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2024-04-09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精选6篇)

篇1: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阜蒙县公安局网安大队 陈广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已经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这给公安机关的公关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做好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是维护人民警察形象、赢得公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网络公共关系,危机公关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不但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更为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大众媒体。互联网具有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化和资源无限性等传播优势,集个人传播(如QQ、ICQ电子邮件)、组织传播(如BBS、新闻组)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具备强大的整合性,并且网络媒体的运作目前正在逐渐规范、成熟,已拥有相当大的媒体影响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其中67.4%的人为18-35岁的年青人,82.2%的人是中专以上学历。这类网民年轻、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是最具活力的市场消费群体,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组织梦寐以求的的公众资源,是组织形象、品牌塑造的理想主力公众。并且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发展,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中国经常上网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已经有1/4的网民经常在网上购物。

作为公共部门的公安机关也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媒体的重要价值,在建设和完善公安网站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占领思想阵地,不但提高了警务工

作效率,造福群众。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塑造公安队伍良好的形象,有效预防网络公关危机,也是网络公关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安机关要提高自身形象,实现良好警民联系和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的需求,有必要加强网络公关建设;构建在互联网上的警察网络公关可以实现警务公开、密切警民联系、危机化解、民警反馈与民意测验等功能。加强网络公关的建设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包括建立门户网站和培养专业的网络公关人员,软件包括网络公关意识的培养,投公众之所好,注重服务性和注意网络安全,增强保密性。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公安机关渐渐拉开了“公共舆论网络公关”大幕,警察的公共关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公安机关都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些专设机构负责警民互动、警队形象建设、涉警舆情、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鉴于网络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安民警再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必须主动通过网络寻求与媒体、群众的良性互动。在信息时代,“网络公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关的重要手段。

一、公共舆论网络的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的影响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手持摄像机”的时代,使我们步入了一个“处处都有评论员,人人都是语法家”的环境。舆论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时快速,甚至是“秒杀”,传播的内容涵养丰富,主体立论自由,载体开放多样,空间直达全球。特别是现在,我国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种矛盾滋生,更是给网络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旦有激发网民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为诱因,有传统媒体的介入,有大型商业网站推波助澜,如果政府部门稍有应对不及时,都可能使“小问题”衍

变成“大矛盾”。公共舆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了不少难题,但这更是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公安机关重视和发展公共舆论网络公关,要求公安机关加强网络公关队伍建设,更加要求全体公安民警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公安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公安机关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公安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个别媒体记者的恶意炒作以及受众的恣意听取和传播,给公安工作和公安形象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公安机关在业务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也因多种原因,客观上出现一些易形成媒体负面报道的现象,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开展不力。面对这种局面,公安机关如何积极深入广泛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并在构建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下更好地发挥公安舆论引导作用,掌握宣传主动权,提升公安宣传水平,已成为公安机关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公安网络公关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公安机关都建立了官方网站,开展警务公开和宣传工作,不少地方还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中心,组织网评员队伍,对网络公关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意识较淡薄,重视不够。“网络公关”是依托互联网提升形象,为现代公关提供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的手段。它是信息时代的全新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方兴未艾。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对网络公关认识不足,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忽视网络舆情引导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信息不及时,更新滞后。各地公安建设的官方网站,信息更新普遍不够及时,有些县区的网站“一穷二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此外警务公开内容可读性差,对网民缺乏吸引力。

(三)队伍不专业,基础落后。各地的网络舆情引导员多为兼职,一旦网络公共危机突发则临时集中开展工作。涉警网络公关既缺乏工作预案,又缺少指导培训,组织、运作和协调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程度较低。

(四)处置不及时,反应迟缓。公安机关处置网络公关危机时方法简单、反应迟缓,往往不能适时地掌握话语权,使一些网络媒体或别有用心的网民有机可乘,炒作涉警负面信息进行丑警宣传,损害公安形象。

(五)单方面宣传,缺乏互动。目前各地公安的官方网站普遍存在偏重自身包装宣传,业务咨询、民意收集、交办反馈等互动模块功能不强,网络政务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其他政府部门。由公安机关到群众的单向沟通方式,无法实现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公安机关做好网络公关工作的对策

(一)依托门户网站设立公关据点。目前,各级公安官网来路芜杂,域名长乱难记。很多地方为图方便使用个人博客建设网页,部分基层警队甚至使用交友平台或qq空间建立网络公关据点。这些“白手起家”、根基不牢的网页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或被冒名顶替。公安机关应依托新浪、网易、搜狐、百度等有实力的门户网站建立官网,利用他们成熟的互动平台借力上位,以方便群众访问、警民互动,增强影响力。

(二)强化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主流媒体都已经依托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平台,公安机关更应该与他们密切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地方媒体的网络版做好公关,加强形象建设与信息源头的管理控制,及时删减发表在网络城市社区的不负责任的主题和留言。

(三)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随着近年来网络公关危机事件的不断出现,公安机关应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完善网络

危机处置的法理依据。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剖析典型个案,做到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分配警力,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应对水平。

(四)加强业务培训,丰富引导手段。要设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加强对公关工作的指导培训。面对来自网络的质疑,公安机关必须处变不惊,帮助网民冷静、正确地分析问题、真诚地解决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回避或解释。同时要研究处置策略与引导技巧,以虚实结合的多种身份注册不同用户,多角度入手引导舆情向我靠拢,争取支持者,孤立反对者,打击煽动者。

(五)公安机关采取有效对策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是警察公共属性的体现,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赢得公众的支持配合,这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借鉴泰州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益经验并正视其不足之处,研究我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对策,有助于恢复公安机关的受损形象,强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四、网络公关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协调好“公关”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公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业务工作。做好基本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公关关系建设的前提。如果民众看不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有力举措,那么,“公关”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形成公信力。业务工作做得不好,一味搞“公关”,最终“公关”也就成了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事情。

(二)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意主动服务与被动应付的关系。“人民警察为人民”,作为人民的公仆,民警理应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主动为人民提供高效的服务。全体人民警察应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人民公仆”、“提供服务者”,逐步实现警察心理角色的转变。要摒弃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等着人

民找警察”,“出了问题才‘公关’,不出问题不‘公关’”和“只做危机‘公关’,不做形象‘公关’”的错误思想。

(三)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把握好“局部公关”与“全警公关”的关系。全国公安机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应该着眼于全局,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谨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仅有局部地区的“公关”工作做得好是远远不够的,做好公共关系建设要把握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不仅要“局部公关”,更要“全警公关”。

(四)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公共关系建设经验,无论是美国警方、英国警方、新加坡警方还是香港警方,都将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媒体是公安工作的传声筒,可以宣传歌颂,也可能成为谣言的散播器。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就要与媒体保持和谐、互动的关系,畅通与媒体沟通的途径,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五)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重“网上公关”与“网下公关”的关系。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公关”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网上警务室、网络发言人、网络访谈、论坛、博客、微博、播客、QQ等都是各级公安机关“网上公关”的重要方式。不过也要看到,网络的普及率依然有限,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条件制约。做好“网上公关”的同时,切不可轻视“网下公关”。

篇2: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事关公安队伍的形象、素质,事关公安工作的发展、突破,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机关抓好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公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公安机关的作风是公安队伍内在的素质的外在反映,是公安队伍宗旨观念的具体体现,事关公安队伍的形象,事关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事关和谐警民关系和社会稳定。因此,公安机关加强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永葆忠诚本色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讲政治上必须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自觉维护政令、警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公安机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良好的作风为保证。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和保障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公安工作的内涵更丰富了,视野更宽广了,责任也更重大了,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以和谐理念指导公安实践,认真落实“两个最大限度”的要求,有效维护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打牢执法为民思想基础,密切警民关系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要有过硬的纪律作风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加强新时期作风建设,就是要把公安机关几年来的一系列教育整顿活动的成果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执法为民。

(四)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坚持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实履行公安职责,依靠广大群众,实施综合治理,才是根本的出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着特殊的时期,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公安机关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对此,也只有坚持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创造工作佳绩。

(五)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化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纯洁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随着基层公安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安机关的执法执勤活动又比较分散,广大公安民警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侵蚀。消极腐败现象对公安队伍的侵蚀渗透不可低估,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免疫力,才能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警。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素质、快节奏、求实效,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公安工作又快又好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和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不能就事论事,要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以整风的精神来促进领导作风的转变。要深入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作风漂浮、不思进取、不抓落实以及缺乏自律意识等问题。转变领导作风,必须始终立足基层,深入基层,依靠基层。要尽量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对基层的直接监督指导,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把抓作风建设的过程,作为加强和改进领导自身作风建设的过程。以领导作风的转变,推动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二)、加强和改进学风。学习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从学习开始,差距由学习拉开,学习是进步的根基、提高的基础、安身立命之本。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各级干部和每个民警都必须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队伍,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更好的履行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篇3: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1) 自由性。互联网的开放性, 扩展了人们的公共空间,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 通过微博、论坛、博客等介质, 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 反映出自己的真实观点。

(2) 偏差性。由于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 甚至有人情绪化地把互联网当做情绪发泄的场所, 这些言论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害的言论。

(3) 突发性。网路舆论的形成往往十分迅速, 一个热点事件再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以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二、公安消防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1) 缺乏应对网络舆情工作的专业人员, 缺少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 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尤其是, 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不能进行科学预测、研判和引导, 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机制。

(2) 网络舆情收集、整理、研判的工作滞后, 缺乏应对措施和预案, 对于舆情危机事件的处置被动, 不及时。尤其是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 缺乏对舆情的引导和规范, 往往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

三、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建议

(1) 建立三项机制, 把握舆情导向

一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成立组织, 专人负责。我们应该提高全市的网络舆情监控队伍整体素质, 明确组织领导, 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监督员能力, 要求舆情监督员在日常工作中, 一方面要监测各热门网站、微博、论坛的敏感话题, 甄别、筛选有可能产生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信息;另一方面对舆情动态进行跟踪, 对负面舆情进行引导化解和控制工作。

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预案机制, 防患未然, 从容应对。建立网络舆情预案机制的意义在于在发现危机时, 按照事先设计的应对方案, 在最短的事件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预案可以针对在灭火救援和执法监督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总结归纳各个类型的危机事件, 预先制定详细周密的判断标准, 包括舆情发生后的回应流程、处置措施、调动力量、善后处理等内容, 一旦负面舆情出现, 做到有章可循, 对症下药。

三是建立舆情工作考评机制, 加强督导, 常态发展。首先, 要建立和完善舆情工作考核管理机制。就是建立具体的量化指标, 将网络舆情监测情况纳入各支、大队每月量化考评工作成绩, 规范网络舆情工作, 促使舆情工作常态化发展。其次, 要建立舆情工作督导机制。通过量化考核、定期通报、评先评优等方式, 加大对各支、大队的网络舆情工作的督导, 逐步将督导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 促进规范运行。

(2) 提升三项能力, 做好舆情监控

一是提高政治敏感度, 增强鉴别力。公安消防部队全体官兵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 充分认识应对涉消舆情的重要性, 提高官兵对涉消舆情的政治敏感度。要高度重视涉消舆情, 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 自觉培养关注涉消舆情的习惯, 当出现热点事件时, 快速反应, 及时应对, 及早处理。

二是提升应对舆情能力, 增强战斗力。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教育。通过开展多方面的系列培训, 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员的工作技能, 从而提高舆情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实战演练。精选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案例, 组织模拟实战演练, 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员的工作能力水平。

三是提升网络宣传能力, 增强公信力。在日常工作中, 要开辟网络阵地, 应当依托微博、博客、论坛、政府网站、通讯网络等网络宣传平台, 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正面宣传消防工作, 弘扬消防部队工作主旋律, 用积极、客观、正面的信息占领高地, 树立公安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负面的涉消舆情, 针对性的开展交流、沟通和引导, 积极发言, 确保在重大涉消事件上不失声、不缺位。

(3) 加强三个协作, 注重沟通交流

一是与部门联勤, 加强协调, 整合资源。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中,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对明确提到涉及警种和部门的问题, 舆情监督员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二是与媒体联动, 积极引导, 为我所用。公安消防部队要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接触, 借媒体之“口”为消防部队“说话”, 借媒体“权威”引导舆情走向, 抢占话语制高点。

篇4: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关键词】公安机关 执法规范化 建设

提高公安机关内部和谐、确保公安部门严谨工作、加强公安机关执法力度,促进社会安定,自然离不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近些年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上日程,所以对公安机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突出公安机关执法程序标准化、执法监督方式严格化、执法设置全面化等。要想做好这几项工作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加强引导很关键,因此推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必须要解决好现代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定义解析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就是要求公安执法人员一切执法行为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完成任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使自己的权力、明确自己的职权,按照规定去执行自己的责任。警察权力的行使,必须是经过法律明确授权的、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不能逾越法律,从而实现严格、公平、公正、文明以及高效性的执法目标。

二、目前公安机关规范化建设现状分析

1、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作风不扎实、执法力度不够,并且个别民警不能严格履行执法规定,执法随意性、执法程序不严格等现象。调查发现目前对《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

2、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安机关内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公安机关内部分工过于细致、很多执法部分存在重叠现象,这样导致统同一系统不同部门却有相同的执法权力,在执法时必定会出现职权交叉的现象。例如,派出所和治安部门、特警巡逻,这些部分都可以对嫖娼卖淫、赌博案件进行查出,这些部门甚至还出现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并且在处罚上却只是草草了事,管理职责很难落实到位。

3、警力不足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调查,某县公安局一线执法民警现有160人,某市是某县公安部门之一,大约有80%以上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警力不足导致管理警力管理严重被削弱、很多特警人员只是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很少对学习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在执法过程中很难做好细节工作。

三、如何推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1、推动执法规范性建设

执法规范性建设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转变执法观念,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要靠全体民警共同提高执法力度、提高思想觉悟,真正的领悟“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等理念。要让这些基本理念真正的融入到民警工作后中、贯穿到每项执法工作中。因此,这就要求领导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贯彻“以人文本”的工作原则,以身作则做好带头工作。

2、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通过上文我们得知,很多地区存在警力不足现状,这个现状的存在导致公安部门民警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执法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盲目追求成绩,为了提高考核成绩经常出现执法不规范的情况,所以说为了更好的推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落实到实处。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要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被动执法向主动执法转变,从而为社会安定打下坚实基础。

3、正确引导执法行为,加强制度化建设

从2008年奥运会到现在,公安部门就曾经多次提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等理念,通过近些年的实践验证,以上执法理念确实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所以说目前执法规范化已经涉及到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为人民服务等方面,我们要认真贯彻文明执法理念、为人民服务等方面,认真领悟执法规范化建设理念的先进,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塑造民警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公众形象。加强制度化建设,是推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执法程序化环节薄弱等问题,需要对原有的执法制度进行归纳梳理,牢牢抓住调查取证、立案程序、伤情鉴定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修订相关条例,以此来规范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规章制度更符合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结束语: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为了确保公安执法部门实现严格、公平、公正、文明以及高效性的执法目标。实现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一般从制度规范化、整体制度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以及提高执法规范化等方面出发,并且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体系,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推荐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途径,从而推动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易继苍.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述评[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01:22-27.

[2]孙巍.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探析与思考[D].山东大学,2013.

篇5: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的原则,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区为框架,以多层卡点为支撑,以社区警务为依托,以巡逻警力和社区民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组织为辅助力量,警民联动、专群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策应,整体联动的全时空的县城三级巡逻防控网络。

一、构建县城三级巡逻防控工作大格局。

(1)县巡特警大队负责县城主干道和繁华区域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工作,构成城区第一级巡逻防控网络。各县巡特大队是该县巡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巡逻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以及对从事巡逻工作的民警进行集中培训等任务,确定巡逻区域、巡逻时间、巡逻方式及巡逻力量,并根据治安情况的变化和巡逻控制的需要进行调整。

(2)各城区派出所巡逻中队主要负责城区次干道或背街小巷的巡逻防控工作,构成县城第二级巡逻防控网络。

(3)巡防大队及其他巡逻力量负责城区、社区的巡逻防控工作,构成县城第三级巡逻防控网络。

(4)交警大队巡逻中队负责县城主要交通路口的巡逻防控工作。

二、改革巡逻勤务机制,实行巡区责任制。

深化巡逻勤务机制,坚持“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以快制快,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严密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各县公安机关要根据本地地域特点、治安、交通状况等情况和实现快速反应的最低时限要求,划定覆盖县城的巡逻警区(巡区)。按照重要程度分级设置巡区。县城主干道、闹市区、公共广场等繁华地区的重点要害部位周边,为重点巡区,原则上以徒步和自行车巡逻为主;其他巡区以机动车巡逻为主,可辅以自行车和徒步巡逻。确保城区不留死角,把易发案、秩序乱等部位作为巡逻重点,加大巡逻密度。通过高密度、多层次的治安巡逻,提高人民群众见警率,营造强大的警务威慑力,增强城区广大居民的安全感。巡逻必须规范、定人、定线、定时、定职责、定行为规范。巡区内,可结合实际设置巡逻岗亭或治安卡点,确定必巡线和必到点,还可以在进出县城的交通要道上设置治安交通检查站,强化县城周边路段和附近地区的控制,严密县城外围控制防线。

三、建立健全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

(1)充分发挥县局指挥中心在巡逻防控网络中心的龙头作用,建立一级接处警的快速反应机制。县局指挥中心负责全县巡逻力量的指挥调动,并可以直接指挥调动街面在巡警力。县局指挥中心应当根据110警情的性质和轻重缓急程度,指挥调动有关部门或就近警力,实现一级接处警。要把加强信息通迅手段建设作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重点,建立覆盖县城城区的无线通讯系统,为快速反应、合成作战提供技术保障。

(2)加大巡逻警力机动化装备的步伐。在城区增加机动车巡逻,不断地来回巡察,这样既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又进一步缩短时间,提高现行犯罪的抓获率。

(3)制订各种重大突发案事件处置预案。合理、科学的案、事件处置预案,不仅可以保证各巡逻警力接重大警情后处置有章可循,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处置的工作效率,增强对突发案、事件的势态控制。从而牢牢把握住防控工作的主动权。

四、加强巡逻警力与其他警种多位一体的动态防控网络建设,达到警力的合理利用。

科学合理地统一指挥,调动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民警、武警、消防官兵等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在动态情况下,切实把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多警种警力资源“联合作战”的工作模式,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效能。

篇6:公安机关应如何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水平,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在情报信息收集方面公安机关应加强情报信息的体制建设,建立起一套层次分明、衔接有效的情报工作体系,各情报工作“点”负责全面收集辖区内的各类情报信息,并对各情报工作“点”上报的属于该行业的情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研判;拓展情报信息的收集渠道,广开信息源,全方位收集情报;狠抓情报信息的研判、运用,通过对基础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判断,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普通性、倾向性、预警性的问题,从而发挥其辅助决策、指导实战的作用;情报收集人员还应.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在情报信息分析上,要打破传统的分析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的分析方法,努力挖掘切入点,提高研判成果的精确性,促进对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的情报信息收集,为促进流动人口的管理,公安机关还应应:

一、认清形势,提高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面对如今城镇化、市场化加速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各公安机关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方案,明确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二、进行调查摸底,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暂住人口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做到流动人口“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及时掌握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三、公安机关应落实措施,强化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以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发现得了、控制得住”的工作目标。

四、完善信息,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及时更新维护信息系统,提高管理的实效性,还可进行网上布控、注销提醒等实战功能,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更新观念,切实转变管理工作方式,实现由“全面管理”向“全面掌握、重点管控”的转变。

六、强化宣传,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那一刻我读懂了母爱作文,明白了母亲的爱下一篇:五华区民政局行政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