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

2024-05-12

颈椎牵引(精选8篇)

篇1:颈椎牵引

作为一名爱好新科技的“宅男”,我惟一的兴趣,便是研究、摆弄电子产品了。这种兴趣牵引着我,给我信念,让我在充满挫折、坎坷的探索道路上风雨兼程。这里面有艰辛有甜蜜,只有自己懂得个中滋味。

说起“树莓派”,大家也许会想起那令人垂涎的西式点心。但这里,我所说的它,其实是英国一家基金会开发的一款物美价廉的卡片式电脑。暑假,鉴于我的渴望与一如既往的热情,加上各种“软磨硬泡”,爸妈终于答应给我买了一部“树莓派”卡片式电脑。

等待的过程无疑是漫长而又夹杂着甜蜜的。终于有一天下午,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快递包裹。打开包装,我用四个手指拈起它仔细地观察,它的主体其实就是一块裸露着的、如信用卡大小般的红色主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芯片、接口等电子原件。

组装过程开始了。虽有些紧张,我还是抹去额头沁出的细汗,摩拳擦掌。做好准备后,我插上作为硬盘的SD卡,连接好所有的外接硬件,心中默念:“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连上电源线,“咔嗒”一声,它便开始自启动。看着屏幕上闪动的文字,我的心提了起来,两只手不断地摩擦着。

突然,主板上的灯疯狂地闪动着,接着屏幕上显示出了一条错误信息。我的心“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我微微颤抖着翻开《使用手册》的“故障排除”部分,一条一条地寻找着和屏幕上错误代码相吻合的条目。汗水顺着额头沁下来,刺痛了眼睛,沾湿了使用手册。终于,我发现了错误的原因:原来是系统文件没有写入正确的分区。

我立即侧过身,打开另一台电脑,将SD卡重新写入镜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有些焦急,但却无能为力。直到“叮”的一声,写入完成了,我的心才稍稍放下。接着,我重新操作,一步一步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一闪,显示出了熟悉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我打了个响指,振臂高呼:“我成功啦!”

这次尝试成功后,兴趣更是牵引着我去努力奋斗。我用乐高积木给它做了个“机箱”,将它绑在玩具车上,搭配我写的控制程序,就能通过键盘来控制它啦!为了学习编程,我向数学老师请教算法,向信息老师请教机器语言,并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用Python语言写的程序还获得了开源程序设计赛的奖项了呢!

获奖之后,我的心里十分喜悦,十分甜蜜,这便是在兴趣的牵引下,获得的成功滋味啊!

篇2:颈椎牵引

阳光透过云缝,懒懒地挥洒着,照亮了天空。风儿在金光的笼罩中斜斜地飘,时而轻缓,时而猛烈,好像一位微醺的少女在磕磕绊绊地小跑。

蓝天白云下,有一只风筝在线的牵引下高高地飘扬在空中。但很快它就厌倦了这种牵扯、羁绊的飞翔,它向往着广阔的蓝天、自由的白云。

它开始埋怨风筝线的牵扯、束缚。它的内心开始呐喊:“我向往的是自由,我不能只局限于这小片天空,我要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它的身体开始左右摇晃,想摆脱线的束缚。可是线依旧稳稳地牵扯着它。风筝开始躁动起来。它一次次借着风力往上飞,努力地想挣脱线的牵扯。可是那根线,总是依依不舍地看着它,默默地牵着它,舍不得放手。因为它是风筝的父亲啊!

风筝开始发怒了。它猛烈地摇晃,更加努力地去挣脱线的束缚。终于又一次,它趁着一阵强风来临时猛地一抖,“砰”的一声,飘然离去。“不——”,线在痛苦的呻吟中放了手,软绵绵地向地面萎靡了。唉……它终究还是老了,孩子长大了,它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牵着孩子了……

当线处在极度的悲伤时,风筝却兴高采烈地飞舞着,它终于自由了!它在天空中不停地飘荡。啊!这风,这清新的空气!这棉花般柔软的云朵!这蔚蓝的天空!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这种感觉在线的拉扯中是绝对感受不到的。想着,它又兴高采烈地转了两个圈。

但是,它万万没有想到黑夜会如此快眷顾它……

太阳,在厚厚的云层中。那云层密得挤不进一缕阳光。风大起来了,狂吼着,卷起一片片落叶。风筝在狂风中躲闪。

天暗了下来。风筝在黑暗中瑟瑟发抖。它开始想念牵扯它的线,开始想回家了……

风筝在黑暗中孤苦伶仃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它害怕了。

突然黑暗中劈出一道亮闪闪的闪电,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声。风筝感到前所未有地害怕,飞快地向前冲。过了一会儿,雨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风筝全身湿透了,它开始往下坠落。

它离地面越来越近了。它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它的脑海里浮现出线慈爱地拉扯着它飞翔的情景,想起线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它带来的伤害。但线依然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它……它终于明白了父亲对它的爱,那是一种默默地守护。为什么,我明白得这么晚呢?

三米,两米,一米,三寸,两寸,一寸,“啪!”风筝坠落在草地上。草地上开满了无数的小花,花心里盛着它大滴的泪珠……

风筝感觉到自己来到了另一片草地。那儿阳光灿烂,它和它的父亲在一起玩耍。线慈爱地牵着它,默默地注视着它缓缓地飞向天空……

篇3:牵引式颈椎治疗仪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颈椎病这种常见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社会竞争力加剧, 中青年患者的工作压力大, 长期伏案工作, 有的甚至通宵在电脑前工作, 所至颈椎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已成为社会问题。结合临床治疗手段的匮乏, 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和推拿已不满足患者的需求, 人们希望有一种方便、适用的治疗仪器, 既能用于医院又能用于家庭, 而且是有省时、省力、省钱、无毒副作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因此研制适合大众需求的颈椎治疗仪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2 项目介绍

2.1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携带方便, 外型美观, 智能程度高, 能够医生远程协助治疗, 简单实用的脊椎牵引治疗仪。治疗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控系统, 信息交流, 多任务处理;动力系统接收主控系统的信号, 使下巴受力均匀稳定;拉力传感系统, 包括拉力传感器以及相应的信号转换放大电路;人机交互系统主要完成用户与治疗仪的信息交流;网络系统, 医生在医院即可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等;远程客户端为医院主治医师PC出的操作系统。

2.2 基本思路

本项目通过治疗仪给颈部施加予一定的上托力, 来纠正颈部的非正常姿势, 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上托力由主控系统控制涡轮蜗杆电机产生, 系统通过拉力传感器反馈电机作用力大小。医生在医院通过远程客户端给系统发送治疗方案, 系统识别方案中上托力与时间关系并控制电机执行该方案。

2.3 项目介绍

治疗仪由主控系统, 动力系统, 拉力传感系统, 人机交互系统, 网络系统, 远程控制端组成。

2.3.1 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为治疗仪核心:接收动力传感器放大后的信后, 并通过内部AD转化为能够被识别的数字信号, 将该信号与治疗计划曲线中的信号进行比较, 做出相应判断后向动力系统发送指令, 通过涡轮蜗杆电机的转动调整拉力的大小;与人机交互系统的交流, 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选择自己需要的治疗计划, 主控系统对其加以实施, 并将当前状况反馈给用户;同时保持与远程客户端的互联网通信, 将当前治疗状况反馈给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同时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给治疗仪控制系统添加或删除治疗计划。

2.3.2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执行装置, 其功能为接收单片机给出的信号, 并进行直接的转动, 控制牵引带的上下运动。

本项目中所需的动力并不大, 但对其稳定性要求较高, 扭矩相对要求较大, 综合考虑, 我们采用了涡轮蜗杆减速电机作为动力输出端。蜗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 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 将电机 (马达) 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 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目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 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2.3.3 拉力传感系统

拉力传感系统为整个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 其输出的拉力参数为系统运行的根本依据。本系统中, 拉力传感器安装在牵引带上方, 系统对拉力传感器的要求为快速响应, 精度高, 综上考虑我们采用了较为常用的称重传感器HL-8, 传感器原理如图所示, 为应变电阻桥组成, 四个应变电阻大大提升了其精度。

2.3.4 人机交互系统

人机交互系统主要完成用户与治疗仪的信息交流, 用户可通过操作界面选择治疗计划、治疗强度、与医院医生的信息反馈等, 主要由显示屏、按键等构成。

2.3.5 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则将治疗仪打造成一个物联网系统, 用户的治疗计划、治疗过程以及疗效等信息, 医生在医院即可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等。

2.3.6 远程客户端

远程客户端为医院主治医师PC出的操作系统, 医生通过客户端动态了解患者当前的治疗状况, 并根据疗效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调整, 该调整信息将发送至治疗仪主控系统, 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即可了解需要接受的治疗, 客户端程序由C#编写, 基于.Net framework4.0。

3 项目总结

3.1 项目难点

该作品设计的团队涉及电子电路、自动化、控制、网络、软件等众多领域, 并有哈尔滨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 开发团队实力强大。从前期开发上来看, 整个项目的技术关键在于以下几点:主控系统的编程, 动力系统电机驱动的设计,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 网络通信以及远程控制上位机的编写。

3.2 项目的优势

系统设计优势:治疗仪构造中并无大量的机械结构, 较为小巧, 安装在家中、办公室的座椅背部即可;治疗仪简易, 与人体接触部分仅仅只有治疗仪的一个弹性牵引带, 托住下巴处, 当人的头随意移动时, 主控系统通过牵引带上方的传感器测得拉力并调整动力系统, 使牵引带对下巴的牵引力保持不变;智能化, 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随时了解治疗仪当前工作状况, 并接受用户指令进行选择, 医生远在医院即可对患者当前状况完全了解, 远程即可更改治疗计划等;治疗能力上, 医生通过对患者颈椎损伤情况的了解, 指定动态的拉力-时间治疗曲线, 将该信息传输给主控系统即可, 单片机通过对数据的处理, 可将该治疗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暇的实现, 不存在治疗过程中拉力不稳, 或是拉力大小不可度量的情况。S

摘要:本项目通过治疗仪给颈部施加予一定的上托力, 来纠正颈部的非正常姿势, 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上托力由主控系统控制涡轮蜗杆电机产生, 系统通过拉力传感器反馈电机作用力大小。医生在医院通过远程客户端给系统发送治疗方案, 系统识别方案中上托力与时间关系并控制电机执行该方案。

关键词:颈椎病,治疗仪,实用,远程操作

参考文献

[1]罗会昌, 高国琴.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沈苏静, 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气动式按摩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 2003 (5) :14-15.

[3]吕桂生.脉冲磁颈椎治疗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l5) .

[4]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3.

[5]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6]陈嘉庆.多国单片机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2.

[7]卢胜利.智能仪器的设计与实现[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8]童诗白, 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颈椎牵引细讲究

体位和方向 颈推牵引一般取坐位,具体做法是:用枕颌带固定于头部,并通过绳索和滑轮装置,与悬挂重物相连。至于牵引方向,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头颈稍向前屈曲15~20度,使牵引力量来自颈部前上方;如系交感型颈椎病,则应取头后仰15度牵引;属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者,宜取中立位牵引。病人具体情况不同,牵引的体位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病人可以请医生指导、示范,并根据自我感觉来调整,以牵引时感觉舒适,牵引后症状不再加重为原则。

重量 颈椎牵引的重量由病人自己掌握。刚开始几次的牵引重量宜轻些,如从3公斤(约相当于一块半砖头的重量)开始,牵引3~5天后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反应,可以逐渐增加。男子、体质好的人,每次可以增加2公斤;女子、老年人、体质弱者,每次可增加1公斤。牵引重量最大可达10~15公斤。增加重量不要过多过快,每增加一次重量后,应维持5~7天,若自我感觉良好,再斟量增加。研究发现,当牵引重量达到5公斤时.颈椎椎体就已经被拉开了,故目前多主张用小重量长期牵引。

时间和疗程 有人观察发现,坐位颈椎牵引15分钟以后.椎体之间的距离才能分开,但牵引时间过长,距离并不相应增加,相反可以使头后部皮肤的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因此每次牵引的时间15~30分钟即可。每天至少牵引一次,若条件允许,可牵引2~3次,一般20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有效可以继续牵引。若连续两个疗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应暂停牵引治疗,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篇5:牵引的作文

在接触绘画之前,我似乎与生活格格不入,像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找不到任何的交汇点。我固步自封,停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走出。

与画画的渊源始于我和明华《睡莲》的邂逅。轻盈的笔触勾勒出花瓣丝绸的质感,或粉或白的水彩在宣纸上点染出一片活色生香,在我眼前铺展开一片明媚的风景,似乎还可隐约闻见馥郁的香气。

至此,我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牵引着我,给单调乏味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美好。

走进画室的一刻,一股书卷油墨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为之心旷神怡。学画的第一课便是画莲,铺开洁净的宣纸,调好水彩,心便沉入了一片安逸宁和的氛围,老师让我们先用铅笔描形,再着颜色。

于是,屏息凝神。可能是心浮气躁,笔有些颤,我怎么也无法勾勒出一条圆润的弧线,橡皮与纸摩擦出刺耳的声响。我便不断回想老师示范的样子,笔在她的手中就像有了灵性,须臾一转便是一个圆润的弧,纸上便出现了一瓣饱满的莲花。想着,心渐渐地沉静下来,脑海中浮现出流水般顺畅的线条,下笔愈加轻巧,果真成功画好了整朵莲花。顿时,心中像淌进了一汪蜜,甜甜地滋润着肺腑。

随后是着色。我用深绿描出莲叶的脉络,继而由深入浅,笔尖拖开一抹翠色。莲叶是粉绿的颜色,莲花是粉白的颜色,笔墨流转下,一幅画便渐趋成型。望着画中亭亭盛开的莲花,心也好似划入了藕荷色的梦境,荡漾在翠绿的波心,柔柔的浑然一体。

我小心地搁下画笔,吹干水彩,心好像被夏风吹开了莲花瓣,一瓣比一瓣透明,一瓣比一瓣纯净。在画画中,我舒展身心,沉浸于水彩构织的世界,兴趣好似一种甜蜜的牵引,引我步入自然的殿堂,于水墨中陶冶情操,于勾画间放逐心灵。

自此之后,我的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我不再封尘自我,因为我发现自然也有如此之多的美好,等待着我用画笔去记录。我不再把自己锁在家中,而是拿起纸笔和画板,在自然中写生,体会一笔一画间无以言明的感动。在学校中,我也不再沉默,绘画比赛上有了我凝神描摹的身影,课后也多了我与同学互帮互助的场景,我真的感受到,不只是自然,原来生活中也可以有这么多的美好。绘画引领我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

篇6:温暖的牵引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有时间会觉得回家异常煎熬,父母无数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分崩离析,让它变得支离破碎。那一瞬间,我只觉得自己失去了爱的护佑,我不再是那个及双方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一刹那间,我从迪士尼城堡搬进了贫民窟。

好几天了,当我放学回家途经鳞次栉比的房屋前时,我看不见客厅的灯光。黑夜顺手关上了电灯,星星感受到入秋的凉意,赶忙常见黑夜的怀抱,月亮悄悄隐匿其光辉。走着这条曾经散步的小路,随着灯光的忽闪,美好的回忆竟也浮上心头。这只有短短几十步的距离我硬是走得异常艰难,双腿向灌满了铅磨磨蹭蹭终是到了家。

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甚至更糟糕,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心头起了雾,万千愁绪涌进心头。所有事情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循环往复,除了偶尔穿插进来的小意外。夜晚总是夜深人静,多少文人墨客于黑夜中写诗遣怀微,我也有些孤独,愿与诗词歌赋作伴,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时我忽的发现客厅亮起了暖和的灯光,我怔住了,是我眼花幻觉了吗。于是赶忙揉了揉眼睛,直到确定这是真的。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奔似的跑回家,恨不得自己是超人能立刻飞去六楼。我看到父母坐在饭桌旁早已盛好饭等我回家。其实我早就猜到会是这样,从我看见灯光亮的那一刻开始。

在一个故事中,有人说:“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是我住的地方。”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家并非是一个舒适身体的处所,而是一个能够安放灵魂,抚慰心灵的小房子,不论是别墅亦或是一件规模不大的平房。其实我们不一样,也都一样。

我看见客厅的灯光亮起时我便觉得心安。不管是什么样的烦恼忧愁,我都可以在这间房子里尽情的宣泄,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认真倾听我的抱怨,给予我时效的建议,我便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篇7:温暖的牵引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的身体上也发生了点变化,一天早上起来,我在镜子中看见我嘴唇两边长出一排小胡子,我心里是又开心又讨厌:开心的是我终于长大了,讨厌这两排胡子好丑。我左思右想,决定把他给剃了,我从柜子里拿出爸爸的刮胡刀,按照老爸的样子,挤了点泡沫,在两边学着老爸的样子,小心翼翼的刮了起来,我突然一用力,锋利的刀片刮破了我“英俊”的脸颊,顿时鲜血直流,我拿了一张纸,止住伤口。这时看见身后的老爸在偷偷的笑,我给了他一个白眼,灰溜溜的进了房间。

一天早上我上完厕所打开门,看见老爸在刮胡子,我想:奇怪了,他不是昨天才刮的胡子吗?今天怎么又刮了?是不是闲的?然后我仔细一看,他特意给我留了一个位置,在水池边多出了一把小刮胡刀,我当时就明白了他的用意。我挤了,点泡沫在两边用余光偷偷的看着他如何刮胡子,老爸也不急不慢地刮着胡子,经过我细微的观察,终于明白了,刮胡子的要点,我小心翼翼地尝试成了人生第一次刮胡子么?两边光滑的脸颊,抬头看了看老爸,我和他顿时笑开了花。

篇8:颈椎牵引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7月, 共收治颈椎牵引患者23例,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颈椎CT或MRI检查, 提示有颈椎增生,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8例, 年龄40~65岁, 平均年龄50岁, 均采用了牵引治疗并配合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等治疗措施, 其中坐式牵引3例, 其余均为卧式牵引。

1.2 主要症状

头、颈、肩、背以及上肢等部位的顽固性定位疼痛和麻木。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症状, 疼痛表现在头的某侧或在一侧或双侧上肢、部分患者头颈活动受限或出现斜颈症状, 麻木常为一侧或双侧上肢伴无力, 部分患者以小拇指、中指麻木为先前症状。

1.3 牵引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 采取卧式牵引的患者仰卧于床上, 抬高床头约10cm, 患者颈下置一棉枕垫, 以恢复和保持颈部“C”形弧线, 头后部置一圆形薄棉圈, 防止牵引过程中头部移动, 套上颌枕布带, 牵引绳一端系于牵引弓, 另一端穿过床头牵引架上的滑轮并与牵引钩连接, 砝码置于牵引钩上。牵引时头部略微后仰, 重量1~3 kg。牵引重量可根据患者耐受力不同、体质强弱、年龄大小适量增减。牵引时, 尽量使颈部正中、鼻尖、牵引绳保持一条直线。牵引时间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

1.4 疗程

卧床持续牵引疗程一般为10~21d。

2 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紧张、烦燥、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主动与患者交流, 及时疏导, 给患者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及防病知识, 治疗时耐心细致, 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护完成治疗, 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 或者让患者观看他人的治疗过程, 消除其恐惧心理。

2.2 牵引护理

牵引总重量成人一般按体质量的1/7或1/8计算, 老年体弱、肌肉萎缩可用体质量的1/9重量, 重量过大, 可导致过度牵引[1]。在牵引时间内应全程陪护, 观察患者有何不适;牵引力线与颈部中央是否成一直线, 牵引弓是否水平, 头部是否歪斜, 及时调整;颈椎牵引头带的松紧要合适, 特别是接触颈部不可过紧, 因为过紧会压迫颈动脉, 造成头部缺血及心率变化等, 严重者可使患者出现晕撅。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液循环等情况, 若出现头晕加重、恶心等症状, 应及时减轻牵引重量或停止牵引, 对症处理, 卧床休息;形体瘦弱者, 下颌部常有疼痛, 这是因为布托薄, 肌肉少, 挤压所致, 需在下颌处垫一软布, 或棉花之类, 即可避免。

2.3 口腔护理

颈椎牵引患者由于牵引时间长, 颈部固定, 活动时间少, 口腔内容易聚集细菌和病毒, 增加口腔及咽部感染的机会, 为了防止各种口腔和咽部及上呼吸道炎症, 要嘱咐患者保持口腔清洁, 勤刷牙, 常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早晚两次或多次漱口, 以减少口腔细菌繁殖保持口腔清洁[2]。

2.4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注意颈椎保健, 在生活、工作中保持颈椎自然状态, 避免固定姿势, 如长期看电视, 打毛衣、打牌等,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不要躺着看书或看电视, 避免长期伏案工作, 长时间工作后要活动一下头颈部, 使颈韧带肌肉得到适当休息, 以改善颈肩肌群疲劳,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枕头高低适度且透气性好, 不可过硬。注意颈部保暖, 天气变化时围围巾, 避免颈部受凉而加重病情。

3 结果

疗效判定: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 颈部活动力度正常, 但颈部X线摄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好转:临床症状大有改善, 可做轻度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上述患者疗程结束后, 临床治愈17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 有效率达95.6%, 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颈椎病是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之一, 发病基础是颈肩部的急性和慢性劳损, 发病原因是持久不当的工作姿势、长期不良的睡眠体位或感受风寒使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长时间造成肌肉劳损、颈椎失稳、关节功能紊乱、骨质增生或产生无菌性炎症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通过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积极配合牵引、理疗、药物等治疗和主动进行康复训练。所以牵引前消除患者恐惧、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牵引中、牵引后认真细致观察病情, 精心护理, 防止各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保证。故提高护理人员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另外颈椎病应提高人群认知, 以预防为主, 发现颈部不适及上肢麻木及时就诊, 提早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并控制疾病发展。发病后及时就诊, 坚持牵引疗程, 积极配合医护完成治疗。疗程结束后要积极进行预防, 保持疗效稳定, 获得较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许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228.

上一篇:输液不良反应下一篇:广东省英语高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