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2024-04-23

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精选8篇)

篇1: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二○○六年,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服务为载体,树立药监形象,以履行新职能为契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食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

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力促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责任、效率、质量为主题,深入解决认识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敬业、奉献意识。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常抓不懈,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完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围绕工作重心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消除分歧,逐步形成心齐、气顺、实干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全员依法行政能力和自律能力。围绕工作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工作,通过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各类业务学习的开展,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执法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本文转载自[-http:///找文章,到]、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严格对执法案件的调查、审核、处罚等程序进行把关,确保执法案件的内部审查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提高办案水平、增强办案能力。二是加大内部审核力度,严格执行“十看”制度(一看执法主体是否合法;二看受罚主体是否确切;三看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四看证据材料是否齐全;五看案件定性是否准确;六看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七看自由裁量是否适当;八看执法程序是否违法;九看有无超越职权;十看文书格式要素)。三是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要求全局人员在案件合议或做出行政处罚时,实行“立、查、审、罚”交叉分离,使每起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四是严格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定期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从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各方面进行检查,适时召开案件合议会和评审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案件质量上水平。五是通过公开举报投诉电话,聘请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发放政务监督卡、召开药品协管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强化内外监督,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转变机关和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确保行政执法有序、高效运行。

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围绕工作目标,及时宣传报道药监政策法规信息和工作动态,充分利用“3.15、6.26、12.4”等活动,积极开展药事法规、职能职责、咨询投诉、消费提醒、工作成果展示等内容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认知度,树立良好地单位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监管到位

(一)食品放心工程:

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综合组织协调、部门业务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针,以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来带动食品综合协调职能的发挥,以强化对外宣传为突破口,增强社会对食药监管职能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将食品安全监管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争取相关工作经费。全面研究全县食品安全基线调查资料和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抓手”作用,认真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责,积极做好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二)药品放心工程:

1、继续加强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的动态监督检查。一是严格落实《药品质量管理规范》,防止企业认证后的滑坡倾向,06年,将GSP跟踪检查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经营企业监督检查频次和诚信记分评价达到3次以上,确保认证成果。二是加大对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帮扶工作,针对企业软件建设差、管理滞后的实际,我局将确定2名专业人员分别开展结对帮扶,促其认真加以改造,争取在软硬件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大的突破和改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通过GMP认证,不断提升全县药品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水平。

2、积极推进药品分类管理,遏制不合理用药。一是认真贯彻“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方针,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利用监管手段,注重实效,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农村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力

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加强抗菌药物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广泛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知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社会各界对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3、继续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一是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紧密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两网”建设力度,推进“两网”下乡进村步

伐,确保“两网”建设在基层乡、镇、村顺利实施,探索把农村“两网”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促进“两网”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二是着力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和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把药品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全县农村,不留监管盲区,做到乡有监督协管员,村有监督信息员。确定4名药监干部为8个乡镇“两网”建设的联络员,落实社会监督员工作职责及管理办法,注重在“规范、质量、活力”上狠下功夫,对监管网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进行大胆探索,对选聘的村级药品监督信息员进行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在管理上实行县局定员联络、乡村两级监管网络齐抓共管的模式和监管格局。牢固建立运转协调、长期有效的县、乡(镇)、村三级监管网。三是积极探索符合全县农村实际的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紧密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注重发挥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的潜力,形成“两网”建设与整个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大融合、大协作。稳步探索推行直配供应模式,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购药方便,让农民得到实惠。

3、全面推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诚信建设。一是以创新监督和管理方式为手段,在药品生产(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实行监督自主化,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实行经营使用规范化,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化,打造诚信平台,实施诚信等级管理,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按照统一部署、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八统一、六评比”活动,引导各涉药单位以德管药,诚信经营,制定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企涉药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学分制考核办法,努力提高涉药人员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取设立诚信举报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积分卡管理、评选年度质量管理等次等方法,建立诚信监督制约机制。充分运用监管手段,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倡议、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积极加入“张掖市药学会”,逐步完善约束机制,把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紧密结合起来,督促各涉药单位以诚信为本,强化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4、加大药械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涉药单位经营使用行为:一是重点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械监管,规范药械购销行为,推进“标准化药库、规范化药房”的建设步伐,使医疗机构在药械购进验收、储存、销售、使用等环节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组织开展出租柜架、专科门诊、疫苗、检验试剂、临床科室急救药品、医疗器械、药学技术人员在职在岗、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后毁形等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无证、挂靠、现货直销、邮购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并以贯彻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特殊药品监管。三是积极与卫生部门联合,督促城区小型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甘肃省小型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完成用药备案工作;四是积极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加大治理力度,开展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治理;五是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开展益母草、甘草、大黄、沙棘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完成对**农场罂粟壳种植、调拨情况的调研,掌握相关情况,做好罂粟壳的监管工作;六是完善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动、衔接机制,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的大案要案。

三、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根据中纪委、省、市局党组和纪检工作确定的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到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和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二是加大廉政教育、纠风打假、执纪执法、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依法治药落到实处。三是在局机关干部中继续开展以“两个务必”为内容的优良传统教育,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从加强执法教育,建立健全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展以廉政典型为主的正面教育和以大案要案、以身试法反面典型为内容的警示教育,教育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基层药监执法队伍,形成公正、廉洁、公开、高效的行政执法氛围。

四、加强联系、主动参与,认真做好社会性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省市驻丹单位的管理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打假治劣、综合治理、扶贫济困、植树造林、门前三包等社会性工作。

总之,2006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局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药监工作、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能力、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力争使全县药品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地发展。

《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来源于,欢迎阅读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2: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sO100

现将我们xx县食品药品监管局2006年全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重点报告如下:

全年工作回顾:

今年,是全面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的一年。我们按照盛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和“创新监管、促进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和队伍“三大放心工程”,巩固和发展监管成果,不断开拓创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切实保障了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促进了食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一、整顿和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一)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我们按照盛市局的统一部署,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打响了四个专项整治战役。一是开展打击假冒名、优、新药品专项行动。我们把打击假冒名、优、新药品工作做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严肃查处了3起假冒名、优、新药品案件;二是开展打击非法邮购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家局、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打击利用邮政渠道寄递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精神,在邮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专项整治邮售假劣药品行动;三是开展打击制售假劣中药饮片专项行动,查处了酸枣仁、天麻等中药饮片21个品种;四是开展打击非法使用疫苗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泗县疫苗接种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我们紧急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疫苗质量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是否使用假劣疫苗,冷链是否完整,购进渠道是否规范,并对各疫苗使用单位的疫苗种类、数量进行了登记,确保了疫苗使用安全。

全年出动执法人员560人次,检查涉药单位460家次,查处黑窝点11家,清理销毁过期失效药品17万元,医疗器械2.6万元,查处假劣药品426品种次,罚款6938元.医疗器械25品种次,罚款8924元。立案83件,结案83件,一般程序39件,简易程序44件。收缴罚款6.7万余元。

(二)专项整治与动态检查相结合。根据我县医药市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了兽药店违法经营人用药品战役,采用地毯式检查的方式,对全县辖区所有兽药店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处了11家兽药店非法经营人用药品的案件,对涉案的11家兽药店违规行为进行了取缔,共罚款6173.30元,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专项整治与技术抽样相结合。为充分发挥技术抽验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今年,加大了药品抽样检验工作力度。我们以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较为严重的酸枣仁、天麻等中药饮片为突破口,对全县所有经营中药饮片的“涉药”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抽样,抽样共计31个品种,82个批次,经市药品检验所检验,其中,假药45个批次,劣药22个批次,合格药品15个批次,不合格率为81.7%,在此基础上,利用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对全县辖区内部分涉药单位进行抽样,共抽样红药片、小活络丸、维酶素片116个批次,其中假药7批次、劣药8批次,圆满完成了市药检所交办的工作任务,为药品行政执法监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四)专项整治与网络收集相结合。我们从创新监管方式入手,对国家局及部分优秀的盛市局网站上的药品质量公告及假劣药品信息等进行认真收集,将其整理成假劣药品手册,下乡检查随身携带。通过假劣药品手册,我们发现了妇康香附丸、肝毒清、益肺化痰胶囊等一批假药,该手册已成为我们发现假劣药品的有利武器。

二、“两网”与药械诚信体系建设又有新进展

(一)农村药品监督网有新突破。今年,继在完成聘任36名县级社会检查员,28名药品质量协管员和235名药品质量信息员的基础上,又聘任了农垦系统的6名卫生科负责同志为药品质量协管员,聘任198名连队、林场卫生员为药品质量信息员,从而使我县药品监管覆盖了全县各乡镇、农尝森工林业局。在我县八个乡镇建立了协管站,在62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站,使监督网络向纵深方向发展。为便于协管站、信息站发现问题及时向我局提供信息,特为药品协管站、信息站设计制作了《药品信息反馈卡》,协管员、信息员收到药品信息后,及时填写该卡,并以电话的方式及时通知我局有关部门,每季度将填写好的《药品信息反馈卡》整理后报送我局,协管站或信息站留存存根。我局接到协管员、信息员的信息反馈电话,及时填写《药品信息接收卡》,每季度与收集上来的《药品信息反馈卡》整理后归档。

(二)农村药品供应网有新拓展。在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上,为进一步方便农民朋友购药,解决药品供应存在着死角死面的问题,我们投入3万余元资金,在全县6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起标准化药房,建立完善规章制度36项,并以图版的形式将标准化药房管理制度上墙。

(三)药械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新创造。按照盛市局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从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入手,把医疗器械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纳入其中,一并开展。把对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与开展诚信建设结合起来。我县辖区药械经营使用单位近500家,可谓点多、面广、线长。我们人员少,经费又不足。为使诚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全局分三个小组,划定区域,分片包干,务求不留死角。同志们放弃休息时间,克服连雨天等诸多困难,历时2个月,完成了全县辖区所有“涉药”单位的登记注册,并进行了核实、疏理,建立健全药品安全信用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动态管理,使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周密细致,全面辅开。为构建盛市、县、乡四级药品安全信用分类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矗

三、食品安全监管又有新作为

(一)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今年,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和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义务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先后开展了“3·15”维权日和“9·15”全省食品药品质量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咨询,食品安全研讨会、召开经营企业食品放心工程专项会议、量化分级管理专题会议,对假劣食品进行集中曝光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果。共举办食品安全咨询活动7场次,展示伪劣食品13种,公示合格食品80种,不合格食品41种,培训业户人员246余人,向新闻媒体报道相关报道20余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整章建制,构建饮食安全“两网”建设监管责任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县、乡、村三级食品监督网络,在县城选聘12名人大代表,14名离休老干部为食品安全协管员,20个居民委主任为义务食品安全信息宣传员,在我县8个乡镇选聘乡镇主管教育卫生副乡(镇)长任食品安全协管站站长,28名食品监督协管员,在78个村选聘了78个村委会主任为食品安全信息宣传站站长,147名食品信息宣传员,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和宣传网络。

为把食品安全“两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我县食品安全监督和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了《农村食品信息宣传员管理制度》、《农村食品协管员、信息宣传员聘任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并将这些管理制度统一制作成图板,悬挂在各乡(镇)食品安全协管站。同时,为使农村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向上反馈,我们发放了食品安全信息反馈卡。为加强管理工作,我们建立了协管站、信息宣传站、协管员、信息宣传员档案。为进一步规范和保障食品安全网络的顺利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三)加强监督,强化职责,食品放心工程快速有序推进

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在生产源头上,引导农民从事绿色作物种植,避免了农产品源头污染。在市场准入上,初步建立起蔬菜、粮食、水产品等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在流通环节上,全面实施市场巡查制度,坚持四查,即:查卫生许可证、查营业执照、查进货发票、查营业员健康证,并对食品业户广泛进行了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教育。不断加大食品市场监管力度。

全年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320家,查处违法案件26起,取缔无证照经营26起,检查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生猪2头,鸡40只,马肉160斤,牛肉600多斤,查获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的“宝泉牌”香辣酱96袋,完成食品从业人员体检740人。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诚信体系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在去年已经确定的6户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实际,又新增24家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现已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各部门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准备利用三年时间,逐步构筑从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到餐桌消费的全方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框架、打造诚信种植养殖原料基地、诚信生产加工企业、诚信食品经营企业、诚信餐饮业和诚信监管。

四、队伍建设又有新提高

我们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首先加强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建成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集体;努力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抓大事、议大事,统揽全局的意识和水平,加强民主集中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

依法行政。其次是加强队伍建设。以“五个坚持”塑造优良队伍,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艰苦奋斗、坚持依法行政。首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拨任用条例》,让想干事儿的有机会,让能干事儿的有舞台,让干的好的有位置。其次我们在“三抓”上做文章,即:一抓学习、强素质。我们利用每周学习的机会,坚持学习不间断,工作不断线,加强对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积极开展案例分析会、公文写作会、理论辅导会、典型报告会“四会制度”等业务学习活动,全体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支层次高、能力较强、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药监队伍;二抓服务、增效率。在全局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负责制度,开展了创建一流科室活动,以优质服务树立队伍形象,高效率、快节奏地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三抓作风、塑形象。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好的作风形象,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热心为基层办实事儿、支实招,以实干的精神,务实的形象和实际的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为强化监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又有新起色

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局党组坚持每周抽查一次支部成员的学习情况,有力保障了集体学习的扎实性、有效性。在教育活动中,局党组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通过和有关行政相对人结对子等方式,下大力气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结合监管工作实际,周密组织、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了“为党旗添光彩,为百姓饮食安全有效尽职守责”的主题活动,并将其细化为“食品安全,情系万家”、“规范药品市场,服务百姓健康”等具体活动,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有声有色,受到了县委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的表扬。

六、端正政风行风工作取得新成绩

加强政风行风工作是我们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确立起“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新思路,在全局唱响端正政风行风工作主旋律,以让人民满意为尺度,解决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端正政风行风工作显著成绩,在政风行风工作评比中,有望进入端正政风行风工作十佳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履行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还需进一步摸索,争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严格管理有所松懈、作风不实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我们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以创建xx和谐社会为方向,深入贯彻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和国务院《决定》精神,按照“督查结合、监管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抓住重点,突出热点、攻克难点,时刻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放心满意”的系统精神。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全力提高药品监管效能

在药品监管方面,重点是:

——继续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完善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动、衔接机制,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大案要案。二是继续加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三是开展软性角膜接触镜等9种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专项监督检查,加大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麻醉机等15大类、34种产品的监督检查。四是以贯彻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契机,加强特殊药品监营,确保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依法、有序进行,既保证患者的合法需求,又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继续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按照盛市局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药品监督体系和医药供应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救、价格合理、购药方便,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两网”覆盖全县100%以上的村的目标。首先,必须积极协助县政府抓好“两网”建设。将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完善组织构架,充实组成人员,探索建立监管人员聘任与推选相结合的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支持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骨干药品企业参与农村药品配送。

篇3: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 深化机构改革 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一是省级层面改革已经完成。在健全和完善省局机关工作机制的基础上, 研究划分省、市、县三级监管事权, 理顺行政层级关系。以完善机构、增编扩员、职能整合为重点, 推进省局直属单位改革, 新增全供事业编制167名、处级职数21 名。设立了省口岸食品检验检测所, 核定事业编制60 名, 目前已基本组建到位;省食品安全监督局加挂省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牌子, 实行参公管理, 编制增至64 名;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更名为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 编制增至60 名;省局培训中心更名为省食品药品宣传教育中心, 编制增至30 名;河南省食品安全监督举报中心更名为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 加挂省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河南省食品药品征信中心牌子, 编制增至15 名, 省级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市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加快市、县监管机构组建和职能整合, 18 个省辖市、166 个县 (市、区) 均独立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协调省编办印发了《关于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 明确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规格为副科级, 每所人员编制5-7 名。目前已有1525 个乡镇完成了机构设置工作。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局被省政府列为省直3 个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省编办批准省食药监局设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 除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外, 省级层面的全部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 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要素、审批流程、裁量准则、服务方式”标准化。梳理行政职权323 项, 编制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 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简政放权, 下放了8 个食品种类的生产许可和1 个药品检查事项。

■ 强化基层基础 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深化实施省政府与国家总局《共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协议》和河南省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规划。一是推进检验检测专业化。总投资6.3亿元、建设规模12.4 万m2的省口岸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项目被列为省政府重大项目, 年底前将开建桩基工程。投资2.6 亿元、建设规模5.2 万m2的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技术中心已竣工启用。投入8300 余万元, 为各级监管机构配发了299台 (套) 检验仪器设备和4098 套制式服装。二是推进监管手段信息化。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项目被国家总局列为省级试点, 并列入省政府“政务云”建设首个项目。出台了全省系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投资9583 万元的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工程项目 (一期) , 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并报省发改委审批;总投资999 万元的“12331”投诉举报系统、行政审批系统和信息数据中心等项目, 即将建设完成。三是推进应急处置科学化。起草完成了国家总局委托的《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信息直报系统工作规范》。争取中央专项资金400 万元, 加强省局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和应急执法装备配备。妥善处置了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舆情信息31 起, 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维护了河南形象。

■ 创新监管模式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河南省食药局对全省12.2 万家持证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 评定率达到82.6%。对高风险药品企业、中药材专业市场实施责任约谈;加大认证检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力度, 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实施药品GMP、GSP, 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并落实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会商制度, 促进医疗器械注册规范化、标准化。受国家总局委托, 编制了一次性使用手术衣等5 个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建立医疗器械安全分析例会制度, 推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全省抽检食品7.9 万批次、药品1.58 万批次、化妆品3000 批次、医疗器械2000 批次。针对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省局组织开展全省食品市场大清查、学校及其周边食品、调味面制品、配制酒、农村餐饮食品、节庆期间食品、中药生产提取、中药材专业市场、银杏叶药品、贴敷类、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专项检查和治理行动, 消除了一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三是严肃查办案件,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刑衔接, 加大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协查核查、追踪查源力度, 保持严惩重处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 全省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12 万起,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8 个, 移送司法机关252 起, 依法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 加强综合协调 凝聚监管整体合力

一是加强各级食安委、食安办建设。制定出台了《省政府食安委工作规则》;市、县政府均成立了食安委、同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兼任食安办主任, 市、县局均内设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事机构;省编办明确要求各乡镇设立食安委, 由乡镇长担任食安委主任, 常务副乡镇长兼任食安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乡镇监管派出机构, 全省建立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集中监管“两结合”的组织体系。二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评价。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纳入“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并列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社会综合治理考核、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省直部门目标考评体系。充分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督查指导作用, 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联动监督、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相关工作。组成9 个考核督查组,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参与, 对全省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落实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三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县创建。制定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体系, 召开了全省食品安全县创建现场会, 在汤阴县等5 个县 (市、区) 开展创建试点, 带动38 个县级政府主动申报创建。各试点县 ( 市、区) 制定工作方案, 对照考核标准, 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 推进协同治理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篇4: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基层,基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食品药品监管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就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没有全面地落实下去,对食品药品监管不严格、不到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是一项食管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在现代社会里,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药品食品监管工作,要全面抓好食品药品监管。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监管体制不完善。就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来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监管体制还没有形成,各部门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较严重,有些监管职能边缘的问题无人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另外,现阶段的处罚机制与社会发展不相符,许多处罚不够严厉,难以发挥有效惩戒作用,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对执法工作人员要求较高,然而就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来看,现阶段的工作人员难以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执法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对食品药品不认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比较随意。另外,许多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还可有待于提高,许多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会被那些不法商贩给出的利益所迷惑,没有发挥执法人员应有的作用。

基层食品药品相关设备落后。食品药品安全与否不能单凭眼睛去看,需要依靠先进的检测设备来进行质量检测。然而基层食品药品相关设备还比较落后,执法人员在食品药品监管中大多是对产品的外观、包装、有限期限等信息进行查看,而对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药品质量是否达标等指标需要依靠先进的检测设备来完成,而基层相关设备存在较大的缺陷,使得那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药品难以及时的被检测出来。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存在问题的对策

完善监管体制。食品药品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完全的监管体系是该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为此,政府部门应当针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完善相关监管体制。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要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全面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合作机制,完善公、检、法等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办案的协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对损害民众利益的一些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惩处。另外,应当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以法律为依据,对那些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执法工作人员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执行的主体,要想全面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应当加强执法工作人员的教育。要加强执法人员对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同时要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培养一直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工作队伍。

加大投入。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依靠相关的设备来提供保障。作为政府,应当要加大相关投入,既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大对检测设备、执法车辆、视频设备等方面资金的投入,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加强执法监管。首先,对强化抽检监测,要对基层食品药品进行抽检,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基层食品药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要立即停止该类食品药品的生产和输送,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切断货源;其次,要深入市场,全面展开市场调查和管理,对市场进行整顿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基层食品药品监督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工程,在现代社会里,相关部门必须持续关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加大投入,全面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从而杜绝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药品被民众食用,从而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滨州市邹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篇5: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总局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应急管理工作以防范和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为核心,牢牢把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两条主线,抓机制、强基础、提能力,着力化解潜在风险隐患,全面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能力。

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一)强化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全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调整优化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职能职责,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决策能力,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配备专兼职人员。

(二)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一是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和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工作责任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加强协调联动,实行资源整合,探索与公安、农业、质监等部门以及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会商和联动机制。二是逐步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用好国家总局应急转移支付资金,加强基层应急装备配备和管理,整合现有应急管理队伍资源;以保障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等大型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为契机,强化基

四、加强舆情监测、预警报告、处置和回应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要将加强舆情事件的管理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严格按照自治区局《关于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预警报告与处置办法(试行)》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责任到人,规范舆情处理流程,加强对网络和各类媒体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信息的监测力度,科学分析研判,提高舆情监测质量和应对舆情事件效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回应及时”。

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宣教

进一步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政策措施。加强与各媒体的联络沟通,引导媒体科学严谨、真实公正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时回应、澄清网络和个别媒体传播的不实信息,主动发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队伍主要由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现场调查人员和相关专家组成,各地要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应急队伍人员组成,充分利用好现有专家队伍,在共享“四品一械”专家库的基础上,遴选部分专家作为应急专家队伍的成员,同时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从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入手,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工作人员

篇6: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政策法规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局各处室,盐城药检所: 现将《2011年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政策法规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1年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政策法规工作要点

二○一一年三月日

附件:

2011年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

政策法规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市系统政策法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认真贯彻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和政策研究工作,开拓创新,积极有为,加快推进法治药监建设进程。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完善本部门的内部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加强行政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和风险评估,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和实施效果。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要定期对决策的社会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

二、严格审核把关,提升规范性文件制作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盐城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办法》等规定,把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关,建立规范性文件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合法合理、有效管用。要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报备格式和要求,加强对各县(市、区)局规范性文件监管工作力度,及时审查报备规范性文件,提出备案审查意见,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三、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调整的情况,梳理执法依据,清理行政职权,分解执法职责,细化岗位责任,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并着重抓好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强化行政举措的贯彻落实,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监管责任体系。

二是全面开展说理式执法工作。以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法规为主线,认真制定《说理式执法工作操作指南》,研究探索说理式执法工作的信息化、自律化措施,适时开展督查督办、技能竞赛、成果评审等活动,把说理式执法的要求贯穿到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日常监管和抽查检验等监管执法各领域中,全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说理式执法,不断完善说明事理、说透法理、说通情理的工作机制和执法模式,进一步改进执法方

式,提高执法质量,努力打造最具服务力的行政执法机关。

三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积极探索实践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开展网上电子审批、一个窗口集中办理和“一站式”服务等。完善行政许可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AB角制等配套制度,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通过减少审批时限和审批环节,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把好案件质量审理关。完善案件审核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法制机构(法制员)要严格把关,对案件的调查证据、办案程序、适用法律等卷宗材料进行全面审理,案情重大、情节复杂的,应提交本级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应及时向上级机关备案。

五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的基础上,细化具体裁量幅度和标准,减少行政行为自由度,促进药监执法的公平和正义。

六是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修订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和评查标准,市局将择时开展全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采取查看台帐、调阅卷宗、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全系统各单位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各县(市、区)局要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本级局行政执法内部监督。

七是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完善实地调查、公开

听证、专家咨询等审理方式,进一步加大行政复议调处工作力度,以“保障权利、化解矛盾”为原则,建立重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协调机制,妥善解决矛盾。积极探索复议环节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行为、缠访闹访等危及社会稳定的案件进行风险评测、评估,提出防范措施。

四、深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

一是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和载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做好监管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并依法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保障人民群众获取监管信息的权利,增强监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是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和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深化业务应用,规范行政权力名称,优化权力运行流程,细化裁量基准,及时维护更新行政权力数据库。充分发挥法制监督系统的功能,使监督工作贯穿于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五、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总结“五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需要,制定“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针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行政相对人及社会群众等重点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六、加强政策研究,为监督和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重点开展说理式执法的课题研究,制定《说理式执法工作操作指南》,指导具体的说理式执法实践。结合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会同有关职能处(科)室对药品安全责任体系、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体制等进行政策调研,为更好地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提供法律服务。加强对基层法制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开展执法监督经验交流和典型案例分析,促进法制队伍素质提高。

七、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法制职能作用

篇7: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年,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服务为载体,树立药监形象,以履行新职能为契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食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力促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责任、效率、质量为主题,深入解决认识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敬业、奉献意识。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常抓不懈,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完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围绕工作重心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消除分歧,逐步形成心齐、气顺、实干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全员依法行政能力和自律能力。围绕工作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工作,通过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各类业务学习的开展,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执法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

世范文网]、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严格对执法案件的调查、审核、处罚等程序进行把关,确保执法案件的内部审查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提高办案水平、增强办案能力。二是加大内部审核力度,严格执行“十看”制度。三是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要求全局人员在案件合议或做出行政处罚时,实行“立、查、审、罚”交叉分离,使每起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四是严格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定期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从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各方面进行检查,适时召开案件合议会和评审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案件质量上水平。五是通过公开举报投诉电话,聘请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发放政务监督卡、召开药品协管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强化内外监督,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转变机关和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确保行政执法有序、高效运

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围绕工作目标,及时宣传报道药监政策法规信息和工作动态,充分利用“、、”等活动,积极开展药事法规、职能职责、咨询投诉、消费提醒、工作成果展示等内容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认知度,树立良好地单位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监管到位

食品放心工程:

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综合组织协调、部门业务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针,以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来带动食品综合协调职能的发挥,以强化对外宣传为突破口,增强社会对食药监管职能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将食品安全监管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争取相关工作经费。全面研究全县食品安全基线调查资料和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抓手”作用,认真

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责,积极做好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药品放心工程:

1、继续加强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的动态监督检查。一是严格落实《药品质量管理规范》,防止企业认证后的滑坡倾向,将gsp跟踪检查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经营企业监督检查频次和诚信记分评价达到3次以上,确保认证成果。二是加大对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帮扶工作,针对企业软件建设差、管理滞后的实际,我局将确定2名专业人员分别开展结对帮扶,促其认真加以改造,争取在软硬件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大的突破和改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通过gmp认证,不断提升全县药品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水平。

2、积极推进药品分类管理,遏制不合理用药。一是认真贯彻“积极稳妥、分步

实施、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方针,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利用监管手段,注重实效,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农村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加强抗菌药物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广泛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知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社会各界对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3、继续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一是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紧密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两网”建设力度,推进“两网”下乡进村步伐,确保“两网”建设在基层乡、镇、村顺利实施,探索把农村“两网”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促进“两网”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二是着力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和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把药品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全县农村,不留监管盲区,做到乡有监督协管员,村有监督信息员。确定4

名药监干部为8个乡镇“两网”建设的联络员,落实社会监督员工作职责及管理办法,注重在“规范、质量、活力”上狠下功夫,对监管网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进行大胆探索,对选聘的村级药品监督信息员进行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在管理上实行县局定员联络、乡村两级监管网络齐抓共管的模式和监管格局。牢固建立运转协调、长期有效的县、乡、村三级监管网。三是积极探索符合全县农村实际的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紧密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注重发挥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的潜力,形成“两网”建设与整个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大融合、大协作。稳步探索推行直配供应模式,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购药方便,让农民得到实惠。

3、全面推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诚信建设。一是以创新监督和管理方式为手段,在药品生产企业实行监督自主化,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实行经营

使用规范化,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化,打造诚信平台,实施诚信等级管理,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按照统一部署、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八统一、六评比”活动,引导各涉药单位以德管药,诚信经营,制定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企涉药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学分制考核办法,努力提高涉药人员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取设立诚信举报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积分卡管理、评选质量管理等次等方法,建立诚信监督制约机制。充分运用监管手段,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倡议、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积极加入“张掖市药学会”,逐步完善约束机制,把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紧密结合起来,督促各涉药单位以诚信为本,强化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4、加大药械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涉药

单位经营使用行为:一是重点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械监管,规范药械购销行为,推进“标准化药库、规范化药房”的建设步伐,使医疗机构在药械购进验收、储存、销售、使用等环节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组织开展出租柜架、专科门诊、疫苗、检验试剂、临床科室急救药品、医疗器械、药学技术人员在职在岗、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后毁形等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无证、挂靠、现货直销、邮购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并以贯彻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特殊药品监管。三是积极与卫生部门联合,督促城区小型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甘肃省小型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完成用药备案工作;四是积极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加大治理力度,开展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治理;五是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开展益母草、甘草、大黄、沙棘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完成对农场罂粟壳

种植、调拨情况的调研,掌握相关情况,做好罂粟壳的监管工作;六是完善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动、衔接机制,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的大案要案。

三、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根据中纪委、省、市局党组和纪检工作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到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和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二是加大廉政教育、纠风打假、执纪执法、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依法治药落到实处。三是在局机关干部中继续开展以“两个务必”为内容的优良传统教育,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从加强执法教育,建立健全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展以廉政典型为主的正面教育和以大案要案、以身试法反面典型

为内容的警示教育,教育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基层药监执法队伍,形成公正、廉洁、公开、高效的行政执法氛围。

四、加强联系、主动参与,认真做好社会性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省市驻丹单位的管理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打假治劣、综合治理、扶贫济困、植树造林、门前三包等社会性工作。总之,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局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药监工作、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能力、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力争使全县药品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地发

篇8:200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监管机制不完善

监管机制不完善是现阶段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监管工作由于涉及部门众多,而各部门之间又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各部门之间工作目的和相关职责不同,导致各部门不重视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信息共享。虽然按现行规定食品安全检测的相关职能从质监局、工商总局等合并到食药监局,但短期内仍不能形成合力,从而造成监管实际工作中的不足。

监管力度不强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员配置较少,而任务量繁重。如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几人负责全乡村庄,就导致每个工作人员监管负担承重,降低了监管效率和质量。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仅人员配置较少,并且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工作素质都不高。有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有着重考察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或是从其他部门调转过来,监管专业水平过低。我国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多属于县级或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虽然部分乡镇有食药监管机构,由于乡镇食药监管部门还要经常参与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如麦茬防火、环境整治、秸杆禁烧等),从而造成乡镇食品药品监管人员不能全力以赴做好监管工作、监管力度不强。手段落后,市场秩序不能得到有效规范,农村监管难度大,空白盲区多,信息不灵等也影响有效监管。

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1)相关法律不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所依靠的相关法律涉及面太窄,在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环节都有法所依,从而对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2)食品药品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规定之间产生冲突。(3)食品药品监管涉及的一部分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处罚条款规定粗放,不切合农村基层实际,因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

基层经营者食药安全意识淡薄

县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管而言,监管对象近三分之二在农村,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产业规模化程度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学校、集体食堂存在问题突出,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管理欠规范;农村餐饮单位问题较多,无证经营现象严重。加之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道德底线下降,法律意识淡薄。

技术检测水平有限

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技术程度不高,一些检测单位专业人才配置不足,并且相关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科学的检测机器,检测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部门起步晚,从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微生物性危害、食品掺假和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分类不系统,技术更新速度较慢。

改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对策

提高干部素质

(1)加强基层监管人员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相关职责,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程度。强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使命,激发工作人员的激情。(2)加强干部培训力度,适时开展相关食品药品监管知识的培训,要保证监管人员和时代发展所接轨,培养监管人员学习、创新意识。(3)明确监管人员招收标准,严格把控新进干部的自身素质,要求干部掌握食品药品监管方面的专业知识。(4)努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风气,要以促进食品药品安全为己任。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不贪污腐败,保证执政的清廉。

完善监管机制

规范食品安全检查的内容,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地区内部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协调一致。各地方要根据自身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不断完善地方监管机制。在乡镇建立监管机构,把监管工作落实到各个区域,避免不法人员向农村转移。完善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促进药品安全监管中各环节部门的相互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分享监管信息。

加强监管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

(1)合理配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2)加强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的食品药品监管平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并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农村也要完善网络设施建设,城市和农村通过网络连接来加强管理。(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引进先进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仪器等。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依据

(1)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涉及法律的覆盖率,争取在食品药品监管的全环节都有法可依。(2)解决各法律之间的冲突。(3)具体化食品药品监管涉及的法律,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总结

上一篇:桃川中心校2015年禁毒征文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常用中国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