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管理

2024-04-13

图书信息管理(通用8篇)

篇1:图书信息管理

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而图书馆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快速,高效地应付日益增长的信息数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因此,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彻底解脱出来,从而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获取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强大的资源优势.

作 者:秦炜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 英文刊名:CO-OERATIVECONOMY & SCIENCE 年,卷(期):20xx ”"(5) 分类号:G251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应用 Visual Foxpro语言 windows HC

篇2:图书信息管理

关键词:图书管理; 信息化; 系统;

1 系统技术关键

1.1 B/S模式

B/S模式是当前网络技术发展大环境下比较流行的系统架构的设计模块, B/S模式一般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分别是表示层、中间层以及数据层。

表示层:也称之用户层, 是系统来响应用户信息的层次, 也是对用户展现的层次用户通过用户层和系统进行交互的。

中间层:也称之为桥梁层, 顾名思义是和用户层以及数据层进行交互的层次, 对数据的传送以及数据的请求起到中间传送的作用。

数据层:也称之为永久层, 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具体的B/S结构。

1.2 J2EE技术介绍

java技术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数据管理, 使用java平台研发的`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跨平台的处理, 通过跨平台的特点大大的增加了java程序的应用范围, 使得java程序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系统数据分析以及系统的响应方面都可以进行数据的交互, 通过对java信息的相关传输以及管理, 实现对数据传输管理信息的统一操作管理, 对数据信息以及关键管理上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响应流程。

另外, 数据库方面, 建议采用SQLserver数据库, 它是可以对大量数据信息进程处理的数据库系统, 自带的安全机制还可以对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独立性等进行统一的管理。还可以作为海量数据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微软的SQLserver数据库本身还带有安全机制以及对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的校验, 在数据库本身的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

1.3 系统功能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为两部分, 第一是前台设计部分, 第二是后台设计, 主要是数据库的设计。

图书信息应该包括数目的作者、图书名、出版日期、出版社。可以进行数据库存储, 让读者知道图书馆内部含有什么样的条目信息。

读者信息息应该包括有:读者的姓名, 读者的编号。通过它们, 读者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读者信息。

管理员的主要权限是对账号和密码的管理, 管理员通过账号和密码的使用, 能够快速登陆到图书管理系统的后台, 主要功能是能够从整体上, 更改图书信息, 和读者信息。

1.4 系统非功能需求

1.4.1 安全性强。

系统的安全性几乎是所有的信息系统都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系统的安全, 这里的系统安全不单单指的是系统的安全, 还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铁路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里存储的数据涉及到个人信息以及财产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所以系统的安全性要放在第一位。

1.4.2 可扩展性优。

在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下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 为系统的操作实现统一的管理, 另外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系统的功能也会随之增加, 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减少了系统后期研发的费用, 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以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2 系统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方面采用当下先进的技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实现了数据信息进行的快速搭建以及管理, 在不同的方式以及管理上实现了对数据信息的管理支撑, 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对数据以及管理信息的统一管理操作。

篇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一、绪论

(一) 系统开发背景。

目前, 在一些高校图书管理中, 师生查找图书都是采用传统的查询方法, 让读者在图书分类架上一本本地去查找, 这样不仅很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而且费时费力。而图书管理员在办理借书登记、查询读者借书记录时, 管理人员必须在借书记录上一个个去查找, 而要找到借书记录并删除该记录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每当新书入库时, 图书管理员既要填写新书入库卡片, 又要填写新书入库账目, 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在新书入库后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方能借出。另外, 因图书数量有限, 必须对图书实行限量借阅, 因此要实施弹性借书方法是件很困难的事。

为提高图书查询效率, 减少系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有必要开发一个小型图书管理软件来对图书实施有效管理。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能对各类图书实行分类管理; (2) 提供必要的读者信息; (3) 能进行各种高级查询; (4) 具有图书检索功能等。这样, 不仅能较好地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书目、编号, 而且能让图书管理员以最高的效率办理借阅手续。

(二) 数据库概述。

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 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研究部门逐步扩展至企业、行政部门。至六十年代, 数据处理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 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产生于六十年代末。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

数据库 (Database) 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rment System) 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 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二、系统分析阶段

(一) 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因素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结合本校图书馆规模和平时业务量的具体情况, 本系统采用Visual Foxpro6.0作为开发平台, 可以很容易实现图书馆相关信息的记录、维护、检索, 并且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 以较少的人力较快地完成系统的设计, 实现系统的功能。

经济可行性:不需要额外开支, 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就可实现, 软件成本很低。

法律可行性研究:研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

(二) 系统需求分析

1、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

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1)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核心为快速检索到学生需要的书籍。 (2)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3) 新书上架:完成新书资料的录入工作。 (4) 旧书下架:完成图书资料的删除工作。 (5)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 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能够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管理。 (6) 相关帮助:便于新的系统使用者能够快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操作。

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求。

(1) 要求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 对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用户的错误操作有相应的系统自我保护功能。 (2) 系统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五, 系统每次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一, 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不得超过系统故障时间的百分之五。 (3) 其他性能要求以其相关或类似的系统为参考。

三、系统设计阶段

(一)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鉴于以上各项功能要求, 将该系统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

1、图书信息模块。

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删除、修改以前信息和进行简单查询功能。

2、查询检索模块。

可对书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 其查询条件可以是按分类检索;也可以是按照作者名、图书名称或出版社进行检索。同时, 也可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 查阅其借阅信息。

3、读者管理模块。

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管理, 可自动生成会员代号, 可自动记录会员的借阅信息。

4、数据维护模块。

可对数据库中的各项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并可实现数据备份文件存贮路径的自由选择。

5、报表输出模块。

对图书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借阅信息等数据可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按要求打印输出。

6、帮助模块。

可以提供关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各项操作的详细帮助信息, 并可实现对不同操作的定点帮助提示。

(二) 数据库设计

1、数据描述

(1) 静态数据描述。

(1) 图书一级分类表: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分类编号和一级分类名称。一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五大类, 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规定。 (2) 图书二级分类表:包括五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二级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二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为二十二个小类, 并分别隶属于一级分类的五个大类中, 其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 (3) 图书明细分类表:包括二十二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明细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明细分类又将二十二个小类明细的分为若干细小类别, 其具体的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

以上数据均按国家统一规定设置录入, 不能做太大改变, 分类名称可以有一定的缩略但不能影响其原有的意义。系统设计完成后不可以通过录入、删除的方式进行修改。

(2) 动态数据

(1) 图书的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图书编号:是对录入图书的统一编号, 以便唯一区别图书;图书名称:图书出版时的封面印刷名称;作者:图书的编写者或编写单位或组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册图书的发行单位;录入日期:该册图书入库的时间;借阅次数:该图书总的被借阅次数;类别编号:给图书所属的明细分类的类别号, 它应与明细分类表中的图书的类别编号一致;简介:对该册图书的内容总体概括介绍。

(2) 读者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读者的统一编号, 由系统自动生成, 唯一的标示一个会员的身份;姓名:读者的真实姓名;电话:读者的有效联系电话, 可选择填写;地址:读者的有效联系地址, 可选择填写;身份证号:读者的身份证号码, 可选择填写;注册日期:读者本人正式注册成功时的日期 (为系统自动填写) 。备注:读者的个人其他资料。

以上两部分数据的录入具有一定的界面, 并提供修改的方式。还提供随时的查询, 对查询结果有相应的显示和打印输出, 对全体的数据可进行备份与恢复。

(3) 借阅记录。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这些数据信息都是由系统自动填写。此表中的所有数据不提供修改方式, 只供查阅、显示和打印输出。可以对全体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4) 登录密码。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主要数据有:管理员代号、密码、权限。

2、数据库描述。

该系统建立一个数据库, 其中包括三十二个数据表。全部用Visual Foxpro实现。其中, 部分数据表的结构和联系如图1所示。 (图1) 其他分类数据表的连接通过“下级分类表名”实现连接调用。

3、数据采集。

对于图书分类数据表的信息参照国家图书分类方法;对于图书基登录密码管理员代号本信息数据可通过对现存图书进行分类录入;对于读者方面的信息数据可以在系统运行使用中获得。

(三) 用户界面设计。

本系统设计原则:1、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2、界面根据用户需求设计;3、界面能引导用户操作的功能, 并能提供一些帮助功能。

主要的用户界面有:1、登录界面;2、主表单界面;3、各类信息查询;4、读者信息管理列表;5、图书信息管理列表等。

四、系统实施阶段

(一)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软硬件环境。

在软件方面本系统运行平台为Windows2000专业版, 开发工具采用易学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6.0。因Visual Foxpro6.0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上具有灵活、效率高等特点和使用简便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硬件要求:Inter PentiumⅢ、128M内存、40G硬盘等。

(二) 编写程序。

依据各阶段的开发文档, 使用Visual Foxpro6.0进行程序编写。此系统的编码设计 (表单设计、代码设计、变量定义、控件的定义) 严格按照大众化的标准和风格。

对于系统的帮助功能的实现, 则使用windows help compiler来单独编译, 最后通过Visual Foxpro提供的接口命令 (set help to) 和系统相连。帮助文件的数据字典、源代码见附件。

五、系统测试

篇4:图书信息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

前言:图书馆作为民生建设的一部分,承担着向民众传播知识文化的巨大作用。由于图书馆的受众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他们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与图书种类的选取有着不同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因此,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便越来越重要,图书馆要具有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以读者的需求为本,在此基础上,发展与改革图书信息资源改革方法,便显得愈加重要。身为知识信息与文化传承的传播平台,图书馆应当加强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效率,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一、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现状

图书馆面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图书馆对于图书信息的资源整合工作十分重视,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中外文数据库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读者与用户提供了方便,但有些图书馆由于对图书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只是对图书资源简单地进行了索引与罗列,使其不能有效地帮助读者进行资源查找。

目前,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工作有以下存在的问题:(1)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图书馆对于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不够重视,没有运用较为先进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缺乏统一的管理标注与管理规范,造成了资源管理信息混乱,使读者在查找图书信息的环节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下,不利于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2)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设置简单,不利于完整性查找。一些图书馆在图书信息资源更新与改革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旧沿用旧的管理系统,导致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设置简单,一些索引信息的指向目标不明确,容易混淆读者需要查找的信息,造成效率低下,读者需要查找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3)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较为单一,不能与其他资源信息库整合。由于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更新性,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更需要与时俱进,完善信息网,提高各类信息的交换能力。但传统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较为陈旧,检索功能较为单一,检索功能为单方向传递,因此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要,使图书馆不能完整地实现建设目标。

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改革方案

(1)制定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推动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能够有统一的数据资料管理。图书馆应当加强对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政策,推进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全面发展。(2)充分加强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关乎到图书馆的有效资源配置结构,在图书馆中传统的设备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尽管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传统设备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很多工作现代的计算机是无法完全代替的。因此,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应当充分挖掘传统的设备潜在的价值,加强对传统设备的重复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将现代化设备的优点与传统设备的优势相结合彼此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技术与传统的完美结合。(3)加强信息化、专业化管理。在当今社会,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应当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了解读者,贴近实际,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的需要,真正做好管理者应尽的责任,服务于读者。(4)发展个性化资源管理方案。由于图书馆开放的对象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每个阶层所需要的专业内容、知识储备不尽相同,作为服务于读者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者应当考虑到不同阶层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制定完善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发展个性化的资源管理方案,针对不同阶层的读者的不同特点,充分优化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方案,使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更加紧密与和谐。(5)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的完善离不开社会各个阶层的帮助。图书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整合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分工协作,图书馆要正确对待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完善的引进计划,完善图书馆的信息网。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特点使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系统与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有助于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料管理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能力的拓展。

总结:图书馆是知识与信息传递的最好的途径,其应当承担起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重大责任,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方法便是为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作为管理者,应当正视科学技术水平下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能够更加顺应知识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苏美香.基于网络背景下谈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J].山西档案.2014(4):104-106

篇5: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

1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社会,一方面,社会交往的频繁,经济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的加速,促进了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另外一方面,信息工具的普及运用也推动着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资源。但和任何其他资源一样,信息只有经过加工转化后才能利用。图书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加强对这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将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图书馆信息管理便应运而生。但是,信息不等于信息资源,只有那些在现有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下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信息,才构成资源。而要开发、利用信息必然还需要利用图书馆其他的相关资源,如信息资产、信息储备、信息内容等,

而图书馆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设备、信息中介、信息机构等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支撑。

2图书馆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信息管理问题,随着不断拓展和信息量的快速增长,许多新的表达、存储和传递工具更好地实现了信息的空间传递和时间传递。图书馆长期以来对信息本身的重视逐步转移到对信息手段的关注上。只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今天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其实有许多应该称之为信息系统或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它是实现信息管理的最主要、最普遍的工具。必须要注意的是,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设

定的战略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只能是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图书馆信息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管理,管理的基础内容是信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管理需要的是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来驾驭、控制、引导物资、能源、人员、资金等的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信息管理是图书馆一切管理的战略制高点,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决定着其他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因为,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每项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都需要有信息和信息管理的支持,但是这些信息必须是及时、准确、可靠的,这就需要先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另一方面看,信息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诸如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利用、处置等,都需要运用信息管理的原理。图书馆信息收集活动需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他各项信息活动也都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目标不发生偏移。

3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层次

图书馆信息系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组织的信息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从管理主体的性质和范围来看,可以将图书馆信息管理划分为微观信息管理和宏观信息管理。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包括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和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个人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人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个人信息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个人信息内容、个人信息设备、个人信息资金、个人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个人网站、个人信箱、个人博客、个人记录、个人档案、个人藏书、个人图片及音频和视频等的管理。图书馆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为组织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图书馆组织信息活动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活动。包括:信息内容、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设施、信息资金、信息过程、信息网站、信息机构、信息安全、信息战略、信息风险、信息政策等的管理。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整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图书馆机构及其相关组织等的信息管理。整体层次的信息管理,常常是指图书馆及其相关机构,为了通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对区域信息资源从宏观战略层面上实施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主要通过制定各种信息战略、信息规划、信息政策、信息规章来实施管理活动。

4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特征

图书馆信息的本质特性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特点决定了没有脱离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绝非是为信息而信息的,

(1)它具有应用性。即要在着力解决信息管理本身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各种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

(2)信息管理具有综合性。它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信息和特定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3)信息管理具有渗透性。它已经渗入到所有的管理学科和管理实践之中。

5结束语

篇6: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路径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即时化、便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了当前的主流。在高校中,这给图书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图书管理水平成为了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1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影响着当前社会的诸多方面,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中,信息化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高校图书管理来看,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图书管理思路,从管理方式、服务方式进行转变。当前的高校图书馆中,每年都会有许多的图书管理信息化项目在开工进行,大多数高校也都有了初步的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这些都为高校教师、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不同高校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还有较多的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一些新建成、新发展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往往不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甚至连规模化的图书馆都没有建立。

2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1管理层不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许多高校中,管理层往往不重视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些高校觉得图书管理只需要分门别类而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信息化掺杂在其中,认为信息化与图书管理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一些高校仅认为采购一些与信息化有关的电子图书或者电子设备就是进行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而忽视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忽视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信息化制度的探索。

2.2图书信息难以共享

尚未做到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高校很难与其他高校进行优势互补及图书资源共享。另外,在当前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做的比较好的一大批高校中,互相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这也导致了很多可以互补的图书资源难以共享。当然,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有技术条件的制约。例如:图书管理系统有差别,共享资料的格式、标准不同等,这都制约了高校图书信息的共享。

2.3信息化推进程度难以一致

在广大高校中,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不一致的。不仅有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的差距,还有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差距。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下,出现了很多民办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建设经验不足、资金不足、管理层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其图书馆建设滞后,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的差距。再拿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来说,重点院校在整体的建设经费、上级单位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都有着超过普通院校很多的优势,这就导致了重点院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差距。

2.4高校缺少图书管理信息化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大多都是以老员工为主,很多员工已经在图书馆中工作了30年甚至40年有余。再加上,很多图书馆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招聘制度,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缺少新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人才。而在以老员工为主的图书馆工作中,传统的工作方式很难被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替代,信息化管理方式思维难以被接受,这就导致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滞后。还有一些高校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维护人员,都是请学校其他部门的教师兼职工作,难以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很多的影响。

3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3.1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

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抓的就是硬件建设,一些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器、电脑等设备要抓紧配置,因为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很多高校图书馆并不缺少电子管理设备,但更多的还是老旧的,难以适应今天信息化的发展。

3.2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为了服务教师、学生。因此,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把服务的效率和范围放在信息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可以通过当前的新媒体、社交软件等,将一些新的图书信息及时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方面,可以推广电子阅读器等,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通过信息化渠道获得信息。

3.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效有为的人才队伍才能带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业务培训,加强其信息化专业知识。在员工招聘中,坚决抵制“关系户”等行为,招聘合适的人才。

4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给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后续保障。高校图书管理一定要抓住当前信息化大潮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对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推动高校图书管理的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20xx(12).

[2]黄永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xx(24).

[3]李元平.浅议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6).

篇7:图书信息管理

关键词: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技术和手段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图书馆员必须成为个人知识的管理者,提高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对知识的分类。按照应用的角度,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4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人际知识(know-who)。从认知角度出发,知识又可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在OECD的划分中,前两者属于显性知识,而后两者则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件、形象或其他精确的沟通过程来传授,但隐性知识的获得却只能依赖于自

互转化,动态循环。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而且更是指信息,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A Doe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Frandhe和Hixon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断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依次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Skyrme也从经验方面对个人知识管理战略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可以处理手头的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尽管个人知识管理(PKM)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是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自己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并将散乱的信息片断转化为可以系统应用的信息,依次扩展个人知识的一种战略过程。其实质都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Dorsey教授指出个人知识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搜索)、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其中,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简单概括为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也应该侧重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增加对隐性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学会熟练运用知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2.1隐性知识的特点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显性知识更重要,更难于发觉。它是高度化的个人知识,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掌握。图书馆员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因为图书馆工作性质的特殊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图书馆员流动性小,工作性质非常相似,所以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取而且容易被创新利用;,由于馆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不大,个体之间不会为了个体利益对自己的隐性知识加以封锁混淆,因而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属于他们的隐性知识更容易形成共享和流动。

2.2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内容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对读者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对读者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合格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运用自己的隐性知识和工作技巧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调节自己的行为准则,让图书馆员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读者的引航员和导航者,这种知识和能力是图书馆员典型的隐性知识。(2)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技能和知识。阅读和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重要的读者服务工作,通过这样的服务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图书馆,熟练运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而依据适时的情况运用自己的服务技巧和知识对读者进行参考咨询和阅读辅导是图书馆员个人知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最佳体现。(3)图书馆员在开展科研和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属于图书馆员的这类隐性知识,是指图书馆员的个人科研能力和治学策略。在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知识层次高,服务要求高,服务目的单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治学策略是图书馆员必备的技能。因此这种在长时间的服务环境中形成的,与图书馆员个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对图书馆的工作,而且具有习惯性,不容易被他人掌握和利用。(4)图书馆员在对读者素质培养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这包括对读者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对读者良好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图书馆员往往依照个人的爱好和处事原则对读者的学习和道德标准进行指导和培养,这样的服务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接受到的不尽相同,所以也属于隐性知识。以上我们提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既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有选择的使用。除了这七项之外,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方面的技能。具体说:时间控制;工作空间的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泛指pc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

3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图书馆员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呢?应从信息网络和知识系统两个方面来考虑。

3.1信息网络构架在网络环境下,获取大量的有用的信息是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一般而言,个人知识管

3个方面的信息网络。因为信息王勃: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网络代表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和好坏又直接影响知识产出的品质。(1)人际网络。人际网络是一个无形的网络,也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一旦建立,将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隐性知识。交往的人越多,素质越好,可以学到的知识就越多。因此,图书馆员要学会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的圈子,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通过ICQ、MSN、EMAIL、PDA和手机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多交朋友,开展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己的知识和阅历。(2)媒体网络。媒体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刊等媒体工具,可以获得最新的不同角落的信息来源。图书馆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的需要,将这些媒体信息进行分类和鉴别,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久而久之,将促进个人知识系统和结构的良性发展。(3)互联网络。互联网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工具,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它拥有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单一图书馆和任何的媒体。图书馆员必须通过Internet,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库,熟悉相关的资源所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定期备份自己的信息库存,这样将会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将充实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个人知识系统构架收集信息和数据只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建立个人的知识管理系统构架。知识系统构架,也就是储藏知识的构架。知识构架的系统化,有助于将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存储起来快速查阅。(1)对所需要管理和利用的知识进行分类。对知识的分类,应该根据图书馆员自身工作的需求,如何快速为读者服务的角度进行分类。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分类法进行划分,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对个人最佳的分类方法。(2)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图书馆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信息的管理工具,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等。另外对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Blog、Wiki等进行存储和管理。(3)建立个人知识库。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以将那些暂时不用或来不及进行分类的信息和知识存放在临时目录中。命名的文件名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快速而准确的查询。同时,应该注意建立文件的定期更新、备份、删除、交流和共享原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保存,并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建立图书馆员个人的知识管理结构体系,这样既可以方便信息资源的存储、查找,也可避免因为长时间不用或闲置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选择了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之后,个人知识管理库

以借鉴的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利用的网络日志,这种个人信息发布系统现在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网上个人信息发布平台,也越来越多的被用做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个人知识管理库的内容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维护,要不断增添新的知识内容,删除陈旧和过时的信息,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库的规则,及时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在知识管理和实践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4)应用已有的知识,发挥个人知识的能量。图书馆员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个人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中创造新的知识。知识的利用就是知识的实践,而知识的实践对于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归纳和演绎,也要勤于实践,找出事物间的共性和特点,然后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消化,创造出新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来帮助新的实践。

篇8:图书信息管理

一、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述

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指根据书名、索引号、作者等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归整和保存, 以方便让阅读的人迅速的检索到想要找的图书资料。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要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准备性, 确保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 避免图书信息流失的现象发生。

二、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完善图书馆图书存储方法。

传统的图书管理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 工作内容较为繁杂, 不利于读者查阅和图书管理员进行统筹管理。而图书信息化管理将图书进行合理、准确的分类、归整和摆放, 通过计算机信息扫描, 就能够清楚的知道每本书所在的位置, 是否有被借阅等信息, 这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更加有条理化, 读者也能更加迅速便捷的找到相应的图书, 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

(二) 有效的整合图书资源。

图书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有效整合。读者在图书信息化平台上可以进行在线检索、在线阅读, 只要有网络, 就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图书。这种信息化模式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三) 开阔读者的视野。

图书信息化平台汇集了各种学科的图书资源, 并且实现了自动分类、归档, 让读者一目了然。图书馆图书资源的种类繁多, 涵盖了国内外名著、科研成果等, 极大的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三、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方法

我国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图书信息管理更加具有先进性。一方面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图书、期刊、电子资源都能够被科学的归类。图书信息资源具备一定的实时性, 人们需要最新最有效的图书资源来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难题。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方法也是依托于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 而新时期的图书信息管理则多演变成本电子图书管理。

(一) 增强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意识。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图书管理终将实现信息化的发展, 因此, 图书馆高层管理者应当重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促进构建图书信息化管理模式。只有不断的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水平, 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有价值的图书资源。同时, 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还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 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有效率, 促进图书行业的发展, 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二) 建立有效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建立有效的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把图书信息进行准确的分类、存储, 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一方面, 图书馆图书资源较多, 信息量很大, 归类比较繁琐, 人们可以通过检索工具输入已知的图书信息, 例如作者、图书名字就可以实现自动检索, 实时的调配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 供人们阅读。另一方面, 电子阅览室也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图书信息更加丰富多样, 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图书世界。此外, 通过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各个图书馆之间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 有效的扩充图书资源。这些都是要依托于图书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的。

(三) 实现信息定制推送服务。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移动端时代, 手机、平板等成为信息传递的主体, 因此, 还可以拓展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工作, 根据一些设定条件, 实现图书信息定制服务, 为系统注册用户推荐一些图书, 这对于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有一定的帮助。图书馆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注册信息、访问习惯、系统检索记录等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出图书馆系统用户的兴趣。信息定制推送服务是以系统用户的需求为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只推送一些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并要保护用户的隐私。

(四) 加大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

图书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有效的图书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中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平台、信息推送等都是需要资金来支持的。我国目前很多图书馆仍然还是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 读者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花费大量的时间找书, 或者有些图书找不到, 这严重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五) 完善图书网络资源管理。

图书馆首先要完善图书数据库建设。图书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服务性单位, 大量的图书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完善的数据库能够为人们提供强大的检索平台。目前我国的数据库平台较多, 例如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图书馆可以与这些数据库平台建立互通有无的关系, 丰富自己的数据库图书资源。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 建立巨大的网络图书数据库, 为图书馆的用户提供搜索引擎, 让他们方便搜索到相应的信息。

总结

提高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丰富图书馆图书资源, 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有效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加快图书检索速度, 信息定制推送通过推荐与人们兴趣、需求相符的图书信息, 能够使图书资源的效率提升。

摘要:当前是全球信息化时代, 图书馆图书的资源管理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也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图书是图书馆藏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采用科学化的资源管理手段来充分利用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本文将简单解析图书馆图书信息的资源管理方法, 希望对于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云, 李勇, 吴宇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综合要素[J].情报杂志, 2006 (11) .

[2]吴志红.探索图书馆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 2005 (11) .

上一篇:发考卷心情随笔下一篇:配色宝典:设计师教你从零开始学习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