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

2024-05-16

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共9篇)

篇1: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

镇海消防大队网络舆情管控的实施意见

明确网络舆情管控的任务要求是:按照“谁发生、谁跟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全程跟进”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

采取四项措施开展网络舆情管控工作:一是组建网络舆情观察员队伍,构建监管网络。首先大队确定1名以上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和文字功底的工作人员作为网络观察员,负责监测、整理、分析、反馈与本单位本部门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二是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搭建工作平台。由网络观察员对涉及司法行政系统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沟通,正确处置。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形式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三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积极妥善应对。镇海大队设立网络发言人,选择熟稔网络话语、能把握网络发言技巧,以单位、部门的名义从事日常的信息发布、舆情发现和初步回应、正式回应和处置工作。网络发言人工作主要内容为:

做好重点政务信息发布、重点舆情跟踪、重点舆情处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网民,解疑释惑,澄清事实,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及时处置网民的各类投诉、意见和建议,倾听民声、表达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化解网络舆论压力。四是加强网络信息保障,形成常态机制。加强网络正面信息源的保障力度,通过在本单位本部门互联网网站、司法行政专网网站加强正面宣传,并充分利用博客、微博、QQ空间等新网络传播媒介,减少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符事实或夸大其词、过于偏激的舆情信息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消防系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接下来,镇海大队将充分明确网络舆情管控处理流程。凡网络舆情观察员发现涉及本单位的网上舆情,应作出初步知晓性回应,并下载、整理、初步研判,提出办理意见交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根据舆情涉及事项批转相关领导,如舆情重大复杂,需报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舆情涉及事项分管领导批示后,相关职能处(室)处置,舆情涉及事项分管领导签发后,网络发言人或发言人助理上网回复,最后填写网络发言工作办理情况登记表形成台帐备查。

附:镇海消防大队网络舆情观察领导小组

由教导员朱涛任组长、副大队长李瑞朴为副组长、方之龙、崔寅伟为组员,对镇海辖区的社会舆情进行监管,有特殊情况一并上报支队。

篇2: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

当然,网络作为意识形态较量的角力场,是社会舆情的集中表现,如果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容易为各种势力所利用,危害社会国家。现在,网络舆情是争夺年轻一代精神世界的无硝烟战场。因此,在加强互联网宣传工作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从而保证网络舆情环境的和谐与稳定。通过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倡导和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互联网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空间,网络舆论功能能正常运转。

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政府应该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呢?著名学者曹劲松在《政府网络传播》一书中对舆情传播载体的互联网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要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是一个基于各信息终端互联互通设计的技术平台,网络用户自由地、不受约束地传受信息。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才能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创造安全、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其网上行为也要接受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在网上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形下,对各种有害信息的监控和网民行为管理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因此,要开发和使用如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这样的管理技术平台,对网络信息和网民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网上信息交往秩序,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二是要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对于互联网这一处于技术创新前沿的新兴媒体,其管理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政府部门更多采用的是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进行共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互联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清除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一承载着各种利益诉求和多媒介功能的集合体,相对松散的联席会议机制显然已不能适应,需要进一步构建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有效机制,实现对互联网管理效能的提升。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推进网络舆情监测中心构建,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中心串联较为松散的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推动管理的整体性。

三是要建立互联网舆情的快速报告制度。互联网作为一个交互性极强的媒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信息更新,既有对传统媒体信息的转载和网络媒体自行采编的信息,又有网民提供和发布的大量信息,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容量在反映社会动态变化信息的同时,也集纳了社会各个不同层面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和建议、情绪和诉求。对此,要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互联网舆情报告制度,将网上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网民情绪、公众意见等快速报告给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者,网络管理机构可以提出必要的处置意见,以便决策者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和营造网上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互联网舆情快速报告制度应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的常态化要求,各部门和单位都要予以高度重视,由专人分管,确保落实到位。

四是要落实互联网舆情处置的干部问责。互联网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展现现实社会秩序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场,还是社会口头舆论场,都可以直接体现在网络舆论场之中。同时,在网络舆论场当中,由于网民可以以匿名化方式传播信息,使其更加能够反映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利益诉求。当然,一些人也会将个人恩怨和情绪在网上发泄,使网络舆论呈现无序化的特征,但就其总体性而言,互联网舆论监督的意义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因此,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处置要落实干部问责,一方面使各级干部重视网络舆情所反映出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效地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将各级干部的工作状态置于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使互联网成为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面镜子,进而提高社会的公共监督效果。

篇3: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探讨

一、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失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闻评论、BBS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 具备超越传统媒体的多元优势, 同时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互动性、偏差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同样, 凡在高校发生学生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容易迅速形成, 对高校本身和社会影响较大。在这时候, 任何不适宜行为, 都容易对高校本身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控。其中失控的原因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 缺乏自觉自律的“网络达人”把网络平台的言论自由当成绝对的自由, 往往导致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忽略和漠视, 都会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秩序。

其次, 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新闻时, 在短时间内, 网络发布新闻会迅速形成舆论。学生通过在校园论坛 (BBS) 、网络中介平台、手机网络、QQ群以及QQ飞信上发帖, 运用跟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网络的不可控性, 使得事件的缘由可能经过交互流通而变得失真, 甚至会出现和事实完全不符的现象。

再次,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的运营经验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域围。网络的发展还缺少一些技术的支持, 如缺少对信息进行自动过滤的功能。并且不容易确定网络上的犯罪分子的身份。在法律方面的束缚也不够, 尽管规定禁止在网络上发表某些言论, 但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 没有对人们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等。这些原因同样给高校增加了网络舆论的控制难度。因此, 从管理学的维度观照高校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举措, 关键在于构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

近年来, 大学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 其酝酿过程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爆发过程则比较迅速, 并伴随有暴力等破坏性行为, 这类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很大, 已经成为考量高校的危机处置和信息管理能力的“事端域带”。因此, 针对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构建的思考和研究, 并以机制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舆论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营造, 是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规避思考和举措, 有利于对“学生集结滋事”前兆的有效掌控和制止。因此, 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包括以下三点:

1.“首因效应”对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因素分析。“首因效应”, 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指人的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因此, 首因效应具有一种优先效应性质。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人的个体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 即使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 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所以, 习惯于按照“前信息”解释“后信息”, 即使“后信息”与“前信息”不一致, 也屈从于“前信息”, 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同样,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存在“先入为主”的规律, 个体在接受信息时, 总是相信第一次听到的, 而对后来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首因效应导致的“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左右人对事件的判断力。在互联网上对这些矛盾冲突中的“首因效应”进行有效的查询和梳理, 找到突发事件“源头”问题所在, 这是决定危机能否化解成功的关键。同时必须对各种网络舆情实施科学而有效的管理, 从而达到掌握突发事件处理主导权的目的。

2.对舆论引导和舆论保护的重要性。观照当下的网络论坛 (BBS) , 已经成为反映学生群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电图表”, 一旦“图表”波动扩大, 很容易形成无具象的“网聚力量”, 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 尤须警惕和正确引导, 因为运用得当与否决定成败。而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监控机制的构建与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存在直接关联, 对于校园舆论引导和实施舆论监督与保护则具有重要作用。

3.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构建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将有助于高校在舆情应对中发挥“主场优势”。因为掌握的信息远比学生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 通过校园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 不失语、不妄语;发挥网络信息快捷优势, 有节奏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 利用校园与学生的信息不对称, 有力地引导舆论。同时开展舆论监督, 通过与学生积极沟通对话, 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关于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 引导学生在最根本问题上应有的态度, 缓释学生某些不满情绪的扩大化, 以达到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思考

应对, 亦即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面对、控制和处理。所以, 高校网络互动平台和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必须体现作为应对主体———大学生的多元性、应对过程的全阶段性和应对客体的全风险性。以下从六个维度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的问题:

(一)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增强规范性

为加强对校园网的舆论引导和应急舆情监控, 建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 (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 任组长, 学工部 (处) 长、宣传部部长、保卫处处长任副组长, 各系党总支副书记为成员的网络舆情监管领导小组。由党委统一指挥相关部门, 防止问题和矛盾堆积和延误, 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通过统一指挥协调,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单位自主负责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 在对网络信息的高效管理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二) 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增强调控性

基于校园网络危机侧重于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所以, 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监控, 还需要建立两支队伍:一是在教师层面, 建立由校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网络舆情监督员和管理员组成的网络舆情协管队伍;二是在学生层面, 建立以系、年级和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信息员的网络舆情联络队伍。要求该两支队伍必须执行有效链接和互动, 教师和学生成员必须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和要求。

(三)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增强互动性

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 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开展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校园网上交流和沟通, 便于学生反映问题和个人心理倾述。这些做法以快捷和节省费用的方式有效拉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上对话, 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 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转化, 亦即通过网络载体, 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 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 以增强交流的互动性。

结语:网络环境下, 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 对于掌控网络舆情的动向至关重要。因为网络环境下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信息传播具有“菌殖效应”, 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改变事态的趋向。但反思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源头往往出自网下。因此, 我们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 在日常工作中, 需要和学生共建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和及时预见和把控“菌殖源头”, 杜绝利用校园网络诱发学生事件的突发。

总之, 构建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 需要运用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 以形成统一的舆论氛围;还需要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更需要构建以生态文化为主导的绿色网络文化品牌, 增强校园网络建设的审美性,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营造校园、师生平等互动环境, 以从善、从美、从真、从德的大人文理念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多元的社会现象和网络信息, 培养学生以文化自觉实践文明消解低俗的文化自律。同时以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引导、保护和监控, 才能成功化解危机和有效解决学生突发事件, 从而实现高校对热点舆情的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过程中实施的危机应对和危机管理, 有效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摘要:针对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网络舆情管理和监控机制的研究, 属于“综合性应急管理”范畴, 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下高校的风险规避思考和举措。本文从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失控;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思考这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监控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著.网络传播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研究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管控 舆情困境 传统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庞大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意见与要求等形成的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最直接、快速地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并且随着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互联网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互联网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1)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微博、博客、微信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2)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3)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4)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互联网舆情现状困境

网络出现之前,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舆论基本上都是官方舆论,由于是由行政命令加以引导,再加上单向传播的技术手段,使其缺乏民间自发舆论的功能。现在舆论依托了网络媒体,各种网站都提供有发表意见的园地,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可以在上面公开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并且不用使用真实姓名,由此充分保证了发表意见者的個人权利和隐私安全。但因此使互联网舆情的出现异化、各种困境:

(1)互联网舆情的异化

现实生活中,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日益在互联网舆情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反应。由于网络技术的“两面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又使互联网舆情出现一定的价值偏离与变异。

(2)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的困境

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之间存在着距离,有的新闻或者是信息源受角度及空间所致,报道并传播的事件本身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网络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黄色非法色情集散地,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

(3)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困境

网络的匿名性及隐藏性,使网民对他人、单位、社会等的攻击和谩骂成为一种可能。在一些访问量很大的商业网站新闻后面的留言或论坛里,都能见到有各种各样的有辱人格的小道消息发布,或是更赤裸的人身攻击。

(4)信息安全及情绪性的困境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又遥相呼应,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二是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大量传播。这种情绪化意见的表达影响范围大、传播迅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5)社会秩序权威失信的困境

互联网舆情的兴盛和强势,实际上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人们将生活中经历的,或仅是听说不良现象与网络传播的、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相联系,并用网络作为宣泄不满和失望情绪的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这些情绪、态度和意见就会通过互联网舆情迅速相互传染、放大,使公众丧失对社会秩序公正的信心。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对策

3.1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1)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3)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4)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nlc202309032141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完善互联网舆情的法制管理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4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5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國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6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7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

3.8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发布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

4结论

网络和传统舆论的结合,使互联网舆情传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舆情正以它特有方式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舆情的复杂性,互联网舆情同传统舆论一样也具有两极性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舆情的特点,通过舆情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方法。互联网舆情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期待互联网舆情研究理论和实践都能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互联网舆情传播和引导能力,努力营造基调积极、平稳有序的国内舆情环境和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情环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毅.互联网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0.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274-275.

[4]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互联网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6-49.

[5] 陈永刚.互联网舆情研究.情报杂志,2011.6:86-87.

[6]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9:79-81.

[7] 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南宁: 广西大学,2005:42.

[8] 许鑫,章成志.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情报科学,2008 (8) 1194-1200.

篇5: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联系电话:***(***)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二郎坪中心校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由中心校负责,设专职网络舆情监督员,各学校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管理员职责

(一)网络舆情监督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西峡网、西峡吧、市委书记留言板、局长信箱等网站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相关单位舆情主抓领导,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中心校。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本单位网站的舆情,及时向网络舆情主抓领导通报备案;发现舆情或接到各学校网络舆情监督员的舆情通报后,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和网站管理员报告,对舆情进行控制和引导;负责向网络舆情监督员及时反馈舆情的控制和引导情况。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如发生舆情,由本单位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工作小组负责引导或直接删除有害信息。

(二)经监测发现在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本乡镇的舆情,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上网。

第五条 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6)损害二郎坪教育发展的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六条 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二郎坪中心校

篇6:为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

二是建立应对廉政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县纪委各职能部门尤其信访举报、纠风、执法、效能、案件检查等部门在受理举报投诉、办理案件等工作过程中,发现可能诱发网络突发舆情的,需及时向廉政网络舆情监督工作部门通报。廉政网络舆情监督工作部门接到通报后,根据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的,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判,对可能造成廉政网络突发舆情事件进行预警,组织人员进行重点监测,并迅速核实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和蔓延。不断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引导,经常性地组织反腐倡廉评论人员,围绕反腐倡廉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撰写发表评论文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对一些不明晰的网上举报线索,要及时组织人员上网跟踪,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防止恶意炒作。

三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对廉政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要依纪依法及时调查处理。针对舆情信息反映的内容和性质,根据委局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由分管领导组织机关相关部门迅速核查,并提出初步定性意见,经纪委常委会研究进行定性处理。做到快查快结,普通问题须在一周内调查结束;疑难问题须在一个月内调查结束。对一时不能查清的,视情况动态上网公布受理和进展情况。

四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联动机制。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既要各司其责,又要密切配合。信访举报部门要切实做好电子举报信箱信件的筛选、梳理、上报工作,宣教部门要积极加强与宣传、公安、检察等机关网络管理部门沟通联络,促进网络监督信息共享,增强工作合力。其他职能部门及乡镇纪委和县直单位纪委(纪检组)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各自职能范围的廉政网络舆情工作。

五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工作奖惩机制。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对监测到的廉政网络突发舆情及时上报,按照廉政舆情重要程度、是否本地、本单位舆情,及时上报县纪委宣教室。因通报及时,有效化解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的,县纪

委将给予表彰。对已在互联网及其他新闻媒体扩散而所在地(单位)纪委(纪检组)迟迟没有上报,或故意隐瞒不报的,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对可能引发网络突发舆情的事件未及时上报,导致预警不及时,引发重大网络突发舆情的,进行通报批评。

篇7: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

自银川市政民互动平台、短信平台、贺兰县“一把手”信箱、微博开通以来,网民通过这些平台反映的民生诉求也与日俱增,贺兰县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强化措施、健全机制,着力把该平台打造为县委、政府“问政于民”、与社会公众联系沟通的“新型桥梁”,全力推进贺兰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注重落实。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网络舆情办理工作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服务协调的方针,县级领导总负责,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民众反应的诉求及其所涉及部门,要求第一时间调查核实,作出正面回应,公开处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对于重大事件,承办单位向县委、政府主管领导请示后及时在相关网络媒体公开发表客观公正的意见,从不同角度澄清负面不实言论,积极参与网上跟帖和讨论,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二是强化管理,明确职责。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政府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长、公安局长为副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贺兰县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互联网舆情信息监测办公室,负责网络平台实时监测及网上答复工作。同时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舆情办理

1员,配合做好全县互联网舆情处理工作。

三是完善机制,确保落实。制定并下发《贺兰县舆情督办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时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领导,要求相关部门按领导批示要求,认真办理网民反映的问题。根据承办单位舆情问题处理情况、网民满意度直接与单位季度绩效考核工作挂钩,确保承办单位能实实在在把网民反映的问题彻底处理好、解决好。

篇8: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总结

近年来, 国家经济经高速发展, 社会变革加剧, 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划分逐渐呈现等级化态势, 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民众之间开始产生对垒观察的情绪, 有的时候面对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 身处不同利益区域的民众容易根据自我的情感需求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 有时甚至会就同一事件分析研判得出截然不同的对立信息, 而这些对立的情感诉求一经网络这个绝佳扩音平台的放大释放, 极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关注的目光, 引发网络舆情风暴, 影响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分析

1、受关注程度高, 监控引导压力大

网络舆情又称网络舆论, 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具有强大的导向性和交互性, 响应者众多, 参与程度高。因此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并且因为其自身的成因敏感而被网络广泛关注, 成为舆论焦点以后, 突发事件的每一步处理流程都容易激发网络口水战, 形成舆情风暴, 使得所有和突发事件有关的当事人快速的陷入舆论漩涡, 压力倍增。因而, 面对汹涌的网络舆情, 在监控引导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牢记过犹不及的道理, 把握好监控管理的尺度, 审时度势, 合理、合情、合法的发挥引导作用, 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次生影响, 导引传播态势向积极方面发展, 与此同时, 要积极拓宽网络媒介的作用和功能, 使其由单一的扩音筒转变成多纬度、立体式的缓冲器和减压阀, 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消除不良影响。

2、偏差性强, 容易降低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网络舆情的传播参与者, 一般为网民, 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根据人类生体伦理特点, 处在身心都尚在发育期的青少年, 由于受到社会经验不足、对情势的判断掌控能力不强、性格容易热血冲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极易沦为别有用心者的无辜牺牲品, 可能会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凭着自己尚不成熟的主观判断盲目参与次生的网络谣言传播, 武断的根据片面信息肆意批评、左右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 影响正常的事件处理, 无端耗费相关部门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给他们做解释沟通, 间接降低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建设分析

1、明确建设目的, 健全组织程序

有的放矢, 善磨其器, 才能事半功倍。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建设初期, 首要的任务便是明确建设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高屋建瓴, 在宏观上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引导方向, 消除事件次生的不良影响,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此同时, 进一步提高快速应对针对突发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舆论导引应急处理能力, 最大限度的减低由事件本身带来的信誉损失,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另一方面, 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组织程序, 明晰管控工作的细致流程, 从上至下, 畅通监控管理的渠道, 明确各级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在统一指挥, 统一行动, 分工合作的基础之上, 合理融入职能保障原则、效率原则、常态原则等多项成熟的管理原则, 形成职责分明、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舆情管控体系[2]。

2、完善预案, 重视信息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风暴往往来势迅猛, 爆发突然, 因此预先制定完善的管控预案, 有利于相关部门科学及时、果断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具体来说, 一份完整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控预案应该具备以下一些主要内容。一是具备前期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评论监测与预警系统;二是具备针对突发事件爆发的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通报制度;三是具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控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四是具备专门的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 并能够给予其必要的日常工作培训与管理。

另一方面, 信息的及时报告与发布非常重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 信息源掌控的不对称性,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信息饥渴, 面对突发的公共事件, 公众渴望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政府对于事件的处理流程, 此时如果政府对于事件相关信息更新的不够及时, 很容易引起公众误会, 间接促进了以讹传讹的错误行为, 而当错误信息越积越多、越传越广的时候, 极易给人造成三人成虎的错误映像, 导致偏听偏信的不良行为出现, 一旦跟从者众多, 将会最终激发网络舆情风暴, 危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因此, 对于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相关部门要特别引起重视, 要本着天下为公的情怀, 对公众负责, 对社会负责, 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布突发事件信息, 积极主动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 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论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结构不断调整的矛盾突发期, 处在这个时期的公众价值多元, 诉求多样, 这些都将给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带来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管控, 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面对铺天的互联网络媒体, 应该做到尊重媒体、善待媒体、利用媒体, 要积极主动介入事件的信息发布, 通过在主流的网络媒体不间断的更新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 形成意见领袖, 抢占舆论制高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 需要深入研究。要及时了解社会舆情, 客观解读网站、论坛、博客和QQ群等, 分析相关舆情内在本质, 把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主动梳理引导, 消除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情报杂志》, 2010 (12) 。

篇9: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监控

当下,网络媒体被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具有的匿名性、交互性、多元性等特点,使网络舆论呈现感性强于理性、浅显大于深层、分散多于集中的特点。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而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样,对于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如何对网络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属于“综合性应急管理”的新课题。本文从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失控;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思考这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失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闻评论、BBS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超越传统媒体的多元优势,同时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互动性、偏差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同样,凡在高校发生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容易迅速形成,对高校本身和社会影响较大。在这时候,任何不适宜行为,都容易对高校本身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控。其中失控的原因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缺乏自觉自律的“网络达人”把网络平台的言论自由当成绝对的自由,往往导致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忽略和漠视,都会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秩序。

其次,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新闻时,在短时间内,网络发布新闻会迅速形成舆论。学生通过在校园论坛(BBS)、网络中介平台、手机网络、QQ群以及QQ飞信上发帖,运用跟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网络的不可控性,使得事件的缘由可能经过交互流通而变得失真,甚至会出现和事实完全不符的现象。

再次,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的运营经验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域围。网络的发展还缺少一些技术的支持,如缺少对信息进行自动过滤的功能。并且不容易确定网络上的犯罪分子的身份。在法律方面的束缚也不够,尽管规定禁止在网络上发表某些言论,但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没有对人们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等。这些原因同样给高校增加了网络舆论的控制难度。因此,从管理学的维度观照高校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举措,关键在于构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其酝酿过程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爆发过程则比较迅速,并伴随有暴力等破坏性行为,这类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很大,已经成为考量高校的危机处置和信息管理能力的“事端域带”。因此,针对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构建的思考和研究,并以机制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舆论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营造,是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规避思考和举措,有利于对“学生集结滋事”前兆的有效掌控和制止。因此,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包括以下三点:

1.“首因效应”对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因素分析。“首因效应”,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指人的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因此,首因效应具有一种优先效应性质。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的个体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所以,习惯于按照“前信息”解释“后信息”,即使“后信息”与“前信息”不一致,也屈从于“前信息”,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同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存在“先入为主”的规律,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总是相信第一次听到的,而对后来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首因效应导致的“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左右人对事件的判断力。在互联网上对这些矛盾冲突中的“首因效应”进行有效的查询和梳理,找到突发事件“源头”问题所在,这是决定危机能否化解成功的关键。同时必须对各种网络舆情实施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从而达到掌握突发事件处理主导权的目的。

2.对舆论引导和舆论保护的重要性。观照当下的网络论坛(BBS),已经成为反映学生群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电图表”,一旦“图表”波动扩大,很容易形成无具象的“网聚力量”,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尤须警惕和正确引导,因为运用得当与否决定成败。而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监控机制的构建与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存在直接关联,对于校园舆论引导和实施舆论监督与保护则具有重要作用。

3.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构建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将有助于高校在舆情应对中发挥“主场优势”。因为掌握的信息远比学生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通过校园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不失语、不妄语;发挥网络信息快捷优势,有节奏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利用校园与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有力地引导舆论。同时开展舆论监督,通过与学生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关于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引导学生在最根本问题上应有的态度,缓释学生某些不满情绪的扩大化,以达到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思考

应对,亦即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面对、控制和处理。所以,高校网络互动平台和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必须体现作为应对主体——大学生的多元性、应对过程的全阶段性和应对客体的全风险性。以下从六个维度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增强规范性

为加强对校园网的舆论引导和应急舆情监控,建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任组长,学工部(处)长、宣传部部长、保卫处处长任副组长,各系党总支副书记为成员的网络舆情监管领导小组。由党委统一指挥相关部门,防止问题和矛盾堆积和延误,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通过统一指挥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单位自主负责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在对网络信息的高效管理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二)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增强调控性

基于校园网络危机侧重于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监控,还需要建立两支队伍:一是在教师层面,建立由校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网络舆情监督员和管理员组成的网络舆情协管队伍;二是在学生层面,建立以系、年级和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信息员的网络舆情联络队伍。要求该两支队伍必须执行有效链接和互动,教师和学生成员必须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增强互动性

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开展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校园网上交流和沟通,便于学生反映问题和个人心理倾述。这些做法以快捷和節省费用的方式有效拉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上对话,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转化,亦即通过网络载体,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以增强交流的互动性。

结语:网络环境下,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于掌控网络舆情的动向至关重要。因为网络环境下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信息传播具有“菌殖效应”,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改变事态的趋向。但反思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源头往往出自网下。因此,我们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学生共建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及时预见和把控“菌殖源头”,杜绝利用校园网络诱发学生事件的突发。

总之,构建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需要运用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以形成统一的舆论氛围;还需要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更需要构建以生态文化为主导的绿色网络文化品牌,增强校园网络建设的审美性,秉承以人为本理念营造校园、师生平等互动环境,以从善、从美、从真、从德的大人文理念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多元的社会现象和网络信息,培养学生以文化自觉实践文明消解低俗的文化自律。同时以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引导、保护和监控,才能成功化解危机和有效解决学生突发事件,从而实现高校对热点舆情的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过程中实施的危机应对和危机管理,有效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著.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锅炉安全管理题库下一篇:我喜欢骑自行车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