投资的方案分析, 以确保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再有就是从企业角度出发, 认真分析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多少, 是近期利益还是长远利益, 怎样才会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 这都是可行性研究的考虑范围。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首先就是加强对市场动向的研究以及对投资项目方面的研究, 其次就是为了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 先可以采取分散投资项目的方案,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风险, 等到企业打好基础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经营管理模式。最后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还包括选择长远的投资目标, 不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长远目标的可行性研究, 这样, 在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前加强可行性的研究, 会为企业的投资降低很大风险, 避免企业上当受骗, 认真落实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任务, 才能为企业谋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 加强对资金的合理管理

我国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也是财政管理部门应当考虑的问题, 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少, 其资金筹备也面临很大问题, 这就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 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 进行多元化融资模式进行筹集资金。另一方面,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资金的合理管理, 为避免当预期资金无法收回的问题出现, 不用筹集短期贷款的方式来购买企业固定资产, 灵活运用企业筹得的资金, 使其为企业发挥最大效益, 为公司赢得最大经济利益。

三、结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今社会, 企业的财政管理显得越发重要, 财政部门管理模式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本研究从企业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建立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加强对公司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 加强对资金的合理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我国现在企业财政管理模式上缺陷的解决方案, 希望这些解决建议能够帮助企业健康有序的运营, 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破产重组企业面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 在发展中虽然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困难, 但随着国家对中小型企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在加上企业自身管理强度的加大以及依靠管理来配置资源能力的提高, 重组企业一定会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融资难、人才缺、创新弱、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不断做强做大,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学红, 周海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4

[2]徐国强.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 (09) .

篇4: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潮流女装品牌BREAD & BUTTER诞生于法国巴黎,店铺遍布全球。Victoria Law(ZTAMPZ品牌创始人)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一同打造的女装系列,其简约的版型加之独特而巧妙的细节点缀,成为品牌的独特风格,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现深入拓展亚洲市场。

BREAD & BUTTER拥有13年历史的策展机构,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 28 次大型的服装展会,当之无愧于当今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所以当大家在听说BREAD & BUTTER破产之时,也在网络上引起了阵阵惋惜。

BREAD & BUTTER 创始人Karl-Heinz Müller 的声明,之所以会取消2015年的服装展会,原因在于BREAD & BUTTER对于展会场地柏林滕伯尔霍夫机场的租赁合同则要到 2019 年才会终止,但是每年需要支付给机场 $240 万美元的租金,可是这次的服装展会未能召集到足够多的参展商,以至于无力支付租金,无奈之下公司只好选择破产并重组债务。

篇5: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工发电〔2009〕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企业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现就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层面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忽视职工民主权利,改制方案不公开,职工安置方案也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利益受损,引起广大职工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引发职工群众上访事件,个别企业甚至出现极端暴力事件,给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改革,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而且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做好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工作作为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要积极支持政府和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改制重组关闭破产,通过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积极配合党政有关部门,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

职工群众讲清楚有关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讲清楚企业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争取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依法顺利进行,确保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二、切实加强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的民主管理工作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督促企业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确保职工群众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推动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2〕13号,以下简称“两办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的有关要求,协助和监督企业将改制方案、兼并破产方案、职工裁员及分流安置方案等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督促企业在实施改制时,将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监督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要督促企业按照“两办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的规定要求,将改制方案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职工的裁减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既未公开又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视为无效。要坚持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制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必须要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职工代表大会的表决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不能以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代替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定。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积极协助和监督企业按照《破产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关于进一步规

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5〕25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36号)等法律和政策规定,做好职工安置和经济补偿工作,避免大规模裁员,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权益。要协助企业尽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暂时不能解决的,要把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时限向职工公开,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对依法按政策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协助企业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改制完成的企业推动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保障职工各项民主权利的落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各地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工会参与改制重组关闭破产工作的领导

各地工会和产业工会要加强源头参与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地区、本产业企业改革领导机构和企业改革工作中去。积极参与改制方案和有关政策的调研论证和制定、实施,参与、监督企业资产的评估、处置和企业股权配置,参与关于职工安置方案、经济补偿办法的制定与实施等。要对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履行民主程序提出明确要求,对改制方案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重点审核,严格把关,并监督实施。

要加强对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大力支持企业工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支持企业工会主席切实履行职权,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调研论证,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代表职工提出工会的意见,完善企业改革方案;支持企业工会主席敢于坚持原则,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纠正,对暗箱操作、违规操作、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督促有关方面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要承担起保护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的责任,对企业工会主席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任何形式打击报复的,要依照《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总工发〔2007〕32号)予以解决。畅通信息渠道,对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上级工会反映,积极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切实把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保

障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6: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根据国务院的工作规划和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以及政策性关闭破产政策都将于2008年底终止执行。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各级工会组织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工会要通过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支持和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平稳有序推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到民主程序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职工权益保障到位,推动改制企业转换机制发展壮大。在企业破产重组时,努力保障职工就业、工资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全。在企业关闭时,促进各方面做好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和企业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促进本地区社会稳定,让职工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要把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主动与有关方面协调,摸清本地区、本产业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每个改制或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组织专门力量,参与到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做到每个企业的工作都有工会的代表参与,责任落实到人。各全国产业工会要主动参与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列入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企业移交地方的相关工作。各级地方工会也要继续做好参与国有企业(包括驻本地的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把支持改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到基层工会,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突出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的工作重点

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的政策和措施已经比较完备,有关职工权益方面的政策和操作程序方面的规定也都比较明确。工会在参与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督促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保证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严格按照政策的规定执行;二是督促企业落实改制和关闭破产资金。发现资金不到位的,要积极向政府和上级工会反映,督促尽快落实。三是要督促各项工作规范操作,严格履行民主程序,认真做好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改制和关闭破产方案,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等相关工作。要让职工充分了解方案的内容,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保证职工能够充分表达意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对于因种种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职工,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给予必要的救助,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能让一户困难职工的生活过不去。五是协助党组织、政府和企业做好改制或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职工支持改革,同时推动解决职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相关问题,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六是要依法保障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健全,确保在改制中工会工作不断线,工会资产不流失。

三、改制后的企业工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

要督促企业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自觉执行法律规定的有关工时、工资等方面的各项劳动标准,特别是要认真履行与职工签订的各种协议,按时足额偿还拖欠职工的各种债务。改制后的企业必须切实保障职工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民主管理权利,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改制企业的工会要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推进企业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要注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四、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遗留问题的解决

各级地方工会近期要对本地区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中的遗留问题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方面尽快解决。在参与处理这些遗留问题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对那些企业改制后不能按时兑现承诺和新出现的严重影响职工权益和企业稳定的问题,要积极向党政反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防止酿成群体性事件。

五、积极做好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工会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和帮扶中心,努力帮助这些企业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特别要着力解决好资源枯竭矿山、独立工矿区以及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摸清底数,制定规划,扎实推进,争取做到2008年底前所有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实现就业。

六、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移交工作

离退休人员移交难是当前影响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各级工会特别是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的工会,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移交前后的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权益保障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解决移交所需的资金、管理机构和社区建设问题,为移交创造条件,使离退休人员在移交前思想稳定,移交工作平稳有序,移交后生活安定。

七、加强对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一是各级工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任务较重地区的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工会的相关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在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中,要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二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保证工会能够参与到每一个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中去,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切实发挥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基层工会的作用,在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中工会组织不能撤,人员不能散,工作不能停。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抓住几个典型,坚持跟踪调查,通过解剖“麻雀”,深入分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五是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将本级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进展情况、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突发群体事件等情况报上级工会。对于不能及时发现重大问题或虽已发现,却不及时上报以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07年7月30日印发)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企业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现就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进-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层面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忽视职工民主权利,改制方案不公开,职工安置方案也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利益受损,引起广大职工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引发职工群众上访事件,个别企业甚至出现极端暴力事件,给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改革,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而且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做好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工作作为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要积极支持政府和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改制重组关闭破产,通过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积极配合党政有关部门,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职工群众讲清楚有关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讲清楚企业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争取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依法顺利进行,确保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二、切实加强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的民主管理工作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督促企业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确保职工群众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推动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2]13号,以下简称“两办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J 60号)的有关要求,协助和监督企业将改制方案、兼并破产方案、职工裁员及分流安置方案等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督促企业在实施改制时,将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监督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要督促企业按照“两办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的规定要求,将改制方案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职工的裁减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既未公开又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视为无效。要坚持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制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必须要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职工代表大会的表决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不能以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代替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定。

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要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积极协助和监督企业按照《破产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5]25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36号)等法律和政策规定,做好职工安置和经济补偿工作,避免大规模裁员,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权益。要协助企业尽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过程中,暂时不能解决的,要把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时限向职工公开,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对依法按政策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协助企业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改制完成的企业推动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保障职工各项民主权利的落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各地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工会参与改制重组关闭破产工作的领导

各地工会和产业工会要加强源头参与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地区、本产业企业改革领导机构和企业改革工作中去,积极参与改制方案和有关政策的调研论证和制定、实施,参与、监督企业资产的评估、处置和企业股权配置,参与关于职工安置方案、经济补偿办法的制定与实施等。要对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履行民主程序提出明确要求,对改制方案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重点审核,严格把关,并监督实施。

要加强对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大力支持企业工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支持企业工会主席切实履行职权,参与企业改制方案调研论证,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代表职工提出工会的意见,完善企业改革方案;支持企业工会主席敢于坚持原则,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纠正,对暗箱操作、违规操作、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督促有关方面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要承担起保护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的责任,对企业工会主席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任何形式打击报复的,要依照《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总工发[2007]32号)予以解决。畅通信息渠道,对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上级工会反映,积极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切实把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保障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篇7: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题的通知

【内容分类】社会保障其他文件 【分类细目】其他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布日期】2005.07.05 【实施日期】2005.07.05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劳社部发〔2005〕19号 【主 题 词】劳动保障 职工权益 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障部、监察部和财政部《关于2005年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 进一步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国资发改组〔2005〕93号)的具体要求,切实做 好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职工安置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职工安置,直接关系到 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维护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列入重要 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指定有关工作机构和人员负 责此项工作,将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工作重点应放在现行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和企业 操作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上。纠正企业重组改制中的问题,以国有中小企 业为主;纠正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中的问题,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加强与国资(经贸)、监察、财政部门和工会的协调配合,研究提出本地区进一步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措 施,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严格把好关口,规范企业操作行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要求企业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省级劳动 保障部门要做好本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备案工作,并 协助做好所在地中央企业同类方案的审核备案工作,方案中未明确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经济 补偿办法、债务清偿、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职工再就业措施等内容的,不准进入改制程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要坚持成熟一户,操作一户的原则。事前,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审核职工安置方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 出意见和建议,督促企业修改完善,并责成企业落实职工安置有关资金。凡职工安置方案和 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资金不落实的,不得进入关闭破产程序。事中,要对企业职工安置方 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将政策规定及安置方案落实到位,并及时提供各项再就 业服务,帮助企业和职工做好各项社会保险接续等工作。事后,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好 遗留问题。

三、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加大督导力度。对列入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企业,应要求企

业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政策。同时,要在关闭破产前期准 备阶段举办政策培训班,使职工了解相关政策,明确自身权益,避免因职工不了解政策引发 不稳定。要将举办政策培训班作为进入破产程序的一项必备条件。进入关闭破产程序后,地 方有关部门要会同企业主管部门,组成督查小组,深入企业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督促企业 依法按程序办事,将政策规定及职工安置方案落实到位,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对职工的 投诉,要及时处理,并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入破产程序后,劳动保障部门还要与企业及有关方面配合,共同举办再就业指导培训班,向职工宣传再就业政策,讲解如何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提高转岗技能的 渠道,使职工了解离开企业后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求助途径,为其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

四、加强失业调控,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本地区

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可能出现的失业人员过快增加的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提出 工作建议,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必要应对措施,努力加以解决。特别是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 破产任务较重的地区,要抓紧研究制定失业调控方案,做好相应工作。对重组改制和关闭破 产企业,应要求企业分类处理好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及时接续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妥善处理 工伤职工有关工伤保险问题。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待遇。要特别做好离退休 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采取措施解决好医疗保 险问题,并将他们纳入居住地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清理企 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保证职工利益不受损失。要把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重点做好关

闭破产军工企业和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枯竭矿山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并对就业困难群体给 予特别关注,采取多方面的办法和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对依法破产企业的职工权益保障 问题,也要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努力帮助解决。

五、继续对重点行业和地区进行监控,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重组改

制和关闭破产数量较多、职工安置任务较重的行业和地区,要继续进行监控,积极配合有关 部门,加强指导和督察工作。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认真 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会同 有关部门及时予以纠正。对违法违纪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高度重视突发性 和群体性事件,坚持以预防为主,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不稳定因素,要做 好排查工作,制定防治预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责成有关地区和企业加以排除。对存在的 重大问题及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要及时报告,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采取有 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六、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关闭

破产总体规划,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将延续至2008年。今后几年还有一批国有企业 将通过实施关闭破产退出市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工作也要进一步推进,职工安置任务还相 当繁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总体规划,积极参与,精心 组织,全力做好应承担的工作。要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帮助 企业妥善解决好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问题,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要做好各项 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统计报告制度。对目前职工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梳 理,深入进行分类研究。对近期能够解决的,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抓紧解决,对由于政策不 完善或没有明确规定的,也要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 性关闭破产工作的同时,要对依法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 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向建立依法破产机制逐步过渡奠定基础。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请各地按照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国资发改组 〔2005〕93号)的要求,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今年7月31日 和12月15日前将工作情况书面材料报部办公厅。今后几年,也要在7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分别报送上半年和全年工作情况。

篇8:破产重组投资分析报告

一、实施破产的背景及内涵

(一)背景

宣钢企业总公司经过整合后,现有直属集体性质单位21个,由于整合前各单位债权债务处理问题以及经营业务需要,21个单位有法人营业执照25个,非法人营业执照5个。到2006年12月末,资产总额3.1亿元,负债2400多万元。鉴于一些法人单位严重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已成为企业总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包袱。企业总公司和集团公司结合现有法律规定,提出依法对部分企业进行破产重组的法律意见。

(二)内涵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以法人单位所有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企业法人严重资不抵债,可以由破产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破产程序终结后,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清偿。因机械装运公司等三个单位已严重资不抵债,为摆脱债务困扰,充分利用法律规定保护破产企业,由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宣钢企业总公司依法向宣化区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和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议决定职工安置方案和分配破产财产后,法院宣告破产程序终结。

采用破产方式主要有三个优势:(1)通过破产程序可对法人单位的债权集中进行清收,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2)根据法律规定,破产财产可优先支付职工的拖欠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并用于职工的安置,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3)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不能清偿的债务全部免除,法人单位可以有效摆脱债务负担。这种破产重组方式,对集团公司现存的资不抵债单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为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二、实施破产重组的主要做法

(一)三个单位的概况

1. 宣钢集体企业集团公司机械装运公司成立于1982年,该单位主要从事电机修理、宝洁及绿化等经营项目,下设一个独立核算网点——宏运餐厅。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全民工9人、集体工55人,另有正退集体工26人。2006年11月末账面净资产153.63万元,净潜亏567万元,实际债权168.09万元,实际负债883.78万元。

2. 职工大学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80年代初,该单位主要经营项目是承揽校园修理、修缮工程。下设印刷厂一个独立网点。现有在职职工17人,其中全民工3人、集体工14人,另有退休集体工6人。2006年11月末,账面净资产为-36.77万元,实际债权1.42万元,实际负债37.99万元。已资不抵债,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3. 宣钢炭黑厂附属企业公司成立于1978年,现该单位主要从事服务性劳务(劳务输出)。现有集体职工40人,另有退休集体工21人。2006年11月末账面净资产-74.40万元,实际债权19.99万元,实际负债262.49万元。巨大的负债压力和严重资不抵债,使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4. 三个单位人员构成情况及拖欠工资等费用情况和安置费用测算:

三个单位共欠发工资及各类劳动保险共计974523.78元,其中职工工资558922.28元、养老保险77847元、失业保险8342元、工伤保险92734元、医疗保险236678元。

根据国家及河北省有关通过破产企业一次性安置费的计算方法,职工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费及工伤人员一次性补助费共计5516791.52元,其中:一次性安置费5338641元;工伤人员一次性补助费178150.52元,详见表二:

(二)破产具体操作过程

1.2006年9月,企业总公司将拟破产的五个单位(除上述三单位外还有建安附企公司和冶炼厂)提交集团公司研究解决方案。

2.2006年10月开始,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在公司辅业优化会上研究解决方案。

3.2007年1月17日,宣钢集团公司做出决定,对机械装运公司、炭黑厂附企公司、职工大学附企公司三个单位实施破产。由企业总公司负责实施,公司企管处督导。

4.2007年3月10日向宣化区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3月28日法院下达了破产民事裁定书。4月5日在人民日报发布破产清算公告。4月6日法院指定成立三个单位破产清算组,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可以依法进行必要的民事活动。清算组织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5.2007年4月6日至4月16日聘请张家口华正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财务审计工作。6月20日聘请宣兴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对机械装运公司及炭黑厂附企公司的资产评估工作。

6. 宣化区法院于2007年7月17、18、20日,分别进行机械装运公司、职工大学附企、宣钢炭黑厂附企三个企业破产案件的庭审工作。并通过了财产清算报告,财产变价方案,财产分配方案。

7. 在履行财产分配程序后,2007年8月16日宣化区法院宣布三单位破产程序终结。

三、破产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三个破产单位,都是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企业,负债较大且无力偿还。通过法律手段可以解除破产单位的债务负担。破产实施后,仅支付破产费用118763元,三个单位共免除债务682.5万元,有效的解除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今后企业重组,焕发新的生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个单位原有职工121人,正退集体工54人,共拖欠职工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97.45万元,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根据法律规定,破产财产分配顺序如下:(1)破产所需费用(包括诉讼费及清算费用);(2)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3)破产企业所欠税款;(4)破产债权。也就是说,职工被拖欠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将优先偿还。通过破产程序,宣钢集团公司与企业总公司妥善安置了全部职工,并补发了职工的工资和劳保费用,稳定了职工队伍,也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宣钢集团公司及企业总公司类似的亏损单位还有不少,三个单位的破产试点,为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亏损单位扭亏脱困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根据亏损单位的不同情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成功操作了三个单位的破产事宜,为下一步解决人员更多、债务更重的亏损单位问题,开创了新途径,同时积累了经验。

上一篇:雷锋板报资料下一篇:2015年辐射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