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诚信

2024-05-22

五年级作文诚信(精选8篇)

篇1:五年级作文诚信

诚信是为人的根本,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诚信的人值得交往和信任,不诚信会造成很多矛盾和误会。我和我的一位同学之间的误会就是因为他的不诚信引起的。

我的同学叫李宇飞,他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从没争吵过,这次却因为他的不诚信,让我们不欢而散。

这件事发生在这周五的下午,当时放学回到家,因为我在学校已完成了星期天的作业,于是就一路小跑去找李宇飞玩,他说让我等他一会儿,他写完作业了就去我家门口玩,于是我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过了好一会,天已快黑了,我忍不住又去找他,他还在写作业,我心里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很温和的对他说:“你写完作业了就来找我啊,我在家等你。”他满口答应了,说一定会去找我的。我一等再等,可最后连他的人影都没看到,于是我就愁眉苦脸的进了家门。

第二天我再遇到他的时候,他却面无表情的说:“害我昨天在你家门口等了你很久,却没见到你人影,你这个朋友还能好好做吗?”我呆呆地站在那,脸憋得通红,手不停地颤抖着,气得汗水都从头上流了下来。我愤怒地说:“你来过了吗?我等你等到天都黑了连你半个人影都没见到,你还好意思说我!”他无话可说,眼神有一些躲闪,心里好像很怕被我看穿似的。我伤心的回到家,心里想:你自己不讲诚信,还反过来质问我,太不够朋友了。这件事后我们就不再是好朋友了。

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交到好朋友,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没有了做人的根本,也很难交到朋友。我们都要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篇2:五年级作文诚信

20xx年11月2日下午,一位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上学时一不小心在途中剐坏了一辆宝马的后视镜,那时周围没有人,如果是你,你一定逃避,可是那个中学生没有逃避,而是等待车主的到来。可是20分钟过去了,车主还没有出现,眼看就要迟到了,无奈之下只好向附近的书报亭借了一支笔和一张纸写下了道歉书和联系方式,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感动之余车主没有索赔,汽修厂老板又不收他钱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放羊的孩子》这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放羊的孩子三番五次欺骗大家“狼来了”可狼真的来了时,村民谁也不信他。从而可见诚信对我们多么重要,你骗了大家,当你危险时,大家都不相信你,你这样就会自作自受,连做人的根本都没了。

篇3:五年级作文诚信

社会呼唤诚信, 人们的内心更是渴望诚信。诚信是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社会呼唤诚信》一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 引发学生思考约定、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 也通过了解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从内心的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二、学情分析

本课有些内容是从生活的角度来体现的,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拥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 要让学生体会诚信在各行各业的重要作用, 就需要教师搜集更多资料加以整理、介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 感知社会各种主体 (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 对诚信的期待。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 诚信品牌毁之容易, 建之难。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 培养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诚信问题, 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 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从内心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 增强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 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教学难点: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一条基本原则, 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五、教法运用

根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 我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动手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 利用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教材介绍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 有关各行各业间的诚信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在认知理解上比较有困难, 因此, 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 使学生感知社会对诚信的期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大社会, 让学生体会到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准则。

(二) 动手实践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课上指导学生开展易操作、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如:模拟表演, 分角色进行质询问答、办专栏、小报等。在拓展学习中, 我推荐孩子们看“立木为信”“晏殊的故事。

六、学法指导

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整理, 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各自的收获, 使他们能开拓眼界, 在小课堂上认识大社会。模拟表演与分角色质询问答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合作。在活动中, 学生感知了人与人交往应以诚为本。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由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互动学习、巩固学习总结经验三个部分组成。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签约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交流得出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 作出约定, 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总结:要做到诚信, 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 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社会呼唤诚信》。)

引出课题并板书:社会呼唤诚信。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各种签约场景图引发学生的思考, 一幅幅签约图仿佛将学生带到了签约现场, 使学生感受了签约的重要性。了解到签订合约既是约束对方, 也是规范自己以合同为合作标准。】

(二) 讨论交流互动学习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我设计了找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品牌的由来、回归诚信大行动、讲故事说格言四个主题活动。

活动一:找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装修合同、房屋买卖合同复印件等, 由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如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 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等。接着,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媒体案例说说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如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签订合同、协议, 政府部门对市民的承诺等。在交流中,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承诺的意义, 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政府部门向市民做出承诺, 说明了什么?当承诺得以兑现, 人们是怎样的感受等。

活动二:品牌的由来

由学生介绍自己与家人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 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接着, 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研讨:

1. 砸冰箱的事例

讨论:厂长为什么要砸掉冰箱, 如果放任其流入市场, 会出现什么后果?在学生的畅所欲言时,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76台不合格冰箱的销毁会给厂家造成什么损失?如果将这批冰箱与合格冰箱一起卖掉, 对厂家和对消费者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降价卖掉与砸毁不合格产品, 会对以后工厂打造品牌产品, 保证产品信誉等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 体会厂长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的良苦用心, 企业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定会引以为戒。正是海尔冰箱重质量、重信誉, 所以, 才打造出海尔冰箱的品牌, 从而引发学生明白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

2. 温州鞋业的衰与兴

讨论:为什么两千多双劣质鞋, 就能毁掉温州的信誉, 而重建信誉却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白了假如自己听说某地生产假冒产品, 也一定不会购买该地的产品。由此, 让学生感受到, 毁掉信誉很快, 但要恢复信誉却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设计意图:这两个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信誉卡、保修卡、及各种签约合同的展示, 以及自己对品牌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信誉对商家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三:回归诚信大行动

我在参考了教材的活动提示下, 引导学生开展以模拟表演为主, 办小报为辅的回归诚信小活动, 学生在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深刻体会出诚信象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的心, 辉映了企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活动中,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活动, 每名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 学生感受到了诚信是人与人长期交往的前提。】

活动四:讲故事说格言

通过有关诚信的故事, 学生从中体会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件出示诚信格言: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接着, 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古人有关诚信方面的格言, 警句抄在小报上,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 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组织者。】

(三) 巩固学习总结经验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句话的?学生看板书来回答问题并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我采取了学生总结的方法, 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课教学的印象。】

板书设计:

社会呼唤诚信

企业发展之根本

篇4:创设五维体验 构建快乐诚信

一、正面引导,诚实铭记于心。

诚实,乃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也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挡不住诱惑,守不住诚实的人,终究会在现实中碰壁、栽跟头。只有珍视和信守诚实的人,才能走向成功。因此,每接一个班,在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奋斗目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养成为人诚实,讲信用,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我们班轮到值岗,当检查到自己班的公共场地的时候,发现花坛里还有一小张废纸没捡掉,文明监督员不徇私,给我们自己班扣了分。结果,那星期,尽管我们班其它方面样样第一,但因这件事,三项竞赛没能拿到五星。事后,班上有许多同学都在埋怨文明监督员,认为不就是一点废纸嘛,不扣分也可以,更何况是自己班的公共场地,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针对这件事,我在班上召开了一次名为《谎言·诚实》的主题班会。在会上,我极力表扬了那位文明监督员,并告诉学生,我们虽然失去了这次的五星,但我们内心得到一颗更闪亮的星星,这就是“诚实”这颗星,从那以后,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更团结了,说真话的也多了,纪律更好了,这样,虽失去一次五星,但让同学们保住并发扬了一颗诚实的心,我认为:值!

二、以情促行,师生同建“诚信卡”。

没有情感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唯有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以情唤醒情,用人格塑造人格,才能最终重现德育的目的。特别是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偶像,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是一面心灵的镜子,一种在书本上无法找到的人生哲理。为了做到“身正为范”,给学生一个诚实守信、说话算数的榜样,我总是在开学初先让学生为我设立“诚信卡”,记录我的言行。如果有违诚信,甘愿惩罚。这也就让自己学会在学生面前说话做到三思而说,再思而行。在平时容易被疏忽的小事中杜绝不诚信现象的出现,如说好评选优秀作业的有奖品,结果未能兑现;答应学生一起玩,因忙于批作业而忘了……记得一次,我说好阅读课为他们讲一个故事,却因临时开会而食言了。虽然这次并不是我的过错,但失信是实,于是我为学生唱了一首歌表示惩罚,并讲了“宋庆龄守约”的故事,又一次在学生心田里播下了诚信的种子。

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下,我班学生都很自觉地把“诚信卡”换成自己的,记录的内容也很丰富:遵守诺言,完成各种作业,遵守校规校纪,制定目标,实现目标等,有的还相互督促,互为记录“诚信卡”。班级中形成了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三、留有余地,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形成的自我概念(或叫自我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常常给学生良好的心理暗示,要坚定不移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诚实、守信的好人!如今的小学生,尤其是高段学生,已经很爱面子,有时尽管明知自己错了,也会强词夺理,甚至胡搅蛮缠。遇此情况,班主任的批评教育除了需要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外,还要注意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下台的阶梯,以保全学生的面子。如我班的洪一栋同学,脾气比较暴躁,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和任课老师也会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冲突。有一次,因为下课和同学玩耍时,一个同学推了他一把,他以为同学打他了,就毫不客气地挥拳相向,把同学打倒在地。其他同学赶紧把他们拉开,我闻讯赶去,只见他一脸的横样,我没有直接指名批评他,而是先轻声询问了另一位同学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耐心地询问他,听听他的说法。其实,事情了解清楚,他也慢慢冷静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同学道了歉。事后,我和他约定,当他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先深呼吸三次,再把自己的拳头松开,尽量不握拳。他见老师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和他平等交流,觉得老师很看得起他,遵守得很好,现在,他的脾气收敛了很多,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好。

四、激励评价,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诚意、真挚的激励最能打动人心,只要教师与家长都把握住孩子最需要激励的时机,适时地肯定、相信他,帮助他建立、巩固诚实守信的信念。尤其是高段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生长的时期,心理的敏感程度相当大,我们更应该学会与他们民主、平等的交流,给与及时地激励性评价。如我班郑钰轩同学,因为父母忙于生意,晚上无暇顾及孩子。她能每天遵照和父母的约定,认真完成作业,细心洗漱,还帮弟弟洗澡,按时就寝。因此,我时常不忘送上“你真是个诚信守约的好学生!”又如我们班的十三位住校生,一开学,我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多看课外书长见识,按时就寝休息好”,他们中不少是一年级就来住校的,他们都能做到,有几位做得相当好。我也利用班队、集会、信息交流等机会经常表扬他们,夸他们是诚实守信的好学生。上学期,住校生中有两位被评为三好学生,三位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

五、多方努力,形成诚信教育工作的合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紧密配合。由于学校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家长、社会必须认真改变观念,支持和参加学校教育,共同搞好诚信教育。只有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1、做好“诚实守信”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诚實守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充分利用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刊等开展诚信系列宣传,创设校园良好的诚信氛围,打造丰富的校园诚信文化,引导师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好品德。

2、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诚实守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以课堂育人为主阵地,将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的渗透。如在《思想品德课》中,按照五年级的诚实守信目标,我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评价,能搜集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用来鞭策和内化自己的行为。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切实抓好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在自省中进步,在自我批评中成长,在别人赞赏中体验快乐。

篇5:五年级作文诚信

一天,我又去卖废品,正巧是那位叔叔给我称重。我想:叔叔会不会坑我呢?叔叔称完,说:“一共16元8角9分,给你17元钱好了!”“谢谢叔叔!”我很欢喜地应道。

慢慢地,我和叔叔熟悉了,我去卖废品时便时常与他唠家常。我知道,叔叔是陪他妈妈到城里来看病的。因为妈妈长期住院,他便趁闲暇打零工,挣点钱贴补生活费。过了几天,我又去卖废品,可叔叔没有零钱,便说:“下次再给你吧!”我想:叔叔人这么好,一定不会骗我的。于是答应了。

回家后,妈妈问我卖了多少钱。我实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说:“傻闺女,别做梦了,这种人是不可能还给你钱的。”真的吗?我有点半信半疑。

此后的两三天,我果然没见到叔叔。

又过了几天,我去楼下倒垃圾,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小妹妹!”正是那位叔叔。叔叔走过来,一边还钱,一边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这两天妈妈病得厉害,我没来上班,耽误了还钱。”“没事,没事!”我急忙答道。

篇6:诚信五年级作文

本学期的一天,数学老师拿着一沓试卷,快速走进教室,激动地宣布:“本次测验最高分是罗婷!96分!”我听了,半信半疑。心想:哎,我记得,有两道选择题我不太会啊!怎么会96分呢?卷子拿到手中后,我把它看了一遍又一遍,果然发现老师误判了。

这时,我的心绷得紧紧的,生怕老师会夺过我的卷子,说我是不诚信的孩子。我的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这可是96分啊!回家一定会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另一个说:“不行,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你一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老师知道的话,就一定会认为你是不诚信的孩子。”

到底该怎么办呢?最后,我决定去找老师,改正分数。

我走进办公室,找到了老师,眼巴巴地看着老师把96改为94,脸上还露出了亲切的微笑。老师说,他其实是故意把94写成了96,目的就是想看看我是不是讲诚信的孩子。我听完,放松地笑了。

篇7:诚信五年级作文

诚实是最美的外套,是心灵圣洁的鲜花。古人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是诚信的写照。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诚信是可贵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看店,一个陌生的阿姨来店里买可乐,阿姨给了我5块钱,可乐是2。5元一瓶。我还没有找钱给阿姨呢,她人就不见了,我连忙拿了2。5元跑出去,一看,阿姨还在外面,我跑从到阿姨面前说:“阿姨,我还没有找钱给你呢!你就走了。”阿姨说:“不用找了,给你了。”“不行!不行!这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气喘吁吁的说。阿姨还是坚持不要,我硬塞给她,阿姨无可奈何的收下了钱,并温柔的说:“孩子,你真好,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哦,长大会有出息的。”随后她从腰包里掏出一包糖递给我。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我的心里开心地不得了。

晚上妈妈回来了,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听了,妈妈说:“你真是个诚实守信的乖孩子。”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很高兴。原来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会受到别人的赞扬。从今以后,我立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严格要求自己,把诚信当做为人之道,追求真、善、美。

篇8:浅析五年级作文教学

关键词:五年级,作文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 写作, 也称书面表达,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 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 无话可说等状况, 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 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 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 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 因而, 作为语文教师, 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 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 习作不是缺乏素材, 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 如在写《我的__》 (写一个人物) 这篇作文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 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 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 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 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 但通过思维发散, 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 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 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 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 我问:“那么, 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 现在的夕阳, 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 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 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 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 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而较狭隘, 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 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 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改变, 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 丰富阅历, 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 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 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开拓视野。

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 并非没有素材可写, 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 增加语言的积累, 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 具体内涵是什么, 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会背诵, 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 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 并加以背诵和运用, 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想象, 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 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 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 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 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 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 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 并加以想象, 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 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 又像是一片片浪花”, 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 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上一篇:我的弟弟的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学会体育部十月份工作总结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