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学案

2024-04-24

五年级作文学案(通用6篇)

篇1:五年级作文学案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以本组教材为基点,引导学生在比一比、议一议中深化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喜爱文学名著的情感。

2.让学生在互动中熟记与名著相关的歇后语,丰富学生的积累。学习重点:

让学生在互动中熟记与名著相关的歇后语,丰富学生的积累。学习过程:

一、回顾内容,激趣导入

师: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其中以“中国古典名著”最为广传,“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典名著的特殊魅力吸引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古典名著吗?(学生交流)很好,我们刚刚结束的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就是节选自古典名著中的相关故事,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蔺相如,顾全大局、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以及诚实守信、忠厚老实的鲁肃,还有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美猴王。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或者最不喜欢谁,为什么?接下来我们进行本节课第一次闯关活动——交流平台,评说人物(课件展示相关提示)

二、交流平台,评说人物

(一)自主讨论

1.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性格、语言等等。2.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

(二)全班交流

1.自主交流。

2.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如:廉颇和蔺相如;诸葛亮和周瑜、鲁肃。(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A同桌交流、讨论。

B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机引导: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小结: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希望同学们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作文中去。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相机渗透写作方法,无形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交给学生写作方法】

(四)扩展阅读,鼓励记录

1.你还阅读了哪些中国名著?能把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2.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读书的时候,能够记录下你的感受,你对人物的评价,并做好读书卡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好吗?

教师过渡引入:由此看来“中国古典名著”确实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象征,它的特殊魅力深深滋养着中华儿女。而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歇后语,也颇令人们喜爱和赞赏。接下来我们进行二次闯关——日积月累,巧对歇后语(课件展示)

三、日积月累,巧对歇后语

1.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你了解歇后语吗?(学生交流)师小结过渡:是的,“歇后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2.挑战:对接歇后语

现在老师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对出下半句。(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三个臭皮匠——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3.合作:学习歇后语。(1)出示文中的歇后语。

(2)自由朗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3)自读自悟,知道这些都是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讲讲背后的典故,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4)练习:背诵歇后语

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指名读;同桌对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全班一齐背诵。)

(5)鼓励:运用歇后语

A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人们运用歇后语,课文中这六个歇后语可能会在什么样的场合用到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

B学生交流,对运用恰当的语言环境给予表扬。4.课外扩展,鼓励搜集

(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家 猜一猜下半句。

【语文是母语,学习的机会无所不在,学生课外的积累是超乎想象的。】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处。

四、学习课外书屋

1.教师小结过渡:《西游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可老师觉得只有品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课外能够找来《西游记》原著读一读,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篇2:五年级作文学案

题:我爱你 中国

人:

学习小主人: 五年级

本周习惯养成:学会展示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的心脏。

2、能够讲述祖国的明珠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在。

3、能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解放军是保护祖国的中坚力量,保卫祖国大好河山需要解放军。

学习重点、难点:

重温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情感。时间预设:

两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25分钟,对学、群学15分钟; 第二课时:展示交流25分钟,反馈点拨10分钟,课堂检测5分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生自学(20分钟)

阅读课本38—46页,思考下面问题,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出来: 重温历史,了解我国的心脏—北京、刚刚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还有以后肯定会回归祖国的宝岛台湾。

(一)我国的心脏

1、说一说:你知道祖国的心脏在哪里吗?

2、查一查:有几代王朝曾在北京建都?留下哪些历史遗迹?

3、议一议:北京是中国的哪些中心?

(二)香港和澳门

1、说一说: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

2、查一查:他们曾经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他们是如何被侵略的?

3、情景再现:在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说说你们的感受。

(三)宝岛台湾

1、说一说台湾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说一说你对台湾了解多少?

3、议一议:台湾为什么还没有回归祖国?你盼望吗?

(四)解放军保卫祖国

1、说一说:解放军叔叔保卫祖国的故事。

2、议一议: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

二、自学后,对子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不明白的问题相互问一问,讲一讲。

三、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第一组展示

(一)北京的建都史。第二组展示

(二)香港澳门 第三组展示

(三)宝岛台湾

第四组展示

(四)人民解放军的故事 其他组点评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组内展示、准备班级展示(5分钟)

二、班级展示与点评(10分钟)

三、反馈点拨(10分钟)

1、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1).最早叫‘蓟’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燕国的都城...(2).在北宋时期是辽国的陪都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

部,所以叫‘南 京’,又称‘燕京’

(3).在南宋时期是金国的都城叫‘中都’

(4).在元朝时期作为元朝的都城叫‘大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大都。(5).在明代时期最初叫北平,后朱元璋次子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取统治权后把都城迁到了北平改名;‘北京’

(6).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 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

北京的历史遗迹: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八达岭长城、圆明园、天坛、颐和园、卢沟桥、十三陵等等。

2、香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就看重了香港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中夺得此地以便发展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的领土,从明朝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租借。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的“永驻管理“之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1980年中葡两国共同探讨澳门的前途问题,其后于1987年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定于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政权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而且保障澳门人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3、台湾历史上遭受过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侵略。

荷兰在1624年侵占了台湾,之后于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岸人民的共识。多少年来,两岸同胞为反对汉奸卖国贼,反对形形色色的分裂主义者,反对外国侵略占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维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进行了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每次斗争都是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敌人、分裂主义者的失败而告终,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一条历史规律,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也永远是这样!

四、课堂检测(5分钟)

(一)、精彩补白。

1、()是中国的心脏,也是世界闻名的()的名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2、北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的()中心、()中心、()中心。

3、香港曾经是()国的殖民地。于()年()月()日回归祖国。

4、澳门曾是()的殖民地,于()年()月()日回归祖国。

5、()年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占领,()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

(二)、明辨是非。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2、战争年代打仗需要解放军,和平年代不打仗,没有没解放军没有关系。

()

3、我国目前还没有恢复对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

4、解放军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

()

(三)、填图题

将历史朝代和主要遗迹标注在下面。

()

()

大运河

()

四、课堂小结

篇3:五年级作文学案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在学案设计和课堂操作时要合理呈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这五种学习过程,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把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能力来培养。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载体——学案, 即“导学方案”的简称。这里的学案, 它首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为每份学案的设计都是任课组全体教师集体讨论、经过数次修改, 最后才通过并印刷出来的。其次, 学案内容还是教材知识点的高度集中与概括, 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整合与梳理。学生拥有了学案, 便可一目了然地掌握课本的知识点, 从而加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度。此外, 学案式教法如果能被教师很好地运用, 便是达成“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这一教改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教改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都在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而学案式教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师生互动”为主的学习模式。鉴于此, 可以说“学案式”教法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五个学习过程, 上述五个学习过程要求全部在课堂上进行, 这就强调了课堂学习过程的落实。具体的操作流程即:课前一天发放学案,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完成“自主探究”部分;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独立、紧张、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然后学生在组内交流自读、自学、自研、自悟的成果, 并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或讨论的结果;在学生自主展示学习成果期间, 教师再适时进行精讲点拨、互动交流。这是生生、组组、师生互动合作的集中体现, 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迸发、才智的展现;最后是课堂反馈阶段,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当堂达标训练题, 检查当堂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值得注意的是, 训练题的设计要瞄准训练目标, 着眼于“知”“能”转化, 以保证教学质量检测的信度和效度。

二、“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探索课改新模式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历史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历史课堂教学具备生机与活力, 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1.“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 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代发展同步, 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 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 突破旧的教学模式, 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这就要做到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 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如高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 其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 还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问题。“学史使人明智”, “明”就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 而“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知智慧, 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

2.“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能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需要我们认识主体, 尊重主体, 发展主体。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 方可实现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的密切结合。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认识主体, 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 全面了解学生,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 调整教材内容, 删繁就简, 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第二, 尊重主体, 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得以绽放的。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 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 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五过程学案式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能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 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本, 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 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能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丰富性与科学化, 而且能改革师生的互动方式。其次要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营造一个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课堂学习氛围,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 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为其潜在禀赋能够自由且充分地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第三,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切实改变那种传统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学习方式,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 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新知的印象将会更加深刻, 也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结语

篇4:学案导引复习“五步法”

夯实基础读一读

初中化学属启蒙学科,主要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做到注重基础、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并非让学生翻开教材泛泛而读,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应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首先,教師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南,在课程标准中找出本单元的内容要求;然后,再把“标准要求”进行解读,表述为学生学习目标要求(目标表述应使用行为动词,让学生明确、可操作),呈现给学生;最后,学生以此目标为指导完成教材内容的阅读与巩固。以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案学习目标及阅读要求:

1.阅读下列学习目标,对照目标把不清楚的内容做上记号。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

能说出CO、CO2的物理性质;

会描述碳单质、CO、CO2的化学性质(现象),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会将结构、性质、用途结合起来认识碳、CO、CO2。

2.阅读教材P104~P118(除课题二外),重点巩固自己没掌握的部分。

学生对照以上学习目标要求就能够抓住重点,在教材上找到相应内容进行阅读和巩固,提高了对教材的阅读效率。

自我达标填一填

学生通过阅读目标和教材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核心内容究竟有了怎样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一定的反馈。本步骤主要是把教师编制的基础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我检测。基础题为本单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等,大多数以填空形式出现,由教师把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能达到基础反馈的目的,但不能只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因此,需要根据一个单元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在知识得到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填写得到反馈与巩固。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题: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碳单质\&物理性质 [ ] 用途\&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有璀璨夺目的光泽\&\&石墨\&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软\&\&\&电极\&有润滑性\&\&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和制糖工业脱色\&木炭\&\&吸附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和异味\&]

2.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 [ ] 用途\&C\&常温下,稳定性\&\&可燃性:C+O2—

C+O2—\&

\&还原性:C+CuO—

C+Fe2O3—\&

\&CO\&毒性\&\&可燃性:CO+O2—\&\&还原性:CO+CuO—

CO+Fe2O3—\&\&CO2\&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水反应:CO2+H2O—\&\&与碱反应:CO2+Ca(OH)2—

CO2+NaOH—\&\&]

3.CO和CO2的物理性质

[物质\&色味态\&密度\&水溶性\&CO\&\&\&\&CO2\&\&\&\&]

我们可以看出,本环节的基础题是学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教师开启智慧,把内容进行充分整合,达到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综合归纳等要求。

合作交流说一说

学生在完成“填一填”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就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但还需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这时同学之间就可以互助,以“填一填”的内容为基础,把先前没有掌握的知识说一遍给同学听,并相互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阶段,教师也可作为参与者,在全班对重难点内容和易错点进行点拨,点拨的内容主要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在学案上反映出来,因为,每个单元的重难点是基本固定的,且学生易犯的错误也较类似。点拨的另一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组成。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交流要求:

把你先前没掌握的知识点说一遍同桌听;

同学互查知识点,重点是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

把本单元不懂的知识或问题提出来。

学生在此阶段的对话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让学生的基础学力得到提升。

网络构建连一连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学生基本能把本单元重点知识和内容掌握了,但主要是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排列,如何把这些物质的性质进行适当运用,并让相关各物质间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呢?这也是提升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要求。物质的化学性质往往是以该物质与其它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呈现出来的,一般有两种形式表达,即“相互反应”可以用“——”连接,“转化”可以用“→”连接。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网络构建:

画出下列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网络(→表示转化),并在→上写出实现该步转化所需要的物质

当然,以上各物质间的关系还可以有其它的表达形式,也还可以多添加相关物质,具体可根据各个单元不同内容来进行设计。其基本思想就是建立起以某种物质为中心的相关物质的立体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增强应用、提高能力的目的。

巩固提高做一做

此步骤是课堂的最后阶段,其目的在于进行课堂达标检测的同时,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也是单元知识的提高训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步骤,一是在当堂课上进行一个简短的基础巩固的练习。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练习:

1.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 。

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下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 [决定反映]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

(3)??? ???? ???? 。

4.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1)???? 。(2)???? 。(3)???? 。

另外,单元复习之后,应安排一个课时的巩固提高练习,即“做一做”的第二步。此试题的编制需体现层次性,让基础训练和能力提高都得到较好保障。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篇5: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一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习时认真阅读“活动建议”了解可以开展的活动。

2、在活动中借助“阅读材料”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

3、活动后要总结,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4、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习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汉字做贡献的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根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学习难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预习导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浏览阅读材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材料中带有音节的生字多拼读几遍,并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3、给下列的生字注音:()()()()()()()()()()甥 舅 锥 鸿 迂 典 剖 蛀 恭 搁 【自主学习】

快速浏览阅读材料,想想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有趣。

【合作学习】

学法指导:先自读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再与小组合作制定活动计划。

1、讨论:活动计划有哪些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提示:组员要做好分工,记录员负责记录好组员讨论的意见,组长组织组员整理讨论意见,制定出完整的活动计划。)【展示交流】

展示各组制定的活动计划。【作业布置】

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二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展示活动成果,开展竞赛。

【预习导学】

1、搜集几条课外字谜或自编几条字谜。

2、猜字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1)一口咬掉牛尾巴。()

(2)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3)客满。猜一个字。()【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则阅读材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合作学习】

(一)字谜竞猜。

1、活动要求:

(1)每组每轮派3至5名队员竞赛。(2)各组队员应认真听清要求后作答。

2、活动开始

(1)必答题(字谜)(各小组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2)抢答题。

要求:主持人说完谜面后各小组方可抢答,提前抢答失去一次答题机会,答对加十分,答错倒扣十分。

4、附加题。

各组按顺序展示自编字谜,编得合理的字谜每条加十分。

(二)总结猜字谜的方法。

———————————————————————————————————————————————————————————————————————————————— 【拓展检测】 猜字谜。

(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4)左看马靠它,又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7)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8)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9)一点不出头。()

(10)十个哥哥力气大,一切困难都不怕。()(11)多出一半。()

(12)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13)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14)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15)再会。()(16)太阳升上地面。()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三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展示活动成果,感受谐音的有趣。

【预习导学】

1、搜集几条课外歇后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的歇后语、笑话。

3、说一说谐音的有趣。【自主学习】

在搜集谐音资料时,除了歇后语、笑话,还从哪里搜集到相关资料?(如古诗、对联)把例句写下来: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畅游谐音乐园。

1、歇后语。

用小组喜欢的方式读歇后语,并指出其中的谐音字。

2、笑话。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笑话。(2)讨论笑点何在。

3、古诗。

(1)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搜集的古诗,并用有色笔在谐音字下做上记号。(2)齐读古诗,体会谐音在古诗中的妙用。

4、对联。

(1)各组派代表写出自己搜集到的对联。(2)让学生找出谐音字。【拓展检测】

1、写出歇后语。

(1)飞机上吹喇叭——()(2)四两棉花——()(3)老虎拉车——()

(4)膝盖上钉掌——()(5)骑自行车下坡——()

2、巧用歇后语。

A.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B.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C.荷花结子----心连心 D.华佗行医----名不虚传 E.芝麻开花-----节节高 F.竹篮打水----一场空(1)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都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2)小红帮助同学做值日,却把窗玻璃打碎了,她是()。

(3)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使我()。(4)军队和人民亲如一家,这好比()。

(5)人们都说朱龙修车是把硬手,这次看了他的修车表演,果真如此,真可谓()。(6)一群犯罪分子想搞乱社会治安,可被公安人员逮个正着,这叫()。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四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阅读《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及展示相关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预习导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两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加点字注音。

黍()禝()鸿()鹄()鹰隼()捻()绳结 ...... 搁()板 虫蛀()剖()成 恭()敬 ....【自主学习】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

(2)仓颉怎样造字?

(3)“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合作学习】

1、讨论没有汉字的不便。文字发明的重要性是什么?

2、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的传说,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一讲汉字的起源。

【拓展检测】

针对前面的学习,写一份心得体会。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一、二课时练习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外甥(shēng sēng)餐桌(cān chān)枇杷(pā pá).....锥子(zhuī zuī)箫管(xiāo shù)舅舅(jù jiù)...

2、辨字组词。

虑()轿()遇()跨()骄()虚()矫()偶()挎()娇()

3、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举: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抬;往上托 举世闻名()选举()举例说明()举重()....(2)老:A.对年岁的的人的尊称 B.富有经验 C.经常 D.很;极 老远()老人()老手()老迟到()....

4、给下面的字分别加上偏旁构成两个新字。旨()()匀()()居()()坐()()俞()()尧()()

5、按要求写词语。

(1)在括号里填反义词。

弄()成()口()心()()罗()网 同()共()(2)在括号里填近义词。

()思()想 胡()非()()饥()渴 凶()恶()(3)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目寸光 守株待()()立鸡群()丝马迹 心()意马()到成功(4)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描写花草:万紫千红 枝繁叶茂 描写天气: 描写山水: 描写动物:

6、我会写。

商家为了吊人胃口,可谓费尽心思。东家祝福你“喜悦蛋糕,步步糕升”,西家“包你满意,终生无汗”,这儿让你“衣衣不舍”,那儿又是“一明惊人”。(1)请改正句中的4个误用的成语。正确的成语是:()、()、()、()。(2)分别说明这些成语广告宣传的是哪类商品:()、()、()、()。

7、比比,赛赛,看谁猜得又对又快。(1)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2)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3)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去一点。()

(4)三山倒挂,二月相连;田下一道川,川上一方田。()(5)一人不算小。()(6)手足并用。()(7)人在云上走。()(8)多出一半。()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课时:第三、四课时练习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1、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例:治结石病的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石)改为(事)(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改为()(2)莫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改为()(3)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改为()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孔夫子的弟子-------(2)飞机上作报告------(2)大水冲了龙王庙-----(4)寒冬腊月的萝卜--------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使用过“()”“()”。后来()模仿()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有根据龟纹、虫蛇、黍稷、()、()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

(2)最初由文字的时候,人们是在()、()上刻字,后来人们想到了()和(),直到东汉()改进了造纸术,才开始在纸上写字。古汉语中的()指的是修改文章。(3)“册”字的来历是()。我还知道汉字“()”的来历是()。

4、阅读。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未 末)(稍 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 挠),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迂回(棉 绵)延;近看这些字布阵排兵,井然有序。(1)画出文段中括号内正确的字。(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仓颉(jí jiã)鸿鹄(hú hào)鹰(yīng yīn)隼(sǔn shǔn)....(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迂回绵延: 井然有序:

(5)文段中把汉字比喻成(),足见汉字的生动形象。

仇仁

张力是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有一天,张力的父亲在街上无故被人杀害,张力悲痛万分,并决心要亲手杀掉仇人,替父报仇。

一天,张力的朋友仇仁来看他。张力的仆人拿着仇仁的名片,向张力报告:“主人,仇(“仇”读chïu)人来了。

张力一听,立即就激动起来,操刀就冲了出来,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到门口,定睛一看,除了自己的好朋友仇仁,并没有看见其他陌生人。原来来访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仇仁,举起的刀才没有砍下来。

这个误会,是因为仆人不知道“仇”作为姓氏时念“qiú”而引起的。(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读音容易弄错?请举一例。()(3)给下面的姓氏注音。

单()区()华()宁()解()任()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有趣的汉字》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一、按要求填空。

1、如果你不认识“糜”字,应用()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2、如果你不会写“ zhì 烤”的“zhì”字,应用()查字法查字典。

3、“截”字是()结构,它的第十三笔是()。

4、“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等;“人”字加一笔,可变成()、()等。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锥()剖()迂()驻()搁()恭()准()部()迁()蛀()阁()巷()

三、将下列广告词中用错的字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无可替带()默默无蚊()志在笔得()别来无恙()一明惊人()衣表人才()

四、猜字谜。

1、你一半,我一半。()

2、十五天(半个月)。()

3、九十九(多了一就成百)。()

4、两人手拉手,钢丝绳上走。()

5、一曲高歌夕阳下。()

6、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五、歇后语面对面。

1、三九天穿裙子——()

2、麻雀尾巴上绑鸡毛刷子——()

3、四月的冰河——()

4、飞机上挂暖壶—()

5、梦里坐飞机——()

6、公鸡头上一块肉——()

六、成语积累。

一富人有余田数某,租与张三种,每某索鸡一只。张三将鸡藏于背后,田主遂吟曰:“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曰:“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曰:“初问不与我,后又与我,何也:”田主曰:“除乃无鸡之谈,后见鸡而作也。”

【注释】与:给。索:要。遂:于是,就。何也:为什么。文末画线的句子,采用了谐音双关的方法,暗含了两个成语:()、()。

七、阅读。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到了黄昏还没有找到住处,特别着急。就在这时,他看见路边的地里有一位老人,便高喊:“老头子,这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又跑了十多里路,仍不见人烟,自言自语道:“老头子骗人,五里!什么五里?”此时,他猛然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正和“无礼”同音吗?问路不讲礼貌,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于是,他调转马头往回赶,见老人还在那里,他急忙下马,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老人说:“附件没有旅店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晚。” 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年轻人问路不用敬语说话、待人粗鲁,其结果便是“不施一礼,多跑十里”。

1、给短文加以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二)字字皆辛苦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朗诵、修改,知道满足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诗时,正直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他端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考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其中一首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在短文的“ □”中加上标点。

2、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通过叙述李绅创造《 》诗的经过来举例说明。

3、本文的结构是().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4、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千锤百炼”的语句。这个词一般比喻经历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本文中比喻()。

5、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粒粒皆辛苦”的语句。这些语句赞扬了李绅()的写作态度。

八、请叙述一件你和汉字之间发生的故事。例如:学习方法、写错别字、猜字谜等等。题目自拟。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一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阅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2、制定活动计划。【预习导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我爱你,汉字》,理解内容。

2、谈谈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出对汉字的热爱。

4、抄一抄你最喜欢的语句。

—————————————————————————————————————————————————————————————————————————————————————————————————————— 【自主学习】

回顾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合作学习】

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说说活动建议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交流活动计划,并制定出活动计划。

【拓展检测】

各小组依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二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预习导学】

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两篇阅读材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中带音节的生字多读几遍。【自主学习】

1、认真阅读和研究表格,思考: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自读《甲骨文的发现》,思考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

【合作学习】

1、从汉字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谈谈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拓展检测】

进一步搜集关于汉字发展演变的材料。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三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预习导学】

1、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

2、下列的词语中有一个是错别字画上横线,动笔改错别字。茶叶旦()象章()照像()圆宵()汤园()家俱()另售()像棋()【自主学习】

1、认真默读《一点值万金》,谈谈读后的感受。

2、查查作业本中用错错别字的情况。

【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从实践活动中搜集到的错别字事例。

2、学写调查报告。(出示一份调查报告范本,学生自行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拓展检测】

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四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相关链接】

书法的赏析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含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预习导学】

1、课前搜集一些书法作品。

2、课前认真阅读《赞汉字》,读准字音。【自主学习】

自己欣赏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并做出评价。

【合作学习】

1、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王羲之:

柳公权:

2、用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记《赞汉字》。

3、小组交流自己搜集或认识的书法家及作品。

【拓展检测】

1、搜集优秀的书法作品。

2、动手写一张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举办一次小型书法展。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五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感受汉字的奇特魅力及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预习导学】

1、课前搜集汉字故事。

2、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中带音节的生字多读几遍。

3、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拘束()风韵()浩瀚()驰骋()徜徉()()......凝滑如脂()沉坠()撇捺()()魅力().....

3、我会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拘束: 徜徉: 风韵:

【自主学习】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出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3、个人有感情地朗读。【合作学习】

1、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拘 束

风 韵

浩 瀚

驰 骋

魅 力

徜 徉

抑 扬 凝滑如脂

沉 坠

撇 捺

造 诣

殷 商

顿 挫 隶 书 2.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3.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4.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拓展检测】

1、我是小小播音员(看拼音,写词语):

mâi

yùn

jū()书

()力

风()()束 yì

cuî

piě

hàn()扬顿()

()

浩()如海 2、最佳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符合()的光辉

()的院落

()的图画()的回味()的组合()的力量

()的变化()的文字

()的小精灵 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二、三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隶书()殷商()小篆()楷书()造诣().....铭文()彝族()王懿荣()国子监()....

2、形近字组词。

诣()临()楷()仰()脂()监()谐()抑()

3、查字典并填空。

(1)如果不认识“懿”字,应该用()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2)如果不会写“殷”字,应该用()查字法,先查(),再查()。

4、连线。

仓颉 造纸术 古色古香 正楷 王懿荣 造字 流畅 狂草 蔡伦 甲骨文 端庄 行书

奔放 隶书

5、填成语。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西安演唱会

广告中的“汇声汇色”和“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照(填一成语)().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行书(2)甲骨文是()朝光绪年间()发现的。刻在()和()上的文字就称甲骨文。甲骨文的龙骨是在()出土的。从此,我国的文化领域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课时:第四、五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1、看拼音,写词语。

shãn yùn gōng jìng chū bǎn mâi lì jū shù yū huí()()()()()()hào hàn chãn zhuì cháng yáng chí chãng dùn cuî yì yáng()()()()()

2、根据文中内容填空。

(1)汉字可不是()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

(2)我无限钟情于我()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和()。

(3)柳公权写的《玄秘塔碑》用的是()体,颜真卿的字称为()体。《兰亭序》是我国大书法家()所写的。

3、阅读。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或清亮如(),或浩瀚如(),或凝滑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 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看着这些有色彩 有声音 有气味的字词 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1)根据课文内容在第一自然段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给选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根据选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精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4)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课题:《我爱你,汉字》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上课了,老师拿着一卷(juàn juǎn)数学试卷(juàn juǎn)走进教室。

2、凡是到中国首都(dōu dū)北京游览的外国人都(dōu dū)会到长城亲眼看一看。

3、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千万不要着(zháo zhuï)急,只有沉着(zháo zhuï)冷静才能取得好成绩。

4、正(zhēng zhâng)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爸爸正(zhēng zhâng)好从外地出差回来。

二、用“﹏”选出正确的字组词。

通(讯 迅)(稍 梢)微(历 厉)来(脑 恼)怒(题 提)纲(据 拘)束 风(蕴 韵)驰(聘 骋)急(躁 燥)(竞 竟)赛

三、用“—”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穿流不息()抑扬顿错()再接再厉()出奇不意()学惯中西()凝滑如诣()宿然起敬()知恩图抱()

四、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爸爸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把药铺里的龙骨全买了回来。(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易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五年级语文(上)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五组专题 遨游汉字王国 编制教师:苏悦

五、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诗文猜字谜。

有一次,唐代诗人骆宾王请客,只有一位挚友未到。于是,他在一张请帖上写了一首诗:“自西走向东边停,峨眉山上挂三星。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便差人送去。那个朋友一看,深受感动,便欣然赴宴。

这四句诗分别代表了四个字,分别是()、()、()、()。

六、阅读。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他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们的眼睛。这是我真不忍将他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他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不受拘束的去享受自己的欢乐。

„„他们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在书法家的笔下,他们更能生发出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他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和驰骋。

„„

像倘佯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象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文字,并震惊于他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的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1、用了()和()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徜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五年级语文匆匆教案学案

荣成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题10匆匆型新授2时两时设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1.学会本八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哪里、溜去、挪移、茫茫然、遮挽、伶伶俐俐、徘徊、蒸融、赤裸裸。2.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使学生充分认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4.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排比、拟人、设问的修辞方法。教学方法设计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配乐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人人动口,人人动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去品味积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第一时组块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1、(配乐《青春之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几张老照片,大家有兴趣看看吗?

2、教师介绍。组块

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一想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组块

三、品读文,感受时间来去匆匆。

1、过渡: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呢?请大家再默读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小组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组块

四、提升认识,升华感情。

1、过渡:是啊,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作者甘心吗?请大家从第四部分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在感受时间的来去匆匆这个环节,我这样重点品读以下句子:(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自己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A、随文理解:“凝然”的意思: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B、在读中感受排比句的好处。(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A、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多事物可以再来,惟有时间不会再来。B、在读中感受排比句的好处。(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A、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B、理解“头涔涔”、“泪潸潸”的意思,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A、反复吟读,体会作者情感。B、仿写: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A、随文理解“伶伶俐俐”的意思。B、指导抓住“跨”和“飞”体会时间的飞逝,把时间拟人化了。照片导入,引起回忆。提出初读要求。引导学生第二次读文,并渗透学习方法。引导体会重点品读的句子,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读文后,交流读懂了什么。默读文,找出表现时间匆匆的句子,画出来并写上体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2、学生自读第四部分,找出有关句子,谈理解。

3、延伸朗读:是啊,作者不愿意白白走这一遭,你们愿意吗?请看(出示说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

,我能做

,我还能做

。)

4、出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组块

五、回归整体,加深感受。作业超市:

1、录制文朗读录音带,与你喜欢的人一起欣赏。

2、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读一读,美文推荐:《绿》《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第二时组块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组块

二、小组合作补充启迪。组块

三、汇报交流,感受语言。组块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组块

五、拓宽延伸练笔尝试。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2、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6)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如何叹息?)对于第四部分,我这样重点品读:(1)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随文理解“徘徊”的意思。在读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无奈和惋惜的心情。)(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随文理解两个“赤裸裸”的含义,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甘愿虚度此生。)好要三读,即“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因此,这一环节,围绕“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学法选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后悟情。第二时导入时回顾上节的学习,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体会到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文,看这篇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运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处,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教师的点拨下明晰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运用语言奠定基础。推荐阅读:《背影》、《踪迹》新标第一网出示说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

,我能做

,我还能做

。)出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自读第四部分,找出有关句子,谈理解。联系实际谈收获。板书设计

匆匆来

去无影无踪

上一篇:帮外婆洗头叙事作文下一篇: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