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2024-04-07

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精选8篇)

篇1: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关于实行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管理的通知

2010-8-16 11:47:25-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

济建标字[2010]6号

关于实行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管理的通知

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为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维护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管理,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和《山东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鲁建发[2006]29号)有关规定,决定对我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实行备案管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承接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时,应当按照《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示范文本)与委托人订立书面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合同签订30日内办理备案。

二、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的备案管理,具体工作委托济南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以下简称市定额站)。

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办理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工程造价咨询合同三份(标准文本);

(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营业执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证书副本Ô件及复印件。外地进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还应提供《外地进济备案证明》;

(三)参与本合同业务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需核对Ô件);

(四)在《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附加条款Ð议”中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工程造价人员名单。

四、有下列行为的不予办理合同备案

(一)超越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

(二)低于省物价主管部门和省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规定20%的;

(三)同时接受招标人与投标人或两个以上投标人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咨询的;

(四)接受其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咨询成果文件进行复核的;

五、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咨询合同备案的,应当及时提交书面延期备案情况说明,延期备案时限不超过20天;未在规定时间内备案的责令改正。市定额站在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工作中发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违反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的,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记录不良行为。

六、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后,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责任和义务;合同发生变更、中止或解除的,当事人应当共同签署补充与修改文件,并及时到市定额站备案。

七、工程造价咨询合同不进行备案的,按照《山东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评价标准》计入不良记录。

八、办理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备案时,应审查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的备案情况。

九、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各县(市)区的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备案工作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O一O年八月三日

篇2: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各县区建设局、工业园区建设局: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建立防治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建设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5]7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陕西省工程建设担保管理办法(试行)》(陕建发[2005]108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从二OO六年七月一日起,对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和工程分包合同及相关合同担保等实行备案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合同备案管理的范围

实行备案管理的合同包括发包人与总承包人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业主支付担保和承包商履约担保;分包工程发包人与分包工程承包人(专业工种分包人或劳务作业分包人)所签订的分包合同及承包商付款担保和分包商履约担保。

二、合同备案审核的主要内容

合同备案机构对送达的合同文本应进行审核,备案审核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总包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合同双方是否具备法人主体资格;

(2)承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

(3)建设单位是否将工程肢解发包;

(4)合同价款与中标价是否一致;

(5)必须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是否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

(6)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和抵扣方式;

(7)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和时限;

(8)工程施工中发生变更时,工程款的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和支付方式;

(9)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时限;

(10)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总费用以及费用预付、支付计划、使用要求和

调整方式;

(11)工程提前或延误的奖惩约定;

(12)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保险、担保事项;

(13)争议的解决方式;

(14)合同附件中工程质量保修期、保修金的数额、返还时限等的约定。

2、对专业分包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分包工程在施工合同中是否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建设单位是否同意;

(2)分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

(3)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和时限;

(4)工程施工中发生变更时,工程款的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和支付方式;

(5)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时限;

(6)工程提前或延误的奖惩办法;

(7)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保险、担保事项;

(8)争议的解决方式;

(9)合同附件中工程质量保修期、保修金的数额、返还时限的约定。

3、对劳务分包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劳务分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

(2)劳务报酬的结算、支付方式、数额、时限;

(3)违约责任的约定;

(4)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5)争议的解决方式。

4、对合同担保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担保的种类和额度;

(2)担保的有效期和退还担保的时限;

(3)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的方式。

5、其它需要审核的内容。

三、合同备案的程序、方法、时限

1、发包人、承包人双方持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正、副本(招标工程同时应提供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中标人投标文件等附件)及业主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的担保书正、副本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到备案机构办理合同备案。未办理合同备案的,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2、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在订立分包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持合同正、副本及承

包商付款担保、分包人分包工程履约担保的担保书正、副本到备案机构备案。分包合同发生重大变更的,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自变更后7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协议送原备案机构备案。未按规定进行合同备案的,不予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并记入不良信誉档案。

3、备案机构对于合同备案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问题应提出警示性意见,要求合同当事人予以完善,并记录备忘。

4、符合或经修改完善后符合备案条件的建设工程合同及其合同担保,在送达备案机构后1-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建设工程合同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5、同意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其合同担保由备案机构在首页和载有实质性内容的页次上加盖《建设工程合同备案专用章》。

6、合同备案后,合同当事人另行订立的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它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市直及中、省驻安单位的建设工程合同备案,我局委托市定额设备管理站具体办理。各县区建设工程项目和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管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备案,由工程所在县区或工业园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篇3: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关键词:基层干部动态管理,实践与探讨

基层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人数最多、处于改革最前沿的群体,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特殊使命,是“中国梦”实现的可靠磐石,只有他们有干头、有奔头,从而有效推动整体工作,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并构建一个有效监督、奖惩并重的基层干部日常动态管理机制,成绩让实绩说了算,使基层干部真正把时间用在谋事而不是谋人上来。

一、实行基层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一些畸形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基层干部们所诟病的,基层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经济发展等硬任务硬指标,往往是签一沓责任状,动不动就“一票否决”,让基层干部承受不可承受之重。而基层机关单位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群体,往往既是管理者又是实施者,因此如何调动、加强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基层干部实行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对整体队伍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落实形势需要

最近,中央在积极改进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打铁先要自身硬”,紧紧围绕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六项禁令和宁波市机关干部“正风肃纪”十项规定要求,大力倡导“创新谋事、高效成事、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基层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遵循现实需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正是结合现实情况,找准了干部管理的难点,根本上解决干部管理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为解决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另外侧重对基层干部个人管理考核的办法,与目前实施的侧重对单位整体考核的岗位目标考核机制成互补关系,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局面。

(三)加强自身需要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基层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存丰着惰性思想,争先创优意识有所松懈。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正是为满足这一自身需求,通过对基层干部的动态管理,以期达到在整体干部队伍建设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二、基层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的内容

基层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是以“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对干部进行量化管理考核,根据干部表现情况予以加分、扣分,并定期依据考核结果,以组织方式作出相应的处理,积极构建有效监督、奖惩并重的干部量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更大的带头作用。

(一)细化奖惩内容

根据党员干部管理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单位的各类管理制度,干部绩效量化管理分为加分和扣分两项。其中加分项目由业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执行政策、工作效率与质量、工作创新、单位工作业绩等方面予以评估;扣分项目主要是由违反民主集中制、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违反职业道德、执法过错被责任追究、纪律制度不遵守情况、工作实绩差等六方面予以评估,内容覆盖“德、能、勤、绩、廉”,使绩效动态量化管理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二)制订奖惩措施

在考核办法中,要增强实用性,按照绩效工资与考核挂钩的方式,严格兑现考核。“绩效不封顶、超分有奖励、扣罚有参照扣分底线”的奖罚办法,根据考核内容逐项考核记分和加减记分,综合得分居后3位的,扣除年终一定比例的工作奖,并进行诫勉谈话,位居前10位的,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将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到机关干部提拔、培养教育和年终奖励惩戒的全过程。

(三)落实管理职责

设立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实施年度督查计划,坚持一级监督一级,副职由正职考核,单位中层干部由分管领导考核,一般工作人员由中层负责人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一改过去年终考核、综合测评的绩效考评方式,而是更注重考评干部平时的工作绩效,开展周检查、月对账、季点评、年总结,每月召开工作点评制,审核加扣分情况,作出加扣分决定,以书面形式向所在科室和干部本人反馈。如本人有异议的,可以向绩效量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诉,由加扣分责任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论答复申诉人。确认无误后进行通报点名,要求整改,并存档管理。

三、实施基层干部实事绩效量化动态管理的成效和启示

今年年初,象山县丹东街道完善出台《关于严格量化考核提升干部执行力的实施办法》、《关于开展农村星级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把对街道、村干部的考核内容进行一一量化,绩效与考核奖挂钩,使多劳者多得分,少劳者少得分,不劳者扣分。《办法》实施三个多月来,街道干部明显感觉到肩上的压力大了。“出台本《办法》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希望《办法》能促使干部成长为‘千里马’。”丹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唐骏汉表示。丹东街道共有80名左右机关干部,除了线上本职工作外,这些干部还兼联片干部。《办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自身建设、制度执行、群众联系、工作落实等4块内容,与当前的各重点工程、专项行动、社会维稳和主题活动等相结合,不论在哪个科室、哪个岗位的联村干部,要想在量化考核中得高分,都要上紧发条,兼顾做好联村规定工作。

(一)提高了干部工作积极性

“德、能、勤、绩、廉”全面实事量化的动态绩效管理办法,改变了“多做少做一个样”的惰性思维,激发了干部干事热情和活力。

(二)提升干部执行能力

奖惩并举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推动了干部争先创优意识,有助于提高干部有效落实既定工作目标任务,提高干部敢于创新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干部的危机意识,促使自己能够主动地调研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干部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三)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篇4: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检测 计算机 信息系统

一、引言

我国工程质量事故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除其本质原因外,政府授权的专职机构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在行使工程质量监督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具有质量指标多、耗工料多、施工周期长、人工控制费时费力、破坏因素多等特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职能是承担大量政府委托的建筑原材料、预制成品或半成品、竣工后建筑结构等质量监督和检测任务。其项目种类繁多,客户面广,检测费用收取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检测任务相对繁重,收费管理流程复杂,且监督员数量明显不足,给监督管理造成了相当的难度。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监督员独自工作,一手遮天,手写记录,没有图像,缺乏监督。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规范管理,能够及时将大量业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方便呈报主管部门和与客户联系,有必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监控。

从目前普遍的工程质量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多数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真正落实质量保证标准。其二,在质量评定过程中随意性过强,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无法进行实时管理和监督。其三,质量评定手段原始,基本依靠技术人员手工操作,信息处理效率低、周期长。现有的监控管理软件多数偏重采集检测数据、形成处理报告等,而忽视了检测机构在管理需求方面的多样性。所以有必要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易于存取和共享,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信息管理水平。

二、信息管理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用于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定与控制,包括各種报表的生成、各种实测数据的收集,从而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加以评判,进而对工程质量提供保证。其特点包括:

1.可以灵活采集、修改、编辑数据。传统方法中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于各种质量评定表,由质量控制人员根据各项要求填写相应的实测数据。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直接依照顺序提供的相关表格,在屏幕上填写对应的数据信息。

2.系统稳定可靠,共享性强。管理系统可采用三级系统管理制,实现从底层权限到流程权限的多重管理,能够确保系统安全。为每位操作人员设定唯一的登录名和密码,各类权限必须经过管理程序的严格设定。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均集中在主机端处理,要求其必须具备不间断的可用性和相对高的可靠性。要建立对数据进行多方面统计分析的能力,监控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方便数据备份。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充分体现数据共享的优越性,同一条数据信息仅需录入一次,即可供其他部门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各模块之间高度结合,可方便地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使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调用各种资料,为决策地做出提供有力帮助。

3.数据结构清晰。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所需的数据包括基本数据、保证数据、允许偏差的实测数据等。填写时,可设计成首先填写保证数据,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不能继续填写,直至改正为止。这样可以保证每道工序都建立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之上。

4.可以生成便于长期保存的文本文件。可以设计生成: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屋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装饰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门窗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面与楼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等等,其中每项都包含着若干分项工程表。

5.根据采集的数据,逐级生成质量评定结果。要设计为逐级生成各分项工程、各分部工程、整个工程的质量评定结果和质量等级。这样做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三、信息管理的功能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弥补人脑记忆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其单位工程可包括主体工程、地基基础、地面楼面、装饰门窗、煤气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采暖卫生、电梯安装、空调通风等等,采取动态管理模式。

各模块包括收费管理、委托方信息、检测通知、分包合作、系统管理等等。每一项的工作流程均包括数据录入、表格处理、统计查询、打印报表等功能。

委托方信息管理可实现对委托方基本信息的收集存档。收费管理模块其功能为自动计算委托方产生的费用、付款额登记、生成缴费单、各项费用统计查询等等。分包与合作管理模块其功能为录入分包合作项目的委托单。检测通知管理模块包括消息的录入、审核、通知、打印统计报表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数据进行各项统计,生成各类图表便于分析。整个系统采取任务流的方式,当某用户进入系统时,即可看到其已经和将要完成的任务。

四、结束语

篇5: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粤环„2008‟69号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

各市、县(区)环保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我局从进一步规范环评管理、严格环保准入、提高行政效能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省政府《广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粤府„2007‟99号)和《广东省2008年省政府工作要点》(粤府„2008‟16号)中关于加强总量前置审核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按规定由我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实行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 — 1—

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凡排放纳入国家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确认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总量指标”),是我局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前置条件,对未取得总量指标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分配的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和验收。

实行总量前置审核的建设项目也包括产业转移工业园、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等区域开发项目。

二、建设单位向我局报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附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印发的“十一五”总量减排工作方案,以及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同意分配建设项目所需总量指标的证明。对未附有相关证明或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符合总量指标要求的,我局不予审批。

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出具的总量指标证明,应在准确核定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当地上总量指标余量以及本已审批项目分配总量等基础上,明确建设项目的总量来源,并分配具体的排放指标。若总量余量不足的,应当在审查意见中明确该项目总量指标的来源;如需实施关停辖区内其它项目等区域削减措施以调剂总量指标的,应提交关停企业名录清单和相关证明材料。

三、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超过环评批复时— 2 —

核定的总量指标的,我局原则上不予通过验收。确需增加总量指标的,由当地环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总量余量允许范围内予以调剂解决,并必须明确调剂总量指标的来源;如需实施关停辖区内其它项目等区域削减措施以调剂总量指标的,应提交关停企业名录清单和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涉及淘汰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小钢铁等落后产能的建设项目,试生产或验收申请报告中应提供证明材料说明有关落实情况。对未按要求落实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受理试生产及验收申请,建设项目不得投入试生产或生产。

四、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要求,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我局上报总量减排计划方案以及各季度的减排季报表和报表。逾期未报的,视为未完成季度和污染物总量任务,我局将暂缓受理该市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至上报总量统计报表为止。

五、对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大气环境或纳污水体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又无污染物总量区域削减措施的地区,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六、各级环保部门也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省政府《广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粤府„2007‟99号)和 — 3—

《广东省2008年省政府工作要点》(粤府„2008‟16号)的要求,对负责管理的建设项目实行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各地可参照本通知要求,尽快制定和实施本地总量前置审核具体规定,通过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和推动总量减排工作。

七、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环保建设项目审批管理通知

抄送:环境保护部。

篇6: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及有关直属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全面、全程监督管理,促进各项建设用地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利用,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督察有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

按照全面监管、全程监督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建设用地的审批、供应、利用和补充耕地、违法用地查处(以下简称“批、供、用、补、查”)等有关情况的动态监管。

(一)建设用地审批监管。监督地方政府建设用地审批权限、规划计划执行、征地补偿安置、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等情况;省级政府审核同意城市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与市、县政府实施征地等情况。

(二)建设用地供应监管。监督市、县政府落实工业、经营性项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供地计划、程序、结果信息公开,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签订等情况;城市建设用地供地结构情况,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用地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比例情况。

(三)建设用地利用监管。监督法规政策禁止、限制供地和各类建设用地标准落实情况;用地单位依照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确定的面积、用途、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等建设条件和标准使用土地,项目开、竣工时间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与闲置等情况。

(四)补充耕地监管。监督各地按照“先补后占”要求落实补充耕地情况;用地单位履行补充耕地义务,自行补充耕地或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后有关责任单位完成补充耕地情况。

(五)违法用地查处监管。监督对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情况,重点是非法征占农用地及土地违法违规重大案件的查处等情况;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对违法违规用地的发现、制止、查处和报告情况。

二、加快构建统一的监管平台

各地要按部要求,全面运用建设用地监管信息系统。部结合金土工程建设,尽快建立国家土地督察业务系统,探索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巡查监控系统和土地违法违规网上督察举报系统,并纳入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督察信息与各建设用地监管系统信息实现共享,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监测系统,构建统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提高建设用地监管水平。

(一)建设用地审批备案系统。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用地备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326号)要求,应用建设用地审批备案系统,通过国土资源业务网向部实时报送批准用地的位置、面积、用途、耕地占补平衡等信息,以及违法用地依法查处后补办用地手续等有关信息。

(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供应与利用信息备案的有关要求,应用建设用地供应备案系统、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土地交易合同网上填报服务系统,通过国土资源业务网向部实时报送供地面积、用途、方式、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和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供应与利用信息。未开通国土资源业务网的市、县,通过互联网报送相关信息。

(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备案系统。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备案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建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数据库,通过国土资源业务网实时向部报送项目立项、实施、验收、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资金等信息。

(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关于推广应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221号)要求,应用系统开展案件查处、案件统计和卫片检查等执法监察工作,通过国土资源业务网实时逐级向部报送相关信息。未开通国土资源业务网的市、县,通过电子报盘等方式报送相关信息。

(五)加快建立全国土地利用监管“一张图”。部建立集遥感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信息于一体的全国土地利用监管“一张图”。在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上,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也要相应建立本辖区土地利用“一张图”,适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区位调整、征占用耕地、土地供应、土地开发利用以及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查处等查对分析,强化对建设用地的动态监管。

(六)建设监管平台。集成各监管信息系统和全国土地利用“一张图”,形成统一的建设用地监管平台。以“一张图”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用实时获取的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和国家土地督察等信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实施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实现“以图管地”。

三、落实监管责任

加强建设用地全面、全程监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建章立制,周密部署,落实任务;部内相关司局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整合力量、做好衔接、确保效果”的要求,共同做好监管工作。

(一)统筹部署建设用地监管工作。部加强各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运行制度,构建国家统一的监管平台;适时组织开展建设用地专项监督检查,分析评价和通报监管情况;督导地方建设用地监管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按职责重点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二)省级主要组织落实建设用地监管任务。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监管工作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建设用地监管平台;每年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监督检查,总结情况,发现问题,督促市、县及时整改;严格按照部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做好监管信息报备工作。

(三)市、县主要做好建设用地监管的基础工作。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结合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建设项目竣工土地检查核验、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建设用地供应、利用、补充耕地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落实整改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整改;严格按照监管信息系统规定要求,对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上报监管信息,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四、强化监管措施

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检查指导,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监管效果。

(一)明确信息报备责任。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按照部建设用地备案、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备案、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国家土地督察等有关规定要求,在督促指导市、县信息报送基础上,及时汇总报备建设用地监管信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信息报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报备情况纳入考核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未按规定要求及时向部报备监管信息的,或发现虚报、瞒报的,部将通报批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部电子政务系统将暂停受理该省(区、市)用地预审和用地申报。

(二)加强实地监督检查。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部建设用地监管工作部署,结合相关业务工作,通过组织自查或互查,每年集中开展一至两次建设用地的实地监督检查,检查情况及时报部。

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要按照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事项督察的有关规定,利用地方抄送的建设用地报备信息与部建设用地监管平台、媒体反映、群众举报等各种信息,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实地核查,每半年形成督察区域内督察情况评估报告,报国家土地总督察。

根据督察情况和部监管信息,发现建设用地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适时组织专项实地监督检查。

(三)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监管中发现存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未批先用、补充耕地不落实等问题的,要依据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土地执法和国家土地督察有关规定及时制止和纠正。对涉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有关单位或个人,要坚决按照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第15号令)严肃查处,追究相

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问题严重的地区,有关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依据规定,督促地方政府进行纠正、整改或报请国家土地总督察责令限期整改。责令限期整改期间,暂停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受理和审批。

(四)总结通报监管情况。部根据动态监管、地方监督检查和国家土地督察等情况,每年就建设用地监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措施,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篇7: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理的通知

温建建〔2008〕35号

各县(市、区)规划建设局(建设局)、计划发展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根据省建设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和计价依据(2003版)的通知》(浙建建[2004]45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于单项工程造价200万元以内或合同工期在12个月以内,预计合同履行期价格变动不大的工程,结算价格可以包死。其他工程动态管理调整方法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一)分段计算。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实行分段

计算。结算价格以相应阶段的各月份市场信息价格或市场价格为基础,按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单项价格要素的结算价格。

(二)一次性计算。结算价格以合同工期前80%各月份市场信息价或市场价格为基础,按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单项价格要素的结算价格。

(三)按月(季)计算。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工程,宜参照国际惯例,按月(季)测定完成的工程量,依据当月(季)市场信息价格或市场价格,分月度(或季度)计补价差。

国有投资工程宜采用第(一)点方法计算,对于难以划分阶段的工程可采用第(二)点方法计算。

二、实行价格动态管理的价格要素,需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约定具体种类和结算调整方法,并充分考虑工期、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要素的数量确定办法应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并写入合同,事先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参照中标单位所报的价格要素数量进行动态调整。

三、人工费动态管理按人工费指数法调整,造价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范围建设工程人工价格指数的测算和发布工作。人工费调整幅度为施工期间平均人工费指数与招投标期间人工费指数的比值。调整公式如下:

人工费动态调整额=人工费总额×(调整期间平均人工费指数/招投标期间人工费指数-1)。

其中:人工费总额由双方自行约定或参考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人工费占工程造价的比例计算。

四、造价动态调整额仅计取规费及税金。

凡在2008年3月1日以后经招投标管理机构批准招标或非招标未签订合同的工程,均按本通知执行,2008年3月1日以前已发出招标文件或签订合同的工程则不作改变。

篇8:关于建设工程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

1 传统工程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成本投入大、工期长,并涉及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因此其质量指标极其严格,对于耗工、耗料等都需要进行人工控制,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较为复杂,且效果堪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职能是承担大量政府委托的建筑原材料、预制成品或半成品、竣工后建筑结构等质量监督和检测任务。正是由于其所负责的项目较多,所面对的客户面较广,因此无论是检测费所需要时间还是检测的流程都较长,给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工程质量的监控问题需要人为实现,因此如果监控的人员存在腐败现象,使得监控工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大多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质量保证标准的落实。

2)在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中随意性的一角较大,难以确保质量的真实性与数据之间的匹配,因此难以实现实时监管和控制。

3)建筑工程质量评定的方式相对落后,基本依靠于评定人员的手工操作,因此工作效率有效。

在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过程中开始逐渐运用监控软件,但是由于大多数的软件注重的数据的采集以及将采集的数据构建成报告,并不适应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还需要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部门将所得信息整合在一起,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高。

2 计算机质量管理的特点

计算机质量管理动态监控是对建筑工程的全程实时的监控,包括建筑工程的计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因此需要多种报表的总结和有效数据的测量,从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分级评论,找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风险因素,并对此进行调整,进而对工程质量提供保证。其特点包括:

1)可以灵活采集、修改、编辑数据。传统的人工质量管理中数据的收集需要依靠各种施工质量的评定表,并依据要求将得到的实际数据填写在表中,因此质量监控人员就成为了整个质量监控中的主体,其工作效率有限,且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工作时间也会相应的增长。与之相比,现在所实施的御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可以在计算机中预设程序并顺序性提供相关的数据,对应相应的表格。

2)系统稳定可靠,共享性强。整个动态监控体系有三个子系统构成,不仅对底层权限进行管理,还对流程权限进行管理,最终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每一位系统的操作人员都具有自己独立的登录名和密码,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权限严格的控制。由于动态监控体系的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主机端,因此需要提高他的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能。在监控工程质量运行状态的同时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除此之外,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性也是非常强的,一条信息只要录入以此,就可以实现多部门的共享,且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精准性。

3)数据结构清晰。众所周知,计算机处理数据更加的快捷和清晰,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的动态监控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结构情绪,包括基本数据、保证数据、允许偏差的实测数据等。当在数据收集和填写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将会停止填写原有分数据,直到修改正确位置,才会继续填写数据,如此一来,计算机质量管理的数据结构也就清楚的构建出来了。

4)可以生成便于长期保存的文本文件。运用极端及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动态监控可以设计生成: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屋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面与楼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门窗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装饰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等等,其中每项都包含着若干分项工程表。

5)依照采集数据,逐级生成质量评定结果。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实时监控,需要依据所采集到的数据,设计为逐级生成各分项工程、各分部工程、整个工程的质量评定结果和质量等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整个质量监控的影响,从而使得计算机质量管理所分析的数据和得到的结论更加的客观和精确。

3 计算机质量管理的功能

通过极端及质量管理的实施,可以解决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实时管理,最大程度上弥补了人为监控中的个人记忆的不足,并在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计算机质量管理实施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增加了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蜕变。其单位工程可包括地基基础、主体工程、装饰门窗、地面楼面、屋面工程、煤气工程、采暖卫生、电梯安装、电气工程、空调通风等等相应的采取动态管控的模式。各模块包括委托方信息、收费管理、分包合作、检测通知、系统管理等等。每一项的监管工作都需要进行流程化的设定,其中包括表格处理、数据录入、打印报表、统计查询等功能。其中委托方信息管理主要的功能在对该建筑工程的委托方所提供的基本信息长期存档。收费管理模块其主要是对于所有出入账费用的记录,并可以对付款额登记、委托方产生的费用、生成缴费单等多种费用进行自动统计、精准查询。分包与合作管理模块则负责为录入分包合作项目的委托单。检测通知管理模块包括消息的录入、审核、通知、打印统计报表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则是对于上述各模块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多个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了计算机质量管理实施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管理监控。

4 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推广的策略

4.1 将市场与政府紧密地结合

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动态管理新技术在研究过程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所以在研究中市场需要与政府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良好的保证自我专利的不外漏。调用社会的各个方面为新的计算机质量管理技术进行推广,将建筑工程的质量实时监控与社会的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可以通过发挥计算机质量管理中的高效率性质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而政府的积极推广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技术更加满足于现阶段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将市场和政府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推动计算机质量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的主要策略。

4.2 政府加大在新技术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

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实现现代技术推广中的信息化服务,让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认识新技术,在充分的了解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去运用新技术。因此在推广计算机质量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实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其资金投入,将其于研发和经济效益相联合,促进全国范围内建筑企业的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可以丰富推广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推广所对应的受体层次不同,从侧面分析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不同层次的受体对于新技术的认识,为后续的技术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结论

综上所述,用计算机质量管理的方式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是极其必要的,且其自身与传统的监控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失误,在确保工程质量、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玉婷.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J].消费电子,2012(9):77.

[2]任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技风,2013(16):163.

[3]齐建涛.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探讨[J].水利水电施工,2014(1):104—106.

[4]王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建和应用[J].中外建筑,2009(8):150-151.

上一篇:新上任人力资源总监如何开展工作下一篇:霍城县麻杆沟水库奠基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