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葬礼对比英语

2022-07-29

第一篇:中西葬礼对比英语

中西方葬礼文化的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母语迁移对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3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44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45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46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47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48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49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50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51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52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4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55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56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57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58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59 Influenc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n Ezra Pound 60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6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3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64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65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66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

67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68 浅谈汉语政论文中“化”字的翻译 69 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因

70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71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

72 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 73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74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75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 76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77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78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79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8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 81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82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83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84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85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

86 简述托马斯哈代和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87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88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89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90

91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92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93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94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95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96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97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98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99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00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

101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02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03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04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

105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06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 10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09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110 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Chinese and British Culture 111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12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13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14 英汉红色词的语义对比研究

11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116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析语法情景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 117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18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19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0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121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22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123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124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125 苔丝形象浅析

126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127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28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129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130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3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13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33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134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 135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136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137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38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139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140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141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142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14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

14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45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146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47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

148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149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150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151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52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153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154 中美家庭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

155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56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 15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158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59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16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61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62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163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史蒂芬•乔布斯基《壁花少年》 16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165 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 166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167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8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169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70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171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172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

173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174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

175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76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7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7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179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 180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18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82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8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184 中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内涵异同 185 曹禺与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观比较 186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87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88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189 论广告与文化

190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91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192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193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194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195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 196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197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 198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9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200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

第二篇: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韩馥竹

09130239

在人的灵魂告别肉体之后,为了诠释对生命的尊重,人们往往要将肉体入藏,当然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葬入肉体的形式也大有差异,古代已有石棺葬,土葬,水葬,石棚葬,沙葬,悬棺葬等等。而葬入藏之前,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形势的影响之下,也会产生不同地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葬礼。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遵从尘世生活规则,重肉身,轻灵魂,扬族群生命而抑个体生命;西方宗教性的丧祭仪式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

当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宗教、社会形式影响下,葬礼也具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例如„.. 中国的文化在葬礼的形式上表现得精致或繁复,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慎终追远”式的无奈和茫然,它除了沉溺于“生命苦短”的悲观意识之外就再也没有从死亡中超拔出来的勇气(1)。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人在丧祭礼仪上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简约形式,送花、追悼等,但人们在对死者以及死亡的观念上究竟有多大本质的改变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形式的变化已经是一个开端,所孕育出来的也许就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它的主要形式为(2):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

4.守铺。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

7.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 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10.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基督教文化认为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

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3)。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安静(4)。

它的主要形式为(5):1. 准备礼。 致候:主礼神父问候大家。 洒圣水:为纪念洗礼,并怀想基督的逾越奥迹。导言:主礼神父简介今天聚集的目的,并祈求天主对病人的降福。 忏悔式:(如果病人希望此时举行和好圣事也可以)。

2. 圣道礼。 读经:读经的内容,通常和耶稣基督治愈病人,复活死者、或给予痛苦的人希望相关。 讲道:神父可以简单的阐释刚才的读经,勉励病患和家人在天主慈爱的眷顾下,勇敢的承担病痛的十字架,把自己的痛苦,和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痛苦和祭献相结合。代祷:所有参礼者,可以为病患、家人、医护人员,及所有在病痛中的人祈祷。

3. 傅油圣事。祈祷:主礼神父邀请大家为病患祈祷。覆手:主礼伸开双手,覆盖在病人头上,祈求天主派遣圣神,赐予恩宠,医治并祝福病人。 祝圣病人油 。傅油礼:神父以刚刚祝圣的油,傅抹病人的额头和双手,并配以祷文。祈祷:主礼邀请众人一起祈

祷。

4. 领圣体。 天主经:这和感恩礼中领圣体的方式一样,先以天主经祈祷。 领圣体:与主共融。 结束祷文:领圣体后,神父邀请大家祈祷。

5. 礼成式、祝福式。 而在病患弥留时,可以和好圣事、傅油圣事、感恩圣事一并举行,并给予临终大赦。 当然,除了礼仪的部分之外,天主教会对临终病患及其家人,还有其它的关顾和照抚。

穆斯林文化认为葬礼,是围绕着关心死者遗体,并进行安葬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宗教文化、殡葬文化丰厚内涵的突出体现(6)。它起源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和教规。葬礼的形式和内容对穆斯林来说,伊斯兰教的前定观、平等观、和两世吉庆的思想决定着它的形式和内容(7)。伊斯兰最高教经《古兰经》上说:“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个人的寿限了”穆斯林的死亡观是人的生死有阿拉定夺,任何人都无法更改。阿拉给予生命住在生命,适当的收回生命,走向死亡,复命归真,这是穆斯林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并在次基础上产生穆斯林的葬礼文化。

它的主要形式是:1.在人临死前的弥留之际,近亲属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麦,团依拜”的经语(8)。

2.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眼睛,闭其齿口,整理容发,理展四肢,

用一块干净宽白布盖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三日必葬,葬必从俭”,外族、未洗浴者不许看亡者尸体。待葬期间不宴客,不披孝,不烧纸祭奠。葬埋程序大体有备殓、浴礼、殡礼、埋葬、坟墓五个方面(9)。

3. 备殓。 裹亡人的白布殓衣称“克番”(阿拉伯语译音)。男人殓服3件,大殓(俗

称大卧单)等长如身,上下长出7寸,宽4.05(俗称小卧单)等长如身,不留余地,宽也是4.05尺;衬衣上至肩头,下至踝骨,肩头开缝,宽约1.2至1.3尺,另加帽子1顶。妇女殓服5件,除3件与男子相同外,另加裹胸及包头各1件,一般为白平布3尺左右。

4, 浴礼,也就是洗礼,由三人承担,洗的顺序为先净下身,后洗头、面部,

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用两块浴巾分别擦试上身和下身。然后将亡人移至早已准备好的克番布单上,一层一层包裹好,用白布带系腰,扎紧头和脚,浴礼就此完成。

5.殡礼,浴礼毕后,将死者装入埋尼体(尸体)的大木匣子,头北脚南置于安静的

室内或庭院的洁净处,参加殡葬的人都要沐浴净身,着清洁衣服,殡礼为举意、抬手、大攒,不鞠躬,不叩头,不跪坐,大攒4次,向左右说“三里阿木”,殡礼即成。

6.埋葬。 三日必葬,葬不择时,实行土葬。人葬时将亡人托出木匣,“搭铺”放

入墓穴。坟取子午向,阿訇等跪坟北头,送殡者跪在南头诵经,然后埋葬。人死后七天、四十天、双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要请阿訇诵经、走坟,还用烫面炸油香(油饼)送亲友,表示感谢。

7.坟墓。 墓穴取南北向,长方型,一般深5尺多,最深不超过1丈,长6尺,

宽3尺。掘成后,又依穴内东壁高1尺处另挖穿堂,长5尺多,宽3.5尺,高2尺,下平上拱,其北端留土台作假枕,入葬尸体放于穿堂内,用土坯封口,然后填土堆成拱形墓冢。(10)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文化,人们对葬礼的理解都是对人类死亡的尊重。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11)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葬礼。

(3)《南京社会科学》

(4)《南京社会科学》

(5)百度百科——基督教葬礼

(6)[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7)[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南京大学出版社

(8)《穆斯林的葬礼》

(9)《各民族葬礼文化》,西藏出版社

(10)百度百科——穆斯林文化

(11)葬礼百度百科

第三篇:中西方葬礼文化差异

Funeral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 will talk about the funeral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f life is a trip, funeral is the end of the long journey. Death for people who believe in reincarnation does not mean the end of life, but the conversion of life. In other world .Funeral is to put the soul of the deceased to the underworld. The funeral ceremony refers to the etiquette of living deal with the deceased, and it is considered the last step of one’s whole life.

To Chinese people, death means the emancipation from earthliness. If people die in the house peacefully, when he/she is extremely old, we call his/her funeral ‘white occasion’. As a very admirable way of death that one’s life ends at home without pain and disease is people’s long-cherished wish of lifetime and it’s also the glory of the family.

Funeral preparation is ready shroud, coffin and for the dead. In China it’s very important and formal. There is a lot of custom taboos in this step. T he shroud is generally made from cotton. Nobody will like his/her shroud made by fur or silk, because Chinese believe that furs can make people into animals in the other life. Silk is not used to make shroud for it’s Chinese pronunciation ‘duan’ which means bad for the death’s children. The coffin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hardness of the timber, the harder the better.

A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eral, obviously, we must determine the person is dead. In China, people will cotton on the person’s nostrils to test whether or not people die. I t is named a fine cotton in The Book of Rites. A fine cotton is much accurate than directly testing by hand and show respect for the deceased. If relatives were sure the person had been dead, everyone started crying. Crying means starting the funeral ceremony. In some place of China, especially in rural, people always open the roof tiles to wish the death go heaven.

At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it is bathed in his deathbed. Then put shroud on for him before he death. Medium civil funeral have “停灵”customs ,continued for three days, five days or seven days, it shows relatives look forward to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ceased, set aside enough time to the escape soul can return to when there is physical dependence.

Western funeral rituals and customs are essentially religious funeral

rites.

Western

people

advocate “individual-based” and “individual-centered”, so people focus on resettlement of the deceased “soul” at the funeral. Father of repentance to him. This is also o hospice, so that the dying people will get correct view of the death of the deceased, and get out of the fear of death. At death, under the auspices of Father give the deceased corpse washing, dressing, religious meaning of his sins are washed away, clean see God after the priest want to pray.

Chinese cemeteries are generally located on hillsides since this is thought to improve Fengshui(geomantic omen ).The higher a grave is located, the better. At the graveside, when the coffin is taken down from the hearse and lowered into the ground, all present must turn away.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relatives throw a handful of earth into the grave before it is frilled. After the funeral, all of clothes worn by the mourners are burned to avoid had luck associated with death. After the coffin is buried, the keeper of the cemetery will also offer prayers to the deceased. Family members and relatives are presented with a red packed(A sign of gratitude from the deceased’s family, and the money in it must be spent).A white towel is also a sign of gratitude although it is also used by funeral guests to wipe away perspiration. The eldest son of the deceased will retrieve some earth from the grave to put into an incense holder, and the deceased will be worshipped by the family at home using an ancestral tablet.

Western funeral is religious funeral. The customs of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religions. Western funerals mainly pray for the deceased, wish souls ascend to heaven as soon as possible. Christians thought people should give the deceased’ soul need to be quiet after death ,so western funeral customs are simple and enmity. Confucian establish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uneral rites. I 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oul is immortal; it’s attached the gods, worshiped in the Temple. La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bring the “six reincarnation, reincarnation Health care “and other concep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local religion Taoism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ell. Chinese people mixed these different believe together, and formed Chinese funeral customs-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s the main body, the converg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s funeral rites.

第四篇:中西神话对比

编号

XXXXXXX学校

毕 业 论 文(设 计)

论文题目 东西方神话之异同

系(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1295011337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0年 4月

目 录

摘要 ........................................................................ 1 Abstract .................................................................... 1 1东西方神话概述 ............................................................ 2 2东西方神话的相同(似)之处 ............................................... 2 3东西方神话之间的不同之处 .................................................. 2 4 东西方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 3 5 结语 ...................................................................... 5 参考文献 .................................................................... 5

东西方神话之异同

XXX

(XXXXXXXX学校 XX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由于强烈的原始幻想性而产生的不自觉艺术创造,是人们数百年口口相传,代代相承,通过不断地艺术加工保存下来的文化作品。东西方神话都产生于人类初始时代,在与自然界的斗争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积淀成传统文化,因而中西方神话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因中地域、种族、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随着统治阶级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东西方神话又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 键 词:中西方神话;异同;文化;影响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ythology

XXX (XXXXXXXXXXschool,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mythology is a cultural story that the ancient people explained the natural phenomena with imagination, is a unconsciously artistic creation with the strong original fantasy, is preserved cultural work ,passed from mouth to mouth,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nstantly art processing.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ies are generated in the initial times of human being, pla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course of the struggle with nature, and then accumulated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they have some similar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race, natural condi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tc,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peopl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mytholy.However,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ies have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for later generations culture.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culture ;influence

1

1 中西方神话概述

人类最初流传和记载下来的文明中古神话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西方古神话, 集中西方先民生活、劳作、创造之智慧, 开人类文化之先河, 这一点是无容置疑的。双河并流, 历史繁衍, 最终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西方两大文明体系。神话作为文学的源头,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创造与风格,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的发展都不能绕开神话的影响。由于地域以及人身的差异, 使得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 既有相似之处, 更有相异之处。并且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中西方神话的相同(似)之处

中西方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的远古时代,和先民的生活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双方都有创世的神话,东方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和女娲补天造人的事迹,西方有上帝耶和华创造万物之说法,拯救世人于水火的故事。从地位上说他们都是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神,都是帮助人,拯救人的善类。都有大洪水的故事,中国有大禹治水,西方《圣经》中有诺亚方舟。都有不伦的婚姻,比如,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二者结婚并生儿育女;同样,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天帝宙斯娶的就是他妹妹赫拉作为天后,还有大洋神刻阿诺斯与其妹特提斯结婚生下三千海洋女神以及一切水源河流,以及地母该亚的另外两个孩子科俄斯和福柏也是兄妹通婚并生下了太阳神与月亮神的母亲勒托。无论是中国古代神话还是西方的希腊罗马神话都建立在人们想象的基础上,没有科学根据,只是先民们征服自然,创造生活的产物,都是中西方文化的源头。

3中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

由于东西方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种族以及神话产生时代的不同,中西方的神话故事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中国上古神话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这使得中国的神话不断处于增删变化和流失当中,现存的神话都支离破碎,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之中,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然而,希腊有一部长达四十八卷,近两万八千行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古希腊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庞大的神话传说体系。这些特点造成中英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也有许多相异的地方。

中西方神话倡导的主流文化各有不同。中国神话以真善美为主导思想,多是善的歌颂,并无恶的批判。如黄帝惩恶助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2

愚公移山,这些神话歌颂的都是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精神,反映的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和自我献身的精神。西方神话多夹杂有丑陋的因子,多宣扬不和谐不完美的元素。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诸神普遍缺乏神性,是人化了的神。他们和凡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性格中同时存在优点与缺点。希腊神话的这些特点也使欧洲的后世文学更具理性。在英国文学作品当中,主人公并不十分完美,往往具有一定的性格缺陷,这样就使文学作品更具人性和现实性。如宇宙的统治者宙斯,经常不让人类幸福,并时常偷情享乐。

神话是人类最初的文学。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的起源虽有着相类似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遵循着由零散到系统, 由野蛮到文明的基本方向,但其发展却有着时序上的不平衡,形态上的不平衡, 以及速度上的不平衡, 因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神话表象。中西方神话的象征意义也因各自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中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创世神话中, 西方神话以制造型神话为文化根源, 这取决于西方人群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发展进程;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神话却多为自然发展型, 这根源于历史悠久的农耕生产方式和某神某物的历史演变。

4中西方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人特别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他们丰富多彩的作品多来自上古神话。像《诗经•大雅•生民》中社稷的种种神迹,《楚辞》中诸神的出现,战国时期庄子笔下《逍遥游》中的鲲鹏的变化、三国时期曹植作品中洛水女神宓妃形象的塑造,均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唐代诗人取材于古代神话的创造,更是蔚为大观。柳宗元、刘禹锡等都曾用神话题材写诗,尤为著名的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李白诗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继承了上古神话的传统。他的诗中有大量神话典故,如: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射九日的后羿,撞折天柱的共工,以及嫦娥、修蛇、烛龙等等,其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描绘了一个活生生的神话天地,构成一种奇幻神妙的图景。唐代李威小说《柳毅传》,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其中就有大量令人赏析的神话情节。李贺的名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正是引神话入诗,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成为千古绝唱。唐代不仅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离不开神话,现实主义诗人也把神话作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素材,如大诗人杜甫出入四川的若干诗作,便把大禹的事迹当成吟唱的对象。

中国古代神话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手法,为中国文学叙事抒情的传统奠定了牢固的基

3

础。浪漫主义成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奇特幻想、生动的情节以及夸张手法的成功运用,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庄子创作的《逍遥游》、《德允符》、《大宗师》等散文,都出现了很多幻想,笔下的蝉、斑鸠、小雀、树、蛇、鱼,都会说话,这些丰富了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屈原《离骚》纯洁高大抒情主人公的出现,大胆地将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地糅合,发展了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使之成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唐代李白的诗歌,借鉴神话中的浪漫手法,将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使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他借用大胆的夸张,“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之体,抒无形之情,让奇情壮采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宋代的苏轼以神话中的浪漫主义为基调,借用想象与夸张,将豪迈的情感、坦率的胸怀表现得欢畅通透,成为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魏晋的志怪、唐宋的传奇、宋元以后的小说戏曲,不仅继承了神话的浪漫精神,而且吸取了神话的素材和艺术经验。清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光怪离奇、璀璨瑰丽;现代的鲁迅、郭沫若异峰突起,他们的作品都以奔腾澎湃的气势,大胆新奇的想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这些始祖神在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与壮大、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务。如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女娲,她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所以《山海经》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娲之肠所化。上古神话表现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的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即为后世文学提示了文学为人生的方向。

同样,西方人热爱自由,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和富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性格,也深受古希腊神话的深远影响,在其他的领域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在艺术方面,希腊神话入画的故事不胜枚举。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大师运用神话主题作的画已经成为不朽巨作。在心理学方面,弗洛伊德借用误犯杀父娶母罪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创造了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在英语语言方面,有些词汇如chaotic(混乱的)、hypnotic(催眠的)、martial(军事的)等,追根溯源都来自希腊神话。甚至连科技发展计划的命名都有取诸神话故事的,如我们常听说的阿波罗计划、波塞冬号潜水艇等。

4

5结语

中西方神话在人类先民初期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但由于各自特殊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是它们都为后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玉琛.神话比较:古代中西方思维之异同[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7(2):80-83. [2]

陈忠.中华神话故事[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3]

周乐.希腊神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董雅莉.东西方神话文化内涵的比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3):85-86. [5]

湘云.神话故事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

蒙静妮.中英文学作品中神话故事的对比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3):51-71. [7]李媛媛.试论中西方神话的民族属性与文化内涵[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44-147.

5

第五篇: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与融合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西方的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处于国际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理念。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对比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被普遍认同为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中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培育的被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与企业精神。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涵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企业文化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1]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西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无论在企业文化的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企业理当注重中西企业文化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使企业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1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1.1 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另一个国家最显著的方面。同时,价值观亦是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造成了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高绩效,鼓励员工创新、冒险和竞争。中国传统企业文化倡导“以义生利,义利合一”,“重情义,轻规范”。因此,中国的企业员工团结互助、有大局意识和群体意识。 1.2 管理的不同

西方企业管理表现为以“法理”为中心,重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特别强调制度和条例建设,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中国企业管理以“人情”为特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奖惩问题上还是在员工职位升降问题上都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为因素较大。同时,由于受到“君臣关系”的影响,中国的权力等级关系更复杂。高层管理者会有更多的权力,中低层管理者与西方同等级的管理者相比较而言被授予的权力较小。[2] 1.3 行为方式的不同

中西文化行为方式的不同体现在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两个方面。以直线思维为基础,西方企业文化重事实,重逻辑思维,重发现,追求精确,注重竞争;中国企业文化重先验理性,重直觉,重感悟,重整体性,容许模糊性,重和谐。[3]在沟通方式上,西方企业文化表现为开门见山,明确、直接的表达意见和见解,而中国企业文化则是委婉的、间接地的提出看法,不习惯于反问、追问。 2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企业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和民族环境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中西方文化形成的地理渊源和历史渊源不同,导致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1][2] 段维龙.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胡小燕.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研究. 商品与质量,2012(4):123-124. [3] 史燕. 中西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企业经济,2008(2):161. 2.1 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由于西方较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且一些国家始终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此,西方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第一,崇尚个人主义。不论是人权宣言,还是美国独立宣言都强有力的彰显了西方社会对于“个人”的推崇。“人生来就自由而平等”,使得西方企业文化提倡个人至上、个人奋斗、个人独立。在工作中,企业尊重、信任员工,给与自主权,承认个人价值和能力,并强调个人奋斗。惠普公司的五个价值观“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卓越做事情”就是对于个人主义很好的证明。第二,重视创新研发,卓越品质。西方企业高度重视开展创新活动,并且为此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德国西门子公司从不削减研发资金,并且拥有近四万名研发人员,这使得西门子公司拥有几万项发明专利,在德国专利领域高居榜首。日本的索尼公司一直将创新作为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具备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不断创新,使得索尼公司成为世界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第三,注重终身学习。西方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学习精神的培养,把学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倡建立重视教育的学习型企业。日本松下电器长期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事业是认为的,而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为了建立一个有利于鼓励和推进员工学习的环境,1964年松下电器公司在大阪建立起占地14.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培训中心,全公司一年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这里接受培训。正是由于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松下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松下电器一直走在行业前端。第四,顾客至上,服务第一。顾客是上帝,顾客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死亡,没有顾客也就没有了企业。“顾客至上”、“以顾客为中心”一直是西方企业管理经营的主要信条。美国沃尔玛公司多年来一直稳居美国500强企业榜首,并在全世界都有连锁店,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沃尔玛公司仍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沃尔玛将顾客第一的理念贯彻在经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不论是店铺内的通道,还是灯光设计都令顾客更加舒适。此外,沃尔玛还实行免费停车,开展免费咨询服务。第五,重视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捍卫消费者权益、维护员工利益和保护自然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等公众立业为核心的社会问题。西方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不仅要以优良的品质和服务队消费者负责,还要对交易合作者、股东负责。作为社会组织,重视对本社区和社会的责任,把环境保护和减少公害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2 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中国有着五千米的文明历史,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农耕文明。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一直是主流,但同时也出现了法家、道家等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由于经历了长久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中国较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落后。由于此种种原因,中国的企业文化独具特点。第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就倡导“和为贵”以及和谐共生的伦理道德。这些传统道德渗透到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企业家认为,以和为贵就可以化解企业内部的种种矛盾,还可以密切企业与消费者和合作者之间的关系,精诚合作,和气生财。第二,重视亲情,轻视规范。中国的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依靠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法律来维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人治大于法治、人情大于制度的文化氛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注重人情关系维系,注重感情投资。在树立企业价值观时,将企业比作“家”,唤起员工的亲情意识,要求员工对“家”忠诚。同时,由于“管理无情人有情”,法制和科学管理的成分较少,在执行时很难把握分寸,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复杂性。第三,注重集体利益。中国的企业管理者通常群众观念较强,形成了集体决策、民主集中的决策风格。一方面,群体决策有权力相对分散,责任不易明确,行动比较迟缓等不足,另一方面,群体决策又有集思广益,在充分汇总意见基础上,发挥领导整体功能和决策能力的优点。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还要股东满意、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社会满意。这时,企业文化中的集体性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崇尚德才兼备。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的作用。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德行,即修身养性,认为人的德行第一位的。因此,在考察、提拔干部时,既看其才,又看其德,但要以德为先。良好的德行是前提。另一方面,重视人的作用,主要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发挥,而更多的是强调群体的作用,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以求社会和谐。

3 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了世界市场,中西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还应当积极学习西方企业文化的科学内容,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尤其是国外知名企业的文化精华,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融合与借鉴,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在学习西方企业文化时,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一无是处,一切都是照抄照搬,不辨良莠,直接把西方的企业文化全盘搬来。二是,盲目自大,认为中国的传统企业文化是最好的,无须向西方等先进国家学习,因循守旧。中国有几千年文明社会形成的灿烂文化,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和众多的精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堆加,而是在中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相互比较、吸收和补充,然后生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要对西方企业文化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既要“适应他人”,也要“保持自我”,关键是找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尊重、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力。这样才能把中西方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建立起既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又适应国际文化环境的新型企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段维龙.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胡小燕.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研究. 商品与质量,2012(4):123-124. [3] 史燕. 中西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企业经济,2008(2):161. [4] 孙香梅. 中美企业文化的特色及比较研究. 企业管理,2008(3):30-32 [5] 汤涛. 日本企业文化初探. 华东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做一个有诚信的人下一篇:征信业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