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2024-05-22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共6篇)

篇1: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全文

生物产业是 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16-2020年。

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以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靶向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智能型医疗器械、可穿戴即时监测设备、远程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普及应用,智慧医疗、精准医疗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疾病预防、检测、治疗模式,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生物育种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动植物营养价值的改进、抗病性的增强以及产量的提高,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12%,帮助农民获益累计超过 1500亿美元,绿色、营养、功能性动植物产品正引领粮食消费迈上新的高度。生物制造产品比传统石化产品平均节能30-50%,减少环境影响 20-60%,微生物及其组成成分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清除工业废物、修复生态系统,生物质能正在成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一个基于碳素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模式正在建立。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聚焦生物经济,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在《国家生物经济蓝图》中,明确将“支持研究以奠定 21世纪生物经济基础”作为科技预算的优先重点。欧盟在《持续增长的创新:欧洲生物经济》中,将生物经济作为实施欧洲 2020战略,实现智慧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德国在《国家生物经济政策战略》中提出,通过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德国在经济和科研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在美欧等政府的引导下,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生物领域,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金额屡创新高。依托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人才密集的优势,波士顿基因城、莱因河畔生物谷等一批现代生物产业集群,业已成为全球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策源地。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我国要发挥好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经济规模优势,抓紧建设生物经济强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谋得有利位势。

“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 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 3.5万亿元,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具备一定优势。我国基因检测服务能力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出口药品已从原料药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制剂拓展,从中药中研制的青蒿素获得我国第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的突破大幅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发酵产业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生物能源年替代化石能源量超过 3300万吨标准煤,处于世界前列。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初见雏形。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良好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看到,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果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态等方面的迫切需要,产业生态系统依然存在制约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短板,开拓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还不多,我国要成为生物经济强国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创新能力,深化改革行业规制,不断拓展产业应用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总体部署,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打造生物经济为核心,以服务民生需求为根本,夯实产业基础,改革管理规制,加大战略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加速生物产业在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生物产业开展全球合作,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速形成经济新支柱。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条件,打造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集群,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融合创新,加快形成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坚持服务民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着力于提高人们群众健康保障能力,加速民生相关的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缩小“健康鸿沟”。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扫除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监管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开放合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整合配置全球要素和资源,积极推动医疗器械、生物服务、中医药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显著提升,重点企业达到 1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 10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一批优势生物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国际产能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生物技术药占比大幅提升,化学品生物制造的渗透率显著提高,新注册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形成 2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生物技术企业,在全国形成若干生物经济强省、一批生物产业双创高地和特色医药产品出口示范区。

——应用空间不断拓展,社会效益加快显现。通过生物产业的发展,基因检测能力(含孕前、产前、新生儿)覆盖出生人口50%以上,社会化检测服务受众大幅增加;粮食和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有保障,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高中医药种植对精准扶贫的贡献;提高生物基产品经济性10%以上,利用生物工艺降低化工、纺织等行业排放 30%以上;生物能源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规模化替代,降低二氧化碳年排放量1亿吨。

——产业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加大。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 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三、推动重点领域新发展

(一)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

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2020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5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6%。

1、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

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推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基于药材源头的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建设,创制一批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的中药新品种。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创新药物,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中高端产业链。

2、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在治疗适应症与新靶点验证、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产品设计优化与产业化等全程进行精准监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信息,实现药物精准研发。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利用基因测序、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实现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特定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3、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以提升药物品质为目标,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推动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向终端产品出口的转变。持续推进中药技术标准化,提升中药质量及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协调发展,开展基于互联网+中药材种植养殖平台建设,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种植和综合利用、中药质量溯源检定、中药工业先进制造技术、中药健康产品制造技术和药材废渣利用,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单克隆抗体、长效重组蛋白、第三代胰岛素等高技术含量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提高我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开发药物结晶设备和传感器、先进粉体工程设备、新型超临界萃取和色谱分离设备、新型固体制剂生产在线检测设备和自控系统、高密度流加式和连续培养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大规模纯化设备以及冷链储存运输系统等制药装备,加快制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包材和辅料的品质,加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二)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

把握智能、网络、标准化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提供现代化诊疗新手段。到 2020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6000亿元,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体系。

1、构建智能诊疗生态系统

重点发展智能医疗设备、软件、配套试剂和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制定相关数据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化诊疗系统,快速精准地进行疾病诊断、辅助个性化治疗以及系统性康复。打造智慧医疗新业态,实现基层城乡居民的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远程居家看护等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服务。

2、提高高品质设备市场占有率

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先进治疗、精准化检测设备等临床主要诊疗医学装备,破除国内企业长期的低端化、同质化恶性竞争。发展高品质影像诊断设备、医学影像数据库、先进的肿瘤治疗装备,开发基于影像的术前评估与手术规划系统,促进中医药原创性诊疗及康复设备研发。加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低成本易用高效整合的测序样品自动化软硬件技术,以及基因测序、编辑配套耗材,加快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新仪器和试剂的研发,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提升系统的性价比,提高我国在高品质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3、推动植(介)入产品创新发展

加速新材料技术应用,针对心脏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临床治疗需求,继续加快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降解血管支架、人工瓣膜、骨及周围神经等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角膜、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植(介)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针对器官修复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生物技术与材料技术的融合,加速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

4、提供快速准确便捷检测手段

针对急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包括外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加速现场快速检测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加快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

(三)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速推动以品牌塑造为核心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构建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发展新体系,在生物种业、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生物农业竞争力。到 2020年,力争实现生物农业总产值 1万亿元,2家以上领军企业进入全球种业前 10强。

1、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发展体系

开展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细胞工程、高能离子诱变、航天生物工程等前沿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速新材料的创制和育种元件的组装改良,实现由传统经验育种向科学精准育种的升级转化;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生物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化。

2、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开发基于分子靶标病害精准防控、植物免疫诱导、动物疫苗分子设计新技术,建立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绿色农药、兽药创制技术体系;开发安全、高效的活载体基因工程多价疫苗,研制用于不同畜禽疫病防控的生物治疗制剂;革新动物用基因工程抗体大规模生产、纯化等抗体制备技术与工艺,创制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植物新农药等重大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3、开发动植物营养新产品

建立功能分子的安全高效分泌表达系统,创制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创制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深度挖掘海洋基因资源,开辟综合利用新途径,培育生物农业新产业。

(四)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

提高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等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的应用示范,到 2020年,现代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 1万亿元,生物基产品在全部化学品产量中的比重达到 25%,与传统路线相比,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30%,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瞄准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围绕生物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需求,大力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在原料利用、生物工具创制、生物加工过程和装备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解决生物催化剂、人工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优化调控等基本科学问题,在人工生命体、酶蛋白机器、纳米生物装置、基因组编辑、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仿生制造等方向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应用,重点在二氧化碳等一碳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烯烃的生物制造、天然化合物的异源合成、生物基材料的规模制造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与工艺突破,大幅度提升生物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业态培育能力,夯实产业新体系构建基础,加快推进创新型工业化建设。

2、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以新生物工具创制与应用为核心,构建大宗化工产品、化工聚合材料、大宗发酵产品等生物制造核心技术体系,持续提升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有机酸、化工醇、烯烃、烷烃、芳烃、有机胺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路线,取得对石油路线的竞争优势,实现规模化生物法生产与应用;推进化工聚合材料单体多元醇、羟基羧酸、烯酸等的生物制造和聚合改性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尼龙、生物橡胶、微生物多糖、海洋生物材料等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实现生物基材料产业的链条式、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大幅度提升氨基酸、维生素等大宗发酵产品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水平,实现产业的良性和高端化发展。

3、推进生物制造工艺绿色化

以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和工程化应用为核心,构建高效的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工业酶和蛋白质的催化效率、工业应用属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甾体激素、非天然氨基酸、手性化合物、特殊氨基酸、稀少糖醇、糖肽类等生物催化合成路线,推动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实现化学原料药、食品添加剂、农药中间体、生物乳化剂等化工中间体的安全、清洁、可持续生产;突破生物合成、生物纺织、生物采矿、生物造纸等绿色生物工艺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农业、轻纺、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介入和示范应用,显著降低物耗能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初步建立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物法工艺体系。

(五)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围绕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和大气污染治理重大需求,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提升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到 2020年,生物能源年替代化石能源量超过 5600万吨标准煤,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全面规模化应用,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和核心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较成熟的商业化市场。

1、规模化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供热

重点推进高寿命低电耗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供热锅炉、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结合大气环境治理、城镇供暖和工业供热需求,实施生物质替代燃煤集中供热工程,大力促进生物质集中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发展,替代城市燃煤供热。发展分布式生物质燃料,积极推动生物质能与地热能、太阳能等其它新能源供热技术多元综合利用,探索建立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热应用新模式。

2、促进集中式生物质燃气清洁惠农

适应新型城镇化用能方式新变化,重点突破推进大型生物质集中供气原料处理、高效沼气厌氧发酵、沼气净化提纯压缩灌装及输配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按照因地制宜、就近生产消纳原则,在适宜区域示范建设集中式规模化生物燃气应用工程,探索建立多元协同、专业共赢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鼓励多产品综合利用,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清洁优质能源,改善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

3、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 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的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生产、处理和制备技术瓶颈,建设万吨级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及多产品联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进生物质液体燃料与其它替代石油基原料化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生物质全株梯级综合利用。完善原料供应体系,有序开发利用废弃油脂资源和非食用油料资源发展生物柴油。推进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丁醇等的示范,加大油藻、纤维素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化示范与市场应用。

(六)促进生物环保技术应用取得突破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面向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高效生物菌剂与生物制剂、高效低耗生物工艺与装备、以及生物-物化优化组合技术集成系统。到 2020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超过 2000亿元。

1、创新生物技术治理水污染

重点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活污水、农业养殖废水、典型工业废水的生态治理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促进富含碳、氮、磷、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推进污(废)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生物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产业化。

2、发展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新技术

加快研发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物固化与生物修复技术、土壤农用化学品残留组分的生物消减(除)技术、以及中药材生产用地产生的连作障碍生物解除技术,推进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广,逐步修复与治理土壤复合污染问题,改善和恢复土壤环境质量。

3、加速挥发性污染物生物转化 针对多来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的生物-化学集成治理技术、工业源含碳废气生物转化利用技术和污水厂等生活源生物脱硫、脱氮技术,加速工艺系统及产品的规模化应用与技术推广,实现空气净化与清洁化。

4、发展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新技术

开展有毒有害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生物筛查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污染性生物检测方法,开发相关设备,促进生物检测技术标准化业务化。

(七)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

适应生物产业对提高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持续创新的内在需求,大力发展生物服务业,加速推动生物产业进一步专业化细分,更好满足生物产业对于高品质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为生物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到 2020年,培育出全球生物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我国原创的创新药和治疗方法在国内国外上市。

1、构建专业性服务平台

打造标准化基因检测、基因数据解读、液体活检、中药检测等专业化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检测和诊断新兴技术在生物产业各领域的应用转化。培育符合国际规范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加速新型治疗技术的应用转化。支持高端的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推动新型共性技术的专业化服务。

2、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

通过支持双创平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开办虚拟研发企业,挖掘创新潜能,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支持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委托外包,合理配置和利用研发生产资源。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转化医学、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第三方检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在恶性肿瘤以及重大传染疾病等领域,研究和创制一批国际创新药物。发展生物产品检测评价认证机构,为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种业、生物能源等生物产品提供检测评价服务,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四、拓展惠及民生新应用

针对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惠民工程,推广基因检测、细胞治疗、高性能影像设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中药标准化等新兴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一)建设基因技术服务中心

为促进基因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新的健康医疗支撑体系,增强我国防病、治病的保障能力,根据地域特点,体现政策引导,依托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创新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和先进生产企业,通过网络化布局,在全国各省(区、市)建设至少 1家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形成覆盖广、服务能力强的基因技术应用示范网络,全面、快速推进基因技术普惠民众。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诊治,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检测,新生儿基因身份证应用,使我国初步实现基因技术服务能力全面覆盖,为个体化医疗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为解决我国由恶性肿瘤疾病造成的社会民生以及医疗投入持续增加等问题,引导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创新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和先进生产企业合作,以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免疫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突破,建设集细胞疗法新技术开发、细胞治疗生产工艺研发、病毒载体生产工艺研发,病毒载体 GMP生产、细胞疗法 cGMP生产、细胞库构建等转化应用衔接平台于一体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开发与制备平台。通过区域合理布局,加强医疗机构合作,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治疗产品,加快推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急性 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以及鼻咽癌和肝癌等我国特有和多发疾病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与推广。推动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恶性肿瘤的存活率和生存期,满足临床需求、维护公众健康、降低医疗成本,使我国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建设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

为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国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区域,推动先进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联合建设一批独立于现有医疗机构的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配置相应的影像设备、影像诊断软件、人员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开展区域协同的远程影像诊断、第三方影像诊断、影像会诊和教育培训服务。形成覆盖全区域、资源共享、诊断能力强的影像示范中心。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为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诊断服务,提高影像诊断水平、避免病人重复检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影像诊断新业态,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实施生物基材料制品应用示范工程

为提升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减少白色污染和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提高循环经济水平,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托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基地、行业先进生产企业、创新研发机构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物基材料制品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在全国 30个以上地区和重点领域开展生物基日用制品、农业地膜、包装材料、纺织化纤等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规模化与产业链协调发展水平,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提升制品应用性能,建立生物基材料制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和认证体系,推动生物基材料制品市场与政策环境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到“十三五”末,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基尼龙和生物基增塑剂的产能达到 15万吨、20万吨、5万吨和20万吨;在 10个城市形成示范应用,对石油基日用塑料制品的替代率50%左右;在生物基农用地膜推广 10万亩以上;形成一批生物基纤维新产品。生物基材料产业成为绿色与低碳经济增长的亮点,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五)实施生物能源新技术惠民工程

针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乡用能方式变革、大气污染治理倒逼燃煤替代等重大需求,改变传统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推广高效率低成本生物能源新技术,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集中供热供气,推动居民生活用能清洁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优先选择能够稳定供应生物质资源、在有燃煤供热改造需求的城镇或工业企业,加快生物质燃料锅炉供热、热电联产发展,替代燃煤使用,改善环境质量。建设一批规模化生物燃气示范工程,开展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生物燃气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生物燃气进入天然气市场机制,促进生物燃气规模化应用。到 2020年,试点地区生物质供热能力达到 500万吨标准煤,生物天然气年利用规模达到 50亿立方米。

(六)实施中药质量提升惠民工程 针对社会对高品质中药产品和健康产品的广泛需求,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形成一批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成全国中药资源监测体系,构建从田间到病床的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中药生产全过程可追溯,为公众提供优质安全的中药产品。以科学实用标准倒逼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促进中药工业制造进一步转型升级,加强中药工业设备标准体系建设,研发和推广中药制药、中药加工炮制、医疗机构使用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技术及系列设备。创新和培育一批具有“重磅炸弹”发展前景的名优中成药大品种和适合社会需求的名优中药健康产品,打造一批信誉好、品种优、技术强的现代中药企业和规范化中医药养生保健示范基地。到2020年,中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瞄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快构建支撑体系,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生物产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一)创新基础平台

1、建设技术先进的基因库

在现有基因库基础上,建设生物资源样本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生物资源信息一体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产业应用价值及科研前瞻性的国家精品样本库和实时全景生命数据库,构建 “高通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物样本和数据存储、管理、认证、基础应用体系,引领推动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搭建信息资源研究开发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立全球联盟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权威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建设独立的疾病相关遗传信息应用型数据库,包含超过至少 10万例中国人基因多样性发生频率的数据库和中国靶向药物用药信息知识库,形成适合我国疾病基因谱、持续升级的全球领先基因数据解读系统。推动完善畜畜禽牧草遗传资源基因库、生物遗传资源保藏库(圃)等。

2、完善中药标准物质及质量信息库

在现有中药实物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药资源-质量一体化数据信息库,并实现信息共享。收集涵盖民族药在内的实物药材,系统鉴定、规范采集药材的质量和品质信息;针对常用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收集基于生产过程和炮制技术在内的实物产品,系统采集全过程的质量信息,构建对照或标准物质库,为规范药品质量、传承中药炮制精髓提供标准或对照物质;加快中药产品标准中涉及的化学成分对照品的制备、供应、标化;通过系统规范研究,形成中成药大品种各种剂型成品的对照/标准物质,建立质量-生产过程-剂型质量信息库,为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批间一致性和品质评价服务,支撑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3、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

落实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面向医药人口健康、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安全四大领域,针对微生物菌种保藏、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三大主体功能,围绕烈性、突发、外来、热带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预警、检测、消杀、防控、治疗五大环节的需求,按照“统筹布局,网络运行;应急优先,稳步推进;加强协调,科学管理”的原则,研究布局建设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充分利用现有三级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一批三级实验室(含移动三级实验室),实现每个省份至少设有一家三级实验室的目标。以四级实验室和公益性三级实验室为主要组成部分,吸纳其他非公益三级实验室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构建和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夯实我国的烈性与重大传染病防控、生物防范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增强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4、建设蛋白元件资源库

为解决生物产业发展所需生物催化剂的来源问题,建设高通量、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蛋白元件库。在建立蛋白质筛选、挖掘、设计、改造、评价、信息集成、保藏和提取等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涵盖催化酶、功能蛋白质、结构蛋白等蛋白元件资源实物库,库存元件超 10万以上;依托蛋白元件数字化表征、大数据集成、新酶设计、智能搜索、标准化、功能模块化体系,建设蛋白元件虚拟资源库,库存元件超 100万以上;推进蛋白元件库数据开放共享、专利应用服务等机制创新,建设可提供数字化建模、精准化合成和标准化组装服务的资源支撑平台,全面支撑生物催化剂在化工、材料、医药等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为生物工业产业的快速、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5、建设生物产业标准物质库

为提高我国生物产业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建立可溯源的精准测量技术和标准物质,构建核酸、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等核心测量能力和可溯源链,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抗体、疫苗、蛋白质、核酸、干细胞、微生物的质量控制的溯源计量和标准研究,以及新型体外诊断快速检测仪器的校准、生物质能质量检验、生物样本库中生物样本的评价和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研究,发展精准医学中如罕见病、遗传病等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大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夯实生物计量和质量控制标准创新基础。

(二)转化应用平台

1、建设抗体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平台

针对抗体偶联药物产业化过程中偶联链构建、连接反应、制剂等关键环节对技术、环境、检测及质控要求严格,资金投入巨大等现状,依托有能力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企业,同步国际前沿研发趋势,建立和完善抗体偶联药物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台,将重组抗体制备、化学药物与抗体的偶联反应、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剂与质控等环节集成在同一平台,确保抗体偶联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推动国内制药企业研发新的抗体偶联技术,加速追赶甚至超越国际领先的竞争对手,不断提升中国生物制药在国际上的实力与地位。加速抗体偶联药物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使国内外患者有更多不仅有效,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可以选择,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2、建设医学影像信息库网络

针对影像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共享和诊断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共享、标准不统一、存储时间短、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建立一套统一的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医学影像信息库,整合不同医疗机构的疾病影像数据,建立影像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小范围的试点,建立并推广区域典型疾病医学影像数据库,争取到 2020年覆盖大部分典型疾病。通过医学影像信息库的建立,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影像学数据的互认,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利用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大数据,逐步建立典型疾病影像学诊断标准,提升影像学诊断质量,减少误诊率,减小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差异,为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影像学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3、建设农作物分子育种平台 为促进我国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提升农作物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实现从传统常规育种向现代化精确分子育种转变,完善以分子育种为核心的农业种业技术体系,突破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航天生物工程等分子育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现代分子育种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主要农作物品种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分子检测与基因分型、覆盖主要生态类型的主要农作物育种材料和组合田间测试网点,以及田间表型性状信息采集系统,为种业企业、科教单位、政府品种与市场监管单位等机构提供技术共享服务,带动和促进生物种业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检测服务平台

1、建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检测平台

针对仿制药参比物质来源困难和临床评价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在产品原料、杂质、原研制剂等多方面建设标准物质实物和表征数据信息库,在 10家非临床机构试点设立专业生物等效性评价服务平台。重点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生物样品分析实验室,配备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硬件、软件、管理流程,构建对健康受试者可能出现临床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标准操作规范体系,配备专业医护团队和接受严格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培训的研究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开展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研究工作,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建立第三方伦理委员会监管机制。从总体上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水平,提高优质仿制药可及性,加强我国仿制药的国际竞争力。

2、建设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

针对我国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检测技术落后、检测手段匮乏、检测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借助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先进生物技术,开发病毒、支原体等污染物的创新检测方法,同时提高已有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升重组单克隆抗体、血浆衍生物、疫苗等复合生物制品的质量水平及安全性,促进我国实施更彻底、更全面的生物安全监控策略,对迅速涌入我国的各类进口生物制品实行有效监管。

3、建设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

为强化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和进出口环节的有效监管,构建以快速、智能、经济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平台,开发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重点研发基于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农产品安全快速精准检测技术,开发系列高特异性或高通量的前处理产品、速测产品和装备,基于相同生物效应的类检筛查技术和产品,新型重点污染物高通量筛查技术及产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监管能力,促进我国大宗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4、建设生物质能检验检测及监测公共服务平台

为健全我国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产业检验检测及监测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需求,促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完善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产业监测大数据平台、在线监控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立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检验检测公共实验室,通过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形成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系统与能力。基于“互联网+”模式,建立生物质资源、设备及产品检验检测和产业监测大数据平台,形成设备运行在线监控与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生物质能及其附产品产业数据统计、监测和发布机制,提供资源评价、技术产品检验检测、产业监测等公共服务。

六、构建行业管理新规制

针对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推进行业准入、市场应用和市场监管等领域的重大改革,加快构建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体制,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持续激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

(一)市场准入政策

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评队伍建设,招聘有国际审评审批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大政府购买审评服务力度。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批透明度,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的产品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审批。加快制定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完善创新产品和罕见病药物优先审查和快速审评机制。加快推广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探索制定孤儿药独占制度。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行业准入管理,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推广种植和上市审批制度。研究修订《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取消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双轨制,为生物制造企业原料来源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价格医保政策

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坚持分类管理,强化价格、医保、采购政策衔接,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药品价格监管,促进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调放结合、政策联动,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按规定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坚持鼓励创新和使用适宜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受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高效办理,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大病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三)招标采购政策

打破产品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提高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改革招标采购机制,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允许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和组团采购,加快将药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制定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合理的超标准、高档设备。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注重产品的综合评估。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对国产产品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加快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促进符合技术标准的生物质燃气、热力和燃料纳入燃气、热力和石油销售体系。

(四)行业监管政策

完善医药产品上市后的不良事件监测、召回、退出制度,建立守信企业“绿色通道”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以推行新版 GMP为契机,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动态监管。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临床研究的规范性建设和监管,规范和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规范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活动。完善转基因产品的上市监管,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快修订《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支持我国优势种业国际化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环保相关政策,加强产业环保运行监管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达到相关环保标准。

七、开拓要素支撑新途径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以资金、人才等要素为核心的全方位支撑。

(一)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对创新医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相关领域确需中央财政支持的技术研发工作,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由中央财政科技预算等渠道统筹考虑支持。统筹财政资源,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国产医疗设备应用。加大对生物制造产品的采购鼓励,实施生物制造产品财政补贴。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生物质燃气、液体燃料、热力生产财政补贴政策。

(二)完善税收支持

根据现代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结合国家税制改革方向,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落实医药产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三)创新金融服务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商业保险,带动中高端医药产品消费。积极推动开展融资租赁、担保质押、投资保险(风险补偿)等创新型金融支持方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投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开展海外贸易和并购。

(四)打造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领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原始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外优秀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来华创业创新。鼓励大型生物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各类合作机制共建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通过设立技术股等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入生物产业企业就业。鼓励生物产业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

八、打造协调联动新局面

加强部门联动、行业协同、区域协调,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共同推进生物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部门配合,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加强规划与国家相关科技专项的衔接,强化规划对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发挥行业组织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承担政府职能转移,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企业的沟通机制。建立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高效协同机制。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情况,科学确定生物产业发展定位,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生物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分工和区域协作配套。

(二)发展行业组织

围绕促进生物产业中高端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发展一批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公益组织。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生物能源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加快组建行业联盟,促进行业内部及与其他产业在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产业的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推动产品认证、质量检测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反映行业政策建议与诉求,促进行业企业与监管部门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在开展生物技术对外合作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形成合力,建立企业走出去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与国外相关组织、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维护中国生物产业利益、形象,积极应对国际纠纷与政策协调。

(三)打造产业高地

充分发挥各地方的积极性,依托现有生物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若干生物经济集群建设,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引导生物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使生物产业在地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生物产业基地评估工作,探索建立生物产业基地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地方开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生物产品应用示范。

(四)加强国际合作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整合配置全球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内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推进种业、基因检测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走出去”,带动整个行业抢占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推动有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获取新产品、关键技术、生产许可和销售渠道,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管理规制和知识产权的国际接轨。完善投资环境,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来”力度,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采购中心,加快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五)促进创新创业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鼓励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收购。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和引导生物科技人才创业,加快构建贯穿整个创新链条的生物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设备、人员、技术、资金等专业化配套体系,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性的生物产业众创空间,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生物产业“双创”基地。

篇2: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推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精神和我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特点

2009年全省生物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左右,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为主体,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推进发展的产业格局。主要特点是:

(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但增长速度相对趋缓。我省生物资源丰富,生物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制造业2009年实现总产值657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完成出口交货值177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但近年来,我省生物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趋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二)优势领域比较集中,但高端产品占比不高。我省生物产业中,化学原料药、维生素、天然药物、保健产品、生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生物发酵农药、兽用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农林良种、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拥有一批拳头产品。但药物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基因药物、生物工程育种等代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端产品明显不足。

(三)硬件提升明显,但创新软实力不强。我省拥有省医科院、省农科院等19所与生物产业发展相关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企业技术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6家)、公共创新服务平台16家,科研仪器、中试装备等创新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欧洲药典适用性(COS)认证的企业数量全国领先。但受国际专利技术壁垒制约严重,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不足,高端科研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产业创新链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不畅。

(四)骨干企业效益良好,但生产销售规模较小。2009年我省进入全国医药百强的企业有16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生物企业13家,拥有新和成、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华东医药、华海药业、仙琚制药、升华拜克、钱江生化等上市企业22家,企业利税位居全国前列。但企业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品牌营销优势不突出,缺乏销售规模超10亿元的拳头产品和产值超百亿元的特大型企业。

(五)产业集聚特色鲜明,但发展后劲明显偏弱。全省有生物专业园区12家,总面积51平方公里左右,2009年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左右,已初步形成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台州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为主,湖州生物制药、金华天然药物、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块。但核心区块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发展不完整,示范带动效应不强。

目前,全球生物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链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国家已将生物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抢占发展先机,我省要抓住机遇,立足自身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实现我省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提升。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实现产品、技术由仿制到原创,价值链由低端到高端,布局由分散到集中,产业链由相对缺失到相对完整的发展转型。

坚持重点突破。筛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块、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以及具有重大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集中力量形成突破。

坚持融合发展。推广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物产业,加快向纺织、化工、造纸、制革等其他行业的渗透,推动产业技术的交叉融合、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生物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形成“人才+资本”的有效发展模式。

坚持开放带动。主动对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支持我省生物企业采用战略联盟、收购兼并、引进发明专利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大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对先进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生物产业销售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比重30%以上;继续保持生物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三的地位,并争取缩小与前两位的差距。

行业发展方面:到2015年,生物医药达到2100亿元左右,生物农业达到600亿元左右,生物制造达到300亿元左右,努力保持和形成在生物原料药与制剂、绿色生物农用制品、天然药物、生物保健食品、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力争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药物(包括创新制剂、创新中成药、基因药物)、海洋生物开发、生物服务等领域实现有效突破。

集聚发展方面: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销售产值超1000亿元,台州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销售产值超500亿元;建成绍兴、金华、湖州等3—5个超100亿元的省级特色生物产业基地。企业培育方面:培育10亿元销售产值以上企业30家以上,50亿元以上销售产值企业5家左右,力争填补百亿以上规模企业空白。

自主创新方面: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5%以上。

三、重点领域

(一)优先做强四大优势领域。

1特色原料药及药物制剂。加快微生物制药技术和控释、缓释、靶向定位、透皮吸收、微球、微囊、微丸等新型制剂技术的应用,围绕抗肿瘤、抗病菌感染、心血管疾病防治、抗抑郁、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防治等重大疾病领域,重点开发氨基酸、核酸、多肽、多糖类的创新药物和特色原料药,做强维生素、激素、药用辅料等优势产品。

2生物医学工程。综合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重点突破核磁共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全数字化彩色三维超声影像诊断系统等大型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一体化手术室、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微创手术及介入设备等先进治疗性设备、生物人工器官及工程组件、人缘化或适宜人体的生物医学材料等高端领域,加快开发家用

便携式诊疗与康复设备、社区和中小医院用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设备、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装置等小型化、家庭化、智能化的先进实用医疗设备,做强内窥镜、注射器、微量泵、医用导管、护理设备等特色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在国内率先实现干细胞工程技术突破。

3绿色农用生物制品。针对重要病虫害和禽畜水产重大疫病,重点推进水基化生物农药新剂型、第三代新型高效杀菌剂、广谱高效杀虫剂、农用抗生素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兽药、渔药)、生物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推动产品制剂标准化,支持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和推广。开发针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新型动物疫苗、诊断试剂以及免疫佐剂、增强剂。推进具有固氮、溶磷、解钾、抗病等功能的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类肥料的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开发和推广防病促生长且低毒低残留的维生素、植物源饲用蛋白、微生态制剂等生物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进完全可降解农用薄膜的生产和应用。

4现代中药。开展名医名方的新药筛选,促进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研究创制一批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中成药产品。集成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加快发展口服缓释、控释等新型中药制剂,推进中药饮片规范化加工。推广“浙八味”、铁皮石斛、灵芝等道地中药材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GAP)种植,加强金丝桃素、茶多酚、越桔、丹参、银杏、苦瓜、千层塔、益母草等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研究与产业化生产。加强梅花鹿、蕲蛇、穿山甲等药用珍稀动植物品种保护与繁育。

(二)全力培育四大新兴领域。

1生物制药。扶持开发以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质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以及融合蛋白、聚乙二醇(PEG)化和抗体偶联药物,争取在第二代基因工程药物开发过程中掌握创新优势。推进预防重大传染病和治疗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新型疫苗、联合疫苗、新型佐剂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重点开发针对传染病、肿瘤或基因异常的基因诊断、生化检测、酶标免疫等类别的诊断试剂。

2生物保健食品与化妆品。开发和做大一批具有免疫调节等效果的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重点做强铁皮石斛、蜂胶、珍珠粉等特色优势保健食品,加强对功能性茶饮料、益生菌乳制品等新产品领域的开发。发挥市场优势,打响本地品牌,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加强对天然植物、珍珠、蚕茧等的功能成分开发,加快发展具有护肤护理等功效的天然美容化妆品。

3农业良种选育。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推进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加强转基因技术及其对环境风险影响的研究,重点开发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等粮食作物新品种,茶叶、竹、特色蔬果、油菜、油茶、菊米等经济作物新品种,良种猪、奶牛等畜禽良种、特色水产良种、名特优水产增养殖新品种以及特用蚕、食用菌等特色新品种;推进花卉等园艺植物和绿化树种的种苗繁育以及产业化、主要经济林和速生工业用材林的选育和规模化繁殖。4海洋生物开发。围绕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糖氨聚酸、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开发针对重大疾病的新型海洋药物以及抗衰老、健脑益智、降脂降压的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挖掘海洋生物制品在生物功能材料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三)推广应用四大可及性领域。

1生物基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等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推进乳酸,生物基乙烯、1,3—丙二醇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产业化应用。

2生物制造技术。推进基于酶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分子选育、代谢工程以及发酵工程

技术的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新型酶制剂和手性氨基酸等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扩大新型生物催化和转化技术在医药、化工、食品、纺织、造纸、制革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推进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产业化开发。

3生物环保技术。积极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治理。推进专用微生物菌剂、生物净水剂、絮凝剂、灭藻剂、生物脱硫剂、有机垃圾处理剂等新型生物环保制剂产品和技术的产业化,加快开发基于生物治理技术的环保设备。推广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4生物服务。重点支持合同研发、临床试验、安全评价等服务外包。发展生物检测、新药申报、专利申请、报关代理、商标注册、信息咨询、技术交易,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

四、主要任务

(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和支持生物医药、生物农(兽)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加强与跨国公司战略合作,完善研发、生产、物流和营销网络,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扶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通过成果产业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形成特色优势;加大对拥有技术专利的团队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创投引导、产业孵化等方式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围绕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菌种构建和选育改良、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和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生物标志物与功能分子筛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胚胎工程繁育、工业酶规模化表达等关键共性技术,对接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好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中药现代化、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等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省内科研院所以及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发展,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围绕成果产业化的薄弱环节,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加强对产业重大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完善中试基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平台。

(三)强化基地带动作用。加快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重点建设多肽、个性化基因药物、合同研究(CRO)服务、医疗器械、生物疫苗等专业化园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联盟和投融资平台,提升服务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能力,强化核心区和拓展区的联动,成为全省生物产业的研发孵化中心,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生物产业基地。提升台州国家原料药产业基地水平,加快产业链向制剂延伸,促进全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以原料药与制剂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基地。规范发展德清生物农业、兰溪天然药物、舟山海洋生物、绍兴化学药、新昌医药、湖州生物技术、磐安、丽水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基地。支持萧山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华农业高科技园区等农业良种育种和规模化繁育基地建设。

(四)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积极申报和对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专项,组织实施新药创制、重大品牌药仿制、中药现代化、新型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制备、大型医疗器械和组织工程产品突破、生物农(兽)药和新型兽用疫苗开发、农业特色良种选育与推广、海洋生物和天然植物资源功能开发、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示范、现代生物技术推广应用十大重点突破工程,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的生物新产品,推进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组织实施种植业育种、畜禽水产良种、兽用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农药、种质创新与资源培

育等一批农林领域的生物产业重大创新提升工程。支持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工艺创新与改进、生产基地改扩建,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五、保障措施

通过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

(一)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博士后工作站,支持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对企业自主创新生物产品的研发给予资助。加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省医科院、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设施建设,对参与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的给予补助;积极落实我省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共建系列创新载体,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综合考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和产业标准化工作,加强生物技术科研成果的登记和转移工作,完善生物技术成果的评价体系和转让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积极抢占中药提取、生物保健品等优势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权。加强生物技术专利研究与分析,推动生物产业专利库和专利预警报告发布系统建设。在“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中,重视生物技术领域人才的培育。制定生物产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省外生物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来浙创业,支持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公开向海内外招聘技术负责人。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鼓励生物产业人才申报省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津贴等优惠政策。

(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中,设立一批生物产业的集聚区块,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结合利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为现有生物产业集聚区块发展留出拓展空间。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上,优先满足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台州国家原料药基地等集聚区块项目的空间需求。统筹安排环境容量指标,加大对集聚区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调配支持力度,加快生物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等向生物产业集聚区块布局和功能延伸,支持在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集聚区内建设一批跨单位整合、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集聚区块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

(三)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向生物产业领域倾斜,支持我省生物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申报国家相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投入。切实落实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有关研发费用摊销抵免、所得税减免等各项关于生物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生物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新设立的生物企业,在地方规费和土地出让金缴纳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涉及农、林、牧、渔业项目的生物企业贯彻实施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规定,将种畜禽生产列

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对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建设规费实行减半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欧洲药典适用性(COS)等国际市场的注册与认证、临床研究给予补助。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我省生产的医药创新品种,经联合审定后优先纳入我省医保目录,并采取支持性价格政策,逐步试行药物经济性评价办法定价。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将其主导和优势品种申报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通过强制和计划免疫、扩大良种补贴覆盖面、工程示范、应用试点等措施,鼓励推广使用农林业良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完全可降解生物薄膜、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支持和帮助生物企业将产品申报列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研究编制《浙江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于拥有专利技术的生物产品优先列入目录,我省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机构和项目优先采购列入目录内生物产品。研究建立生物制品便捷通关制度。

篇3: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的坏消息频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已成为一股强劲的世界潮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剧增,缺口不断扩大以及化石能源资源贫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以2005年的数据为基准,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产比分别为52,14和45。也就是说,若无重大矿藏资源被发现,不计算能源的进口量的话,中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只够再用52年、14年和45年。如果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准,那就更加令人寝食不安。

面对剧增的能源需求,现行的做法: a)“竭泽而煤”。2000年的原煤产量12.0×108 t,2007年上升到25.3×108 t。7年翻了一番,只要出现缺电问题,想到的只有挖煤; b)到国外采购石油和天然气。2009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为53.6%,天然气也近30%。事实上,油气能源的供应已立足于国外。

虽然,中国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15.0%的目标,可是,按联合国把大水电归属于传统能源的惯例,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消费比例仅有7.5%。这还只是按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0×108 t标煤核算的。显然,这是打不住的。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消费比例将比7.5%还要少。2009年末,国家能源局又提出“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0%左右”,这意味着,加进核能后仍是15.0%。显而易见,这样,可再生能源的指标可能还不到5.0%。而美欧国家的比重是20%,巴西、瑞典则更高。中国继续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使CO2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可见,大气污染将更加严重,减排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能源资源极贫,需求与缺口剧增的局面,如果仍然把解决能源供给立足于国外,继续在化石能源上“一掷千金”,在可再生能源上“裹足不前”的话,中国的能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当今世界,经济即国力,能源是基础。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引起美、日等国的警觉与抑制。若能源不能自主或将需求立足国外进口,乃国之软肋与重大隐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崛起中的中国需要的不是踌躇满志,而是多一些忧患与安全意识,多一些远虑和未雨绸缪的谋划。近10年来,中国和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早先提出的48字能源方针以及现行的能源政策,应该重新审视与评估了,需要研究和制定新的国家能源大战略,其关键词至少应有“自主”“安全”与“积极转型”。

1 发展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是大趋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性能源,所谓的能源转型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逐渐替代。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竟殊途同归地走上了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之路。

在早期,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石油危机和开始寻求石油替代时,美国的玉米乙醇、巴西的甘蔗乙醇、北欧的生物质发电、德国的沼气等纷纷出台。后来,美国进行甲醇车用燃料试验失败后进一步确认了生物乙醇方向,瑞典在进行公交车的9种替代燃料试验后也最终选择了沼气与生物乙醇。

1999年,美国发布了《开发和推进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总统令,制订了1个关于到2030年以生物质燃料替代目前石油消费总量30%的发展目标,其占国家电力的5%、交通运输燃料的20%和化工产品的25%。2005年,美国能源部给国会提交的报告中表明“生物质已经开始对美国的能源作出贡献,2003年提供了相当于1×108 t标煤的能量,占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超过了水电,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来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建设大型风能和太阳能的试验装置并逐渐加大开发力度,更彰显了生物质能源的主导角色。美国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经国会通过了《美国能源政策法案》《能源自主与安全法案》《农业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均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生物质能源的主导地位和具体发展指标。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能源展望2010》预测,2008年至2035年间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部分将全部由液体生物燃料提供,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可占到石油消费量的17%,使原油进口依存度由70%以上降低到45%;发电量的增量中可再生能源占41.0%,其中,生物质发电占49.3%,风电占37.0%,光伏发电占4.2%。也就是说,未来的二三十年里,美国的生物质能源不仅全部要担当起替代石油增量的任务,还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挑起半壁河山的重担。

2007年,欧盟通过立法,提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中可再生能源要占到20%,交通部门燃料消费中生物质能源要占到10%的目标。瑞典就是杰出代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石油份额由1970年的77%下降到2008年的32%;生物质能的工业用途达1 230×108 kW·h,分别是天然气(100×108 kW·h)和煤炭(270×108 kW·h)的12.3和4.5倍。其生物质供热发电1 030×108 kW·h,占瑞典能源消费总量的16.8%,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71.6%。在2006年的世界生物质能源大会上,瑞典总理佩尔松宣布“生物质能源已能满足目前瑞典25%的能源需求,2020年瑞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

在巴西,生物燃料产值已经占到全国GDP的8%,超过信息产业,排在第一位。巴西已建成十大甘蔗乙醇生产基地和由甘蔗种植—乙醇加工—专用汽车FFVs—国内市场—国际贸易1套完善的体系。在2008年的“国际生物燃料大会”上,巴西全国公民协会主席Dilma Rossef在开幕词中讲道“巴西的经济是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目前,全国以生物乙醇替代了50%的汽油(2009年达56%,作者注),生物柴油替代了3%的化石柴油,这一比例正在快速提高。2003年启动的灵活燃料汽车(FFVs)市场,现已有700×104辆(2010年2月已超过1 000×104辆,作者注),汽车销售中90%以上是FFVs汽车。”巴西国内有1.2×104架小型及农用飞机使用了乙醇燃料。

印度于2004年开始石油/农业领域的“无声革命”,制订了2011年印度全国运输燃料中必须添加10%乙醇的法令,违者将被起诉等等。连生物质资源贫乏的日本,2002年也经内阁会议审议通过了《日本生物质综合战略》,提出由“石化日本”向“生物质日本”的战略转变,制订了“摆脱石油”的时间表。

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不约而同地走上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的道路,主要是由生物质能源的特质决定的。

2 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是其特质所决定的

给地球持续提供能量来源的是太阳辐射。由于地球不同部位接受的辐射量不等,不同地面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反应,导致近地面大气流动而蓄动能于风;导致水在地面与大气间蒸散与凝降而蓄势能于江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而蓄化学能于生物质以及可通过人工设施而集聚太阳辐射的热能和发电。所以,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及太阳能乃太阳辐射赋存于不同载体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能态,都是一母所生的兄弟,但又是“龙生九种,种种不同”。

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氢能和未来的核聚变能等均为物理态能量,需要通过复杂的技术和装备才能转换为电与热,且风能和太阳能很不稳定,储能性差。生物质能则别具一格,是太阳辐射经植物光合加工转化后形成的,以生物质为载体的1种化学态能量,既稳定又储能,原料易得,现代加工转化技术与途径多样,产品既有热与电,又有固、液、气三态的多种能源产品以及塑料、生物化工原料等众多的非能生物基产品。这些特质与功能是其他所有物理态清洁能源所不具备的。此外,生物质能源的生物性使它与农业和农民有着亲密关系,可以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也是其他所有物理态清洁能源做不到的。正是这种特质与功能,使人们在需要对化石能源替代时,首先想到的是生物质能源,利用已有技术进行生物质的直燃或混燃发电;利用甘蔗、玉米和纤维素等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利用畜禽粪便和城市污水垃圾等生产沼气等等。这是生物质特质所决定而不是人的意志和政策导向所能长期左右的,谁看不到这一点谁就会吃亏。

3 将生物质能源提升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美欧等工业化国家很重视生物质能源的促农功能,对农村经济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更具重要意义。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公正与和谐稳定,影响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正是解困“三农”的一剂良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路径。

中国“三农”困境的病根是将8×108农民捆绑在人均不到0.1 hm2土地上,从事附加值极低的粮食和初级农产品生产上,他们的收入增长和享受到的福利怎能与城里人相比,城乡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这是长期执行工农二元化和城乡二元化的结果。正如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推进农村改革中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要“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当前,中国最大的“民生”和“公平正义”就是对8×108农民的民生和公平正义,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是要改变现行的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免农业税、发种粮补助、搞新农村建设等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三农”自身的“造血功能”和“成长机制”。

将“三农”局限于初级农产品生产的产业结构是不行的,必须将生产链条向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质产业等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并组织农民参与,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否则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生物质产业的原料生产一头在“三农”,加工和市场一头在工业和城市,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最佳“纽带”和“抓手”。生物质能源又是清洁的、低碳的、可持续的,是市场需求极旺的时代宠儿,国家何不将这个时代机遇尽早地惠及“三农”。

如果将可用于能源的4×108 t/a秸秆(其中,1×108 t/a被白白地焚烧)得到开发,可相当于8座三峡发电站,可帮农民增收800×108元/a~1 000×108元/a。如果利用非粮低质边际性土地种植甜高粱和薯类,可转化为1×108 t/a燃料乙醇,使农民增收1 000×108元/a~1 500×108元/a。如果开发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可转化为900×108 m3/a的天然气(相当于中国全国现消费量),可使农民增收1 000×108元/a。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它还可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使国家公平正义、科学和谐地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这种对农民对国家功德无量的事情难道不值得在“十二五”规划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吗。

农业部门是美国实现节能减排的重点。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才两三个月就对农业部长Vilsack下达了总统令,要求美国农业部大力加快生物燃料产业的投资和生产,在美国建立永久的生物燃料基地,扩大生物燃料基础设施,利用这个产业为美国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唯一的机会,同时,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迎接21世纪美国国家最大的挑战之一。可惜,在长期受工农二元影响下的中国,生物质能源被“就能源论能源”地划归到能源工业部门,且备受歧视、欺侮和冷落。最近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的组成中,唯独没有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从另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前重化石能源轻生物质能源,重外轻内的倾向。

中国一面强调“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一面又忽视以至排斥能够“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纽带”和“抓手”,这是观念落后和行政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希望“十二五”规划中不要再“就能源论能源”地对待生物质能源了。只有打破现行的工农分隔体制和上升到解困“三农”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中的生物质能源才有可能科学到位。

4 中国生物质能源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占尽了资源优势。

据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咨询报告资料,中国水电的经济可开发量4.02×108 kW,发电量能力1.75×1012 kW·h,开发程度32%;陆地风能(离地面10 m高度)的技术可开发量2.97×1012 kW,可开发面积20.0×104 km2,离岸20 km海域范围内技术可开发量1.80×108 kW,可开发面积3.7×104 km2(即能形成风电场的面积为国土面积的1/40)。可利用的生物质原料资源量为11.71×108 t标煤,其中,48.2%来自农林有机废弃物,51.8%来自低质边际性土地上的能源植物。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无资源量的具体数据。

中国不含太阳能的清洁能源的开采资源量为21.48×108 t/a标煤,其中,生物质占54.5%,大水电、小水电和风电分别占18.5%,8.7%和15.5%,核电占2.8%,生物质能源的资源量是水能的2倍,风能的3.5倍。在区域分布上,水能资源集中于西南,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集中于西北和青藏高原,而生物质资源则富集于经济发达的东部与南方。风能与太阳能的资源富集区与终端市场分离,使得诸如河西走廊的风电需经1 000 km~2 000 km的远距离传输,而生物质能源则可就地消费。

不同生物质原料适合生产不同的能源产品,经原料与产品的匹配与整合,11.71×108 t标煤的生物质原料中,约4.59×108 t标煤的产能(39%)适合于生产液体燃料以替代石油;约5.59×108 t标煤产能(48%)适合于生产固体燃料以替代燃煤;约1.53×108 t标煤产能(13%)适合于生产气体燃料以替代天然气。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资源量最大,占尽区位优势,原料与产品又多种多样,可全面替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生物质能源是篇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文章。

5 固体生物质燃料要有大的发展

生物质原料资源中以固体者最多,仅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和林地生物质3项的产能潜力即超过7×108 t/a标煤,其中,秸秆原料与木质性原料分占40%~60%,分别富集于农田和林地,可以有直燃发电、混燃发电、裂解气化或液化等多种转化途径与产品。固体燃料可随着资源状况和技术成熟度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和地区选择不同的开发重点,宜多元化开发,不存在绝对优劣取舍与非此即彼。

生物质供热发电是最简捷的1种对煤的替代方式,至今在美欧仍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品种,技术成熟和产业化程度最高,可作为中国近、中期选择开发的重点。当前,可用于能源的4×108 t秸秆中被白白地焚烧掉的就有1×108 t以上,仅以此转化为电力即可相当于2个三峡电站。另一大块是中国的1×108 hm2天然林需要人工抚育,每5年轮流清林1次,平均可获得1.6×108 t/a生物质,相当于1座产能1.3×108 t/a的煤田。生物质直燃发电要注意向热电联产和混燃方向发展,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注意因地制宜地发展热裂解气化和技术成熟后的秸秆沼气与纤维素乙醇,使更多营养物质回归土壤。

开发固体生物质原料的瓶颈是它的松散,能量密度低和不便运输流通。经粉碎压缩后的成型燃料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其容重与热值接近于原煤,且干净、便于运输和市场流通。当前,中国成型燃料宜以供热市场为主,特别是中国几十万个中小燃煤供热锅炉因难以清洁燃烧而成为节能减排的死角和难点,成型生物燃料替代是1种最佳选择。

成型生物燃料可直接用于燃烧供热发电,也可以作为裂解气化/液化,纤维素乙醇和其他生物基产品的原料。成型燃料从原料收集、成型、运输及相关机械制造是1个较长的生产链条,可以吸引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参与。可以带动农村工业,提供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个有数亿吨产品交换流通的大市场,培育成型燃料市场对推动固体生物燃料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成型燃料的2020年指标是3 000×104 t,目前,仅几十万吨,“十二五”期间要有1个大的发展。

秸秆直燃发电是“十一五”期间产业化推进较快的1种生物质能源。截至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已审批170余项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60×104 kW,已投产50项,装机容量110×104 kW。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生物质发电的3 000×104 kW指标,“十二五”期间至少需要新增1 000×104 kW以上的生物质发电能力。有人担心秸秆发电是否会影响还田,其实几千年来1/2以上的秸秆都是用作薪柴,从来就不是全部还田和养牛的,更何况当前并不是争夺秸秆资源,而是尽快治理亿万吨冗余秸秆被露地焚烧的顽疾。有人认为收集和运输秸秆耗能多,不合算,其实,秸秆的收集、打捆和运输的机械化基本解决,收集半径不过百公里,肯定比从数百千米外运煤到火电厂的耗能少得多。

6 燃料乙醇不能停 要加快步伐

中国石油资源最缺,需求增长最快,进口依存度最高,无疑,燃料乙醇应为能源转型替代的重点,尤其是运输用燃料。美欧与巴西等对运输用化石燃料的替代主要是燃料乙醇,美国2020年的替代目标是汽油消费量的20%;欧盟是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油的10%;巴西现在已达56%,中国仅2%。自2005年至2009年,美国燃料乙醇的产量新增了2 000×104 t/a、巴西新增了700×104 t/a、欧盟新增了250×104 t/a,中国仅新增60×104 t/a,严重滞后。

中国“十五”以陈化粮乙醇起步,2005年超过100×104 t,居世界第三。“十一五”期间,因粮食趋紧而叫停新增粮食乙醇,鼓励发展非粮乙醇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只可惜此间粮食乙醇生产依旧,非粮乙醇只完成了新增200×104 t指标的10%。在“十一五”的前4年里,中国汽车由722×104辆增加到1 364×104辆,石油净进口量由1.68×108 t/a增加到2.19×104 t/a,而燃料乙醇仅增加了32×104 t/a。再次说明,当前,应对石油和运输燃料缺口迅速扩大的办法单纯以巨资到国外去买,而不重视对本国绿色替代能源的开发,这无疑是短视和有害的。

第一代的粮食乙醇在中国绝不可行,现有的产能100×104 t/a也应该尽快转为非粮乙醇。美欧斥巨资攻关多年的第二代纤维素乙醇,因技术难度太大,于不久前宣布大幅调低2011年的生产指标,而中国在纤维素乙醇上一直没有认真下过工夫。2010年燃料乙醇产能仅100×104 t/a,2020年的指标是1 000×104 t/a,如此大的任务,靠粮食乙醇吗,绝不行!靠纤维素乙醇吗,太不实际!

2010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先进生物燃料论坛上,我们提出了“1.5代乙醇”的概念,即以具有中国优势的非粮能源作物甜高粱、薯类和菊芋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成熟,设备国产,可较快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发展非粮乙醇还能将中国千万公顷沉睡的边际性土地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激活,它是完成2020年1 000×104 t/a燃料乙醇指标的唯一和最佳选择。令人高兴的是,制约甜高粱乙醇产业化的发酵工艺瓶颈最近终于得到解决,清华大学固体发酵技术及其产业化生产的成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具有巨大潜力的甜高粱乙醇的发展,希望能引起政府关注。

“十一五”即将过去,“十二五”的燃料乙醇该有个说法了。是1代、2代,还是1.5代?新增300×104 t/a还是500×104 t/a?是按“十一五”不成功的政策还是放开和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参与的政策?当然,在抓1.5代乙醇的同时,要下真工夫抓实纤维素乙醇和微藻生物柴油的研发,作好技术储备,做到兼顾当前与长远、现实与前景。

7 产业沼气替代天然气该提上议事日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开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时候,德国与瑞典等开发了沼气的规模化生产与工业性用途,我们叫它“产业沼气”。30年过去了,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从600×104个发展到了3 000×104个,产沼气120×108 m3/a,而欧洲的产业沼气也由以城市污水和有机垃圾为原料发展到以畜禽粪便和专用能源作物为原料;由传统厌氧发酵工艺发展到连续搅拌发酵(CSTR)和中高温发酵工艺;由供热发电发展到对天然气的替代;由环保目标发展到能源环保目标。德国有4 780家沼气厂(2009年),装机容量1 600 MW;瑞典有沼气驱动车1.5×104辆(2007年),加气站布网遍布全国,预计2040年前后瑞典全国天然气消费将由产业沼气替代。俄乌“斗气”加速了欧盟沼气对天然气的替代,2009年的产业沼气产量已达140×108 m3。

中国继石油进口依存度过50%后,液化石油气的进口依存度也快速上升到30%。由于天然气缺口迅速扩大和供应吃紧,近年以巨资向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伊朗、俄罗斯等大规模引进天然气和在沿海大规模设立LNG接收站,而国内丰富的沼气原料资源却弃而不用。中国仅大中型养殖场废水、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三类原料即具产能830×108 m3/a沼气,或700×108 m3/a天然气的资源潜力,接近于现全国天然气的年消费总量。产业沼气的原料比较集中,易于收集和规模化生产,生产过程即是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过程,可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融为一体,与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在碳水化合物的各种转化中,以厌氧反应的能耗最低,减排效率最高,可以充分保存植物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还田,还有纯化后的沼气可以共用现成的天然气输运/分配系统的优势。

产业沼气生产技术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已相当成熟,商业化程度高。目前,中国沼气的规模化程度和容积产气率尚低,分离纯化技术和设备刚起步,但这些都是可以很快弥补和赶上的,预计一两年内,北京、河南、山东、海南、河北等地将出现生产经纯化压缩的车用沼气CBG的示范试点。只要扶持政策和标准制定到位,逐步健全物流系统和培育市场,产业沼气必将有个大的发展,为减轻国家天然气缺口压力作出贡献。

发展产业沼气需要观念创新与模式升级,即在继续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同时,向产业沼气升级;农村能源向商业能源升级;单纯为环保处理向能源环保双赢升级。建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将农村户用型沼气与产业沼气分开,产业沼气中的自用与商用分开,供热发电与替代天然气的CBG分开,分别提出发展指标并重在CBG。

8 用20年时间建设本土绿色“三田”

化石能源资源会越来越少,价格会越来越贵。从长远和战略上看,中国必然或迟早要建设自己的生物质能源基地的。这个百年大计早谋划早主动。

绿色煤田是指能替代煤炭的生物质发电和成型燃料等的原料生产基地,主要有: a) 秸秆绿色煤田,位于粮食主产区,产出潜力约3×108 t/a原煤; b) 清林绿色煤田,位于天然林区,产出潜力约1.2×108 t/a原煤; c) 荒坡绿色煤田,全国宜林荒山荒坡,产出潜力约3×108 t/a原煤; d)沙地绿色煤田,位于北方四大沙地,产出潜力约3 000×104 t/a原煤。

绿色油田是指能替代石油的液体生物燃料的原料生产基地,主要有甜高粱乙醇绿色油田、薯类乙醇绿色油田和木本油料绿色油田。它们主要分布在蒙东及东北三省西部、环渤海及长江口以北的海涂和滨海盐土、内蒙古中部、武陵山区等八大片宜能荒地及约1 000×104 hm2的非粮低产农田。绿色油田的年产出潜力是1×108 t燃料乙醇。如,纤维素乙醇和微藻转化技术取得突破,还有这两片潜力巨大的绿色油田。

绿色气田是指能替代天然气的产业沼气原料生产基地。仅三片气田的产出潜力即有830×108 m3沼气或700×108 m3天然气,它们是:a) 加工业有机排放物绿色气田,主要有两广地区的废糖蜜、淀粉加工高COD废水等;b) 大型养殖场绿色气田;c) 大城市与周边有机垃圾及污水绿色气田。

在建设绿色“三田”上,对兼有环保功能的农林及加工业有机废弃物利用无异议,但开发宜农后备荒地和宜林荒山荒坡是否会引起生态恶化,是的,过去曾经有过,但以现在的理念、技术和政府管理水平,不仅不会恶化生态还可以使受损生态得以修复与重建。现在,国家那么缺油少气,能源安全形势那么严峻,为什么不能启用这些储备性土地去建绿色“三田”,资本不流通是“死钱”,该用的地不用就是“废地”。为什么不能为农民栽种出这一片片的“摇钱树林”呢。

任何加工工业都需要有原料生产系统的支撑,火电厂需要采煤业支撑、冶金业需要采矿业支撑、石化业需要采油业支撑。当然,转化绿色电力、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气也是需要原料生产系统,即绿色“三田”支撑的,这是大工业生产的分工。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前者的原料生产与加工生产两头都在工业系统,人们熟悉和习惯了,而生物质能源的加工生产在工业系统,原料生产在农业系统,人们对它不熟悉不适应。为什么国家不能像开煤矿和钻石油一样地投资建一批大型的绿色煤田、绿色油田和绿色气田呢?发展新产业需要新观念新行动。

当前,中国发展经济中的第一要务是扩大内需,如果从约1×1012元/a的购油款中拿出一小部分用于建设本土绿色“三田”及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加工企业群,可以培育出庞大的内需市场。从土地和农民,农林废弃物和非粮能源植物,原料生产和加工转化,机械制造和储藏运输,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等,这是多么长的1个链条,可提供多少个工作岗位!巴西的甘蔗乙醇生产可以带动农业、机械制造、化工、汽车等13种行业;按石油工业每提供1个工作岗位计,水电和煤炭可提供3个~4个,而乙醇产业可提供152个。每提供1个工作岗位,乙醇产业的投资额是1.1×104美元,而消费品、汽车、冶金和石油化工分别是4.4×104美元、9.1×104美元、14.5×104美元和22.0×104美元。生物质能源是个投资、提供就业岗位多和带动面广的产业,这也是风能和太阳能所不能及的。

建议国家对建设本土绿色“三田”要有长远眼光和大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开始谋划。

9 中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已经“破土出茧”

“十一五”期间,一批民营生物质能源企业在艰难条件下破土而出,它们不是传统的能源产业和制造业,而是新型的农工联合型企业。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2004年自丹麦引进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程,已经达到技术世界先进和设备可全部国产化的程度,特别是,创造了适合华北粮食主产区田间秸秆收集储运的机械化系列和已建立起与农民合作机制。截至2009年8月,该公司已建成类似生物质发电厂的项目20个,在建项目10个,总装机容量达420 MW,消耗秸秆400×104 t/a~450×104 t/a秸秆,农民新增收入8×108元~9×108元,2009年的发电量为30×108 kW·h。

武汉凯迪公司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先后在湖北、湖南等5省建成14座生物质热电厂,替代15×104 t标煤,发电27×108 kW·h和减排CO2 330×104 t,农民增收7.5×108元和获得4.5×104个工作岗位。二期工程计划建装机容量为300×104 kW的100个生物质热电项目,替代标煤1 500×104 t和减排CO2 3 000×104 t,为农民年增收60×108元和获得40×104个岗位。

1位房地产商为回报社会,2005年开始自筹资金到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种沙柳治沙,利用“平茬”下来的沙柳枝条(成年沙柳必须每三四年割除地上部分才能生长旺盛)建了1座生物质发电厂。在治理2×104 hm2沙地的同时,发电1.8×108 kW·h/a和减排CO2 20×104 t,当地农牧民得到了7 000×104元现金收入和7 000个劳动岗位,做到治沙与绿能双赢。这个毛乌素生物质发电公司2010年又利用烟筒释放的CO2和热量在塑料大棚里种养微藻成功,他们叫沙柳治沙固碳、发电减碳和微藻捕碳的“三碳”经济。这个“三碳”模式2011年将在浑善达克沙地复制2个。

中国投入使用的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近1 000台,但产颗粒燃料不到30×104 t/a,1个主要原因是市场定位没解决好。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公司利用长白山林区弃置的枝丫材压制成颗粒,运到周边乡镇和长春市吉隆坡酒店替代煤炭和石油供暖,减排和降低供暖费用效果突出。2008年供暖面积8×104 m2,随着吉林省投资公司的介入和在全省推开,2010年的供暖面积达80×104 m2。山东百川同创公司研制的生物质裂解气化供热技术进入产业化后,2010年设备销售产值近1×108元。

在产业沼气战线,北京德青源鸡场日处理鸡粪212 t和产沼气1.9×104 m3,发电能力1.6 MW和减排CO2 8×104 t/a,2009年开始稳定向电网供电;山东民和牧业公司日处理鸡粪300 t和产沼气2.7×104 m3,发电能力3 MW和减排CO2 9×104 t/a,这两个养鸡场将于2011年投产经纯化压缩的车用沼气。广西武鸣县安宁公司处理木薯淀粉加工的高COD废水,产沼气2×104 m3/d,沼气纯化装置即将运行;南宁市正在策划1个产40×104 m3/d生物天然气的大型CBG项目。安阳贞元集团在河南安阳、海南神州新能源公司在海南的大型车用生物天然气工程也将先后投产。中国的产业沼气正蓄势待发。

可惜,液体生物燃料方面乏善可陈。“十五”期间建成4座陈化粮乙醇厂后,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正确地叫停粮食乙醇和鼓励发展非粮乙醇。可是,2006年下发的依靠大型央企的一纸文件后,仅新建了1个由中粮建在广西的木薯燃料乙醇厂,一批当时生机勃勃的民营非粮乙醇中小企业都被封杀在摇篮里了,情形很惨。

“十一五”期间孕育了中国第一批脱颖而出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固体、液体和气体生物燃料的产业化技术和生产、国产装备和企业经营渐趋成熟。建议“十二五”规划中加大对它们的政策扶持力度,给它们一个更加宽松的成长和扩张环境,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10 关于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质疑与答疑

对生物质能源最大质疑或误会,是怕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简单类比美国玉米乙醇造成的。上面谈到那么多种的固体生物燃料会影响粮食安全吗,绝对不会!生产产业沼气会影响粮食安全吗,绝对不会!非粮乙醇和生物柴油会影响粮食安全吗,也不会!发展生物燃料可走的路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在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上纠缠不清呢。也许有人说,薯类和甜高粱也是粮食,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了。薯类和高粱从来就是生产淀粉和酒的工业原料和饲料,不是人的口粮,它们只是种在那些种不了粮食的低质土地上,加工后的废渣仍可作为饲料和肥料。所谓的影响粮食安全是1种误解,如果有所涉及也是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和管理解决的,切不可一叶障目,因噎废食。

质疑之二是发展生物燃料会不会引起作物秸秆和薯类甜高粱等原料的价格上涨。随着社会需求和商品价格而调整原料价格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哪种商品和原料都是如此。使毫无或经济价值很低的秸秆、畜禽粪便等污染物无害化、资源化、增值化有什么不好,在需求旺盛和附加值较高的能源产品拉动下,合理提高薯类和甜高粱等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有什么不好。

质疑之三是国家的补贴增多了。这应当是指目前对100×104 t粮食乙醇而言的。因为,对成型燃料和产业沼气至今还没有国家补助政策,对生物质发电的补助也低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国家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减排,扶持与补贴是正常和必要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且力度要大得多。如果说,国家对风能和太阳能的补贴给的只是企业,那么,生物质发电和燃料乙醇成本中原料占60%~70%,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实际上是转移支付给了农民。国家正在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这种补贴方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培育了农村工业,既有“鱼”又有“渔”,何乐而不为!

质疑之四,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不成熟。事实和实证已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的生物质能源技术与国外差距并不大,且自主性强,装备国产化程度高。相反,风能和太阳能的核心技术与材料多被国外少数大公司垄断。至于,生物质原料分散和能源密度低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成型燃料和分布式布局解决的。

11 关于“十二五”目标及政策建议

“十二五”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应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一部分。经统一换算为标煤后,该《规划》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生物质能、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和地热能分别为299×104 t,100×104 t,21×104 t,37×104 t和12×104 t标煤,分别占43%,33%,7%,13%和4%,体现了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的思想。但是,“十一五”期间没有认真执行《规划》精神,完成生物质能源的2010年各项指标,加重了“十二五”期间的任务。

若按2020年生物质能源各项规划指标的40%和60%分别提出2015年目标的A,B两个方案,其相关数据见表1。从表1中看出,无论是A方案或B方案,非粮乙醇和成型燃料的“十二五”任务都很繁重,需要有专项计划和得力措施才可能完成。建议沼气规划中将产业沼气独立出来,作为“替代天然气专项计划”提出。

为了落实《规划》中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目标,提出如下政策性的建议。

a) 中国油气资源极缺,需求、缺口以及进口依存度猛增,建议在增加进口以应急需的基础上,加大石油和天然气替代进程,“十二五”规划中可安排“加快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和产业沼气专项(或重点工程)”;

b) 鉴于生物质原料的分散性,宜发展中小规模及分布式布局的加工厂,建议发挥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和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大型央企国企拥有资金与技术优势,建议与国家绿色“三田”建设计划结合,总体规模与分布式布局相结合,原料生产与地方和农业部门结合;

c) 总结“十一五”期间生物质发电的成功经验和未能完成液体生物燃料的政策教训。建议“十二五”期间改变“发改工业[2006]2842号文件”的做法,政策放开,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参与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发展;

d) 鉴于生物质能源亦工亦农的特点,建议借鉴国外做法,成立由国家能源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环保部组成的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摘要:叙述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导的大趋势和必然性,指出,解决能源短缺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应将生物质能源提升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国生物质能源具有的突出资源优势,为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大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的力度,加快燃料乙醇产能的步伐,把产业沼气替代天然气的议题提上议事日程,用20年时间建设本土的绿色“三田”,制定优惠政策扶植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建设以及“十二五”生物质能源规划目标的建议和对策。

篇4: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状况及经验

(一)美国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诞生以来,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在克隆、干细胞、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蛋白组等研究领域均占据了领先地位。世界上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技术专利为美国所拥有;全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90%以上销售额为美国占有。美国生物产业世界霸主地位的取得,与美国政府实施的多项政策密不可分。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和法律保障制度。美国从联邦到州政府均设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专门的生物技术委员会来跟踪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制定相应的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下面还有完善的生物技术行业组织致力于协调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制定有利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美国为保护和鼓励生物产业发展,先后制定了《合作研究法》、《技术转移法》、《技术扩散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法律,支持合作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并促进技术转让。这些法律法规形成了对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方面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是制定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都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生物产业政策,通过支持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行政保护、专利法实施、研发费用抵税、扩大融资渠道等,鼓励企业创新和投入,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美国政府特别重视对将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仅以生物医药为例,尽管2008年美国经济放缓,但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却创造了新纪录,达到652亿美元。

三是建立通畅的成果转化机制。美国的生物公司从大学研究机构获得或自主研发新产品,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寻找买家和战略投资者及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这种从学术界到中小企业再到大公司,从专利技术到种子资金、天使投资、风险基金,直到后续融资、上市或兼并,已成为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二)英国

英国的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二;英国10%的GDP直接受益于生物产业的发展;世界前100的医药产品中有18个源自英国;欧洲三分之一的生物技术公司位于英国。英国的生物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源于政府的政策推动。

一是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英国政府通过出台多项科技和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税收优惠也是英国政府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英国政府鼓励研发,对科研投资予以税收补贴,对投资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减免20%的税收,同时简化对知识产权的税收处理。

二是风险资本支持和注重人才培养。英国科技企业投资的90%来自风险资本,其中85%的风险投资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间很大一部分投向了生物技术企业。英国政府十分注意促进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英国政府在剑桥、牛津大学设立功劳奖,以减少人才外流,同时注意加强对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科技中介通过向企业提供有关如何利用生物技术降低企业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加强研发单位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开发。

(三)日本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关注生物技术产业,到80 年代,日本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日本现已成为亚洲地区生物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日本政府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19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确立了“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战略;2002年日本又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生物技术战略大纲》,此后日本对生物技术研发投入明显增加。日本政府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补助金制度,以及各种补贴、信贷、税收减免和折旧制度,为生物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了优惠条件,大大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机制。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法人化改革,如允许高校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许可组织,进行专利授权和市场推广;允许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引入科研人员任期制;在科研经费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采用竞争机制,促进科研人才合理流动等。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融合。针对生物产业人才缺乏的状况,日本大幅增加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同时吸引高素质的海外生物技术领域人才。日本通过建立大学与民间企业之间的各种互动制度,如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委托培训、捐赠、人员互派等制度促进产学官之间的合作。将大学科研人员的成果与企业界的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

二、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不同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其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措施也不一样,但分析以上国家的各项措施可以发现,政府的重视、财税扶持政策、重视基础研究、关注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配套等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则是以上国家的共识,这些经验对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产业规划,健全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建立起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部署。我国生物企业存在无序竞争、重复低水平建设、不注重基础性研究、急功近利的问题。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协调各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整合资源优势和科研力量。生物技术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基础性学科,国家应着眼长远发展的目标,在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冷门学科上加大投入。

(二)增强创新能力,拓宽成果转让渠道

我国生物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过低,研发创新能力较差,企业缺乏高新技术成果的支撑,产品升级换代慢。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创新主体主要还是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而这些创新主体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应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政策上向两者的合作项目倾斜;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并增加财政预算予以支持;借鉴先进国家科技中介服务形式,鼓励社会兴办各类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转让和交易提供场所、信息和经纪服务。

(三)重视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生物产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尤其缺乏同时掌握技术、专利、市场、经营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成果转化率低,科学技术不能真正转为生产力。国家应加强生物产业相关专业培养力度。在用人机制上,应改变论资排辈、岗位终身制、限制人才流动等不合理制度,促进人才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全国各地之间的自由流动。探索在科研机构以科研成果为标准的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研发环境。

(四)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要

我国的生物类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差。而生物技术产业又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前期投资,从研发到产出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产业也是一个高产出的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对生物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资金、信贷、税收、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更大的支持。建议国家通过上市、放宽贷款条件等方式为生物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生物产业领域。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违法侵权行为

生物技术产品一般具有技术性强,研发成本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研发主体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其生产经营行为必然无法持续进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还不够完善,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力度不足,因此,国家一方面应尽快完善保护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立法,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和严惩专利侵权行为,切实维护研发者的创新积极性和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①马勇,周青梅.生物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N].中国信息报,2008—07—03(2)

②殷实.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带给我们的反思[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

③张晓强.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8[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13

④孙英. 生物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瞭望,2009(17)

⑤赵清华等.英国:10%的GDP受益于生物技术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7

(阿依先木·艾合买江,新疆和静县人,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生物技术)

篇5: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利用的朝阳产业”,“启动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发展农业生物质能的指示精神,依据《可再生能源法》,制定本规划。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巨大。

一、我国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利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生产新型能源,拓展了农产品的原料用途和加工途径,为农业提供了一个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潜力无限的平台,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大有可为。据专家测算,若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生物质能资源,可以新增约3万亿元产值,提供约6000万个就业岗位。

(二)有利于发挥农业对能源的支持作用,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3%、7.7%和7.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0.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3亿吨标准煤;石油净进口量1.4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有关专家测算,如果充分利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可新增5亿吨左右标准煤,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24%。积极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对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如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69%,煤烟型污染程度一直较高。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大量使用薪柴等作为生活燃料,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以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化石能源,降低薪柴使用量,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50%以上农户生活用能主要采用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落后方式,同时大量人畜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疫病的传播,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可以逐步改变农村几千年来烟熏火燎的用能方式,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

二、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和发展现状

(一)资源潜力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1.农作物秸秆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粮食主产区,单位国土面积秸秆资源量高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上海、吉林、湖北等省(见图1)。

200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约为5.1亿吨,按草谷比计算秸秆产量约6亿吨,除用于肥料、饲料、基料以及造纸等工业原料外,约有3亿吨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依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主要农产品发展目标测算,预计到201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将达到7.8亿吨,其中约4亿吨可作为农业生物质能的原料。以“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测算,预计到2015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将达到9亿吨左右,其中约一半可作为农业生物质能的原料。

图12005年我国单位国土面积的秸秆资源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业年鉴整理计算

2.能源作物

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我国有大量不适于粮食生产但可种植高抗逆性能源作物的荒山、荒坡和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选择适合不同生长条件的品种进行培育和繁殖,可获得高产能源作物,并大规模转化为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我国可转换为能源用途的作物和植物品种有200多种,目前适宜开发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农作物主要有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等(玉米、马铃薯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但易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不宜作为主要品种开发),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农作物主要有油菜等。

(1)甘蔗属于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作物,以南、北回归线之间为最适宜生长区,可用于制糖和生产燃料乙醇。今后利用甘蔗发展燃料乙醇的潜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甘蔗糖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糖蜜。2005年至2006制糖期,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约2000万亩,产量约8600万吨,产糖1000万吨左右,副产糖蜜约340万吨,可以生产燃料乙醇80万吨左右,折合标准煤110万吨左右。二是走以糖为主、糖能互动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甘蔗亩产仅为4.3吨左右,单产提升空间较大,有关科研单位已经选育出亩产6~7.5吨的糖能兼用品种,若大面积种植,将大幅度提高甘蔗产量,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食糖原料供应,还为生产燃料乙醇提供更多保障条件,实现糖能互动联产。三是适当开发南方宜蔗土地新增的甘蔗。我国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区尚有0.1亿亩的宜蔗土地,若其中一半土地种植糖能兼用甘蔗,按亩产6吨计算,可生产3000万吨左右的甘蔗,可产出200万吨以上燃料乙醇,折合285万吨标准煤。

(2)甜高粱具有耐干旱、耐水涝、抗盐碱等多重抗逆性,素有“高能作物”之称,亩产300~400公斤粮食以及4吨以上茎秆,茎秆汁液含糖量16%~20%左右,每16~18吨茎秆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目前在我国种植规模不大,且比较分散,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新疆等省份都有种植。若开发我国现有1.5亿亩盐碱地的1/5用于种植甜高粱,按一般农田产量的50%计,收获甜高粱茎秆6000万吨,可生产350万吨左右燃料乙醇,折合标准煤500万吨左右。

(3)木薯具有易栽、耐旱、耐涝、高产等特点,适合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九省(区)。鲜木薯的淀粉含量在30%~35%左右,约7吨鲜薯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2005年全国种植面积约650万亩,总产量约730万吨,亩产仅为1.1吨,如采用优质木薯品种,并加强田间管理和水肥到位,亩产可达3~5吨。目前,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份仍有荒地、裸土地及后备宜林、宜农、宜牧荒山等未利用土地约2亿亩,若开发1/5用于种植木薯,按亩产2吨计算,可收获8000万吨,生产燃料乙醇约1000万吨,折合1430万吨标准煤。

(4)甘薯具有耐旱、抗风、病虫害少等特性,能适应贫瘠土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05年种植面积约7500万亩,总产量超过1亿吨。鲜甘薯淀粉含量在18%~30%之间,约8吨甘薯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但因回收季节在秋冬季,易冻伤和腐烂,目前约有20%左右的甘薯在储存过程中损耗,若及时加工,可生产燃料乙醇250万吨左右,折合357万吨左右标准煤。

(5)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适应范围广,发展潜力大。我国长江流域、黄淮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都适宜油菜生长,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在15亿亩以上。2005年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1.1亿亩,年产量约1300万吨。目前,我国南方水田区有冬闲田约0.6亿亩,南方丘陵耕地、北方灌区、北方旱作耕地也存在不同类型的季节性闲地约0.8亿亩。油菜亩产菜籽120公斤,平均产油率30%。如利用上述土地的50%种植油菜,菜籽产量可达到840万吨,可生产生物柴油约250万吨,折合标准煤350万吨左右。

3.畜禽粪便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约30亿吨粪便,主要来源于农村家庭散养和规模化养殖。全国现有生猪分散养殖户0.9亿户,奶牛、肉牛养殖户0.157亿户,蛋肉鸡养殖户0.85亿户,羊养殖户0.26亿户。综合考虑混合养殖、气候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的影响,约有1.48亿农户适宜发展沼气。考虑到城镇化和养殖业变化,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适宜发展沼气农户分别为1.39亿户和1.30亿户,沼气产量分别可达到539亿立方米和502亿立方米,分别相当于替代8460万吨和7880万吨标准煤。

全国现有猪、牛、鸡三大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约391万处,其中,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已达4万多个。存栏量约5.7亿头猪单位(30只蛋鸡折算成1头猪,60只肉鸡折算成1头猪,1头奶牛折算成10头猪,1头肉牛折算成5头猪),畜禽粪便资源的实物量为11.2亿吨,理论上可生产670亿立方米的沼气。其中,大中型(养殖出栏3000头猪单位以上)约11952处,养殖量约7528万头猪单位,畜禽粪便资源的实物量为1.42亿吨。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测算,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的实物量将分别达到25亿吨和32.5亿吨,约可产出沼气1500亿立方米和1950亿立方米,分别相当于替代标准煤2.4亿吨和3.1亿吨。

4.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主要包括稻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多来源于粮食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制糖厂和酿酒厂等,数量巨大,产地相对集中,易于收集处理。其中,稻壳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剩余物之一,占稻谷重量的20%,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和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省;玉米芯是玉米穗脱粒后的穗轴,约占穗重的20%,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和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省;甘蔗渣是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副产品,蔗糖与蔗渣各占50%,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见图2)。稻壳和玉米芯可通过固化成型、甘蔗渣可通过发电等方式提高利用效率。2005年上述副产品的总量超过1亿吨,经充分利用可生产0.31亿~0.67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此外,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每年棉籽产量1300万吨,可产棉籽油200万吨左右,由于近年来我国豆油产量迅猛增长,棉籽油消费量萎缩,大量的棉籽没有充分利用,为生物柴油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原料来源。

(二)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法规和配套办法和规章,制定了20多项农村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燃料乙醇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下,中央和各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开发与技术攻关,开展不同形式的试点示范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1.沼气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户用沼气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发展规模居世界前列。沼气产业已从单纯的能源利用发展成为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并与养殖业、种植业广泛结合,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沼果”、西北“五配套”等能源生态模式逐步优化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十五”期间,中央投资34亿元专项支持沼气建设,直接受益农户达374万户。目前,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累计发展到2200万户左右,年产沼气约90亿立方米;建成养殖场沼气3800处,年产沼气约2.5亿立方米。同时,通过沼气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队伍。到2005年,我国农村能源的管理机构接近4000个,人员近1.5万,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研究、生产、营销队伍等不断扩大。

2.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初见成效

秸秆的主要能源化利用方式为直接燃烧、气化和固化成型等。截至2005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89亿户,普及率达70%以上;全国已建设了秸秆集中供气站539处;生物质燃烧发电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到2005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甘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目前,由国家核准生物质规模化发电项目近50处,总装机1500兆瓦,其中单县和宿迁两处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我国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生产和开发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已开展小规模试点。

3.生物液体燃料初具规模

当前,我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工程年生产能力达102万吨,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加工能力不断扩大。通过试点,消费群体初步接受,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据测算,我国现行的燃料乙醇生产价格成本约为3500元吨,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可降到3000元以下,为我国石油替代产业书写了良好开篇。在非粮食能源作物方面,我国已培育出“醇甜系列”杂交甜高粱品种,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并引进多个亩产超过3吨的优良木薯品种;育成了一批能源甘蔗新品系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建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而且筛选出适合甘蔗清汁发酵的菌株和活性干酵母菌株。

我国已具备利用菜籽油、棉籽油、乌桕油、木油、茶油和地沟油等原料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近年来,在双低油菜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结合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油菜、油葵等主要作物上已开发出高含油量种质,含油量高达51.6%。此外,为了不与食用油和工业用油争原料,还开发了麻疯树果实、黄连木籽以及利用季节性闲地种植油菜等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开发思路不够明确。中央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看,对于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实际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思路还不够清晰,认识还不够成熟;对于生物质能资源的区域分布、发展潜力等基础情况,掌握得还不够清楚,分析得还不够深入。部分地区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还缺乏通盘考虑和科学谋划,特别是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加工企业存在盲目发展的倾向。

二是自主研发能力弱。除沼气技术较为成熟外,其余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例如,以甜高粱、木薯、甘蔗等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还需在优良品种选育、适应性种植、发酵菌种培育、关键工艺和配套设备优化、废渣废水回收利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我国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存在着成型机模具磨损严重、运行稳定性差且使用寿命较短,能耗较高,配套炉具亟待完善,秸秆的收集储运和预处理技术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相关标准缺乏等问题,而秸秆气化燃料也存在焦油含量高等方面的问题,而国外先进国家如瑞典、丹麦、奥地利生物质颗粒成型技术和设备已非常成熟,仅瑞典就有大型生物质颗粒加工厂10多家,单个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多万吨。

三是比较成本高。在不考虑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目前大多数生物质能产品的成品仍高于化石能源产品的成本。例如,除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成本可以与汽油相竞争外,其他国家生物燃料的成本都比较高,我国以甜高粱、木薯等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每吨成本约为4000元,而目前等效热值的汽油成本仅为3300元左右。

四是扶持政策尚不完善。国家虽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财政、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例如,以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还无法进入市场和享受政府补贴,生物质能的定价机制还没有体现出环境效益的因素;相关政策之间也存在着协调性差,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还没有形成支持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是投入严重不足。生物质能属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其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除农村户用沼气等部分领域外,国家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领域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六是生产运行机制仍需探索。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分散性与农业生物质能生产的连续性和集中性之间存在矛盾。目前,部分企业按照工业化方式考虑生产规模,而对探索原料收集形式、收集半径考虑不足,造成原料供应困难,影响了生产合理运行。

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大力加强沼气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为重点,适度发展能源作物,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体系建设,引导、整合和利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循环农业理念,推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立足我国农作物剩余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坚持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为重点,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理念,把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作为今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促进农村用能结构、乡村面貌和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推动循环农业大发展,参与国家能源大循环。

2.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正确处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在适度发展玉米燃料乙醇的基础上,稳步开发以非粮作物为主的能源作物,避免出现能源生产与人争粮的情况。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任务,开发能源作物应以不占用粮食、棉花等战略物资生产用地,不开垦草原为前提,充分利用荒地、盐碱地和冬闲田等不适宜种粮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避免能源作物与粮棉作物争地。

3.坚持技术可行,强化自主创新

以技术可行为基础,始终把科研攻关、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作为主要环节,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秸秆固化、气化利用等技术瓶颈,着力提高技术转化应用能力,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物质能的多种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引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和产业协调推进

以原料的可获得性为出发点,以经济合理性为前提,以产业为纽带,注重分散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构建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利用以及维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强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三)战略目标

到2010年,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示范基地,部分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范围和规模明显扩大,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农民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中获得的收益不断提高,农业生物质能在国家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和地位不断上升。

到2015年,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开发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初步实现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化。生物质能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用日趋明显,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1.农村沼气

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000万户(新建1800万户),占适宜农户的30%左右,年生产沼气155亿立方米;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6000万户左右,年生产沼气233亿立方米左右,并逐步推进沼气产业化发展。

到2010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000处,年新增沼气3.36亿立方米;到2015年,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8000处,年产沼气6.7亿立方米。

2.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

到2010年,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全国建成400个左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左右;建成1000处左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年产秸秆燃气3.65亿立方米。到2015年,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建成2000处左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年产秸秆燃气7.3亿立方米。

3.能源作物

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种植,满足国家对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要。

四、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按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力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发展重点

1.农村沼气

——农村户用沼气的基本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包括户用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同步规划,同步施工。沼气池的建设容积为6~10立方米,重点发展“常规水压”、“曲流布料”、“强回流”、“旋流布料”等国家标准规定的池型,每种池型均要实现自动进料,并应配备自动或半自动的出料装置。改造的厕所与圈舍一体建设,地面硬化,与沼气池相连。北方地区建设太阳能暖圈等保温设施。厨房内安装沼气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实现灶台和地面硬化。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与农业生产发展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四位一体”和“猪沼果”等能源生态模式。

——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按照发展循环农业的理念,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统一筹划,在为畜禽场或周围居民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对一些周边既无一定规模的农田,又无闲暇空地可供建造鱼塘和水生植物塘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废水在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再经过适当的好氧处理,如曝气、生化处理等,实现达标排放。

2.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

(1)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近期重点:一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尽快突破成型机具、炉具等方面的技术瓶颈。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合理确定生产半径,探索秸秆收集、储运和预处理模式,着力解决秸秆的分散性、周期性供应与生产的集中性、周年性之间的矛盾,取得经验后在全国逐步推广。

(2)秸秆气化燃料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以村为单元,系统规模为数十户至数百户,设置气化站,敷设管网,通过管网输送和分配生物质燃气到农户家中。近期重点:一是继续扩大秸秆气化示范范围,完善秸秆生产沼气技术。二是加强和规范秸秆气化站的运行管理。三是解决秸秆气化燃料焦油含量高的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能源作物

根据国内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盐碱地、荒地和冬闲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适度种植甘蔗、甜高粱、薯类、油菜等能源作物。近期重点:一是科学制定单品种发展规划,建设能源作物专用良种的引进、选育基地,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集成创新。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收获机械化作业,加强病虫害防控,推进标准化生产。三是开展燃料乙醇综合产加销一体化示范,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二)产业布局

1.农村沼气

(1)户用沼气

按照重点安排适宜发展沼气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粮食主产区、水库库区,同时兼顾畜牧业主产区、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水源保护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血吸虫病、地氟病疫区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东北、西部三个大区。到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800万户,总量达到4000万户左右。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8个省(市)[1]。到2010年底该区域农村户用沼气总量达到389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91%,占适宜农户的15.85%。

——中部和东北地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1个省。到2010年底该区域农村户用沼气总量达到1590万户,占总农户16.82%,占适宜农户27.17%。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和“三州八县”(湖北省恩施州、湖南省湘西州、吉林省延边州和原海南黎族苗族州的8个县)。到2010年底该区域农村户用沼气总量达到2021万户,占总农户数的26.71%,占适宜农户的36.12%。

(2)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

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郊区为发展重点,优先发展“菜篮子”基地,太湖、巢湖、滇池,淮河、海河、辽河,长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三湖三河一库一线”等重点水域周边地区。到2010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000处。

——东部地区。到2010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2050处。

——中部和东北地区。到2010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560处。

——西部地区。到2010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390处。

2.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

近期重点在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开展试点示范,到2010年,建立400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和1000处秸秆集中供气站。

(1)东北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豆类、高粱、谷子等,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1/6左右。

本区域重点开展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试点示范和秸秆集中供气站,同时,积极开发炊事灶具和取暖等配套设备,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5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45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300处,年产秸秆气1.1亿立方米。

(2)黄淮海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和安徽、江苏二省的淮河流域部分。该区域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加之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光热水土资源匹配较好,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次是玉米和稻谷,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1/3左右。

本区域重点建设以小麦、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稻壳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示范点和秸秆集中供气站,配套开发炊事灶具和取暖设备,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5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约45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300处,年产秸秆气1.1万立方米。

(3)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流域部分。该区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历来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销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为稻谷,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35%。

本区域重点建设以稻谷秸秆和稻壳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燃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和秸秆集中供气站,配套开发炊事灶具,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0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约10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400处,年产秸秆气1.45万立方米。

3.能源作物

按照各类能源作物的生物特性,结合各地发展空间,提出甘蔗、甜高梁、木薯、甘薯、油菜等能源作物的发展布局。

(1)甘蔗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等南方5省区的宜蔗地区加大糖能兼用甘蔗良种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走能糖联产的道路,在不影响糖产量的前提下为燃料乙醇提供必需的原料。

(2)甜高粱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利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开发推广甜高粱系列品种和先进适用栽培技术。

(3)木薯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5省区抓紧引进培育适宜加工乙醇的优质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将单位亩产量由现有的1.3吨左右提高到3~4吨。

(4)甘薯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扩大甘薯种植面积,不断拉长企业加工转化期。

(5)油菜

万拴“十一五”期间,重点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利用冬闲地,适当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发展高蓄能油菜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五、重大工程

围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重点,认真落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各项政策,强化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服务,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平台。

(一)农村沼气工程

1.农村户用沼气工程

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到2010年,全国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800万户,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000万户。

2.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沼气利用和沼肥利用设施。到2010年,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4000处,使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4700处。

(二)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

1.农业生物质工程中心建设

依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农业生物质工程技术研发、中试、集成等任务,重点建设功能实验室、中试转化基地等,搭建产业化促进平台,推进农业生物质能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

2.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依托,加强能源作物的品种选育,以秸秆固化成型和沼气开发利用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生物能源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以现有基层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为载体,加强服务设施与手段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三)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在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建设村镇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400处和秸秆集中供气站1000处,加强分散的秸秆资源收集机械化和预处理工程技术、装备及机械化工艺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推广普及适合大田农作物秸秆收集和预处理要求的机械化工艺和设备,建立健全原料储运系统、销售与配送系统等,完善加工设备与设施,同步开发推广配套炉具,为农户提供炊事燃料及取暖用能,提高资源转换效率。

(四)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1.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基地

重点在海南、广西、广东、河北和湖北等省区,依托现有科研机构,结合发展能源作物产业化,建设一批能源作物良种选育基地。根据不同区域土地资源、气候和病虫害等特点,对农作物原原种、原种进行研究开发,引进优良品种,运用现代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进行品种试验及良种选育,培育高产优质能源作物新品种。此外,开展新型能源作物的筛选工作。

2.能源作物种植示范基地

在能源作物优势区域,按照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和冬闲田,发展机械化作业,建设一批甜高梁、薯类、甘蔗、油菜等液体燃料原料基地,主要进行土壤改良,水利、田间道路等设施建设,开展能源作物高效栽培种植示范,并通过“公司+基地”等形式促进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3.能源作物生产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

依托新疆、黑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垦区,利用甜高粱、木薯或甘蔗等非粮能源作物,建设能源作物生产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在能够提供生物柴油原料的地区建设一批能源作物生产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能源作物生产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主要包括能源作物种植基地、原料收集和储运体系建设,生产设备和设施完善等内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由农业部领导为组长的农业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农业部内有关司局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审议重大行动方案,加强宏观指导。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现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和资源,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广大农民群众、社会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二)开展调查研究,做好资源评价

摸清资源状况是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前提条件。尽快制定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技术规范,提出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深入开展能源作物普查工作,摸清主要能源作物品种的性能、适宜的边际性土地等资源数量、区域分布现状,科学制订能源作物的种植规划。在种植基础好、资源潜力大的地区,规划建设一批能源作物种植基地,为生物燃料示范建设和规模化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基础。在摸清全国畜禽养殖数量、分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畜禽粪便的可获得性及未来供应潜力等进行评价。同时,指导各地编制完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报告,并组织完成全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报告。

(三)健全促进农业生物质能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支持农业生物质能发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出台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用户补助等经济激励政策。加大对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补贴力度,对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等企业给与所得税优惠。对使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炉具的农户给予一次性补贴。加大对种植能源作物土地开发和整理的投入力度,对开发低质土地种植能源作物的农户给予补贴。建立健全产品收购流通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将以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纳入现有的油品销售体系。此外,尽快完善农业生物质能标准体系,并组织做好标准宣贯工作。

(四)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引导多种经济主体的参与

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建设机制,拓宽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设立农业生物质能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生物质能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调动企业自筹资金投入农业生物质能建设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国际组织等的资金支持,广泛吸引社会、个人和外资的投入。

(五)加速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加大对生物质能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开发步伐,改变部分生物质能转换技术落后的现状,力争在未来全球性生物质能多项技术竞争中占领制高点。重点是针对秸秆固化模具磨损快、气化焦油含量高,以及能源作物优良品种繁育、产品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科技攻关,在农作物秸秆高能效低能耗转化、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转基因技术提供生物质原料等方面开展研究,争取在新品种、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成果转化,作好试点示范工作,争取在资源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期启动一批生物质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种植、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建设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整合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生物质能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沼气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争取国家资金倾斜,引导形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农户建设、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提供全面的服务,确保农村沼气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农作物秸秆分布广、收集运输难等问题,建立农作物秸秆收集配送等产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能源作物种植、农作物秸秆收集与预处理等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物流体系。

(七)开展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快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生物质能技术培训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对从事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的技术工种实行职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并引导各地全面开展农业生物质能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

篇6: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前身浏阳生物医药园,1998年

经省政府批准立项,首期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园区位于长沙市东郊,距长沙35公里、浏阳25公里、黄花国际机场18公里、京珠高速20公里、武广高铁30公里,长浏高速、大浏高速、浏醴高速、319国道和从长沙直达园区的开元东路穿园而过,湖南省城际轻轨也将经过园区并设立站点,东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通江大海,交通十分便捷。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former Liuyang biological industrial park)was approved by the government office of Hunan province in 1998, with the first designed area of 13.4 square kilometers.The base was located at the east region of Changsha city,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Changsha, 25 kilometers away from Liuyang, 18 kilometers away from Huanghua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 kilometers away from Jingzhu Highway, 30 kilometers away from Wuguang High-speed train station.Various important traffic roads including the Changliu Highway, Daliu Highway, Liuli Highway, 319 national road and the Kaiyuan east road which directly connecting the base to Changsha, are passing through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In addition, the intercity light rail of Hunan is also travel through the base1

with a planned stop.Thus, the base is easterly link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south connected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esenting advantaged traffic.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批获批的7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园区2001年10月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中国唯一国际合作园,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2004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创业实践基地,2005年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医药出口基地,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还是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园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one of the seve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s first approved by China.On Oct.2001, the base was approved by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a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operation base in China;in 2002,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s the biomedical base of National Torch Plan;in 2004, it was grant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as the practicing and enterprising base of National Youth;in 2005,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s the national medicinal export base;and it was finally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ttee as the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n 2006, also the first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n the Mid-China.Moreover,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the key zone of the “twelve-fifth” plan and 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the continu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Hunan province.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按照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定位,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是长株潭城市群高科技产业的主要基地。目前共引进工业企业136家,配套科研、服务、商贸企业125家,是全国中小医药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园区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为主导产业,拥有九芝堂斯奇、威尔曼、有色凯铂、绿之韵等生物医药企业,拥有蓝思科技、介面光电、利尔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拥有康师傅、盐津铺子、嗑得响等食品企业,诞生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最大的内资企业为蓝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40亿元;最大的外资企业为介面光电(湖南)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as oriented with the guideline of high tech, ecotyp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With the biomed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es as the major components, the base is the primary developing zone of high tech industries in the Chang-zhu-tan city groups.Right now the base has introduced 136 industrial enterprises, collocated 125 research, service and commerce

enterprises, as one of the most centralized areas with medium and small size medical enterprises from China.Biomedic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he healthy food are the primary industries in the base.With 九芝堂斯奇、威尔曼、有色凯铂、绿之韵 etc.biomedical enterprises, 蓝思科技、介面光电、利尔电子 etc.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and 康师傅、盐津铺子、嗑得响etc.food enterprises, the base now has 14 famous trademarks in Hunan, 1 well-known trademark in China.The biggest domestic company蓝思科技 has invested 4 billion yuan in the base, and the biggest foreign company介面光电 will invest total 3 billion yuan in the base.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一级金库,确保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及时足额返还和企业优惠政策的兑现。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implements the close management, one-step service,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Bank to set up the first grade treasury, to ensure the reimbursement of local tax and the execu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wards enterprises.园区创造性建设科技公共平台,以科技公共平台建设促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特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具有竞争力的集群优势。其主要科技公共平台有: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和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

The base has initiatively established the public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and applies this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on.Thus, the base has formed a characteristic and integrated enterprise interlinkage, and competitive centralized enterprise groups.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public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include the Enterprising Service Center of Hunan(the hatch base of biomedical industries)and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Hunan(the safety evaluation center of food and medicine).园区分为东园、西园、南园,目前已整体开发12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实现财政税收5.2亿元。园区“十二五”末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实现财政税收4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食品和其他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园区未来将着力打造世界生物经济社区和临空经济区,使长沙成为高科技产业创业之都。

The base has been divided into east zone, west zone and south zone three parts, with 12 square kilometers developed area.The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the entire base was 17.1 billion yuan, and the financial tax was 0.52 billion yuan.At the end of the “twelve-fifth” plan, the estimated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the base could reach 100 billion yuan, among it the valu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will be

billion yuan, the value of biomedical industry will be 30 billion yuan, and the value of food and other industries will be 20 billion yuan;the financial tax of the base will be 4 billion yuan.In the future, Changsha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will become the global bio-economic and sub-airport developing zone, to make the Changsha city as the innovation capital of high technologic industries.联系人:龚云昀

联系电话/传真: 83281062/83280365

网址:

上一篇:学校教师工作安全责任书下一篇:妈妈,你真好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