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24-05-26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选6篇)

篇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读书笔记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央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正确引导社会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成果喜人;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和网络服务日趋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明确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也已初步形成;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全社会所重视;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稳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践内容。繁荣发展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一:在《纲要》的〈指导思想〉一节中提出了“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的全新要求。文化发展观应该是统摄全局的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中的观念衍生。文化建设也必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

二:在《纲要》的〈方针原则〉一节中写明了“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

三:在《纲要》的〈发展目标〉一节中提出了“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目标。四:在《纲要》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一节中介绍了有关“十一五”时期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的情况。

五:在《纲要》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六:在《纲要》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节中用了较大的篇幅阐释了三个问题:1)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2)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3)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七:在《纲要》的〈办好新闻网站〉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扩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的要求。

八:在《纲要》的〈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一节中列出了“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一条,就是要在“十一五”时期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九:在《纲要》的〈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一节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聚焦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要求。

十:在《纲要》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节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有关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要求。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目标明确实际、内容内涵丰富、实施操作可行的好纲要,它将指导和规范中国今后五年的文化建设。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对未来五年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纲要,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入贯彻“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精神,不断提升“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水平。

篇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为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和谐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根据中央和省部署,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一、“十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现状、背景与面临的形势

(一)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前就形成了以即墨北阡文化、胶州三里河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明,近代青岛蕴含着浓重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色彩,外来势力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在这种特殊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曲折发展,青岛成为汲取较多外来文化因子同时保留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又充满成长生机和发展活力,形成了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城市。

2.文化事业基础较好。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精品创作成果突出,5年间,青岛市获得15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精品工程”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间艺术作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展示了旺盛的文化生产力。群众文化活动成绩显著,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节、“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有6个区(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8个区(市)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区(市),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3个区(市)被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五四广场、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等七个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图书馆13个,博物馆8个,美术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站)12个,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青岛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等8大文化设施,集中建设166处社区和乡镇文化中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0处(3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62个单体)。

3.新闻出版事业业绩突出。有图书出版社2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家,网络出版单位2家;报业集团1家。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新创办报刊2种,5年间发行报纸总数达到340多万份,刊物达到132万份。青岛出版社出版新书1200多种,品牌图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45%,有4种图书分别获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青岛出版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30强。广播电视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量和收听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领先全国水平,创立了“青岛模式”,2005年10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首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

4.文化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3961个,个体经营户7306个,从业人员19.3万人,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6.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7%。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印刷、文化用品制造、节庆会展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

(二)文化发展背景与面临的发展形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建设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事业日益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精神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对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手段之一。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以承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大;文化建设水平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相对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还不完善等。

二、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总体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社会效益,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贡献。

(二)坚持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彰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特色。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文化规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文化设施先进配套,文化事业明显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品牌和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人才积聚,文化底蕴更加厚实,文化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不断提高人均占有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力争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在社区和村镇中保证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抓好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五大工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抓好塑造青岛形象的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与国际接轨的青岛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1%。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和一批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抓好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社会科学理论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发展战略。

———人才强文战略。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科技兴文战略。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以科技进步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文化科技,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发达化。

———品牌提升战略。实施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化品牌系列,建设文化品牌城市。

———精品带动战略。完善精品培育、创作、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创作,将青岛建设成为文化精品创作基地,提升青岛文化地位,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项目拉动战略。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立足自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国外文化产业项目,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带动举措,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青岛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三促学”理论学习模式,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实施“四进一加强”工程,抓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委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理论联系点和宣教基地的作用。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站在新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的问题,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问题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出一批理论新成果,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形成具有青岛特点、结构合理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加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智囊团”的作用。实施“双百工程”,推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精品。注重发挥党政研究部门、驻青高校开展理论研究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研水平。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着力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末,力争每个区市建成1处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三)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为目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宣讲和巡回报告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四)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积极向上、敢为人先、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让城市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城市精神践行活动,不断发掘和塑造体现城市精神的代表人物、团队典型,推动城市精神与时俱进,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增强市民的精神力量。

(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文明山东”建设十大行动,组织实施《人文奥运总体运行纲要》,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追求。在社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在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村民素质提高。在行业,要以服务、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诚信建设,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构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合理调整公共文化设施的区域布局,努力构建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到2010年末,全市城区基本实现居居有文化中心,农村基本达到镇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2.突出重点和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依托青岛大剧院、青岛现代艺术中心、凤凰岛影视基地、商务中心区、人民会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专业文化艺术展示区。加快各区市的文化中心区域建设,改造和完善现有文化设施,规划预留文化用地。到2010年末,完成在建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奥运主题公园两大文化设施;新规划和建设青岛科技馆、青岛乐器博物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岛海洋博物院、青岛图书大厦六大文化设施。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互联网公共信息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服务。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取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单位、数字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青岛政务网对接的“五连线”模式,到2010年末,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和开发现有的图书、文艺作品、文物博物、音像、社会科学、史志、档案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信息数据库。

(三)努力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1.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艺术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产创作机制。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树立精品意识,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当代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精神风尚和青岛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打造一批文学、戏剧、影视、美术等文化艺术精品,力争推出3-4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文学力作和艺术精品。充分发挥市文联等人民团体、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的艺术探索、创作、维权和自律工作。

2.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构建组织机构规范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内容丰富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围绕打造“欢乐青岛”文化品牌,以“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繁荣城乡文化生活。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力争80%以上的区(市)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建设,培育群众文化团体,充实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队伍,鼓励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优惠和免费开放制度。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服务和扶持。

改造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和综合活动室“三室一体”的文化设施网络。

1.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党报、电台、电视台要加大农村报道力度,增加农村节目和栏目。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加强农村读物出版工作,开发出版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各类出版物。

2.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区(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和“农村书屋”三大文化工程。区(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行政村有线电视通村率100%,自然村达到95%,村图书室藏书量达到农民人均一册,一村一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

3.开展“文化进农村”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千场演出进农村”、援建乡村图书室等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活动形式。通过政策扶持、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扶持文化活动室、农民剧团、集体(个体)电影放映队等,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更好地适应农民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开放城市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使农民老有所娱、闲有所乐。

4.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市(县级)、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要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正常运转的经费、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1.重视民族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改造和发展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入挖掘民俗、民间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好新正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田横祭海节、胶州大秧歌等民俗文化活动。

2.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积极发掘、抢救、保护文物资源,制定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市、区(市)、街道、(镇)村四级文物管理体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历史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物古迹景点。控制性保护八大关、鱼山路、八关山等十大历史文化街区及反映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重点街区。

3.加强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展览,开辟滨海文化、乐器等展览,力争完成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的对外开放工作。

(六)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

社会力量捐助和开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和国家机关向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鼓励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开展文化服务。

(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要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五、大力加强新闻事业,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一)着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活动宣传,营造主流社会舆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内容、手段、形式和机制。改进党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络节目的宣传内容,加强指导性,提高权威性,增强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满足市民的多层次需要。改进会议、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及典型宣传,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新闻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暂行规定。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制止有偿新闻、虚假和低俗报道。

(二)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

重点扶持党报、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将其塑造成为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媒体。

1.围绕“突出主报,打造强势媒体群”目标,做优做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加强报刊品牌建设,重点培育青岛日报品牌,将其办成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同时,推出1-2个报业品牌,培育报纸专刊品牌,发展2-3个发行量超过25万份的报刊。

2.广播电视要坚持新闻立台方针,实施精品工程,精办3-5个专业频道(频率),实行电视频道制运作模式。广播要增加1-2套自办专业频率,电视要实现主频道24小时播出,有6个以上广播电视栏目进入全国优秀栏目行列。电台各频道节目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左右,电视台保持在35%左右。大力发展新兴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有线数字传媒,建设信息内容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岛城新的主流媒体;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完成广播发射台迁址工作,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移动数字微波传输系统。2010年末实现五市三区有线数字电视转化率95%以上,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抓好新闻网站宣传工作。

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办出特色的总体要求,办好新闻网站,努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支持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不断扩大青岛新闻网、青岛传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的基础设施规模,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强化内容制作能力,开设多语种频道,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综合发展实力和舆论影响力,青岛新闻网力争建设成为世界500强网站,青岛传媒网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媒体行业知名网站。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网络新闻宣传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网络人才。

六、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为先导、文化内容为核心,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发展文化产业链,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构建起“一城、一带、五区”的总体布局。即: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突出滨海文化特色,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世界最美海湾、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活力城市、中国金牌投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打造成为帆船之都、时尚之岛、欢乐之城。集中打造拥湾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建设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青岛广电影视城;市北青岛文化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胶南达尼画家村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高峪画院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市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城阳外向型印刷产业园、即墨印刷产业园。重点发展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滨海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崂山国家旅游度假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市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特色文化街为特色的市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乐器和工艺美术品为特色的城阳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美术品创作生产为特色的胶南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一个全国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重点打造六条特色文化街:青岛文化街、青岛啤酒文化街、延安二路婚纱摄影街、海云庵民俗文化街、1388古典文化街、即墨古文化街。

构建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影视基地、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出版发行印刷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动漫基地、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发展八大优势文化产业:

———影视传媒业。发展影视内容产业,建设集影视人才培养、拍摄、制作于一体的凤凰岛影视基地。支持广电影视城和规模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高影视生产能力。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业,推行城市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组建各类电影院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加快城市电影院建设,推动影院向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传媒业,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局要努力培育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拥有品牌和效益的传媒。鼓励传媒集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并创造条件实现跨国界发展。

———演艺娱乐业。促进演艺娱乐业向健康、规范、多元、高档次发展。整合资源,以大型演艺项目为平台,组建青岛演艺公司。加强演出团体之间的协作,发挥名人、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实行契约制、演出经纪人制、演出季制、制作人制等组织形式。推进演艺娱乐业的产业升级。倡导特色经营,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青岛特色、健康文明的娱乐场所。挖掘传统娱乐形式的市场潜力,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新型健康娱乐场所,引进和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和项目,不断丰富娱乐品种。加强对娱乐歌舞场所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演出和经营质量,培育娱乐业品牌。

———文化产品制造业。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培植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文化企业群。充分发挥家电电子行业在全国领先的优势,着重发展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等为代表的视听设备制造;发展以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为代表的乐器产品;发展以贝雕、船模、沙画等为代表的工艺品;发展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成富有青岛特色和优势的美术产品系列;积极发展广告装潢、服务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门类,打造区域性文化产品制造中心。

———艺术培训与艺术品经营业。规范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行业,构建公办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或独立兴办各类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艺术品展览业,推出有影响的大型艺术品展览;重点支持青岛文物商店、青岛工艺美术集团公司等工艺美术销售业发展,扩大美术品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发展艺术品拍卖和中介机构,推动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

———出版发行印刷业。组建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多形态出版传媒,打造在全国出版发行业领先的出版社。组建以特色出版物为支撑的出版分社和出版中心,建立数字网络、电子音像出版机构,新创办2-3个期刊。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音像制品物流中心。实施出版品牌工程,力争精品图书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深化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建设出版物交易中心。加大销售网络建设力度,发展较大规模的出版物销售连锁企业。实行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推进民营发行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印刷业,建设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辐射黄河流域和日本、韩国的区域性外向型印刷产业基地。

———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制定青岛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动画、3G游戏、网络游戏新兴的文化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动漫设计、研发、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和机构,培育动漫原创队伍,加快建设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

———文化节庆会展业。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会展业。着重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中国青岛航海博览会、青岛音乐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图书文化节暨全民读书月、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中国青岛(国际)印刷设备与成果展、中国消费电子国际博览会、青岛国际服装周等会展,力争使其成为全国和世界知名节庆会展品牌。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权威机构的合作,提高会展业的专业水平。加强指导与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会展业发展。

———文化旅游业。加强青岛城市景观规划,塑造全国最佳滨海休闲度假城市形象。将旅游与文化、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努力打造最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旅游城市。重点抓好崂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

(二)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

1.重点发展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重点支持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广电海智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演艺公司等集团化建设。促进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

2.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

3.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构建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图书报刊、影视产品、电子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打造演艺市场,发展特色文化街,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

2.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规范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支持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城镇特色、专业和网络书店,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出版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

4.构建现代组织形式的流通体制。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立具有广泛辐射能力的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演出剧目、艺术品、动漫游戏产品等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出版物流交易中心。

5.推进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成立青岛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建立健全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音像等各类协会。发展和完善一批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文化中介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6.构建依法监管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

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一)建立文化创新机制。突出文化艺术创作、报纸栏目编辑、频道频率设置、图书出版和文化人才培育的机制创新。完善文艺创作奖励等机制,营造激励文化创新的环境。

(二)发展文化创意群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发展影视、音乐、音像、传媒、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支持和鼓励中小文化内容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发展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艺术创作、时尚设计、动漫游戏类创意企业,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培育文化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运用政府采购,重点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创新型文化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四)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公共图书馆、舞台艺术、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等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图书、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落实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强化文化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构建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建立统筹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八、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青岛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构建以国际友好城市为桥梁,政府主导、社会交流为主体、文化中介组织为辅助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一)开拓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渠道。同友好城市签订双边文化协定,开展文化合作。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的销售。借助举办国际性节会,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着重办好韩国周等节会活动,主动参与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推介我市文化产品和服务。把文化“走出去”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二)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青岛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剧、出版物、音乐舞蹈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支持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演艺、展览、电影、出版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开展合作。着重构建出版物、文艺演出、文化产品出口等国际文化营销网络。

(三)实施“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实施项目拉动,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文化精品,扩大青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九、构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二)做好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扶持发展一批文化院校和培训机构,构建规范的全日制和专业培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驻青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力作用,支持北京传媒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建设。改进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底前,完成全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系统培训,全市文化艺术、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完成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

(三)完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要求,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用人机制。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人才聚集。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十、保障措施和重要政策

(一)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部署、一同实施。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和建设文化强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二)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发展文化。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化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文化,打破地域、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经济要素和企业投身于青岛文化建设。发挥文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

十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管理职能从微观到宏观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新闻媒体、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政企、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通过体制搞活机制创新,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1.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改革方针,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方式,健全投资决策和约束机制。党报、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的领导和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结构,实行宣传经营两分开,逐步将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转制后的文化企业要努力面向市场,改变经营方式,搞活经营,为壮大主业服务。深化青岛出版社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各类文化事业单位要以深化内部干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改革方针,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有实力的文化公司上市。

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不断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

(三)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1.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已实行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青岛市关于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及对文化事业捐赠的政策。严格按照规定,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将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专项考核目标,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应收取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足额入库。

2.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精品生产,用于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用于支持重大出版项目和广播电视的覆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新,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文化街的发展,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等。

3.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投入幅度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研究制定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办法,重点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认真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加强文化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依法对文化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适时制定文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加强文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篇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记者:在“十一五”期间, 我国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 能够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是大家十分关注和企盼的。您能从宏观上谈谈,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积极因素和发展空间吗?

陈东琪:我先从“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谈起吧。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的目标。这个目标充分考虑了需要与可能, 是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为基础的积极而稳妥的目标。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十五”时期, 但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 科学发展观日益得到贯彻落实,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方式逐步完善, 反过热和反衰退的能力提高, 同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另一方面, 在“十一五”乃至2020年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原来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不会出现明显衰减, 一些新的经济增长因素如技术进步、服务业加速发展等, 会随着经济的阶段性提升而逐渐显现出来。“十一五”时期, 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日益得到贯彻落实,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原来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仍未明显减弱, 而一些新的有利于增长的因素会随着经济的阶段性转换逐渐显现出来。促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因素, 有些是经济发展新阶段客观形成的, 有些是需要加以引导才能显现出来的。利用、发掘这些有利因素, 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记者: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必须要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您能具体地谈谈促进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吗?

陈东琪:好吧!我认为促进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快速推进城镇化不断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十一五”期间, 我国城镇化仍将快速推进。从世界各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 存在一个“S”形发展规律:当城市化率达到30%以前, 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当城市化率超过30%而未达到60%的时期, 城市化进程出现持续加速趋势;而城市化率一旦超过60%, 城市化进程又会相对慢下来, 进入平稳推进阶段。我国城镇化率1995年以前在30%以下, 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升大约0.65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0%以后, 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升1.25个百分点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时间可能会在2025年前后, 在这一期间的2012年前后将达到50%, 从而出现城乡人口变化的“交点”;在“交点”之后, 城市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于农村人口规模, 就像剪刀一样, 开口越来越大。因而, “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一直保持快速推进的势头。城镇化快速推进, 必然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因为城镇各类建设需要巨额投资, 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不断增加的城镇投资和消费需求, 构成“十一五”内需快速扩大的主要来源, 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日益显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 它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继续采取城乡非均衡增长政策, 那么“单打一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打折扣。因为经济资源过度向城镇集中, 将导致农村经济陷入慢性衰退, 而农村经济的衰退势必部分抵消城镇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农村是城乡相对均衡的增长政策, 在城镇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 就会在不断扩大城镇需求的基础上, 使农村需求不断扩张。无论是加大对农村路、电、气、水、信息等硬件性基础设施投入, 还是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软件性基础设施投入, 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都会显著增加农民的实际投资和消费需求。即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每年减少1100万人 (最近10年农村人口累计减少1.14亿, 城镇人口累计增加2.1亿) , 到2012年前后城乡人口各占全国人口的一半时, 也还会有6.75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部分人的人均收入、投资和消费不断增加, 以及随着恩格尔系数下降带来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大宗消费增加, 将使农民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 并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大跨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及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来说, 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迅速改善, 必然会促使人员、物资和信息大跨度流动, 从而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加的巨大流动性需求, 改变目前供求不均衡的格局, 需要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跨度基础设施投资。“十一五”时期, 我国还要继续推进大跨度的地面交通、航空、水利、油气管道、光纤电缆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以及大规模技术创新设施等建设, 这就需要大量投资。这些工程规模大、项目融资多的设施性投资, 虽然没有制造业投资那样高的消费需求弹性, 但也会形成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并通过快速扩张的人流、物流、信息流, 创造出持续增加的国民消费需求, 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 大跨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大跨度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一五”时期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是“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从客观效果来看, 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落后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帮助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 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四是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质量改善。以1993年为界, 我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从前13年的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加速到后13年的1.6个百分点, 这说明1993年以来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但服务业对GDP贡献率的增长速度反而有所降低, 前13年年均提升近1个百分点, 后13年不足0.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速度减慢, 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加快有关。但可以预测, 这种结构非均衡状况不会长期延续下去。无论是从节约资源、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看, 还是从提升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要求看, 我国经济都应当尽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特别是尽快调整二、三产业结构。

当然, 这种调整不是以工业和建筑业衰退为代价, 而是要在适当调整工业和建筑业扩张节奏的同时, 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我国未来工业发展的主题不是数量的扩张, 而是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而提升质量和效率, 要求改变制造业单兵突进的状况, 逐步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比如, 工业制造过程要提高研发、信息和现代物流的贡献率, 通过加快发展这些生产性服务业, 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 愈益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也必然为不断扩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巨大的需求。从消费性服务看,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人均收入快速增加, 消费水平快速提升, 居民的非食品消费份额不断提高, 再加上具有很强消费能力的新生代消费群体正逐步改变传统家庭消费行为而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化消费, 使得社会化消费的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这个趋势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时期, 在一、二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服务业, 快速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既有利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又有利于降低单位GDP能耗, 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五是科技进步将大幅度提升国际竞争力从发展趋势看, 以大量自然资源和低价体力劳动耗费为支撑的经济增长将愈加难以为继这不仅因为资源供给跟不上资源需求增长, 环境承载能力减弱, 而且因为长此以往, 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将面临愈益严峻的挑战。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全球经济竞争, 核心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技术竞争, 低技术含量、低人力资本水平、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国家保护主义的限制。应对这种挑战的明智选择, 是实施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进步战略, 在全面增强国民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快提升企业和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 促使国民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廉价体力劳动投入, 转向主要依赖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并与现代制造及现代服务巧妙融合的技术进步。“十一五”时期, 应从准入和创业、进出口调节、税制税率、信贷和直接融资等方面, 坚持不懈地大力支持个人发明和创造以及企业研发, 大力支持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国家标准的形成和应用, 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技术进步机制, 从而实现快速的科技进步。即使在资源投入不变甚至减少的条件下, 这种全面的科技进步也必然大幅度提升要素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现代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六是劳动力价格提升有利于拉动国民消费需求增长。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在通常情况下, 人均GDP水平越低, 内需扩张力越弱;一旦人均GDP水平提升加速, 内需增长亦会随之加速。但这里还存在一个分配问题。在其他条件一定时, 如果GDP的分配更多流向利润而不是流向工资 (尤其是产业工人的工资) , 甚至出现利润侵蚀工资的情形, 那么实际消费需求的增长就会慢于投资需求的增长。在这种分配格局下, 人均GDP增长不一定意味着国民消费需求以同样速度增长。反之, 如果人均工资增长加快, 即使GDP总量、利润、投资保持既定增长, 也会使国民消费需求增长加快, 从而使内需得到有效扩大。应当注意的是, 由于外资企业利润存在境外转移现象, 外资利润侵蚀工资具有更为明显的紧缩国民消费需求的效应。“十一五”时期扩大内需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国民消费需求上, 运用法律和政策措施, 保障劳动者权益, 改变目前劳动力价格低廉、利润侵蚀工资的分配格局。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最新情况看, 企业增加员工的薪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趋势将为“十一五”时期工资增长拉动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增进之间建立协调均衡做出贡献。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 我们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实现小康社会更充满了信心。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篇4:“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六大重点

——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篇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总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在市委、市政府决策指导下,坚持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齐头并进,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日益显现出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北京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实现首都现代化战略构想,特制定《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纲要》。

一、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重点领域跻身全国前列

据统计,“十五”时期,北京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对北京工业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2005年北京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3.3亿元、工业增加值267.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3.3%、15.7%,增加值总量在北京工业各产业中排名第二,已成为北京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中,北京部分行业已具备较强规模实力,印刷机械、数控机床、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医疗器械、电站设备、自控系统与仪器仪表等行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技术创新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就,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网络渠道,加大投资强度,一批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新成就,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核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精密球面镜加工机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合成等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一批项目获北京市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获奖项目中,核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已经竣工量产,其余项目产业化工作正在加快建设。北京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建立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机床厂、北人印刷股份、北开电气以及京仪大兴仪表基地等一批搬迁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同方威视、四方继保、和利时、时代等一批股份公司或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北一大隈机床公司、北起多田野公司、北重阿尔斯通公司、ABB高压开关、SMC、三洋能源等一批重点合资、独资企业建成投产,部分项目还进行了增资扩产。

3、产业布局建设取得成效,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发挥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在五环与六环路周边的丰台科技园、亦庄开发区、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酒仙桥电子城、林河工业开发区、昌平科技园以及海淀产业园等区域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带,区域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已具雏形,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二)主要存在问题

1、规模普遍较小,缺少龙头骨干企业

2005年北京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总量的2.9%左右(上海的比重达到10%以上),虽行业门类齐全,企业总数达1800余家,但83%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5家(尚无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大型企业),进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的北京企业只有5家。行业领域内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品牌建设能力不强,示范作用不明显。

2、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偏低,产品开发及转化能力弱

从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看,北京装备制造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为2.0%,而国际经合组织研究表明,企业初步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所需研发投入比重应达到5%以上。北京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建立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但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及著名自有品牌少。虽然北京具有全国独有的科技、人才优势,科研成果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本地产业转化率仅为10%左右。

3、发展环境存在约束,产业分工尚未形成北京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生产要素成本逐步上升,产业发展可利用土地逐年减少。政府部门间协调联动的产业促进机制以及基地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创业设施、生活文化设施配套尚需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主导企业辐射、1带动作用不明显,集群效应不突出,行业中缺乏大型集成服务商;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未形成良好配套的互动局面,与周边区域间尚未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协作分工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振兴装备制造业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视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代表,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先进装备制造业符合北京产业发展定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水耗仅相当于工业水平的1/4和1/2,增加值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均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同时,装备制造业还具有产业发展波动小、污染物排放少、与高新技术结合紧密等特性,能有效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升级换代。先进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选择上具备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因此,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符合北京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选择。

3、北京具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条件和基础

北京装备制造业通过“十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总量的重要力量和支撑北京工业发展壮大的主导产业之一,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装备产品,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北京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日益与国际接轨,在科技、人才、信息、文化、金融等方面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市场中心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对国内外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北京装备制造企业与外部资源优势互补搭建了舞台,也为北京装备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渠道。

4、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产业发展

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持续良好,投资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电力能源的持续需求,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契机,为各种先进装备应用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5、国际产业转移提供新机遇

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全球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步伐加快,为我市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发展机遇。在全球高达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装备产业中,有50%~60%要陆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北京装备制造业将面临发展良机。

(二)面临的挑战

1、国际竞争日趋严峻。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虽发展迅速,但许多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制造仍由国外企业掌握,且国外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加快抢占中国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刚性约束强。当前北京环境保护要求高、土地资源紧缺、成本要素高等现状,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挑战,促使北京装备制造业向附加值高、资源约束少的高端产业发展。

3、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加快。全国近20个省市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珠三角地区将重点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长三角地区将力争建成包括装备制造业技术在内的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及我国重要的应用研发和基础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基础装备的产业化步伐。

4、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产业选择和内部分工转移等问题,应加快促进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协调互动发展。

三、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首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发挥市场对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和政府统筹协调功能,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依靠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业

产业基地及产业链建设,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及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成套生产能力、协作配套能力、整体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做大做强装备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北京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增强北京工业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思路

1、市场引导,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增强行业指导作用,对重点项目建设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给予政策支持。

2、突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的提升。

3、重点发展,全面提升。根据北京装备制造业具有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发展基础,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依托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立足京津冀,依据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以点带面,带动关联企业以及关键功能部件和配套基础件的全面发展。

4、加强基地建设,发挥集群效应。以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链、产品链优化为目标,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

5、推行绿色制造,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集约和循环再利用,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定位

以坚持自主创新为核心,以高中端技术产品为主体,以发展数控机床、发电及输变电设备、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印刷设备、节能环保资源利用与新能源装备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八大优势装备领域为重点,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四)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幅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北京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7%、20%。

----技术创新目标:2010年,行业R&D经费投入平均达到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重点企业达到5%以上。重点领域建立并初步完善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部分主导产品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结构调整目标:引导培育八大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建设。到2010年,八大重点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占北京市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60%。着力打造数控机床成套装备产业链、发电输变电成套装备产业链、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数字化医疗设备系统集成产业链、印刷机械产业链、电子专用装备产业链等六条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明显的产业链,培育多个专业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2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实现北京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产业布局目标:根据全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通过企业升级改造、资产重组、产业链整合与扩张、外部引进等举措,加快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发展,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特色基地,在五环路、六环路区域形成产业集聚带。

----可持续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要以高效、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少污染为目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水耗、能耗比“十五”末期分别下降30%、20%左右。

四、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

(一)数控机床

----重点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及测试技术,高速加工技术,开放式数控技术,直接驱动技术,多坐标联动技术,复杂型面加工工艺及编程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关键功能部件技术,生产线成套技术及可重构技术,数控机床性能及可靠性测试评价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多坐标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等重型系列产品,五轴及以上数控加工中心,精密数控车床、磨床,“微米级”精密、超精密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及高效电加工机床等主导产品,数控系统及高精度电主轴、转塔刀架、精密滚珠丝杠副、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

(二)发电及输变电设备

----重点技术: 600MW及以上等级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技术,大中型抽汽供热汽轮机、空冷汽轮机及空冷发电机技术,真空永磁操作技术,500~1000千伏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高压电力系统动态监测与控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配套设备,大中型抽汽供热汽轮机、空冷汽轮机及空冷发电机,500千伏及以上断路器和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系列真空断路设备、全绝缘户外环网开关柜、地埋式开关、变压器、滤波器、电抗器设备等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的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主导产品,电厂电气控制保护及自动化设备。

(三)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

----重点技术:嵌入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技术及变送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传感器无线网技术,现场智能化仪表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自动化工程成套系统控制技术。

----重点产品:与重大装备主设备配套的成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频节能和传动控制装置,精密分析、测试仪器,智能化变送器及仪表,安全生产监控装备,环境监测仪器及设备等主导产品。

(四)印刷设备

----重点技术:数字化印前技术,高精度套印技术,水墨平衡技术,联机上光烘干技术,高速高精规格预制技术,高速折页技术,大幅面、高精度模切技术,无轴传动技术等数字印刷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多色多功能高速印刷机,单幅双倍径高速印报机,多功能商用轮转印刷机,新型数码印刷设备等主导产品;数字化印前系统,高速多功能折页机、无线胶订联动机、骑马装订机、数控切纸机、大幅面及高精度模切机等印后设备。

(五)节能环保、资源利用与新能源装备

----重点技术: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高效利用、采集技术,新型节能降耗技术,电力电子无功补偿技术,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烟气脱硫、脱硝(SCR)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危险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等固体废弃物以及环境净化处理设备,太阳能、地热能采集先进装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设备,兆瓦级以上大型风能发电成套设备及核心功能部件,电力电子无功补偿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及相关产品,大型隔膜压缩机、新型天然气专用压缩机组和天然气储运设备等主导产品。

(六)医疗器械

----重点技术:数字化X射线影像关键技术及直接数字化探测器技术,数字化彩超关键技术及宽频带超声换能器技术,开放式永磁MRI系统及0.5T以上MRI 高强度永磁磁体技术,数字化社区医院、农村卫生院关键装备及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手术导航及医用机器人技术,适形调强及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医疗器械共用软件技术,临床检验及即时检验技术(POCT)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数字化X射线机、CT机以及探测器、高频高压发生器等关键部件产品,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及超声换能器等部件产品,MRI磁共振成像系统及永磁磁体等部件产品,数字化社区医院、农村卫生院关键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临床检验及POCT设备,麻醉机及呼吸机设备,计算机及机器人辅助手术导航与操作设备,眼科、齿科及医用激光设备,外科修复、心脏瓣膜、介入支架等高附加值医疗器械。

(七)工程机械

----重点技术:大吨位起重机设计、制造技术,先进起重机底盘开发、制造技术,矿用汽车车桥及大马力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大型施工工程设备技术,先进挖掘机、叉车制造技术,工程机械液压及控制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55吨~100吨汽车起重机及系列专用底盘,25~55吨轮胎式起重机及55吨以上履带式起重机械,载重50吨~100吨重型矿用汽车,大型施工工程设备,系列挖掘机和叉车等主导产品。

(八)电子专用装备

----重点技术:大型精密装备设计、制造与集成技术,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图像识别及自动对准技术,粒子传输及控制技术,自动化机械手传递技术,高密度等离子体控制技术,生产线集成制造接口技术,软件共性平台,先进工艺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

1、集成电路关键制造装备:包括等离子刻蚀设备、大角度离子注入设备、超薄膜生长设备(CVD,PVD等)、平坦化设备(CMP)、氧化扩散设备、清洗设备等关键工艺设备,圆片减薄机、划片机、粘片机、键合机、倒装芯片焊机、圆片测试探针台等后封装设备。

2、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包括铸锭炉、单晶炉、多线锯、清洗设备、扩散设备、刻蚀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PECVD)设备、烘干和烧结炉等。

3、六代线及以上TFT-LCD制造设备:包括大面积反射式光刻设备、等离子刻蚀设备、薄膜设备、对位贴合机、模块组装设备等。

4、LED制造设备:包括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淀积(MOCVD)设备、芯片测试分选机、贴片机、引线键合机、成品测试分选机及编带机等。

(九)其他先进装备

----纺织机械:数字化成套棉纺设备、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差别化纤维纺丝卷绕成套装备及生产线、年产6万吨及以上的涤纶短纤维前纺成套装备、化纤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及集散控制系统等新型技术和成套关键装备的开发生产。

----煤矿机械: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密封等关键技术及产品,薄煤层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液压支架、高产高效液压支架以及煤机装备配套产业化项目。

----先进气动、液压元件:先进气动、液压技术研发,全球最大的先进气动元件生产基地建设,先进液压元件产业化项目。

----激光加工设备、机器人:新型节能大功率激光加工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服务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核辐射成像探测、高端数码和光学成像等其他先进高技术装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五、加快发展北京装备制造业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

成立北京振兴装备制造业协调机构。协调机构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决策。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协调。

(二)科学规划引导,推动有序发展

制定并实施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引导关联企业适度集中,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大重点领域产业链培育和优化力度,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协调发展;加快具备技术优势和发展基础的重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

(三)建立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扶持

提出加快发展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计划。通过资金支持及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向装备制造业倾斜,加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北京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北京装备产业制造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实力。

(四)构建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装备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资源优势,联合大学、科研院所,推进北京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开发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和攻关,积极承担国家和市级重点项目。完善“北京工业技术支撑与产业促进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五)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

加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力度,促进传统装备制造新型化、先进装备制造规模化。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整合资产、设备、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源,形成一批主导产业优势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强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鼓励形成一批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装备工程公司,参与国内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

(六)加强人力开发,培养人才队伍

建立高技能装备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装备人才工程。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装备人才,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开发设计的带头人才。加强装备制造急需的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人才梯队。支持高技能装备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七)开展区域协作,推动协调发展

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区域间优势互补和联合互动,开展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

协作,形成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协作体系,提高区域配套能力及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环渤海经济圈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上海制造业揭开进军服务业大幕

文章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金琳 点击:64 更新时间:2010-2-5 8:38:49

众所周知,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上海电气开始尝试向总集成等服务业迈进。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过去制造业就是企业的全部。如今,输配电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成套公司,负责总承包业务,向装备服务业迈出关键一步。“还记得IBM出售个人电脑业务给联想的事情吗?IBM仅仅保留了服务器的生产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客户服务,转型成为一家系统集成商。”长江计算机集团总经理助理章玉宇用这样生动的例子告诉记者他们的转型方向。在昨天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举办的相关推进会议上,记者发现,不少上海赫赫有名的制造型企业参与其中,他们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向服务业进军的意向。

顺应产业结构转变大势

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长期以来?熏上海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尽管上海曾经提出过“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如愿形成,一直保持着二、三产业轮动发展格局,到2008年底,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处于前列。一场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上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业的重要性。“经历了这一场危机的冲击,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都非常有限,要获得新的增长,必须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前不久举行的上海经济工作会议上,转型成为最受瞩目的关键词。

促进与服务业的融合2009年提出的“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重点推动总承包总集成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性功能和收入比重提高,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已经将题目出好,后面的路得靠企业走。2009年,这条路似乎已经探索出了一些眉目。上海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统计显示,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市经信委和财政局共拿出3000万资金,支持钢铁、化工、装备、电子信息、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40多个项目开拓总集成、总承包业务,效果令人满意。2009年100个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加9.6%。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性服务业处何勇副处长介绍,今年扶持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上海自仪涉水控制系统众所周知,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上海电气开始尝试向总集成等服务业迈进。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过去制造业就是企业的全部。如今,输配电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成套公司,负责总承包业务,向装备服务业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闵超群对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公司总承包订单达到50亿元,服务型业务占到输配电集团收入的12%左右。上海电气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如此,该公司仪控集成部副总经理郑祖坤告诉商报记者,自仪是一家80多年的老企业,卖仪表生意越来越难做,公司拓展了控制系统的生产能力。如今,又增加了仪表和控制系统两个集成业务。以火电行业控制系统为例,业主方本来要面对几百家供应商,采购、设计、施工难度相当大,如今他们相信上海电气的品牌,将与供应商打交道的麻烦事交给上海自仪,这样的集成业务在上海自仪开展得有声有色。

篇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诗人海涅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目前我国正出于环境事故多发期,能否处理好环境问题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刚刚通过审议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多个与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约束性指标,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实现历史性跨越.

作 者:李海生  作者单位: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评估中心 刊 名:环境保护  PKU CSSCI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6 “”(8) 分类号: 关键词: 

★ 9月通用思想汇报格式

★ 大学生9月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9月

★ 9月律师党员思想汇报

★ 9月大学生村官思想汇报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9月

★ 9月思想汇报:心存感激

★ 9月大学毕业生思想汇报

★ 9月杭州g20峰会思想汇报

上一篇:房地产心得下一篇:即兴演讲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