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

2024-05-06

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共4篇)

篇1: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

山西大学

解读“三个和尚没水吃” 组织行为学(作业)

小组成员:闫思萌(2010352035)

王艳茹(2010352031)

赵美珍(2010352047)

2012年12月

从前,在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柳也死灰复燃。不久后,一个胖和尚也来到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两人都不愿挑水,后来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不行,于是两人就挑水了,但是分配总是不均匀,都想占便宜,最后两人在竿子上画了一跳线,总算平息了**。不久后,一个瘦和尚来到了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三人都不愿挑水,杨柳也谢了,最后风干物燥,老鼠横行,引起了一场大火,三人奋力救火。**平息后,三人通力合作打水。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个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人尽皆知,人们从中得到了启迪,从许多方面引发了不少的思考。看似简单的一个寓言故事,其实反映了一个管理科学的问题,蕴含了丰富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首先从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和措施,并借鉴于现实生活中。

一、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

(一)从根本上看,是思想上的问题。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当任务来临,对象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会义不容辞地去接受并尽力去完成任务,但是,人数多了以后,人的那种惰性就会显现出来,总想着别人会去做,总想着别人不可能不去做,应该用不着自己的,而还有一些人本来是想去做的,但是又不想去开这个头,成为冤大头,因为他知道,一旦他自己首先去做了,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同伴们定会又推给他做的,所以思来想去,本来的积极性,便都消失了。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大家没有同心协力,而是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但是当寺庙发生火灾,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后,大家才想着共同取水来灭火。

(二)问题的深层原因

细究“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行政领导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告诉我们:“没有差劲的员工,只有差劲的管理者”。由于缺乏寺庙住持,缺乏有效的行政领导,因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寺庙内只能是一盘散沙,难以为继。寺庙住持作为主管,欠缺管理能力,没有管好徒弟。2.、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由于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三个和尚的岗位及分工不明确,多人一岗,没有合作,难以协调,造成了人力、物力的闲置和浪费。

3、职责不明

三个和尚,这个以为轮你挑,你又以为轮那个挑,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责,不能扮演好自己哪天哪时该挑水的角色,也就没能很好的履行自身的责任。

4、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寺庙内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如在挑水这一工作上就没有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内耗。没有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在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悠然自得、得过且过;没有激励机制,就难以激发三个和尚的上进心和美德,谁都不愿意主动做好事、多干活;没有监督机制,就会出现消极怠工的局面;没有奖惩机制,于是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最后三个和尚干脆都不干了,自然就没水喝了。

5、缺乏监督

人的惰性是不可否认的,能真正做到“慎独”的毕竟是少部分,所以,我们往往还需要第三方,也就是监督者来督促我们,就像政府也需要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的监督一样,在严肃的监督下,我们便会踏踏实实地去完成预定的任务。

二、“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解决方法

(一)对寺庙方面。

1、应选一个好的住持领导,可以公开海选也可以三个人轮流(每人一个月等)

2、可以在庙门前摆一个大水缸,利用香客,让香客有钱捐钱,没钱捐水。不过这个不是长久之计,万一很少有人路过,岂不是很惨。

3、既然挑水很麻烦,那就引槽取水,修建一个引水渠,直接在寺庙接水。

(二)对和尚自身。不过每个人都有私心,不管是谁挑回来的水,假如每个人的用水量不一样,势必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但是如果规定每个人每天的用水量也不是团队管理有效的措施。所以对个人的教育很重要。

可以定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如可以开展相应的挑水比赛和模拟演练等,丰富和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养成懒惰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和尚的道德意识,还可以为寺庙增添活力,不断壮大寺庙规模。

(三)对住持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包括激励,监督和奖惩制度。

1、住持首先应和每个小和尚进行一次深刻的谈话,关心他们的生活,过问他们的习武练功情况,充分发挥每个和尚的个人特长和优点,人尽其才,公平合理地调解和尚之中的矛盾等等,2、其次,可以制定一种新的规定,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比如:将寺庙的各种活分开,每个人每天必须完成各自的人物,然后每完成一项领取相应的奖励,如果谁做的最好,还可以晚饭多增加一道菜。

3、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挑水与“工资”、“奖金”、“年终考评”、“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奖勤罚懒,这将充分调动和尚挑水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出现抢着挑水的现象。同时还推进了寺庙的“精神文明”建设,寺庙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对现实的启示

我们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群体管理的重要性,不但要重视传统的规范管理,更需要实行管理创新,注重组织行为的重要性,引进人性化管理,使现代的群体管理在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2: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前面我们说过:“没有差劲的员工,只有差劲的管理者”。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如果年老的长老不是“睁只眼,闭只眼,只念阿弥陀佛”的话,也就不会造成没水喝的局面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问题,管理者应该从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两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讨论规范化管理

第一,将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举出来,如挑水,洗衣服,砍柴、做饭、扫地、接待客人、念经等等,然后,规定值日制度,规定每人多长时间轮换一次挑水。这相当于进行目标管理。

第二,规定每天必须挑水多少担,为了防止有人在挑水时投机取巧(比如说,用比原来更小的桶去挑水,或者每次只挑半担水),要对挑水桶的大小作出规定,并且为了在检查时不会发生争议,必须规定水桶中的水离桶沿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公分,

而且不只是挑水,其他事情如做饭、扫地等也有相应的标准和制度。这相当于做工作分析,写工作说明书。

第三,在建立了这样的制度后,就必须对所有负责某件事的和尚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如表现优秀者可以放假去山下玩。这相当于薪酬福利和绩效考核。

各组织内人员的管理和长老对和尚的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必须在组织内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淘汰,明确工作职责,进行绩效考核。虽然惰性、逃避责任等都是人性弱点的表现,但如果组织将合法利己作为主流价值予以大力提倡和鼓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员工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努力工作。因此,如果有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员工也完全按照其要求做了,就应该使其得到相应的薪酬福利,表现突出的员工还可得到承诺的奖励和晋升等等。具体做法是进行“工作分析”(或称岗位分析、职位分析),使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说明书”,起到明确工作职责的作用,也为管理者对他们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

再来讨论人性化管理

篇3: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故事之所以能被作为启蒙教育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教材,与其蕴含的深刻教育意义是分不开的。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引发了企业对于执行力的重视,归结到底执行力无非就是“实现、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干事的能力,就是解决“喝水问题”的能力。

首先,“一个和尚挑水喝”。庙里只有一个和尚A,烧香、念经、吃喝睡,全由一个和尚A执行,他明白不能“等、靠、要”,也不能“懒、馋、睡”,凡事都需要他自行打理,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水了,赶紧去挑。所以,和尚A能够自觉的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执行力,事情也就顺利的进行着。

其次,“两个和尚抬水喝”。庙里来了一个新和尚B,和尚A的思想和情绪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喝水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果这时还是自己去挑水就有失公平了,于是向和尚B提出共同抬水。和尚B没有意见,于是和尚A和和尚B按部就班且相安无事的继续着每天烧香、念经、吃喝睡的日子,关于解决喝水的执行力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由于庙里又来了一个新的和尚C,三人成众,一个小的团队建立了起来。在团队建立的同时,庙里喝水出了问题。“等、靠、要”的念头在三个和尚之中蔓延开来,谁也不愿去挑水,都情愿砸吧干裂的嘴唇耗着。直到庙里起火后,三个和尚意识到没水的问题出自于自身的原因。最终,又恢复到了轮流挑水的日子,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这则故事反映出的问题是:从挑水喝到抬水喝再到没水喝又到有水喝,队伍建设从一个人、两个人再到三人的团队,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责任问题,而责任的落实只有通过团队(一个执行者)充分发挥其执行力去实现,而好的执行力除了责任者自身的责任心之外,还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责任管理制度做为执行标准,也就是解决了HOW-怎么挑水的问题。

在寺庙里做为管理者的“方丈”需要考虑HOW-怎么挑?WHO-谁来挑?WHEN-什么时候挑?WHERE-在哪儿挑?WHOM-谁来检查?WHAT-结果如何考核这一系列接踵而来的问题。同样,这些问题也并非仅存在于这个故事中的寺庙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做为公司的领导者,同样也面临着这些问题的考验。那么,良好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领导者解决如何挑水的难题。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即解决了WHO-谁来挑的问题,也解决了领导者的又一难题:合理用人!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一方面可以使被委派人的能力与执行潜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更大限度刺激其尽全力做事的积极性。对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双赢的结果。企业知人善用,才能在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上得到大幅度的节约,从而达到创造额外效益的结果。如不能做到知人善用,派没有能力的人去做一件或者更多他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即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又浪费了人力、物力甚至财力。这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大的损失。

另外,在派遣人员之前企业的领导者需要了解到项目的工程量有多大,以量来衡量需要派遣的人数。如果是一个需要七八个人共同完成的项目,只考虑到了效率问题而硬是把应由7、8个人完成地工作任务交由一个人完成,应当考虑人员的工作能力问题,如果人员工作状态十分疲劳,效率反而更加低下。明明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事,为了所谓的轻松、团结和融合,硬是多弄了几个人去共同完成,反而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所以在以量定人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发挥人员的潜在能力,定人的时候可适当减少人数,人均定量一定要比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定得略高一点。比如需要5个人完成的任务,就不应该放5个人去做,而应该就放3到4个人。这样做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1、这样做可以提到团队的合作能力。因为人只有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互相团结。刺猬为什么会彼此靠的很近就是要取暖遇御寒。

2、这样做可以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鲁班为什么会发明锯子?不是因为偶然地一次划破手指,而是因为它厌烦了每天没有效率的大量的木工活,所以,在他心里一直有改变这种低效率的心愿。正好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划破手指才成全了他的想法。对一个团队的执行力也是这样,人只有在匮乏的时候才会想办法去突破,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切不可让人员浮肿,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这样做可以提高团队调配各种资源的能力。人是靠培养的,团队也是这样。我们做事的风格不能等各种资源都到齐了才去执行。执行力是一种调配和整和资源的能力。

所以,下达任务时,这个任务本身就要有不可执行的成分在里面。爱因斯坦的伟大不是他本人的伟大,而是他去执行了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现出了他的伟大。

接下来又一个问题摆在了领导者的面前,那就是WHEN-什么时候挑?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会给领导者带来太多的困扰,既然已经建立了管理制度,并派遣了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只需要规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期限给执行者。领导者并不是从头到尾都要亲力亲为,他只需要掌握事态的进度,控制着事态将要完成的方向就好。而WHEN-什么时候挑?WHERE-在哪儿挑?怎样去做,什么时候完成,做为领导者并不需要过多的关心。因为,领导者需要把精力投入到更多的事态中去。那么,对于执行者而言,如何做事?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妥善处理?WHEN-什么时候挑?WHERE-在哪儿挑?才是做为执行者需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

对于企业的领导者而言,真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心、放手、静候佳音吗?也许会有这样的领导者存在。然而,大多情况下更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心里说服自己放心、放手、静候佳音,而实际中还是要自身参与并投入到整个公司的运营当中。唯独这样的方式才能让领导者稍感安心,因为他们感觉得到自己在掌控着事态每一分每一秒钟的发展。可是,这样的模式也会给领导者带来困惑。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领导者的应酬变得越来越多,伴随着即将启动的项目、执行中的项目和新增项目的增加,做为领导者也会渐渐的感到力不从心。

此刻,WHOM-谁来检查“喝水的问题”又被摆在了领导者的面前。话说一个企业的良性运营不仅仅是领导者一个人的事情,做为企业中各部门的执行者也同样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一个好的团队,除了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合适的执行者去做事之外,各个环节中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与其把领导者架在最上面去应付企业之外和企业之内繁杂的琐事,不如合理的将问题分配给各环节中的执行者去协助领导者处理,好比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接洽到合同签订再到最终执行完毕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内的诸多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执行者通过配合来共同完成。一个部门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自身的额定任务,那么会给下一个部门的任务执行带来不少的困难,甚至会拖了整个企业发展的后腿。既然领导者能够在一开始就派合适的人去做事,那么这个时候不妨考虑让各部门间的执行者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相互监督。这样一来缓解了领导者的工作压力,又可以无形中督促各部门高效、有序、相互配合着解决“有水喝”的问题。

对于寺庙而言,“方丈”不再为寺庙里每天喝水的问题费心,他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扩大寺庙的规模,如何吸引更多的香客前来烧香。三个和尚则严格按制度、按时完成“挑水”任务,寺庙内各项日常事务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这座寺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寺庙。“方丈”为了表彰三个和尚,分别对他们委以了重任。

篇4: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

“小”

首先,选题要足够小。程子有云:“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教学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以小见大,循序渐进,可谓学术通义。

现在学生论文写作的通病,就是选题太大。这反映的其实是学识不足。初学法律的人,都爱谈公平、正义、人权、宪政等抽象而宏大的话题,因为就只听说过这些大词儿。无知者无畏,多大的问题都敢写,写起来才知道驾驭不了,悔不当初。学习一段时间后,脑子里有了更细的概念,就能谈论些具体问题。知道的越多,不懂的越多,选题也就更为谨慎。

那么多小算小?打个比喻,合适的题目就像一个核桃,一只手可以牢牢握住。过大过小,当然都不好。太小了,芝麻一样,抓不住;太大了,西瓜一样,抱不动。不过学生选题,主要是防止题目过大。选题的大小,一方面要看研究者现在的驾驭能力。驾驭不了就是选题大了。只要觉得问题暂时还驾驭不了,就要马上缩小,增加限定。事实上,当一个问题限缩得足够小以后,你怎么谈,怎么引申都会很轻松。如果一开始就是大题目,没有能力驾驭,怎么写都难受。另一方面,也要看学界现有的研究状况。早些年,易于写大题目,因为学界还没有太多研究,相应的研究资料也少。现在再写那样的大题目就不好把握了。

其实选题是不怕小的,总能够“小题大做”。所谓“小”,是指切入点要小,尽量地将问题缩小到你可以把握的范围。所谓“大”,是指视野要大,从小问题讲出大道理。比如我写“小肥羊”的文章,研究的是一个热点案例,探讨的是《商标法》的第9、11、31条的法律解释问题,但是通过这些技术化的问题,仍然得出了关于财产权问题的法学和经济学的一般结论。再比如送达制度,它在法律研究中的地位特别小,也特别偏,然而如果把握得好,可以对整个司法程序,程序正义以及法理学问题都有所贡献。这都是“以小见大”。你眼界有多宽,你的问题就有多大。同样是一颗芝麻,在你手里是芝麻,在他人手里就是西瓜。所谓“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钱穆:《学龠》)从再小的问题出发,都可以看到自己从事研究的这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洞察到社会的发展方向,把握住国家、时代乃至整个人类的核心问题。

“清”

其次,对于所写的题目,自己要确实想清楚了,或者至少知道,自己确实能够研究清楚。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讲的,“某个题目值得写是一回事,那个题目我能不能写又是一回事。”(《谈谈写作》)

是的,想写和能写是两码事,研究和写作是两码事。要写作一个问题,总要对于这个问题有相对清楚的了解。说白了,就是不要写自己完全不懂、或者很难弄懂的东西。最好是写之前一直感兴趣或者深有体会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问题长期抱有兴趣,一直有所追踪,有所积累和思考,来龙去脉都有了解,那么做起研究来就可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反过来说,如果刚接触,一时兴起,就要小心,想想自己到底对这个问题了解多少。很多同学,在选择研究题目时,根本没有基本的了解,甚至完全不清楚,一上手才知道问题做不下去,到时候悔之晚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在参加学生论文的开题、答辩过程中经常感到,很多学生实际上在开题时甚至答辩时还根本不清楚自己研究的问题,满篇都是大词空话,不知所云。很多同学一上来就讲什么什么问题自己很感兴趣,很有意义,然而从来没有机会触及问题的实质,只是看了几本书,听别人说的热闹。真要自己上手,就会知道,研究深入不下去,因为自己能知道的还是那么几本书。这样的研究做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根本没有增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要“想清楚再写”,就要在选题阶段多投入一点时间。选题阶段花的时间越多,思考的越充分,后面就越少走弯路,越快做出成果。反过来,如果对一个题目还没有概念,就先不要下笔。每篇论文都会将研究者在这个主题的所有积累、思考和知识“榨光”。选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多查资料,多看些书。选题之前,要先做做文献检索,尽量搜集和查阅已有的研究。学好文献检索,特别是电子资源检索,应该是选题之前的必备功课。一个学生,只有对自己研究和以往成果的关系有了初步把握之后,才应该去找指导老师,征求他们的选题意见。不要在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解的时候,就指望老师给一个题目。实际上,由于老师也不会在所有问题上都有过深入研究,没有学生自己在选题前的资源检索和研究准备,也很难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这就是很多学生论文在开题乃至答辩时才发现选错了题目的重要原因。

甚至,只看书也还不够。法律是一门实践学科,研究某类问题,不能只是靠读论文、读书本。那都是前人已经积累的成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但是不能作为写作的全部。有的同学对“云计算”、“大数据”感兴趣,想研究新技术提出的法律问题,但是对相应的内容只是看了一本畅销书,其他完全没有概念,那就没法做。还有学生,写家具市场的法律管制。我们也许都买过家具,但是买过的也不知道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除非你熟悉家具厂商,有人脉资源,或者自己干过这个行业,有所体会,否则只靠谈原理,梳理有关的法律条文,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所以,如果你在这方面很不熟悉,就不要贸然去做。应当尽可能选自己相对较熟的、有资源可供研究的题目。

何况,如果能够借助的都是前人成果,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就不可能超越前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便引入了一些新的视角,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生物学的,如果不了解研究对象,也只能是谈些皮毛。别做从书本到书本的学问。这是初学者极易有的毛病,因此要格外警惕。要写作一个题目,与其死读书,不如先下些功夫,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做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有了实践经验,再边思考边读书,对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题目也就可以定下来了。

总之,研究一个法律问题,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引经据典,却说不到点子上,是法学论文的又一个通病。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不想就写,那是没有的事。没想清楚就写,却是常有的事”。

“新”

最后,选题要多少有一点新意。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千万别碰前人已经研究过好几十年的题目。记得以前读书,一位老先生讲,《汉书》是块“熟地”,不易有所发明,让我很受启发。不耕熟地,应该是一个初学者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不耕熟地”,也就是要找寻“处女地”。学习要学习旧的,研究要研究新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还是有许多新的问题可供研究的,也还是有些问题现在研究不够,有的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在其中我们可以选择多多少少还能驾驭的问题来研究。比如非法集资罪,“吴英案”后这方面的研究多如牛毛,要想有研究的新意,可以从当下热议的“众筹”入手。再比如,针对某个诉由,借助“北大法宝”这类数据库,能够将多年来的案例都检索出来,如果给予细致的分析,能够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

“新”,既可以是新材料、新问题,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视角。其中,提出新问题最难,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次之,而新材料是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也应该做到的。最好是有新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发现,将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与学前教育的普及相联系的研究并不多见,以此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也没有相关的论述。说来这位同学的问题意识也很简单,就是随着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已经不大符合实际。她希望通过研究表明调整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等级的必要性。有了这个好问题,接下来的论证事实上就只是个技术问题,可以检索法规,综述文献,查找国外立法例,通过运用社会统计数据库调取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学前教育的相关数据,引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等等。

退而求其次,是提出新观点,也就是给老问题以新的回答。或者是引入新方法,给老问题乃至旧结论以新的论证。有“新材料”也很不错。比如以往对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既定性原则的研究,都是基于二手文献。我的一个学生直接从一手文献出发,通过纽约州政府统计数据库以及美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库,做出了很好的研究。为了获取第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和纽约州法院的受案审判情况统计数据,这位同学还检索了美国司法部以及纽约州各级法院的统计数据库。这些新材料无疑为她的论文增色不少。总之,现在论文写作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大、过生、过旧”,根源都在于没有做好前期的选题工作,涵盖的范围太大,不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缺乏新颖的材料和视角。依照“小清新”这三个选题原则,可以先是“题中选新”,从众多题目中最“新”的问题开始。继而“新中选清”,研究新颖领域中更为熟悉清楚的问题。最后是“清中选小”,选择足以驾驭的问题,做到以小见大、察微知著。

上一篇:《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