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2024-04-25

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共8篇)

篇1: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要以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团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青年为本、求真务实、和谐发展、争创一流”的理念,落实“前瞻、规范、整合、活跃、争先”的要求,以“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把握一根主线,实施四项行动,全面活跃基层团学组织建设,实现工作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根主线,构筑青年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开展“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陶冶高尚情操,争当现代公民”系列教育活动,推进“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开展“追求真知,勇于实践”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大学生勤奋学习、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成为学识渊博的有用之才。开展“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繁荣。

在中学生中大力开展“我优秀我入团,我入团我更优秀”主题教育。通过举办团课、团的知识竞赛、与优秀团员交流等活动,加深中学生对团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积极向团组织靠拢。通过开展主题团日、学习比武和团史团情教育等活动,增强中学生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勤奋学习、励志成才的内在动力。深化以14岁“迈入青春门”教育、16岁“公民意识”教育、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磨砺训练为主要形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开展建党85周年纪念活动。以建党85周年为契机,以团情团史教育、改革开放历程教育、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广泛开展主题团日、专题宣讲、形势报告、演讲辩论、座谈研讨、参观考察等活动,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杰出青年等为大中学生举办报告会,回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进一步激发和引导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热情。

二、大力实施创新创业行动,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举办“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举办全省竞赛活动,采取自选题目与邀请青年企业家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市场开拓、产品推广等实际情况设计竞赛课题相结合,力求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促进竞赛成果的转换,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扩大参赛面、完善评审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对获奖团队和项目的宣传推介,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组队参加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本科院校要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活动体系。职业技术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技能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中等学校要积极举办学术前沿展望、科技文化周、小发明竞赛等,广泛开展普及性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大力实施校园文化行动,着力建设和谐校园

举办广东大学生原创歌曲创作大赛。围绕大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和筹划大赛,通过发动造势、作品创作、正式比赛、包装推广等阶段的活动,广泛动员大学生参与到竞赛的创作、表演、投票等各个环节。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媒体单位共同举办活动,为活动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加强宣传报道扩大影响。积极探索团省委、省学联与基层团学组织联动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参与活动,形成合力,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举办“岭南青春校园”系列活动。围绕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等主题,采取团省委、省学联主办,高校团学组织承办的方式,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各地团学组织也要根据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的要求,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和发展壮大创造条件。注重开展优秀大学生社团评选、优秀社团活动展示,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实施帮扶生活困难学生行动,切实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开展“广东福彩爱心助学子”——帮扶生活困难大学生行动,筹资500万元帮助1000名生活困难大学生圆大学梦。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完善工作机制,扩大活动影响,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服务。以此为带(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源,建立勤工助学基地,举办勤工助学岗位供需见面会,加大直接资助、奖励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建立扶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长效机制。树立和宣传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克服困难,奋发成才。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举办“百名青年才俊走进校园”活动,组织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艺术家、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劳动模范走进校园,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等活动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立志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高校、中学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邀请在各行各业表现优秀的校友回母校参加活动,各地团委也要积极邀请当地知名人士走进校园,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年学生的良好氛围。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积极争取社会单位企业的支持,为学生参加就业见习提供更多岗位。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深入实施大中学生“健心工程”,通过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面谈咨询、专家讲座、科普宣传、心理素质训练等形式,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扶持心理类学生社团的发展,举办讲座、报告、论坛等活动,组织大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共青团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注重对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团干部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五、大力实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深化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深化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百校千村服务计划”,发动全省百余所高校重点联系1000个左右的村作为社会实践基地,扎实深入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帮扶社区弱势群体为主要内容,深化大学生“四进社区”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常化、规范化。地方团学组织要积极把寒假、暑假返乡的大中专学生组织起来,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扶贫助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岗位实践活动,动员组织大学生发挥智力优势服务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西部计划。不断完善招募、选拔、管理、就业服务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水平,促进两项计划的深入实施。抓住山区计划、西部计划成功实施三年的有利契机,认真总结三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邀请历届志愿者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在高校校园中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动员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贡献青春才华。

深化中学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力所能及、保障安全的原则,组织广大中学生利用暑期开展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组织一批重点示范团队,通过夏令营、实践团、红色旅游等方式,到农村、高新企业、革命圣地、重点建设工地等参观考察,引导中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成才动力。

六、大力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

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建设。组织专项督查,推动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生分布状况的变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巩固和活跃班级团支部。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成立青联组织,进一步整合资源服务团学工作的开展。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团学组织要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团建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的意见》,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建设为重点,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学联组织建设。贯彻落实省学联九大提出的要求,大力加强学联、学生会建设。建立健全省学联驻会干部管理、工作调研、干部培养、信息收集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省学联团结、教育、服务学生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学联组织和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指导,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生工作体系。积极拓展学联对外友好交往,逐步建立和完善交流机制。

努力促进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学校团干部的培养,与省青干院合作,分批、分层次轮训大中学校团干部。举办学生骨干训练营,组织各高校主要学生干部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建立健全高校和中学团委书记的定期联系制度,促进经验交流,活跃工作氛围。

大力推进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网站建设,积极构建各级团学组织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打造网上展示平台、工作平台、交流平台、资源平台和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篇2: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2012年陕西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迎接党的十八大、省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和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按照共青团陕西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继续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转变,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学生工作。

一、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不断深化和创新思想引领工作

1、深入开展“与信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现代化建设成就宣传活动,为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十八大召开后广泛开展会议精神学习活动。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组织不同历史时期选树的优秀青年典型人物到学校集中开展“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励志报告会。在3月5日、5月4日,开展“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集中开展以敬老扶幼助残、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继续开展分类引导工作,督导全省高校完成本校《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的编写。

2、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设计,制订《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从高校选派110名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举办各级学校团干部培训班,组织高校团干部开展工作交流,持续提高团干部的理论-1-

素养和专业能力。在高校中探索成立校级青年联合会,构建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团结、影响青年教师的有效载体。

3、大胆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时尚元素引导青年的工作载体。继续抓好省学联和高校团、学组织微博体系建设,适时开展团学组织(干部)微博影响力评比。积极运用飞信和手机报,实现对学生全覆盖的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引领。探索运用微视频、微访谈等形式,开展以“感动你我的身边事”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继续办好第二届中国西安原创动漫大赛。

4、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继续联合有关厅局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抓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的有利契机,将持续性的、针对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地合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活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联合农业厅组织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场担任场长助理。

5、加强中学、中职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深化“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集中开展14岁集体生日活动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按照碎片化、分散化的原则,设计、征集优秀活动案例。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中学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陕西省中学生品学奖评选表彰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举办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保证每名中职学生每学期至少聆听一次报告。

6、配合党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继续加强由共青团领导的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各高校建立青年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构。通过举办“校长(书记)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学生代表提案等形式,畅通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结合重大事件、重要时机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研判,为党政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强调市、县(区)团组织在维护所属学校青年学生稳定工作中的职责,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以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积极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

7、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开展“激扬青春·创业英雄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接触企业、了解社会、做好职业规划。遴选大中专学生基层建功立业先进典型,成立报告团在各地宣讲。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骨干、优秀应届毕业生主动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和培训工作。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确保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对接和管理。办好第六届“挑战杯”陕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继续组织大学生参加“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

8、服务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开展陕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选树科技创新典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校园文化载体,举办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春”陕西大中学生文化艺术节。

9、服务青年学生现实困难和迫切需求。继续开展寻访“中国大学生

自强之星”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通过节假日慰问、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继续做好“万名学子英语学习帮扶行动”。以深化“心理阳光工程”、举办“5·25”学生心理健康节为重点,加强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0、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联合省委教育工委制订《关于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团工作,发挥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堡垒作用。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团的建设。编印《陕西高校共青团经典活动100例》,持续推进基层团组织活力创新工作。

11、大力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联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召开全省中学共青团工作推进会。以中学中职共青团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建成100余家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活动规范、青年认同的共青团工作示范单位。加强对中学中职团委书记的培训力度,年内力争将全省中学团委书记培训一遍。明确市、县(区)团委对辖区内中学、中职学校(高校附中,省教育厅、人社厅直属学校除外)的相关职能,摸清学校底数、畅通工作渠道、加强业务指导。

12、切实加强对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指导。筹备、召开陕西省学联

篇3:2009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一、围绕中心推进三项重点服务

(一) 以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200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全力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工作。要把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作为档案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布局, 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要求, 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和投资监管提供相关服务。

围绕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的各项任务, 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力度。要通过协会、协作组等方式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部纳入指导范围, 积极主动指导民营企业建档, 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尤其要密切关注新一轮企业重组与改制的动向, 按照国家档案局、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的要求, 切实指导企业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 避免国有档案资产流失。

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在抓好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指导企业切实建好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档案,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档案的管理。省档案局将会同省劳动和保障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出台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补救办法。

(二) 以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努力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要在抓好村级档案的同时把重点转向乡 (镇) 一级。省市县三级档案局的领导同志要每人确定一个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 加大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力度、经验推广力度、业务指导力度以及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争取把档案工作纳入对乡 (镇) 村工作的考核内容, 纳入示范村、小康村、文明村的建设内容, 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安排, 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林地承包、流转、经营、处置、勘界等各个工作环节及时建档和规范化管理, 使国家森林资源流向清晰, 农民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

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各立档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要特别注重把农村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 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户、龙头企业等农村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和新的工作领域的档案, 以及农产品种植、检测、加工等方面的档案纳入到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中来, 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已经实行村档乡管的地方, 要努力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要加强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增强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 增加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要求, 提高工作水平。

(三) 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要把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物权、诚信、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八个方面的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业务指导范围, 加强监管。对已有民生档案资源要摸清情况, 编制详细的民生档案目录, 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有条件的地方要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利用;对于新形成的民生档案, 要实行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备份制度;对于过去因管理不当造成民生档案丢失损毁的, 要推出必要的补救措施,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以综合评估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

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是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为动力, 抓住机遇,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窗口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馆库建设, 完善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整体提升全省档案工作水平。要齐心协力做好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申报文明城市的地方要把档案馆测评同评估工作结合起来, 从实际出发, 找准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 争取得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解决一些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完成好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做好各级各类档案馆进馆范围的修订工作, 确保把涉及普通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应该立档单位基本职能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 纳入进馆范围, 夯实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认真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要认真总结查文查档服务窗口建设的经验, 注意收集利用效果事例, 研究改进服务、方便公众的具体措施。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各种档案宣传和服务。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利用报刊、出版物、电视文献片、展览、网络、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省档案馆要全力做好搬迁工作。各市地县要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发改委新发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 达不到规范要求特别是贫困县的档案馆, 要抓紧做好档案馆建设的可研报告, 争取当地政府批准立项, 以获得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

三、坚持不懈抓好各项管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依法管理是保障。要抓住全国人大修订《档案法》的有利时机, 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和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促进档案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深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注重研究和解决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形成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依法用档的良好环境, 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要深刻认识当前档案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把确保档案万无一失作为档案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强化措施, 从严管理,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要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家底大普查, 各级档案局要自上而下开展一次档案保密和安全保管的专项检查, 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得到有效落实;看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看档案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能否真正保证档案的安全等等。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对各种突发灾害、突发事件到来时怎样抢救和保护档案制定出方案, 以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档案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重要的档案要实行多套、异地、异质备份制度, 对已有缩微、复印、数字化等副本的档案原件一律封存, 以复制件提供利用。继续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对每个抢救项目要进行跟踪问效,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结项报告, 保证把国家补助的专项经费管好用好。

篇4: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一、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情况

2005年,全国产金224.05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产11.7吨,同比增长5.5%。黄金行业实现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40.36亿元,同比增长32.7%。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黄金地质勘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统计新增金矿资源/储量620吨,较去年净增120吨,同比增长24%。

二是技术创新带动难选冶金矿资源开发。我国保有难选冶金矿储量1000余吨,过去受技术限制,资源利用程度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安排了一批国债专项,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将实验室直接建设在矿区,通过攻关,目前已掌握了世界上处理难选冶金矿的全部技术工艺,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提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矿焙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利用尾矿、残矿及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取得进展。吉林夹皮沟、辽宁五龙、山东招远金矿等一批老矿山,通过国债项目支持,扩大处理矿石能力,二次开发了尾矿、井下边角矿和废弃资源,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黄金行业开采矿石的最低品位降低到0.3克/吨,从过去的“废石”中提取的黄金达10吨以上。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河南省灵宝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合境内黄金资源,将原来20多座金矿首先整合为3个矿业公司,解决了资源纠纷,提高了生产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灵宝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成功,还将继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减少小型金矿数量,提高企业规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黄金企业基本消化了原材料、电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2004年持平,其中,难选冶金矿的处理成本降低8%左右。去年黄金行业产金同比增长5.5%,利润同比增长32.7%,一些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40%。

二、2006年工作要点

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2006年初,国际金价上涨10%以上,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金价持续提高对黄金工业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2006年黄金行业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出台黄金工业产业政策和“十一五”行业规划,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黄金工业运行调控,计划新增产量和地质储量5%左右。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方面防止滥采乱挖抬头;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利用低品位和废弃尾矿等资源。四是加大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实现资源规模开发并以此帶动矿业秩序的好转。五是鼓励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竞争能力,更多地利用境外资源。六是加强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发挥武警黄金部队的作用,探明更多的金矿资源,保证黄金工业持续发展。

篇5:10年全省城市共青团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城市共青团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2010年城市战线工作会议和共青团**省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青年成长为中心,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和加强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城市共青团的品牌活动,积极探索新

时期城市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全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

(一)抓实抓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继续发挥各级团组织的职能作用,依托青联、青企协会员企业和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不断扩展见习基地涵盖领域,增加见习基地数量,2010年省内每个县级以上城市至少要新建5所省、市级见习基地,全省要新增高质量的见习基地150家以上。加大见习基地宣传力度,畅通见习基地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及时发布见习基地岗位信息,不断增强青年的参与度。以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通过集中组织大型对接会、双选会等形式,不断增加见习人员数量,每个见习基地每年至少要接收一批见习人员。联合人保部门抓好后续服务工作,为见习结束人员举办专场招聘会。建立常态化见习基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见习基地的指导与考核。深入总结见习基地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二)加速推进城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行及地方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共青团推荐申贷、银行审核放贷”的运行机制。利用创基会平台,创新青年创业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方式,争取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探索青年小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指导各地共青团组织加强与当地金融部门合作,为青年创业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团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创业青年的组织联系、推荐申贷和信用建设等工作。

(三)大力开展进城务工青年“订单式”培训。积极联合人保部门,协调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摸清用工需求,制定订单培训计划。通过网站、报纸等渠道发布岗位信息,组织进城务工青年报名。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机构对进城务工青年和城市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科学设置培训项目、不断完善操作规程,确保其

劳动技能达到上岗要求。探索建立用工企业、培训机构和共青团相衔接的工作运行机制,组织进城务工青年与用工企业对接,并做好跟踪服务。

(四)扎实推进“**青年创业园”建设。深入推进**青年创业园朝阳园区和高新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3+n”服务体系,督导“3+n”帮扶对接,积极扶持入园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市州青年创业园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模式的原则,省、市、县三级同步推进青年创业园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帮助各地解决创业园建设中的实际困难。联合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举办青年创业项目专场推介会,为青年创业提供要素衔接。

(五)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以城市下岗失业、待业青年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siyb培训,力求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培训模式的实效化,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技能的提高。招募和选拔有意于创业且具有一定经营

能力和创业项目的创业青年,组织实施“青年创业1+1”活动,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扶持和推动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六)培树典型,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引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就业指导,促进青年就业观念转变。通过开展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典型系列报告会等活动,培育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组织开展第四届“**青年创业奖”评选,进一步完善评选机制,拓宽表彰对象的代表性。获奖的企业家将被推荐加入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或省青年联合会,并作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重点支持对象,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全国青年创业奖”评选。通过培树青年创业典型,在全省广大青年中掀起一股创业热潮,实现全省青年创业工作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着力做好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一)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以扩大共青团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促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规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党建带动,借助基层党组织力量和党建工作新成果新格局;坚持行业推动,借助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力量;坚持品牌驱动,利用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品牌工作,着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逐步探索和完善组织架构、活动方式、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共青团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10年,力争使已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的建团率达到50%以上。

篇6: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一、强化理论武装,开展团内先进性教育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五国全会精神武装青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团干部、青年党员、青年骨干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公司党委的党员先进性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青年团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五国全会精神和团的十五大会议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根本上提高团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使团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更加自觉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团员青年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

2、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开展四项教育时,根据青年团员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利用各种阵地,通过组织青年团员开展诗歌朗诵会、专题报告会、文艺晚会以及经验介绍会等形式多样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聪明才智的团员青年。

二、围绕工程建设,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

1、广泛开展“青年突击队”活动。为进一步深化新时期青年突击队立功竞赛活动,更好地指导突击队活动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总公司青年突击队工作条例》的各项要求规范操作,理论结合实践,在探索中前进,及时总结经验,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对青年突击队的组织领导;细化考核标准和细则;完善评选和奖励程序,真正发挥青年突击队在路桥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

2、全力带领青工岗位增效。企业团组织要竭诚服务青工学技成才,引导青工转变思想观念,营造青工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使学技术、钻研业务蔚然成风。团组织要积极寻找团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要围绕企业项目开发、技术改造,不断深化青工创新创效活动,通过技能比赛、导师带徒、争当十佳岗位标兵等活动,培养一岗多能、复合型的青工队伍。

三、立足青年需求,开展切实服务青年活动

1、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团组织应该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青年求知提供良好环境,引导全体青年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为创业成才奠定知识基础,搭建知识平台。一要引导青年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先进青年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提高青年的学习热情。二要构建学习阵地,丰富多载体的学习手段。定期开展一些专题学习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攻关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有效地带动群体性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社会的优势媒体,通过网络、电化教育等特色学习载体,拓展青年的学习渠道,带动青年自觉学习。

2、加强团员青年信息交流。各级团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各级团干部要关心青年,了解青年的要求,倾听青年的呼声,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定期组织青年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成立各种沙龙、文艺团体、联谊活动的形式,把青年群体有机的组织起来,开拓他们的视野,积累社会经验,并为他们展示才华提供更多的舞台。团委将视实际情况利用公司网站开辟论坛,开设“新世纪青年论坛”,建造团员青年交流平台。

四、努力夯实基础,巩固活跃基层组织

1、切实加强团干部能力建设。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通过实施团干部素质拓展培训计划,进一步优化团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团干部素质。重点要加强团干部的业务培训,通过团务知识培训班、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全面提高团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广大团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做到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全局意识,提高落实能力。

篇7: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6〕32号 【发布日期】2006-05-09 【生效日期】2006-05-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皖政办〔2006〕3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五月九日

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根据《2006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精神,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标本兼治,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

一、继续推进食品放心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一)继续实施《安徽省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进一步完善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机制,促进食品安全信息的交流、管理和综合利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点开展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高风险食品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的监督检查和治理,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回访督查制度,继续实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级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源头污染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和监测体系建设,加大药物残留检测力度。建立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力争全省17个省辖市的大中型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及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农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完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体系,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组织实施好28类特别是省级发证的14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加强对非食品用原料的监测,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工作。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品流通秩序监管。

(四)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开展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清理,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扩大食品监测范围,强化入市食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测,指导经营者加强自检,督促大中型综合批发市场、食品专业市场、商场、超市等食品主要经营场所设立检测室,对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40类重点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强化食品退市管理。开展集贸市场、超市、加工作坊、小食品店等重点场所,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节日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健全举报投诉网络,大力推进12315进商场(超市)、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进一步改进流通领域食品监管方式,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进口食品的检查。继续推进“三绿”工程。

(五)重点强化餐饮、学校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和执法工作。深入宣传《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强化餐饮单位法人和学校负责人是本单位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贯彻实施《安徽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和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工作。推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强化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生产经营和餐(用)具消毒措施落实的监管工作;加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使用油、米、面的监督工作。强化对违反《食品卫生法》造成食物中毒等事件的查处工作。抓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及生产经营场所,开展若干次全省上下联动的“卫监行动”。

(六)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和学校食堂等整治,有效遏制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大力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和技术装备,开展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执法人员培训以及防止源头污染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农村连锁经营。

二、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继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源头监管,充分发挥药品监管联合打假和省际协作网的监管作用,消除监管盲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的药品监管模式,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融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GMP、GSP、GAP认证工作,加强对通过认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在进一步完善药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守信褒奖、失信惩戒”机制。

以上工作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实施,省农委、省人口计生委、省卫生厅、省商务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质监局、省工商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物价局、合肥海关等部门配合。

三、进一步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一)继续组织落实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两年行动计划”,认真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确定保护知识产权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薄弱环节,确定阶段性目标,突出强化执法、打击违法犯罪、推动法制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搞好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逐步构建行政与司法保护并重,权利人维权、行业自律、中介机构参与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筹备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加强评估预警与举报投诉信息平台建设,争取纳入商务部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建设省。推进各市、县人民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二)加大执法和刑事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处罚工作,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的大案要案。充实和加强基层版权、商标、专利、文化、公安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投入。

(三)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工程,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执法和司法人员、企业专业人员的培训。结合实施“五五”普法计划,推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保护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依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四)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中国・安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组展工作,充分展示我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宣传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增强国内外各界人士在我省投资的信心。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咨询活动。做到对内教育和对外宣传有机结合。

此项工作由省整规办牵头组织实施,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信息产业厅、省监察厅、省政府法制办、省质监局、合肥海关、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和省法院、省检察院配合。

四、严厉打击传销活动

坚决取缔“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入门费和利用互联网等形式的传销活动,严厉查处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集中力量查处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社会危害严重的重点案件,摧毁传销网络。严惩传销的幕后组织策划者,惩戒、教育一般参与人员。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租房屋的管理,惩治为传销人员提供仓储、培训场所和住宿的不法房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认清传销的违法犯罪性质和欺诈本质。

此项工作由省工商局牵头组织实施,省商务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部门配合。

五、继续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1号),坚决遏制虚假非法医药广告、非法行医和商业领域欺诈行为泛滥的势头。加强对商业欺诈的监控,强化执法协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定性、早查处,防止对群众利益构成更大损害。建立反商业欺诈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执法协调和社会联防体系,构建预警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加强反商业欺诈的宣传教育。配合省纪委等部门开展打击商业贿赂工作。

(一)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广告管理,严厉打击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开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广告经营发布秩序,提高广告业诚信度。进一步建立各级广告监测机构,落实完善分级监测制度,形成查处违法广告的快速反应机制。坚决查处顶风发布各类虚假违法广告尤其是虚假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

此项工作由省工商局牵头组织实施,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监察厅、省新闻出版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配合。

(二)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严厉查处以“消费储值”等名义用高额回报为诱饵的商业欺诈行为,严厉打击中介组织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贯彻《安徽省合同监管条例》,开展合同欺诈专项整治。打击服务业违规经营和外贸、外经领域的各类欺诈行为。建立防范商业欺诈的预警、客户资信调查和处置机制。

此项工作由省经委、省工商局、省商务厅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具体组织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外汇管理局、合肥海关等部门配合。

(三)整顿医疗卫生市场。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的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医疗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此项工作由省卫生厅牵头组织实施,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人口计生委等部门配合。

六、继续打击其他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建材、汽车配件、家用电器、卷烟、酒类等产品及其商标和包装物,遏制非法拼装汽车、生产销售“地条钢”、“黑心棉”和毒鼠强反弹势头;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及其配件和贩卖假冒伪劣消费品等坑农害农行为,推动放心农资和其他工业品下乡,改善农村生产和消费环境;规范农村经纪人的经纪行为,加强对农村消费维权的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和保护机制。

此项工作由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部门按照各自监管职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加强进出口商品监管,严厉打击货运渠道价格瞒骗以及加工贸易和减免税货物进口中的各类走私活动,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逐步构建反走私长效机制。

此项工作由合肥海关组织实施,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等部门配合。

(三)加强税收监管。开展偷、逃、骗税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认真抓好税收大案要案查处工作,组织对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煤炭运销业、高收入等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开展对医疗机构的地方税收专项检查。

此项工作由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组织实施,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卫生厅等部门配合。

(四)加强金融监管。取缔地下钱庄和变相期货市场。加强对大额资金和可疑外汇资金流动的监控,打击和防范逃汇、套汇、洗钱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推动创建金融安全区向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过渡。

此项工作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组织实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安徽证监局、安徽保监局、省外汇管理局按照各自监管职责具体实施,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等部门配合。

(五)整顿建筑、房地产市场。继续以清欠工程款为主线,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完善长效机制建设。以构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为重点,规范工程交易行为。以推行工程清单计价方式招标为切入点,强化对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工程招投标过程的监管;扶持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进一步加强房屋拆迁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准。

此项工作由省建设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等部门配合。

(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环境,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着力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为招商引资、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带、产业群建设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加强和改进石油、天然气价格管理。加强涉农价格收费监管,稳定粮食和化肥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大力推进医药、教育、房地产等价格监管方式改革,切实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问题。强化价格监督核查,规范价格行为。大力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继续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行为。

此项工作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省监察厅等部门配合。

(七)整顿文化市场。引导演艺业、音像业、娱乐业和网络文化业健康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开展音像、演出、娱乐特别是网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促进规范有序发展。抓好重点案件查处。

此项工作由省文化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公安厅、省工商局配合。

(八)整顿和规范交通市场秩序。继续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治,推进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客货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大在客运车辆、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和零担快运厢式车辆上推广应用GPS的力度,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治超监控网络建设,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出租车与驾驶培训市场管理,严厉查处出租车市场乱收费和拒载行为。

此项工作由省交通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九)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大力整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非法从事导游活动的行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行为,整顿虚假旅游广告,打击旅游购物欺诈。积极开展旅游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净化旅游消费环境。认真处理降低服务质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净化旅游景区游览环境。加强对出国(境)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滞留、偷渡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认真抓好日常特别是春节、“五一”、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投诉工作。结合“旅游诚信活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保证旅游市场健康有序。

此项工作由省旅游局牵头组织实施,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物价局、省质监局等部门配合。

(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全面查处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特别是煤矿开采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组织砂、石、粘土矿开采的专项整治。严格矿业权管理,切实解决布局不合理问题,完善矿业权市场。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加强对勘查、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的监管。

此项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等部门配合。

七、打破地方封锁,营造良好的市场流通秩序

坚决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乱设行政许可,阻碍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行为。坚决纠正和制止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立“执法保护区”,随意阻碍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搞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营造统一、开放、畅通的市场流通秩序。

此项工作由省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实施,省工商局、省监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部门配合。

八、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制

(一)加强完善整规法制建设。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问题,提出治理生产源头、完善市场监管、强化食品安全、打击商业欺诈、保护知识产权等相关立法建议,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体系。

此项工作由省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配合。

(二)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推动行政执法体制的完善,提高执法效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下移监管重心,加强基层执法。举办行政执法培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信息共享与案件移送机制。坚决杜绝对涉嫌犯罪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问题。对在查办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中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放纵犯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此项工作由省政府法制办、省检察院牵头组织实施,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烟草专卖局、省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三)进一步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皖政〔2005〕15号)。开展市场预防、市场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市场诚信五大机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建立案件举报、督办查处快速反应机制。

此项工作由省整规办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四)推进“信用安徽”与诚信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引导全体社会成员遵守市场法则,自觉守诺践约,建立信用惩戒机制。推进信用法制和基础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此项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实施,有关部门配合。

(五)加强整规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健全整规工作机构。及时调整充实整规领导小组成员,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整规工作考评机制,把整规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个方面。继续坚持并完善全省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

九、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

坚持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日常宣传与深度报道、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传统手段和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相结合,加强对整规工作的宣传和监督。要突出宣传重点,注重实效,围绕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打击传销等工作内容,开展专题宣传。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宣传守法经营、明礼诚信的社会价值观。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制约侵权行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篇8:2006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1.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加快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使监管网络延伸到基层。

1.2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意见》,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等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3强化执法监管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州)、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的力量,依法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1.4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学习借鉴本省先进市(州)县(市、区)及外省经验,不断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总结经验,研究方式方法,示范推广成功模式。

2.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1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农业部门监管责任。

2.2加强农药监管 加强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药经营单位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监测农药质量,及时查处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及准用农药中添加违禁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违禁和伪劣农药流向农村市场。

2.3督促落实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依法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以“三品”产地为重点,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

2.4加强部门合作 与食品、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实行联防联控,形成监管合力。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3.1开展农业标准化制修订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完善充实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和推广力度。

3.2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配合各级世行项目办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3.3加快发展“三品一标” 加大“三品一标”认证 扶持力度,加强认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对获证产地和产品进行全面抽查,县级全面检查,市级抽查不低于30%,省级重点抽查不低于10%。检查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4.强化农产品监测

4.1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力推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已经批准的30个县区的质检项目建设指导力度,加快资质认定,形成检测能力;积极争取新建质检中心尽快列入“十二五”建设项目。

4.2加大监测检验力度 重点开展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制定监测计划,规范监测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质量,通报检测结果、继续排名致函。全年开展省级例行监测3次,水果3次,食用菌1次,做好专项监测及应急监测。全年定量检测农产品样本5000个以上。

4.3实行检打联动 针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开展监督抽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5.切实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5.1开展风险评估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专家队伍,开展高风险抽检,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得力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5.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规范信息发布,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抓好世行项目

6.1建立世行项目组织机构 各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成立世行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世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推进世行项目扎实有效开展。

6.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省、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超前谋划好项目,今年重点落实好省、市两级质检中心建设、监管设备争取、培训项目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等工作。

7.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7.1抓好培训工作 开展全方位培训。举办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内检员、标准化技术推广等培训班,全面提高依法监管、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素质。

7.2强化宣传 重点依托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信息平台、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及省内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新闻媒体联系与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

上一篇:信守承诺作文700字下一篇:月夜800字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