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

2024-05-09

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精选6篇)

篇1: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当前对农村信用社的几种创新模式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通过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的阐述,提出了几点意见和看法。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中所存在的优点及缺陷,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通过改革给“三农”的发展带来利弊阐述,目前对农村信用社的几种创新模式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通过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的阐述,提出了几点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三农;产权;创新

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今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就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就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问题讨论几点意见和看法。

一、当前的三种创新模式及其缺陷

进入2 000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领域进行了三种模式的试点:原有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即2 0 0 0—2 0 0 1年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为标志的江苏模式:股份制模式,即2 0 0 1年在信用社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即2 0 0 3年4月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组的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试点模式。

实行县一级法人体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仍然沿袭的是农村信用社原有产权结构特征。同时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是依靠政府的隐形担保而生存,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实施的监管,现实地演成为一种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基本上蜕变成准国有银行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主导下的对作为“准国有”组织的农村信用社的改组,实际上仅是准国有组织内部的改组。这种结构内的修修补补,不是一种有利于产权明晰的重组过程,也不是一种把现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的合作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没有完成对农村信用社准国有金融机构性质的改变。因此,向县一级法人的过渡,只能算是一种次优选择。

苏南三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明晰产权、强化约束 1

机制和增进绩效等方面的制度绩效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缺陷。因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传统农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将产生农村金融抑制,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在信贷的效益选择机制面前,必然受到歧视,金融支持不足。同时这种模式并没有解决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多元目标的冲突问题,中央要支农,地方戛发展,监管部门要防范风险,农村信用社自身要尘存。这些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难以保持一致,缺乏单一经营目标造成农才寸信用社经营思维混乱和经营者的机会主义问题。在这种多重目标的冲突中,地方政府常常通过行政干预获得地方利益,同时向农村信用社转移成本,然后是农村信用社通过问题暴露把成本汇总,形成不良资产和经营亏损,再把这个风险包袱转移给中央,中央监管当局通过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或某种形式的补贴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改制成本。

对于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模式,尽管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均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但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后,山于自然人股东众多,股权分散,他们对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难以体现,这表明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的旧病仍不能有效避免。

二、增强服务功能

基于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此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权关系;二是管理体制。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差异较大,改革方案提出,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的试点。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包括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的资产规模较大且己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可以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银行机构;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可以县为单位将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其他地区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乡镇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加大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兼并重组,对少数严重资不低债的,可考虑予以撤销。

对于金融机构的设置,银监会有关领导多次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要烙持服务“:农”的经营方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

区农业和农民。卢以往不同,此次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交由省级政府负责。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不是直接干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而只是间接的、宏观的管理。实践也证明,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介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交山地、县、乡政府管理,容易导致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不适当干预,冲击农村信用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因此,改革方案明确要求,省级政府不能把农村信用社的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

三、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1、明晰产权:让农民真正成为信用社的主人

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核心和基础。长期以来,信用社的产权在表面上是明确的,一般认为是“法人产权”,山广大农民、乡镇个私企业入股组成。但实际上,法人产权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导致产权边界不明确,产权监护人不落实,产权监护人不固定等情况。“这样一宋,入股农民对产权的使用权、让渡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禁止或限制,不能形成独立的产权并与信用社建立稳定的利益机制。”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解决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谁负责”的问题,这是这次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重点之一+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又千差万别,因此,信用社产权改革试点将按照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分别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的试点,从而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信月社法人治理结构,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让农民真正成为信用社责权利相结合的主人。

2、理顺体制: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长期以来,信用社管理体制多次变更,一直未成定制。信用社和入股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上个世纪5 o年代初期,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50、60年代先后交给人民公社和贫下中农管理;从1 9 7 9年至1 9 9 6年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9 9 7年后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前又山人民银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人民银行同时承担了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这一方面使人民银行超越了有关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在人民银行的袁接管理下,信用社处于一种“保护性陷阱”中,适得其反,影响了信用社的尘存和发展能力,最终使广大农民不能得到信用社有力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这次信用社改革试点明确将管理和监管职责分开,省级政府负责信用社的管理,国家专门机构负

责信用社的监管。从当前各方的情况来看,把信用社交山省级政府管理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有利于为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过去多年的实践还证明,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介入”特别是将信用社交山地(市)、县政府管理,容易导致对信用社业务经营不适当的干预,干扰信用社干常的业务经营。因此,这次改革试点要求省级政府对信用社坚持依法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实施宏观的、间接的管理,不能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山省级政府下放到地(市)和县、乡政府。

3、强化服务:让农民切实享受金融服务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信用社积极开办农产小额信用贷款和农产联保贷款,将信用社支持重点转向广大农产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加大对农民和农业的信贷投入,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木,全国信用社农产贷款余额5552亿元,其中农产小额信用贷款1 1 4 l亿元,农产联保贷款4 5 8亿元,全国9 0%以上的信用社开办了农产小额信用贷款和农产联保贷款,6 0 00多万农产得到信用社小额贷款支持。但是,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信用社在服务方式、融资渠道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不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这次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信用社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力的金融扶持,增加支农投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对农产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个别风险较大的可小幅上浮,对受灾地区的农产贷款,还可适当下浮。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改革方案还明确提出在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支农服务做法和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支农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让信用社真正成为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

四、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要达到理想的目标,还需作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和改革实践。应依据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财政金融研究所褚保金指出,从江苏的实践看,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山此便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与此相关的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目前的产权安排不能有效解决所有人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因

此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二会制度”难保不会重蹈覆辙,无论信用社经营状况如何,社员存在“搭便车”心理,认为不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也不存在为社员服务的内在动力,通过外部监管来推动支农目标的实现其监管成本可能较高。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推出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只是一个目标有限的试点。首先从该方案的实施过程来看,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如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着较高的资本金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山于过去许多农村信用社承担了过重的农村政策性负担,没有外界的支持,自身难以改造。目前,央行已表态,将利用发放专项再贷款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方式帮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化解部分历史包袱。同时,地方财政也应尽快制定出另外5 0%存量不良资产的“买单办法”;再如农村信用社划归省政府管理,如果没有相关的金融配套措施,也很难实施到位。譬如没有农业保险、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系统风险,地方政府很难承担救助责任。其次,即使方案得到实施,要想达到最终期望的目的,也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如方案重点解决了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划分,但问题的实质是如何使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真正有积极性按商业条件运作,为此需要尽量减少政府的股权,积极引入多元化负责的股东,把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决策权交还给所有者、董事会和由其任命的管理层。再如如何保证股份合作制银行为了盈利,将资金运作非农化?将来有无必要更进一步下降管理层次,建立地市级管理的农业合作制银行以更好地满足基层农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另外,我国目前尚未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取而代之以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并蚕责实施的一些规定,以及各级信用社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拟订的范本制订的章程,而这些规定和章程的法律效力比较低。按照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法律在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是为市场交易捉供了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使参与交易的各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具体到农村信用社,若法律机制不健全,则可能导致信用社内部的交易规则、信用社和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的交易规则不规范,阻碍经济效率的提到。因而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罚措施。

作为一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信社改革因其积重难返,也就注定了改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现实与传统的冲撞,习惯与创新的妥协,甚至是一次次的试过重来。让我们祝试点改革一路走好,早日在全国推开。

[参考文献]

[1]周延礼.《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陈欣,等.《财产和责任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中国保监会考察团.《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介绍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2004.[5]王祺.《德国车险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4.[6]王祺.《法国车险经营简介》[J].上海保险,2004.

篇2: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

一、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股份制改造是明晰产权功能,有效解决合作制条件下所有者缺位问题的需要。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可以有效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三权分离”。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能够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组成董事会,负责重大决策,股东按股份比例享有收益分配权利和承担责任的义务,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股东权益由“一人一票制”,改为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决策者、经营者和监督者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的优化配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将为我县农信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股份制改造是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近年来,联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股份制农村信用社的组建,需要在股金规范、内控建设、经营管理、权力设臵等方面必须达到商业银行和《公司法》的要求标准,客观上促使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必须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以现代金融理念指导具体经营工作,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促使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必须大幅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以适应合规、审慎、高效经营的需要,尽快达到农商行改制目标,这也必将大大提升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将来的快速健康发展

创造条件。

(三)股份制改造是大幅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当前,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压力和业务竞争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如果继续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就有被其他金融机构重组的可能。股份制农村信用社组建后,在巩固原有贴近农民群众、服务快捷方便等传统优势基础上,可以有效融入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能使人缘优势和地缘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将全面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在同业竞争中赢得制胜先机创造条件。

(四)股份制改造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需要。股份制改造完成后,股金全部转化为投资股,实行股份只可转让不得退股、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增强了股本金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经济资本约束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业务的平衡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二.增强服务功能

对于金融机构的设臵,银监会有关领导多次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与以往不同,此次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交由省级政府负责。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不是直接干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而只是间接的、宏观的管理。实践也证明,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介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交由地、县、乡政府管理,容易导致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不适当干预,冲击农村信用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因此,改革方案明确要求,省级政府不能把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

三.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1.明晰产权:让农民真正成为信用社的主人

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核心和基础。长期以来,信用社的产权在表面上是明确的,一般认为是“法人产权”,由广大农民、乡镇个私企业入股组成。但实际上,法人产权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导致产权边界不明确,产权监护人不落实,产权监护人不固定等情况。“这样一来,入股农民对产权的使用权、让渡权、处臵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禁止或限制,不能形成独立的产权并与信用社建立稳定的利益机制。”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解决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谁负责”的问题,这是这次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重点之一。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又千差万别,因此,信用社产权改革试点将按照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分别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的试点,从而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让农民真正成为信用社责权利相结合的主人。

2.理顺体制: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长期以来,信用社管理体制多次变更,一直未成定制。信用社和入股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50、60年代先后交给人民公社和贫下中农管理;从1979年至1996年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1997年后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前又由人民银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人民银行同时承担了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这一方面使人民银行超越了有关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在人民银行的直接管理下,信用社处于一种“保护性陷阱”中,适得其反,影响了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最终使广大农民不能得到信用社有力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这次信用

社改革试点明确将管理和监管职责分开,省级政府负责信用社的管理,国家专门机构负责信用社的监管。从当前各方的情况来看,把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有利于为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过去多年的实践还证明,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介入”特别是将信用社交由地(市)、县政府管理,容易导致对信用社业务经营不适当的干预,干扰信用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因此,这次改革试点要求省级政府对信用社坚持依法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实施宏观的、间接的管理,不能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由省级政府下放到地(市)和县、乡政府。

3.强化服务:让农民切实享受金融服务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将信用社支持重点转向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加大对农民和农业的信贷投入,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信用社在服务方式、融资渠道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不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这次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信用社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力的金融扶持,增加支农投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个别风险较大的可小幅上浮,对受灾地区的农户贷款,还可适当下浮。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改革方案还明确提出在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支农服务做法和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进一步拓宽支农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让信用社真正成为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

四.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要达到理想的目标,还需作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和改革实践。应依据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财政金融研究所褚保金指出,从江苏的实践看,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由此便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与此相关的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目前的产权安排不能有效解决所有人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三会制度”难保不会重蹈覆辙,无论信用社经营状况如何,社员存在“搭便车”心理,认为不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也不存在为社员服务的内在动力,通过外部监管来推动支农目标的实现其监管成本可能较高。

另外,我国目前尚未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取而代之以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并负责实施的一些规定,以及各级信用社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拟订的范本制订的章程,而这些规定和章程的法律效力比较低。按照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法律在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是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使参与交易的各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具体到农村信用社,若法律机制不健全,则可能导致信用社内部的交易规则、信用社和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的交易规则不规范,阻碍经济效率的提到。因而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罚措施。

作为一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信社改革因其积重难返,也就注定了改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现实与传统的冲撞,习惯与创

篇3: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现状分析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几千年的历史中, 产权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 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 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已经日益深化, 它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 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 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关于产权, 费舍尔 ( I. Fisher) 认为:“产权是享有财富的收益并且同时承担与这一收益相关的成本的自由或者所获得许可……产权不是有形的东西或事情, 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 产权不是物品。” [1]

农村信用社在法律上属于全体社员共同所有, 其产权为公共产权。目前,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状况非常复杂。从信用社股金的构成来看, 有农户社员股、信用社职工股、国家股、法人股、乡村集体股等。另外, 信用社除了股金以外, 还有长期经营形成的内部积累。对这部分内部积累如何处理, 长期没有一个说法, 也是导致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上普遍将农村信用社视同为“官办银行”, 信用社员工、入社股东、地方政府和国家对农信社产权都不认账, 结果是没有人真正关心农信社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效率。

入股社员对所入股金的产权只是名义上的所有权, 而使用权、让渡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各样的禁锢, 入股社员长期得不到贷款优惠, 在转让股份、退股上也无法体现“入社自愿, 退社自由”。可见, 入股社员在信用社拥有的产权是残缺的和模糊的, 从而也就导致信用社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问题。[2]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所有权主体缺位、组织制度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 已刻不容缓。

二、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不同意见

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股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管理体制多次变迁, 走合作制道路的成效也并不显著, 而问题却是越积越多, 因而引发了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激烈争论。

一些学者认为, 我国近50年来根本不存在合作制生存的条件 (谢平, 2001) , 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 农村信用社体制不可能向真正的合作制过渡, 因此,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只能转化为商业性的金融机构。

一些学者认为, 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比较明显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期内比较适合的一种产权模式, 既可以广泛地吸收股份, 扩大资本实力, 也可以兼顾农户、农村个体及私营企业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还可以避免农村商业银行可能因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的缺陷 (郭家万, 2006) 。

而很大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应该主要以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 即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可以改造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外, 大多数的信用社应该改造为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 (汲长虹, 2004) 。

周小川 (2004) 认为, 在很大程度上,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制度上像股份制, 但是在形式上像社区合作制, 实际上是介于股份制和社区合作制之间的混合做法。至于这种体制的好坏不能急于下结论, 要耐心观察。[3]

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模式和产权组织形式上进行论述。按照相关政策,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模式可以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产权组织形式可以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统一法人制和两级法人制。

1.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模式

(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实现股份制。因为, 股份制使农村信用社具有了真正的所有权, 产权归属明晰;股份制可产生自己的管理者, 实现自主经营和自担风险;股份制性质决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趋利避害, 实现良性发展。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资产规模雄厚的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股份合作制的优势在于, 可以广泛吸收股份, 扩大了股本来源范围, 有利于扩大资本实力;同时, 其内部机制决定了可以兼顾农户、农村个体及私营企业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充分体现大多数小股东的意志。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同时具备“三农”服务功能和商业功能的产权制度, 比较适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比较明显的广大农村地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缺陷在于, 股权的相对封闭性、持股的相对均等性、管理的自我循环性, 会导致企业效率的降低。因此, 股份合作制本身不完善性决定了其过渡性。

(3) 合作制的基本精神是资金互助、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一人一票, 适合于分散、弱小的个体劳动者之间的经济互助, 是一种劳动的联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 农村信用社可以选择继续保留合作制, 但同时应对法人治理结构加以完善。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将县以下农村信用社统一为县一级法人, 以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2.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

2002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2]5号) , 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 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5]从1996年至今的改革实践看, 以产权清晰为导向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 无外乎四种:

(1) 农村商业银行。规范的股份制具有产权明晰、强化约束机制的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所有者现实缺位问题,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有利于明晰农村信用社长期扭曲的产权关系, 形成产权约束与激励机制, 使农信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

(2) 农村合作银行。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原则来设置股权和产权, 其要点是:在自愿的基础上, 以定量和定向的方式向辖内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募集股本, 以资格股为前提, 增加投资股。通过调整资格股和投资股的比例要求, 确保了股本金的稳定性, 防止产生资本风险, 不同的投资者权利主张都有了合适的渠道, 既保留了合作社社员广泛参与的优势, 又吸收了股份制资本联合的优点, 既有利于保证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又在服务中实现商业化经营, 从而可以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3) 统一法人制。在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农业生产占绝对比重、农村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农村信用社资金循环基本在区域内形成且供求平衡的地区, 应规范发展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 且以县为统一法人。在这些地方, 资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资金循环较为完整, 适合实行合作制经营。

(4) 两级法人制。在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地区, 适合实行两级法人体制。这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第一, 在这些地区,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较小, 资金实力弱, 竞争力不足。第二, 这些地区农村富裕程度不高,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信用社的大力支持。第三, 信贷规模较小, 人员配备、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差距较大, 两级法人制有利于该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稳步改革。

四、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将长期存在。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地理、气候等自然生产条件上, 而且还存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理念上的差别。具体到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何种产权关系, 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不能搞“一刀切”。鉴于以上原因, 参考各种理论观点和实证分析, 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1.注重区域模式创新, 实现农村信用社产权的多元化

由于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水平也很不一样, 因而产权体制改革应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 要实现股权多样化, 明晰产权关系, 不搞“一刀切”, 要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2.采取多种模式改造农村信用社, 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

这些改造农村信用社的模式具体包括:在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大城市郊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继续组建县市农村商业银行;允许组建县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地区, 居民依法自愿组建新的合作金融机构, 以满足弱势群体对合作金融的需要;对暂时没有达到股份制改造条件的经济发展地区, 可以顺应国际上信用合作社发展的潮流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将其改造成规范的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允许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外资银行收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信用社, 将其变成它们的分支机构。[6]为了避免将这些机构的资金转移到非农区域, 可对这些机构的贷款投向作出相应限定。

3.优化信用社产权内部结构, 明晰历史积累产权

所谓的明晰产权, 就是要把“三权” (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转让权) 落实到个人。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 必须严格控制信用社内部职工持股制度, 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企业投资信用社, 参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 从根本上动摇内部人控制的基础。至于历年积累的产权, 首先用于弥补历年挂账亏损, 再按有关规定提足应付未付利息、呆账准备金和职工福利及劳动保障金等, 然后用于核销呆账准备金不足以核销的呆账贷款, 最后积累的剩余部分用于原始股金增值, 量化到每股上。

总之,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各地实际出发, 适合建立什么样的产权制度, 就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选择产权制度, 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宫敬辉.从产权的视角探析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创新[J].山东经济, 2007, (11) .

[2]王晓涵.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探析[J].甘肃农业, 2007, (12) .

[3]张仁杰, 谢志忠.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通报, 2007, (10) .

[4]郭家万.中国农村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5]庄岁林, 谢琼, 王雅鹏.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7) .

篇4: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

在2010年1月,中央颁布的第7个“一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中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不断的涌现出来,农村信用社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呈现“一家独大”局面,再加上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进程的加快,传统耕种的农民愈来愈少,农民投资渠道不断增长,使得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贷款产品单一、定价机制呆板、科技平台落后、高端人才匮乏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其亟待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

1.改革是应对农村金融多元竞争格局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多元化的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的形成,我国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但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也在新农村的金融形势下不断的出现,并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另外,一些外资的银行也已进驻到了我国农村中去。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就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形势,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必然选择。

2.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我国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中,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的分布是比较广的,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覆盖到了千家万户,农村信用社和我国的农业联系紧密,和农村的关系贴近,和农民的感情深厚。在农村,许多的经济活动都和农村信用社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了广大农民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些都说明农村信用社是适合为“三农”服务的一个金融机构,这在我国的金融形式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和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农村信用社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各项改革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信用社的法人治理并没有从本质上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有原来的合作社转向现代的金融企业的,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会出现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象,由于并没有从实际上建立起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导致激励和约束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并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就使得股东会以及理事会不能对于信用社的法人代表进行有效的监督,最终出现了“一长独大”的现象。

2.人力资源存在“断层”的现象

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中,都出现了人力资源“断层”的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是年龄型的断层,在工作人员的队伍中出现了整体的“大龄化”的现象;第二是知识型的断层,在这批队伍中比较缺少对于计算机、法律和金融等等一些专业比较在行的人才;第三是人员配置的断层,在一些乡镇的信用社和分社中,精通电算化、会计的人员比较缺乏,这样就使得电算化的报表质量有一定的问题,使得现代的金融业务只是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存、放和汇上;第四是人员素质的断层,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时期,由于缺少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大部份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在经营和核算上的水平比较低,这就很难去适应现代的金融企业的需要。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上,只有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 规范股金投入,同时相应改善股权的结构,把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愿的战略投资者引入到机构中去,建立起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对社员的股权意识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强化。制定相应的权力制度去完善法人的治理机构。根据信用社章程的规定,按照权力、决策、经营和监督这四个层次,研究和制定相应的“三会一层”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制度,使法人制度和监管更加的科学化。

2.加强信贷管理,优化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贷款的增量,把握好准贷款的投向,把新增的贷款风险降低。要想做好这些,信用社首先要解决好市场的定位问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是农村,要把支农的贷款投放总量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的包放、包收、包管和包效益的责任制度,把对于负责人的责任制度更加的完善。其次,盘活贷款的存量,在信用社实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和监测,这样就可以防止存量的贷款劣变;创新不良资产清收和保全盘活手段,保证清收效果。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打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要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去进行,使他们不仅熟悉银行的业务,同时也要掌握和应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懂得怎样去推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其次,把好高管人员的准入关。在选择高管的人员时,首先要考虑他的政治可靠性以及业务的精湛程度,还要选择一些勇于创新的人才。把选择高管的机制更加的健全,使其更加的公证、公平,有目的和计划地去选择企业中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类型。最后,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在员工上岗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员工的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把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在高层的管理人员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总之,提高培训对工作能力提升的针对性。

篇5: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机融机构纷纷介入,使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关注自身的变革提升,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信社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分布广泛,深入农村与各社区,但各网点设施参差不齐,与其他银行相比有一定差距,各信用社应该规范和统一内外部形象。营业大厅里便民设施应齐全,增加人性化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座椅、饮水机、老花镜、各种单据填写样本等等,特别是叫号机和自助柜员机的普及。

二、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信用社出现人力资源“断层”现象,虽然已经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吸收了大量年轻化、学历高的“新鲜血液”,但普遍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这就要求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加强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业务素质提高了,还要加强员工服务礼仪的培训。农村信用社要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从内而外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堂经理及柜员、信贷员这些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人员,首先要做好服务礼仪,尊重信用社的每一位客户,不划分等级,不做区别对待;真诚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微笑,与客户交谈,多用“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三、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现今社会,人们对投资渠道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农信社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折、卡服务,但网络业务的发展还显滞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未全面开办,这就使农信社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各大银行都蓬勃发展的银保业务,在农信社的发展也不是很快,所以农信社应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满足客户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拓展中间业务。

农信社的主战场在农村,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信社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民生活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信贷种类和优惠政策,给予多种资金支持模式,使自己的服务品种多样化。

四、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农信社完成了自身一系列的提高完善后,还应大力开发信息传播最快的网络资源,通过论坛、新闻和搜索引擎等宣传方式把自己展示出去,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篇6: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如何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更快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带着这些问题,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深入到东中西部九个省(区),地方政府、银监局、信用社和农户、农村小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九省调研,得出一个基本认识: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面貌变化是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比较大,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发展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不二法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发展。下一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又如何通过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谱写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新篇章,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九省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启发——着力点之一: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

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是大的,九省(区)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改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股份合作制虽然比合作制有进步,但社员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等痼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目前,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方向已明确,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认识上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股份制改革会使农村信用社偏离支农方向,思想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二是行动上还有阻力。基层社的一些高管担心股份制改革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因此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三是操作上还有难度。相当数量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还很沉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资格股短期内转化为投资股或普通股的压力不小。改到深处是产权。按照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不触及产权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服务创新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下一步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产权这个核心,继续向改革的纵深大力度推进。

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实际工资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很好把握:第一个问题是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并不排斥农村合作制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安排,合作制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实践,事实上,国内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既是市场本身的选择,也是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合作没有生命力,长期“官办化”而偏离合作宗旨的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再回到合作制的轨道上,股份制应该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事实是,一些经过股份制改造的机构,支农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支农服务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以江苏为例,近两年,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都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从监管政策上作出安排,在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社区性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服务方向不改变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这次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中的资格股问题。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经很低了,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正在尝试全部取消资格股;而东北、西北地区资格股还占绝对比重,如甘肃占比高达92%,辽宁、黑龙江占比也都在80%以上,而且还面临着三年期限届满后的退股压力。为此,要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工作分类指导的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符合条件的,一步到位改制为股份制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要以省为单位制定规划,设定过渡期,逐步压缩资格股比例,限期达标;目前确实有难度的,按合作制原则把重点放在规范上。同时,在股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以下三项配套机制:一是分散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共同持股基金或持股会等形式,按照委托代理原则集合和保护分散股东意志;二是大股东和关联股

东的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对大股东、关联交易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权利分配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其地位侵害分散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三是股权流转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定价机制,规范股权流转交易,逐步发挥“以脚投票”约束作用。与此相配套,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把资格股转化为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加快股权转化的压力和动力。对历年挂亏较多、盈利分红能力较低的机构,要在切实加强管理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着力点之二:进一步深化省联社改革

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焦点。调研中了解到,各方面对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推进改革特别是如何界定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上存在不同看法。政府的同志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的同志认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的同志认为,现阶段对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的同志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等等。应该看到,目前省联社实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及将行业管理实际操作为行政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前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目前四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个人债权收购办法,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对其管理职能进行适时的研究和适当的调整是需要的。当然,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看,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采取更多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推进规范约束省联社的管理权力,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进而为全面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条件。

省联社的改革之路不管怎样走,都必须牢牢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改革要求上,要坚持稳定县域原则。“稳定县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深化省联社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维护和保持县(市)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精神稳妥推进,并按市场原则构建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股权连接关系,增强基层社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对此,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正确引导。除服务半径小、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省份可以尝试外,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省份不宜采取这种模式。当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对于城区机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探索机构的有效整合。二是在改革模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省联社的改革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当地的积极性,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应该说各种模式都要允许试验。三是在改革步骤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深化省联社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态度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周密,推进上要稳妥。改革的总体进展要与政府职能转化的进程相协调,与辖内机构“四自”能力培育相适应,与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度相衔接,与“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配套。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着力点之三: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中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由于过去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贷款分类不科学等原因,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真实反映,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政策落实时吃了亏。另外,国家扶持政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显不够,主要是所得税政策持续期限较短,差别准备金政策优惠幅度有限,信贷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缺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靠自身努力。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没有摆脱历史包袱的困扰,还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甚至有走下坡路、回头路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大发展是有

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东三省尤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监管评级在6级以下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分别占51%、38%和37%,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不论是从巩固改革成果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三农”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机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扶持政策要做到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要以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和调动支农服务积极性为出发点,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解决“不想贷”和“不敢贷”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更好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基层普遍反映,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化解历史包袱。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延续2003年国发15号文件精神,对按原有资金政策应支持而未支持的部分予以追加支持,主要是对隐性不良和历年挂账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消化;二是集中解决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国定贫困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支农这一核心,切实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促进农村信用社安于支农、乐于支农、主动支农。财政政策上,重点要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如宁夏推行了设施农业贷款补贴,浙江对禽蛋养殖等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贷款补贴。从实施下来的情况看,这种贴息投入不大,但效果很好,确实发挥了“小补贴撬动大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这些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进。考虑到财政资金安排贴息涉及利益调整,这一块资金也可以从每年的增量中安排,开始的时候补贴范围可以小一些,补贴比例可以低一些,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运作机制,之后再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上,重点要将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政策用好用足。差别存款准备金要与涉农贷款挂钩,谁的涉农贷款比例高,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低,增加的可用资金要用于“三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农再贷款的规模要适当增加,期限要适当延长,利率要适当降低,使其真正成为补充支农资金供应便捷有效的政策渠道。税收政策上,重点要将所得税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在中西部全免、东部减半的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也可以实施全免政策。营业税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额先征后返,用于弥补拨备缺口和增加附属资本。

健全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个方面各地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浙江开展了农房贷款抵押试点,这个省的长兴县五四村自发组建了具有担保功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探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机制,可以参考借鉴城市领域的相关经验,但关键还是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财产结构特点来探索。现阶段,核心是要在农村土地流转抵押上寻求突破,解决其合规性问题,允许设定抵押,撬动农村信贷。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信贷风险的可控化,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不想贷”、“不敢贷”的问题。

着力点之四: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创新实践

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凡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创新工作搞得比较活跃的地方。近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提高贷款的可得性、服务的便利度和成本的最小化,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自身效益提升的多赢效果。与此同时,各地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浙江等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意愿强,创新力度大,创新实践非常活跃,在抵押担保创新、产品工具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和东北等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围绕信贷产品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总体上业务品种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创新的空间很大,关键是要依靠基层,引导、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创新积极性、内动力。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激励为支撑的农村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信用社创新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必须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创新激励,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指导创新活动。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产品和方式,都要鼓励探索和试验;凡是有利于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的工作,都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凡是创新成效显著的机构,都要在业务准入上开绿灯,在扶持政策上多倾斜。要认真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树立和宣传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推广那些适应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产品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建立流动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开展试点。

着力点之五:进一步构建多方面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分类监管和纵向进步度考核通报制度的实施,对省联社和基层法人社的触动很大,促进了守法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稳健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点多面广,又各为独立法人,要按照“管法人”理念和“属地监管”原则来实施监管,目前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人员配备和监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星罗棋布的法人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陈案众多、新案也不少,这种情况虽然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有关,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做细做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案件尽管作案手段非常简单,但如不进行认真的现场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仅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现在来看,做好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的监管工作,必须抓住监管重点,优化监管资源,发挥多方合力。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发挥目前体制下省联社的稽核检查功能,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吉林、黑龙江省联社成立了专门的稽核检查大队,定期抽调各农村信用社的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各种检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对监管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推广。优化监管资源,就是说监管力量和资源的摆布也要“有保有压”,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向高风险的农村机构倾斜。抓住监管重点,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尤其是“一把手”。在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农信社的“一把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一把手”能把差的农信社治理好,一个差的“一把手”能把好的农信社折腾坏。要严格把好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准入关,严格履职监督,严格问责制度,坚决将那些不具备合规意识、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拒之门外、清出场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上一篇:小学作文:未来的汽车作文200字下一篇:井下作业井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