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2024-04-16

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共8篇)

篇1: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机关各部门:

现将《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

1、《**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2、《**村干部勤廉双述双评制度》;

3、《**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4、《**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

5、《**村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6、《**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中共**委员会

2010年3月29日

附1: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一、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明确村“两委”和村组干部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保证中央、省、市关于农

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制定本制度。

二、实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实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

四、村党组织对本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村党组织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村干部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相应责任。

五、村党组织、村委会及村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责任: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分析研究本村的党风廉政状况,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

(三)履行监督职责,对本村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和考核,应与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村干部相结合,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七、村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八、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对村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附2:

**村干部勤廉双述双评制度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其他村干部的监督渠道,提高村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有效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户乡积极推行农村干部勤廉双述双评制度。

勤廉双述的内容包括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两部分。履行职责的主要内容是:

(1)为群众办实事情况;(2)村级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建设情况;(3)村级财务的收支管理、资产处置情况;(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安排使用情况;

(5)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6)救济救灾款物发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7)社会治安、农村稳定、民事调解等情况;(8)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处理解决情况;(9)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重要工作的情况;(10)其他需要述职的内容。廉洁自律的主要内容是:(1)在党内组织生活和村务管理中,是否按照《党章》的规定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2)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3)廉洁自律情况;(4)遵守社会公德情况;(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勤廉双述双评的程序共分五步:(1)准备。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开展勤廉双述双评工作的具体时限,向各村下达通知,由村党支部组织村干部认真总结工作,针对勤廉双述双评的内容撰写书面报告,由乡纪委书记审查把关。(2)述职。召开勤廉双述双评会议,村干部分别述职述廉。勤廉双述双评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指定专人记录。与会人员包括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其他村干部。乡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席指导。(3)质询。与会人员发表意见,提出质询,村干部按职责分工逐一答复。(4)测评。与会人员填写《测评票》,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由乡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汇总;召开乡党政班子会议,由班子成员填写《组织考评票》,对各村勤廉情况作出评价。

(5)承诺。村“两委”梳理意见和建议,于勤廉双述双评会议结束之后7天内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工作目标,形成承诺书,一份报乡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本村留存,一份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村级干部勤廉双述双评活动分别于每年6月底和12月底组织一次,折算分值计入村级班子和干部考核。

附3:

**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一、为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强化村干部的组织观念和监督意识,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的内容:

(一)建房(含拆、翻建),房屋买卖和宅基地转让,住房变迁等情况;

(二)家庭成员婚丧嫁娶情况;

(三)配偶、子女发生违纪违法行为或重大民事纠纷的情况;

(四)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可能会引起干部、群众误解,需要上级党组织给予理解、支持与帮助的有关情况;

(五)本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三、村干部如遇有以上个人重大事项应填写《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于事后七天内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简要过程、涉及人员、收受礼金等情况),需要事前请示批准的事项,应事先请示,待批准后,再予以进行。

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应将重大事项向乡镇纪委报告,村一般干部应将重大事项向村党组织报告。

五、村干部要自觉向乡镇纪委报告重大事项,对该报不报或弄虚作假、欺骗组织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给予严肃处理。

附4:

**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

一、为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廉政谈话主要是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和警示教育,明确有关党纪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提出廉洁自律和廉政勤政要求。

三、廉政谈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集中谈话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

四、接受谈话的村干部要认真领会谈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清

正廉洁。

五、廉政谈话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由乡镇纪委具体实施,可根据情况由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或班子其它成员进行谈话。

六、凡新任命或选举产生的村“两委”干部,都要进行廉政谈话,对无故不参加廉政谈话的,将视情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附5:

**村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一、为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村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制定本制度。

二、诫勉谈话的目的是对村“两委”干部实行超前提示预警,防止和减少村干部犯错误,避免小错酿成大错,保证村干部廉洁律。

三、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干部,列为谈话诫勉对象,进行谈话教育。

(一)思想上不思进取,政治观念不坚定,群众有反映的;

(二)任职后进入角色较慢、对岗位职责认识不清、在半年内还不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的;

(三)在实际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强、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

(四)在工作中以权谋私,侵害集体或群众利益,引起群众不满但又情节轻微的;

(五)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或差票超过30%的;

(六)因其他问题需要谈话诫勉的。

四、对村干部实施谈话,由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采取个别谈话的形式进行。在进行谈话时,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诫勉的具体要求,并进行帮助教育。

五、被谈话诫勉的村干部,要在一周内向乡镇纪委书面报告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改进措施。

六、村干部在诫勉谈话后,仍不能改正错误,思想、工作表现没有好转的,将视其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组织调整、免职或其他处理。

七、村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谈话;被谈话诫勉的村干部要在村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上,认真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自我批评。

八、谈话诫勉对象要正确对待组织谈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态度,积极改正,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并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

九、受到诫勉谈话的村干部,取消当个人评优资格;是村“两委”主要干部的,视情取消村集体评先资格。

附6: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一、为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正确评价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制定本制度:

二、审计对象是行使村集体及村民委员会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村党组织、村委会干部。

三、审计内容包括:

(一)财经法纪执行情况

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帐

外帐”或“小金库”等问题;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村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

(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集体资产处置。主要审计:村集体企业改制等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等。

2、债权、债务管理。主要审计: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债;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

3、土地发包、承包。主要审计:“四荒”等资源型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等方式,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

4、专项资金管理。主要审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等。

5、财务公开。主要审计: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三)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四、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市审计局、市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在村干部任期届满或卸任时进行。对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搞铺张浪费等给集体造成损失的村干部,要如数退还和赔偿,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五、审计结果要向全体村民公开。

篇2: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共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委员

会党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各党支部:

为推进我院党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院党委研究制定了《中共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委员会党务公开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共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委员会党务公开制度》

(此页无正文)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党务公开工作制度通知

抄报:省林业厅机关党委

发送:院领导、各党支部、院属各单位

省林规院办公室2010年12月28日印发

中共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委员会党务公开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党务公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第二章党务公开的范围

第三条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

1、党组织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及工作部署情况。主要包括:党建工作有关文件;党建工作目标计划及考核考评情况、党组织对党员的考核考评情况;党组织机构变动情况;党组织及党员隶属关系变动情况等。

2、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会前意见征集情况,会后整改措施及其落实情况;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作风建设情况等。

3、干部人事制度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干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情况。

4、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等。

5、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党支部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执行情况,党组织换届选举情况,发展党员公示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费收缴管理情况。

6、其它应公开和上级指示公开的党务工作事项。

7、党的秘密事项,或者有关事项尚处在党的秘密阶段,不列入党务公开内容。

第三章公开程序及要求

第四条党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1、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期间,对有关事项进行审议讨论,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

2、公开告知形式。将应公开的党务工作内容通过一定形式,在党组织内部、单位内部予以告知,以达到党务公开的透明化。

3、通过会议传达、定期通报、文件传达以及一定范围公示公告等形式进行公示公开,做到党务公开形式多样化。

4、党内重大事项预公开制度。党组织在决定公开全院性重大事项或与党员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可预先公开初步方案;充分听取有关领导和部分党员代表、非党员代表的意见。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程序重新研究调整,然后正式公开。

第五条党务公开的时限。党务公开的时限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公开

一次;阶段性工作一般应在阶段工作完成后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公开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应按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

第四章纪律监督

第六条院纪检部门负责对全院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党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考核。

第七条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工作责任制考核。

第五章 附则

第八条本制度由院党委负责解释。

篇3: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 (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 , 中医药管理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各直属联系单位: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卫生计生领域广大医学科研人员提高诚信意识, 遵守诚信原则, 养成良好科研行为习惯,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可从www.nhfpc.gov.cn下载) , 已经第34次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

2014年8月28日

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 预防科研不端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医学科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计划生育等领域所开展的研究。

第三条医学科研人员应当遵守本规范, 追求真理、实事求是, 遵循科研伦理准则, 尊重同行及其劳动, 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 自觉抵制科研不端行为。

所有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均应当遵守本规范, 加强教育培训和制度建设, 倡导学术民主, 净化学术环境。

第四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本规范, 加强对医学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医学科研人员诚信行为规范

第五条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相关规定, 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督, 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 需要提供相关信息时, 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

第七条医学科研人员在采集人体的样本、数据和资料时要客观、全面、准确;对涉及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要树立保密意识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第八条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人体或动物的研究中, 应当如实书写病历, 诚实记录研究结果, 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

第九条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 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 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管。

第十条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结束后, 对于人体或动物样本、数据或资料的储存、分享和销毁要遵循相应的科研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动物实验中, 应当自觉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严格选用符合要求的合格动物进行实验, 保障动物福利, 善待动物。

第十二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开展学术交流、应邀审阅他人投寄的学术论文或课题申报书时, 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 遵守科技保密规则。

第十三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引用他人已发表的研究观点、数据、图像、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时, 要诚实注明出处,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要符合学术规范。在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设计思路、学术观点、实验数据、图表、研究结果和结论时, 应当获得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同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

第十四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 要遵守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如果未实际参加研究或论文、论著写作, 不得在他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著作中署名。

第十五条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课题负责人, 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 严格把关;对于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要承担责任。

第十六条医学科研人员所发表医学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 (包括计算机数据库) 、记录及样本, 要按照科技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以备核查。对已发表医学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 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承认并予以更正。

第十七条医学科研人员在项目验收、成果登记及申报奖励时, 须提供真实、完整的材料 (包括发表论文、文献引用、第三方评价证明等) 。

第十八条医学科研人员作为评审专家参加科技评审时, 应当认真履行评审、评议职责, 遵守保密、回避规定, 不得从中谋取私利。

第十九条医学科研人员与他人进行科研合作时应当认真履行诚信义务或合同约定,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报专利和奖项等时应根据合作各方的贡献合理署名。

第二十条医学科研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管理规定, 不得虚报、冒领、挪用科研资金。

第二十一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要有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对于来自同行的学术批评和质疑要虚心听取, 诚恳对待。

第三章医学科研机构诚信规范

第二十二条医学科研机构 (以下简称“机构”) 作为医学科研诚信管理的责任主体, 应当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的诚信规范, 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履行法人职责, 自觉抵制、杜绝科研不端行为。

第二十三条机构应当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体系, 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及手段, 树立崇尚科研诚信的良好风气与文化。

第二十四条机构要建立受理举报科研不端行为的专门渠道, 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 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列入密件管理;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

第二十五条机构在组织申请科研项目和推荐申报科学技术成果奖励时, 应当责成申报人奉守科研诚信, 可安排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并公示有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机构要制订相应的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规定, 对本机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对有关部门调查本单位科研不端行为应当予积极配合、协助。

第二十七条机构应当对查实的科研不端行为的责任人进行不良信用记录, 并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十八条机构应当对涉及传染病、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及论文、成果进行审查, 评估其对社会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影响, 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九条机构行政和业务负责人及科研管理人员应当率先垂范, 严格遵守有关科研诚信管理规定,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他人科研成果和谋取不当利益。

第四章实施与监督

第三十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医学科研诚信与行为规范, 协同相关部门对重大医学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指导各地区、机构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学科研诚信工作, 支持指导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科研诚信建设, 开展科研机构诚信评议, 督促诚信程度低的机构整改, 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隐瞒科研不端行为、阻挠对不端行为的调查, 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等事件。

第三十二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实行医学科研诚信信用记录制度, 作为评估、评审科研项目及成果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三条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切实承担对本机构科研人员诚信行为的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内部科研诚信监管制度, 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严肃处理科研不端行为。

第三十四条凡科研不端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 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规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篇4: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统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和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改进和完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

二00八年二月一日

附件: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试行)

一、目的和作用

(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准确反映林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指导和信息发布,促进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增进国际对比与交流,建立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准确、全面、系统地界定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不仅可以规范林业行业统计行为,也为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能。本分类为我国林业建设、行业管理、国际交流和林业统计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二、范围

(一)本分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林业及相关活动的分类。

(二)本分类规定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是指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三)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

1、森林的培育与采伐活动;

2、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采集活动;

3、林业生产辅助服务;

4、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

5、林业生态服务;

6、林业专业技术服务;

7、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8、木材加工及木制产品制造;

9、以木(竹、苇)为原料的浆、纸产品加工制造;

10、以竹、藤、棕、苇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制造;

11、野生动物产品的加工制造;

12、以其他非木材林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制造;

13、林业其他相关活动。

三、分类原则

(一)同质性原则,同时兼顾林业部门管理的需要。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采用林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产业类别,即每一个产业类别的经济活动都按照其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料消耗和用途。或者劳务的服务对象、功能和服务方式的同一性或相近性进行归类。同时在产业层次划分时,要考虑林业部门管理的需要。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标准为基础。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的小类行业为基本单元,根据林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小类行业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不同的林业及相关产业类别。所以,本分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补充分类。

四、分类方法

(一)本分类依据分类原则,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

第一层根据林业活动对象与林业资源的直接关联程度,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生产辅助服务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用汉字数字一、二、三、四表示。

第二层根据林业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特点。分为13个大类,用汉字数字(一)、(二)、……表示。

第三层依照林业活动性质的相近性、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分为37个中类,用阿拉伯数字l、2、……表示。

第四层共有112个小类,它是第三层所包括的行业类别层。也是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该层不设顺序号,每一小类的代码为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二)为了科学、完整、准确地反映分类的林业活动,本分类对部分内容作了特殊处理:

1、第四层有部分小类(行业类别)的活动只是部分属于林业或相关活动,在相应小类(行业类别)下设置了延伸层,共95个类别,即该类别中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内容。延伸层不设代码和顺序号,在相应的类别前用横线“一”表示:

2、在第四层中,对于只有部分活动属于林业或相关活动的小类(行业类别),在相应类别备注栏中用字母“p”表示,并在说明栏中对这些行业中所包含的林业活动做了进一步界定和解释。

五、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表

注:1、备注栏中的“P”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活动属于林业相关产业;

2、类别前加横线“一’’表示行业小类的延伸层,即该小类中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内容;

3、根据我国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第一部分属于第一产业,第四部分属于第二产业,第二、三部分属于第三产业。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编制说明

一、《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制定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200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报告,这些决策的做出和施行,把林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赋予林业一系列的重大使命。林业活动领域由传统的森林资源培育、管理与利用,拓展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以森林培育和木材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林业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产业和以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野生动物驯养,林业生物产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以及林业绿色化学产品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而且,这些产业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个产业中的经济活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经营形式和规模多样化:现行的林业统计中的产业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林业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涉及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林业及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完善我国林业统计制度和开展林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与编制过程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研究与编制,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家统计局参加,并得到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部分省、自治区林业厅(森工集团),北京林业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

2005年课题立项,国家林业局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研究;2006年提出《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初稿,召开了由国家林业局相关司局、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参加的3次座谈会,并到内蒙古、浙江、湖北等地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修订稿;在此基础上,召开了由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甘肃省林业厅、福建省林业厅、山西省林业厅等7个单位的征求意见会,并按新分类选择案例县进行统计。2007年,与国家统计局就《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沟通与讨论,对《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2007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大学等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召开评审会,通过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评委会一致认为项目研究在林业统计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对于完善我国林业统计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编制方法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林业的界定,结合我国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林业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上述界定,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共13个大类、37个中类和112个小类,其中小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行业小类相一致,实现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衔接。

林业生产

(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活动;

(二)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采集活动;

(三)林业生产辅助服务;

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

(四)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

(五)林业生态服务;

林业管理

(六)林业专业技术服务;

(七)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林业相关活动

(八)木材加工及木制产品制造;

(九)以木(竹、苇)为原料的浆、纸产品加

工制造:

(十)以竹、藤、棕、苇为原料的产品加工

制造:

(十一)野生动物产品的加工制造;

(十二)以其他非木材林产品为原料的

产品加工制造:

(十三)林业其他相关活动。

四、有关技术难点问题说明

(一)关于“林业相关活动”的范围确定

为了从产业链的角度观察林业活动,并进一步观察林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设置了“林业相关活动”分层。林业相关活动主要包括:林业产品加工制造活动、泥炭采掘与人工湿地建造活动。从产业链的角度确定林业产品加工制造活动的范围,依据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成本显著性标准”,即对于一种产品加工活动,若其产品生产成本中林业产品原料价值超过50%,则可认为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林业产品属性,其生产活动属于林业相关活动;二是“原料的不可替代性标准”,即对于一种产品加工活动,尽管加工产品的原料构成中,林业产品原料的含量和价值不是主要的,但林业产品原料作为关键性原料,而且不可替代,则可认为该产品加工活动属于林业相关活动。

(二)关于行业小类的处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按照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的,但从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角度观察,有些行业小类不是纯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为了在统计和管理中准确区分不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活动,我们在《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中对不是纯林业活动的小类行业进行了标记,在相应的小类行业的备注栏中用字母“p”表示。在说明栏中对这些行业中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做了进一步解释,并在这些行业小类下增设了延伸层,用以反映需单独观察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

(三)关于林业生态服务的确定

森林具有游憩休闲、固碳、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在确定林业及相关产业时。有关方面提出森林的生态服务全面纳入林业及相关产业。我们认为,上述森林生态服务,一类是已形成产业活动,如森林游憩、保持水土、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我们已纳入分类并分别在相应产业中单独反映;另一类是还没有形成产业活动。也不具备进行统计的条件,但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将其纳入分类,但不单独反映,而是整体并入其他自然保护小类下的延伸层(其他林业生态服务与自然保护)中。

(四)关于统计与核算问题的处理

篇5: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党支部、各单位:

现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单位、各部室遵照执行。

附: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中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日 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为加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集团公司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根据市纪委全会精神及市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目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努力推进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集团公司和各单位两个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制定原则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坚持从严治党,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密监督,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谁 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和腐败堕落行为,追究领导管理失职的责任,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重点抓好集团公司各部门副职以上管理人员、各单位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责任规定

(一)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l、对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率先垂范,做党风廉政建设的表率。

2、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在集团公司的贯彻落实。

3、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扎扎实实地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建设。

4、根据上级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分析研究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5、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干部提拔任用、资金投放等重要问题、重大决策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纳众言,严格按照有关的制度、规定办事,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

6、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抓好领导干部考核和任期考核,坚持领导干部述职和群众评议制度,接受群众监督,采取平时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检查。

7、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法律法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督促、检查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情况。

8、领导、组织和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能,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

(二)党工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l、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抓好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2、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3、了解、掌握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发现违法违纪苗头应及时批评、教育、报告,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

4、抓好本部门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考核内容。

5、协助公司党委和配合其他业务部门做好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考察等工作。

(三)各部室、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1、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行政、业务、项目工作,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2、组织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3、了解、掌握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发现违法违纪苗头应及时批评、教育、报告,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

4、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考核内容。

5、严格工作制度,按章办事,树立勤政、廉政的服务意识,杜绝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

(四)集团公司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集团公司纪委是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责任。

l、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集团公司党委关于 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协助集团公司党委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规划,组织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职能。

2、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向集团公司党委汇报,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加强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检查、监督。

3、落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4、严肃查处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5、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开展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6、加强对干部任免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的监督,防止在用人、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出问题。

7、加强纪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为纪检工作的开展提供素质保证。

(五)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1、对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责任,负责管好党委成员和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党风廉政建设。

2、根据上级领导机关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集团 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

3、检查、督促党委成员抓好分管部门、各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4、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了解、分析、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5、领导、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能,了解案件查处情况,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

纪委书记协助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抓好上述工作并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

(六)党委成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经理助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l、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及其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分管部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2、检查、督促分管部门、单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听取、分析分管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工作。

四、检查、考核

l、成立集团公司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董事长、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其他党委成员、公司领导和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党工部,主任由纪委书记兼任。

2、党委和纪委要定期研究、检查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各部门、各单位应将贯彻落实本细则的情况,列入工作计划和总结。

3、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每年向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和纪检部门汇报所在部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发现违纪、违规苗头要及时报告。

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的具体工作由考核工作办公室负责。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考核、任期考核相结合。对检查和考核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6、本办法的执行和考核,应与民主评议干部、民主测评干部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7、本办法执行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彰和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评先和考核应征求纪检部门的意见。

8、领导干部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应列入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9、集团公司纪委负责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五、责任追究

凡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对所管辖部门、单位的党员、干部发生严重问题和重大案件负有领导责任的;

2、对本部门、办单位由于失察、失职、官僚主义等原因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很坏的;

3、对暴露的问题或暴露的违纪案件,压案不办、瞒案不报,对违纪违法人员袒护、包庇的;

4、授意、指使下属弄虚作假,挥霍浪费,造成恶劣影响的。

篇6: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南岩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

代理服务相关制度》的通知

各村(场、居)委会:

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着力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服务高效、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度体系,现将《南岩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报账员管理制度》及《统管会计、审核会计、资金会计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南岩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

一、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规范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2、实行主任负责制。服务中心主任对中心业务工作、政务建设、廉政建设等全面负责。

3、实行岗位责任制。中心内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中心设审核会计、统管会计、资金会计岗位,各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监督。

4、实行代理服务工作报告制度。服务中心应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并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按季报告镇党委、政府。

5、建立出勤考勤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实行上下班签到签退,上班期间不得随意离岗。因办理业务离岗时需向中心主任报告,工作人员因病因事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一天以内的由中心主任批准,两天以上的报镇政府研究批准,考勤结果每月公布,上报镇政

府并纳入干部年终综合考评。

6、建立工作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总结前

期工作,通报有关情况,反映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建议,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落实责任措施。

7、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中心每半年开展一次评比活动,对照出勤考勤、服务态度、工作效率、遵守纪律、勤政廉政、群众满意率等方面,评出先进个人报镇政府;对工作不认真、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将考评情况纳入年度个人考核、评先评优内容。

8、优质高效,规范运行。中心公开岗位职责,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亮牌办公,热情服务,文明礼貌,高效有序地履行岗位职责,绝不允许“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发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1、村级财务管理实行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制度。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严格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村级财务进行会计核算。村只设报账员,每月25日为民主理财日,26-28日为村报账日。

2、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收入要足额、及时地上交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业中心进行核算。严禁坐支、截留、挪用或擅自抵顶债务。各项收支要做到日清月结、往来清楚,账、表、证、实相符,严禁设立“账外账”。

3、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支出,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公开透明。开支项目、数额较小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村委会主任签字后,报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开支项目、数额较大的根据《南岩镇关于推行 “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由相关部门审核、备案后,由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付款业务。

4、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对村级各项收支进行审核和监督,必须在发票上加盖审核监督章,否则,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不予入账。

5、开源节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和报刊费用,坚持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6、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南岩镇关于推行 “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严防村级资金浪费现象发生。

三、报账员管理制度

1、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站设立一名报账员,在村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本级财务收支结算、发票报销工作。

2、报账员必须由文化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熟悉会计业务的人员但任。

3、报账员对村级的各项收入一律使用县农业部门统一印制的“村级收入专用收据”,同时负责足额、及时地上交至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进行核算,不得截留、坐支、挪用。

4、村级的各项开支统一由报账员进行结算。村级支出在完善相关审核、审批手续后,按月到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付款业务。

5、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反馈的收支情况由报账员按季在村务公开栏内逐项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6、村报账员要及时将本级集体资源、资产变动情况向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报告,进行变更。每年要按照要求,认真填报村集体资源、资产统计表,并报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7、报账员在业务上接受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培训,每年年终,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将各村报账员的工作情况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汇报,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四、统管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统一编制村级财务的预决算;

2、负责对所服务的行政村财务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

3、负责按财务制度及时办理村级往来结算;

4、负责整理健全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和资产、资源调入(出)、盘盈(亏)工作;

5、负责编制统一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

6、负责农村集体“三资”代理工作及会计档案的保管。

五、审核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对村级报账员上报的收入、支出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2、负责对数量少、金额小、难以取得原始凭证的零星开支填写“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专用票据;

3、负责对村级上报的资产、资源变动情况进行审核;

4、负责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原始单据予以退回,并及时纠正;

5、负责监督指导村集体资产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

6、负责配合村两委及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农村集体“三资”代理问题。

六、资金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村级货币资金银行账户管理;

2、负责登记分村货币资金日记账;

3、负责领用、发放、核销、缴存各种票据;

4、负责办理村级资金外来结算,严禁坐收坐支。

篇7: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河委发 [2009] 30 号

中共XX镇委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镇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

核办法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部门):

《XX镇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9年4月9日

XX镇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重庆市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中共XX县委2009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荣委办发„2009‟16号)的规定,为督促各村(社区)、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认真按照镇委、镇政府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努力抓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特制定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包括镇机关各办、站、所)。重点对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

村(社区)级领导干部和镇属单位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配套制度及落实情况;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任务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实施责任追究的情况;按镇纪委、监察室的要求完成交办工作的情况。

三、考核的方式

采用平时工作情况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听村(社区)、单位主要领导

汇报情况,查阅有关资料,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开展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满分为100分,实行否定扣分,即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得满分,每一单项任务未完成的分别扣分。考核工作于11月初开始,于12月底结束。主要考核程序如下:

(一)村(社区)、单位自查。按照考核内容(见附件一)由各村(社区)、单位组织自查考核并形成书面材料。

(二)民主测评。由各村(社区)、单位有关人员对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民主测评。参加测评范围:1.各村(社区):由村(社区)“两委”人员、村(社区)级领导班子成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全体党员、县镇党代表、镇人大代表部分退休老同志、村民代表。2.各单位: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单位全体党员、全体职工干部、部分退休老同志、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

(三)重点检查。镇委、镇政府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社区)、单位的自查考核、民主测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四、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考核结果80分以上(含80分)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或合格单位,80分以下为党风廉政建设不合格单位。同时,考核结果按比例折算分值计入镇委、镇政府对各村(社区)、单位目标考核相关内容分值。

(二)考核结果,经镇纪委、监察室初审,报镇党委、镇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在全镇进行通

报。镇党委、镇政府对考核结果前5名的村(社区)、单位予以表彰。

(三)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核,与实施各项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干部考核相结合,纳入全年目标综合考核一并奖惩,并分别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先、奖惩、考察、选拔的重要依据。经组织核实后,对民主测评中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在60%以下的,要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四)领导干部发生了违法违纪问题,经调查属实的,按有关规定给予领导干部个人党纪政纪处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所在村、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1.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2.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

3.村(社区)、社干部和单位中一般干部职工受到开除党籍或行政开除处分的;

4.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群众满意度差、评议结果确定为不满意等次的。

被“一票否决”的村(社区)、单位当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为不合格单位(对违纪人员违纪行为发生时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如违纪人已调离违纪行为发生时所在单位两年以上,对原单位不实行“一票否决”)。被实行“一票否决”的村(社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当年不能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党员;单位和部门不能评为当文明单位和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年终镇对村(社区)和单位的考核不参加评定等次。

五、考核要求

(一)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工作在镇委、镇政府领导下开展。镇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考核工作。各村(社区)、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负总责。各村(社区)、单位支委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考核工作顺利实施。

(二)各村(社区)、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落实人员承担综合协调、贯彻落实责任制的职责,搞好平时工作资料的收集、综合汇总和上报,以便年终考核时提供全面、准确的情况。

(三)《考核办法》中的责任人,系各村(社区)、单位主要领导。

(四)材料的有关要求:

1.书面报告为各村(社区)、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书面自查报告;各村(社区)、单位“一把手”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洁自律情况报告。报表为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考核自查表(附件一);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测评汇总表(附件二)。

2.各村(社区)、单位上报的书面材料和报表要实事求是,内容具体,文字简洁,于2009年12月10日前报送镇委、镇政

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镇纪委党风廉政室,电话)。

附件:

1.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考核自查 表。

主题词:党风廉政 责任制 考核办法 通知

抄送: 县委办、县府办、县纪委。

XX镇纪委

篇8:关于印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教育厅 (教委、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68号) 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2012年12月21日

附件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 结合中小学校特点,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严格预算执行, 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 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筹集教育经费, 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经济核算, 实施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 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防范财务风险。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 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集中记账, 分校核算”的, 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即在一定区域内, 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 学校设置报账员, 在校长领导下, 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 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

具体采取何种方式, 由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专业技术职务、任免奖罚, 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执行。

第八条非独立核算的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经营等项目的财务活动, 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 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 实行单独核算, 定期公开账务。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十条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十一条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 结合中小学校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

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十二条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 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统一编制。预算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中小学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三条收入预算, 应当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参考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 积极稳妥地逐项测算编制。

支出预算, 应当根据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 分轻重缓急, 按照政府支出分类科目分项测算编制。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 提出预算建议数, 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中小学校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 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 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五条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 规范办理收支事项,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中, 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者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 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 确需调整的, 中小学校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 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 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十七条中小学校决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第十八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 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 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 规范决算管理工作。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二十条收入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二十一条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 财政补助收入, 即中小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 事业收入, 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学校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计入事业收入。

(三) 上级补助收入, 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即中小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

(五) 经营收入,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 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 其他收入, 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 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

中小学校严禁设立“小金库”, 严禁账外设账, 严禁公款私存。

第二十三条中小学校组织收入应当合法合规;各项收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 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二十四条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十五条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 事业支出, 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二) 经营支出,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四) 上缴上级支出, 即中小学校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五) 其他支出, 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 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中小学校可以结合实际, 在上述支出分类的基础上, 进一步按照教育教学功能细化支出分类。

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 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 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管理, 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二十八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 应当以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 应当加强经济核算, 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九条中小学校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 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 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 并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中小学校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列支, 不得虚列虚报, 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三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 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 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第六章结转和结余管理

第三十四条结转和结余是指中小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 或者因故未执行, 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 或者因故终止, 当年剩余的资金。

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第三十五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 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学校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 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 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支出不得超过基金规模。

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八条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 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第三十九条专用基金包括:

(一) 修购基金, 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 (各列50%) , 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 用于学校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提取修购基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其他中小学校, 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

(二) 职工福利基金, 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 奖助学基金, 即接受社会捐赠和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转入, 用于奖励、资助学生的资金。

(四) 其他基金, 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四十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 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资产管理

第四十一条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四十二条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 维护资产安全完整, 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十四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第四十五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债权, 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 包括各类材料、燃料、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四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对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 不得长期挂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 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十七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 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八条中小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 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类别、规格、型号、原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 完整反映固定资产情况。

中小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 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按照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 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 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

第五十条在建工程应当进行单独核算, 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

第五十一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 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第五十二条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 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中小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 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对外投资。

第五十三条中小学校出租、出借资产,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四条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是指中小学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 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 包括无偿调拨 (划转) 、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 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五十五条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第九章负债管理

第五十七条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五十八条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

借入款项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批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中小学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

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 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代管款项管理, 分项核算, 按时结清。

第五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 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 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六十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借债务,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

中小学校不得提供担保。

第十章财务清算

第六十一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 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六十二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 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 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 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 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 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 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六十三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 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 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 因隶属关系改变, 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无偿移交, 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二) 撤销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 合并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 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 分立的中小学校, 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中小学校, 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六十四条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六十五条中小学校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 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第六十六条财务情况说明书, 主要说明中小学校收入及其支出、结转、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分析指标、绩效等情况, 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七条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进行财务分析, 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使用、收入支出状况、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率等。

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二章财务监督

第六十八条中小学校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

(二) 各项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

(三) 结转和结余资金以及专用基金管理的合规性;

(四) 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

(五) 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六) 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六十九条中小学校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第七十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 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第七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七十二条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 应当执行本制度, 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 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 执行企业财务制度, 不执行本制度。

第七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七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本制度,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财务管理办法或者补充规定。

第七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七条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小学校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 衡量中小学校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收入预算完成率=年终收入执行数÷ (年初收入预算数±年中收入预算调整数) ×100%

年终收入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支出预算完成率=年终支出执行数÷ (年初支出预算数±年中支出预算调整数) ×100%

年终支出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衡量中小学校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 衡量中小学校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生均公用支出=公用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4.资产负债率, 衡量中小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 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上一篇:一开头成语下一篇:写纪检监察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