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

2024-04-11

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精选6篇)

篇1: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

多年来,镇党委和镇政府十分重视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积极争取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依靠全镇人民的力量,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我镇先后被中央文明委、国家爱卫会等单位授予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环境优美镇等多个荣誉称号。但是我镇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为此,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具体意见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对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之一,是提高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事关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创建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全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检验村级领导班子日常工作水平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目前我镇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各村环境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一个长效的持之以恒的运转机制,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个别村由于长期疏于管理,造成垃圾成堆,污水遍地、粪便满街、堆物堆料严重反弹,人民群众很不满意。环境卫生巩固得比较好的村主要是由于领导班子重视,有切实可行的卫生管理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有健全的保洁队伍和考核办法。

2、干群观念陈旧亟待更新。首先是干部本身认识上不去,总觉得农村就是农村,比不了城里,从自身上要求标准就不高。另外,部分群众长期以来养成的传统的卫生观念,垃圾出门就倒,污水可街泼,不讲卫生的陋习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3、村级保洁力量不足,保洁员总体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特别是村级取消了“三金两费”及建勤工、义务工以后,村集体经济日渐薄弱,部分村已经无力支付村级在环境整治过种中发生的人工、车工等费用,保洁员的工资也不能按期足额兑现,严重挫伤了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设施不配套,相应的保洁措施跟不上。有群众反映由于缺乏相应的卫生设施,生活产生的垃圾无处消化,比如韦里村生态搬迁户居住地周围没有垃圾池,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就近倒在了环镇公路两侧,非常有碍观瞻。

三、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建立我镇卫生保洁的长效办法。

镇政府决定,从2006年4月1日起,建立长效的卫生保洁机制,由专业的保洁服务中心对村级环境卫生保洁进行统一管理。首先在近期内,各村要集中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本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重点是清理积存垃圾和堆物堆料。按照“五化”标准,实现“七无”目标,“五化”即: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七无”即:无垃圾乱倒,无乱堆乱放、无污水乱流、无杂草污物、无私搭乱建、无残墙断壁、无乱贴乱画。具体任务如下:

1、全部整治工作划分为两个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和长效管理阶段。

(1)集中整治阶段:从3月17日起至3月31日,其中3月17日至26日为重点整治阶段,各村要集中精力,组织人力、物力,按照“五化”、“七无”的标准进行彻底整治,重点要对村周环境、辖区内铁路沿线、101国道沿线、环镇公路两侧和村内全部积存垃圾、乱堆乱放进行彻底清理,做到街巷干净整洁,不留死角。包村干部要深入各村督促、检查,协助各村制定方案,组织力量,保证整治效果;3月27日至31日为检查验收阶段,镇政府职能部门将汇同保洁服务中心及各村村主任一起,逐一进行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纳入长效管理体制,由保洁服务中心接管该村的保洁工作,验收不合格的,要继续整治,什么时候合格了,方可纳入长效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此次验收结果将列入年终三个文明考核内容,并与干部的年终工资、奖金挂钩。

2、建立专业保洁队伍,试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长效的保洁机制:

(1)保洁员的招聘:由镇里制定保洁员的招聘标准和各村保洁员的数量(列表),以村为单位,采取个人报名、村委会推荐、保洁服务中心择优录用的方式确定。保洁员的招聘标准,原则上要求:身体健康,年龄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热爱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有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现已经在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中的人员、特困家庭人员以及身体虽有残疾但不影响正常劳动的人员,优先聘用并且年龄可适当放宽,但男不得超过62周岁,女不得超过57周岁。

请各村于3月25日前按照统一的保洁员招聘标准组织村民报名和推荐工作,26日将报名推荐名单报镇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科,再由保洁服务中心最终择优录用。

(2)保洁员的工资标准及经费来源:保洁员月工资400元。资金来源:保洁员的工资由镇村两级共同承担,镇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确定各村每年为每位保洁员支付1000元工资外,工资的其余部分及意外伤害保险、保洁所用工具、工作服等,由镇财政负担。要求各村在每年的一月五日以前将保洁员工资补贴部分一次性上交镇财政科。2006年要求在3月25日以前将保洁员工资补贴每人按800元上交镇财政科。

(3)保洁人员的管理: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及保洁员人数,协助保洁服务中心划定保洁员的责任区,特别要注意将所辖区域内环镇路、铁路沿线、101国道沿线等重点部位划定到责任范围内,明确四至。各村每月要对保洁员日常完成保洁任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村级考核结果与镇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共同作为镇政府对保洁中心资金拨付的依据。保洁中心依据镇政府的考核内容制定对村保洁员的考核及兑现工资的办法。

(4)各村在3月底前,要将村内原任保洁员的工资结清。

3、加快村级户厕无害化改造进度,今年全镇计划改厕500套,严格按照三格无害化户厕的改造标准施工。每套市政府补贴170元用于购置设备,区财政和镇财政分别补贴100元,在改厕任务完成后兑现到村,请各村将计划改厕数于3月底以前报镇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科。

4、筹建地埋式垃圾转运站:按市区要求,2008年以前,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封闭的清运方式,平原地区要求2006年全部完成。建设标准按每二百户建一个地埋式垃圾转运站,目前区里正在进行垃圾清运方式的测算,要求各村尽快确定本村垃圾转运站的建设数量,并绘图标明所建位置,于3月底以前将位置图报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科。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监督检查,确保实效。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赵海军同志任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人主抓此项工作。村级两委班子是集中整治和运行长效机制的责任主体,国为环境整洁是村容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村级管理的主要职责内容。要从树立我镇文明形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纠正不文明行为入手,把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把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相结合,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打一场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2、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根据北京市2008环境整治办公室意见,2006年重点治乱,2007年见新(新建),2008年锦上添花的总体部署,今年是任务最重的一年,是打基础的一年,深入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是为了改善全镇环境面貌,更重要的是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各村要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整治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受到市容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镇广播站将密切配合,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形成声势。一要大力宣传和表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程,为美化环境作贡献的先进典型,对一些严重影响首都形象的突出问题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在重点地区设置户外公益广告,各村要利用广播、宣传栏、板报开展专题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宣传环境。各村、各单位要在显著位置悬挂2-3条有关美化环境的宣传标语,使美化环境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加强管理,严格执法。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镇城建办、城管分队、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科等有关部门,要针对自身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明确重点和难点,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必要的时候要联合执法,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篇2: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全民发动、广泛参与;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各负其责与协同配合相结合、强化督查与严格奖惩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各类规划的编制、城市道路(街巷)环境、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12项专项整治内容,使重点区域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全县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各类规划编制。年内老城区改造详细规划全部完成报批。加快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城市道路(街巷)整治规划编制进度。县城搞好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燃气规划、城市热力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停车场规划、集贸市场规划、环卫设施规划、夜景照明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各类管线规划等专业规划的审查、评审、报批和管理。县城控规覆盖率达90%以上。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配合单位:黛溪办事处、黄山办事处、高新办事处、开发区、县公安局、县城管局、县经贸局、县广电局、网通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县供电公司。

(二)城市道路(街巷)整治。维护修补城区主次干道,并结合道路整治,加快县城公厕、垃圾中转站以及停(候)车点、街道绿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对完成整修的道路两侧环境进行全面、立体整治,实施拆墙(围)透绿、“平改坡”、旧建筑物改造。进一步提高街巷档次,解决“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城管局、三个办事处、开发区。

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工商局、沿街各单位。

(三)市容秩序整治。在全面整治的同时,加大对县城黛溪三路、黄山二路、黄山三路、会仙一路4条样板路的整治,规范广告牌匾,消除乱搭乱建,清除乱贴乱画,清理占道经营,打击非法洗车,整治露天烧烤,美化建筑容貌,维护市政设施,完善灯饰照明,提升绿化水平,改善景观效果。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三个办事处、开发区。

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

(四)交通秩序整治。对城区四环范围内的主次干道实施畅通工程,加强动态、静态交通管理,完善诱导系统和标志标线,加强以新建、改建道路为重点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规范停车秩序,增强通行功能,严查禁行车辆进入市区行驶及无牌照车辆上路营运现象;城区外开展三级(含)以下公路的安全整治,完善交通设施,实施路段改造,消除事故隐患。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局。

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城管局。

(五)环境卫生整治。加大保洁力度,加强城区垃圾、渣土运输管理,查处违章乱倒和沿途撒漏现象,有效遏制垃圾、渣土运输影响交通、破坏环境的行为,整治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出入口环境面貌,清除垃圾死角,杜绝保洁盲区,建立规范的垃圾、渣土处置秩序。加快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狠抓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整治,达到《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建设局、三个办事处、开发区。

配合单位:驻邹各部门、单位。

(六)市场秩序整治。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重点治理城里大集占路问题,解决各市场普遍存在的乱扔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摆摊点、市场冒尖、乱停车辆等行为。对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的市场进行改造整治,配备垃圾容器,落实保洁队伍,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完善“防尘、防蝇、防腐”三防措施,加大除“四害”力度,严格规范物品摆放,有效改善市场秩序和卫生水平。

篇3: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

一、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的现实要求, 也表明这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主人翁的积极性和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可以说,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面临着农副产品种类多且生产基地分散、冬季气候条件严酷、中西部部分村屯交通条件差等问题。虽然经过农村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时期, 但仍有部分村屯存在着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已经解决了多数农民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但现有的农村砖瓦房大多已使用20多年, 既不保暖也不美观, 需要修缮和改造;农村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滞后, 沼气等清洁能源尚未大面积推广、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和加强环境卫生意识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有效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从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看, 抓好村容整洁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个重点和难点都具有这样的作用, 比如做好农村道路桥涵修建修复工作, 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交通和物流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也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做好农村环境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生活习惯, 促进乡风文明、实现移风易俗、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三)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建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和农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介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其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形成社会各方面合力共建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 促进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 对农村环境改善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投入力度日益加大。比如:林业部门有绿化美化村屯建设任务, 交通部门有农村道路“村村通”、“屯屯通”建设任务, 水利部门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 卫生部门有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农电部门有支持农村电网新建和改造任务。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投入的热情也很高, 军民共建、村企共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很多帮扶项目, 都是帮助农村修路、修桥、绿化美化等,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因此,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就能够凝聚各方面力量, 汇集各方面资源, 合力建设新农村,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也较为复杂。此外, 由于受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低、参与热情低, 以及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工作方式方法的限制, 给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阻力。因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 并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 从根本上完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吉林省“三化”统筹和农村实际, 应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

(一)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道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基础, 对于支撑农村民生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农村道路建设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普及“村村通”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决村屯内主干道和巷道全部硬化的问题, 实现“屯屯通”和“户户通”;另一个是着力解决好中西部农村道路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 应加强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屯通水泥 (沥青) 路建设工作, 条件较好的村屯应争取实现住户到住户、村屯到农田修建水泥路或沥青路。

(二)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屯排水设施建设

目前, 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饮用水污染、缺水以及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的问题。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应集中力量, 加大投入, 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饮用自来水, 做好饮用水水源开发和保护。同时, 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 生活及畜禽养殖污水不能及时排放, 畜禽粪尿、建筑垃圾、化学药品等往往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道路排水沟没有进行硬化, 受冬季冻融作用和夏季雨水冲刷而易损毁;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洪涝灾害和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依然严重。因此, 必须加强农村道路排水沟渠建设和小流域治理, 确保排水通畅,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实现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

(三) 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标准化养殖小区是畜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标志。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畜牧业要求的科技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生态化发展要求, 也顺应了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因此, 要重视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加大建设力度和步伐, 尽快实现人畜分离, 加快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解决好畜禽粪尿污染环境问题。

(四) 加强垃圾集中处理

目前, 农民卫生环保意识不强, 乱丢、乱倒垃圾;农村垃圾处理方式较为单一, 普遍以填埋为主;农村保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环卫队伍没有建立起来, 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备设施缺乏, 导致农村垃圾得不到有效收集处理。当前, 吉林省试行推广的“3+5”垃圾处理模式, 为解决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代表3个责任主体, 分别指农户、保洁员、村委会。农户负责门前三包, 对垃圾进行分拣后定点放置;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清扫、垃圾清运和回收;村委会负责保洁日常管理。“5”指5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例如, 剩余饭菜等易腐类垃圾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 变成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秸秆类垃圾可作燃料或还田;金属、塑料、橡胶、纸等可利用垃圾, 送回收站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废弃电池、医药垃圾、废弃化学品、化纤类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 运送指定地点无害化处理等。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 着力推进垃圾点、垃圾转运车、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建设,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日产日清、常态保洁。

(五) 加强推进清洁能源开发

目前, 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燃料依然以秸秆、木柴为主, 不仅浪费了能源, 也易造成大气污染, 不利于森林植被保护。因此, 应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 应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对大型沼气池、秸秆固化、户用秸秆气化炉、户用沼气池、开发地热能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彻底改变农民的能源使用习惯, 创建美丽、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 建设清新整洁、优美靓丽的新农村, 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 必须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强化帮扶, 建立长效机制, 强力推动各项工作。

(一)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领导, 加强研究, 科学组织。应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变成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月活动, 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 有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村屯保洁队伍, 配备垃圾箱、垃圾转运车、小铲车等必要的清运工具和垃圾处理设施。建立保洁制度, 落实农户包保责任, 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整洁。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 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二)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高、任务重,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积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重点围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安排。充分利用国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生改善投资的有利契机, 多争取和谋划农村道路、水利建设、房屋改造、清洁能源、绿化美化等建设项目, 加快环境整治步伐。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 实现集中投入、重点建设。要切实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 解决好“等、靠、要”思想, 真正体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三) 合力共建强化帮扶

篇4:2006年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后,松原市广泛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实施环境整治,绿化村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人畜分离、道路建设、美化亮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组织推动,强化部署

2012年,该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5号)文件,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部署,统筹安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利用春秋两季各确定1个月时间作为环境整治月,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在整治过程中,市、县新农村办同志多次深入到全乡各村(屯)检查,现场指导,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宣传、广泛动员

为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该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方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四清、四改、两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全省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精神,并对当前松原市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县乡村在农闲时间利用固定广播和移动广播车进行广播,真正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

三、抓住重点,注重成效

一是社区建设有所加强。2012年,全市新建社区53个,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图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政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环境整治效果显著。2012年建室外卫生厕所6088个,建垃圾处理场183个,购置垃圾箱420个,新购垃圾转运车53台,新增环卫人员207人,植树1536.8万株,种草314万平方米,栽花33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271盏,普通路灯1185盏,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502.2公里,排水排污工程405.8公里。

篇5:某乡镇2006年组织工作意见

2006年XX镇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XX区组织工作要点,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镇换届工作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整体推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市、区、镇“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准确把握“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提高素养,联系实际,推动工作。把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的头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建立健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班子”试点,积极探索基层领导干部持续学习的良性机制。完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做好镇党委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选举出席区的党代表

按照区委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2006年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意见和方案,明确换届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2006年党代会的换届选举准备工作。

同时,结合本镇实际,做好基层支部党员情况调查工作,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选举出席区党代会的党代表。

三、以加强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为目标,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阵地建设。完善镇党校教育培训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培训计划。配合区电教中心,更新和完善基层支部电教播放站设备。认真落实党员电教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党员电化教育教材送到基层,服务基层。

按照突出重点、按需培训、分类培训的工作原则,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十一五规划”、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力争做到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与贯彻、镇、村主要工作结合起来;与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党员干部转变思想、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掌握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信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区、镇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

镇党委2006年计划举办主体培训班12期,培训干部1200人次。同时,将学习培训情况纳入镇、村干部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

继续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教育和培训。按照“两个创新”要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干部的岗位特点,结合实际开展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继续抓好在职干部的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和学历培训,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学历教育对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作用,重点抓好年轻干部的本科生、研究生学历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培训,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继续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篇6: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

为迎接第五届世界古田同乡恳亲大会,营造优美、和谐、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摊点扰民、环境脏乱差和交通阻塞等问题,11月9日,县住建局、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当天,整治工作队分组在大世界农贸市场和古二小周边地段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市容市貌的临时摊点进行劝导和疏散,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同时对占道经营饮食、占道摆放灯箱广告、任意悬挂广告牌的门店摊点进行纠正。整治过程,执法人员还劝导市民把机动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不要随意停放,确保道路畅通。执法人员表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后将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反弹。

上一篇:西泠印社七位社长书法手迹欣赏下一篇:谁谁谁我要感谢你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