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2024-05-09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精选9篇)

篇1: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中 国近

代 史 纲 要

五四运动论文

题目:五四运动论文

摘要: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

革新

意义

争斗

正文: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着这种性质。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五四”以后则不然。在“五四”以后,新的社会力量在不断成长、壮大。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的人物。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五四运动是在一九一九年,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在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上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在这里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联系,是非常之显然的。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九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早在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李鸿章面对时局之变动,感慨曰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的几十年,无论是康梁的维新,还是庚子事变,以及之后的清政府立宪、辛亥军兴、民国草创,袁氏复辟、北洋内乱等等,都可以放置到这“大变局”之下,是自1840以来时代剧烈嬗变的延续。如果说1840年之前的中国,还处于一种自在的状态,那么,1840年之后的中国,这种自在的状态,则被外力所打破,而进入一种自为的状态。在近一个世纪之内,内忧外患不止,动荡起伏不息,可谓是百年如恍然一梦。虽有尝试和探索,但都是一种后置的、刺激下的反应,更像是巴普洛夫理论下的条件反射一样。直到有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了五四运动的呐喊,古老的中国,才真正从梦中顿然醒来,开始直面现实,究竟“怎样做一个中国人?”、“做怎样的一个中国人?”,开始主动地思考“中国该向何处去?”这样的问题,之后又历经三十年,国共两党按照自己的诠释,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历经交锋与武斗,直到1949,一方胜出。因此,可以说,“五四”才是开启了一个时代,开“未来三千年之风气之先”,其价值和意义,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因为有了新文化运动,文化,才不再是文人骚客装进笼子里,放在手中把玩的会唱歌的八哥,不再是提在鲁四老爷手中的那根隐形的锁链,而成为了培育一个新的中国人的土壤,成了普罗大众都可拥有的,可以支撑自己站起来,喊出要新生,支撑娜拉们自己走出家门,要成为自主新女性的力量所在!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历史的尘埃中,成为时代的绝响。无论是创建“人的文学”,还是《新青年》同仁们的对封建文化的激烈鞭挞,其背后的诉求和指向都是:怎样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是做新人,还是做旧人?如果要拯救孩子的话,那么,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文化环境?让他们读什么样的文学?帝制虽然已经结束,但只不过是揭开了两千年封建中国的一角,国人,四万万同胞仍然生活在帝制文化的黑幕之下,如果不全然地揭开撕碎,在黑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见不到阳光的。如果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一次在新坛子里装旧酒的旧式的农民起义,只不过是从红巾军,白莲教换成了西方的舶来品。真正意义上的对于“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和尝试,还是从康梁的维新开始。但无论是康梁的维新还是同盟会等人的会党活动,包括辛亥军兴,这些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尝试,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民众广泛参与的广场性的运动,而更像是一群人在屋子里的密谋。换言之,无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在当时的中国都属于少数群体,真正的青年、广大的工人、学生乃至普通的市民,是没有被唤醒的,也是没有加入到“历史推手”群体中去的。改良或革命,都是一部分人,对于“中国”这艘大船的船长位置和航线的争夺,乘客仍然挤在下等舱内,看着“城头变换大王旗”,就像《茶馆》里所描绘的,在张勋复辟时,没有龙旗,拿纸做的来应付,辫子剪了,假辫子对付。

五四运动,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地开启了普通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自主意识,《南京条约》签订的时候,北京城的市民没有到紫禁城前抗议游行,因为那是爱新觉罗家的家事。《马关条约》签订后,举人们去公车上书了,但举人都是有功名的老爷们,他们尊奉的主子只不过是从慈禧换成了光绪,且仍然是跪着的。辛亥革命的革命党,在未庄的农民那里,被描绘为穿着“白衣白甲”,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人血馒头也是照吃不误的。但是,巴黎和约签订的时候,青年学生涌上了街头,市民、工人也迅速加入了进来。他们,要为中国的权力和尊严而抗争,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从下等舱里走出来了,对于中国向何处去,他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了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均遭到拒绝。这个由几个西方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其实,在1919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了。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中国人也受到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无疑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随后举行游行示威。学界的宣言呼吁:“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开始时,英勇的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这时,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向了上海。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它具有辛亥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五四运动是一次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逐渐年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与资本主义的幻想。瞿秋白当时就说:对于五四运动,绝不能望文生义的去解释他。中华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到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的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过五日,而曹、章、陆去。正如邓中夏所说:““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结尾:我想,上述这些,才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价值和最深远的意义。也是在今天,我们需要纪念的。五四,并不仅是青年的节日,而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倘若仅仅将其归为是一次青年的爱国运动,定为一个节日,只会缩小其内涵。因为有了五四以及之前作为铺垫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才有了自主的“中国人”意识,才真正地与这个古老的国家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开始直面和思考“我的中国该向何处去?”这些,在今天,仍然应当属于黄钟大吕,发出震惊乃至刺耳的声音,而不应该淹没进历史的尘埃中,成为时代的绝响。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新民主主义》,毛泽东。

篇2: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摘要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件。

关键字:指导思想、转折点、启蒙运动

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发生了许多的事件,基本上,这些事件都表现出,中国近代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中,“五四运动”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五四运动”带给近代中国的,是一个全新的转机。

从1840年后西方列强凭借着火枪洋炮,撕开了曾经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更随着外国资本注意不断入侵,使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权利不断扩大,使得当时广大人民生活在一边水生火热当中。在饱受列强的欺凌下,国人逐渐明白落后就要爱打的道理,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出现,有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出现,代表就是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也进行过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同时还有浩大的辛亥革命,不过最终这些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除了当时政府的软弱和退让以外,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这就导致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①”,直到后来的二次革命,而“五四运动”恰恰是将一种新的思想浪潮引进中国。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过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过载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过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息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者等许多爱国团体纷纷站出来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同意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合约》上签字,最终西方列强不顾中国国民呼声,在4月30日签订了《凡赛尔条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东给日本”。至此,对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引起了国名的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使得“五四运动”成为永远振奋人心的一次运动。

“五四运动”的出发点是山东的权益,但是子啊运动中,主流是大学生、工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启蒙运动,五四运动提倡科学,提倡新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提出,现在中国旧思想“已不在适应当时的社会,成为了中国文明进步的大阻力②”,而正因为如此,才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思想进入中国,指导中国革命做了良好的铺垫。相比较之前的革命活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同时又是一次对自主国权坚决的革命。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意义深远。五四运动解放思想,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结合起来。因此在当今我们现代的生活中,应该传承五四精神,增加社会责任感,用我们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是“旧思想向新思想转变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就旧文化向新文化转变③”的转折点,不仅是中国的革命道路上的转折,同时也能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五四运动带给近代中国的是一次伟大的转机。

参考文献

① 《从甲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②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出版

篇3: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

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这次理论学习过程中, 更应该坚持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思想, 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推动“纲要”课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领会, 我们可以试着分为这样几个角色:知识传播者、方法引导者、道德示范者、灵魂的塑造者。

首先, 教师应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实际上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史实, 学生在初高中的时候就比较系统地学习过, 到了大学的课堂, 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照抄照搬, 简单重复, 势必会让学生感觉老调重弹、索然无味, 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门课程的教授应该不是一般的史实介绍, 而是要深入挖掘史实背后的内涵、高度总结历史的规律, 最终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选择是从何而来。这不仅是历史课, 也是政治理论课、国情教育课, 如何更好地达到理论宣传和政治教育的效果, 显然不能空对空地向学生生硬地灌输理论, 而应该论从史出, 循循善诱。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注意历史知识的拓展以及思维空间的延伸, 要让整个纲要课上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 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使其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入新的养分”。

其次, 教师应成为方法的引导者。这里所说的方法, 是指学习方法。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 何以达到明智的效果, 关键在于是否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历史。第一要务当然是要教会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要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李大钊说:“历史观者, 实为人生的准据, 故得一正确的人生观, 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比如:对李鸿章的评价、对曾国藩的评价, 过去主要是全面否定的看法, 但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论, 这一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因此, 要把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告诉学生, 使学生能够在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科学地作出评价。

再次, 教师应成为道德的示范者。正所谓,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多少忠奸善恶, 有多少真假美丑, 我们该继承什么、摒弃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 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的言语来回答,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提供道德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应严于律己, 做一个社会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比如:要告诉学生做人不能像袁世凯那样两面三刀、狡诈多端, 而应该像谭嗣同那样无畏牺牲、言行必果。

最后, 教师应成为灵魂的塑造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大学生正处于可塑之时, 如何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自然成为教师的天职, 灵魂是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塑造的。现在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品质, 如何让他们为祖国骄傲, 让他们努力成为祖国的骄傲, 除了道德说教之外, 还可以适时利用特定的事件和时机加以引导。比如,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民之心, 实际上, 此时的学生中已经涌动着一股热血之情, 只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那么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泄的渠道, 并加以引导。

总之,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近现代史纲要课亦是如此, 不过, 我相信, 在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引导下, 这门课程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向着一个科学、全面、以人为本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加海.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2) .

[3]王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改革论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8 (4) .

篇4: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耦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如何讲授好《纲要》课,使这门课程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成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借助物理学中“耦合”这一概念就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作一探讨。

一、教学主体的耦合: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把《纲要》上好,则需要任课教师对自身及学生的双重把握。

对于教师本身,必须充分备课。一是专业知识的储备。任课教师必须熟知各种历史知识。如《纲要》上篇的综述对中国古代文明和封建制度用了较多文字作了全面又深入的阐述。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通晓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从而能够根据千差万别的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对《纲要》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略得当的展开和深入浅出的阐释。二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 (P.12)。因此,《纲要》任课教师应注意理论学习,多阅读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经典著作,特别是要紧密联系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脉络,深入学习《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以及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等,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事实上,只有做到对这些经典著作中所阐述的重要理论原理胸中有数,教师在讲课中才能做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说理透彻、深入浅出,学生才能从心灵深处佩服教师,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三是知识面的扩大。古人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纲要》课教师除了要成为历史的“专家”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其他知识,如社会学、文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并注意边缘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要成为“杂家”,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如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时可加入各类经济数据,用事实说话。

对于学生,则需要充分了解。第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大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参差不齐,课前要了解学生在中学期间对近现代史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课的感受和期望,注意到文科生与理科生历史知识储备的差异,课堂上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有的放矢地释疑解难,以提高“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要揣摩学生的心理。课前摸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一些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热点或敏感的政治问题,针对一些大学生受错误思潮影响而在历史是非面前立场不坚定、认识不清的问题要通过生动翔实的历史事实,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针对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晚清的闭关锁国与当今的改革开放”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认清为什么近代中国落后被打,通过对比从而更加热爱今天的祖国,拥护今天的政策。

二、教学内容的耦合:鉴往训今

读史使人明智,鉴往足以训今。历史学总是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不仅仅是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些重大事件,而是必须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从对历史的学习中感受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起的思想指导作用、共产党所起的政治领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所起的制度保障作用,从而牢牢确立起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这一认识。

历史与现实的充分结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其一是了解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上好《纲要》这门课,不仅要钻研教材,熟悉历史,还要深入地了解现实。特别是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更要花大气力研究。其二就是要进行对比分析。要把社会当今热点问题搞清楚,又必须联系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理清其来龙去脉。只有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讲述,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问题,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所以,《纲要》课程的教学既要充分反映中国近现代史所关注的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又要关注因历史内容和历史问题而在今天不能不面对和回答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说,甲午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建厂与今天的招商引资有什么区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等等。立足时代,是实现历史与现实接触和结合的关键,是《纲要》课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坚持教育教学“贴近现实”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纲要》课程体系和形态的客观需要。

三、教学手段的耦合:内外兼顾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纲要》的教学必须内外兼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耦合性。

首先是课堂形式多样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进外来资源。如在讲授革命史的时候,请一些老红军亲临课堂给大家讲革命故事,通过活生生的实例给学生以震撼和共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要求学生制作课件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达到通过学习历史来感悟人生和展望未来的学习目的。

其次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目前,高校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以致在“象牙塔”的学生未能在社会实践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民的感情和对理论的感悟。因此,教师在作《纲要》的教学设计时,应适当拿出一定的课时用于开展社会实践,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如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研究会,以系或班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通过组织研究会,教师可以发现和培养学习骨干,依靠他们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使之成为带动广大同学学习历史理论的中坚力量。教师还应主动与学校团委、学生党支部、学生会联系,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节日纪念活动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历史教育活动,拓宽历史教育的渠道,形成全校各个部门都来关心大学生历史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以小组为形式,以家乡作为切入点,发动学生通过市县纪念馆的展览参观、文献资料的阅读、家乡老人的访谈等方式,在感情上加强对家乡的热爱、在学术上受到口述史学的初步训练。由家乡到全国,由局部到整体,加强学生对地方史、国史的了解。

四、教学目的的耦合:史政一家

《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显示了历史性与政治性的耦合性。

《纲要》首先得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中国近现代史是与当代中国现实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也是研究成果最丰富而争鸣最多最激烈的断代史领域。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近现代的重大事件和相关事件中对近现代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教材提供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为主要根据,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遵循“历史原则”、“阶级分析法”和“大节原则”。[2] (P. 57) “历史原则”主要是强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要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不盲从或轻率下结论。“阶级分析法”主要是指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与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观察国情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大节原则”主要看历史人物的大节和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重视《纲要》的政治性。《纲要》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即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 (P.1)因此教学中的政治导向非常重要,对基本历史问题的论述应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表述,要有权威依据,不能道听途说,对一些错误的学术观点,如否定爱国主义、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不能进行所谓的“客观”介绍,而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总之,教师要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历史资料的选择和历史观点的评述等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史论结合”,要把理论教育寓于历史教育之中。只有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才能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只有通过对重大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三个选择”。

综上所述,《纲要》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教学主体中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中历史与现实,教学手段中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以及教学目的的历史性与政治性的耦合,学生才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2]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

总结

本文为各位考生汇总了以时间线为主的周年纪念事件,希望帮大家更好的复习这一部分。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

在民族危机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了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再次,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表现为肯定和否定一切。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高效的复习有助于考研成绩的提高,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的2016年考研政治重要概念,希望对大家有用。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林则徐1839年6月(3日至26日)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英国针对中国禁烟,1840年4月,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的结果:1842年8月29日,清政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②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问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②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就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作了如下分析:①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优势。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它的力量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③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史柱。④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独立的主权,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⑤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⑥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多选)

1、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也能够表现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四、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5页共5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篇6: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的分析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概念;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002年理第7题)。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2006年第10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阶级

毛泽东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一文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把反帝反封建(党的二大解决了近代中国革命以来未能弄清楚的革命对象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明确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并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1939年5月,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但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即除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1948年3月《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

对革命的领导阶级,党的四大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1937年)中指出,无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来实现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有:(1)提出政治口号、动员口号;(2)行动起来,成为模范;

篇7:学《近代史纲要》之感悟

学习了近代史是一件非常愉快又轻松的事情,老师激动的精彩讲解是学近代史最享受的时刻。老师可以侃侃而谈,道古论今,她的历史知识达到了具有深度,广度的层面,对近代历史了如指掌。必要之时,还能制造出当时的气氛来。使我不得不对她赞叹不已,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她的精彩讲述,本来就喜欢历史的我对它更加感兴趣了。

回眸历史,小小的鸦片,就这么断送了清朝这么强盛的大国。一条条不平等的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国土,破坏了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等。一场黑暗的资本掠夺就此拉开序幕。至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看着那洋枪洋炮那拽劲,他们深深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原理,于是,他们大刀阔斧地搞运动,于是,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有了洋务运动,就有了维新变法。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我还是非常佩服那有勇有谋的先辈们。

受到三座大山压迫的穷苦人们,他们深深地明白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于是他们揭竿而起,于是,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鼓舞了所有有斗志的中国人。尽管,太平天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我还是非常佩服那不畏的勇士。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人,我们要永远铭记。铭记他们的伟大,铭记他们的牺牲。

历史成就了英雄,英雄也成就了历史,这一直是个不变的定律。我们要铭记我们的英雄。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另一种人,他们同样要受我们的尊重。

对于过去,我们不应该太过缅怀,太过留恋。过去的,谁也无能为力。不要执着于仇恨。更不要说恨一个已故了几百年的祸国之人。我们能做的只是记住他们的故事,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不要说我不爱国,更不要说我就是那种人。试想想,如果曾国藩没有在“借夷助剿”、夷商代运南漕、没有派人购买美国机器创办江南机器局、办理天津教案等涉外活动中的表现,没有指出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没有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会有现在的今天吗?

没有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没有他主持的海军建设,没有他主持的淮军、、、、、、、试想一下,他的功劳真的就被他的过错掩盖了吗?他,真的就在中国历史发展上一文不值吗?

或许,说起四人帮,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我们真的找不出一点点他们的贡献吗?

或许,害得别人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的蒋介石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差,可是试问,一个有野心的人真的有错吗?谁没野心,你能说你没有吗?只是他的做法错了。但他真的错得一无价值吗?

这样的人也还有很多很多。

请睁开你明亮的双眼,落后的专政皇权社会,开明的社会主义社会,你会选择哪个?重农抑商的封建统治,经济全球化,你又会选择哪个?呆板的儒生,文字狱,焚书抗儒,再到今天的言论自由,网络沟通,你又会选哪个?我想,没有人会放弃这个生活条件优渥的时代,而去那个愚昧的年代当皇帝的。

不要再去执着那些没营养的仇恨,没有那个年代的“狗熊”,或许,今天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吃饭,睡觉,干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生活。或许,今天我们当中的谁不小心说错话,就这样被诛九族。又或许,我们只能对着月亮讲吴刚砍桂,讲嫦娥美丽,玉兔乖巧。我们只能活在神话中,谁也没有机会看一眼真正的月球,更不要说探索宇宙的秘密了。

我不能否认他们的过错,但,这是历史的必然,他们只是很不幸地被历史选中而已,他们同样有他们的悲哀。

所以,不要太过执着他们的过错,我们无权这样做,我们只能铭记他们的过错,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不要让后人也像我们今天这样缅怀这些人那样缅怀我们。就如《六国论》说的“而后人复哀后人矣!”

面对历史,我们只能缅怀,无论是英雄,还是我们所谓的枭雄,我们能做的,就只深深地铭记,用自己的 智慧去判断,从他们身上找到价值的地方。

篇8: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五四运动论文

1《纲要》课的特点有利于开展案例式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纲要》课的特点完全切合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纲要》课主要讲授目的是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围绕这一目的,《纲要》课教学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另一方面又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经验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说教式”教学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目标决定形式,这为《纲要》课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

其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的实行提供了素材保证。《纲要》课涉及的是从1840年到党的十七大这样一个跨度达160余年的历史阶段。这段历史进程波澜壮阔,史料浩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包罗万象,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广阔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为《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证。

最后,《纲要》课的教学定位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纲要》课定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知识缺乏鲜活性等弊端。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史论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有利于学生把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认同。

综上所述,《纲要》课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素材保证和现实依据,案例教学的开展则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2《纲要》课案例选取的主要标准

选择案例是《纲要》课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间长、事件多、人物杂,可选择的案例也多,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摆在案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实践,认为《纲要》课案例的选取应注重准确性、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下面结合实践具体谈谈体会。

首先,案例选择必须遵循准确性,这一点对于《纲要》课来讲,尤其重要。历史史实如果存在错误的话,那么即使案例再好,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历史本身追求的原则即是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能因为刻意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将一些材料加以某种臆断地联系起来。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真伪,不能以历史故事来取代历史真实,尤其是一些文学化的历史作品,杜撰成分较多,不宜使用。

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只有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具有震憾作用,才能起到教育、指引、警示等作用,也只有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纲要》课案例的选择要针对大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围绕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剖析,使案例真正发挥释疑解惑的作用,以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师案例的选择可以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地历史观,认清“告别革命”、“侵略有功”论者的错误实质。

再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时效性对于历史课来讲同样重要,尽管其讲述的内容已经作为一种历史事实客观存在,是过去的东西,但是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却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地,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视野的不断开阔,人们对其认知也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动态,尽量融入当前近现代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

最后,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生动性。在遵循以上几个标准之外,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具有生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乏味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导致其对《纲要》课的排斥心理。教师选择案例要善于截取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有血有肉的片断,既可以选择文字案例,也可以制作视频案例,其目的都是以生动的史实打动学生的心灵,再导之以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纲要》课案例教学方法及注意问题

《纲要》课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或依教学内容不同而灵活采用,笔者结合实践,来介绍一下案例教学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一,上课直接应用案例教学。遇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尽可能使用案例进行讲解,这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案例讲解、分析和点评,得出案例所反映的历史结论。例如,在讲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时,教师可以运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等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些案例直观明了,直接点明了“文明者”的野蛮暴行,教师结合案例可以有力批驳“侵略有功”的错误言论,最终得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这一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充分讨论,然后在回到课堂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和点评,并在透彻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例如,教师可以把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一些资料整理为案例发给学生,让其讨论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否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有没有走改良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各种意见汇总点评,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第三,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以讨论、辩论等方式应用案例,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这也是案例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纲要》课中很多问题都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在课堂各抒己见,形成交锋,然后教师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对发言进行点评,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长处,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首先,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的关系。案例教学对于《纲要》课来讲,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适合于案例教学的地方就选取案例,不适合的地方,就仍坚持传统的授课法,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次,处理好案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案例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讲解授课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不能本末倒置。有些教学内容可能非常适合选择案例,有些教学内容不适于应用案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甄别处理,不能一刀切。

最后,处理好案例结论和学生讨论的关系。在由学生参与的案例教学中,往往会形成十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有时也与案例设置的结论背道而驰,这时教师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思维,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和案例中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案例教学使教学过程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当积极提倡案例教学,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王艳霞.职校政治课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法[J].读与写杂志,2008,5(11).

[3]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7).

篇9: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摘 要】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为了让学生在沉重的历史知识、枯燥的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并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04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3-02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嘉敏.《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2]夏襄君.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以《纲要》课程为例[J].法制博览,2015(32):298.

[3]张颖.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历史人物评价专题讨论为中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9-111.

[4]周文宣,唐平,罗剑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110-113.

通讯作者:

上一篇:办理计划生育证件一次性告知单下一篇: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