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曲度异常

2024-05-21

颈椎曲度异常(精选四篇)

颈椎曲度异常 篇1

颈椎独特的解剖生理功能决定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颈椎的生理曲度是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姿势在长期生长发育中逐渐形成的[1]。颈椎曲度异常被认为是诊断颈椎病的X线征象之一。颈椎曲度异常出现早、可测量、变化明显, 是临床评价颈椎功能的有效指标。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服役, 高+Gz环境及采用综合头盔系统对飞行人员颈椎曲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近年来, 在飞行人员中, 颈椎曲度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呈增多趋势, 已经影响到飞行任务的完成和飞行安全[2], 甚至成为飞行员离开飞行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3,4,5]。所以, 准确、客观地测量颈椎曲度是非常必要的, 可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来我中心疗养的男性军事飞行人员120例, DR颈椎平片均有曲度异常, 其中歼击机类58例, 运输机类39例, 直升机类23例, 年龄为23~54岁。临床上均有1 a内出现持续2周以上颈部疼痛史, 但无颈部外伤及手术史, 无肿瘤、结核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发疾病史。

1.2 方法

1.2.1 颈椎曲度测量方法

所有病例均常规摄取颈椎左侧位平片;采用Borden法[6], 在颈椎侧位片上取齿状突后缘最上点与C7后缘最下点连一直线 (AB) , 测量颈椎后缘弧顶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H) 表示颈椎曲度 (弧弓值) 。依据Borden法, 颈椎曲度正常弧弓值H为 (12±5) mm, 1 mm

1.2.2 研究方法

按颈椎曲度异常程度分为曲度变直、反曲及过曲3组;按飞行时间分为<1 000 h、1 000~2 000 h和>2 000 h。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 3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Borden法测量结果显示:120例飞行人员中, 颈椎曲度变直84例 (如图1 (a) 所示) , 占70.0%;反曲33例 (如图1 (b) 所示) , 占27.5%;过曲3例 (如图1 (c) 所示) , 占2.50%。提示飞行人员颈部疼痛与曲度异常有关系, 具体见表1。各机种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与飞行时间的关系见表2。

3 讨论

正常的颈椎曲度能够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平衡力和吸收震荡能力。任何原因引起的颈椎曲度变直、消失或反曲状态, 都会导致颈部肌肉和脊神经及血管受到牵拉、挤压并影响供血, 将出现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7]。飞行人员易出现颈椎曲度异常是由于在飞行状态下承受高载荷作用, 在姿势固定的前提下, 飞行人员多采用前倾座位驾驶, 这时颈、肩、背部肌肉、韧带及关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慢性受损状态[8]。飞行人员需戴头盔飞行, 颈部肌肉及椎间关节的紧张状态不能及时消除, 导致颈部屈肌痉挛, 后纵韧带松弛, 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诸肌失调, 椎间关节失衡, 使颈椎逐渐固定于代偿的反曲状态[9]。颈椎曲度变直消失或呈反曲状态, 势必导致颈部肌肉、脊神经及血管受到牵拉、挤压, 肌肉紧张及血管痉挛、狭窄, 并影响供血, 产生颈背部、顶枕部酸痛僵硬以及头痛、头晕等症状[10]。本组歼击机飞行人员出现颈椎曲度异常58例, 占48.3%;明显高于运输机飞行人员 (39例, 32.5%) 和直升机飞行人员 (23例, 19.2%) 。另有资料表明[11], 在颈椎退变时韧带弹性组织减少、松弛, 失去了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生理功能, 从而导致颈椎曲度变直、反曲及颈椎失稳的发生, 引起颈部不适等症状。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飞行时间在1 000~2 000 h的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较高, 而这一组飞行人员正值身强力壮、飞行的黄金年龄, 平时飞行训练强度大、地面体育运动频繁, 加快了颈椎退变的速度。因此, 在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期间, 要加强颈部保健知识的宣传, 让飞行人员了解颈椎的解剖、生理特征及飞行时对颈椎的影响,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摘要: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的DR特征及病因。方法:选择120例DR表现为颈椎曲度异常的飞行人员影像及临床资料, 侧位测量其颈椎曲度, 根据DR颈椎曲度异常的程度将颈椎曲度分为变直、反曲及过曲3组, 按飞行机种和飞行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 颈椎曲度变直84例, 反曲33例, 过曲3例。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歼击机飞行员的颈椎曲度异常率高于运输机和直升机飞行员, 飞行时间在1 000~2 000 h的飞行员的颈椎曲度异常率高于飞行时间小于1 000 h和大于2 000 h的飞行员。结论:飞行人员的颈椎曲度异常的发病率与机种、飞行时间有密切相关性, 分析颈椎曲度的改变将有助于飞行人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飞行人员,颈椎曲度,颈椎测量,DR摄影

参考文献

[1]王少军, 郑红, 徐璐洁, 等.牵引并超短波治疗颈椎病[J].中国康复, 2003, 18 (1) :49.

[2]何东东, 孟威宏, 陈英.沈空住院飞行人员疾病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2, 13 (2) :129-130.

[3]徐志鹏, 孙喜庆.高G作用下飞行员脊柱的损伤及其防护[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4, 15 (4) :252-254.

[4]Schall D G.Non-ejection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due to+Gz in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J].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89, 60 (5) :445-456.

[5]刘红巾, 徐先荣, 程军, 等.2003—2008年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 20 (3) :173-176.

[6]常蜀英, 张国强, 贾渭泉, 等.青少年头痛与颈椎曲度120例异常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4) :198-200.

[7]王玉芬, 张丽芳.青年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附62例报告) [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 9 (4) :240-242.

[8]罗久伟, 苑青龙, 苏衍峰.飞行人员腰椎滑脱症DR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0) :82-83.

[9]夏建军, 张爱梅, 孙然光, 等.100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X线平片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06, 15 (2) :145-146.

[10]罗久伟.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2) :72-73.

浅析颈椎曲度与颈性眩晕 篇2

眩是眼花, 晕是头晕, 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目前, 对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是很清楚, 对此病的研究多从颈椎的退变、椎动脉及周围的病变和交感神经这几方面进行研究, 认为颈性眩晕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交感神经等各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痉挛、狭窄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颈性眩晕常表现一过性、发作性, 常在变换体位或颈后仰、旋转时诱发[5]。颈椎曲度与颈性眩晕可能有密切关系, 颈曲是反映颈椎平衡的重要指征, 它表现了颈椎与椎旁软组织之间相互关系。颈椎曲度的改变, 可能引起颈伸肌张力改变, 进而引起颈后伸肌群内的本体感觉信息改变, 从而导致颈性眩晕发生。

颈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 且多数患者伴有颈部疼痛的疾病, 常常是由于颈部异常传入神经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6]。早在1926年Barre与Lieon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惹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 引起医学界的重视[7]。1949年, Bartschi Rocharx采用颈性眩晕, 强调了与交感神经的关系, 认为椎动脉接受来自交感神经丛的支配, 此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引起眩晕[8]。随着研究的深入, 椎动脉受压或周围交感神经网受刺激已经不再是其发病的唯一因素和首要因素, 颈椎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更为普遍的病理因素。Michels[9]认为临床上颈性眩晕 (cervical vertigo, CV) 常常是由本体觉因素引起的, 并且发现CV患者常伴有颈项疼痛症状, 对疼痛的局麻治疗对CV有较好的疗效。李锋[10]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指出寰枕关节及C1-3关节囊、项部肌肉的颈椎附着处存在本体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 颈部病变时, 颈部本体感觉传入紊乱, 伤害感受器传入异常信息, 中枢神经对前庭和视觉信号的分析产生错误, 空间定位受影响, 从而产生头晕或失稳的感觉。

据机械原理, 颈椎前凸曲度半径变小, 曲度变大;半径变大, 曲度变小。颈椎前凸曲度的减小将较多的重力转移至椎体和椎间盘, 从而增加颈后部肌肉为维持头的位置和脊柱稳定性所做的功, 颈椎前凸曲度的增加将使颈椎关节突和后部结构所承受的压应力增加。颈椎前凸异常将改变颈椎甚至脊柱对头部重力的承载, 颈椎间盘或关节突关节更易损伤及退变。颈椎前凸变小或变直将降低颈椎的韧性和弹性, 不能有效缓冲振荡对脊髓及神经的损伤[11]。本体感受器是—种张力敏感性机械感受器, 对纤维长度或张力的变化非常敏感。与其他内外感受器不同, 本体感受器是—种非适应性型感受器, 一般很少在持续刺激强度下出现感觉耐受现象, 只要在适宜的频率范围内及张力情况下, 就会通过脊神经后根将传入冲动持续的传至脊髓。本体感受器主要分为感知肌肉收缩状态的肌梭和腱梭及感知肢体运动状态的韧带、关节囊感受器, 受脊柱空间序列、躯体姿势、神经刺激和关节紊乱等原因, 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纤维的长度和张力必然会发生变化, 当张力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 包含在其内的本体感受器就会兴奋。本体感受器的张力越高, 则传入冲动的频率也就越高。只要纤维的张力持续存在, 那么冲动也就持续地传入。当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后, 引起中枢对前庭和视觉信号分析产生错误, 空间定位受影响, 产生眩晕。

经研究[12,13,14,15]发现, 椎间盘周围含有丰富的感受器受体, 主要分布在椎间盘侧面, 纤维环前部分布最少, 在黄韧带和纵韧带及棘上韧带上含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颈椎关节突关节囊内和滑膜皱襞上含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神经未稍, 同胸椎和腰椎关节突关节相比较, 颈椎关节突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体密度最高, 胸椎最低[16]。本体感受器大量存在于颈后肌群组织[17]中, 感受肌肉状态与头部空间位置, 供中枢神经作为负反馈信号以调节机体的运动功能[18]。当寰枕关节及上三个颈椎关节囊中的颈反射感受器受到各种刺激时, 其冲动经C1-3神经后根、脊髓小脑束、网状小脑束、橄榄小脑束等小脑或前庭神经核传入, 产生眩晕及平衡障碍的症状。

如果在颈性眩晕手法临床上, 颈椎错位节段水平越高, 颈性眩晕的发病率也越高。如果寰枢椎发生错位, 可同时影响椎动脉流量、交感神经兴奋性及头颈交界处的本体感受器的传入性冲动信号, 导致颈性眩晕的发生。如果医师积极地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 对延缓颈椎的退变有积极作用, 改善颈伸伸肌张力, 改善椎动脉流量、交感神经兴奋性及头颈交界处的本体感受器的传入性冲动信号, 从而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摘要:本文浅析颈椎曲度与颈性眩晕密切关系。认为颈椎曲度的改变, 可能引起颈伸肌张力改变, 进而引起颈后伸肌群内的本体感觉信息改变, 从而导致颈性眩晕发生。为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提供参考。

颈椎曲度异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诊断为单纯交感型颈椎病,诊断依据为:有交感神经受损症状,与颈部活动关系密切,经颈椎稳定手术有效或经保守治疗有效。排除耳源性、眼源性、高血压性、心源性及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原因。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7~74岁,平均48.5岁,病程2~5年,平均3.5年。影像学资料: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24例,动力位颈椎侧位片6例。

1.2 方法

1.2.1 拍摄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摄片法

采用颈椎右侧中立位,焦片距>100 cm,两眼向前平视,硬腭与X线片的上缘平行。测量方法为:在颈椎侧位片上以齿状突处于水平方向为颈椎中立侧位,先自枢椎齿状后上缘至C7后下缘作一连线A,另沿各颈椎椎体后缘连线为一弧线B;在A、B线间最宽处作垂直于A线的C线,此为颈曲值。当颈曲值>17 mm时为颈椎生理曲度变大,颈曲值<7 mm为曲度变直,颈曲值呈现负值为反曲,以上均为颈椎失稳表现。此外,椎体间矢状面移位>3 mm或矢状面旋转>11o亦为椎间不稳;两个椎骨椎间小关节呈双边征,示椎体有旋转不稳[3]。

1.2.2 围领制动效果

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是否明显缓解。

1.2.3 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

症状缓解或消失为有效。

1.2.4 手术治疗

对4例椎体移位显著患者,行手术钛板固定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文献的判定方法:经治疗后,交感神经症状全部消失为优;大多数症状消失(减轻50%及以上)或残留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者为良;少数症状得到改善(症状减轻不足50%)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复发者为差。

1.4 对照组设置

随机抽取30例年龄分布相当的健康成人,做病例对照研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变化引起颈椎不稳的X线表现,观察组为182项,对照组为16项(表1),经配对t检验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生物理学力学变化明显多于对照组。

本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改变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显示有45个椎节不稳定。7例患者有1个颈椎节段不稳定,13例患者有2个节段不稳定,4例有3个颈椎节段不稳定,其C3-C4有7个,C4-C5有17个,C5-C6有16个,C6-C7有5个。

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过系统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疗效优8例,良6例,有效12例,优良率53%;手术4例,优2例,良1例,有效1例,优良率75%。

3 讨论

3.1 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平衡稳定的主要结构

人体颈椎依靠诸多椎体和椎间盘架叠成竹节样结构,并由肌肉和韧带紧系,构成帆缰结构形式,成为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平衡稳定的解剖基础。正常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稳定性系由两大部分组成[4],一部分是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接的韧带结构,维持静力平衡。另一部分是外源性稳定,主要是附着于颈椎的颈部肌肉,维持动力平衡。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内、外稳定结构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其中任何环节遭受破坏,均可引起或诱发颈椎正常结构平衡功能的丧失,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结构的异常。

3.2 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变化与颈椎失稳的关系

颈椎结构生物力学研究发现[5],过多头颈屈伸等活动会增加椎间盘和椎间小关节负担,使颈椎极易发生劳损退变。颈部肌肉、韧带是颈椎活动力基础,其附着处是带动椎体、关节的力量传递枢纽,是应力集中及应力交会的部位。长期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伏案工作等不良习惯,会造成肌肉、韧带过度紧张、挛缩,打破了原有动静态平衡关系[6]。由此引起的小关节不稳定,钩椎关节前后或左右移位、旋转等颈椎结构位置异常,使颈椎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致颈椎生理曲度的稳定或运动性受到破坏。机体为适应日常功能,必然产生代偿性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故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是颈椎失稳的早期征象和客观指征[7]。

3.3 颈椎生物力学变化致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的机制

当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变化,引起颈椎失稳时,刺激了分布于颈椎关节囊、颈椎小关节及颈椎后韧带等结构内的交感神经末稍,将导致交感神经机能亢进。此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会由大脑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网状结构到达脊髓T1-T2节段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并由此处发出节前纤维经交感神经节换元后,再发出多组节后纤维影响相应器官[8],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发汗障碍、视物模糊、眼球胀痛、脸裂增大及心前区疼痛、血压异常等表现。

3.4 诊断要点

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症状复杂且又不具特异性。若思路狭窄、简单及轻率,常易把诊断引向局部症状。本研究认为: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应遵循以下原则[9]:(1)具有头痛、头晕、颈肩痛、耳鸣、视物模糊、心脏及周围血管症状等临床表现;(2)可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3)除外相关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交感神经症状;(4)除了神经根压迫症状外可有颈椎生理曲度失稳表现;(5)试行颈部局部制动,相应症状可缓解。

3.5 治疗要点

本组治疗是基于颈椎生理曲度力学平衡失调,产生颈椎异常应力及位移而行的临床实践。结合本组实施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一般先行保守治疗,包括服用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的药物;颈部制动,如卧床休息、戴颈围领1~2个月,颈部肌肉锻炼、手法治疗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0]。症状重,病程在1年以上,保守治疗效果差并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仰卧位推拿、点按颈部穴位,放松颈部肌肉韧带、手法牵引、板法,可纠正移位关节位置,恢复颈椎正常生物力学结构,改善颈椎平衡失调关系,也可达到治疗作用,但须慎重。

3.6 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虽然新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不断运用,如CT、MRI检查等,对颈椎形态评价有了新的途径,X线平片对颈椎生理曲度因生物力学改变而出现变化显示较早,并可进行测量,且形态改变明显,仍为临床评价颈椎功能的有效指标。有研究认为,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病中很重要的发病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在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中,颈椎生理曲度是反映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重要指征,它表现了颈椎与椎旁软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青年人患交感型颈椎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与患者症状、体征的消失呈明显正相关。因此,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改变所至交感型颈椎患者中,应以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为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颈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改变引起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其病理基础可能是颈椎失稳引起局部异常的机械性和炎症性刺激造成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然而,该病主诉多,客观体征少,在确定诊断时,临床经验及排除其他疾病的存在尤为重要。对于该病的治疗,应当强调的是多数患者经保守方法可治愈;手术治疗宜慎重,少数症状重影响正常生活且诊断明确,又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时,才是手术的适应证。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交感型颈椎病

参考文献

[1]张颖.交感型颈椎病误诊37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7,20(5):557-558.ZHANG Y.The misdiagnosis analysis 37 cases of the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J].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Practice,2007,20(5):557-558.Chinese

[2]陆政峰,郑祖根,董启榕,等.比较研究几种影像学检查对颈椎病的术前评估价值[J].颈腰痛杂志,2008,29(5):410-412.LU ZF,ZHENG ZG,DONG QR,et al.The comparative researchof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value of seveval imageologic methodsto examine cervical spondylosis[J].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and Lumbodynia,2008,29(5):410-411.Chinese

[3]李振平,焦海霞,杨彩琴,等.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4,17(1):20-21LI ZP,JIAO HX,YANG CQ,et al.X-ray diagnosis of cervicalspondylosis by flexiou extension position[J].Journal of MedicalImaging,2006,16(9):958-959.Chinese

[4]贺奇志,郝吉生,周黎明,等.纠正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4,17(1)20-21.HE QZ,HAO JS,ZHOU LM,et al.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by correcting bio-physical balance of cervical verte-bra[J].The Journal of the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2004,17(1):20-21.Chinese

[5]曲超法,王延琳,吴景文,等.Luschka关节对下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31-32QU CF,WANG YL,WU JW,et al.Biomechanical reserch ofeffects of Luschka ankle on later spinal stability[J].Chinese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2008,5(20):31-32.Chinese

[6]曾恒,周红海.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2):62-63.ZENG H,ZHOU HH.Th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iophysicalbalance changes of cervical vertebra[J].Chinese Joru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2008,16(2):62-63.Chinese

[7]钱军,田野,胡建华,等.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27-29.QIAN J,TIAN Y,HU JH,et al.Retrospectiv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sympathetic cervical spandy-losis[J].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2009,19(1):27-29.Chinese

[8]LI XF,DAI LY.Advances in biomechanical study on cervicalspine injuries[J].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04,6(8):921-922.Chinese

[9]牛思荫,赵英.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1):17NIU SY,ZHAO Y.The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sympatheticcervical spondylosis[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08,24(11):17.Chinese

颈椎曲度异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90例健康受试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舒适枕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36岁,平均33.4±2.8岁;高枕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1~39岁,平均34.4±2.1岁;低枕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2~37岁,平均36.4±2.3岁。经受试前检查,所有受试者颈椎状态均为健康;90例受试者均签订测试研究知情同意书;院方向患者交待了有关本次颈椎研究测试的注意事项,受试者每日在医院应用颈椎枕休息1小时,周期为60天,测试周期结束后为每位受试者进行颈椎情况评定表。三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颈椎X线检查

给予每一位受试者摄颈段脊柱中立位侧位X线DR片,投照时受试者以侧立姿势两足分开,双手握住沙袋,双肩自然下垂;要求受试者下颌微微抬起、双眼视线与水平面保持15°左右,投照中心线对准受试者第4颈椎,投照距离为1.5m,拍摄标准侧位片。

1.3 颈椎参数计算

①采用Bordens法测量受试者的颈椎曲度弧弦距,取自枢椎齿状突后缘最上点与C7后缘最下点连一直线为A,沿颈椎各椎体后缘做一弧线为B线,测量B线弧顶到A线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即为A、B线间最宽处,表示颈椎曲度的弓深(弧弦距),正常生理曲度向前凸为正值,颈椎曲度消失变直为零,生理曲度反向称后凸为负值[3]。②颈椎曲率指数(CCI)采用Ishihara法,作C2椎体后下角和C7椎体后下角连线A,分别由C3、C4、C5、C6椎体后下角作连线A的垂线,分别得出连线a1、a2、a3、a4,测量上述指标的长度。CCI=100×(a1+a2+a3+a4)/A。③颈椎角(CSA)采用Gore法,作C2和C7后缘上下角连线相交所成的锐角。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多组定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再进一步作两两比较;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经过60个测试周期后,不同组别的受试者其颈椎生理曲度有不同变化,舒适枕组颈椎X线均呈现生理性向前凸起状态,弧弦距均为正常范围;高枕组颈椎X线呈现生理性反张弯曲起状态,弧弦距大于正常值范围;低枕头组颈椎X线呈现生理性变直,弧弦距均小于正常值范围。三组受试者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高枕组比较,①P<0.05;与低枕组比较,②P<0.05

3讨论

人体颈椎生理曲度变化与颈椎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颈椎生理曲度能够为颈椎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减少颈椎部位收到直接的振荡冲击从而保护大脑[4];此外,颈椎生理曲度与人体的神经血管组织等均在生理上相互需要,各类炎症、外科手术等均可能对颈椎生理曲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继而对人体其他部位造成病理性影响。通过观察、分析颈椎曲度X线的变化情况能够为颈椎病研究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人体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枕高度存在关联,随着头颈部位的不同而产生变异。要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或防止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加重,除了临床治疗手段外,选择合适的枕头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

3.1 人体颈椎生理曲度与摄片、计算手法

对于健康人,从中立片上观察其颈椎曲度一般呈生理性向前凸起,弧弦距通常为7~17mm[5],当超出或低于此弧弦距值时,人体颈椎将产生反向曲张或变直的颈椎病变。因此,本研究中必须确定正确的摄片手法以保证颈椎曲率指数计算所需参数的准确性,故采用中立位进行投照,要求受试者下颌微抬,以15°左右的角度校准受试者鼻线与水平面,保证受试者颈椎正确暴露后投照中心线对准受试者第4颈椎,投照距离为1.5m,拍摄标准的侧位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受试者出现假阳性征象[6]。此外,使用Ishihara法对所有受试者的颈椎曲率指数(CCI)进行计算,可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 人体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枕高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舒适枕组一直保持健康的颈椎生理曲度,平均弧弦距处于7~12mm之间,X线未发生病变性变化;高枕组普遍弧线距过大,颈椎呈生理性反张弯曲;低枕组则普遍弧线距过小,颈椎呈生理性强直。通过调节颈枕高度能够有效改变人体颈椎生理曲度。

3.3人体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疾病

颈椎病近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其发病因素多样,但主要由于人体退行性变所致。最早的退行性变部位集中于关节软骨环,其中含有各类颈椎组织软骨,其退行性变若不及时治疗将出现关节组织增生、坏死等恶性病变。因此,在针对颈椎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过程中,更应关注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变化。

参考文献

[1]陈银海,姚红华,杨忠.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在颈椎病康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康复,2007,22(3):156-158.

[2]常蜀英,常有进,王积昌,等.不同年龄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特征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7):418-419.

[3]李军朋,余克强,李义凯.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意义[J].颈腰痛杂志,2002,23(3):252-254.

[4]常蜀英,王积昌,吴秀珍,等.300例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的神经科临床表现与X线相关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3):16-19.

[5]常蜀英,王积昌,李申生,等.颈椎曲度异常与青少年头痛等相关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8(2):70-73.

上一篇:曳引系统下一篇:中专德育与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