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2024-05-11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共8篇)

篇1: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我市把实施“民营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这既是对全市经济发展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为促进这一战略决策的深入实施,我们在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调查认为,近年来,我市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招商引资、改革改制、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安商扶商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结构逐步优化。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由过去的商业、餐饮业、维修业等逐步向工业、建筑业、种植养殖业、交通运输业扩张,由传统的加工、流通、服务向科技、文化、信息等产业延伸,呈现出多领域渗透、全方位发展的态势。经营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形成了自我发展、租赁、买断、合资、承包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空间明显拓宽。截止7月底,全市民营经济业户发展到1.7万家,民营企业达2060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0.3:60.7:39变为0.2:65.2:34.6,工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组织形式日趋完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经过股份制改造、“四扩一调”、企业组织形式升级等三个改革阶段,我市企业已走上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理性轨道。①企业队伍素质日益提高。目前,多数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规范升级为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显现。全市共有潍坊市以上企业家106名、乡镇企业家172名,总数列潍坊市第一,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有5000多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400多人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民营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②形成了一批支柱行业。依据产业基储技术装备水平、区位特点,已发展起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占全市总数的73.5%,三大主导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到了全市工业总量的90%以上。③培育了一批名牌。全市已有34家民营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9家企业通过了QS9000汽车业质量体系认证,荣获全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3件。

三是发展环境更为宽松,洼地效应显著增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四个放开”、“六个不限”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发展局,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从各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不断跨越。1—7月份,我市招商引资认定项目537个,实际利用引进资金21.9亿元,其中外资2419万美元,到7月底,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18家,5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过亿元,11家过5千万元,64家过1千万元。

四是社会贡献日益突出,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占财政税收的比重逐年提高,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利税16.1亿元,上缴税金3070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2%,出口总额902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9%。目前,我市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省级以上劳模9名,潍坊市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2名,诸城市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13名,有10人获得“发展民营经济十大功勋”荣誉称号。在7月底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张旗鼓地对民营经济50强企业和百佳个体工商户进行表彰,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政治氛围。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除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所带来的企业用地审批难度加大、资金供应紧张以及能源制约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暂时性的困难外,我市的民营经济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观念性障碍没有完全消除。目前社会对民营经济发展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已成为主流,但由于对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轻视民营的观念仍或多或少地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出现了党政领导重视,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着急,但个鹁咛骞ぷ魅嗽比鲜恫蛔愕摹傲酵啡取毕窒蟆?br>

(二)融资渠道不畅。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担保公司和基金由于数量和额度极为有限,面对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由于其信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原始积累少,整体实力弱,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相对比较困难。导致大部分民营企业只靠自有的少量积累或向私人借贷进行微循环运作,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都受到限制。

(三)企业诸多内部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管理上,家族制仍然是一些企业主的实际选择,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制定管理制度,经营权与所有权未完全分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涉足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与新技术不能很好地衔接;劳动力资源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有的企业主没有树立起牢固的科学发展观,或是只图眼前利益,或是小富即满,人本意识、社会意识、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做假帐,偷税、漏税,逃帐、赖帐,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意见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方向,也是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我市看,无论是建设工业强市、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必须依托民营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加倍重视、全力保持我市民营经济的强势发展,不遗余力地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一)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民营经济共兴衰的观念。民营经济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摒弃那些旧的、保守的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潮流的新观念。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民营经济人士艰苦创业的成功典型,以及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受到教育,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把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要以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己任,放手发展、放活政策、放开市场,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切实“形成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营造想民营、干民营、助民营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目前,我市民营经济还处在培育发展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和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继续坚持欲取先予、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继续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最重要的政务工作,要把是否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力求最小化部门利益,最大化部门服务,彻底解除影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定,消除放权与收权受“条块”限制和部门利益驱动的现象,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二是优化法制环境。一方面,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纳入更多审批事项,减少审批“体外循环”,特别要强化干部依法履职意识,加强督查,彻底杜绝企业面临的“三乱”问题;另一方面,要抓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有的企业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受到地痞流氓的纠缠,牵扯了相当的精力,建议对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三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扶优限劣,使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发展。

(三)加强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守法诚信经营,是民营经济存在的基矗要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缺失惩罚和警示机制、信用激励引导机制、信用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信用监管,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诚信意识,严格履行生产、经营和劳动保护等各类合同,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在引导规范民间信用发展的基础上,畅通融资渠道,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资金基矗首先,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融资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做媒,适当下放贷款权限,改进金融服务,促进银企联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其次,大力激活、吸纳民间资金,把融资重点放在撬动民间资本上,多形式建立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向二三产业聚集,向特色产业和高科技产品投入;再次,积极扶持、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和到国内外上市融资。

(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战略,提升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按照“积极引导、相对集中、龙头带动、形成群体”的原则,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的企业、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培养,积极鼓励引导大中小企业联合,以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的“多赢”方式,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发挥好比较优势,促进特色企业、特色产业、特色村镇和特色市场的快速扩张,构成特色鲜明的民营经济板块和产业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名牌代表了企业形象和城市形象,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实施名牌战略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要加强统筹规划,建议市政府对我市每年确定的创名牌产品,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定好措施,抓出成效,加快创名牌步伐。对名牌要实施政策倾斜,优先保证名牌产品的生产资金、技术改造,坚决打击假冒名牌产品的违法行为。要加强对企业创名牌产品的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贯彻好ISO9000系列标准,搞好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克服在名牌问题上只顾眼前利益、借牌经营,忽视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五)加强教育引导,构建人才高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民营经济是能人经济,要在民营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对民营队伍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制定培训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引导他们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和市场管理,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实现由“低层次,不规范”向“高素质,高档次”的转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通过优化招才环境、高薪聘请、技术入股方式引进人才,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参观、请专家授课等方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同时要帮助引导企业加强职工的劳动保护,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其内部建立拴心留人的用才环境。

二OO四年九月

篇2: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

去年4月15日全市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决定》,在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快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市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对各乡镇、各部门落实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责任制,把优化软环境建设的成效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基层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了对会议精神和《决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共识,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市政府及其部门都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措施来抓。去年,市政府认真落实人大代表的建议,成立了较为规范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了27个部门,派驻了72名工作人员,把412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统一办理。截止调查时,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23655件,办结22985件,办结率达976%,按期办结率100%。审批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程序,简化了办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三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调查中,企业和基层群众普遍反映,治理软环境工作虽然开展得时间不长,但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都有明显改观,干部作风有了较大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如市经贸局立足自身实际,深化体制创新,将原来的科室全部取消,成立了经济运行局、综合评价中心、投融资中心,把工作重心由原来的微观管理改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由行政指挥变经济指导,实现了部门职能的重大转变,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拓展了服务范围,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四是行政执法行为得到有效监督。各级各部门按照《决定》要求,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市政府组织法制局、财政局、物价局等部门,对全市的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充分发挥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的作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三乱”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规定》,建立了软环境建设联系点制度,在电台开设了“行风在线”直播栏目,在全社会开展了评选软环境建设十佳部门、十佳个人、组织新闻媒体明查暗访等活动,拓宽了监督渠道,加大了对破坏软环境事件的查处力度,“三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调查时,共受理涉及行政效能和软环境方面的投诉218件,处结率达到100%,投诉满意率达98%以上。

二、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离市委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部门不能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软环境建设、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个别领导对软环境建设认识上有差距,抓的不紧,措施不力;部分公务人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致使有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2、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偏低,行政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存在态度冷、横、硬,“吃拿卡要报”现象。个别单位收费标准随意性强,重罚款收费、轻管理服务。有的部门执法不规范,存在多头执法现象,如某加油站开业当天,有一部门就来了三拨人检查,让企业难以应付。

3、“三乱”现象时有发生。①硬性搭车收费。有的部门在业户办理有关证照、年审时,不按照自愿原则,硬性要求业户加入协会并收取会员费及其他费用。②乱摊派问题仍然存在。如个别单位上门硬性摊派本行业的报刊和杂志。③有的中介组织借助部门行政职能收取费用,甚至只收费不服务。

4、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偏紧,企业缺乏资金支持。人才市场发育滞后,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城市管理还不到位,个别地方“脏、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秩序还不理想,仍存在欺生排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良行为。如某外来投资公司山上种植的板栗被山下村民哄抢,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农村经济林木、矿产资源拍卖过程中,有时被痞子团伙控制。如某镇一陶土矿,第一次以120余万元拍卖成功,中标人被痞子恐吓后放弃承包权,第二次拍卖时无人敢与痞子竞标,最后痞子以标底价22万元中标,群众反映强烈。

三、几点建议

篇3: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一、森林资源总量大幅增加, 为林农建起了绿色银行

2002年以来, 廊坊市紧紧围绕“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目标定位和“以绿色造特色, 以特色造优势”的发展理念, 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世行贷款以及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 以科技为支撑,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的高速增长。

2002年以来来共完成造林13.3万公顷, 相当于前40年造林面积的总和。到2009年底, 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6.7万公顷, 林木绿化率达到40.7%, 森林覆盖率达到22%。其中96%以上为个体造林, 目前全市个体造林户达15万户, 千亩以上那个大户53户, 百亩以上造林大户1 000余户。据统计, 每667平方米林地按年产1.5立方米木材计算, 每667平方米年经济效益可达1 000元, 我市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产值近35亿元。林业已成为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随着林业的大发展, 特别是通过农田林网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可使粮食增产15%左右, 使廊坊市每年可增加粮食1亿公斤以上。

二、林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大幅度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1. 区域布局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 廊坊市通过“631”农业结构调整, 果树面积大幅增加, 到目前, 果树面积稳定在6.7万公顷, 年产量达50万t, 年产值达7.2亿元, 每667万平方米平均经济效益700元以上, 高者可达3 000元以上。廊坊市果树的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果树成了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通过区域调整, 全市形成了中部优质热杂果、精品葡萄、优质梨生产基地, 北部优质苹果、草莓生产基地, 南部金丝小枣生产基地, 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格局。

2. 品种结构的调整。

近几年, 大力引进名特优新品种, 实施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改优换劣工程, 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引进了黄金梨、中华玉梨、黄冠梨、晚秋黄梨、红宝石李等30多个果品名优品种, 如利用大梨树高接换头技术, 使地产甚至绝产的大梨树得到了更新。到目前改劣换优面积达到3 333公顷, 大大地提高了果品的经济效益。永清县积极引进优良品种黄金梨, 实施改优换劣, 面积已发展到100公顷, 每666.7平方米平均收入3 000元~6 000元, 通过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 使无公害果品面积达到了1.3万公顷, 年产优质果品15万t, 增加产值6 000万元。

三、林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全市林业企业共有2 734家。其中种苗企业639家, 花卉企业230家, 果品加工企业3家, 果品储藏9家, 人造板加工企业946家, 家具生产1 715家,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4家, 森林旅游1家。林业企业从业人员共有25.57万。涉林企业总产值达到85.9384亿元。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如果品储藏业中三河市福成集团, 种苗、花卉业中的三河燕赵园林公司、固安县京南花卉第一村、广阳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林木加工业中的金秋木业、洪宽木业等企业龙头, 基本上实现了龙头带基地发展、基地促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如被誉为京南花卉第一村的固安南王起营村, 随着绿化工程龙头大户和绿化苗木销售龙头大户的不断发展壮大, 带动了全村农民的增收致富, 到目前全村种植花木333.3万公顷, 年产值超过5 000万元, 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四、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为农民增收拓展了广阔空间

全市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于一体的林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模式有:优质种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人造板加工+家具生产与销售的模式, 如文安、香河的林板 (家具) 一体化等;优质种苗基地+花卉生产企业+农村经纪人销售网络模式, 如固安的花卉生产与营销等。一些产业化经营模式, 把公司、基地、农户有机地联在一起, 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如文安唐头村实行公司+农户订单模式, 营造速生丰产林386.7公顷, 将三四年生的幼树按市场价预定给板厂, 公司和农户签订了协议, 建起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链。这种模式, 农民省去了销售木材的后顾之忧, 公司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实现了“双赢”。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蓬勃发展的林业, 已经成为廊坊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1. 林业结构调整还不很到位。

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第一、二产业比例过大, 第三产业比例偏小。

2. 龙头企业仍存在综合实力差的问题。

目前来看, 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开发的高新产品少, 如文安人造板业存在的总体规模大、企业单体规模小的问题;企业综合生产水平还较低, 包括专业人才、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营销网络等还不配套;龙头对林农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3. 资金投入力度还不够强。

各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如打井、办电、灌溉等基础设施投入还比较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4. 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 品牌意识差。

廊坊市林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能力还很低, 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还非常小。其根本原因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 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 造成市场竞争力比较弱。

5. 产业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信息、技术、引导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缓慢, 一家一户闯市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六、几点建议

1.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应突出抓好商品林培育、果品、花卉、种苗、木材加工及森林旅游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1) 推进果品业上档升级。以果品内部结构调整和无公害果品生产为重点, 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 加快劣质低效果园改造速度, 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 (2) 积极发展高效花卉业。以设施栽培为重点, 依托京津市场, 抢抓奥运商机, 大力发展高效园区花卉, 重点抓好三河、香河、固安和环市区四大花卉生产基地建设, 即三河市彩叶高档花木生产基地、香河县以优质百合为主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广阳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以仙客来为主的盆花生产基地、固安县牛驼镇优质花木生产基地。 (3) 强化种苗业发展。大力发展良种壮苗, 稳定现有面积, 提高苗木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种苗业向规模化、良种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4)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快林板 (家具) 、林纸一体化进程, 构建“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把木材加工业发展成为我市实力雄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依托左各庄新型环保科技园区及人造板交易中心、胜芳钢木家具城、香河家具城, 积极引导现有人造板和家具生产企业的重组和改造, 通过实施机制和科技创新, 实现企业的上档升级。 (5) 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把森林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加大以森林培育为主体的各类公园、示范区、保护区建设力度, 把廊坊市森林旅游业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

2.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 以龙头带动农民增收。

(1) 引进培养人才。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高科技人才, 为企业发展增加活力和动力, 从而保证企业在优质高效的状态下运行。同时, 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 保证产品的高水准、高站位, 实行标准化生产, 打造名牌产品。 (2) 创建和发展各类组织。大力创建和发展能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减少生产风险的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组织, 如林产行业协会、果品协会、花卉协会、人造板协会、家具协会等组织;同时大力培育创建拉动林农共同致富的林业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以龙头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3. 实施科教兴林战略, 提高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1) 加大对林农的培训力度。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以林业实用技术培训、业务技能培训、政策法规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为重点, 加强对林农、果农及基层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 通过培训, 提高广大林农、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 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交流和普及, 为农村培养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 抓好示范点建设。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蹲点、建点、抓点, 发展一批林业科技应用示范基地, 形成全市林业科技示范网络。

4. 强化依法治林, 为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等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防火宣传, 搞好林地卫生;加强林木采伐管理、木材运输和木材经营加工的管理, 规范木材市场经营秩序。 (2) 抓好病虫害防治、检疫。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和除治体系建设。

5. 强化领导, 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

篇4: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间,受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秘书处委托,《科技智囊》杂志社和北京科技智囊信息技术中心选取了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大连、沈阳、哈尔滨、济南、郑州、广州,深圳,成都、长沙、昆明、温州等15个城市的部分城市居民以及农村居民,就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预期收入、消费意愿、投资意愿和发展信心五方面的影响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研工作共组织发放电子调研问卷1500份,直接电话入户访问1500人。以年龄为主要因素,分为18岁~34岁组,35岁~55岁组55岁以上组等三个组别,辅以性别、民族、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次要因素的调研。其中,调研问卷回收1149份,回收率76.6%,有效样本1002份,有效率66.8%,电话入户访问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89%。

最终,有效样本回收共计为2337份。18~34岁组为805份,35~55岁组为995份,55岁以上组为537份。

就业形势

“今年的就业形势紧张,就业压力大。”被访者普遍反映就业机会在减少,就业的压力很大,有工作的被访者中,86.0%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紧张,不考虑换工作,没有工作或有临时工作的被访者中,有76.7%感觉目前的工作机会比去年“少一些”或“少很多”,

农村被访家庭中,有31.6%反映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目前失去工作并已返乡,有17.0%反映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目前失去工作还在找工作。

预期收入

在有工作的城镇居民被访者中,认为单位的经营状况比去年“差一些”或“差很多”的占57.8%,由于单位经营状况的影响,32.1%的被访者认为自身及家庭收入比去年差一些,26%的被访者认为会比去年差很多。

有63.58%的农村居民认为今年的个人收入会比去年“减少”,而城市居民只有52.34%认为“减少”,对家庭收入的预期,农村居民中有61.26%认为“会减少”,而城市居民的比例只有41.29%。

消费意量

随着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出台,表示明年的消费支出“相对增加”的被访者占到35.78%,相比于“相对减少”的被访者比例31.03%来说,比例更高。

有59.32%的被访者认为今年的消费品物价比去年会“下跌”,只有19.98%的被访者认为会“上涨”。

投资意愿

将近75.03%的城镇被访者预期今年房价会继续下跌,因此有购房计划的只有25.98%。在有购房计划的被访者中,以投资增值为目的只占21.37%,因住房太小想换的占25.46%,无住房的占40.73%,为子女购房的占12.44%。

在没有购房计划的被访者中:不需要(占36.91%)、没钱(占28.35%),房价太高(占27.84%),预计家庭收入减少(占6.9%)。

58.24%的家庭有理财投资计划,继续储蓄的被访者占32.13%,投资国债和分红保险等风险小的理财产品的占58.59%投资股票、基金和企业债券等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的占28.5%。

发展信心

篇5:关于全市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总结社区建设经验,了解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我们会同市民政局在重点调研**区社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一周时间对其他县(市)、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2005年9月27日全市创建和谐社区动员大会以来,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分别采取不同形式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和谐社区动员作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增加了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不断探索新经验,社区建设出现喜人局面。

(一)领导重视,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列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不断理清社区建设思路。通过组织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干部座谈会等形式,贯彻**市创建和谐社区动员大会精神,部属社区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到街道和社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调研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定社区工作分三步走的工作目标,即:第一步,打好基础,使所有社区实现组织活动有地点和办公场所;第二步,提高标准,建高标准示范社区;第三步,改变面貌,发挥社区功能,创建文明城市,彻底改变社区干部坐在家里办公的状况。为统一全市各部门及驻社区单位的认识,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采取了三项主要举措,一是成立了**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各镇、街党委和政府(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组织,从上到下切实加强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组织镇、街和有关部门领导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然后在全市铺开;三是根据外地的经验制定出了适合**市情的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依据上级有关文件制定了社区组织建设实施细则和工作目标。

**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建设工作总体目标,研究制定了《**区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把社区建设纳入全区四项重点工作(**工业园区建设、**商贸区建设、社区建设和财源建设)之一,成立了隶属于区政府领导的享有监督、指导、协调和服务四项职能的社区建设指导办公室,强化了对社区建设的领导。2006年**区通过公开考试,在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拔9名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社区任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建设问题,不断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财政、城建、组织、宣传等10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解决社区建设中重要问题。二是在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紧缩的情况下,批准区民政局成立了政权股,并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全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三是强化对社区的领导,提高社区干部待遇。经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全区8个社区党总支书记全部为实职副科级领导。

(三)抓特色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区在学习**市和**市经验的基础上,在6个街道的14个社区开展了“一站式服务”,统一购买了办公桌椅,统一制做了桌牌,统一制定了服务规则,统一了多层宣传板的样式,并统一实行早7点到晚6点上岗服务的时间。通过开展“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拉近了社区和群众的距离。为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区在全区开展了创建十星级社区活动,制定并下发了《**区创建星级社区活动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指导思想、星级社区创建的类型及标准、创建工作要求、管理方式与激励机制等内容。通过开展创建星级社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为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区把培育和推广典型作为推动社区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几年来,**区在社区建设中总结和推广了**街**社区创办的“邻里大家庭”经验、**街**社区创建的爱心门铃结对经验、**街平安社区创建经验、**街**社区“**家园”创建经验,取得了可喜成效。**市为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在中心区域的五个社区开展“一站式”窗口服务试点活动,创造“无障碍沟通”的环境,从过去的“你去办”到现在的“我来办”,使工作人员的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市**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经过近一年建设,**街的9个社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如:站前社区为服务型社区,**社区为党建型社区,**社区为文化型社区,**社区为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型社区,**社区为平安型社区。**社区还积极开展楼道文化建设,把以知荣明耻及迎北京奥运为主题的贴近居民生活的书法绘画作品裱在楼道里,使平时只供人们上下楼通过的生活楼道成了居民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文化楼道,促进了邻里和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居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采取得力措施,形成共驻共建良好氛围。**市本着“共处一地、共谋发展、共建文明、共保平安、共享资源”的原则,积极开展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结对帮扶活动,将全市24个社区与23个市直单位结成了帮扶对子(因晨安社区未交付使用,尚未安排帮扶单位),并以市考核办公室的名义下发文件,将帮扶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有力地推动了共驻共建工作的开展。各共建单位高度重视社区共建工作,主动帮助所包扶社区出主意、想办法,做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社区建设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到今年上半年,各包扶单位共向社区投入财力和物力近百万元。其中市房产局、市建委、**街村、**集团**矿、**矿、**矿等六家单位为**街街道的**、**、**、**、**、**等六个社区分别建设或提供了近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商业局、教育局等单位为社区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帮助,加快了社区建设步伐。**县采取县直有关部门结对帮扶社区的办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积极帮助所包扶的**社区和**社区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环境建设,受到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的称赞。**镇政府在公安部门调整派出所机构时,将**派出所办公用房划给**街社区使用,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问题。

(五)结合社区服务搞创收,缓解了社区经费不足问题。近几年来,**区始终把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了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打造新品牌。**区在社区服务功能建设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深度整合服务资源,努力实现社区服务功能由单一福利型向综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开拓型转变。目前,全区8个社区都认真开展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活动和“消除零就业家庭”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区8个社区共培训下岗职工1300人次,同时还为下岗职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共安排685人重新就业。**区**街**社区与区劳动就业局、省水利水电工程一分局联合开展的赴巴基斯坦劳务输出项目,不仅给用工单位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15名下岗职工提供了年收入3万元的就业机会,同时**社区从区劳动就业局得到了1.5万元的劳务输出奖励费,取得了“三赢”的效果。为了解决部分下岗女工的就业难题,**社区联合区妇联等部门创办了下岗女工手工编织培训基地,并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下岗女工进行了培训。目前,他们生产的手工制品已得到了省内外客商的好评,这一项目已使部分下岗女工年增收5000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各县市区对社区建设工作认识都比较高,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社区办公用房达到省定标准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建设办公用房选址难。第二,办公经费不足,特别是**市社区不但要靠“化缘”和创收解决办公经费,还需上交所有权属于镇里的办公用房租金。第三,各有关部门向社区布置任务多,“费随事转”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第四,市政府(52号令)中有关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社区所用电、水等仍然按商业或非民用价格收取,社区没能享受文件规定的按居民所用价格收费的优惠政策。第五,社区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第六,**区民政局提出市里应该将**区和**区同等待遇,恳请市里给**区解决部分社区建设经费。**市和**县提出市里是否在资金上有所倾斜,帮助解决他们解决一些社区建设资金。

四、几点建议

第一,中办发[2000]23号文件明确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既然社区建设担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样一个建设过程仅靠民政部门牵头是不够的,应该强化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建议市和各县市区都成立社区建设指导办公室,隶属同级政府领导,主抓社区建设工作。第二,将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行同步建设。第三,建议**市、**县、**县随着政府所在地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市(县)政府所在地的镇改为街道建制,由街道直接管理社区。第四、不断探索从机关中择优选拔有学历的中青年干部到社区任书记,再通过选举兼社区主任的做法,以加强社区的领导力量。第五、研究制定鼓励社区创收的优惠政策,推进社区创收,弥补经费不足问题。第六、各级政府要突出社区建设的重点。市政府应该把**区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因为,**区社区数量分别占全市社区和全市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市(镇)社区数的36.6%和51.3%,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重要性上看都是全市社区建设的重点,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区社区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各县(市)区应该把本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市(镇)社区建设作为重点。第七,增加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一是把社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市(镇)社区经费要达到两万元,县(市)区级财政最少要负担50%。非县(市)区政府所在地镇的社区每年办公经费要达到1万元以上,由县(市)区和镇各负担50%。二是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应该推广**县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将县粮食学校干部成建制地划给社区的经验,既化解了事业单位的人员包袱,又加强了社区力量。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逐年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标准,争取达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是推广**县采取在社区办公用房附近再购置一个居民住宅,以补充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足的做法,解决全市尚未到达标准,又无地建新房的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问题。第八市里应建立社区建设基金,用于奖励社区建设突出的县(市)、区,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上迈进。

篇6: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情况调查报告》

撰写者:郑湖

撰写时间:2012年10月22日

一、背景

人类活动地区日益扩大,小小的地区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慢慢的成为生活必需品。随着社会进步,家庭收入的增加。拥有一辆家用汽车已经不是梦想。从几万到几千万的汽车是人类不同需求的体现,不管是外型、性能、品牌和地位都是人类争相追求的方面。因为汽车市场这个大蛋糕的出现,世界各国的汽车公司迅速拔地而起,都想从这个大蛋糕中分的一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更多的满足消费的需求,谁就能获得消费的喜爱。

二、概要

XX市X调查策划事务所受XX委托,于20XX年X月至X月在X市进行了一次家用汽车消费情况市场调查。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调研目的本次调查目的是调查本市家用汽车消费情况进行一次市场调研。

2、调研方法、对象、范围、地点

为了更好的了解有车用户的消费情况,也为了更准确的了解到他们的购买因素和决策因素,我们采用抽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得我们所需信息。确定本市市区作为我们的调研范围。调查对象是本市的有车用户。调查地点是大街和有车用户的家庭。

3、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4、调研内容

主要调查他们的年龄及驾龄、月收入、家庭结构、职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购车因素和最信赖的购车场所等问题。

三、引言

本次市场调查报告是为了分析当前有车用户的消费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市场行情,制定未来的销售计划。根据收入情况、家庭结构、购买因素、购买年龄等条件分析我们的细分市场、我们的潜在客户的特点。

结合这些数据得出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该如何制定营销计划。市场包括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人口。所以我们能改变的是购买欲望。我们只要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过各种营销组合来满足他们的购买欲望。我们才能市场竞争中,获得强力的地位。

四、情况分析

1、有车用户家庭月收入分析:

所以根据数据可以分析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累积比例是61.96%,所以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是主要的潜在消费者。我们可以将销售对象主要针对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家庭。减少对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销售费用。

2、有车用户家庭结构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夫妻和与子女同住是主要的家庭结构。两者累积的比例是71.74%。我们可以将销售费用主要用在夫妻和与子女同住的家庭结构中。将他们作为我们的潜在客户,策划出有关夫妻和子女同住的家庭结构的营销组合,将他们作为广告宣传的对象。大力开发这个潜在市场。

3、消费者职业构成在调查消费者中,企业人员占29%,公务员占20%,自由职业者占18%,事业单位占12%,机关工作人员占9%,其他占8%,教师占3%,退休干部占1%。所以分析得出,有车用户的职业集中在企业人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事业单位,共占88%。既然他们是主要消费者,所以我们的营销组合要主要针对他们来制定。对于他们而言,公关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派出实力硬、团结紧密、有经验的公关团队来面对这些客户。

4、有车用户年龄及驾龄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得出,年龄在50岁以下的消费者占94%。随着汽车的普及,5、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因素:

在消费者购车因素中,看重油耗经济型好占22%、性价比合理占21%,售后服务好的占13%、品牌知名度占13%、维修成本低占8%、能体现身份地位占3%、外型时尚占4%、其他占1%。根据数据可以得出消费者比较看重油耗经济型好、性价比合理、售后服务好、品牌知名度的汽车。共占84%。所以作为销售汽车的公司可以大量购进并推销油耗经济型好、性价比合理、售后服务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汽车。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自己的营销组合和库存。

6、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分析: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中,通过汽车报纸杂志获取信息占27%、电视广播占23%、上网查询占18%、广告占12%、亲友介绍占9%、实地调查占9%、其他占2%。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消费者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为汽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广告。它们共占信息渠道的80%。所以如果要为本公司做宣传,首先考虑汽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广告。要把这些信息渠道做精、做细、做美!这样才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更有效的向消费者传达信息。

7、消费者最信赖的购车场所分析:

其中品牌专卖店占74%、大型汽车市场占18%、综合销售点占7%、其他占1%。分析得出消费者更愿意到品牌专卖店购买汽车。所以作为汽车销售公司,我们必须着力建立品牌专卖店,建立具有特色、服务质量高、受欢迎的品牌专卖店!努力让消费者记忆忧心,努力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8、消费者满意的支付方式分析:

其中一次付清占60%、分期付款占33%、银行贷款占7%。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一次付清和分期付款是满意的支付方式主要方式。因为综合考虑,一次性付清要比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都要省钱。同时为了资金回笼和公司的资金流动,我们应该刺激一次付清车款的支付方式。不仅优惠消费者,也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公司发展。

四、分析预测

在未来的营销过程中,我们要针对这次调查结果来制定本公司的营销手段。它为我们的营销策划提供了依据。分析得出我们公司的潜在消费者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月收入为3000元以下;2、3、4、5、6、7、家庭结构为夫妻和与子女同住; 职业为企业人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事业单位; 年龄在50岁以下; 考虑油耗经济型好、性价比合理、售后服务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汽车; 通过汽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广告获取信息; 愿意到品牌专卖店购买汽车;

预测:

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汽车的普及。人们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逐渐成熟,每一个家庭一辆车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了。我们要以“让消费者满意”为宗旨,创造出我们公司的独特的销售文化。我们要根据已有的数据、针对各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营销策划。同时广告投入不能少,我们力争成为本市最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消费者的特点,实施不同的营销组合,努力让这些消费者的心中烙下本公司的形象。

1、产品:

我们着力于生产耗经济型好、性价比合理、售后服务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汽车,即使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我们必须逐一满足。将一方面做好、做精将会使我们公司出主导地位,将会引领市场方向。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并将自己的特色做精,不断创新。

2、价格:

我们首先考虑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来给予销售价格降价的空间,为了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我们必须制定让消费者都能接受的、让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价格。

3、促销:

既然我们了解到我们潜在消费者市场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计划和销售组合。要不断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达成交易的目的。

4、渠道:

既然品牌专卖店是消费者最满意的购车场所,所以我们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品牌专卖店。做到服务至上、环境至上、热情至上的特色。如果改进成功,我们可以将改进模式推广,将这种改进成为我们公司的招牌特色。

五、结论和建议

我们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要制定适合的营销组合。我们大量购进油耗经济型好、性价比合理、售后服务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汽车。向年龄在50岁以下、职业为企业人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事业单位、家庭结构为夫妻和与子女同住、月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推销。将宣传费主要投入在汽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广告中,扩大本公司的知名度、扩大本公司和汽车的影响力。努力建设和改善本公司的品牌专卖店,将专卖店的服务、环境、设施、地位位置从优从精从细的改进。

篇7:关于全市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建设调研组(2008年10月)

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

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1%,比1980年相比下降近6%。草原遭到破坏,人们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大量草原被开垦。从1986年到现在年平均开垦草原2000公顷以上,目前平原乡镇草原基本已经全部退化(具体数字目前正在普查中)。早年的讷谟尔河两岸草塘因围垦造地,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功能。其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不但恶化了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矿泉生态和旅游休闲特色产业经济,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生态发展之路。

(一)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2002年以来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4.7065.365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造林0.41万亩,退耕地造林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封山育(造)林面积5.5715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林间空地造林面积1.46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疏林补植面积0.9万亩。

不断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2002年以来实际完成退耕还草1900亩、草原治理900亩。加强草原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毁草开荒案件,累计查处毁草开荒案件120余起,解决草原纠纷36起,累计种植牧草780亩,青贮玉米1000亩。

全面推进国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环境治理,2008年8月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团结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严格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区面积12.5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4.37%。完成省重点小流域治理面积达1.8万公顷,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24.39%。2006年完成团结矿泉稻土地整理一期工程250公顷,讷谟尔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585.77公顷,全市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14.6%。2002年10月辟建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总面积为994.899平方公里。

积极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围绕建设“矿泉旅游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05年至2008年四年累计投资3897.98万元,共完成市政工程64项。其中硬化道路15条,总面积62497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325株,绿化防护林5200余株;改造自来水干线4条2210米,排水管线12条8058延长米;新增和改造人行道13段,面积84194平方米,沥青罩面道路5条88326平方米;新增和改造路灯394杆;翻新公厕32座,新建水冲式公厕2座,维修公厕44座;新建3处休闲健身广场,总面积为31838平方米;完成道口硬化、盆栽花卉等项目。2005-2008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5项,40.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4.15万平方米,占整个建设面积的60.27%。自2005年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用3年时间完成了5台20吨锅炉的热源厂、5万延长米的供热管网和9个换热站的建设。截止目前,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楼房供热普及率97%。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2006年10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发改委、建设部以环发{2006}149号列为国家“十一.五”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至2007年完成了可研、初设、环评、一期等相关批复手续。2008年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厂工作,厂区占地19500平方米,工艺采用德国cwsbr先进工艺,出水将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日处理能力1万吨。目前规划、用地、征地补偿、建设项目主体确立等相关手续齐备,进厂道路、输电线路已经完成施工,施工图纸委托省规划设计院设计,设计已基本完成,工程已于今年10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二是围绕以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3年以来,累计完成总工程量29.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29.05万元。先后建成灌涝区配套建筑物50座,维修渠首拦河坝1座,维修病险水库5座,改扩建塘坝3座,新打人畜人水井34眼,新购喷灌设备12套,完成渠道防渗500m,维修各级灌溉渠道15000m,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379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挖排水干、支、斗沟37条、截流沟1条共计39.5公里,清淤河道900米,新增涝区治理面积8790亩,改善农田排涝面积6000亩,新建护岸工程3处。认真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了龙镇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和双泉乡龙丰村畜禽养殖粪便

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清洁能源的使用。现已建成全市 “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国债农村沼气项目515户,重点建设范围涉及到全市6个乡6个村,实现了集养殖业、特、绿色农业,农户照明、取暖、做饭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生态经济不断发展。

以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坚持特色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7处、15万亩,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双高”大豆、优质麦、矿泉稻、杂豆、柞蚕、矿泉鱼等优势作物,建立“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马铃薯、矿泉稻四大粮食生产基地。“双高”大豆发展到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万亩,马铃薯发展到13万亩,矿泉稻达到6万亩,水稻大棚达到11个,杂豆10万亩、柞蚕600把、矿泉鱼2500亩,绿特色食品种植面积85万亩,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到95%。同时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矿泉稻获得绿色标志,山口湖渔通过了省有机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成为中国有机食品。

以培育优良、优质畜禽养殖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向畜牧业生产“半壁江山”的转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继续坚持以“两牛一羊”和特种养殖为重点,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壮大龙头企业和基地饲养规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截至今年9月份存栏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分别为7238头、35225头、151940只、34544头、60.11万只,同比增长25.8%、33.9%、9.2%、17%、60.4%。打造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已建立朝阳蒙阳冷冻厂、龙镇旺仔冷冻厂等6个肉羊屠宰厂,8个榨乳站点,和平镇大鹅屠宰厂1个。初步形成了5个养殖基地,建成了4个奶牛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小区,截至今年6月份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1229个,全市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雏形显现,逐步向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发展模式转变。

以特有的自然资源景观和突出的人文社会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围绕“矿泉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依托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境内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风景区外,山口湖风景区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沾河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大的森林湿地,“神州第一漂”闻名遐迩,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保护项目。旅游配套产业长足发展,现有三星级饭店1个,二星级饭店2个,总投资达6亿元的五大连池宏福温都水乡国际旅游中心正在建设,届时将使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实现旅游业收入10562万元,占gdp比重的3.9%。

(三)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

2003年启动生态市建设以来,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议5次,市长办公会议11次,认真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先后三次调整了我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编委批准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并由专人负责。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健全了28个部门46个联络员个人档案。

科学合理规划。2003年参照《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五大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同年10月该规划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实施,2004年对该规划进行了二次修编,同年4月份修编后的《规划》顺利地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使我市的生态市建设规划日趋完善、更加科学缜密。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年度重点工作有效推进。2006、2007两年,由我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圆满完成“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

一、二届的我市参展任务,一方面有效地推介了参展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宣传了我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城市风貌。深入开展生态示范试点创建活动,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逐渐消除。2005年11月我市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区。2007年10月双泉乡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今年龙镇、龙镇发展村、双泉乡龙丰村三个试点已完成申报工作,年底有望获得省环保厅的验收与命名。

二、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生态对经济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总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一部分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违法破坏生态植被开荒、兴建鱼池等现象仍然存在。化肥过度使用,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造成土壤养分单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受限。农药残留危害,致使土壤药害严重。

(二)生态治理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国家的地方生态建设与治理项目资金,主要是投向典型生态示范试点地区,多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资金补助,其他地区享受资金支持补助甚少。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进展比较缓慢,有的不能开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个别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不遵守环保前置审批条件,擅自对资源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审批,同时又没有履行对其他部门的通告义务,一旦发生环境权益纠纷,相互推诿,刻意减轻承担的责任,社会影响与群众反映强烈。部门间联合执法相互配合不到位,执法不严、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下步工作思路与措施的建议

总体思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七届四次人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青山绿水就是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好全市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积极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自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实现生态市建设有效推进。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使我市农村真正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抓住国家着力建设大小兴安岭功能区有利契机,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保持草原现有水平,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灌溉草场,恢复草原生态植被,逐步解决草原畜禽超载放牧的问题。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推进山口电厂开闸放流,实现下游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养护和农业灌溉用水永续利用,使水源下游水生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围绕矿泉水、苏打水项目系列合理开发利用,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进一步强化对双泉水源地和农村水源地的监督管理。推进讷谟尔河流域团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山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建进程,积极开展讷谟尔河流域省级自然保护区辟建工作,打造讷谟尔河流域生态长廊。加大山口库区湿地及其动植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保护珍稀物种和物种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的晋级工作,积极谋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依托比较优势资源,开创我市特色生态矿泉旅游经济之路。重点发展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式公园、沿街花草植被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建设讷谟尔河桥北生态休闲城,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我市,促进消费增长,努力创建“生态、休闲、养生、宜居” 的绿色之都、魅力之城。

(二)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鑫源热力公司要新上先进脱硫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实现总量削减。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城市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实现并入城区集中供热管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继续加大生态农业,特别是矿泉系列农作物的开发,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管理工作,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发认证绿色食品,不断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工业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与管理。加大生态旅游产业景区、景点及基础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以“太平——和平——建设”、“新发——双泉——龙镇”两条主线,辟建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绿色走廊,吸引观光游客到我市休闲旅游,提高对外知名度。加快林业特产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提高山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实现农民“环境权益、经济增长”双赢。

(三)畅通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生态治理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的契机,做好上下对接,加强生态和环保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立项工作,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化。

在造林绿化上,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重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生态模式;积极推广秸秆气化、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五)切实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考核目标化。

篇8: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

一、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实现形式

(一) 两县 (市) 六乡十村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 10个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其中5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仅有汾阳贾家庄村、北关村二个村。这两个村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多样化, 经营管理形式多种多样, 集体资金积累逐步增加, 兴办实体多, 经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 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07年贾家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0多万元, 北关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0多万元。兴县奥家湾村、曹家坡村和汾阳后庄村有微薄的集体经济收入, 基本谈不上发展;而兴县池家崖村、张家圪埚村、孟家坪村和汾阳的东寺村、太平村等五个村农村集体经济已经萎缩, 集体积累基本没有, 村级运行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

(二) 被调查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一是资源开发利用型。即依托矿产资源优势, 创办生产企业,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如汾阳市贾家庄和北关村都利用汾阳煤炭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办起了焦化厂、洗煤厂等企业。贾家庄村投资3800万元村有资金设立贾家庄村焦化厂, 年集体收入达264万元。二是村办企业主导型。即村集体依托位置、资源等优势出资兴办企业, 直接获取经营收益。如这两个村抓住邻近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的地理优势, 创办了各自的酿酒厂。北关村创办德义园酿造厂, 拥有品牌“汾阳王”, 年上交集体承包金18万元。贾家庄加入汾酒集团公司, 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北方烧”。三是土地承包租赁型。即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沿街地、机动地、荒山、荒坡、荒沟等土地进行初步整理, 以承包方式租给商户、农户经营, 每年固定收取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如兴县奥家湾村利用毗邻县工业区位优势租赁承包土地1.33km2给水泥厂, 发包上交收入共计2万元。曹家坡村出租土地0.67km2给个人办砖厂, 年增加集体收入2500元。这种类型成为近年来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四是资产承包型。即把原集体所有的企业、果园等资产发包给农户经营, 按期收取承包费。汾阳北关村从1990年到1997年村集体共兴办集体企业17个, 为调动各方生产经营积极性, 从1997年开始全部承包出去, 集体年收入140万元。为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村专门成立了一个辰北集团进行监督管理。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成功经验。

一要有一个好班子。贾家庄村和北关村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得益于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村两委班子, 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贾家庄是全省为数不多的老先进村。从互助合作的30年, 到改革开放的20年, 贾家庄在村支部书记邢利民的率领下,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 壮大集体经济,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今, 该村已拥有1.5亿元集体资产, 年工农业生产总值突破亿元, 实现利润1300余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近3年, 又获得了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生态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殊荣。二要有一个好思路。北关村的发展, 得益于村两委班子能够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超前的思维去谋划发展思路。在1997年就成立辰北集团, 管理承包出去的集体17个企业, 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2006年1月, 党总支、村委结合实际制定了村“十一五”规划, 结合村里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 确定了“工业强村”的发展战略, 依靠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三要有一个好的精神支柱。乡村文明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最大精神支柱。近来来, 贾家庄村和北关村共同点都是在做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 加大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建设。贾家庄村在村东北占地200亩, 自行设计、建设的生态园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常有体育、文化活动在此举行, 令十里八乡的村民羡慕不已。 2006年北关村引水工程改造300万元, 电网改造180万元, 小学、中学硬件设施投入22.5万元, 还投资兴办一个汾阳商贸文化节 。两村都以“新型农家竞赛活动”为载体, 15年坚持不懈。村里的道路硬化、水、电 、医保、有线电视费等费用全部由村集体统一支付。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人都有养老保险, 每月都有生活补助。今年还着手解决所有村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生活环境和富裕的村民生活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体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从我们所调查的县、乡、村看, 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底子薄, 集体几乎全部收入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占地补偿。二是村级资产主要集中在学校、办公用房、公益设施等方面, 经营性资产匮乏, 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许多村想发展集体经济, 以便开展各种公益事业, 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 而无法实施。兴县池家崖村村书记陈开明说, 他们村有养殖传统, 现在家家都有标准化猪场, 年户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集体也想建几个猪场, 增加一点收入, 办点村里的公益事业, 但缺乏启动资金。村里仅有的一点收入就是财政转移的4000多元, 连正常的村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都难以维持, 更无力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在所调查的10个村中, 有绝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从调研中发现不少村不同程度存在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缺少懂经营、会管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农村虽然也有文化程度高并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 但这部分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 留在农村中的大部分是文化低、无技能, 或者就是老人、妇女、儿童, 在这种结构下, 选出的村干部, 文化低、年龄偏大自不必说, 没有创新意识, 拼搏精神, 拿了补贴, 维护一下村社会秩序就算不错了, 还能要求他们有多大想法呢?一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 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信心和办法, 在市场经济面前缺少开拓创新精神。四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路狭窄。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 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 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调研村大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就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国家多扶持一些资金, 对于如何运用这些资金却没有很好的思路和想法。五是没有保护集体利益的政策措施。有的村虽有集体企业, 但为了巩固这一经济来源, 就采取承包出去的办法, 一包就是20年不变, 这种做法, 缺乏经济发展理念, 违背科学管理, 集体利益严重受损。如汾阳北关村1994年村集体当年投资145万元成立焦化厂, 后因效益不好, 于1997年承包出去, 当时定的承包金年仅有5万元, 而且还经县公证处公证了, 现在根据发展状况, 集体想增加承包金却无法可施。

三、对问题的反思与政策建议

(一) 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是资源型的集体经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凡是有资源或原有企业的村,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或多或少还保留有集体经济, 但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一方面, 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科学管理力度不大, 一般情况下放任的时候会更多一些, 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 一些村集体经济本来能更好地发展而没有得到发展。另一方面, 乡村企业还未能走出从资源优势型转变到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型。二是无资源或缺乏资源的村集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空壳村”已成必然。无论是从所调查的两县 (市) 看, 还是从吕梁市全市看, 无资源或缺乏资源的乡村, 是集体经济“空壳”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主导和人的理念问题。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政策的制定, 加之政府加大出台一系列对农民致富增收减负的政策力度, 的确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对村集体这块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明显弱化, 近年来, 政府强调更多的是发展民营企业, 私有经济。再加之集体企业的管理无力, 机制、体制造成的腐败, 使集体经济走向衰败成为现实。因而, 目前情况下, 出现农村集体经济无力发展的状况是必然的。当前的转移支付, 只能是简单维持农村日常的必要费用, 发展生产是不可能的。三是要不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是不行的。对执政党而言, 要考虑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稳固性, 单凭嘴上讲讲是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 那么, 经济则是基础, 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个硬道理, 所以, 从这个角度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是必不可少的。四是能不能发展集体经济?回答是肯定的。有人讲, 土地承包之后, 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 如村企、乡企, 不是因经营不善倒闭就是承包出去后, 收一点承包费, 还不够支付村里的一些公益活动, 根本谈不上发展, 更不用说壮大的。新时期发展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很多, 资本问题、组织形式问题、主客观方面的问题都存在。但是, 俗话讲得好, 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 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那么, 办法也是可以能找到的。例如, 在贫困比较集中连片的吕梁市, 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 给贫困山区一个“特区”政策待遇, 集体再从农户手中租赁回土地, 给农户高于现有土地收入价, 然后交给种植能手或农民以土地入股, 推选能经营、会管理的人实行股份合作, 规模经营, 政府可以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优惠。如吕梁兴县贫困山区, 扶贫移民力度再大也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而且扶贫攻坚到现在投资越来越大, 效果相对甚小, 不如将让老百姓靠天吃饭的、集中连片的耕地, 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把农民吸收进来搞股份制, 再变农民身份为林牧业工人, 国家将农林牧支农资金和扶贫资金捆绑使用,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赢。五是怎样发展集体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是有区别的, 情况发展变化, 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集体经济这个概念。其次, 在土地承包所有制30年不变的前提下怎样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是政府当前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 政策建议。

上一篇:对照检查思想作风部队下一篇:物流专业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