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2024-05-07

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精选6篇)

篇1: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标准和目标规划研究分析

中小企业所规划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需要掌握其制定标准,以保障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具备可执行性。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一般准则如下:具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发展战略内控目标可以分阶段简单地以发展水平来确定。具有可评价和衡量的指标,为了鉴定是否实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有若干明确的衡量指标来确认。

在规划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时,需要对其相应的制定准则有充分的了解。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对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准则的不了解,从而很容易导致自身发展战略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一般来说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标准如下:

一、具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

针对内控体系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国际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的实际条件,企业内控发展战略目标可以分阶段简单地以发展水平来确定。如分期达到国内或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

二、具有可评价和衡量的指标

发展战略目标通常只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达到国内先进、国际先进水平等。为了鉴定是否实现了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有若干明确的衡量指标来确认。作为衡量实现内控发展战略目标的指标可以通过评价衡量这样若干指标来判断,如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董事会成员和雇员对内控的认识水平、舞弊案件的损失水平、审计检查的技术手段、内控专业人员的工作理念等。

三、符合总体的企业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企业在创建和日后的运营过程中,通常都会提出其总体发展发展战略,明确企业要达到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企业的愿景、核心价值观等。从企业内控的定义可以确定,内控体系建设应该也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发展战略并为实现企业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的总体发展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内控发展战略规划应该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质量体系规划等共同成为实现企业总体发展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企业在规划自身的发展战略体系时,要在遵循其制定准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考虑不同层面的因素,从而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完善性。企业要做好战略的调查和分析阶段任务,找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对比分析是为了把握有利时机,规避风险。制定出计划与指标,由于是短期,有时可以做出最优的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指标。约束和政,是要找到环境和机会与自己组织资源之间的平衡。

对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来说,需要对其相关的制定内容有清晰的了解,进而帮助企业可以在经济市场中有自身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有:

找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对比分析是为了把握有利时机,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的快速应变能力和企业的创新变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因素的对比分析,使企业能够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目标、资源和战略统一和谐。

再起飞公司得益于早期的爆发式增长而快速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年竞争者急剧涌现,行业开始整合洗牌,再起飞公司遭遇发展瓶颈。我作为咨询顾问接手了该公司的案例。变革计划“鹰计划”由此开始正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再起飞公司的绩效体系无法很好地支撑战略,再造高绩效文化迫在眉睫。

再起飞公司绩效体系的再造迫在眉睫,但更重要的是再造绩效文化。

就如我们在前面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那样,再起飞公司从管理层到人力资源部门,整个公司上下对绩效的理解是有巨大偏差的,比如公司更多把绩效体系作为发放薪酬的一个凭证而已,人力资源部门把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几乎当成绩效体系的唯一目标,虽然在个别岗位也尝试设计量化激励方案,但更多是被动,而且当部门实现了高绩效又不愿意兑现。整个绩效体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系的设计理念还是大锅饭文化,就像很多案例提及的那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甚至做与不做也一个样”,表面上看似照顾了很多员工的利益,但最终导致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

针对我们调研的情况,我们向董事长做了汇报。董事长也非常吃惊,因为很多绩效方案的细节他并不了解,也没有发现绩效体系原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想董事长对绩效体系的定位和价值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毫不客气地讲,类似再起飞这样的快速成长型企业的再造,公司领导者必须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否则如果领导者的意识没有转变,变革方向就不会清晰,变革就不会彻底,变革就不会坚持,最终变革也很难取得成功。

经过与董事长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在正式开始新的绩效体系设计之前,首先对公司中高层做一个思想再塑造,思想再塑造主要通过两个举措来实现:一是由咨询顾问向公司中高层讲解绩效体系现状及诊断报告,并就绩效体系的定位和价值做一个详细说明,二是大家一起学习国内民营企业发展标杆美的发展历程和绩效文化。

为了取得预期效果,董事长特别安排这个会议在公司附近酒店的会议室举行,一是想让大家打开心扉充分讨论,二是新环境也有利于大家思想清空真正重新思考,三是避免日常工作的干扰,时间则定在12月9日上午。

首先,董事长简单讲了讲举办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就由咨询顾问讲解绩效体系现状诊断报告。从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很显然大部分人对公司绩效体系的现状并不清楚,有一些人甚至当场质疑:“这个岗位真得就是这样考核的吗”?经过人力资源部门现场确认,大家又陷入了沉默。看着公司绩效体系现状,很多人不时也发笑,也许大家都认为很多问题本不应该存在吧。多年的咨询经历使我发现,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的确有时让人啼笑皆非,这背后原因很复杂,但一般往往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及部门利益导向所致。在会议现场,我有时候也在想,咨询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也许最大的价值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客观事实。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然后,给大家讲解了国内民营企业发展标杆美的的发展历程和绩效文化,我把其中一些核心观点摘录如下:

1.绩效机制是撬动人力资源效率的核心,通俗地讲,你考核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没有考核大家就没有压力,有了考核,没有严格的激励,也是白搭,因此讲这是一个系统。先要有考核,然后评价绩效,最后根据绩效进行激励。

2.绩效机制关键是三部分,即清晰价值创造的主体,明确价值评价的体系,共识价值分配的原则。绩效文化的背后是三大机制的建立,即薪资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

3.务实,理性,严谨,一切以企业目标和业绩说话,切忌空谈和形式主义,实实在在追求企业利益,做企业就是要赚钱。

4.一旦评估某项业务(某个职业经理人)不能赚钱而且又前途无望的时候,就果断出手,终止投资(聘用)。业绩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资历、年龄、身份、背景、学历,能创造业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

5.给员工施展才华的空间,但业绩考核是一条高压线,职业经理人一旦碰了高压线就会出局。尽管高绩效文化有些残酷,但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保证了大家都口服心服,也就培养出来了一种能上能下的文化氛围,使得胜者为王,强者更强。

6.各利润单元之间基于业绩的竞争性,激发大家比、学、赶、帮、超,没有丝毫懈怠,充分激发了大家的潜能,让平凡的人也能干出非凡的业绩,这实现了高压力,高绩效。

7.绩效考核简单,实用,可预期。美的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一直以来坚持三大指标为重(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辅以管理指标,从未动摇过。任何人都不能摆老资格,不能在考核面前讲条件,要想持续得到重用和发展就要立新功而不能吃老本。

8.绩效机制和绩效管理是不同的,绩效机制是绩效的创造、绩效的评价、绩效的分配,而绩效管理机制是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沟通、绩效评估等系统的总和。目的在于给干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部员工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让大家明确努力的方向,而且通过沟通和评估帮助大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的目的其实是要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持续提升和管理的持续改善。

9.公司认真维护绩效的权威精神,算出多少给多少,不拖欠不少一分钱。绩效不同直接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避免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民营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树立高绩效、高业绩、高压力的文化并强调绩效的权威精神;

10.说一千道一万,好的绩效机制就是敢给钱,会给钱,给好钱。

·敢给:对于领导就是要有分享的胸怀和勇气;对于企业就是要营造分享的文化;

·会给:对于领导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大家心服口服;对于企业就是建立绩效评价和分配的机制;

·给好:对于领导就是给了之后人家说你好,更加卖命地帮你赚钱;对于企业就是建立绩效管理的闭环系统。

看来大家思想上还是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们公司的绩效考核的确应该要改了,有些员工业绩很好,但并没有从薪酬上体现出来,这对员工的积极性打击非常大,所以这几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流失了。”

“公司前一段时间,因为生产事故导致停产2周,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公司只是对相关责任人罚款了几百块钱,完全起不到警示作用。有一些严重违反公司红线,但考虑到是业务主干,也仅仅做了简单处理。”

“不同的经营主体,考核指标、计算方法及权重的确应该有所区别,毕竟各业务单元的业务模式差异化很大,每年的经营策略差异化也不较大。有的业务单元现阶段可能市场规模最重要,有的业务单元现阶段可能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有的业务单元可能重在转型升级新产品。”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董事长也深有感触:“我们的绩效考核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里面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公司及中高层对绩效体系的价值认识的错位,包括我以前也认识不足。明年的绩效考核,我们有必要要做一个大的调整,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绩效考核,也会重新制定干部管理办法,我们这么小的企业就论资排辈很危险,一定要基于对公司的价值贡献,干部能上也能下才行。另外,公司也会更舍得在人才上面做投资,一是对业绩贡献比较大的,薪酬和激励都会大幅提升,二是引进一些现代职业管理人员,引进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看来,这次会议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现在,我们正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当中,如何从全世界非常严重、波及范围非常广的危机当中恢复起来。在这个环境当中,经济学家更多讨论短期政策以及公共政策。但是对于金融危机,一些企业家和经理人更关注通过创新发展,求解经济发展谜题。

经济制度创造的商业力量

自从我们更多地接受市场友好型词汇,实际上,无论是布鲁塞尔还是欧洲,或者美国,我们有的时候可能过低估计了危机。从美国来看,过去15年里,美国的发展增速,实际上是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你可以看到这个发展的速度有时候快,有时候慢,但是革新了整个IT世界。美国IT革命是全球性的革命。当然,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美国的生产力发展更快一些,这也是使美国比起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这些地方,受益会更多一些。

经济技术的来源,不仅包括增加的人力资本,当然还包括更好的组织和生产管理方式。我们知道,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带来的结果是承诺保护私人财产不能任意增税,这是制度上的很大改变,它使得企业家愿意进行投资、发展科技。虽然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更加发达,却没有像英国这样保护私人财产的制度安排。回过头再看美国,其生产力之所以高,并不是因为美国可以购买更好的电脑,或者运营可以更加网络化。美国生产力发展快速,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简单来说,是因为美国是英国光荣革命的继承者,知道怎么样刺激企业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商务模式。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很多经济学家,他们都相信创新的速度,认为美国在这方面是不够持续的,包括和很多全球领导人交谈时,讲到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模式需要发生一些改变。这是事实。经济制度带来商业创造性的力量,则如前所述。

非破坏性创造

约瑟夫?熊彼特提过,要进行创造性破坏。这在工业国家是非常普遍的观点,并已经被广为接受。熊彼特把创业描述成非协调性的活动,也没有计划,并且认为,企业家在其中与其说是一种理性经济的计算器,不如说是一种不可预知的力量。像森林大火一样,这种破坏会破坏到老的灌木丛,为新的树叶腾出空间。所以,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痛苦的,把旧的灌木丛烧掉,相当于淘汰一些老牌的企业,为一些更创新、更有效、更有弹力的技术和产品服务腾出空间。

尽管说这个结果是不错的,但很多西方的政策决策家会觉得,像这种资本主义是一种湍流,是不稳定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无法享受稳定。当然,我认为这个表述太狭隘,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这种观点可能会局限我们变革的速度。

我还认为,事情是有两面性的,除了熊彼特提出的这种破坏性创造,还有一个概念,就是非破坏性创造,它意味着各种创意可以自由竞争,从而产生增长。这种非破坏性的创造是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来推动。

一如保护私有财产的制度安排推动商业创造,金融制度同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运转良好的金融制度就好比活力运转的管道,其效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充分显现。不过,金融创新不光需要企业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还需要把好的创意营销运用到市场中的管理者、消费者、金融家,需要各方力量组成的团队的群策群力。企业家在其中一项重要贡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献,就是他们的灵活精神,而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身在一线,就好比在做一些临床性的经验研究,更能获得更好的前沿知识。

公共政策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关注生产力的提高,教育和培训可以发挥作用;其次,是设定一个健康的预算框架,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再次,是促进增长的税收政策;第四,是要平衡增长,以及安全、稳健的监管;最后,是非常健康的金融体系,它应该为储蓄者和借债者服务,而不是相反。

而基于近来对企业家的所有研究都证实:低水平的企业所得税和更宽松的法规限制,对于融资以及企业最后的成功都有正面影响。而且,基于很多跨国数据的研究还都表明:大型的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占GDP的比例,与税负和监管都是呈负相关的关系。我想,这个信息应被相关政策研究者接收到。

挑战在于改变现有规则

经济的增长,其实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哪怕是一点点经济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量是无可估量的。与此同时,企业家对于商业的创新作用,无论是精神还是直接贡献,都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前者意味着我们要如何重新关注创新和增长呢?还是看看美国的数据:近年来,美国财政赤字高达每年一万亿美元,这是我以前在华盛顿担任财政顾问的时候不曾发生过的事情。按照经济学家们的说法,如果这个赤字占GDP的90%,经济就会面临一个下降的临界点。美国现在的水平是达到了70%以上,而且很快就会达到90%的临界点。在全球其他国家,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可能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制度。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都比较高。

如果预算失控,问题就不仅仅是数字或者经济问题,也并不是说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是一个过程问题,或者政治问题。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经济学家一直都在警告美国这种失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衡的状况,主要是医疗补助这样的福利支出失衡。70年以前,这种福利上的支出只占GDP的1%,而现在已经是这个比例的6倍了。我的同事告诉我,这些项目占GDP的比例,在过去20年里面一直在持续增加。

在最近的这次金融危机之前,其实美国也挽救了六次大型债务危机,但都和这次金融危机在本质上不一样。以前几次金融危机是因为战争导致要偿还大量债务,而且,之前一旦战争停止危机就解决了。这次是非战争的。这样的方式非常危险,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破坏性结果,因为它偏离了我们描述的经济实力的源泉,让政府支持经济实力的软件和硬件职能都无从发挥。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篇2: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一、电力多经企业的定位

电力多经企业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其历史功能与自身定位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开始阶段,大多以安置员工、提供额外福利为特点,主要功能集中在安置老弱病残职工、困难职工家属,逢年过节为职工提供一些额外福利等等,同时也进行一些简单的经营性、服务性活动,在这一阶段创造经济效益并不是多经企业的主要目的。

现阶段,虽然公司型的企业已成立,但是多经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上,业务对于主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相应的也缺乏自主经营管理的能力与实力。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讲,现阶段的电力多经企业形式上是公司制的企业,但却并没有具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现代法人特征,缺乏市场化的运作与管理能力。

随着外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电力多经企业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问题。一方面,安置、福利决不是多经企业的存在理由,追求效益与发展才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处理好与主业之间的关系:多经的发展需要依靠主业,但决不能变成依赖主业,不敢闯市场,怕担风险。在强调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摈弃“依赖主业,依附主业”为唯一导向的观念,要勇于走向市场、开拓市场,将自身定位于真正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当前多经企业存在的问题

1、多经企业的市场化生存能力薄弱

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现阶段多经的业务定位是与主业密切相关的领域,例如,电力工程、电力物资、主业的物业服务等。多经企业的业务需求方基本上就是对应的电力主业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电力辅业人员的市场化意识、市场化能力不足。此外,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关联业务的收益水平非常丰厚,导致电力多经企业没有开拓社会业务的压力和动力。

2、市场观念淡漠,企业定位模糊,发展思路不清

多经企业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管理模式造成自身既无压力又无内在的动力,市场适应能力极差。没有企业规划,对于自身发展方向不清楚。

3、员工结构复杂,待遇参差不齐,职工素质较低

目前在多经企业工作的职工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八十年代的大集体职工,二是经营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主业机构,来自于主业的这些人员,虽然担负了多经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但他们大多数更习惯把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件主业衍生的任务,而不是一个独立企业来考虑。更何况,对他们的考核往往还是参考主业同级别人员的标准,而不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三是从社会上外聘的职工,这部分职工除极个别作为企业的骨干人员引进而外,大多数是从事苦、累、脏、险岗位的工作。以上三类职工从整体上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同时由于人员结构复杂,在同一企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和矛盾非常突出,是企业改革和稳定工作的一大隐患。

三、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方向

减少对主业的依附与从属,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导向为核心,科学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和主动性、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经营管理能手、技术骨干;同时着力打造产业链,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积极培育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产业多渠道发展。

四、多经企业走向市场的措施

1、拓展市场领域,借力发展主导产业

单纯依靠电力主业的传统内部市场,电力多经企业的市场增长必然受到影响,多种经营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电力行业外的市场拓展。如可以利用电力施工的人力、设备和技术去开发外地电力施工市场;电力安装企业完全可以考虑从事非电力行业的设备安装;可以组建电力设备制造厂,利用电力制造的产品打开外部电力设备市场。

在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必须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目标市场的特点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提供相应的服务,特别要注意目标市场的各种法律、政策、安全以及技术方面的信息。另外,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市场拓展宜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和拥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多经企业要把发展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上,适当借助主业的力量,提高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利用主业提供的业务支持,迅速寻求扩大市场的办法,保证企业的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同时尽可能寻求与外部合作的机会,借助外部企业的先进管理办法以及广泛的业务渠道,扩大自己的业务联系,为企业的规模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好发展规划,合理管理好企业的资源,制订一定的实施计划,争取集中优势,使多经企业的主导产业尽快走上市场正轨。

2、合作发展,打造牢固的产业链

分析企业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关联,挖掘与之相扣的产业,锁定目标客户,为之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从而扩大合作范围,打造多种业务合作发展的产业链。

多经企业要想实现规模的多种经营,就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积极与外部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联盟关系,借助外部力量推动企业的规模化集团经营。

3、解决好多经企业的用人机制问题

建立经营者压力与动力并存的风险抵压金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科学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等等,进行量化目标,严格考核。在规定期限完成者予以奖励,不达者,扣罚,直至解聘。制定严密有序的多经企业人才规划和职工教育计划,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技术学习。,建立起职工能在勤奋工作中获得应有奖励和报酬、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管理机制,坚持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群策群力,不遗余力。

4、培育客户至上,服务制胜的企业价值观

篇3:现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一、发展战略与发展计划

1、战略与计划的关系。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计划的路线和原则、灵魂与纲领。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发展计划, 企业发展计划落实企业发展战略。

2、注意中、长期大计划下小计划的细分和落实。

仅重视计划, 尤其是年度计划是对的;但还要围绕年度计划作好阶段计划, 要坚持用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指导和统帅各项计划。计划制订时必须注意到:具体的措施、定量的目标和综合平衡。

3、计划必须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详细的相对的短期目标, 是战略达成的根本保证。

4、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战略的核心。

1)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不管你是战略防御还是战略进攻, 其中都会存在重中之重, 这是任何事物的必然规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会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许多问题应刃而解。2) 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是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基于对企业内部要素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它取决于行业结构和企业相对的市场地位。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自身拥有超过参与竞争的其他对手的关键资源、知识或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对手难以模仿、不可移植、并不随员工的离开而流失等特性。

二、战略—文化—结构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 不管是否要做出书面的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并且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在企业内部取得统一认识。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提供咨询报告而写成的《企业必须面向未来》一书中所强调指出的:“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 就尤如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 始终在气流中颠簸, 在暴风雨中穿行, 最后很有可能就迷失方向。即使飞机有幸不坠落, 也有耗尽燃料之险。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 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式没有一个指导方针, 不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 地位有多稳固, 都将在这场革命性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

企业文化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 决定着企业内在的凝聚力的大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文化力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经济的、非技术的因素导致了一些杰出企业的成功。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在广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一个企业要在国际上站住脚, 就必须做大。然而, 这种“大”是要建立在“强”的基础上的, 只有“强”才能保证企业在“大”的过程中不出问题。而使企业强大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文化, 这应该是一种价值观正确、全体员工都认同的粘合剂, 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内在基础。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过一份白皮书,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精神, 第二是法规, 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 精神占50%, 法规占40%, 资本占10%。这说明, 资本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在有了正确的战略的前提下, 除了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保证外, 还必须有健康运行的企业结构。在这里, 企业结构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结构, 是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的总和, 它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具体说来, 企业结构包括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流程结构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企业治理结构体现企业中的决策权力制衡关系, 这一关系的合理性决定着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水平;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决策的执行载体, 这一关系的合理性决定着企业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企业业务流程是指存在于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 通过它们将企业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企业系统呈现出动态的特性, 其畅通性是企业结构关系合理性的综合体现。

我们可以把一个企业类比为一个人, 那么企业战略体现为企业的智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而企业结构就是企业的肌肤, 三者共同构成一个高级生命体。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或者没有好的战略, 即智商不高, 纵然有美好的灵魂和强健的肌体, 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因经常迷失方向而耗尽心力和体力;虽然企业的智商很高, 能制定好的战略, 也有强健的肌体, 但如果没有美好的灵魂, 那么企业将会由于人心涣散而得不到发展;同样地, 企业的智商很高, 也有美好的灵魂, 但如果没有强健的肌体, 也难达成自己的心愿。因此, 三者必须互相适应和互相促进, 缺一不可。一个企业不管存在什么问题和存在多少问题, 首先都可以归结为战略、文化和结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把问题分别归为这三个方面之后, 在把握三个方面的联系的基础上, 再分别去寻求各个方面问题之间的联系, 最终求得问题的根本解。

三、结语

企业战略管理应该是一种称之为“企业”的战略管理, 是针对整个企业所进行的战略管理, 从战略、文化及结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 以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把握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 对于管理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现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主题构思的基本表述。搞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于明确企业行业、产品及服务定位, 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结构,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管理》编写组.企业管理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蒋运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篇4:企业投融资战略发展规划探析

【关键词】投融资战略;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一、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更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竞争也从最简单的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升级到企业的国际形象和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竞争,现在已经全面上升到企业全球战略规划的竞争。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在保持现有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制定企业投融资战略,扩大企业规模,规避财务风险,最终取得竞争优势并获得成功。

二、企业财务和投融资战略现状

1.投融资战略类型

(1)快速扩张战略

企业的快速扩张融资战略是指企业的投资、融资都是以快速扩张资产规模为目的。它是企业多元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手段,企业为了进行快速的扩张往往需要留存大量、甚至全部的利润,造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资金紧张,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企业就要进行大量的外部筹资。外部筹资来源大部分是债权融资,还有一小部分的股权融资。这种大规模的扩张是建立在高负债的基础上,为了寻求扩张后带来的高利润。快速扩张型融资战略容易导致企业的高负债率,引起资本结构的不稳定。

(2)稳健发展战略

稳健发展战略是企业把扩张建立在效益的稳步增长上,企业经营效益逐年稳步增长的同时,资产规模也在慢慢的扩大,这是一种稳健的发展战略手段,在考虑发展的同时又足够的重视风险。实行稳健发展型的企业都会尽可能的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做强核心业务,提高现有资金使用效率,扩大企业效益,将获得的利润累积后进行适当的扩张。稳健型投融资战略的特点是:适当负债、适当分配、重视收益。

(3)防御收缩战略

实施防御收缩型投融资战略是以一种防御型战略,一般是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战略方法。它是在预防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基础上,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适度地进行投融资的一种战略形式。企业把增加资金流入作为首要目标,尽可能的减少资金流出,通过精简机构,削减企业日常开支,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等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用于能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主导业务上,使主导业务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以便企业资金加速回流。防御收缩战略有着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等特点。

2.投融资战略管理内容

(1)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作为企业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资本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竞争能力,参与社会利润的分配。投资战略需要企业规划投资方向和规模、资源优化目标、全面评估投资效益以及投资战略的实施途径。投资作为企业重要经济行为,必须要慎重行事、科学决策,既要合理地使用自有资金和资源,更要谨慎利用外来资金,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顺畅运转。其主要包括各类资产的投资方向、自身资本规模比例的确定;产品升级改造或研发新产品的投资;内部或外部生产扩张投资;单独投资还是联合投资;设定风险和利润条件的投资决策等。

(2)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作为投资战略执行的前提,直接关系到企业全局战略的成败,同时,筹资活动的成本也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比例的高低,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多数人会认为融资战略只是企业的资金筹措计划,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遇到资金筹措受阻时,不能做到及时应对,导致企业一系列的战略计划无法实施。融资战略作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规划,在资金筹措方面确定长期和系统的计划方案。其目的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并保持资金来源的稳定和灵活,兼顾降低筹资风险。

3.发展战略和投融资战略关系

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管理体系,需要各个部门及每名员工都肩负战略指标和实施使命。企业要实施战略管理,必须要求各项经营活动服从和支撑战略发展目标,财务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必须要服务于整体战略。而投融资战略隶属于财务战略,要与其它战略相协调、相对应,做好支持服务,它对企业战略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企业投融资战略实施不利,会影响资金筹措和投放,企业资金流会出现运行不畅,直接导致其它战略计划无法实施和持续推进。总之,投融资战略既依附于发展战略,又会对企业发展战略起到制约和支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三、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1.战略综合规划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发展设立的长期愿景,是自上而下的全局规划,并对达成目标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性的谋划,归属于企业宏观管理行为,并具有整体性、指导性、长期性、系统性、基本性等特性。企业战略作为各种战略的统称,各企业会结合自身特点和目标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规划,其中包括发展战略、投融资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等内容。企业综合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因素,对外要及时收集和掌握外部环境信息,对内要分析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了解产供销现状以及清楚企业的行业地位,通过全面的分析对比做出合理的综合规划。

2.技术开发战略

技术开发是对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或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利用高品质形成竞争优势,利用优惠的价格占领市场份额。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产品工艺的开发创造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有着明确战略规划的企业来说,制定技术开发方向是战略规划的重点。企业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从成熟到衰退,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没有持续地对产品工艺的再开发,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的战略规划里,如果没有技术开发,就无法形成竞争优势,无法保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

3.区域战略规划

近几年,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一路一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一系列区域振兴计划,形成由点带面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从而推进重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企业的战略规划也要顺应国家战略,重点布局区域经济,统筹规划,实现新的驱动发展战略。

4.竞争战略规划

企业的竞争战略规划有很多种,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规划。不论哪一种竞争战略规划,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份额。竞争战略规划从范围和层次上可分为三类:(1)通用战略,既低成本战略。这种战略是大多数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方法,就是利用扩大规模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形成较强的价格优势,抵御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占领市场份额。(2)综合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协同其他企业,采用跨国或多角度联合战略,结合企业之间的资源,利用产品优势互补的整体优势,常以集团形势共同抵御竞争压力。(3)专门战略。是指企业结合上述战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采取针对性的短期战略。例如一些先发制人、以小换大等独特战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依据行业和自身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并适合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 韩东平主编. 财务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 阎达伍, 陆正飞. 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兼论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会计研究. 2000(5).

[3] 高红岩编著. 战略管理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人学出版社. 2007.

篇5: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20世纪末的中国,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年代,改革开放的甘露,滋润了每一位国人的心田,也为新一代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聚焦南粤,聚焦鹏城,让我们解读深圳思肯三维数字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肯三维)及其在舵手廖植生的带领下所取得的一项项卓越成就背后的点点滴滴,他面对困境越挫越勇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做人做事的品德值得我们回味无穷、珍藏。

当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呼啸而来的时候,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似乎更早地感受到了经济冬天的阵阵寒意。不少往昔生龙活虎的民营中小企业一时间订单少、资金紧张、成本压力加大,困难重重。有的不得不通过借高利贷、变卖房产等方式“过冬”,有的甚至关闭工厂,一走了之,多年打拼的心血就此毁于一旦。

腊月寒冬,时有艳阳高照;大雪缤纷,难掩翠绿小草勃勃生机。在寒冬中,在倒声一片中,廖植生凭着敏锐的眼光、睿智的头脑,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最终屹立潮头,笑看潮起潮落。思肯三维亦如寒科里的一缕暖阳、大雪中的一抹翠绿,向人们展示着其勃勃生机。

脚踏实地 自胜者雄

南粤大地,人杰地灵。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市亦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毛泽东等先辈曾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后来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廖植生生于斯,长于斯,自小耳濡目染先人的事迹,接受先进的文化理念。他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共和国的同龄人,伴随着共和国的坎坷脚步成长,有着不一般的人生经历,更有着不一般的人生感悟。

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廖植生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经受磨难,让他不怕吃苦,懂得珍惜;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曾使他热血沸腾,冲动过后,教会他心态平和,善于思索;1968年高中毕业生,廖植生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到宝安县(现深圳市)松岗公社塘厦大队下乡插队。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青春的汗水,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1970年,由于表现突出,他从一名农民知青被调到宝安县城商业系统工作,成为一名重点培养干部。1973,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农村中许多干部(大队、公社、县里)子弟对考试明显发怵,廖植生则欢呼起来。凭着刻苦的学习,最终考上了湛江医学院(现广东医学院)。4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广州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十三届三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特区深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各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解决深圳对人才的需求,特区政府有关人员到各地先拔业务骨干。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廖植生作为人才支援中的一员来到了深圳上步区(现福田区)人民医院。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从省城去到一个还在起步中的地方,那是自找苦吃,何况深圳在人们心中是个刚冒出来的陌生之地。廖植生却不这样认为:作为一个国家一手培养起来的外科医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此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简称:中山医)在深圳设立医疗中心,为迎接香港回归,方便众多中央政府驻香港工作人员治病,医疗中心投设了很多高端科研项目,如肾移植、试管婴儿、体外受精等。当时的泌尿外科项目是由华南地区最著名、最权威的泌尿专家,素有“中南第一把刀”之称的梅骅教授主持。他极力劝说廖植生加入该项目,而廖植生对泌尿外科也格外感兴趣,于是就加入该项目组师从梅骅教授。从梅骅教授那里,他学到了很多泌尿外科知识,医术水平也突飞猛进。那段时间里,他经常在广深两地间奔波,一周中有三天待在广州中山医学习锻炼、做科研项目,三天回深圳上步医院为病人做手术,辛苦程度可想而知。1988年后,中山医院在深圳的业务开展得越来越好,从香港回深圳看病的驻港领导和香港同胞越来越多。梅骅教授以及院领导想把廖植生调过去,但他的组织关系仍在上步区,调动需经过上步医院的同意。此时廖植生已经是珠三角地区知名的外科、泌尿科专家,上步医院不想放弃如此优秀的人才,极力反对廖植生离开,甚至放出狠话:“如果不回来就开除党籍,实行处分。”廖植生陷入两难境地,中山医院需要他,上步医院也需要他,从职业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中山医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接触到更多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而上步医院只是一个小医院,做的也只是普通的外科手术,对专业技术没有任何提取高的空间,廖植生陷入了矛盾中。

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廖植生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眼光看得更高更长更远,思考的问题也更全面。既然去不了中山医院,也不想留在上步医院无所作为,因此,他决定辞职下海。

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美。正因为当初的放弃,才有了他今天的美。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处处都是机遇和挑战。1990,廖植生加入到上海郑明明化妆品有限公司,从一名医生华丽转身,成为公司在华南地区的销售代理。在此期间,他在营销、管理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当年创下“洁面苗条霜”、蒙妮坦“奇妙换肤霜”的全国销售冠军。“郑明明”牌化妆护肤品风靡了全中国。但是,“郑明明”毕竟是在郑明明团队的肩膀上起飞的,这种依附关系注定了他的才智才能如意发挥。人的一生,谁不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谁不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谁不渴望创造自己生命的辉煌?廖植生跃跃欲试。

是蛟龙,就要傲游于大海;是雄鹰,就要翱翔于天际。志存高远之人,终将绽放夺目的光芒。1996年,廖植生离开了郑明明团队,投身高科技行业,在广州注册成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广州禺生快速成形有限公司。主要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扫描设备,开展各类图片的快速成形扫描业务。这是一项投入大,技术先进的项目,在廖植生的带领下,公司迅速发展。他初尝了创业的甜蜜果实。

1999年,廖植生带领团队到深圳参加高交会,他所带来的先进设务引起了轰动。深圳清华研究学院对该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就主动找到他商谈合作计划,双方共同组建了深圳市思肯三维数字化有限公司,其主要股东有深圳清华研究学院、民营企业家廖植生,注册资金500万元。

前景诱人稳步前进

2000年,思肯三维正式成立,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是一家集高科技和数字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经营电子美容仪器,文胸和保健电子产品。旗下主要品牌“侬挺美”Notime为众多美容业业内人士所称道。

谈起公司的发展历程,廖植生脸上露出的是历经风雨之后的淡定和执着。他向记者介绍,在前期的市开拓中,他们没有像别的企业那样,追求短期效益,也许他们开拓市场的速度前期会比较缓慢,但他们的基础会更扎实,口碑会更好,生命力也会更强。

和其他大部分的创业型的企业一样,思肯三维走过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在刚成立的前几年,由

于合伙人的变故,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尚处在脆弱中的公司几乎倒闭。在廖植生的力挽逛澜下,思肯三维艰难地度过了危机。其间的辛苦和煎熬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他认为:“不管遇到任何变化,创业贵在坚持。那就是始终不渝用创新的思维打造思肯三维。”现在的思肯三维拥有国际先进的美国DIGIBOT激光扫描仪和新加坡的KNERGE激光快速成型机和一大批国内前沿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光机一体化领域曾为康佳、美的、科龙、LG、富士康、格力等知名企业服务过。从2003年开始,公司下设“侬挺美研发中心”。专门开设了在美容、美体、保健的等领域数字化产品的研发机构;一改这些领域是全进口、全代理的旧传统做法。依靠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联手境外的科技力量用最高科技数字化手段,专门开发和生产一些集芯片开发和集成电路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美容产品:如H EGF祛皱美容笔;为韩国OEM生产的新型产品负离子美容仪(美容手机);为日本OEM生产的特殊面料文胸全硅胶的“皮肤胸罩”„„

近年来,当美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时,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充斥市场,鱼龙混杂,令人无从选择。再加上行业浮躁气盛,政府监管不严,造成了很多不利行业真正健康发展的经营隐患。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一些个人生活护理仪器,如美容仪器的出现给“疲惫”的市场带来了新的转机。思肯三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高科技、环保、便携的产品引起敢人们的广泛兴趣。

廖植生也因此认为,“未来的美容必将是科技美容新时代”。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科技美容、食品美容项目,在国外的美容院已经占到80%以上的份额,仪器美容取代简单的手工美容,已经呈现出“大势所趋”的势头。同时,美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正悄悄发生着改变,由于近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普及,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整个消费市场都形成了三高现象,越是“高科技、高品质、高价位”的消费项目,越能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使她们获得相应的消费快感,另外,从美容院经营者的立场分析,面对这些有“高科技美容”消费需求的客户,美容院经营者当然会意识到科技美容、仪器美容为她们带来的的丰富利润。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个人生活护理用品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好的,廖植生对此深信不疑。

掌握核心技术傲视经济寒冬

没有激流则淡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就称不上攀登。一个企业在没有竞争的,平静的环境中是没有办法进步的。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竞争越大越激烈,潜能才会被激发的更多,也才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2008、2009年面对经济的寒科,思肯三维逆市而起,激流勇理,在这样一个看似危机重重实则充满机遇的环境下,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廖植生自豪的说:“金融危机对思肯三维一点负而影响也没有,有的只是机遇”我们不禁惊吧,在金融危机的横扫下,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敢发出这样的声音的人少之又少。当我们了解其中的缘由后,不得不发出由衷的佩服。思肯三维凭着长期累积起来的技术、服务优势,用“冬泳”应对“寒冬”,出口订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

思肯三维的“冬泳”能够游的如此的舒坦,得益于廖植生这一位好教练的精心调教、深耕细作。廖植生总结说,思肯三维的优势明显,不管在企业口碑、产品价格、成本控制、款式多样化等方面都有着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掌握核心技术,使客户对思肯三维产生依赖。”这是思肯三维一贯坚持的策略。不管是OEM,还是ODM,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牢牢抓住客户,掌握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思肯三维狠抓技术开发,始终把品牌创新摆在首位。

以“创”求“新”,以“新”为“魂”,创新是思肯三维的灵魂,而创新的核心是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是思肯三维的硬指标。现在,相对市场的开拓,思肯三维的技术研发将会更加前瞻,研发将反过来站在市场发展的前沿,比客户想得更快、更周到,主动地去引领市场的发展。廖植生说:“真正创新不是喊口号,不是盲目的搞新技术,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的过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发新,思肯三维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隐形文胸、智能超声波美容检测仪、健美内衣„„近3年来,思肯三维的研发团队不断努力,并以廖植生的名义获得了国家专利共有27项——含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今年他们还要申请美国和日本的专利。按目前思肯三维的规模,平均每人1.6个专利,这一“恐怖”数据比华为、中兴等巨头还多,这是思肯三维的宝贵财产。

坚持创新让廖植生尝到了甜头,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思肯三维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从产品设计到交货都能做最迅速,力争为客户创造最佳的市场投放时间,因此就会赢得许多忠诚的客户,使得来自各国的订单纷沓而至。

“对于思肯三维这样一个有潜力的企业而言,经济危机带来的并非一定是衰退,有可能就是发展机会。”廖植生认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出口业影响巨大,但同时也为一些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危中寻机”进行低成本扩张,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思肯三维被称为“行业中的新物种”,不惧寒冷,在经济的寒冬独跳着春天的舞步。

树立品牌 单源广进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你怎样对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得到一个怎样的世界。面对有缘相识与合作的客户及生意伙伴,廖植生都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付出真诚,勇挑责任,以“诚信+品质”为人生与事业的动力源泉,凭着勤奋敬业的执着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在销售方面,思肯三维采取营销模式——电视购物直销。目前,思肯三维的产品已经在全国几大电视购物频道亮相,如深圳宜和、上海乐购、湖南快乐购等。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宣传可以使思肯三维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取得不菲的销量;另一方面,这种营销方式可以使资金回笼。和其他单纯依赖电视购物进行销售的公司相比,思肯三维更注重对客户的多元化服务,例如,不仅按客户的要求为客户做产品,还利用自己强大的技术队伍,为客户提供产品改良建议,帮助客户获得市场。

2002年开始,思肯三维陆续和香港思肯国际科技集团、意大利知名的雷泽凯姆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开发中国、欧洲与亚洲市场。在双方的共同研发下,手机型的负离子美容仪、多功能足部低周波保健仪、智能型超声波美容检测仪„„相继问世,走出国内,冲向世界。

良好的服务和合作意识,使思肯三维俘获了顾客的忠诚,在行业内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国际巨头的关注与合作。其客户遍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为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品牌做OEM、ODM,其中不乏国际著名品牌,如伊丽莎白、雅顿、兰蔻等。

于是,近来思肯三维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排单。

销售本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所有生产要素,如人才、设备、原料等,都可以在市场上购得;惟有订单本身就是钱,不可以用钱来买得。因此,订单往往是企业争夺的要塞,很多老板为订单不惜亲自出马。

而思肯三维的状况却往往是,不用去拉单,订单自己送上门;有时单多了,还需要管理者开动脑

筋,科学地排一排单,工厂再加班加点,依次加以完成。

在深圳,这是一种做生意的境界。正如百姓所熟知的餐饮业,有的店门可罗雀,服务员比顾客还多;有点店由于品质卓越,则出现在顾客甘愿排队静坐稍待的局面。

思肯三维扎扎实实做技术、搞生产,如今尝到了甜头。而他们稳步发展,确保品质,不搞短平快,不搞多而滥,在“排单”上可见一斑。

细节决定成败,服务彰显魅力。随叫随到的优质服务,无微不至的细心安排,逐步树立起公司在客户心目中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和合作意识,使思肯三维俘获了顾客的忠诚,在行业内声名远播。

廖植生认为,未来三到五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生活护理产品的市场将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保持谨慎,抓住核心竞争力,不要盲目追高。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平和的心态!也许正是廖植生这种脚踏实地“摸着石头、埋头苦干”,而不是作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刻意追求的品性,使他遇事摸得准、想得通、迈得过,才有了他顺利度过一次次的困境,走向成功的彼岸,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

后记:

篇6: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一、发展情况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加强应用、逐步推进”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增加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化协作,提高应用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职能作用不断增强。组织实施了《XXX省中小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和对30个重点县区、250家规模企业经营状况的定期统计调查制度,为掌握经济运行动态、分析情况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建成开通了XXX省中小企业网、中国中小企业XXX省网、XXX省中小企业远程教育创业培训网等省级服务平台和4个市级、37个县区级中小企业网站或网页。在加快信息交流、推进政务公开、提供网上办事、宣传政策法规、展示发展成就、组织创业辅导、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市场开发等方 1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信息装备不断改善。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计算机普及率分别超过70%、50%和30%,重要信息和统计信息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四)信息服务深度拓展。已有6000家中小企业进入全省中小企业数据库网上查询系统,免费向社会开放。联合邮政部门全面推广直邮营销“一对一”信息服务,帮助4000多家小企业成功建立起新的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市场开发难问题。

(五)应用水平逐步提高。许多规模企业通过在关键工艺和经营流程中采用数控装备和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使市场机会提高了50%,商品周转率提高了35%,精深加工、研发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新型电子元件、网络服务、软件开发、咨询、文化娱乐业等成为中小企业新的增长点。

二、存在问题 我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是统计体系和经济运行监测机制不健全,基层信息装备陈旧、缺乏,统计人员不稳定,信息采集不规范、速度慢、覆盖面小、针对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市区和多数县区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进展缓慢,信息“孤岛”普遍,影响了公共服务效能;对省内的信息化优势资源引导、整合力度不够,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服务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三、指导思想 2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按照《X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XXX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完善促进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组织机制和工作重点。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推动全民创业、催生小企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各级主管部门、企业单位为载体,以互联网和政务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体系完善、运转协调、权威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区域、行业、产品信息化水平,在加快我省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小步快走。要客观分析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平,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阶段目标,使信息服务体系、区域行业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有侧重、协调发展。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分步实施,加快速度,提高质量。——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要加强政策指导,提供制度保障,创造发展环境,搭建互动平台,使信息资源、技术和产品尽快转化为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实现多赢发展。——需求主导、普及深化。要从关键环节和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尊重规律,注重实效,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按照不同层次和对象,在普及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3

——公益服务、市场推动。要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变。支持和鼓励社会优势资源,在承担公益性责任的同时,主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模式参与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优配资源、协同共享。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和推动各类信息化主体加大资金投入,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先进实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整合信息化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互动,实现最佳配置和结合。——立足创新、保障安全。要通过推广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积极防御,综合防范,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四、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现在起到2012年,我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全省信息联网。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企业管理部门中小企业网站。加快建设省级中小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创业培训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乡以上各级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之间的信息网络联通。XXX省中小企业促进局门户网站、中国中小企业XXX省网、XXX省中小企业远程创业培训网要继续完善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栏目、增强功能,扩大容量、提高质量,努力发展成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省级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省级主站、4

各级分站要与省内的主要电子商务网站、规模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网站建立链接,加快网络资源整合和信息开发利用,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突出特色、互为补充,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善、交流迅捷的全省中小企业网络体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依托各级网站、商务网站建立企业网站(网页),使规模以上企业的建站(网站、网页)率达到80%以上。

(二)加快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基本建成省级中小企业数据库和网上查询服务系统。全省所有法人中小企业单位和规模较大个体经营户的名称、地址、电话、邮编、产品、规模、技术能力等可公开的基本信息要实现网上快速查询。开发XXX省中小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分级建立我省中小企业的产业资源、招商引资、就业招聘、政策法规、信用档案、人力资源、融资担保、项目申报、技术专利和产权交易等子数据库系统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为群众创业和兴办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扩大我省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交流与合作发展。要以网站信息、直邮营销、网络贸易等为着力点,进一步创新信息服务方式、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推动信息入企,促进全民创业,切实解决好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难问题。充分发挥邮政、通讯等资源优势,以及大专院校、网络运营商、软硬件提供商、IT技术服务商等重要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强、成本低、效益高的各种信息服务。要建立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信息服务企业、中小企业之间多渠道的信息化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和市场开发提供咨询规划和解决方案,提供各种公共性、5

公益性、商业性服务,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与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成本和市场开发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建成省级机关信息化办公系统。支持和推动各市区主管部门、省级以上开发区企业管理部门尽快实现主要办公流程的网络化、无纸化,支持和推动县级主管部门加快普及信息装备,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支持和推动乡(镇、街道办)级主管部门逐步实现统计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按照全省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开发和启用全省远程教育、远程会议、移动办公系统和网上办事系统,不断提升机关办公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大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完善各级主管部门机关局域网。优先支持发展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社会经济影响较大、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量集中、时效性强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之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等电子政务项目,使各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得到有效协作,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务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加快统计体系建设,完善运行监测机制。基本建成全省中小企业统计体系。坚持依法统计,切实发挥统计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其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促进发展服务。联合统计部门建立完善全省中小企业统计制度,逐步优化、简化统计指标,建立完善省、市、县、乡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小企业定期统计、运行监测、评估发布制度,建立完善基层统计台帐,加强统 6

计检查和统计考核,确保统计覆盖面,提高统计质量。加快统计信息化,开发XXX省中小企业统计报表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系统,逐步改善各级统计装备,实现乡(镇、街道办事处)以上各级主管部门日常统计的计算机处理,实现对全省所有法人中小企业主要统计数据的网上直报、网上汇总和网上发布。加强对区域经济、重点行业、规模企业、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的调查、监测和分析,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大统计培训力度,全面施行持证上岗,稳定统计队伍。

(五)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重点培育和支持100户地区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信息化应用重点企业在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主要领域实现信息化,1000户规模企业在关键流程实现信息化,10000户管理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产品有市场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在重点环节实现信息化;引导100000户小企业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上网、电子商务等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建站和外包服务建站,加盟省内实力强、专业化和有影响力的商务网站,开展互利合作。鼓励和支持省内主要的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技术和产品服务商,研发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贸易平台等电子商务系统,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和安全快捷的进入国内外市场。鼓励和支持区域行业的龙头企业、规模企业根据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以技术开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为核心,支持客户链、供应链、制造链和研发链的综合资源管理系 7

统,发展直接面向消费层的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提高应用水平。引导和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国家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等信息库,发展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与农户的信息联网与反馈系统,提高产业协作和精深加工水平。鼓励和支持采掘、建筑、房地产、物流、旅游服务等企业发展完善网络化、远程控制、安全监控、物流配送等系统,提高经营效率,保证安全质量。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建材、能源化工、医药、纺织服装等积极采用和发展完善综合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关键工艺、主要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和推动规模企业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研发生产管理一体化。使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品信息技术含量、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应用成本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信息产业。引导和推动为大企业配套的新型电子元件和网络服务、软件开发、文化娱乐、咨询业等中小企业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发展品牌经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专家等开展协作,针对不同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外包服务产品和开发应用软件、支撑软件、嵌入式软件、中间件等产品,提高信息化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推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工作措施 8

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现主要任务目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把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措施责任,加强工作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落实。省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扶持政策。通过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座谈会、现场会、推介会、培训会等多种方式,聚集良策,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推动全局,形成促进中小企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出发,结合不同行业特点,组织制定本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或实施意见,并积极争取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重点工作纳入本地区信息化总体发展规划或重点建设项目。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各区域、行业和规模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发展需求,按照先易后难、先部分后系统,自身建设与企业发展并重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抓好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力求实效,加快推进。要将是否实行信息化作为政府对企业发展项目扶持的重要条件之一,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

(三)增加投入,突出重点。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多渠道筹资、9

多方投入,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每年要安排一定规模用于公共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和重点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省级以上开发区企业管理部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示范区)也要形成扶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各设区市、县(市、区)应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无偿投入、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推动网络运营商、IT服务商加大研发和投入,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企业资金投向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项目。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发挥政策推动作用,积极引导优势资源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充分发挥服务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化运做,联合解决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促使信息技术向应用领域迅速转化。鼓励和支持融资、咨询、培训、认证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信息化配套服务。发挥专家在信息化中的专业优势,跟踪最新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指导。

(五)加强培训,宣传推动。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充分利用新闻宣传、经验上网、现场培训、交流会等形式,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对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及网络基础知识的技能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快信息化工作步伐。要将信息化培训纳入全省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开 10

展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和上岗制度,鼓励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配备信息化专门人才,并将其纳入科研、工程、技术等中高级人才管理。

上一篇:如何进行品牌网站建设下一篇: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