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2022-09-11

胆碱酯酶是一种催化酰基胆碱水解酶类, 具有降解胆碱酯并在自主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系统中起神经传递的功能, 它存在于血清、肝、大脑、肾、肠及胰中, 对其检测常被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辅助诊断[1]。由于CHE是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的, 能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 因此, 它是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为探讨血清CHE水平测定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168例肝病住院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住院肝病患者16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男103例, 女65例, 年龄33~76岁。其中急性肝炎组61例, 慢性肝炎组20例, 肝硬化组64例, 肝癌组23例,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结合B超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或病理检验证实。正常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 无心、肝、肾等内脏疾病, 肝肾功能, 超声, 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1.2 方法

采用湿化学法测定, 血清标本在清晨空腹采集, 立即分离血清;仪器采用日本产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按项目方法要求选用速率法分析;检测用试剂均采用日本OLYMPUS产品, 同时采用日本OLYMPUS质控血清做室内质控;在测血清胆碱酯酶的同时, 所有病人标本均用上述仪器检测其它肝功能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 测定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对不同病例组之间指标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 结果

表1显示, 各类肝病组CHE活性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有显著差异;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P<0.05, 有显著差异。可见CHE活性以肝硬化为最低, 肝癌次之, 再次是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

3 讨论

肝脏是脂类和载脂蛋白代谢的中枢器官, 合成并释放脂蛋白及脂蛋白酶类。肝脏在脂代谢中具有摄取、转运、合成、转化及降解作用。血清胆碱脂酶 (CHE) 是主要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酶, 半衰期约为10d, 较白蛋白半衰期21d短, 因此, 能够敏感而特异性反应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及储备能力, 它的检测是评价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3]。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 CHE活性常呈下降趋势, 该指标下降程度对肝细胞的合成功能及预后判断有帮助。人体内CHE由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和拟胆碱脂酶 (PCHE) 两部分组成, 二者均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 生成胆碱和乙酸。ACHE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 PCHE主要来源于肝脏、胰腺、脑, 血浆中PCHE, 含量甚微, 当肝细胞损害时, 肝细胞变性坏死, 间质炎症细胞侵润, 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 导致血清白蛋白和CHE合成减少, 甚至CHE比白蛋白在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4,5]。

各型肝病患者都会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 不过程度不一样。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还出现大量的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 肝细胞受到严重破坏, 从而影响了CHE的合成, 导致其活性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 各类肝病组CHE活性均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CHE活性以肝硬化为最低, 肝癌次之, 再次是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肝病CHE活性改变不尽相同, 其降低程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以及受累面积是相关的, 因而反映了肝脏病变的程度。

总之, CHE能较敏感地反应肝病病情程度, 故CHE活性测定是监测肝实质细胞损害及癌症病程发展的有力指针。CHE检测指标是判断肝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鉴别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帮助, 特别是肝癌、肝硬化时血清中CHE显著降低, 在肝功能测定中加入CHE项目检测,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CHE不是肝病的特意性指标, 一些肝外疾患, 如肺癌、肠癌等其他癌症, 有机磷中毒, 重度营养不良等, 均可引起CHE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 临床应根据病情进行具体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 (CHE) 的变化, 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68例肝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各类肝病组CHE活性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有显著差异;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P<0.05, 有显著差异。可见CHE活性以肝硬化为最低, 肝癌次之, 再次是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结论 CHE活性降低的程度, 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动态观察可以作为判断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肝病,血清,CHE,检测指标,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靳敏, 李瑞祥, 粱余莉.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J].广西医学, 2002, 24 (6) :816~818.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329.

[3] 张秀明, 李健斋, 魏明竞, 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 2001:1086.

[4] 王静, 高锦孝, 白永泽, 等.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脂酶临床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1) :68.

[5] 孙宏勋, 谢永富, 胡建峰, 等.血清丁酰胆碱脂酶与白蛋白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 (8) :507~508.

上一篇:协同创新背景下微型企业帮扶体系研究下一篇:融合新闻——台风灾害报道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