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2024-05-07

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共6篇)

篇1: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领导干部肩负重要责任,如何做人做事,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本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结合本人思想、工作实际,就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事谈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做人——忠诚、善良、公正、包容、律己

做人的核心是加强个人品行修养,树立高尚的人品、人格。这既是社会对每个成员的普遍要求,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修身.干百年来积累和传承下来一系列有益的准则、规范、格言。我们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样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复杂严峻的“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解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领导干部加强个人修养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忠诚。“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品质。个人在社会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就要忠实履行这个角色应有的职责。有忠诚才会有奉献,有奉献才能有所成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立志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我们面对艰难险阻时才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同时,各级领导干部都身处特定的单位和岗位,肩负特足的责任,还必须忠诚于自己所在的单位和岗位,恪尽职守、不遗余力为本单位的改革发展付出,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和正当利益。这与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是一致的,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与人为善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之一。领导干部同一般社会成员一样,都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同时要把这种本真的善良提升、扩展,升华为对人民群众的大爱,真正从思想感情上把群众当亲人,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处理好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基础。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自己的同事,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关爱自己的下属和员工;凡事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己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同时需要指出,与人为善不是不分是非、没有原则地做老好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含糊,必要的批

评帮助也是与人为善的重要体现。

要公道正派,公平公正,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为人是否公道正派,处事是否公平公正,不仅直接决定着其本人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只有出于公心、公道正派、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人和事、处理各种问题,才能让大家从心底信服,也才能在单位内树立清风正气。领导干部要讲感情,但不能以感情代替原则,不能因私废公,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怕得罪人,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只有公正无私,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有人格魅力。

要大气、大度,胸怀宽广,豁达包容。作为领导干部,胸怀、气度特别重要;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干部胸怀有多大,舞台和事业就有多大。胸怀广、气度大、能包容,才有利于搞好与同志的团结,有利于实现领导班子内、单位内的统一、和谐,有利于发挥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干成大事业。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领导干部就是要有比天空还宽阔的胸怀。要有牢固的大局观念,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同志之间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大事多沟通,小事多包容,大事坚定地讲原则、小事灵活地讲风格;要善于同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同志合作共事;要始终保持谦逊的品格,虚怀若谷地听取他人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特别是一个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要充分信任、全力支持、严格要求、真心关怀,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把大家牢牢凝聚在一起。

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来源于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的公信力来源于表里如一。凡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务必先做到;要自觉为下级树互标杆、作出榜样,勇于喊出“向我看齐”;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切忌说归说、做归做,说一套做一套。

做事——满怀激情、遵循规律、创新高效、攻坚克难

人生在世总是要做一番事业,领导干部更要立志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大事、做好事、做实事。我体会,做事的要义,一要“实”,察实情,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切忌“虚”,二要规范,正确履行责任、行使权力,切忌违反制度规则乱作为。为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大力弘扬实践求真务实精神和作风,既要满怀对事业的激情热情,有魄力有勇气,又要坚持按规律、规则、规矩办事,头脑冷静,科学决策,审慎行动。要始终满怀激情热情,全身心投入事业。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

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攻坚克难、出奇制胜的法宝,充沛的激情热情是干成事业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念念不忘,孜孜以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干成事业,才能点燃群众的激情共同奋斗;疲沓涣散、暮气沉沉的领导既难于抓住机遇推动事业,也不可能带出有战斗力的队伍。

要坚持积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努力按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法则,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是干成事业的内在要求。只有老老实实按规律办事,事业才能成功,工作才会顺利;不按规律办事,投机取巧、走捷径或蛮干,就会遭受挫折、损失。领导干部做事,一定要坚持积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把握规律性,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着力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遇事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决策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之上;重大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使各项决策既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本行业本领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坚持按规律办事。国家法律法规、一个单位内部的制度流程等各类规则是人类社会健康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没有规则的约束,什么有益的事情也干不成;规则是硬杠杠,是红线,只能遵守,不能逾越,逾越规则就要付出代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务必要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养成按规则办事的良好习惯,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党内法规,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带头遵守本单位各项制度流程。尤其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守以下两类规则:一是以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规则,在领导工作中坚持充分发扬民主、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避免造成失误;二是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为目标的各项制度规则,廉洁自律、秉公用权,确保权力沿着规则设定的轨道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干干净净干事。要牢固树立效率观念,只争朝夕,高效运转。科学发展的精髓是又好又快,领导干部工作的标准也应该是又好又快,也就是既要有高的质量,又要有高的效率。当今时代,事物发展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我们的工作节奏、反应速度也必须跟上;决策和执行效率的高低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领导干部务必要牢固树立效率观念,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成尽可能多的好事、实事。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勇闯新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单位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勇于做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做本单位内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勇于做本行业本领域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要有顽强的意志和魄力,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在推进发展的征程中,在干事创业的艰苦奋斗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困难、挑战甚至是艰难险阻。遇到问题和困难能不能勇敢面对、勇于负责,是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的最好检验;遇到问题和困难能不能深入思考、周密部署、及时有效解决,是对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和作风的最好检验。在问题和困难面前,领导干部绝不能回避、推诿、拖延,而是要展现勇气和魄力,主动负责,迎难敢上,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在不断解决复杂棘手问题中推进科学发展。

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勤奋学习是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源泉,是判断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要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承担起繁重的工作任务,就必须有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增强更新知识、完善自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工作牵引学习,用学习推动工作。

做好人、做好事是人生永恒的课题,更是领导干部永恒的课题。让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修养、实践,坚持不懈为之努力。

篇2: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刘 连 志

摘要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是衡量“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标志。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前提,做事是做人、做官的关键,做官是做人、做事的体现,做学问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崇尚立身之本——堂堂正正做人,恪守立业之本——踏踏实实做事,践行立政之本——清清白白做官,坚定立智之本——认认真真做学问,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做好学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领导干部 做人 做事 做官 做学问

作者刘连志,中共庆阳市委党校教务处主任、副教授(庆阳7450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认认真真做学问,以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崇尚立身之本——堂堂正正做人

堂堂正正做人是领导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的根本前提。好官首先是有高尚人格的好人,能用高尚情操影响人,用优良品德团结人,用人格魅力感召人。堂堂正正做人重在“三要”。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罗曼罗兰认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信念是人生的航标灯塔,方志敏深陷囹圄志不改,江竹筠面对拷打心不动,沈浩情系小岗苦不辞,王彦生忠诚奉献情不移„„,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舞台上,演出威武不屈的活剧、铸就大义凌然的节操、谱写火热盛世的华章,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执着地追求自己认定的人生信念。领导干部信念一旦出现偏差,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偏失、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坚定信念,首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树风,做到德在人先、利在人后,珍惜名誉、坚守节操;始终坚持以德施政,心里装着百姓的利益,为了党的事业甘愿奉献;始终坚持以德治家,形成良好的家风。再次,坚定加快发展、造福人民的信念。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做官一时,为民一方,坚持事业至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忠心耿耿,恪尽职守,无怨无愧。

二要锤炼高尚人格。人格是领导者的一种形象,能给人以无言的教育和启迪;它又是一 1

种力量,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和鞭策;它还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奋进的示范和引导。当好领导干部,既要靠水平能力,更要靠人格魅力。周恩来以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备受世人爱戴,任长霞以妒恶爱民的人格魅力让万民下跪敬仰,孔繁森以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令人民尊敬怀念。凡此种种,人格使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当好群众的表率,更应注重人格的修炼,发挥高尚人格的表率作用。靠人格力量凝聚民心、感召群众,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锤炼高尚人格,要做到诚信明礼,守正垂范,在单位做个好干部,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家长;要做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坦荡阳光;谦虚谨慎,谦和待人,推功揽过;关心群众,体恤民情,珍惜民力。

三要自觉维护团结。干事业、做工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己和。“人和”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谋发展可以有不同见解,但不能是杂音分心;性格可以有差异,但大局面前要统一和谐。只要讲团结、重友谊、求和谐,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讲团结和谐,要始终虚怀若谷,保持同理心态。对不同意见,正确对待,善于谅事容人;对自身利益,能够平衡心态,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对大局发展,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以发展为先,求大同存小异,集中上上下下的智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和衷共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创大业。

恪守立业之本——踏踏实实做事

踏踏实实做事是领导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各级领导干部施展聪明才智、实现创业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当官就要用力做事,用脑做事,用心做事,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当官者的责任。踏实做事要努力践行“四个坚持”。

一要坚持拼创为上。抢抓机遇、借机发展、勇为人先是这个时代的强音。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和谐的希望与困难同在。能不能取胜,会不会掉队,关键是要处理好三度:一是“争抢”的气度,有雷厉风行和只争朝夕的干劲,有直面矛盾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有攻坚克难和一抓到底的决心,有说干就干和立说立行的作风。二是“果敢”的力度,要坚持能上则上、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一天不耽误,一刻不放松,敢于与强的比,勇于向高的攀,始终保持境界高远、志气昂扬。三是“快上”的强度,决策了就动手,上马后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决不允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快;决不允许表里不

一、背后“梗阻”,把干事创业的正气树起

来。

二要坚持实干为先。发展靠实力,实力靠实干,实干出实绩。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衡量领导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当前,基层群众对那些“职务不大、本事不行、架子不小”的干部十分不满;对那些重口号轻行动、重开头轻结果、重形式轻实效的官员反映强烈,其原因就是这类官员玩花拳绣腿,弄虚作假。领导干部只有实干,才能赢得机遇,才能振兴一方、兴业富民,才能服众树威。实干就要深入实际抓落实,脚踏实地,深入一线,听真话、摸实情、出实招;实干就要突出重点抓落实,抓住经济工作重点,突破重点环节,推动全局科学发展;实干就要创新创优,争取有一个更大的跨越,让实绩说话,让人民评判,让历史检验。

三要坚持以民为本。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用发展凝聚人心,靠变化取信于民,这是领导工作的着力点。以民为本,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以民为本,就要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对关系群众利益的事,事事在心、件件在意,决不能以“请示”来推诿,以“调查”来敷衍,以“研究”来拖延,只要是对人民有益、对长远发展有利,都要义无反顾地坚决去干,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民为本,就要始终依靠科学发展解难题,抓住科学发展求突破,又好又快发展促民富;以民为本,更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智慧作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要坚持淡定为荣。淡定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勇气,是一种为人的修养和风度,是一种人生的力量和境界。李源潮同志最近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功劳观、苦劳观、疲劳观。处理好这“三观”,需要有淡定的风格和境界,领导干部应以淡定为荣,通过自身的感悟、修炼,不断地追逐淡定,接近淡定。有“有功劳时候不伸手”的境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有“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的胸怀,既要通过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又要有大局意识,从长远着想;有“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的修养,不因疲劳影响情绪,通过有效交流和调适,释放疲劳,振奋精神。

践行立政之本——清清白白做官

清清白白做官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的关键所在。做官只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立党为公、用权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清白做官务求“三有”。

一有正确用权之举。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服务。职务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义务越重。岗位是组织赋予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理应成为为党尽责、为民办事的工具和舞台。只有把权力看作责任和义务,把职位看作信任和期望,才会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压力,才会有“励精图治、加压奋进”的动力,才会有“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魄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领导干部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权力的考验,要筑牢思想防线,站稳自己立场,保持清醒头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真正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时刻牢记为民这一永恒的主题。

二有率先垂范之风。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它告诫我们各级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高标准,严要求,做求真务实的楷模,做模范守纪的楷模,做讲求效率的楷模,做开拓创新的楷模。领导干部只有成为人们的楷模,才有资格当人们的引路人,才能做到群起而学之、而仿之、而敬之,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同志共同前进。率先垂范,必须从小节开始,“嘴”不能歪。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说的不说;“眼”不能斜。要看准事,充分了解、全面把握基层的实际实情。要看准人,善于识才用人,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耳”不能聋。兼听善明,要保持宽广的胸怀,善于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既要经得起表扬,正确对待荣誉、鲜花和掌声,又要多听工作中的不足,多听批评和建议,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心”不能偏。要保持公平的心态,公正待人、坦荡交人,正直为人,厚爱育人。公道办事,对待同志、对待下属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不能凭个人感情、凭个人好恶厚此薄彼、优亲厚友;要保持心态平衡,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组织、正确看待别人,少计较名利得失、少争你高我低,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放在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上来;“腿”不能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切忌对人高标准、对己低要求,切忌管别人头头是道、管自己马马虎虎。

三有廉洁自律之行。古人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则吏不敢欺”、“廉生威”。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期、转型期,诱惑无处不在。在这种环境下,就必须有一种力排一切干扰的定力,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自律,要抓好慎始,从手中有权的第一天开始,就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挡得住第一次诱惑,不给不正之风有可乘之机,不搞下不为例;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欲、慎独、慎权,不向组织要官要权,不向人民要名要利,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廉树威,以公生明;要稳住心神、管住手脚、挡住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要警钟常鸣,活到老、改造到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定立智之本——认认真真做学问

认认真真做学问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把学习看作生存的一部分,看作生活的一部分,看作生命的一部分,看作为民的一部分。认真做学问应抓好“五个字”。

一是坚持一个“勤”字。据统计,近50年来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创造的总和还要多。那种“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纸文凭管终身”的时代已经终结。领导干部只有注重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力和创造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为此,要强化求知意识,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深化勤学意识,牢固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习惯,做到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要优化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总之,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功底、更精湛的业务知识、更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高超的领导艺术。

二是体现一个“悟”字。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品、悟是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知识深化、升华的关键,是催生思想,启迪思维的酵母。学习要有所思,有所悟,最终是有所用。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把握实质性的观点,发现普遍性的方法,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博采众长、撷取精华、吸取营养,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思想和本领。

三是明确一个“用”字。邓小平曾经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挤时间学,目的就在于用,在用中提高,在用中深化。要创新思维,善于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改造思想,善于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常新、理想长存、党性永葆;要指导实践,善于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四是彰显一个“恒”字。学贵有恒,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告诫我们要发扬持之以恒的专攻精神。领导干部工作忙,应酬多,要取得学习成效,必须要有决心、有韧性,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嘈杂,耐得住指责,排除干扰读书,聚精会神思考,轻松愉快品读,海阔天空遨游,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职责、一种追求、一种乐趣。唯有如此,“恒”字才能体现,效果才能达到,目标才能实现。

五是力求一个“博”字。学习力决定领导力。面对多变的形势和瞬息万变的信息,领导干部要做到领导有方,管理有术,需要无界的知识、跨界的知识、融合的知识。如果把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用“T”字型来表示,“T”型中的竖就是支柱,代表的是专业知识;而横代表的是广博的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管理、领导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等等。领导干部应加强“T”型拓展,以宽广的眼界认识世界,以敏锐的思维把握时代,以睿智的悟性分析问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民主管理、依法办事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篇3: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做事,做人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人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等人文学科缺乏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日益被边缘化, 这表现在:不仅教师队伍薄弱, 教学经费拮据, 教师积极性不高。大多数由于缺少进行人文教育的师资, 致使有关教育课程无法开设, 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开展。

2.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限于师资水平, 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不是根据教育部和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而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取向, 因人设课,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课程的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 缺乏科学的论证和长远的规划, 更没有制度保证。大多数人文课程只安排在大学一年级, 甚至是仅仅一个学期, 周课时一般为1-2节。从一定意义上说, 由于教育部的硬性规定,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成为一种“遵命”教育, 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成为“无奈”的选择。更严重的是, 人文科学内容的课程除了教育主管部门严令所开的“两课”外, 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 教育的终极目的被放弃。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后果是造成校园人文精神生态恶化, 人文精神贫乏。

3、开设科目过少, 范围过窄, 内容陈旧

当前,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是以政治理论课的面貌出现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三门”, 到80年代末的“新三门”, 再到90年代末, 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四门。人文教育课程除了教育主管部门严令所开的“两课”外, 其他人文课程似乎可有可无了。大学成为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训练场, 失去了大学应有的职责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对策与建议

1. 转变观念, 提高对高职院校学生加强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从现状来看, 人文素质较高的人, 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本科生学制较长, 相应较多地接受了人文教育和熏陶, 综合素质较好, 因而有着较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 要想扭转被动局面, 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高职毕业生如果人文素质低, 就可能片面逐物, 唯利是图, 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而且即使由于其对某项技术操作表现出了较娴熟的技艺而得到录用, 由于其人文底蕴不足, 缺少发展后劲, 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因此, 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传统观念, 深刻认识人文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以专为主, 专兼结合的人文教育队伍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 而这些方面的师资, 高职院校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 不仅会比较肤浅, 缺乏感染力, 而且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 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错误。所以, 吸引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 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使其善于在理论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 加强人文学科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应当按照2008年10月教育部不低于师生1比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其次, 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不仅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更要积极引进企事业政工人员作兼职教师, 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要求,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教育;第三, 充分挖掘利用本校内部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和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的教师, 补充专业师资队伍的不足。

3. 加强人文学科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研究

篇4: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一、做人要以德为师,忠孝两全

一要做一个齐家尽孝的人。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更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笔者认为选拔任用干部时,除对其政治品德考察外,还应将“孝道”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因为讲孝道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更是提高干部道德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能否孝敬父母是衡量干部品德优劣,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干部连父母都不孝敬,他就不可能有对工作的爱,更不可能有对事业的忠诚。

二要做一个于企尽忠的人。作为一名国企干部,就要忠于企业,就要有“责任感”。干部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确保一方平安。要敢于担当责任。这不仅是为官的要求,更是做人的根本。一个领导干部,从他敢不敢担责,不仅能看出他的官品,也能看出他的人品。要想真正做到“让上级放心,让员工尊重”,首先要做责任心强和敢于负责的人,不推卸责任,不转移矛盾,不做老好人,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

三要做一个忠孝两全的人。在党的理论和实践中,忠、孝与党性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孝是忠的思想道德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可以说:不孝必然不忠,忠孝合而互补。当然,在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舍弃个人利益,而维护员工利益并不等于说就是不孝,而是孝的延伸和扩展,是大孝!只有先孝敬父母,进而推己及人,由小孝到大孝,才能在工作上忠于职守,履职尽责,最终达到“大义至孝,忠孝同一”的至高境界。

二、做事要以成为果,知行合一

一要高起点谋事。作为国企领导干部,要想干成事,必须心中装有“事”,并把这个“事”充分融入于企情民意之中,从而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要科学制定计划,分出轻重缓急,列出行事日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每天,着眼全年,越是有前瞻性,工作就越顺手;做计划还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必须明白做好20%的主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二要高风格处事。高风格处事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眼界和胸怀。眼睛盯着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装着员工群众的利益,在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增几分大度。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扎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会使企业成员之间讲和睦、讲团结、讲互助、讲共勉,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作、合拍、合力、合心,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要高效率办事。要丰富管理经验,注重平时积累,熟悉掌握业务的发展规律和工作动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把握大局方向,找准主要矛盾,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要敢于“背叛”自己,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管理者应善于适应矛盾、分析问题,拥有开阔的思维,及时地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敢于面对自我并抛弃旧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纠偏并形成闭环,不让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三、做官要以民为本,务实履职

一要有秉公为先的正气。孔子说:“政者,正也。”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他的为官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正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二要有带头实干的勇气。所谓“带头”,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带头从我做起,给职工以方向,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克服困难时带头从我做起,给职工以信心,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在大家迷茫困顿时带头振奋精神,给职工以希望,起到指明灯的作用。所谓“实干”。就是要把真抓实干作为践行宗旨的最好体现,苦练抓落实的基本功,尽职尽责,尽心竭力,克难求进,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干事业、求发展上,做到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多办实事,常办好事。

三要有勤政廉洁的风气。作为新时期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做到“六勤”,即手勤、脚勤,做深入基层的务实型管理者;口勤、嘴勤,做周到细致的服务型管理者;脑勤、心勤,做善思善悟的智慧型管理者。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厘清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强化理想信念,净化思想观念。既要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同时还要管好家人、管好队伍、管好下属,努力做一个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干事不出事”的好干部。

篇5:做人做官做事的一些思考

十悟1

信仰、信念、信心是安身立命的“压舱石”

能力、动力、定力是站稳走好的“支撑点”

能干、能处、能忍是前行进步的大阶梯

想法、说法、办法是能力高低的三极跳

事业、职业、副业是干好干坏的分水岭

学识、见识、胆识是成大器者的好法宝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是人生航程的校正仪

眼力、魄力、毅力是实现梦想的硬翅膀

平和、平静、平淡是快乐幸福的主打歌

自警、自醒、自律是健康平安的预警器

十悟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干好干坏的总开关

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是干多干少的动力源

造势、借势、顺势是干成干不成的金钥匙

自信、自立、自强是乘风破浪的定神针

争先、抢先、占先是快人一步的勇字诀

谋事、谋道、谋略是高人一筹的杀手锏

高人、贵人、家人是爬坡过坎的助推器

知恩、感恩、报恩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色

大事件、大平台、大考验是成大业者的龙门跃

防线、底线、红线是守护前程的生命线。

10.22学习交流会

组织员、教学助理工作认真

胡琼:代表23团一营,有所感、得、失

1、来部10年,第一次,领导重视,规模大赵部长亲临第一期。形式新颖,专题、互动、现场教学,层次水平高,深深难忘。

2、重温斗争史,体验丰富内涵,心灵洗礼,党性教育。

3、走群众路线取得胜利,敬老院典型,秉正公道。山上井冈各不同,小康社会负重担,井

冈精神红

4、主渠道、实验田

5、以为体,基层多棱镜,卷裤脚下田,听村民小组会议,四吃农家餐,胜过满汉全席。

6、八位学员代表发言,紧扣主题,结合自身体会谈认识打算,意见建议,切中要害,观点

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并茂,听后共鸣启发。吸负离子,增正能量。

张慧慧总结:分4个团,3天学习。

一、三天学习情况汇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家教授,又有学员互动。

二、学员感受关怀,赵部长讲话,陈峰动员讲课,王文才、彭理,汪光华教授,助理带班服

务。

三、明确了责任

四、体验了生活

篇6: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思考

一、做人——以德为帅、以诚为根、以善为贵 “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真正“写”好并非易事。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说:“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一个人,乃第一要义。”做人不见得非得顶天立地,但起码要对得起良心,如果你是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做人的涵义宽如天海,深若渊薮,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个人都在实践它。这里我也不能一一点到,只概括地谈四点: 一是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真实坦诚包含两层意思:一曰诚信,二曰坦率。——先说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现实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有位作家说过,“诚实是最好的策略,最大的智慧,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诚实的人”。这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在诚信的问题上,也同样适用“100—1=0”的法则。你可能说一百句假话而被别人相信,也完全可能因为一句谎言的败露而身败名裂。现代社会,信誉被认为是最昂贵的资本,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而拿自己的信誉作赌注,委实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诚以待人,信以处世,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诚信也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中。如果说起话来油腔滑调,做起事来虚无缥缈,你的形象就会在群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现在,商业活动非常注重品牌意识。茅台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种品牌效应,而品牌的树立靠的就是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品质。同样的道理,我们做人也要讲一个品牌。有了诚信的品质作保证,做人的信誉度就会逐步提升。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年,大家都说你不错,换了一个单位,周围的人还说你不错,再到另一个单位仍然如此,这样,你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列宁说过,“在政治上采取诚实的态度是有力的表现,如果在政治上采取欺骗的态度则是软弱的表现”。很多人认为,政治缺少真实,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需要真实来支撑,如果没有真实,就不可能在这个群体当中立足。——再说坦率。为人要做到真实可信,必须保持一种坦率的态度。卡耐基说:人的成功15%靠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尤其对于从政的人,工作当中常常需要与人沟通。人与人的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说话直截了当、开诚布公、直奔主题。当然坦率也需要艺术,它既不是口无遮拦,也不是简单地表白,要有侧重、讲方法,把握时机。总之,与人交往,坦率要比虚伪建立的关系更持久,真诚要比圆滑换来的友谊更珍贵。二是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工作当中,人们往往能够原谅一个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领导,而不能原谅能力很强但人品很差的领导。这样说并不是降低能力在领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告诉大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够上升到一定层面,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的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真正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真正的大丈夫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党讲一个党性,老百姓讲一个良心。能不能凭良心说话、按党性办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准。《礼记.中庸》上讲“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是古人对“正直”这个概念的一个很恰当的诠释,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能谈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严谨。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遵守客观规则的具体体现。严谨体现在工作作风上,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是洁身、克欲、维系自我的一种手段。我每天上班都看到大街上一幅“庄吉”西服的广告牌,其广告词是“庄重一身,吉祥一生”。这句广告用语完全可以用到我们做人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甚至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三是忠诚。如果说“正直”和“严谨”还是一种个人修养的话,那么“忠诚”则是对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品格的更高要求,是惠及他人的一种大德。有位作家曾经说过:“高于一切的忠诚是伟大的品德,是爱的外延。”关于忠诚,古人也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东汉马融在《忠经》里谈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百姓。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忠、不孝、不义之人。

三是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胸怀,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宽容之德。有人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有哲理。关于宽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 宽容是一种美德,你的宽容释放得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宽容还是一种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产生的震撼比严厉的责罚要强烈得多。有句古训叫做“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升华,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甚至能将敌人变为朋友,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宽容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一听到艾滋病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如瘟神避之而不及。而现在,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正在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接纳这个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宽容和关爱,温暖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心,也树立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形象。应该指出,宽容需要忍耐,但决不是放纵,不是任由无理之人任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在一定范围内追求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既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厚道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老子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始终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厚道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厚道的品性,群众才会放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你、支持你。三是善良之心。曾经有位哲学家问他的一群学生,人的一生最需要什么,多数人答不出来。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善心,哲学家听后,会意地点了点头。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鼎力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绝对的因与果的关系,很有道理。人,往往是在忘却自我、舍弃自我之时,获得了自我;往往是在不想索取、不想回报之时,得到了回报。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结果。四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是一个很厚重的概念,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可见“责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做到尽职尽责。组织行为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角色期待”。如果将社会看作一个舞台,那么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与一整套的权利义务和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亲、丈夫、兄长;在单位里,你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在社会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但是不论扮演哪一种角色,人们都会对这个角色有一个相应的期望值,能否达到这个期望值,就在于你对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有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等等。所以说,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一个人不论职位有多高,如果总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他永远只能是别人的‘部属’。反言之,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他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位列于‘高阶层’,因为他以整体的绩效为己任。”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为人民办事。”老百姓拥护他,就是因为他把自己对人民的那份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其次,要做到勇于负责。放弃了责任空谈做人是一种可悲、是一个人的不幸;放弃了责任空谈做官则是一种罪过、是人民的不幸。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谈到责任时说:“在政治领域里,最终有两种罪过不可饶恕:不务实际和不负责任。缺乏责任感使这些政治家纯粹为了权力而热爱权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目的。”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顾民意所向,大搞所谓“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也极大地损害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还有一些人,有了好事便大肆渲染自己的功劳,出了问题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为了一己之利而放弃责任的失职行为。一个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退缩。是“推功揽过”,还是“揽功推过”,这既是一个政治品质问题,也是一个思想境界问题。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人民赋予的那份权力,有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称号。

二、做事——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为官掌权,更要为人民、为社会做事。如何做事?古代先贤多有论述。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荀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庄子提倡做事要“不徐有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可谓智者见智,各有所得。不过归根结底,方式虽各有千秋,目的却只有一个,不外乎要把事做好、做明白。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尽全力完成人民赋予他的使命,不辜负群众对自己的期望。

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诚心诚意为民做事,就能深得民心、顺应民意,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戴。反之,在一个地方干了几年,人们竟想不起他做过些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那么,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事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高站位虑事。古人说:“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讲的就是一个站位的问题。做事的站位高不高,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至关重要。下棋讲究一个“谋势”,要通观全盘,不能见子打子。做事也是一样,不可只在乎一事之成败,而必须站在是否有利于全局形势发展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盘谋划,全方位考虑。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事当前,必先考虑全局之成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我们党造就了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人和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他们之所以为历史所记取,是因为他们具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具有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的非凡能力,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虑事站位高人一筹,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恢弘大气的深谋远略。在秦皇岛的发展史上,虑事深远者也不乏其例。当年燕山大学落户秦皇岛,反对的声音很多,当时的市领导能够果断拍板把这件事定下来,就是有一种以地区长远发展为基点的高站位和战略眼光。现在看来,这件事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燕山大学对提高秦皇岛的城市品位,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都有相应的职责范围,或管辖一个地区,或领导一个部门,想问题、做事情,就应当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准,以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尺度,不要只考虑局部利益、团体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升迁荣辱。只有这样,才能干的了大事、成的了大业。领导干部做事站位的高低与否,与他的眼光有直接的联系。眼光的长短和宽窄,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前提。

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眼光一要长,二要广。所谓长,就是在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事态的发展及走向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被眼前的暂时利益所蒙蔽,能够清晰地辩识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秦末农民战争时期,刘邦抵达秦国国都咸阳后,其部属争相瓜分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只有萧何先带人没收了秦国的法律、典章、档案,并妥善收藏好。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全国的法制、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有条不紊地治理国家,萧何接管的这些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前瞻性的眼光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砝码。所谓广,就是要统观全局,环顾四方,对其他地区的发展程度和方法策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期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借鉴,有所帮助。近些年来,我们党对干部的培养讲“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就是要着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这方面的水准。作为领导干部,切不可闭门造车,低头只看自己的进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多走一走经济社会等方面相对发达的地方,看一看自己与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听一听别人的看法、见解和思路。只有这样,你的眼界才会开阔,站位才能高远。二要高水平谋事。古人云: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谋事的能力。“谋”,在做事的所有环节中至关重要,对一件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人对待工作只是简单的执行,有的人则有所创新,这两种人处理事情的结果和层面会完全不同。凡事按规矩去做,不会出问题,但是也不会出亮点。做事前谋与不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未必见得。凡事只要认真、科学、积极地去谋划,胜算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败转化为奇迹般的成功。“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谋事的高水平取决于谋事者的高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谋事者,首先要做一名“学习思考型”的干部。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社会,正逐步成为学习型社会。身处这样一种社会,不学习就要落伍,不思考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身负重担,就更应勤以致学、学以致用,努力做一名好学不倦之官,不做不学无术之官。古人讲“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要通过学习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克服谋事过程中的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为科学决策奠定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三要高效率办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个“勤”字。“勤”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本地区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切不可惰性缠身,否则就会误事、误民。要立志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万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其次,要做到事半功倍,还必须讲求工作方法。凡事要化繁为简,要事急干,急事早办,动必量力,举必量技,切不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可把复杂的事情离奇化。去年,为了优化投资环境,我市简化了很多项行政性审批环节,取消了200多项收费项目。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对秦皇岛的投资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既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四要高风格处事。人的一生经常会面对进退得失,与人交往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进退得失之际如何选择,磕磕碰碰之时怎样处理,这其中就有一个处事风格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风格处事,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和形象。有的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遇荣誉就上,见责任就推;有的人遇到事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生怕便宜了别人,亏欠了自己。这都是风格不高的表现。风格不高,威信肯定高不了,就难以让人信服信任,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一名领导干部有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处事的高风格上。我们讲高风格处事,并不是简单地提倡见荣誉就让,见责任就揽,而是说想问题、办事情要有更高的站位,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个人。高风格处事体现的是高风亮节、是思想境界,更是一种眼界和胸怀。眼睛盯着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增几分大度。对待事情要有平常心,对待事业要有责任感。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扎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能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的力量推进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做官——以民为本、以正为先、以纪为则 山西平遥旧县衙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既道出了为官的本质,又给上堂喊冤的百姓一种真实朴素的亲切感。其实,“官”与“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人类社会,有许许多多事务需要专人去管理,于是就有了“官”。一个人从一般社会成员变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种责任,即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别人、管好一个地方或部门。“官”由小变大,也就意味着责任的范围由小变大。为了方便管理,人民赋予“官”以一定的权力,做官也就是掌权和用权。不言而喻,权力应当是“官”用来履行职责的手段和工具,而绝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

古往今来,为官之道,各式各样;为官之术,五花八门;为官之招,千奇百怪。为官者千人百面,千姿百态。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名垂青史者有之,烟消云散者有之。有人为了升官费尽心机,挖空心思,不踏踏实实做事,而是研究什么“厚黑学”、“官场之道”等等所谓的“潜规则”,不思为民谋利之道,专攻投机取巧之术。可以说,这些人在政治上走入了迷途,在思想上陷入了“为了当官而当官”的误区。我以为,既然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群众认同的官,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憾一生”的官,牢记xx所要求的“为民、务实、清廉”这六个字,不愧对手中这份权力和责任,不愧对人民群众对你的期望和信任。那么,如何做好官,为人民掌好权呢?我们秦皇岛市委组织部有个八字部风:公正、亲切、守纪、创新。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之道的一种归纳和浓缩。首先,为官要做到“公正”。古人讲“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所谓“公正”,顾名思义,“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正”,就是正派,为官的本质就在于“正”,孔子说:“政者,正也。”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做人“正”是做官“正”的基础,而相对于做人来讲,公正做官则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做人只是对自己负责,做官则是要对一个群体、一个部门负责。“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也是对公正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他的为官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正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到底,正与不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这两年,全省上下唱响了“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讲正气,就是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革命情操,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干扰。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境,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其次,为官要做到“亲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亲切可以升华为大爱,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XX年非典肆虐时,总书记出现在城市的街头。xx总理今年元旦期间到陕西铜川慰问遇难矿工家属时,饱含着热泪说,“我用什么语言也不能表达你们的那种痛苦。”这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赤子情怀的真诚流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经常出现在“与民同乐”的场合,却很少出现在“为民分忧”的场合。他们的身影时常见诸于媒体报端,却不能给人民带来真实的温暖和感动。这些干部跟群众之间不是“鱼水关系”,而是一种“蛙水关系”,需要群众时,就像青蛙一样往水里跳;不需要群众时,就跳上岸摆官老爷架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样的行动能够感动群众,什么样的行为令人反感,什么是真心为民,什么是摆谱作秀,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凡事都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如果你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喜乐哀愁,时刻把群众的温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

上一篇:甘露溪流散文欣赏下一篇:招商走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