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2024-05-01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精选9篇)

篇1: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庄镇中心卫生院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卫生院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与领导,有效落实我镇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宿州市2010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考核标准》《2010年萧县第三次六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各个项目的的不同特点,试行分类考核,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实际贡献等方面的绩效考核,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成绩突出的人员倾斜,建立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考核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镇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

作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考核目的督促指导我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与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保

证我镇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评估的具体内容、标准、方法和评分办法,强化考核

评估结果的反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考核评估实效。

(二)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和评分标准,严格依据标准进行考核评分和综

合评价。

(三)坚持全面考核评估与日常性监督检查、定期考核抽查和群众参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日常监督指导和全面考核评估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坚持绩效导向、奖优罚劣。

(四)坚持内部考核评估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内部考核评估与社会综合评价督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

理人员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考核内容

根据我县现阶段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及基础性资料等10大类。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和《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宿州市2010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考核标准》《2010年萧县第三次六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制定了《萧县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细则(试行)》(见附

件),作为我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

四、考核方法

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考核领导小组考核时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入户调查等方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的数量、质量、群众满意程度调查按《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细则(试行)》执行。

四、考核对象

本院负责公共卫生项目的工作人员。

五、考核方法与程序

(1)制定《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人员考核实施方案》及《赵庄镇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岗

位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

(2)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领导组,负责考核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组长:吴亚真

副组长:谢衡

成员:朱峰

陈奇

张涛

(3)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考核评价细则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数据说话”客观评分。在公共卫生的每项完成4次对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兑现、本人岗位聘任、表彰奖

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档案,根据考核结果,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5)考核等次建议报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并在院内予以公示。

六、绩效考核结果与运用

1、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分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70—79

以下为基本合格,70以下为不合格。

2、按考核结果确定考核系数,优秀的为1.4、合格的为1.2、基本合格的为1.0,不合格的为0.8。

3、考核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实后,按个人绩效考核系数的50%确定其考核得分系数。

(1)违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或处罚的;

(2)在工作中吃、拿、卡、要等经调查核实的;

(3)因玩忽职守造成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

(4)因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给单位造成损害的;

(5)遇有重大事件不及时逐级报告,造成不良后果的;

(6)对损坏卫生院荣誉,造成不良后果的;

(7)不服从院领导工作安排的。

八、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做好此次考核工作关系到广大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调动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

(二)明确任务,认真实施依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进行认真细化分解,核定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

量,量化指标分值,制定考核细则,确保考核结果实事求是。

(三)严明纪律,公正公平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对考核

工作不负责任的,监督不到位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赵庄镇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岗位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

赵庄镇中心卫生院

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

篇2: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项目绩效考核评估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与领导,有效落实我乡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曲阳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曲阳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标准》等文件及会议精神,现将第一季度考核情况作如下总结。

时间:2011年4月10日——2011年4月11日

参加人员:陆文茹张玉玲杨春胜郭守美姚恒梅赵伟 考核范围:辖区内12个行政村卫生室

考核标准:《曲阳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标准》 考核结果:优秀:陆湖村前张村赵庄村城北村

合格:兴旺村薛埠村皇树村曲阳村

曹庄村城南村兴西村

基本合格:官庄村

曲阳乡卫生院

篇3: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1 基本情况

姜堰区地处苏中平原, 总人口79.38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72.92万人, 辖15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262个行政村, 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镇卫生院有21家, 村卫生室193家, 乡村医生612名。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精神[4], 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江苏省实施9类22项。为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 我们组织2个考核组对全区15个镇及2个区进行全年4次现场考核。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0类41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任务更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绩效考核的质量更高。针对繁重的绩效考核任务, 如何能够实现便捷高效?我们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探索量质并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实现了项目服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和考核精细化。

2 主要做法

2.1 完善考核制度, 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提供考评依据

为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工作有据可依, 充分体现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和服务者的劳动价值, 我区采用数量考评与质量考评相结合、平时督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并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完善数量考核制度。在确定年度筹资总经费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各类人群分布状况、工作重点、难点及项目结果指标要求等因素, 适时调整和测算每一个子项目的经费补助额度, 并与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每个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 同时出台了《姜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 (试行) 》, 明确镇村两级职责分工, 保证40%的工作量由乡村医生承担。二是完善质量考核制度。2009年及2010年, 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确定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绩效考评系数。2011年, 依据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的通知》[3]、《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绩效考核办法》[5]等文件精神, 与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姜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并依据此办法, 于2011年10月开展了年度绩效考核。2012年, 结合工作实际, 同时本着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与《姜堰区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中公共卫生服务相统一、一致的原则, 及时修订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 出台了《姜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细则》, 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考核除健康教育及卫生监督协管两类之外的所有绩效指标 (表1) 。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办法, 全年补助经费=工作量×经费额度×补助系数, 由年度绩效考核得分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系数, 2012年10月, 完成了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2.2 强化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 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全区所有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机,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版) 》[6], 研发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并与电信公司合作, 统一付费标准和接入流量, 结合金苗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等, 建成了区镇村三级互联共享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考核体系。举办镇村级项目服务人员信息化管理培训班, 现场上机进行手把手操作培训。组织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到薄弱镇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确保培训不留空白, 保证了镇级所有项目服务人员、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人员能操作计算机以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2.3 加强资料录入, 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基本信息录入。通过与公安部门及镇村干部的沟通协调、乡村医生入户调查等措施, 全面掌握辖区内常住居民的基本信息, 并在限定时间内全部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二是健康医疗信息录入。通过对一般人群及重点人群的体检、日常性门诊医疗、慢性病病人的随访管理等途径获取居民健康信息, 并及时录入信息系统;三是适时指导。为保证数据录入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现场指导镇村两级服务机构的信息录入工作。

2.4 依托信息平台,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与质量双考核

2.4.1 数量指标的考核:

对照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 区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项目数量的考评与核实。首先, 参与考核人员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系统等网络信息平台, 对各项目服务单位辖区居民建档、预防接种、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服务项目的完成数量进行实时摘录;将摘录的数据与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上报数据进行比较, 核实数据的一致性;如发现不一致, 考核人员立即到相关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现场核查, 并对基层项目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各镇级项目实施单位也依据信息系统对村级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

2.4.2 质量指标的考核: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设置了报表统计分析功能, 能自动统计出居民建档、预防接种及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相关管理率和控制率, 因此, 我区在年度绩效考核时从信息系统中直接采集每个镇村级服务单位各个考核指标的完成率。同时参考《2011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的要求[7], 从信息系统中对每所镇卫生院辖区随机分别抽取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各10份档案进行真实性和规范性核查, 利用信息系统中的联系电话, 核实服务的真实性, 对于无联系方式的居民健康档案则认定为失访;依据服务规范, 核对信息系统中各项服务记录的规范性。另外, 对项目组织管理、业务培训以及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进行现场核实检查, 见表2。

2.4.3 社会效益的调查:

在对服务人员规范性和真实性进行电话核实的同时, 重点对0~6岁儿童家长、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2012年, 全区共调查247人次, 其中发放有效问卷230份, 满意度在90分以上的为204份, 占总调查问卷的88.70%, 见表3。

2.5 多方运用结果, 彰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区卫生局网站通报的形式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且将结果运用到以下3个方面:一是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拨付的依据。以考评工作量乘以经费额度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拨补助经费的标准, 以年度绩效考核得分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系数, 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则利用绩效考核剩余资金进行奖励。二是作为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拨付的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结果是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果作为核拨镇卫生院财政补助经费和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主要依据, 并与单位负责人的绩效工资相挂钩。三是作为主要领导任职聘用的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和职务任免挂钩, 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单位, 要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 工作成效

3.1 镇村两级服务模式逐渐改变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逐年增加及信息化绩效考核力度的不断加大, 镇村两级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逐渐改变, 由药品创造效益转为服务争取补助, 由只注重纸质档案转为保证电子档案及时准确录入, 不断强化乡村医生项目内容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 各镇卫生院均成立了由临床、预防和护理等人员参与的健康管理团队, 将镇卫生院技术、管理及服务下沉至村, 开展村卫生室难以独立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并指导、督促乡村医生规范完成各项工作, 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3.2 绩效考核的效率显著提高

一是节省了考核成本。运用信息系统, 考核人员可完成数量和质量的考核, 并直接采集和运用系统中自动统计出来的各种结果指标, 简化了现场考核程序和内容, 将考核人员从繁重的原始资料核查、大量数据统计和计算汇总中解脱出来, 大幅度降低了考核时间, 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交通等考核成本。二是减少了统计错误。运用信息系统, 考核人员就无需到镇村级现场对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管理等纸质资料逐一进行人工统计, 避免了人工数据统计错误的发生。三是获得了部分重要指标。无信息系统时, 因项目工作量由人工统计, 许多指标无法得出, 实现信息系统管理后, 健康档案使用率、血压控制率和血糖控制率等现场无法统计得出的考核指标在信息系统上均能自动采集和运用。四是实现了动态监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设置了权限, 镇级可对辖区内村级、区级可对所有镇级项目工作进行动态监管, 既避免了考核时因人情分等因素带来的结果偏差, 又能实时掌握各镇、村级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实现了及时督查、指导和管理, 见表4。

3.3 服务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方面服务的人数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对项目服务过程中真实性和规范性的核实, 实行一票否决制和权重扣减的方式, 避免了弄虚作假、闭门造数据现象的出现, 极大地改变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不全、高血压患者随访只有血压值、65岁以上老人体检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以及健康指导等服务不规范的现象, 见表5。

4 存在的问题

(1) 镇村两级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低, 乡村医生老龄化现象极其严重, 影响了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落实。 (2) 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还需加强, 项目成本和经费分配的测算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3) 绩效考评标准过于细化, 在敏感性、可获得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5 今后的设想

(1) 强化镇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项目知识和信息化系统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2) 根据实际运用情况, 不断调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标准和考核细则, 使各项指标更加敏感、更易获得和更加简化。 (3) 根据国家经费标准的上调, 调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现及血糖、血压控制等项目的经费补助力度, 优化工作方法, 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4) 借助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诊疗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同时进一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各种统计运算功能, 简化考核程序, 提高考核效率, 更好地为绩效考核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test/2009-04/08/content_1280069.htm, 2009-03-17/2013-07-0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4/07/content_1279256.htm, 2009-03-18/2013-07-09.

[3]卫生部, 财政部, 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f4fb014cc7931b765ce153e.html, 2010-12-31/2013-07-09.

[4]国家卫生部, 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7/14/content_1365335.htm, 2009-07-07/2013-07-09.

[5]江苏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下发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doc88.com/p-998527431271.html, 2010-03-08/2013-07-09.

[6]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版) 》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2011-04-25/2013-07-09.

篇4: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公益性;策略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医疗服务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同时社会关注度也比较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公益性的组织机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正在不断减弱,这导致了民众的诸多不满,同时也与此类组织机构的基本定位相违背。在广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大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衡的问题,力争让民众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价值准则,不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全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是其基本经营宗旨,因此加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利用绩效考核来进一步的增强此类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居民健康权基本保证。

一、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坚持公益性,国家这些年在的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设了一大批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在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是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面对目前这些机构公益性不断削减的情况下,需要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调整。从公益性角度来看,当前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考核指标中缺少公益性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依据,绩效考核指标体如何直接决定着绩效考核的重心以及方向,从目前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看,效益性指标明显占据主导地位,而公益性指标明显较少且权重比较低。举例而言,绩效考核指标更多的是考核医护人员创收多少,而不是服务质量如何,对于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来说,考核结果往往与经济待遇挂钩,如果绩效水平比较低,自身的经济待遇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下,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自然忽视公益性,而强调服务行为的经济性,导致机构的公益性受到负面影响。

2.绩效考核主体缺少公众这一群体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众,因此公众低于机构公益性如何最有发言权,目前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主体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自身,但是唯独缺少了公众这一考核评价主体。在公众考核主体缺失,对于这些机构的公益性没有发言权的情况下,就更难发挥考核在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3.缺少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

从目前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信度来看,考核信度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领域没有引入更具有中立性以及公正性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导致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自身公益性评价方面存在的失真的情况,这会影响到这些机构公益性发挥。

二、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策略

针对目前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拖累机构公益性的问题,需要我国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绩效考核问题的解决,构建更加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引导、监督作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公益性。具体来说,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升公益性指标权重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中,需要增加公益性指标,提升公益性指标的权重,同时将公益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与职工薪酬相挂钩,这样才能给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更多的压力以及动力去改善服务质量。另外,上级部门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状况进行拨款,给予公益性履行较好的机构更多的拨款。

2.纳入公众绩效考核主体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体方面需要将公众纳入其中,积极开展360度绩效考核,注意分析公众对于公益性指标的评价,让公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权,从而提升这些机构的公益性。

3.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方面需要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选择那些社会公信力强、有良好中立性,在此工作开展方面具有良好经验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履行方面评价,从而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性。

参考文献:

[1] 王凤娥.论突出公益性强化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J].医学信息,2014年25期

[2] 罗湘.突出公益性强化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J].重庆医学,2012年32期

[3] 鄧梦露.重庆市九龙坡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5年25期

作者简介:

篇5: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为认真组织实施我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医疗机构服务项目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亮点,更好地为本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落实,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规范服务水平,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闽卫基层函〔2017〕893号)、《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闽财社〔2017〕16号)、《宁德市财政局、宁德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的通知>》(宁财社〔2017〕33号)和《福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福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科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以加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准确、合理地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奖罚并重,跟踪整改。注重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奖励挂钩,通过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提高服务效率,改进服务质量。

四、考核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

五、考核部门及考核内容

1、考核部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医疗机构的服务团队。

2、考核内容

(一)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管理、项目宣传、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

(二)资金管理。包括预算安排、预算执行、财务管理等情况。

(三)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管理以及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共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管理情况,突出真实性指标的评价。

考核结果突出质量和数量与资金分配挂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结果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5-89分)、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四个等级。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在全额兑现省补助资金的同时,按当年省财政应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其中优秀按10%、良好按5%予以奖励。被评为合格的,全额兑现省补助资金,不再另行奖励。评为差的,按当年省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0%的比例予以扣减。

九、执行期限

此方案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18年12月31日止。

附件:绩效.山前村级医疗机构2018公卫考核得分汇总表 量化.山前村级医疗机构2018公卫考核得分汇总表

篇6: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的公平性及可行性,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逐步建立和平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体系,认真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职能,规范服务行为,并指导和督促辖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和绩效优先的原则。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政策措施,有效地开展考核工作。

(二)坚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考核结果要客观反映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的真实情况。

(三)坚持全面考核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和补助经费使用监督,通过全面考核促进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服务章程不断规范。

三、考核内容

(一)组织管理 包括组织保障、管理制度、督导考核、落实整 改等情况。

(二)项目执行情况。完成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情况。

(三)项目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帐册清晰,原始凭证真实,资料符合规定。

(四)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和知晓率等。

四、考核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科室和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采用自查、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自评的基础上,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并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重点抽查复核。

(二)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召开居民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

(三)中心各具体业务服务负责人,由院部组织业务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结果汇报院部进入当月绩效考核。

(四)由项目办组织医疗、防保、财务人员每季度对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拨村医劳务补助的依据。

六、考核指标体系

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标准为依据,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中心和下属服务站考核细则,作为项目质量和数量的考核标准。具体见附件1和附件2。

七、机构职责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组织,制定制度,负责落实清浦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各项指标。根据区卫生局要求组织考核评估,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并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承担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按规定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左右基础性工作。按月进行自查自评,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每月1日前填写好上一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上报民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八、考核结果应用

每季度对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每年11月份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考核。季度考核结果和平时业务执行情况占30%,考核占70%。考核结果实行100分评分制,分别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结果。考核成绩在95分及以上为优秀,考核成绩在80-94分为合格,考核成绩在69—79分为基本合格,考核成绩在69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下拨村医劳务费的依据。

每月对中心内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40%绩效工资的依据。

九、工作要求

(一)健全考核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基层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的首要任务,中心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业务指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和标准,做到公平、公开、科学、规范。及时考核,公布考核结果,限期整改。考核结果作为医务人员核发绩效工资、奖金以及评先评优的依据。

(三)监督资金使用。根据文件要求使用专项资金,严禁挪用资金,杜绝不合理开支。及时兑现职工绩效工资,建立激励机制。根据下拨资金进度,确保30%以上的资金用于村医劳务补助。

(四)严肃考核纪律。对在考核中敷衍塞责或弄虚作假的,除责令立即纠正外,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篇7: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1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依据和目标

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15)35号)和有关文件为指导,促进基层单位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履行职能、规范服务、提高效益,规范项目实施。专业指导单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监督管理、检查考核的责任,达到补助资金补助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相挂钩的目标。

二、考核内容和方法

(一)考核范围。

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时段为当年的1月至12月。

(二)考核机构。

由县级卫生健康局和财政局组织,专业指导单位负责考核的具体实施,市卫生健康委和市财政局对各县(市、区)进行核验。

(三)考核数据。

在“XX市基本公卫信息系统”和特定管理系统抓取数据,将“过程考核”向“结果考核”转变。

(四)考核方法。

以集中远程考核为主,必要时现场核验,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电话抽查等方法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进行考核和调查,核实各项目“工作完成数”。按《2021年XX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评分(考核分数和工作完成数当场签字确认),计算出各项目的“工作完成分”。考核由组织管理(占3%)、资金管理(占5%)、项目执行(占85%)、效果评价(占7%)等四部分组成。

(五)考核时间。

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及各指导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日常技术指导,2022年1月前完成年终绩效考核。市级每年对各县(市、区)进行一次技术指导,2022年2月前完成年终复核评估工作。

三、服务人口的确定

(一)各项目“项目权重”。

健康档案管理7.1、健康教育6.1、预防接种8.1、儿童管理9.3、孕产妇管理9.4、老年人管理29.2、高血压管理7.2、糖尿病管理5.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2.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5.2、卫生监督协管理1.8、中医药管理8.1、结核病管理1.1。

(二)项目系数的计算。

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分别计算“项目系数”,村卫生室、县城免疫规划接种点的工作量纳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计算。

(三)“服务人口数”计算方法。

以县为单位进行计算。

“工作完成数”以被考核单位提供的名册或查阅相关系统为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按“累计合格电子建档人数”,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按“当年实际规范管理人数”,预防接种按“当年一类疫苗接种针次数”、0~6岁儿童健康管理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数”、孕产妇健康管理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数”、结核病健康管理按“当年实际管理结核病病人数”、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按“当年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数”,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效果评价等按“最新常住人口数”分别确定“工作完成数”。

项目系数=项目权重×(工作完成数÷辖区工作完成总数)×(工作完成分÷辖区平均完成分)

项目系数合计=业务工作项目系数总和×0.85+组织管理项目系数×0.03+资金管理项目系数×0.05+效果评价项目系数×0.07

服务人口数=辖区总人口数×项目系数合计÷辖区所有单位项目系数总和

边远乡镇卫生院适当增加10%的服务人口数,其他乡镇卫生院按比例减少服务人口数。

“服务人口数”只是作为计算当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依据,不作为其他统计的依据。

四、考核要求

(一)报告和公示。

县考核完成后,在5个工作日内计算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人口数,并将考核结果在各单位进行时间不少于1周的公示。公示结束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考核结果报同级财政部门和市卫生健康委。

(二)考核结果应用。

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的主要依据,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因素,作为被考核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考核、任免的具体指标。2021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原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为人均补助70元,按有关文件精神合规使用。

(三)落实考核责任。

各专业指导单位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责任指导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做好项目的培训、指导、评估等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日常技术指导和年终绩效考核工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机构内部考核制度,将相关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员的绩效工资,必须根据其工作任务完成考核情况进行核发。要严肃考核纪律,对在考核工作中敷衍塞责或弄虚作假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外,将相应扣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四)乡村医生考核。

参照我委制定的《XX市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试行)》(XX卫基层发〔2019〕X号),由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绩效考核及拨付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当年预拨,考核后次年结算。

篇8: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近年来, 下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五个转变”和“四个化”的要求, 围绕“户户拥有家庭责任医生,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努力实现从“打造卫生强区”向“建设健康城区”转变, 从“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变, 不断完善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 基本构建起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管规范的具有下城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2006年1月起, 全区启动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300种基本医疗用药零差率销售”为主要内容、新型绩效考核体系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从2008年4月起,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 实施了“核需定支, 全额管理, 300种基本医疗用药‘个人零自负’”的试点改革。2010年2月25日起, 下城区作为浙江省首批试点区,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1 主要做法

1.1 确定机构性质, 明确功能定位

区委、区政府把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关注民生和有效缓解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并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主要功能是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不以营利为目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设置全科诊室和预防保健区, 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建立起以家庭责任医师为主体的全科服务团队, 明确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 开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为内容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实现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1.2 履行政府职责, 加大财政投入

1.2.1 实施“中心提升工程”

近三年来, 政府共投入7 500万元, 用于改善服务机构软硬件建设, 提升服务功能, 优化服务环境。

1.2.2 实施“站点覆盖工程”

按照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 区政府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建设和改造方案,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产权属于街道所有的一律免收租金, 不属于街道所有的, 租金由区、街道共同分担。区政府在城市新建、扩建、旧城改造中, 充分考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需要, 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目前全区共设置了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实现了“服务网络化和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中, 实行“统一布点、统一药品、统一财务、统一制度、统一工作任务、统一业务考核”, 做到“人员互动、工作互通、资源互补、组成整体、形成合力”, 实现了“管理的一体化”。

1.2.3 实施“经费保障工程”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建立稳定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有效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行。从“以药补医、以医养防”转向“核需定支, 全额管理”的模式, 由政府全额保障社区卫生工作经费。近六年来, 区财政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年平均增加幅度为22.4%, 2009年达到5 800万元 (不包括基本建设经费) ,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经费从2003年的200万元, 增加到2009年的1 575万元, 年平均增幅为105%, 达到每人每年38元, 并以每人每年19元的经费标准覆盖到外来人口。另外, 区财政又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保障经费400万元, 以确保“收支两条线”的改革顺利实施, 实现了“经费投入机制的转变”。

1.2.4 实施“医疗援助工程”

从完善管理、规范服务、提高覆盖着手, 加大了医疗援助的力度, 专门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爱心服务举措的实施意见》。设立了“社区卫生爱心服务站”、“民工医院”、“爱心门诊”和“惠民病床”, 把“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送到了困难家庭和外来民工群体中。完善优惠政策, 规定符合条件的对象在爱心服务站和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断治疗可享受“十免”、“十减半”、“药费按不同比例减免”等政策, 并明确凡到爱心门诊看病的所有患者处方值控制在50元以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 民工医院共发放“爱心医疗卡”10 000余张, 各中心共帮扶12 711人次, 减免医疗费用达80余万元。

1.3 实行“三个分离”, 转变运行机制

1.3.1 实行“收与支”的分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 参照政府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实行全额预算拨款, 明确“收支不足政府补, 收支节余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原则。同时, 对资金的使用实行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和绩效评估三阶段规范化管理, 确保合理使用经费。

1.3.2 实行“医与药”补偿的分离

参照《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浙江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 依照“低价、安全、合理、有效”的原则, 从目前常见病、慢性病的临床常用药中选择临床疗效肯定, 价格适宜, 质量可靠, 居民欢迎的300种基本医疗用药, 实行“零差率”销售和医保“个人零自负”, 政策性亏损由政府财政承担, 切实减轻居民的药品费用负担。

1.3.3 实行“收入与分配”的分离

取消原有以经济收入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 实现机构收入、科室收入与职工收入分配“双脱钩”。建立起以有效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 实现“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实现了“运行机制的转变”。

1.4 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强化绩效考核

1.4.1 实施人员三级聘用制度

按照每万人常住人口配备16名 (外来人口减半) 和每张康复病床0.7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标准重新核定编制, 全区共核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编制1 078人。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 采用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实行岗位公开竞聘, 严格准入资质, 推行全员聘用制度, 做到“因事设岗、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按岗定酬、竞聘上岗”。按照能进能出的机制, 实行“三级聘用制度”, 即卫生局聘任中心主任、中心主任聘任科主任、科主任聘任工作人员, 实行双向选择。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月1次。凡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 应及时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 或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以及其他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 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1.4.2 推行三大绩效分配制度

1.4.2. 1 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轨制”

职工职称工资进档案, 实际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 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社区医生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之比在1:2左右。

1.4.2. 2 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挂钩制”

按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和权重系数设定岗位工资, 根据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确定绩效工资。

1.4.2. 3 实行“中心主任风险目标抵押责任制”

中心主任年前上缴风险抵押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 卫生局全额返还, 并按1:1比例配套奖励;对考核较差的, 按比例扣减风险抵押金;对综合目标考核成绩在总分70%以下的中心主任处以全额扣罚风险抵押金。

1.4.3 实行三级绩效考核制度

1.4.3. 1 突出财政绩效,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结合项目经费的使用效果和经费使用的绩效审计结果, 实行绩效考核, 重点考核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预防保健效果、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情况、居民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卫生局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奖金挂钩。

1.4.3. 2 突出工作绩效, 加强卫生局对中心的考核

卫生局按照“千分制综合目标任务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八大医疗质控标准”, 结合中心预算执行、卫材消耗比例、均次费用控制等情况,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项目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结果与中心主任的收入和中心职工绩效工资总量挂钩。

1.4.3. 3 突出服务绩效, 加强中心对职工的考核

按照“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工作手册”中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标准, 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考核过程中, 重点引入群众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街道、社区的意见征求会、座谈会, 开展知晓率、服务利用率、服务满意率等测评, 征求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意见, 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1.5 推行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深化服务内涵

1.5.1 明确工作目标

按照服务的区域和人口划分责任片区, 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落实工作任务。推行以家庭责任医生为主体, 家庭健康档案为基础, 契约式服务为手段, 健康行为干预为重点, 通过家庭责任医生对管辖居民的有效服务, 确保服务对象得到“温馨、便捷、规范、全程”的社区卫生服务, 形成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经费补助到人”的工作机制,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责任网络化”。使家庭责任医生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努力向“户户拥有家庭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迈进。

1.5.2 确定服务原则

1.5.2. 1 服务可及原则

每1 500~2 000名服务对象配备一名家庭责任医生, 覆盖到社区区域内的所有居民。

1.5.2. 2 群众需求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社区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深入社区, 走进家庭, 服务于群众, 做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1.5.2. 3 全程、全天候服务原则

对服务居民从出生到死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对有需求的居民开展全天候服务。

1.5.2. 4 综合服务原则

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1.5.3 明确服务内容

为家庭责任医生制定具体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手册, 主要为居民提供: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进行家庭健康评价和风险干预;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监测及访视;协助开展传染病病人访视和个案调查, 病原携带者、接触者跟踪;掌握服务对象的接种情况, 发放接种通知;协助高危随访和产后访视, 协助妇科普查, 随访并督促治疗;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健康处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生活方式指导;提供上门出诊、送医送药、就诊陪护、居家护理、建立家庭病床、帮助联系专家和上级医院会诊及转诊等医疗保健特需服务;提供其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1.6 加强信息化建设, 构建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

1.6.1 加强健康档案的采集

采集居民从出生至死亡的全过程中所有健康活动数据。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 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家庭档案为单位、社区档案为范围, 建立连续、完整、动态的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存放管辖居民从生到死, 原始的、完整的、连续性的健康信息, 实现地区服务居民拥有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初级目标。

1.6.2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围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宗旨, 掌握个人健康问题, 采取优先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措施;实现对孕产妇、儿童、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保健的有效管理, 建立社区内收集健康问题的正式渠道和评价系统;加强对社区计划生育、计划免疫、慢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管理,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对维护与促进健康的基本需要, 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1.6.3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中心HIS、妇幼保健系统、儿童计划免疫系统, 慢性病管理系统之间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接口, 定期交换就诊记录, 拼接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 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奠定基础。努力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现代化”迈进。

1.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为真正实现“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便捷低价、优质服务”的目标, 加强了科教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提高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1.7.1 重视全科医生队伍的培训, 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变”

通过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使医务人员从掌握单科医学知识转向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全区累计参加全科医生培训人数217人, 培训率90%, 其中已完成培训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124人;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106人, 培训率达80%, 已取得社区护士培训合格证的79人。同时, 开展与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协会的交流合作, 选派优秀的社区医生赴英国进修。

1.7.2 实行“牵手1+8, 共同护健康”行动计划

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省人民医院、浙一医院签订协议, 为每位社区责任医生配备8名省级医院专家作为技术支撑, 不断提高社区责任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7.3 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的子课题研究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评估》、《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评估》等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配合制定《全国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与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估考核标准》。

1.7.4 开展《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试点工作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及时随访干预和疾病监测工作, 提高了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同时有效地整合已有的慢病防治网络。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的子课题。

1.7.5 整合区疾控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进社区省级试点区”和“艾滋病综合防治省级示范区”工作, 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五级防病网”。

1.7.6 分别与中国疾控中心和省、市疾控中心合作

开展了《儿童食物营养监测调查》、《新生儿死亡率调查》、《重点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研究》、《慢性病情况调查》、《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社会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等课题研究。

1.7.7 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合作

开展社区居民健康反应性调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外来流动人口妇幼保健项目;与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合作开展社区护理模式研究等。

1.7.8 及时总结和整理社区健康教育成果

组织编写了一套十册《社区健康教育丛书》, 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通过科研工作, 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发展后劲。

2 主要成效

2.1 群众满意, 社区卫生服务认同感得到提高

2.1.1 公平性得到提高

通过将职工的收入与群众满意度挂钩, 使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下移到社区和重点人群, 实现“机关围着基层转、中心围着社区转、医生围着居民转”的服务模式, 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人性化服务不断细化, 以人为本的亲情式服务理念渗透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过程。改革前后的同期对比数据显示, 医卫人员下社区、进家庭服务人次同比上升1.37倍, 下社区的有效工作时间同比增加了2.03倍,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分别比改革前提高8.7、32.1、3.6个百分点, 分别达到92.1%, 90.3%和97.5%。

2.1.2 医疗费用得到控制

推行了绩效考核与群众满意度密切结合的奖惩制度后,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控制。统计资料显示, 门诊均次费用从改革前的每人105元, 下降到改革后的每人88元, 同比下降了16.2%, 康复病住院床日均费用从改革前的209.1元, 下降到改革后的173.4元, 同比下降17.1%。

2.2 职工满意,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

通过建立新型绩效考核体系, 社区责任医生下社区、进家庭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信任。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从2007年人员收入情况分析来看, 差距之比约为1:2, 凡是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 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职工工作的安心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2.3 政府满意,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预期目标得到实现

改革以后, 从体制上淡化了创收机制, 根除了趋利动机, 促使“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真正得到落实。通过综合改革, 建立起新型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前后同期对比, 全年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同比上升4.65倍, 签订保健合同的人数同比上升1.55倍, 门诊人次提高了14.84%, 康复病房床位使用率达到98%, 糖尿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分别提高了11%和32%, 抗生素、激素、静脉输液和临床检查的使用更加规范, 基本达到了改革的预定目标。

3 体会

下城区开展该项改革以来,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新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彻底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机构业务收入之间的联系, 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改革中建立的各项理论政策依据以及具体实践, 基本达到了“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3.1 政府主导是前提

把做好社区卫生服务, 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起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部门和街道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从而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 配足、配好机构人员, 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3.2 群众参与是基础

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和服务群众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同样离不开居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过程中引入了“三问四权”制度, 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 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确保居民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得到实惠。

3.3 制度创新是保障

篇9:九项举措,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3-02

龙都卫生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我院公共卫生科在辖区内开展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我院在诸城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的正确领导和技术指导下,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操作手册和指导意见,在辖区内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龙都卫生院辖区内73个行政村,常住服务人口71984人,结合妇女查病,居民健康体检,日常诊疗活动,累计建立健康档案58382人,建档率达81.1%,规范建档率达95.6%,更新宣传栏6期,开展健康咨询活动9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播放音像资料652次,累计管理65以上老年人5949人,免费查空腹血糖5944人,筛查高血压患者6017人,随访24068人次,筛查管理糖尿病患者1183人,随访4141人次,排查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432人,随访1728次。

龙都卫生院采取十大举措,在本辖区内深入开展居民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一支合格的公共卫生队伍

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加强认识,重视医疗服务向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服务意识转变。为此,我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现有工作人员5名,副院长兼公共卫生科科长1名,实行院长亲自抓,副院长具体抓,公共卫生科专人做。成立了公共卫生体检中心,做到辖区居民随时可来院免费体检。

2 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知晓率

我院从以下五个方面在辖区内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2.1 印刷33种健教处方和各种宣教资料发放到村到组到人,利用DVD在门诊候诊大厅每周5次循环播放健康知识音像资料。

2.2 按上级要求设立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

2.3 结合“结核病日”等重大宣传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2.4 在居民集中的地方主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

2.5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广泛健康知识宣传,开展了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限酒、戒烟、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方式和健康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本辖区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3 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今年,我院组织辖区所有医务人员(含乡村医生),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了4次业务知识培训。每次培训后,公共卫生科将公共卫生管务规出试题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进行打分。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整体服务水平。

4 强化工作职责,实行分村包干,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我院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分工如下:公共卫生科主任(副院长)负责分管公共卫生工作。

慢性病、精神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组负责:①健康档案的建立;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③高血压管理服务;④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⑤重性精神病管理服务。

疾病控制组负责:①预防接种服务;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妇幼保健组负责:①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教育组负责:健康知识宣传和开展健教活动。

资料档案室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录入、保管。

辖区73个村公共卫生组8人,每人包9个村,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三人三病”的体检、管理、随访、督导。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5 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对“三人三病”进行规范管理

“三人三病”的规范管理,既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我院狠抓“三人三病”规范管理工作,具体做法是:按照服务规范要求,排查摸底,建立“三人三病”信息台账,工作任务按照职责分工在辖区开展工作。重点宣传,走村入户,认真随访,积极筛查,发现和规范管理“三人三病”,按要求开展健康体检和体检项目,逐步提高“三人三病”的管理率、规范管理率。

6 抓住薄弱环节,做到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无死角

我院有几个村没有卫生室,公共卫生工作这几个村是我辖区的这项工作的薄弱环节。如何把这几个村的公共卫生工作做好,关系到我院公共卫生工作的服务质量。因此,我院这几个村由公共卫生科副主任负责这几个村的公共卫生工作。争取政府重视,村委会协助,院方支持,公卫人员下乡,走村入户,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7 发扬协作精神,全院一盘棋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就公共卫生工作召开多次职工会议,会上强调全院职工团结协作,共同投入到公共卫生规范服务中去,完成好任务。公共卫生工作没有科室之分,院各科室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积极填写接诊单,建立健康档案,完善资料,筛查发现慢性病病人,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院辅助科室免费为辖区服务对象进行检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慢性病人,及时报告公共卫生科,纳入慢性病进行管理。

8 统筹计划安排,在辖区内认真開展公共卫生管理规范服务

我院公共卫生科在年初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公共卫生工作各项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每月就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制定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在工作中查找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了解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完成情况,督导总结,召开一次公共卫生会议,对卫生室完成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和服务质量情况会上进行评价公布,纳入乡医考核内容,与乡医公共卫生项目补助绩效挂钩。

9 建立信息台账,完善信息资料,为公共卫生信息化打基础

今年,我院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信息资料,重新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台账以及慢病信息台账,做到村村有台账,慢病有管理,信息有录入,资料有更新。通过建立居民信息台账,为下一步建立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作准备。

上一篇:公司车辆使用和管理办法下一篇:打官司的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