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

2024-04-29

肝脏病(共14篇)

篇1:肝脏病

核心期刊:《中华肝脏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肝脏病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创刊于是1993年6月,初刊名《肝脏病杂志》,1996年正式更名为《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1993年为季刊64页16开,1997年改为季刊64页大16开,2000年改为双月刊64页大16开,2002年改为双月刊80页大16开,2003年改为月刊64页大16开,2005年改为月刊80页大16开,每月20日出版。

主要栏目:

设有基础(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诊疗技术、述评、专论、临床精粹(热点问题专家笔谈)、科研信息(因特网和研究生课题报告)、基层医院论坛、综述、讲座、国际交流、会议纪要、读者来信等栏目。[1] 读者对象:

适合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工作者和基础学科科技人员阅读。

组织机构:

《中华肝脏病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由62名国内肝病专家组成(顾问6人,名誉总编1人,总编辑1人,副编辑5人,编委49人),他们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军队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及重点医院。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57名,有全国著名专家,也有异军突起的青年骨干,他们在肝病领域均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此外,80名特邀编委(特邀审稿专家)多为国内中青年科研或临床骨干,是国内肝病学界的中坚力量。

收录情况:

《中华肝脏病杂志》自创刊以后,先后被ChinaInfo、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医学文摘(IM)、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si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

取得荣誉:

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被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同年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2002年影响因子升至1.858,在医学类中名列第3位,在1447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6位。2004年《中华肝脏病杂志》影响因子继续稳居第四位,被引频次上升24%;2004年《中华肝脏病杂志》被确定为内科学类的核心期刊,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并被确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影响因子:

《中华肝脏病杂志》总被引频次2746次,影响因子1.056,位居内科学同类期刊第四位;并荣获“2008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9年1月《中华肝脏病杂志》被重庆市教委评选为2006-2008重庆市高校期先进集体。同年,《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中华肝脏病杂志影响因子为1.119,在全部内科医学类列第2位,位居全部186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第85位。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7-3418 CN:50-1113/R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78-56 创刊时间:1993 出版信息:

出版文献量:3207篇 总下载量:342301 总被引量:56637 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 专题名称:消化系统疾病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1.242(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1.022 封面信息:

发表本期刊文章注意事项:

A.了解期刊的概况,了解期刊是综合期刊(例如Nature、Science等)还是专业期刊(例如PRL、Blood等),专业期刊相对更容易接受本领域的文章。本专业有哪些期刊?如果有区分的话,各自又属于哪个区?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企鹅1550116010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

首先可以关注它的近几年的 IF,如果在 2-3 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小心了。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不过这样的期刊还是容易中的,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有些期刊的相关信息十分隐蔽,因为很多稿件即使录用了也在编辑部不在线,在线的少量文章是将要正式出版已经校样的稿件,但你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收稿日期和正式出版日期进行计算!隐蔽性最大的是一些经常要求作者 resubmission 的期刊,其实标注的审稿日期之前已经折腾了作者们半年甚至一年!对于这样的期刊,唯一的办法是问问身边的其它有经验的人。

b.每种期刊都有一定的定位,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如有的期刊偏重理论研究性,就很少发表技术应用的文章,就是属于同一学科的期刊,发表论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物理学科类的期刊,有的侧重于理论研究,有的重视应用实例、实验改进,有些理论与应用兼收并用,有的只录用科研性的论文。像高能物理类的期刊一般不录用力学类的文章。因此选择一个合适专业期刊来投稿很重要的,以避免稿件因不服合所投期刊的范畴而被退稿,从而耽误论文发表时间。慎重选择一个合适自己论文内容的期刊来投稿,是顺利发表自己论文的关键一步。

c.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相对来说刊载多的期刊发表可能更容易。d.期刊的收费情况。目前每个杂志是否收费,以及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都不一样。收费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审稿费,版面费,彩图费,单行本费,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量力而行。

e.不同的刊物可能有不同的固定格式和版式特点,有些期刊结果与讨论可以同一书写,结论也贯穿其中。有的期刊要求实验过程、讨论、结果不能混为一段叙述,有的则允许;有的期刊把实验过程,讨论结果,结论各自独立一部分来书写‘多数期刊要求表题和图题要中文和英文一起表达,但也有些期刊只要求中文就行;有些期刊要求列出图文类号,有些不要求,有的期刊要求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名年 卷(期)页(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都采用这一点)有些期刊要求参考文献列出作者,刊名,年,页,;还有些期刊要求参考文献中文和英文双语标注。投稿前要先搞清楚期刊的格式要求,并严格按其要求书写,避免因自己的论文格式与所投刊物要求不相符而退稿,耽误论文发表。而文章与其所投期刊要求明显不同,短时间又不能完成改变,就应该选投其他期刊。

不同的期刊尽管有时已经给出了文章的发表领域,但是只要认真的看三五期就不难发现,发表内容还是有所偏好侧重,这往往受到期刊编辑部人员背景的影响,也就说这方面会受到期刊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副主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f.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尽量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文章,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退稿后改投他刊,另一方面保证文章的创新性。一般你的文章已经具备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的水平,那就不用为慢而苦恼,因为大部分此类期刊很少拖稿,要么直接拒回,要么一切正常进行,多数 2 个月以内会有结果。

g.研究编委会,许多期刊的风格主要源于主编,因此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

在google 上搜索一下登录他所在机构的个人主页,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看他的 group 有没有专职助手!有的已经明确指出该助手就是为了他的期刊服务的,有些期刊是副主编负责制,而且投稿时需要推荐,那么在投稿和 Cover Letter中选择推荐副主编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应该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杂志。期刊的审稿周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因此未投稿之前,大家可在科研论坛中搜索相关内容,从侧面了解你意向中的期刊对审稿人是怎样要求的。并且应该下载最新的投稿指南,仔细阅读。在文章出版有强烈期限要求的情况下,例如毕业,结题,应该选择一个保守的杂志;如果并非急于发表,可以投一个比自评高一个等级的杂志。期刊的编辑部不会经常变化,投稿人选择的期刊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最终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你的文章。

篇2:肝脏病

早夏怎么穿?遵照“夏捂秋冻”的原则就没错。早夏时节虽说万物生发,但是寒气仍未散尽,因此特别需要留心脚部和脖子的保暖。切勿贪凉而穿凉鞋,袜子更是要坚持穿,外出时候记得给自己脖子上围上保暖的围巾。

养肝博物志

柔肝养肝食材韭菜和枸杞适合此季多吃

当节气对人体有弊时,就必会生出对应有益的食物养人。夏季当令的韭菜和枸杞就是这样的食品,适合多吃。尤其是枸杞汤,有清肝明目、降血脂和血压的功效。

肝气旺,相对来说脾胃就容易弱,在夏天适合吃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胡萝卜、青菜、山芋、薯类、山药、黑木耳、藕。

另外,夏季宜多吃性甜的食品,少吃酸的东西。酸性食品会加重肝气,那么脾胃就会负担更加严重。所以多吃蔬菜、蜂蜜、梨子,少吃生冷、肥厚的水果,如榴莲、芒果等。

疏肝理气穴位按揉太冲纾解郁闷

由于夏天肝气生发易引起肝火旺,按揉肝经是此季较好的养生方式。但肝经的穴位有14个,日常生活中没必要用到那么多,一般按揉太冲穴、行间穴就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篇3:肝脏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ACR关于ASD诊断标准, 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45例。平均年龄45±20岁。成人still病合并肝损伤的标准: (1) 确诊成人still病; (2) 治疗前查肝功异常; (3) 除外其他引起肝损的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 胆道疾病, 药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长期高热, 30例伴明显咽痛, 39例伴前胸后背皮疹, 所有患者均有多关节疼痛。其中40例出现纳差, 恶心, 或腹痛等症状, 2例有肝区不适, 9例彩超示肝脾肿大, 20例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示:所有患者血沉均增高, 除1例外, 其余患者白细胞总数均升高。肝功检查示:轻度ALT升高 (ALT50-200U/L) 32例;中度ALT升高 (ALT200-500U/L) 20例;重度ALT升高 (ALT>500U/L) 8例, 其中最高为ALT1325 U/L。

1.3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在诊断后均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其中15例予口服保肝药治疗, 40例予静脉保肝药治疗, 5例单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2 结果

所有ALT轻、中度升高的患者肝功均完全恢复正常;重度ALT升高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3例持续性肝损伤加重。

3 讨论

成人still病合并肝脏损伤临床上较常见, 原因可能与疾病的变态反应有关, 肝损伤多发生于疾病的急性期, 少数可出现严重的肝损伤, 甚至爆发性肝衰竭[2]。也有学者[3]对患者肝组织进行活检发现:未见到肝坏死及坏死后表现, 进一步说明, 随着病情好转, 肝损伤逐渐缓解, 一般无慢性病变。本研究的病例,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药治疗后, 绝大多数病情被控制。因此, 对于明确诊断的成人still病合并肝损伤的患者, 亦应尽早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必要时予保肝药物协同治疗。

参考文献

[1]Ohta A, Yamaguchi M, Kaneoka H, et al.Adult Still’s disease:reviewof 228 cases from the literature[J].J Rheumatol, 1987, 14:1139-1146.

[2]Yamanaka J, Saito S, Kuroda N, et al.Successful living related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dult Still’s disease[J].J GastroenterolHepatol, 2003, 18:1109-1110.

篇4:血糖异常病在肝脏

提起糖尿病,人们大多把它与胰腺病变联系在一起。其实,除了胰腺以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糖代谢调节器官,在糖异生以及糖原的合成、贮存及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一些参与糖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作用的靶器官。肝脏损害可以导致葡萄糖耐量损害,严重者可发展为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上,大约20%~4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肝源性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肝组织广泛受损,肝内由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糖升高。

2、肝功能受损,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在肝内的灭活减弱,导致血糖升高。

3、由于大量肝细胞受损,致使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

4、肝脏病变时,常继发“高醛固酮血症”,当机体失钾过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需要说明的是,肝脏病变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一方面,由于患者肝脏内糖原储备不足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注:正常情况下,大约50%的胰岛素在肝脏被灭活),因此,空腹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另一方面,由于肝功能下降,进食后,由于肝糖原的合成能力不足,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所以,肝脏病变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前面提到的那位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

临床表现及诊断

肝源性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脾大、黄疸、腹水等慢性肝病症状,而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因此,病人往往是在检测血糖时才被发现。另外,这种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特点是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而餐后血糖显著升高。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一方面,由于患者肝脏内糖原储备不足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注:正常情况下,大约50%的胰岛素在肝脏被灭活),因此,空腹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另一方面,由于肝功能下降,进食后,由于肝糖原的合成能力不足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诊断

1、在糖尿病发病之前有明确的肝病史,有时与肝病同时发生;

2、有明确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有相关血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证据;

3、血糖值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4、血糖和糖耐量的好转或恶化与肝功能的改变相关;

5、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无妊娠、应激等因素以及糖皮质激素、利尿剂、降压药、避孕药等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6、排除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及原发性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

对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同时伴有血糖升高(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应注意鉴别它们究竟是肝源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还是原发性糖尿病,这对于评估疾病的预后、指导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区分原发性糖尿病和肝原性糖尿病,主要根据:①糖代谢异常与肝硬化的先后关系;②患者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③是否具备空腹低血糖与餐后高血糖的临床特点;④最重要的一点,肝源性糖尿病随着肝病病情的好转及平稳,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随之降低或完全恢复正常。

治疗

与2型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不能单纯降糖,而应保肝、降糖双管齐下。

2、饮食控制要适度。多数肝硬化的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如果为了控制血糖而严格限制饮食,将会加重低蛋白血症和影响疾病的预后。另外,控制饮食还会导致维生素K的摄入量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3、降糖只能选择胰岛素,不宜选用口服降糖药。因为口服降糖药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使肝病加重甚至诱发肝功能衰竭。最好是用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不要用中、长效胰岛素。因为肝硬化时肝糖原储备不足,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使用中、长效胰岛素一旦出现低血糖,不便于迅速调整和纠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糖原贮存减少,胰高血糖素刺激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远比没有肝病的患者差,因而容易出现低血糖。在用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胰岛素用量要谨慎,同时要加强自我血糖监测。

专家提醒:

肝脏是除胰腺以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糖调节器官。慢性肝损害往往同时合并糖代谢失调,主要表现为空腹状态容易发生低血糖,进餐后又容易出现高血糖,在降糖治疗时要考虑到这一特点。当然,作为病因治疗,保肝是必不可少的。

篇5:怎么治疗肝脏不好

2、多吃新鲜蔬菜。气候干燥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吃新鲜的蔬菜来补水,清热生津,特别是西红柿等蔬菜。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肝脏是极为有利的。

3、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土豆、黄豆等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B,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肝是极为好的。

4、动物肝脏。动物的肝脏和奶制品,都是保护肝脏、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的最佳食物。

5、多吃性温味甘的蔬菜。南瓜、扁豆、菠菜、胡萝卜、芋头都是性温味甘的食物,可滋润肝脾两脏,舒肝养血,对于肝气不舒兼胃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6、多吃温补阳气的蔬菜。韭菜、大蒜、洋葱、芥菜、生姜、大头菜、大葱等都是性温和的辛类蔬菜,能护阳气,也能杀菌,同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

篇6:肝脏不好的原因

现在很多人疲于应酬,在饭桌上觥筹交错,喝酒无度,无形之中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使得肝出现病变,如酒精肝,肝硬化等。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

比如吃不卫生的东西或者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这就会影响肝的气机。

三、过度劳累

这是主要的乙肝病因。因为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这种乙肝病因能使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迟缓,抵抗力下降,侵入人体的乙肝病毒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营养不良和疲劳、创伤、精神刺激及药物毒性作用的情况下也是引起乙肝的病因。

四、长期熬夜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为8小时,人应该从23点左右开始睡觉,这样在凌晨1点到3点间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刻;如果这个时辰不睡觉,就养不起肝血。

五、损害肝脏的药物

特别是一些中药,比较容易造成肝脏损害而一般人又不知道。

六、其他疾病

篇7:肝脏损伤治疗注意什么?

体内的物质,包括摄入的食物,在肝脏内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有的物质经受化学结构的改造,有的物质在肝脏内被加工,有的物质经转变而排泄体外,有的物质如蛋白质、胆固醇等在肝脏内合成。肝脏可以说是人体内一座化工厂。

肝脏还能促使一些有毒物质的改进,再排泄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如腐败分解时,可释放出氨气。肝脏将氨转变为尿素排泄,便避免了中毒。

篇8:肝脏病

关键词: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丙氨酸转氨酶,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肝脏疾病认识的更加深入, 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生化项目检验方法学的成熟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遍使用, 与肝功能相关的新指标在实验室相继开展。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指标, 对总胆汁酸 (TBA) 、胆碱酯酶 (Ch E) 、前清蛋白 (PA)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 C) 、丙氨酸转氨酶 (ALT) 进行监测, 能较全面的反映肝脏功能, 其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患者体内水平变化, 有助于临床诊断病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5例肝病患者, 各型肝病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3例, 女42例, 年龄15~70岁;96例经超声检查证实, 40例经肝穿刺病理诊断证实, 19例经抽血化验诊断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 肝硬化患者58例, 肝癌患者30例。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本东芝12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是由北京世纪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标本采集

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2~3ml, 并及时离心避免溶血。离心机:GENIUS 4K, 离心力:1 000~1 200 g, 离心时间5~10 min。

1.4 参考指数

PA浓度为200~400 mg/L, TBA浓度为0~10μmol/L, Ch E活力为4 000~12 600 U/L, ALT活力为5~40 U/L, Cys C浓度为0~1.02 mg/L。

2 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 肝病时五项指标明显升高, 且肝病越严重其升高程度越大, 与炎性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呈症相关, 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用于对肝脏疾病诊断的酶大多是反映肝脏系统的炎症或坏死性疾病。PA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PA的降低是因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而合成障碍出现了活性下降, 因此血清中PA下降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是早期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1]。TBA是存在胆汁中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 是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代谢的产物。肝脏对TBA生成、分泌、排泄和重吸收起重要作用, 能敏感地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程度。肝细胞损伤导致摄取胆汁减少, 是血清中胆汁酸升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TBA是评价肝功能一项既灵敏又重要的临床指标[2]。Ch E是由肝脏合成释放到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 是肝脏发生病变后唯一下降的酶。Ch E下降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 此外, 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对鉴别肝脏和胆道的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肝胆疾病往往ALT升高, 难以确诊, 增加Ch E活力测定, 便能发现肝脏疾病中多伴有Ch E活力下降, 而胆道疾病Ch E的活力往往是正常的[3]。Cys C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的高效抑制剂, 通常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较为理想的标志物;主要用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 但它能通过抑制组织蛋白活性以维持内环境平衡, 所以肝病时也会同时应激性上升。本研究肝检测结果表明, 肝病时五项指标明显升高, 而且肝病越严重其升高程度越大, 与炎性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ALT是临床上肝功能检测最为常见的指标。肝脏自身疾病及许多肝外病损等, ALT都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 其他脏器也会发现ALT, 发生病变时ALT升高, 还有药物也会引起ALT升高。

总之, 通过检测肝脏分解合成的血清学标志物来判断肝脏病变会有更好的特异性。ALT与PA、TBA、Ch E、Cys C等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肝脏功能, 将这些指标联合测定合理运用, 比较其中的变化, 在肝病的早期的鉴别诊断、判断预后等方面, 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哲, 刘菲, 尤天庚, 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评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 27 (11) :1735-1737.

[2]胡静, 袁文清.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0) :103-104.

篇9:“神经兮兮”:原来是肝脏病了

嘉铭今年39岁,两年前从国外学成归来后,便在上海一家大公司担任总经理。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整天忙于各种谈判、应酬,两年来,已有了众人瞩目的成绩。可从上个月起,嘉铭变了。起初,他常向妻子抱怨,说自己整天昏昏沉沉的,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思维和语言也变得有些迟钝了。没过多久,嘉铭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古怪:好几次在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出门办事,突然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到处撒;晚上睡不着,大叫房子里有鬼,并叫家人打鬼,说屋子里挂满了红丝绿丝,让家人赶快把它们都拿掉……这样的异常举动,时不时会在嘉铭的身上出现,但每次“发作”之后,他又会像正常人一样,且对自己先前的行为一无所知。家人被他的样子吓懵了,以为他得了精神病,连忙把他带去医院检查。刚开始,家人带他看的是心理科,医生询问了病史,并作了相关检查后,认为嘉铭的“脑子”没毛病,建议他去看内科。“明明是精神异常、行为怪异,身体又没什么病,为什么要看内科?”家人虽然觉得纳闷,但还是决定带嘉铭去内科看看。可是,内科里有那么多分科,究竟看哪个呢?最后,决定让嘉铭先看消化科,因为嘉铭常说自己消化功能不是太好。岂料歪打正着,当嘉铭在消化科做完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公布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嘉铭患了原发性肝癌!医生说,嘉铭的一切反常举动不是“精神病”,而是肝癌惹的祸!

医生的话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号称“癌中之王”。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可有改善。肝癌除了典型的肝区隐痛、逐渐消瘦、低热、食欲不振、腹部饱胀等症状外,还会有一些肝外症状,医学上称为伴癌综合征。肝癌的这些肝外症状,对熟悉它的人而言,是尽早发现肝癌的“好帮手”,但对不熟悉它的人而言,却是搅乱思路、干扰诊断的“绊脚石”。

嘉铭的古怪行为其实是一种低血糖症,在医学上被称为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朦胧”。低血糖朦胧发作时,脑细胞因缺氧而出现功能障碍,病人可出现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幻觉、躁动、易怒、幼稚动作等,持续一段时间后,病人会自己清醒。

原发性肝癌病人为什么容易发生低血糖呢?一般认为,低血糖的发生与肝脏被癌肿占据,糖元储存减少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低血糖的发生可能与肝癌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刺激因子或肝癌组织自身消耗葡萄糖有关。

除低血糖症外,常见的肝癌肝外症状还有下列4种:①红细胞增多症。通常认为,肝硬化病人出现红细胞增多症是诊断早期肝癌的线索,要高度重视。②高脂血症,因肝癌细胞产生过多的β脂蛋白所致。③高血钙症或低血钙症。肝癌组织可合成甲状旁腺素,血液中甲状旁腺素浓度增高引起高血钙,而血钙低下常与脂肪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症有关。④卟啉代谢障碍及皮肤卟啉病。

篇10:细胞凋亡与肝脏疾病

[关键词] 细胞 肝脏疾病

健康网讯:

篇11:肝脏排毒保健食疗方

烹饪做法:

第一步,将马齿苋准备好,同时用水洗干净。

第二步,往盆中放入适当的清水,之后加入已经清洗干净的大枣在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大概三十分种即可。

第三步,大枣浸泡好了以后将核去掉,切成两瓣,同时将枸杞子清洗干净。

第四步,往锅里倒入适量的水,加入洗干净的枸杞子和大枣,用大火煮滚。

第五步,汤水煮滚后将火改成小火,再用小火熬煮二十分钟左右。

第六步,二十分钟之后放入洗干净的马齿苋,最后将汤水再次煮滚就可以吃了。

篇12:促进肝脏排毒的方法

肝脏排毒的时间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你应该熟睡,不要熬夜,此时不睡觉的话,你的肝脏就会因此很累,久而久之肯定会受损,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保证夜间充足的睡眠。

肝脏排毒的食物

1.地瓜: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绿豆: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3.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4.小米: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篇13:肝脏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男35例, 女17例;年龄 (53.61±3.47) 岁。观察组男34例, 女18例;年龄 (53.75±3.46)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且均经病理学检查, 确诊为肝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肝脏增强CT检测:采用美国某公司生产的16型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测, 参数为120kv, 120~150m A, 扫描时间为60s, 层厚为5mm, 层间距为5mm。扫描前给予患者温水口服, 实施全肝扫描时增强肝部扫描, 高压注射速度为每秒2.5ml。

1.2.2 观察组

采用肝脏MRI检测:采用美国某公司生产的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机进行检测, 强度设置为40m T/m。扫描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膈肌、肾下极, 层厚为1.0mm, 层距1mm, 扫描视野为50×40cm, 分别进行常规扫描、DWI序列扫描以及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记录, 并计算两种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用 (±s) 进行表示, 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χ2进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观察组中, 检查出肝癌患者50例, 诊断准确率为96.15%。对照组中, 检查出肝癌患者44例, 诊断准确率为84.62%。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前三位。据统计[2], 病灶直径在3cm以下的小型肝癌患者五年内生存率仅为60%, 而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则低于30%, 甚至更低。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影像学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 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体现出重要的诊断价值。现阶段临床上用于肝癌诊断的技术主要包括CT、MRI、超声技术等, 其中, 增强CT、MRI诊断技术在肝癌诊断中应用广泛。肝脏增强CT扫描可将肝动脉的供血表现作为诊断依据, 在扫描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尚未达到肝脏导致影像学上出现肿瘤表现强化, 从而导致门脉期无明显的强化增强现象, 诊断准确性和有效率降低。

MRI诊断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无放射性、无辐射性, 且检测信号相对较多, 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 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62%, 两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 。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相对于肝部增强CT检查, MRI诊断的准确性更高。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方面, 增强CT扫描需要在注射造影剂前进行全面平扫, 而在平扫过程中肝癌常表现为低密度, 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辐射作用相对较大, 易出现诊断误差。MRI检查虽具有早期成像速度慢的缺陷, 但在后期诊断中可克服这一缺点, 同时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无放射性扫描, 这则使肝癌病灶的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大大提升。尤其在中小型肝癌的临床诊断中, MRI检测技术更体现出较为突出的诊断效果,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 在肝癌上的临床诊断上, 肝脏MRI的诊断价值高于肝脏增强CT, 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故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项昆, 赵鹤亮, 张亚杰, 等.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 2014, 29 (9) :1137-1139.

[2]杨悦, 朱晓琳, 刘辰, 等.增强CT、MRI与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 37 (4) :342-346.

篇14:人工肝脏可以替代肝脏吗?

每个人都有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成年人的肝脏重量大约占体重的2%。肝脏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营养代谢和生物转化的作用,扮演着人体最大的营养中心与最大的垃圾处理厂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汽车运转烧的是燃油,家用电器靠的电力驱动,那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人体活动的能量来自葡萄糖在细胞里的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的热量,而肝脏在葡萄糖的代谢中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经过肠道消化吸收所摄取的葡萄糖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肝脏发挥了储存仓库的作用,当人体血糖降低时,肝脏可以将所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重新释放到血液中,供给能量。除了葡萄糖外,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分解代谢也和肝脏密不可分,人体所需要的很多蛋白质、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脏合成的。

除了营养代谢之外,肝脏还发挥着将来自体内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如胆红素等进行转化的作用。以酒精为例,人饮酒后酒精经过消化道吸收入体内,在肝脏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与之类似,很多药物吸收入人体内不会直接发挥作用,需要在肝脏内经过酶的转化作用变成有药物活性的形态才可以发挥作用,很多毒物也需要肝脏转化解毒后再通过肾脏等脏器排出体外。

人如果没有了肝脏,将会以一种非常痛苦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挂掉。

什么是人工肝?

人工肝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并不是放在人肚子里的。人工肝的外形和人体红润的肝脏一点也不像,而是一台具有各种管路的冷冰冰的机器。从作用机理上来分,人工肝可分为三类: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

非生物型人工肝更像是一台净水机,通过物理、机械或化学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解毒,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血浆置换,将正常的血浆和患者的血浆进行置换,清理患者体内的毒素,补充必需物质。另外,也有通过固态吸附材料、半透膜滤过等方法,将患者血浆内的毒素进行滤过后,将血浆回输患者体内。

生物型人工肝则类似《终结者》里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型机器人,既有金属的骨架,又有人体细胞的皮肤。生物型人工肝的核心技术是通过人工培育的人或动物的肝细胞,这类肝细胞被储存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模拟人体的体温等微环境,以便肝细胞最大程度地发挥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患者的血浆输入反应器内,与肝细胞进行接触,发挥肝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相应的营养代谢、解毒作用后,再将血浆回输回患者体内。

混合型人工肝则是上面两种人工肝的结合体,既可以通过物理、机械或者化学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肝细胞的生物作用,双管齐下,更好地发挥肝脏替代的作用。而李兰娟院士的团队已经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混合型人工肝,造福了广大肝功能衰竭患者。

什么是肝功能衰竭?

肝脏有很强的储备能力,正常的肝脏如同一个精力充沛的运动员,日常的活动量不会让它出现任何的疲惫,大部分时间,大部分肝脏细胞并没有在全速运转。在肝脏外科手术中,正常的肝脏切除掉70%,剩余30%的肝脏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增生到原有的体积,同时肝脏的功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正常肝脏虽然代偿能力很强,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肝脏在发挥功能的时候,也很容易遭到各种攻击——病毒、药物、酒精、毒物甚至过期食物都可能造成肝脏炎症。这些肝炎在严重情况下,都可能导致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残存的肝细胞不足以维持人体生命必需时,则出现很多临床表现。例如,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受损害,可能导致血里的胆红素升高,继而出现皮肤和巩膜的变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不足,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等;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可以引起腹水、胸水等;肝脏对血液中氨离子代谢能力下降,则会导致各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称之为肝性脑病等。包括上述这些临床症状在内的一组症候群,在医学上称为肝功能衰竭,也可称为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的衰竭会进一步导致机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有害物质的堆积,这种状况又可反过来遏制肝细胞再生,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临床上的药物大多不能完全纠正上述问题,最终导致肝衰竭诱发多种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肝衰竭死亡是一种非常不痛快的死亡方式)。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人工肝支持?

人工肝主要针对前面所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模拟肝脏的解毒功能,代替衰竭的肝脏清除机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补充人体所需物质,为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为等待肝脏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

我国是肝病大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均为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其他的酒精性肝病、免疫性肝炎患者也很多,每年有约800万人新发肝病。由于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很多慢性肝病患者都会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病已经成为一种威胁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肝功能衰竭,人工肝在这部分患者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人工肝可以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但是人作为造物主最精巧的设计,人体自身肝脏的功能尚不能完全被替代。非生物型人工肝以解毒作用为主,不具备合成凝血因子和代谢胆红素的能力,目前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主要转向了生物型人工肝。不过生物型人工肝虽然最接近人体肝细胞的功能,但在体外进行活性较高的大规模细胞培养,并使培养的肝细胞常久保持功能,目前仍是处于不断的研究和完善阶段。

结语

上一篇:人防进社区工作计划下一篇:爱心教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