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2024-04-24

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共6篇)

篇1: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目录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2

1.坚持用通达的心态调理自己。2

要看得开。2

要控的住。2

要放得下。2

2.坚持用博学的追求充实自己。3

要“重学”。3

要“好学” 3

要“善学” 4

3.坚持用反思的利刃警醒自己。4

要懂得敬畏。4

要经常反思。5

4.坚持用笃行的办法检验自己。

要勤于真抓实干。5

要勇于开拓创新。5

参考文献 6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摘要: 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也是一个长期坚 持不懈刻苦修炼的过程,它贯穿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强化权力、修德。

如何修德呢?我认为主要抓好“四项修炼”:

1.坚持用通达的心态调理自己。修身养性首在养心。领导干部修炼自己首先要调理内心,减少名利得失困扰、进退留转的影响,看得开、控得住、放得下,常保内心的平和安宁。

要看得开。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一切,把提高自身素质看得重一些,把进退留转看得淡一些。常持这种心态,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妒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留下的千古名言。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活了一辈子,差不多到人生的最后几年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怎样才能快乐?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心态。著名作家海伦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同一件事,看开了是天堂,看不开是地狱。有哲人说:烦恼的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使人高兴或者沮丧的,与其说是事实,还不如说是攀比。决定自己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人生就是这样,想通了,想开了,就能快乐一生。作为领导干部,都应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想得通的心境。

要控的住。让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最终耗尽一个人精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欲”字与“火”字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控制欲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坐怀不乱,而是避而远之。控制了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了控制,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理智把握人生,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把时间花在工作上,树立远大志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方能吃得冷猪肉。”有了这样的定力和境界,才能保持本色,抵御住金钱、美色等的诱惑。

要放得下。放弃是一种智慧。一个人当名利失去时,什么都没有失去;当自由失去时,一切都已失去。只有经常清理思想上的行装,放下那些身外之物,才能得到灵魂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解脱。唐明皇时候,大将郭子仪独力平息安禄山叛乱后,皇帝赐他汾阳王府。在兴工修建的时候,他闲来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他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柱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了。这个泥水匠讲的是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就想通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通达了。人生在世,长者百来年,短者几十年光景,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无非一餐。今天在座的各位,既有科级干部,也有处级干部,大大小小都是“官”。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在全市近七百万人中也是少数,应该知足。要象中组部撰文指出的: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2.坚持用博学的追求充实自己。学习是人类道德修炼的基本方法。“教化”帮助人类消除野蛮、走向文明。人们常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学习能改变人的气质与品质。当前,我市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也有少数领导甘当“五不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走走过场,不真学;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由于不重视学习,一部分领导干部内心变得空虚,思想发生变化,信念开始动摇。空虚是道德修养的天敌,它让人四处寻找刺激。学习是治虚最好的办法,它让人内心变得充盈。

要“重学”。“重学”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直坚持集体学习,平均40天左右1次,从不间断。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基本趋势,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一条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要把加强学习不仅当成个人的兴趣和喜好,而且看作自己肩负的一种政治责任,是党交给自己的一项政治任务。

要“好学”。大家都知道“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的道理,学习是掌握新知、认识真理、探索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途径。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负重托,获得领导资格。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应当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担当市委政府交给的任务的。但也有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领导决策水平与时代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同志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缩小这个差距,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是一个始终走在时代高峰、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当今世界,知识已成为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面对严峻的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作为领导者学习上决不能有丝毫的忽视和懈怠,谁放松了学习,就会思想落后于形势,能力落后于任务,被时代淘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精神富有,信念坚定。一个人有所作为,必然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是与学识联系在一起的。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自然就会高起来。反之,放弃了学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必然会落后,甚至可能滑和精神颓废的泥坑。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没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就会迷失方向;不用正确的理念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在腐朽思想文化侵蚀面前就会打败仗、栽跟头。

要“善学”。追求事业成功是每个领导干部的愿望。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有重学的态度、好学的习惯,还要有善学的方法。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还是三个老办法:从书本中学: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从实践中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有这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学也学了,懂也懂了,但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做一套;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说得头头是道,但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漠不关心。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学习时报》撰文所批评的那样,“有的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民怨已起还不在意,矛盾已酿毫无察觉,面对歪风无动于衷,听任错误思想传播不加抵制。这种现象不加改变,工作要误事、干部会误身,最终会误党、误国、误民。”学习如果不落实到“用”上,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每个领导干部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向人民群众学: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

3.坚持用反思的利刃警醒自己。保持警醒对领导干部尤为重要,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一日三省,时常反思,思想上不打擦边球,行动上不碰高压线,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严格控制在时代的道德范围之内。要懂得敬畏。反思的思想前提是敬畏。有所“畏”,正是我们进入角色和做好工作的心理起点和思想基础。对知识敬畏,就会发奋学习;对法律敬畏,就会遵纪守法;对工作敬畏,就会勤勉努力。康德有句名言:“我畏两样东西,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所“畏”、有所怕。古人讲得好,“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提醒人们要严于律己,谨慎从事,切不可胆大妄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做到畏“天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畏国法,坚持依法行政;畏党纪,坚持自警自省;畏百姓,坚持利为民谋。心中有所畏,做工作时就会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心态,面对诱惑时就能守得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要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人讲“十慎”,我看长期坚持“六慎”就差不多了。慎始:警惕“第一次”累积成“每一次”,防止思想道德防线被突破,给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慎言: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说一些有悖于中央精神的话,津津乐道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黄色段子”,满口荤话、粗话、脏话。希望大家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慎好: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慎平:谨防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容易做到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容易怠心懈志,忘乎所以。慎友: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

4.坚持用笃行的办法检验自己。“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行”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工作作风上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当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中有几种风气与“笃行”的要求背道而驰。一是缺少务实的风气。有的以会议落实精神、以材料对付检查、以汇报代替调研,不愿接触实际;二是缺少担当的勇气。个别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遇事推诿,有事称病,绕开矛盾走,不敢负责任;三是缺少创新的锐气。推进发展的思路狭隘、视野短浅、能力较弱,真正懂工业、懂市场经济的干部偏少。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对党的事业负不负责的德性问题,必须戒庸戒懒,克服惰性和“差不多”心理,在能力与态度上进行综合“治理”。

要勤于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要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摆脱名利思想的干扰,集中精力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要注重实功,力戒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应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和开展工作。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要勇于开拓创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既学习前人,又敢于突破前人;既要博采众长,又要独立思考。要抓住关键环节。善于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善于谋划全局。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和本地实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正确把握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善于把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

作。要坚持科学决策。把开拓创新与科学决策有机统一起来,既善于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导决策,又注意在决策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无私奉献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党员的基本操守。因此,无私奉献应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在工作中讲奉献,讲境界,讲风格,多做贡献;要善于调整心态,不仅甘当绿叶,而且要使自己成为一片最好的“绿叶”,将“红花”衬托得更加鲜亮。

参考文献郭春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邬才生;孙艺兵;王英;;理想信念与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3 李从发;;党员干部要当好“三个代表”的实践者[A];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

[C];2001年杨元华;陆怡忻;;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性党风教育[A];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论文集[C];2001年万应智;;试析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违纪心理及其成因与对策[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6 刘洪明;;浅谈对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教育[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刘要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新要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陈彬彬;;密切联系群众 改进党的作风[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沈勤德;;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反腐倡廉监督的实践与思考[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张显才;王滨;;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及惩治对策[A];2003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1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论文网在线

篇2: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如何修德呢?我认为主要抓好“四项修炼”:

1.坚持用通达的心态调理自己。修身养性首在养心。领导干部修炼自己首先要调理内心,减少名利得失困扰、进退留转的影响,看得开、控得住、放得下,常保内心的平和安宁。

要看得开。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一切,把提高自身素质看得重一些,把进退留转看得淡一些。常持这种心态,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妒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留下的千古名言。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活了一辈子,差不多到人生的最后几年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怎样才能快乐?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心态。著名作家海伦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同一件事,看开了是天堂,看不开是地狱。有哲人说:烦恼的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使人高兴或者沮丧的,与其说是事实,还不如说是攀比。决定自己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人生就是这样,想通了,想开了,就能快乐一生。作为领导干部,都应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想得通的心境。

要控的住。让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最终耗尽一个人精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欲”字与“火”字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控制欲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坐怀不乱,而是避而远之。控制了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了控制,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理智把握人生,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把时间花在工作上,树立远大志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方能吃得冷猪肉。”有了这样的定力和境界,才能保持本色,抵御住金钱、美色等的诱惑。

要放得下。放弃是一种智慧。一个人当名利失去时,什么都没有失去;当自由失去时,一切都已失去。只有经常清理思想上的行装,放下那些身外之物,才能得到灵魂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解脱。唐明皇时候,大将郭子仪独力平息安禄山叛乱后,皇帝赐他汾阳王府。在兴工修建的时候,他闲来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他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柱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了。这个泥水匠讲的是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就想通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通达了。人生在世,长者百来年,短者几十年光景,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无非一餐。今天在座的各位,既有科级干部,也有处级干部,大大小小都是“官”。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在全市近七百万人中也是少数,应该知足。要象中组部撰文指出的: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2.坚持用博学的追求充实自己。学习是人类道德修炼的基本方法。“教化”帮助人类消除野蛮、走向文明。人们常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学习能改变人的气质与品质。当前,我市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也有少数领导甘当“五不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走走过场,不真学;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由于不重视学习,一部分领导干部内心变得空虚,思想发生变化,信念开始动摇。空虚是道德修养的天敌,它让人四处寻找刺激。学习是治虚最好的办法,它让人内心变得充盈。

要“重学”。“重学”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直坚持集体学习,平均40天左右1次,从不间断。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基本趋势,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一条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要把加强学习不仅当成个人的兴趣和喜好,而且看作自己肩负的一种政治责任,是党交给自己的一项政治任务。

要“好学”。大家都知道“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的道理,学习是掌握新知、认识真理、探索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途径。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负重托,获得领导资格。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应当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担当市委政府交给的任务的。但也有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领导决策水平与时代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同志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缩小这个差距,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是一个始终走在时代高峰、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当今世界,知识已成为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面对

严峻的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作为领导者学习上决不能有丝毫的忽视和懈怠,谁放松了学习,就会思想落后于形势,能力落后于任务,被时代淘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精神富有,信念坚定。一个人有所作为,必然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是与学识联系在一起的。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自然就会高起来。反之,放弃了学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必然会落后,甚至可能滑和精神颓废的泥坑。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没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就会迷失方向;不用正确的理念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在腐朽思想文化侵蚀面前就会打败仗、栽跟头。

要“善学”。追求事业成功是每个领导干部的愿望。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有重学的态度、好学的习惯,还要有善学的方法。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还是三个老办法:从书本中学: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从实践中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有这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学也学了,懂也懂了,但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做一套;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说得头头是道,但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漠不关心。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学习时报》撰文所批评的那样,“有的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民怨已起还不在意,矛盾已酿毫无察觉,面对歪风无动于衷,听任错误思想传播不加抵制。这种现象不加改变,工作要误事、干部会误身,最终会误党、误国、误民。”学习如果不落实到“用”上,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每个领导干部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向人民群众学: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

3.坚持用反思的利刃警醒自己。保持警醒对领导干部尤为重要,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一日三省,时常反思,思想上不打擦边球,行动上不碰高压线,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严格控制在时代的道德范围之内。要懂得敬畏。反思的思想前提是敬畏。有所“畏”,正是我们进入角色和做好工作的心理起点和思想基础。对知识敬畏,就会发奋学习;对法律敬畏,就会遵纪守法;对工作敬畏,就会勤勉努力。康德有句名言:“我畏两样东西,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所“畏”、有所怕。古人讲得好,“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提醒人们要严于律己,谨慎从事,切不可胆大妄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做到畏“天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畏国法,坚持依法行政;畏党纪,坚持自警自省;畏百姓,坚持利为民谋。心中有所畏,做工作时就会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心态,面对诱惑时就能守得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要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人讲“十慎”,我看长期坚持“六慎”就差不多了。慎始:警惕“第一次”累积成“每一次”,防止思想道德防线被突破,给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慎言: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说一些有悖于中央精神的话,津津乐道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黄色段子”,满口荤话、粗话、脏话。希望大家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慎好: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慎平:谨防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容易做到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容易怠心懈志,忘乎所以。慎友: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

4.坚持用笃行的办法检验自己。“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行”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工作作风上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当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中有几种风气与“笃行”的要求背道而驰。一是缺少务实的风气。有的以会议落实精神、以材料对付检查、以汇报代替调研,不愿接触实际;二是缺少担当的勇气。个别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遇事推诿,有事称病,绕开矛盾走,不敢负责任;三是缺少创新的锐气。推进发展的思路狭隘、视野短浅、能力较弱,真正懂工业、懂市场经济的干部偏少。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对党的事业负不负责的德性问题,必须戒庸戒懒,克服惰性和“差不多”心理,在能力与态度上进行综合“治理”。

要勤于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要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摆脱名利思想的干扰,集中精力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要注重实功,力戒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应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和开展工作。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要勇于开拓创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既学习前人,又敢于突破前人;既要博采众长,又要独立思考。要抓住关键环节。善于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善于谋划全局。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和本地实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正确把握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善于把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

作。要坚持科学决策。把开拓创新与科学决策有机统一起来,既善于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导决策,又注意在决策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无私奉献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党员的基本操守。因此,无私奉献应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在工作中讲奉献,讲境界,讲风格,多做贡献;要善于调整心态,不仅甘当绿叶,而且要使自己成为一片最好的“绿叶”,将“红花”衬托得更加鲜亮。

高亦鑫

篇3: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一) 从权力的特性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本范畴, 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国家管理的权力, 是政治权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政治权力是一种与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 它具有自身固有的两重性、扩张性、排他性、可交换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权力既可以成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 也可以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那些掌握并行使权力的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滥用权力, 这就决定了制度外在监督制约的必要性。

(二)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权力合理配置、运转高效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权力配置的科学性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的规范性。但现实中由于没有对权力的边界明确界定, 造成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强。具体表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权力配置上存在权责失衡现象, 对权力的运行程序缺乏制度化规定, 这些弊端会使各职能部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追求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乱象丛生, 效率低下。因此,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要通过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这种机制, 使各种权力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制衡,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既能保证权力运行效率的高效化, 又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三)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需要。长期以来, 官僚主义一直是影响我国政府工作效率的一个顽症。近年来, 我国一直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探索, 就是要从制度上寻求克服官僚主义的办法。官僚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容易使权力的行使失控, 加之监督不力, 不敢监督, 就极易形成居官自傲、脱离群众、独断专行、作风霸道等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 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影响了党执政地位的稳固。究其原因是对权力缺乏硬性约束, 管理制约机制存在缺陷, 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 为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因此,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与协调机制, 不但能够有效地削减“一把手”的权力, 而且能够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 避免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浪费。

(四)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国家权力的制约问题一直是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能实施有效控制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权力的来源和属性。这表明在我们国家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 我们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党执政后的地位和资格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委托, 党群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既然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那么权力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的基本权力。因此, 要保证授出去的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 就必须对其加强约束和严密监督, 否则就可能转化为损害人们利益的工具。因此,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制约与协调机制的建立, 是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益探索, 建立这种权力运行机制, 不仅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需求,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治体制不完善。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的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 党委既是决策机关, 又是执行机关, 同时党内监督机关也在其领导之下, 导致权力相对集中, 缺乏合理配置。尤其对重要权力没有进行科学分解, 也没有设置必要的制约措施, 从而出现某个部门、岗位和个人拥有绝对权力, 导致绝对的腐败。而集权者一旦权力不作为, 在其位不谋其政, 隐形的权力异化发挥作用, 各类重大事故就会随即发生。而且, 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权力的权限、授权范围、程序性、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导致监督制约难以进行, 造成过多腐败问题产生和行政效率低下。

(二) 监督机制不完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我国人大和政协都享有对政府监督的权力, 司法机关和党内的纪委也是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但由于政府决策程序的逆向性, 加之民主监督缺乏制度性保障, 以及二者自身对民主监督认识不到位等, 导致监督弱化。司法机关、党内纪委人财物又受制于同级党委、政府,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发挥。

(三) 监督渠道不畅。对权力进行监督有赖于监督渠道的畅通。目前由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主观认识不足, 体制上又受制于被监督者, 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也不愿主动公开党务、政务, 有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监督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倾向, 使一些党员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 缺乏了解、参与, 只能对一些热点和敏感问题“雾里看花”, 导致党员干部想监督却不能监督, 造成监督渠道不畅。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 理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要保证权力正常运行, 都应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最基本的组织环节, 尤其是国家行政权力。这三项环节, 三种权力应相互制约, 并力量均衡, 才能相互制肘, 协调运行。其中, 决策权与执行权应截然分开, 各自依法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能。监督权更应该独立于二者之外, 才能保证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监督职能。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 决策是执行的前提和依据, 执行是决策得以贯彻和施行的途径和保障, 监督则是保障决策、执行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者各有分工,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二) 加强各部门各系统内部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分工。明晰权力边界, 推进权力科学化设置是提高行政效率, 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一环。规范权力及其运行, 重新配置权力资源, 基础是做好“确权”和“分权”工作。鉴于当前我国行政权力中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 权力边界不清等问题, 我们要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工制约, 并做到权责相符。一是科学分权。应合理分权, 简政放权, 把一个部门和岗位负责的职能、行使的权力, 改为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多个人员分开行使某项权力, 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导致权力异化, 甚至是腐败。要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 取消那些不必要的管理权、审批权、分配权等。二是合理确权。应清晰列出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权力清单, 明确确定行权范围与幅度, 使权责边界、用权主体、服务对象、行权程序更加清晰。

(三)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决策的正确与否, 决定着活动的成败。保障决策科学民主, 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 建立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决策前政府要充分调研, 科学规划, 及时公开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 广泛听取和充分吸收社会民众、尤其是受项目直接影响利益群体的意见及诉求, 要及时受理并给予回应。要聘请专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论证, 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 要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没有严格按照决策程序, 在决策过程中失职、渎职, 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 建立健全权力执行机制。健全的权力执行机制是遏制权力滥用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我国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重决策, 轻执行;重制定政策, 轻抓落实, 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会议贯彻会议;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 办事程序繁杂, 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 应构建扁平化政府行政机构, 重新调整行政系统纵向权力配置格局, 削减一些只负责情况汇总、上传下达的中间层次, 加强资源整合, 使权力分散行使;应理清权力清单, 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表明承办岗位、办结时限以及如何监督等相关事项, 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隐蔽性, 以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便民高效的服务。

(五) 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这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反腐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直接领导, 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 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机制。当前加强群众监督, 应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 不断创新群众监督的方法, 尤其要充分运用高科技的电子网络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实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目的。

篇4: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那么, 校长怎样提升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呢?笔者以为应从几方面着手。

(一) 以高尚的品德感染教职工

良好的人格素养, 是构成校长非权力影响的重要条件。一个有着较高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同时又具备良好人格素养的校长, 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会“其身正, 不令则行。”校长良好的人格素养, 由道德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等构成。这里的素养既是一种政治素养, 也是一种业务能力, 又是一种能够产生“向心力”的道德影响力, 更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情感影响力。它反映在校长的一切言行中。优秀的品德给校长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使人产生敬爱感, 能吸引人, 促使人去模仿。校长实际上时时都在起榜样的作用, 他应该成为工作群体的精神支柱与行为楷模。具有良好人格素养的校长,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权力所谋, 不为贪欲所惑。校长具有这些良好的素养, 才会更加凝聚人心。

(二) 以超凡的才能带动教职工

具有超凡才能的校长, 会在工作中以身作则, 乐于奉献,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一丝不苟。他们能在工作中把个人的智慧很好地与学校的工作融为一体, 让学校的工作充满智慧, 让教师的工作充满灵性。他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 通过自己的努力, 开辟工作的新局面。他们能使班子成员在工作中, 共事共心, 团结协作, 使工作达到快捷、高效、最优。他们会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强化民主意识, 在决策过程中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是反对意见, 使大家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从而达到令行禁止的良好效果。他们很少在工作中提出千百条的制度、规章、条款, 但他们会首先做到“工作面前推功揽过, 利益面前先人后己, 重担面前自告奋勇”。在这样的校长身边工作, 必然会工作愉快、心情坦荡、精神充实、乐于进取。

(三) 以渊博的知识赢得教职工

校长的知识多多益善。校长要勤于学习, 尽可能做个“通才”。校长应该爱学习, 懂得教育规律, 熟悉教育过程, 在自己的本专业领域出类拔萃;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修养, 工作井然有序, 有条不紊;讲话掷地有声, 让人心悦诚服;无论学校经济条件如何, 都会创造学习的机会, 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教师的工作给予科学的指导, 引导大家更快的成长进步……这样的校长既是学者, 又是成功的管理者。他们所管理的学校, 就是学习型的学校。

(四) 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凝聚教职工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 便能产生亲切感;而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 就会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氛围。校长待人和蔼可亲, 体贴下属, 真正把教师放在心里, 其决策正确、科学、可行, 那么他必然会赢得教职工的拥护。他们能在教师工作成功的时候送去微笑和赞扬, 也能在教师工作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送去鼓励和支持, 他们会以积极和热情的态度去温暖教师和学生, 总之, 他们会使整个校园充满阳光。这样的校长善于给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总能让教师的优点闪光。在这样的校长管理的学校工作, 教师总能挖掘自己的潜在力量, 总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不断的得以实现。

篇5: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只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法律制度只能对财务人员不能违法做出规定, 而会计职业道德则要求会计人员诚实守信, 客观公正、敬岗爱业。

会计专业素质是指财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 以及其所具备的分析、解决日常会计业务活动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构成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执行能力, 一个决定了财务人员有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一个决定了财务人员在解决问题时的动机和态度。

二、我国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滑坡现状

第一, 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在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使用, 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上弄虚作假、掩盖问题、欺骗单位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例如, 1998年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编造虚假利润, 骗取上市资格一案, 就是在公司领导人的授意之后, 由财务部陈哨兵具体组织实施的, 他们将折旧方法改为直线法,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虚报利润10805万元, 使得红光股票得以上市。

第二, 不熟悉法规, 遵纪守法意识淡薄。不少财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 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财务人员认为不存在职业道德规范, 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才有。有的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更有甚者, 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这是对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第三,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实中不少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拖拖拉拉, 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 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 专业技术能力较差, 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足。另外, 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违背了职业道德建设要求。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严重滑坡的成因

第一、财务人员业务能力, 道德素质偏低

虽然国家对于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基本的要求, 但是在真正执行中缺少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有力的处罚。使得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 道德素质偏低。特别作为中国当前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经济, 在聘请财务人员时, 一般都是先考虑自己的亲戚、朋友, 而这些人往往没有相应系统的会计知识培训, 没有相关的会计工作经验, 往往是上个培训班, 就匆匆忙忙的上岗, 或者根本就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上岗之后又因为民营企业一般寿命较短, 这些人没有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意愿, 疏于自身的后续职业技能教育, 就更谈不上道德培训了。

财务人员在作出违法违纪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之内, 多出于主观故意, 究其成因, 一方面是由于受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都在发生变化。一些财务人员为了一己之私, 就敢于做出违反会计制度, 财务制度的事情;另一方面与教育不到位也有关系。在学校时, 不重视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以后, 参加的职业道德培训就更少了。

第二、从企业层面, 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

财务人员在单位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 也就带来其职业道德上的从属性。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他们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 经常会碰到是遵守会计相关法律, 保持财务人员职业道德, 还是保住饭碗的两难选择, 当前紧张的用工市场情况迫使一些财务人员不得不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如, 国内闻名的“琼民源案”,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中虚构利润5.4亿元, 就是在“琼民源案”董事长马玉和的直接指使和策划下做出的。

在一定程度上讲, 财务人员表现出的不良职业道德, 正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 是单位负责人不良的道德的直接结果。

第三、从社会层面, 法制的不完善、社会风气的影响

虽然我国现有《会计法》《会计人员职责条例》等有关会计法规来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 由于整体社会法制意识的淡薄, 司法系统缺乏独立性, 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督, 在执法过程中, 经常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为了增加企业效益, 单位负责人敢于走灰色地带, 敢于命令财务人员做出违法行为, 企业的财务人员就心存侥幸, 认为做出违法行为不一定会发现, 即使被发现也只要付出很小违法成本。

社会整体环境的法制淡薄, 道德退化, 监督不力客观上助长了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 致使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四、如何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第一、首先从财务人员的个人角度出发

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 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另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两者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 出现了许多以前所没有的业务知识, 国家的相关会计制度, 税收法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只有专业知识素质上去了, 才能精确了解每笔会计业务后面的来龙去脉, 知道准确、合理的处理方法, 从而才能更好的坚持职业道德建设。同样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财务人员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 知道作为财务人员应坚持的社会道德底线, 才能使他更好的发挥他的业务专业知识, 否则他的业务能力越强, 到时候犯的错误越大, 给企业、给社会造成的损失越大。

第二、分别从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 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

从企业层面来讲。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会计规范在单位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根据工作的实际, 建立健全相应的授权批准、岗位分工、业务记录、财产安全、人员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 特别是在货币资金、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具体业务中更是如此,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从源头上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

建立建全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促进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 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有计划的实行会计轮换制度, 可以促使全体财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多种岗位职能, 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内部岗位换岗交接清查时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 也可以防止贪污腐化的出现。

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选拔机制, 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对于职业道德好的, 业务能力强的企业财务人员应该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 让他从事重要的岗位。对于不遵守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低下的企业财务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

从社会层面来讲, 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外部监管体系

外部监管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代表投资者进行的民间监督, 税务、审计、财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实施的政府监督, 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广泛的监督 (比如舆论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 作为民间独立的中介机构以及独立身份的受托人, 在外部监督, 和促进财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府监督作为比较强势的监督手段和注册会计师的民间监督相结合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 广泛的社会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也能够发挥其他监督机制难以起到的作用。

第三、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加大执法力度。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在加强法律约束力的同时, 必须加强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依, 执法必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 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好的社会风气, 能够对财务人员、企业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无形约束力, 促使企业和财务人员守法, 敬业。塑造好的社会风气, 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非一朝一夕之力, 需要财务人员, 企业, 国家三个方面经过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好的社会环境, 是企业会计道德的良好保证, 在一个好的社会风气中, 大家都会自觉的遵守社会法规, 社会道德。

参考文献

[1]孙文波: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现实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5)

[2]叶宝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20)

[3]杨淑华:浅议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J].今日科苑, 2009, (04)

[4]熊琦: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大众商务, 2009, (20)

篇6: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问题、做好工作, 为社会尽职尽责。同时,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中, 它的发展受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教师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师德的优秀遗产, 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为指导, 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 是最先进、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教师, 一定要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自觉, 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教师行为和品质, 具体表现为对待教育事业要忠诚;对待学生要爱护;对待同志要团结;对待自己要严格。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尊重教师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是重视教育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这其中, 人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要做到自身和谐, 就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

由于教师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进一步扩大,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所以, 教师职业道德如何,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走向。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这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所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也是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的需要。

2. 它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这一责任的完成迫切要求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仅包括教育理念、知识结构, 还应包括专业能力、专业道德和身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的言行, 影响和感染学生,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来实现, 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确保教书育人责任的顺利完成。

3. 它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道德是教师综合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的职业修养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学校是一个孕育人才的地方, 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责任, 人才资源是学校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教师, 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发展方向。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进度, 高质量的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学生不愿意或不主动表现自己, 这对于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很小。此外, 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目前, 各级学校的师资构成愈来愈趋于年轻化,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但仍有一些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进修、科研项目上, 投入教学的热情很少。还有少数教师, 把教书和育人分开来看, 只关注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疏于和学生沟通交流, 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多停留在教学方面。

2. 在科研工作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是科研队伍中最活跃的因素, 但目前他们的科研状况却不容乐观。首先, 就教师自身而言, 一些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不高, 由于经验不足、自信心不足等原因, 独立承担课题的能力很有限。还有一些教师对于自己没有很好的定位, 对科研没有感性的认识, 将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分割开来, 认为科研做的好与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其次, 就科研的成果而言, 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较少, 创新点有限, 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还有一些教师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这也是科研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

3. 在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人修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教师的个人修养主要表现为专业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体系等方面。有些教师个人修养不高, 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怕苦怕累, 敷衍了事, 很少进行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 败坏了学术形象,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有些教师道德品质不高, 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传授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点,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自我价值, 眼中只有金钱, 不讲奉献只想索取。还有些教师只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稳定的谋生方式,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第二职业, 无心做学问。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校风和学风的改善, 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意义重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就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熏陶, 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学风的形成, 则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

教师直接接触学生, 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 可以与学生亲密无间, 学生也愿意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和知己, 愿意和他交流思想、倾吐心声。这样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 而良好的校园氛围则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2.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力

俗语云:“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才能为人师表,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形象。这里所谓的自身修养应该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专业素质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的, 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内容, 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品位, 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道德修养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 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确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 强化岗前培训机制建设, 完善考评制度

岗前培训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 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 有助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认知。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还可通过一些优秀教师案例进行正确的引导,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 还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并列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中, 成为教师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考核的标准应该能够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 体现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鼎如, 张国荣.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莆田学院学报, 2008 (15) .

[2]安身健.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 2009 (4) .

[3]于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考量.当代教师教育, 2009 (6) .

[4]姚建华.谈谈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现代阅读, 2012 (3) .

上一篇:邮政合规经营管理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孙丽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