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东林书院有感

2024-04-23

观东林书院有感(精选7篇)

篇1:观东林书院有感

观东林书院有感

经管1105

伴着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历史气息的东林书院,没有参观之前,我感觉中的东林书院应该是压抑的、陈旧的、只有无数的书本繁冗的堆叠在陈旧的屋子里。可是,当我看到东林书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些愣愣的,建筑很有古典气息,但并不陈旧,反而有一种庄重之美,随着自己慢慢的看,才了解到是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人们不断修复才使得今天的东林书院能完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想我们今天也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民族的经典,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使得我们的后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气息。

东林书院还使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让人耳熟能详的千古名联竟然是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先生曾撰写的,我通过参观了解到,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东林书院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我想那么多有志之士聚集到一起,谈论天下苍生之事,在中华古典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讨学习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那是为了

民族奋起而读书的一种伟大精神吧。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光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像对联中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我们大学生的风貌,我们要把民族的兴衰和自己联系起来,明确的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随着参观,我看到了东林书院的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寻乐处、心鉴斋、小辨斋、再得草庐、时雨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均显现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鼎盛时期风貌,古香古色,有古典建筑的无穷韵味。我不禁一次次的被中国古老的历史所吸引,不光是古典的建筑,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切一切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我爱我的祖国,她的一切都让我为之吸引,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东林书院真的有很多让我意料不到的事情,书院里有很多爷爷奶奶们在练太极,看着他们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幸福生活,还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学习孔孟之道,读孔孟之道,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任何年代的人们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我觉得,人融入社会、与国家要立在世界之林一样;都有人与人、部门之间、国与国的外交,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不能把富裕与长寿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大同、和谐、和平、共同幸福、共同欢乐视为己任。否则“恭而不侮”只在小圈子里实践就太可惜了。孔子说得是“大道理”,是要让每个人来“大实践”。从小学习儒家经典,这对小朋友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看着这美好的一切,不禁会心的微笑,看着美好而温暖的阳光,脑海里浮现出一句古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句美好的话,此时此景,无比相称,我感觉自己很幸福,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会好好的珍惜,也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好好的建设伟大的祖国。

篇2:观东林书院有感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

书院现存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日,我与同学结伴来到了东林书院。步入依庸堂,只见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正上方有一块小匾,小匾光滑圆润,上面刻着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依庸堂。这三个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绚丽。小匾的两旁还有顾宪成所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现已家喻户晓,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时,我仿佛看到的顾宪成站在对联旁,抑扬顿挫地说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的下面有一张朴素的桌子和一把高背的椅子。四面也都分列着一些书桌。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道南祠也是东林书院的一个景点,它是一座亭子,外形精巧而又漂亮。走进去,一股清风迎面扑来,那种感觉舒服极了。它也是人们歇脚的一个地方。东林书院,到处都带着一股书味,令人陶醉。东林书院,一个清静而又温暖的地方。

其中的氛围让我们体会到了历史的沉淀。从而更了解以前的文化,以前读书的环境,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思想的领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碑今存无锡东林书院。这就是它的由来,于是,我们也就了解到了书院的由来,增加知识了。

篇3:高攀龙与东林书院

一、高攀龙的仕途与东林书院重修的背景

高攀龙入仕时, 朝廷内部的情况十分混乱, 明神宗长期不处理朝政, 朝廷内外党争激烈, 争权夺利, 宦官横行, 国家力量日益衰退, 面对这种情况, 高攀龙深感痛心, 于是上书希望能够获得朝廷外派, 但是并未如愿, 而是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 从此开始了崎岖坎坷的从政生涯。在行人司的日子里, 高攀龙较为清闲, 且有机会接触很多珍贵的皇家藏书, 于是他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仔细研读了有关程朱理学的众多著作, 尤其是山西大儒的薛文清十分受他赞赏, 他不仅赞赏薛文清的学问, 同时对他的人品也十分佩服, 于是立志以薛文清为榜样学习, 力求自己行事问心无愧。可以说, 高攀龙不以自身进退失怀, 坦然面对政治生涯中的腥风血雨, 与他极为推崇的薛文清的处世态度是分不开的, 也是他自己长期修身养性的结果。高攀龙在朝为官的日子里, 不仅积极推动程朱理学的传播, 更是从学术和民风教化两个方面宣扬程朱理学的意义, 他的这种态度也得到了皇帝的褒奖[1]59。后来, 为了改变明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 他上表皇帝进行改革, 虽然未成行, 但是可见其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后来, 虽然因为他不满王锡爵打压异己贬黜官员的行为被下放到广东揭阳, 但是无论地位尊卑, 他内心始终以国家为重, 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 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不畏权贵的崇高气节与热烈的爱国之情。高攀龙在揭阳地区收徒讲学, 传播程朱理学, 他认为这些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未来, 后来在回家乡无锡时, 他与顾宪成相遇, 谈到国家未来, 二人相谈甚欢, 便决定创办学校宣扬理学思想, 他们将各地讲学的团体联合起来, 对东林书院进行修缮, 作为讲学的根据地, 于是, 这一大批的江南名士找到了谈学论经的场所, 更找到了纵议国事的气氛, 自此, 东林书院成为明代学术风气最开放、议政言辞最自由的地方。高攀龙本人的学术思想也在频繁的交流中变得越来越成熟, 虽然有些地方有失偏颇, 但是对于纠正当时的时弊有积极意义[2]279。

高攀龙在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是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段经历, 他与众多知名文人、士绅之流积极交往, 针砭时弊, 谈论程朱理学, 逐渐形成了一个提倡有用之学、反对王学的东林学派, 由于他们这些人与朝廷内部正直官员来往密切, 于是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也遭到了朝廷内外反对派的嫉恨, 被称之为东林党。后来, 高攀龙以60岁高龄重新入仕, 积极辅佐神宗皇太子朱由校为明熹宗, 在政治斗争中, 得罪了奸党, 最后落得以身殉国的下场, 可谓是惨烈悲壮。但是在朝为官期间, 高攀龙积极推动改革, 破格提拔人才, 加强战备, 赈济穷人, 关心国家存亡, 可谓是为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一位值得敬仰的爱国志士。

二、高攀龙与东林书院的重建

作为东林书院修缮后重新开办的创建人, 顾宪成和高攀龙在东林书院的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高攀龙, 更是见证了东林书院的辉煌与衰败。

顾宪成比高攀龙要大12岁, 二者均为无锡人, 同乡的关系使得他们比一般人更为亲近, 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两人在针砭时弊和忧国忧民方面的认知和理念是十分相同的, 因此, 共同研究决定创办一个书院。顾宪成与高攀龙两人仕途较为相似, 都十分坎坷且受奸人陷害, 在脱离政治漩涡之后, 出于对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一直努力想要通过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国家做贡献。于是, 顾宪成、高攀龙和顾允成三人合力重新修葺了东林书院, 并得到了官府的批准, 在万历三十二年将东林书院正是建立起来, 从此, 众多江南名士有了可以自由谈学论经的场所, 程朱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忧思国家命运立志为国家做贡献的众多有志知识分子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之中。

东林书院最初创建的目的就在于讲学和救国, 因此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也制定了一系列院规和具体的会约意识, 比起其他书院不仅更加细致, 同时也更有组织性。东林书院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高攀龙等人培养人才、传播学问、交流思想的需要, 同时也是江浙地区众多文人商榷议论朝政的需要, 书院规定, 定期进行集会, 除了严寒酷暑, 书院都雷打不动地定期进行会讲。由于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在江浙地区名声较大, 因而每次来的人非常多, 远近学子士绅等纷至沓来, 参与讲学, 甚至连镇上的庙宇客栈一到讲学期间都爆满, 为的就是能够听到高攀龙等人的讲学。这种盛况使得东林书院后来在附近的地方靠名士们捐赠又建成了几十间公舍, 供各地的学子们的居住。随着东林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后来甚至是湖广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学子们也慕名而来, 各地的知名学者也一同前来, 会讲的声势和规模不断扩大, 使得国内求学风气一时之间非常自由, 在这种良好的风气当中, 众多东林名士在学术主张方面渐渐统一, 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学派, 即东林学派[3]477。

三、高攀龙与东林书院的成就、没落

东林书院声势浩大的讲学活动和逐渐形成的东林学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朝的学问风气, 尤其是自宋代以来兴盛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不少特殊的发展。高攀龙时期, 程朱理学已经逐渐走向式微, 陆王心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当时不少名家、学子都存在着“以学术杀天下”的弊端, 高攀龙对此既嗤之以鼻又痛心, 因此, 在对待王阳明的心学方面十分慎重, 进行了筛选性的吸收和拓展。为了应对学界较为风靡的王阳明空泛心学, 改变当前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 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对王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对那些人不问世事、置国家安危民生艰难于不顾的士子痛心疾首, 以他们为首的东林学派开始崛起, 不断挤压王学的生存空间, 开始广泛接触政治, 力图推动政治革新, 改变国家孱弱混乱的局面, 想要实现国家的自强[4]78。高攀龙在讲学期间也积极提倡无论是士子还是士大夫都应当有忧国忧民之心, 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身处陋室, 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革除国家弊政。

万历三十五年, 由于东林书院和东林学派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朝廷准备再次启用在江南地区讲学的顾宪成, 任命他为南京光禄寺少卿, 但是此时的顾宪成一心只想讲学, 且东林学派中不少人积极投身政治, 让人甚为欣慰, 因此在不想重新入仕途的情况下以旧疾发作为由留在了无锡继续讲学。这一时期, 东林学派和东林书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且由于针砭时政在国内拥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 反对派的官员对此十分惧怕, 于是各种各样的诋毁和攻击如同潮水一般侵袭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 很多人都建议他们暂停讲学, 暂避风头, 但是高攀龙和顾宪成一致认为越是动乱时期越是需要这样的讲学, 他们认为东林书院本身创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国家危急关头讨论政事出谋划策关心国家命运, 因此, 持续讲学风雨无阻。

在顾宪成死后, 东林书院的实际主持工作已经全部落在了高攀龙一人身上。高攀龙以60岁高龄重新入仕, 积极辅佐神宗皇太子朱由校为明熹宗, 在政治斗争中, 得罪了魏忠贤和明熹宗, 这二人下令捣毁东林书院, 所以在高攀龙死前, 其实东林书院已经名存实亡。东林书院的言论自由为魏忠贤和明熹宗深恶痛绝, 朝廷中众多积极改革弊政、敢于死谏之人多出自东林书院, 尤其是与魏忠贤作对的, 多数更是东林学派党人, 出于私心, 魏忠贤无时无刻不想除去这些人, 于是他在明熹宗身边说尽谗言, 劝说明熹宗对东林书院斩草除根, 也毁去了魏忠贤无数个政治对手的书院。书院被毁, 高攀龙痛心疾首, 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故友顾宪成, 不仅仅是书院根基受损, 同时也是扼腕明朝学子们丧失一个可以自由讨论时政的地方,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 东林书院已经桃李满天下, 东林学派也已经成气候, 东林党更是朝中对抗奸臣佞党的中坚力量, 所以他曾经这样抒发了自己的感叹“纵然伐尽林间木, 一片平芜也号林[5]103。”

摘要:高攀龙是明朝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与顾宪成创立东林书院, 培养了一大批立志为家国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使得明朝学风开放, 众多士子投身政治, 影响了明朝政治的风气与走向。

关键词:高攀龙,东林书院,顾宪成,时政

参考文献

[1]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显清.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构成及其反阉党斗争[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

[3]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秦寿容.东林书院和明末东林党[J].江苏教育, 1982 (1) .

篇4:东林书院神千古

一盏烛光照彻千年幽谷,

一种精神激荡家国旧梦;

东林书院浩然正气不息,

水榭亭台依稀峥嵘岁月;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

刹那间风声雨声读书声;

焚书坑儒淬炼诸子风骨,

东林君子断魂砥柱中流;

爱国忠义史纪千秋万代,

独立思想彪炳自由精神;

经史子集参悟当下春秋,

指点江山书生义气方遒;

白驹过隙数点英雄豪杰,

气壮山河吞吐八方日月;

道贯古今东林精神不死,

天下为公东林名垂千古。

在江苏无锡东门内,有一片古建筑群,粉墙黛瓦,厅堂曲廊,石坊高耸,古柏参天,显得格外幽静,这片占地面积近二十亩的古建筑群,就是闻名遐迩的著名历史文化古迹——东林书院。走过东林旧迹的牌坊,抚摸着书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仰望着依庸堂那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重建的书院古色古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声势早已远胜往昔,这座无锡的精神图腾,它喷薄而出的是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的精神。

漫游在历史和今日的喧嚣中,独步在东林书院孤立的砖瓦楼阁间,追忆往昔英雄故事,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远在天边。仿佛听到落寞君子的叹息,又似乎抚摸到东林故国的温暖。书生单薄的身躯,扛起时代民族的脊梁,唤起人文精神,唤醒沉睡中的同胞。一方思想自由的净土,一群领袖群伦的精神者,纵论天下家国事,意气风发独立的灵魂。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这里孕育了梦想、诞生了勇士,推动着文明,种植着希望。

东林书院,一个永恒的思想者的摇篮,一个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士子林。东林书院曾经言动天下,曾经灰飞烟灭。但东林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治学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精神,一定会在岁月的千淘万漉中,更加熠熠生辉。宋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士的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风骨,更是东林书院的灵魂,这种利他无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正是东林士子的写照。抚今追昔故人旧梦烟消云散,轻扣东林历史精神永驻。

篇5:东林书院在明朝有多大的影响力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十分熟悉了,它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题写,以此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东林书院创建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上书院讲会的风气十分盛行,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曾在各地讲学,声名鹊起。

东林书院的首次大会为万历三十二年(16),形成了书院讲学的高潮,到万历四十年(16)时东林书院里的学人讲学活动仍十分频繁,并且逐渐渗透到了邻近的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创办的虞山书院是第一次被东林书院渗透的书院,由此形成了相当大的书院网络,包括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

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大都以儒家正统自居,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以顾宪成为例,他十分热衷于参与朝堂政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学术上,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政治上,它以“反阉党”闻名,对于前者,其实东林书院针对的是“王学末流”,而非王阳明本人,代表了向程朱理学回归的趋向;

对于后者,直接导致了东林书院的被毁,东林书院的发起者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朝堂,引起了魏忠贤的忌恨,天启五年(162年)八月,魏忠贤通过“中旨”下令削夺四位主要东林人士的官职诰命,并拆毁包括东林在内的全国书院,首先拆除了东林书院最重要的依庸堂。这一年的十二月,魏忠贤又发布《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公开通缉309名“东林党”人士,重挫了东林势力。

篇6:观东林书院有感

一、“科教协同”的理念

1.内涵解读。“科教协同”是指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为主体, 从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 恰当地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学难点的突破、问题疑惑的解决、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等为主要活动目的, 有效地组织教师与同行及与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交流、合作研究, 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在相互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 获得问题与疑惑的解决, 获得方法的借鉴, 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2.运用价值。促进学校在协同管理机制上为科研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研提供充分的保障;在教研和科研的协同管理下, 围绕有效教学的研究重点, 引领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探索有效教学的理念、做法和规律, 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和科研的协同合作, 能够高效率地组织教师通过科研引领下的教研活动, 去探索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路。

3.运行机制。

(1) 学习机制。将理论学习、经验分享、案例剖析、问题研讨等多种方式纳入到教师的学习活动之中, 促进教师以前瞻的方式、理性的高度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 同时在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过程中, 具有学科特质的“协作共享”的能力与素养得到共同生长。

(2) 磨课机制。以教研组为单位, 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系列磨课活动。采取“案例剖析”的方式, 逐个环节评议分析, 在讨论、修订、完善中形成自主能动的“磁场”, 吸引和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研究。

(3) 反思机制。反思是“科教协同”的基础。我们倡导教师思教学得失, 品教学心得, 悟改革创新, 引导教师边实践边反思, 总结精彩, 汲取教训, 寻求矫正, 采撷火花, 教学相长。

二、“科教协同”的实践

1.依托课堂阵地。课堂不但是教师专业能力增进的重要舞台, 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我们立足课堂, 紧紧围绕“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重点, 组织“行政导航课”、“骨干教师领航课”、“青年教师探航课”、“师徒汇报课”、“资深教师风采课”等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引导教师围绕某一主题, 精心琢磨教学细节, 探究反思教学问题,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审视课堂, 经营课堂。

2.拓展研究途径。以“同伴互助”为科研活动的基本方式, 纵向方面, 实施“一个学期一个主题, 一个主题一种形式, 动静多样有机结合”的策略;横向方面, 则采取由点到面, 由管理者到执行者, 由科研骨干到全体教师, 层层展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教师沙龙”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评课, 主动进行“智慧型”课堂研究。

3.倡导多元评价。积极倡导和开展“同行评‘教学有效度’, 孩子评‘教师接受度’, 专家评‘课堂优化度’”, 多种评价方式组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这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同时, 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作为研究内容之一, 以校评、自评、互评、家长评和学生互评等形式, 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改变, 优化课堂教学, 全面提升质量。

三、“科教协同”的保障

1.行政支持。在教学科研活动实施时, 无论经费、人员、时间, 学校总是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无论是对成果的专项奖励、“双线教研”活动的组织、“勿华悦读项目”的开展、“科研共同体”的成立等, 不断营造学校科研氛围, 不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细化管理。“科教协同”机制下的教科研活动具有独特的特质, 学校对教研组研究专题 (即微型课题) 的管理也有所创新。教科室主动与各处室联手, 依托目标管理, 紧紧依靠教研组、备课组, 真正用心服务于每一位教师。为落实目标管理, 学校先后推出《东实小微型课题申报、立项制度》、《东实小教研、科研协同管理制度》、《东实小课题组学习制度》、《东实小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东实小科研课题年度检查、阶段总结制度》等, 对科研管理、研究、学习及实验总结等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落实目标管理, 学校提供给课题组较大的自主空间。选题时, 组织教师探讨课题价值, 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参与科研;研究进程中, 定期组织课题组长交流研究进程, 定期对课题组长进行目标达成考核, 引导、帮助、鼓励教师不断调整研究策略, 去实现阶段性研究目标和总体研究目标。

学校为教师小专题研究承担着服务角色:教师们急需理论支撑, 教科室收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发展动态, 并在校园网开设“做智慧的东小人”专栏呈现;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到校, 为课题组的小专题研究指点迷津;课题组取得了研究成果后, 学校为教师搭设平台, 举办“东旭声音”教师科研沙龙、举办课题成果交流会;教师的优秀论文和案例被编辑成册, 与校内外同行交流。这些措施的实施, 使教师的总体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也日趋科学、规范。

篇7:东林书院对联的作者、年代及范品

这副对联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为人所知,是邓拓(马南邨)于1961年写的一篇《事事关心》,文中点明它的作者:“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多年,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平心而论,文章在当时并未产生多大影响。这副对联之名声大振,是在“文革”初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首先向“三家村”挥起屠刀,《事事关心》被归于“假介绍‘知识’之名,行反党反社会主义之实”而发布全国(《解放军报》、《光明日报》1966年5月8日《邓拓的〈燕山夜话〉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话》,新华社通稿)。这么一下子,全国都知道这副对联了。“文革”结束后,它的知名度更高了。这是因为:一,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收有《事事关心》;二,“三家村”中的唯一幸存者廖沫沙重新书写了这副对联,上款书“明代东林先贤顾宪政撰联”;三,一度有些人对某些社会现象有抵触情绪,模仿这副对联道:“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声;国事、大事、不问事,平安无事。”胡耀邦同志知道后,认为太消极,建议改成“风声、雨声、悲叹声,枉此一声;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许多报刊对胡耀邦同志此举作了报道。无庸置疑,在此三者的基础上,高中历史课本又言及对联及作者,更为“顾宪成撰联”增加了一块超重砝码。

近些年来,探讨这副对联的专文,笔者所见有两篇:赵承中《一副名联的作者及其他》(《文史知识》1983年1期)、苏迅《与其他错么还不如你错》(《读书》2002年5期)。两文相同的是,均指出对联来源于无锡顾氏族人中流传的一则故事:少年顾宪成勤学苦读,有官员当面考察他的学识,出上联“风声……”求对,顾敏捷地答曰“家事……”。故事中略异的是,赵文说官员为布政使陈云浦,苏文则说是无锡孝廉陈以忠。另外,对对联文字的认可也有不同,苏文说,1921年版《无锡大观》一书刊出对联时,“关心”为“在心”;还说,“曾目睹东林旧联的无锡耆硕也绝大多数坚称当为‘在心’”,“是邓拓的文章错成了‘关心’”。两文最大的不同,是对流传的故事的态度,苏文认为可信,故顾宪成有对联的一半著作权;赵文则认为不能视故事为信史,早期并无此联,因为雍正十一年(1733)编纂的《东林书院志》(光绪重刻本)中,记录了自建院以来一百三十年间的题联和匾额,无“风声”一联。赵文的结论是:对联是不明时代、未留姓名的顾氏后人所撰。

这副对联的履历,综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无锡有关人士的回忆,可概括为:对联原为木质抱对(抱对是书写或镌刻在木板上,楹联是悬挂或镌刻在楹柱上),最先出现在无锡惠山寺左侧的顾宪成祠。出现的年代,由于无记载,已不可知;至于先有故事流传后有抱对抑或先有抱对后有故事流传,也无法说清。联语由惠山顾宪成祠进入东林书院的过程,当地老人则有明晰记忆:1947年2月,吴敬恒、唐文治等三十人发起的重修东林书院的工程竣工之时,东林小学校长顾希炯坚称,祠内联语是其先人顾宪成撰写。工程收尾,遂复制了一副悬于东林书院,复制的对联上,注明作者为顾宪成。邓拓当年见到的,就是这副1947年复制的对联。当然,联语由惠山寺进入东林书院的过程,邓拓当时是不可能知道的。1966年夏天,这副复制的对联,因受“三家村”冤案的株连,被扔在无锡吟春书社前,与大批“封资修黑货”一起被当众烧毁。那副抱对母联,“文革”初期仍在顾宪成祠内,后因社会混乱而不知所终。

在厘清对联的大概情况后,我们可以对它的产生时代和作者作点推断。

对联作为内证,透露了作者所处时代的重要信息。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三者并列,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三者递进,作为上下联宽对完全可以。在联语中,对“天下”含义的理解至为关键。古人有从小至大的“修齐治平”之说,那时所治之“国”,是周天子所辖的诸侯国;而“天下”,则是周天子的“国”,亦即我们今天语境中的“中国”;“国”与“天下”,有大小、尊卑之分。秦汉以还,天下大一统,朕即国家,亦即天下,“国”也就是“天下”。夷夏有别,这个“天下”,是不包括如今地球上其他国家的。“天下”概念的变化,大体说来,是在鸦片战争国门打开前后,林则徐等人被誉为首先“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环志略》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国人这才知道,除了中国(大清),天下还有不少其他国家。因此,要“家事、国事、天下事”构成递进,当出自近代人们的思维、理念和常识。也就是说,这副对联的作者,应是近代之人。

我们再从文献的角度来检测上述推断是否合理。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有无锡惠山顾宪成祠内顾晴芬(皋)所撰的称颂顾宪成的对联:“立朝与天子宰相争是非,悉宗社远谋,国本重计;居恒共师弟朋友相讲习,惟至善性体,小心工夫”(梁章钜等撰,白化文、李如鸾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6月版,第47页)。如真有“风声”这样精彩的联语,无论有无“顾宪成撰”的字样,毕生勤于搜集对联且影响到儿子梁恭辰的梁章钜,断不会遗漏的。该书最后部分为清末朱应镐撰的《楹联新话》。其中,涉及无锡惠山的对联凡两处:一是丁植卿撰张睢阳庙联(该书四百二十页),一是新建的五中丞祠联(应敏斋撰,祀海瑞、周忱、周孔教、汤斌、李星沅,该书四百四十二页),亦无顾祠“风声”联。朱应镐撰《楹联新话》的大致年代,可以据该书第五百六十四页引《瀛壖杂志》来推定。王韬所著《瀛壖杂志》,据郑祖安为该书写的《题记》,是1875年在广州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页)。故朱应镐之著,不会早于1875年。综合《丛话》、《新话》均不载“风声”联及1921年版《无锡大观》首次刊出此联,我们可以认为:对联产生的年代是1875—1921年;撰联人处在风雨如晦、列强交侵、国破家危之时,撰联语以激励顾氏后人继承和光大先贤的节操,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矢忠不息。显然,这是一位国家与民族艰危之时的忧国忧民之士。

下面再对这副对联的来历作点推测。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六载有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柱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且言“忘却何人之欤”(八十页)。大约在顾氏族人中很早就流传着达官贵人嘉许少年顾宪成苦读的故事,随着时间推移,内容不断丰富,情节不断添加。在清朝晚期,有人在流传的内容中套用了永济寺的这副对联并制成抱对置于顾宪成祠内。《楹联丛话》初刊于1840年,“风声”联的撰者套用永济寺联在时间上是完全可能的。尽管“风声”联可能脱胎于“松声”联,但化禅意为济世,俾脱俗为参与,无论格调或情韵,都比原联语厚重、豁达、清俊。

最后说一下联语中下联究竟是“关心”还是“在心”的问题。可以认为,“关心”比“在心”更具合理性:一,“文革”前东林书院的对联,邓拓为亲见,除《事事关心》一文,邓拓还写有一首诗《过东林书院》:“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地间”(诗初刊于1960年9月7日《光明日报》,题为《歌唱太湖》;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邓拓诗词选》,题为《过东林书院》)。很难相信,以严谨著称的历史学家邓拓,会把三番两次强调的“事事关心”看错。二,“入耳”的“入”是当然仄声,而“在”属怀来辙仄声;“关”属言前辙,平声。故“在心”违犯了对联的格律要求。三,从词语内涵看,“关心”表示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动精神,“在心”则似被动接受,张力较弱。

上一篇: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下一篇:匈牙利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