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09-11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重要的边缘学科, 是物理、化学等理论与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所产生的交叉学科, 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知识密集、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记忆性强、实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生物专业学生分配就业时所遇到的困难[1,2], 本文针对传统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 进行了生物化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1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 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

1.1 结合学科发展前沿,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代生物化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实时更新内容。讲到基因表达时, 可介绍我校主持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研究进展,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是建立2 1世纪“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里程碑。并把有关基因组草图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学生, 丰富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1.2 理论联系实际, 拓宽学生知识面

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讲授理论课时, 可通过联系周围的生命现象和生活常识了解生化问题, 激发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如脂类代谢部分, 可以介绍目前世界肥胖人数已超过1 6亿, 肥胖易引发心脑血管类疾病, 已成为全球第一死因, 再结合脂代谢机理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饮食平衡营养控制肥胖。另外, 可以通过设问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短跑后人会感到小腿酸痛?为什么不能常吃生鸡蛋?为什么加卤水可以制豆腐?为什么多吃糖会发胖等等。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既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拓宽了学生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知识面, 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1.3 灵活运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量成倍递增, 涉及的许多概念及反应过程非常抽象, 尽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仍然感到概念模糊和难以理解。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 集声、像、动画、音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好、简明生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优点。

根据教材内容, 采用多种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如用ChemOffice Ultra 8.03绘制氨基酸或核酸的三维立体结构, 录制视频介绍几种层析法等实验性强的理论知识, 运用Flash动态画面模拟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线, 遵循内容精简、版面简洁、色调清晰, 动画科学, 切忌将它制成电子黑板。在图文并茂、视听一体化效果的渲染下, 配合教师的讲解, 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微观图像宏观化,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

1.4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引导式教学, 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对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以答辩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或者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开展课堂交流。

在课外,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利用教参阅览室、视听阅览室、网络图书馆等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 或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相互交流。

2 开展双语教学, 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号文件) 的精神, 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 已成为培养新时期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在生物化学的双语过程中, 首先处理好现阶段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其次提高教师的双语执教能力。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口语, 组织教师到英语国家培训。另外要选择合适的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教材, 采用循序渐近的教学方式, 实现双语教学目的。

3 开展创新实验, 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谁具有一流的人才, 谁就可站在科技的制高点。开展创新性实验, 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效手段之一。

3.1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安排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 使学生熟悉整个实验环节, 从试剂配制到实验的预试及分析均由学生完成。学生动手又动脑,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2 开展综合型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课时和经费限制, 很多学校主要开设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实验, 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设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至关重要。如设计“鸡蛋清S O D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实验,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酶的性质、酶的分离及纯化关键技术、酶的鉴定方法等知识。

3.3 全面开放实验室,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生可自行设计的探索性实验, 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预习实验, 对预习实验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研究改进措施。另外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 当高年级学生有创新的灵感也能及时到实验室来验证,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以人为本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 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 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 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要认识到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深化教学改革, 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摘要: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和创新性实验等, 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于永娟, 于永菊.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手探析[J].中国教育导刊, 2007, 14:78~80.

[2] 梁亦龙, 谢永芳, 舒坤贤, 常平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M].实验室科学, 2008, 1:43~44.

[3] 南海波.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 2005, 7 (4) :11~12, 45.

上一篇:浅析辽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的独特性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