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丧葬文化对比

2024-04-27

中西方丧葬文化对比(精选6篇)

篇1:中西方丧葬文化对比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哀悼人死为丧,处理尸体为葬,丧葬礼显然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诞生礼在婴儿未曾出世前已经开始,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前展;丧葬礼正好与之相对,在人已经去世后举行,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后拓。诞生礼把人接进社会来,丧葬礼把人送出社会去。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正是在这种生死对照、来去比较的情况下,丧葬礼的种种特点才得以凸显。

丧葬方式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因此,不同地方,丧葬礼俗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重肉身,轻灵魂,认为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始终未断,缺少对死后图景的构想;西方宗教性的丧葬礼仪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下面通过比较中西的丧葬礼仪来进一步了解更多的丧葬文化。[1]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死亡意味着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结,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中华习俗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葬礼仪式有许多的讲究和说法,让后辈之人去遵守它,以彰显出死亡的庄严肃穆。

1、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

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为了不使死者发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灵。由此可见,中国的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流传,时至今日,丧葬礼仪仍残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存着不少的旧痕迹。

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温情脉脉等,皆融入丧礼的每一细节。

“丧葬”一词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了,葬俗多种多样,丧礼上的物品亦是百态纷呈,但却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着。人类早期的丧葬活动只是为了保护尸体,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智力的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了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丧祭上才会出现各种各样为死者“上路”所准备的物品,只是希望将死者的“肉体”保护好。[2]

2、主要的丧葬方式

在我国民间,人死后都要葬,因为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死去的人才能够得到解脱,或重生。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环境的不同,葬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崖葬、天葬等。比如,最为普及的土葬,人们认为人死后要“入土为安”,只有把死者土葬,死者才能够安息,这也表示“回归自然”。无论哪种方式,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3、丧葬的流程

人死之后,就会举行一系列的丧葬礼仪,它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了社会。但因为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人向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死亡不过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人死后,灵魂不但仍能和人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能够投胎转世。在这种认知下,丧葬礼仪也成为人生一项重要内容,而丧葬的流程也是很有讲究的。主要程序是:停尸仪式——报丧仪式——吊唁仪式——入敛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做‘七’——招魂和送魂。[3]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现代丧葬礼仪有下面一些具体礼节:成立治丧组织、发讣告、赠挽联、唱挽歌、献花圈、戴黑纱白花、守灵、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等。

4、丧后祭祀,悼念亡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也称“鬼节”,使我们悼念亡魂的日子。也许是天意,也许是迷信,每到人们缅怀已故的亲人时,上天或许也感受到了人们的思念,所以和人们一起流泪。

中国的死亡观念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族的特点: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始终未断,缺少对死后图景的构想,这是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相一致的,事死如生与重生并不矛盾,事死如生的根本目的是要以死庇生。丧葬礼是在为死者服务,更是在为生者服务。

中国的丧葬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明白中国有这么一种传统民俗文化。

二、西方的丧葬礼仪

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葬礼仪式多在教堂举行。

1、西方丧葬礼仪的形成

西方丧葬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近现代以来,由于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

2、主要的丧葬方式

西方的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

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它不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们休闲的胜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

3、丧葬的流程

西方丧葬的主要程序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现代西方,社会工作兴起,对西方丧葬礼俗改革又推进了一步。丧事不再是各自操办,而是由殡仪馆“一条龙’’服务。宗教仪式、纪念仪式均在殡仪馆进行。送葬也由殡仪馆灵车送。西方社会对死者相当敬重,殡仪馆接送尸体时,其它车辆主动让道,并鸣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肃立。

三、中西丧葬礼仪的主要差异

1、宗教文化不同

中国: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西方: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

[4]

2、伦理文化不同

中国: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西方:西方的伦理道德观,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3、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

中国: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

西方: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4、礼物文化不同

中国: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西方: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

综上,丧祭礼仪是一种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也是生者对生命最直接的诠 5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释。中西方丧葬礼仪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参考文献:

[1]黄勇.《人生礼俗》.京华出版社.2005年5月.[2]万建中.《图文中国民俗.丧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2月.[3]姜越.《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现代出版社.2010年5月.[4]钟鸣旦著,张佳译.《礼仪的交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

篇2:中西方丧葬文化对比

摘要 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伦理、颜色、礼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究其根源,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关键词 丧葬文化 中西文化 差异

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无论中方还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还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从中美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差异。

一、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宗教文化不同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明代小说《金瓶梅》中所描绘的李瓶儿葬礼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

2、伦理文化不同

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

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3.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

4.礼物文化不同

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时期,社会文明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对人为操作的崇尚。他们心目中早早就建立起了这样一个信念:生活中没有什么会先天赋予,一切必须靠人为的进取和造就。人应该努力去揭示世界真相。他们作为个体的人在环境面前是自主的,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能独立影响环境。他们的主创精神使“个人本位”思想得以产生而巩固。中华文化发生的初原期,农业生产劳动始终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世世代代以农为主的民族,客观上便生活于对自然给定性的绝对依赖中,在内心深处相信惟有自然的给予才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对天意的顺从居主导地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信奉的经典。作为个体的人面对环境是不自主的,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无法独立影响环境,只能凭借给定的关联安身立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宿命论色彩明显与这种观念一脉相承,这也为迷信提供了有效基础。伦理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忠孝礼义、三从四德均展示了天人合一思想上的中华文化的负面因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参考文献:

[1] http://

篇3: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 意思是耕作土地 (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 , 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871年) 一书中, 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 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 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 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 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 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你应该到医院看看) 。”不料, 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 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 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 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 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 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 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 因此客人吃饭后, 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 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中国人路遇熟人时, 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 老兄, 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 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 (你胖了) ”或“you are so thin (你又瘦了) ”, 即使比较熟悉, 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 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 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 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的英文很好) ,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 我的英文很差)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 ”“No, 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不,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1)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2)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3) 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 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 因为他们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 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 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 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 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 就得搬出去住, 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 老人帮助照看小孩, 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 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啊)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 通常招呼道:“Hello (嗨) !”“How do you do (你好) !”“Nice day, isn't it (今天天气很好, 不是么) ?”对于别人的赞扬, 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 并有一套谦虚之词,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 (谢谢) ”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说贪心)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请随便用) !中国人送客人时, 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 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 (再见) !”“See you next time (下次见) !”“Good night (晚安) !”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 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 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 如“妖、奸、奴、妒”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 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 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 也存在着很多分歧, 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 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 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 这是客观形成的, 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 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 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 维护国家的安定, 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 互相学习, 这样, 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P57-59

篇4:西方丧葬习俗的文化解读

关键词:西方;丧葬习俗;基督教;平等;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98-02

文化具有一贯性、持久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十分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所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种能力和习惯[1]。习俗往往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约定俗成的通则,却往往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丧葬习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它是深层次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是各种文化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本文将对西方丧葬习俗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以期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西方传统葬礼习俗

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徒,西方丧葬礼仪几乎都是宗教式的。传统的葬礼主要包括停丧、守灵、弥散、下葬等几个环节。

停丧。在西方国家,每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都要在神父面前进行最后一次忏悔,祈求天父宽恕自己的罪孽。通过忏悔和祈祷,使死者能正确看待死亡,摆脱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更衣,整容。人们从洗礼池舀出圣水,并向灵柩洒圣水。然后将尸体放入棺材中,停放在教堂或者殡仪馆,并点上长明灯。

守灵。放置在教堂和殡仪馆的灵柩,由死者的亲友们轮流守护照看。

弥撒。由神父主持,介绍死者生平并唱赞美诗和祈祷。亲友们也在仪式上讲述死者生前难忘的生活故事,共同回忆和感谢死者与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绝大多数内容生动有趣,令人捧腹,引得人们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堂或殡仪馆通常会安排一段时间,让人们有机会“表达最后的敬意”,和遗体告别。

入葬。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神圣仪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们都身穿黑色衣裤,男士打黑色领带。墓地边安放两排椅子供亲友坐。神父还要在墓地为死者祷告,然后把棺材放入墓地,亲友们把手中的鲜花撒入墓地后就可以离开了。在整个过程,包括在教堂、送葬路上或是葬礼现场,亲友们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以避免打扰死者灵魂安静。埋葬后,工作人员把墓填平,插上十字架,立好写有名字和生卒年的墓碑。

现代社会中,西方葬礼仪式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下葬仪式,二是纪念仪式。下葬仪式通常都由殡仪馆操办。殡仪馆是私营的,大多是家庭经营,代代相传。人去世以后,由验尸官签署死亡证书,然后就由殡仪馆接手葬仪,一切事务全部由殡仪馆安排。送葬时灵车行进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亲朋的车,浩浩荡荡一个大车队。送葬通常是很隆重的,家属可以向警察局申请警车开道。每到十字路口,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都可以畅行无阻,过往的车辆都自动停靠在路边,并鸣笛示意,表示对死者的敬意。纪念仪式主要包括人生分享会和弥撒,通常在教堂举行。先是由牧师为逝者祷告,之后由亲属和朋友回忆逝者生前的故事。这个仪式后,亲属通常还要举办一个招待会,所有来宾一边观看以死者的人生历程为主题的DVD短片,一边喝着咖啡聊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事实上这也突显了西方人的一个主流价值观,分享人生的历练。

二、西方传统葬礼习俗的文化阐释

(一)基督教的支配地位

可以说,自从基督教出现后,西方文化就和基督教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西方丧葬习俗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基于基督教文化下的葬礼,不是个人的事情,是整个信教群体对于上帝的感恩,是灵魂得到永生的庆典。因此,西方传统葬礼举办主体是教会,其葬礼的整个举办过程,都是由教会来担当主角,由牧师来主持,无论是临终忏悔、沐浴,还是为死者举行弥撒,唱赞美诗,主持下葬仪式,教会都从始至终参与。牧师或者神父作为人与天父之间的联系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是原罪论,即人带着罪恶来到这个世界上。而要消除原罪,需要领受洗礼。水被赋予了涤除罪恶,拯救人灵的神学意义。”[2]在葬礼中,人们从洗礼池舀出圣水,并向灵柩洒圣水。洒圣水是对亡者的基督徒受洗身份所作的表达,显示出他是经过受洗而与基督一起死於罪恶,并且一起复活进入新的生命当中。通过临终的忏悔、牧师的祈祷,祈求天父对自己身前的罪孽的宽恕,以求得天父的宽恕,从而使灵魂升入天堂,与主同乐,得到永生。在神父的主持下给死者洗尸,意味洗去生前的罪过,干干净净地去见上帝。

(二)超越死亡的生死观

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做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是高贵纯洁的,肉体是肮脏低贱的。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独立于肉体又赋予肉体以思想和智慧。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肉体之欢而不能获得超越。希腊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宗教结合,成为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基督教正是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来建立生存信仰体系。认为个体生命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肉体是短暂的,而灵魂是永恒的。“灵魂是不朽的、不可灭的,我们的灵魂真的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3]面对死亡,人们虽然是肉体上的失败者,但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对西方而言,个人除了灵魂就是肉体,世界除了彼岸就是此岸,灵魂的不朽在于求善,是在彼岸的不朽。而人的死亡是灵魂摆脱现实罪孽,到达永生彼岸。死亡是生命的超越和升华。因此,他们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面对死亡。尤其是基督教徒们,他们认为死亡意味着升入天堂与主同乐。因此,临终前,西方人不是害怕、恐惧而是向上帝忏悔自己一生所犯错误,得到上帝的宽恕而入天堂、从尘世的痛苦和罪恶中解脱出来。葬礼上,亲友们有对逝者的不舍与伤心,但决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嚎啕大哭。悼念仪式上,亲友回忆、讲述死者生前的故事,整个气氛显得比中国轻松得多。

(三)人人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广义的个人主义,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Invidualism)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4]。它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和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一句话,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西方人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做人的基本权利,即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认为人都是天父之子,在天父面前,每一个灵魂都一视同仁,没有差别。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上帝的子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丧葬仪式都在教堂举行。西方葬礼讲究灵魂平等。在西方的丧葬礼俗中,注重的是对灵魂的安置和对上帝的尊崇,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等级观念和“孝悌”思想,不讲重殓厚葬,没有繁文缛节。特别到了现代,在美国西海岸和其他一些沿海州,遵循死者的生前爱好和个人意愿,葬礼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比如喜欢赛车比赛的人死了,亲人就把其棺材做成赛车的形状;老水兵死了,亲人干脆把灵车弄成巡洋舰的外形;葬礼也渐渐离开殡仪馆和教堂,把追思会带到家居、山上、海边、空中、海洋;葬礼上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哀乐,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死者生前最喜欢的音乐等。参加葬礼的亲友送的礼物,基本上是鲜花,而传统的中国葬礼,非常讲究死者的身份地位,亲友一般是送来祭幛,有布匹、白色调的花圈和灵房等,更加注重死者死后的感性生活。所以,西方葬礼上凸显的是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重个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因此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换句话说,习俗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西方国家围绕死亡进行的遗体处理、怀念、祭奠等一系列礼俗活动,无不透射出基督教的影子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是在基督教文化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大主导因素的影响下,西方人有其特有的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生死观。同时,习俗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虽然不是法律条文,但却有着很强的规范作用。违背了这些准则,不按习俗行事,就会受到公众的批评和谴责。在跨文化交际中,违背这些准则,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充分了解西方丧葬习俗,有利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B.Tylor.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郭金秀.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3]罗超,罗源.走向快乐、自由、诗意的人生———中西传统生死观比较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11,(6).

[4]张在钊,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传统[J].山花,2010,(2).

篇5:中西方文化对比

--对文化教化功能的再认识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趣事,是说不同国家的人弄丢了一枚硬币后的反应,美国人只会摇摇头,不再回想,日本人会回家做一番深刻的反思,德国人会在丢失硬币的周围仔细寻找。从这则趣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心理,而不同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比如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伦理道德与群体意识的儒家文化,其次就是宁静恬淡的道家文化。因此,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教化的中国人,在青年时期追求立足社会与实现个人理想,采取的是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在老年退休,要求减轻或摆脱精神痛苦与求助心切之时,便倾向接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与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并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群体与个体,保守与求新,讲“礼”与平等。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中国人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说法,就是群体观念的典型反映。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人更倾向于不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自己行事为人。因此西方人推崇个体文化心理。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庸中的“中”字意味着“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庸的意思是“平常”。《论语·率雍》也写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国,标新立异是不被肯定的,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众人所排斥。这种拒绝变化的儒家精神在中国造成强大的保守意识,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西方个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正是这种追求“差异”和“多样化”的“求变”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那种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西方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中国人信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出来。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男女老少等等。中国人推崇“抑己尊人”的处世原则,谈话时有意抬高他人地位而使自己显得卑微,因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谦称和敬称。汉语自称谦词古代有:仆、小人、愚、鄙人等,近现代有:学生、晚辈等。自称亲人谦词有:家父、家母、内人、犬子等,敬称对方亲人有:令尊、令堂、令夫人、令爱等。而西方文化心理强调平等。平等意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人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出平等观念。因此,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晚辈或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或观点与长辈或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顾忌后者的面子或权威。

篇6: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33 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 34 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 35 汉语中外来词的使用现状及原因

论零翻译在公司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37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38 谈网络英语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用法 39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The Lonely and Desperate Modern Ma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Hairy 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onism 41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误读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环境描写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浅析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自然主义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论小说《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dgar Allen Poe’s Gothic Stories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 A Withering Rose: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A Study on Cultural Shoc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87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89 从目的论看《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91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92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93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和中国后婚姻观的比较研究 95 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从精神分析理论分析《莎乐美》的人格特征 97 汉语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融合与碰撞:李安家庭系列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101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 102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104 Social Criticism in Wordsworth’s Concept of Nature 105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06 论《宠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107 汉英招呼语的对比研究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谈中国菜名的翻译 109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11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中英文动物俗语的感情差异研究--以“狗”为例 113 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15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研究

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 117 The Growth Topic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18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19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121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122 英语中法语借词刍议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124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 125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26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129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和《红字》海斯特的悲剧命运的比较 131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132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通过《紫色》中三位女性人物分析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135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136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37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40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142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 144 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 145 简论英汉习语翻译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讽刺 148 中英问候语对比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Aspect by Comparing Lin Shu’s Translation of Uncle Tom’s Cabin with Later Translator’ Versions 151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 152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153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154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155 从尊卑与平权的词汇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56 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 157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 158 从加菲猫看美国新个人主义价值观 159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

160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161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162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163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164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 165 论中英商业广告及其翻译 166 Feminism in The Awakening 167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6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169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170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 171 对比分析中美可乐广告中的文化差异

172 浅析《紫色》中书信体的运用

173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174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175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 176 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研究 177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

178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9 从《店员》解读作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心理 180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81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182 《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 183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184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185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 186 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 187 《野性的呼唤》的自然主义解读 188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89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90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191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 192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

193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94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195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196 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上一篇:秋天的花下一篇:公司乔迁搬新家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