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

2024-04-10

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通用8篇)

篇1: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应用案例

信息化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二年十二月十日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航空工业企业,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公司员工16000人,中高级职称人员2566人,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超七飞机研制、波音、空客转包生产、汽车模具、包装机械、柴油电喷系统和磁悬浮飞机等军民品科研生产经营任务,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飞是国家863/CIMS的应用示范企业之一,成飞CIMS工程获得中航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集体等奖励,标志着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成飞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在国家科技部和中航一集团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有关大学和研究所帮助下,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和业务部门共同努力,产学研结合,不断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企业IT技术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结果。因此,认真总结和分析成飞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继续推进成飞IT技术应用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航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经了CAD/CAM单项技术应用、CAD/CAM局部集成和CIMS工程实施三个发展阶段,现已初步建成了以成飞航空产品设计、制造、质量和生产管理为主线的成飞企业信息化系统工程,覆盖了成飞生产经营的主要活动,在成飞科研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78年至1983年是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通过CAD/CAM单项技术的应用,克服飞机结构件机械加工的“细脖子”、缩短新机研制周期。公司自主开发了C-SURF曲面造型和加工系统,在歼七Ⅲ型新机研制中,完成了从建立飞机改型部位的外形数学模型,到关键工装和结构件的数控加工的CAD/CAM单项技术应用的全过程,缩短研制周期半年以上,节约大量研制费,打开了IT技术在飞机制造各主要环节应用的局面。“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在歼七Ⅲ型飞机研制中的应用”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至1989年是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通过CAD/CAM局部集成,形成优质批生产歼七飞机和歼七飞机的改进改型能力。公司自主开发了IDMS系统(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用于歼七E型飞机的研制,缩短研制周期8个月,节约大量研制费,加速了歼七飞机的改进改型。“计算机辅助技术在J7E飞机研制中的应用”荣获1990年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至2000年是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在CIMS理念的指导下,对成飞已有计算机数控技术资源进行必要的改造、充实、完善和集成,满足成飞国家重点工程研制和国外航空部件转包生产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经营的需求。公司开发了CAD/CAPP/CAM集成系统,实现了飞机整体结构件无纸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发了成飞航空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为实现航空产品生产“准时制”和“零库存”打下基础,在麦道机头、波音尾段转包生产和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研制中获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成飞经过20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使成飞约三分之一的制造资源实现了信息化。促进了成飞生产方式的革命,形成了与国际接轨和适应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研制的新的生产能力,增强了成飞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

 建成了1000MB以太园区网,上网站点近1500个,完成了成飞至611设计所金航网工程和法宇航专线网络工程。 企业级服务器5台。

 UNIX工作站60台(安装CATIA V4系统60套,3C系统8套,VERICUT系统8套),NT工作站25台(安装UGⅡ系统、CATIA V5等)。 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产品。

85KSS3 4900接CATIA工作站SS3 4400计算中心网络连接冗余网络连接接CATIA工作站402# 4007402# C9000接网络站点企业级数据库各车间原有网络连接(供应、生产管理、车间工艺组)接CATIA工作站7KSS430039# 4007接CATIA工作站SS3 4300工装所201A 4007SS3 4900SS3300201A C900039# C9000总工艺SS3 4900接网络站点18K、项目办接网络站点各车间原有网络连接(供应、生产管理、车间工艺组)接网络站点各车间原有网络连接(供应、生产管理、车间工艺组)成飞园区网络示意图

图1 成飞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二、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随着成飞IT技术应用的发展一步一步地从单项技术向系统集成推进的,成飞CIMS工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一)成飞CIMS工程实施概况

成飞从1989年8月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和中航总公司及有关院校和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国家863/CIMS专家组的指导下,以国家863/CIMS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历时十年,完成了成飞CIMS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并分三个阶段进行了三期工程的实施和应用。

成飞CIMS一期工程(1989.8~1994.10)完成了从CIMS总体设计到突破口项目的开发,重点是在麦道80/90机头转包生产中应用实施;成飞CIMS二期工程(1995.1~1996.5)是对一期工程有限目标和突破口项目的完善和应用实施,重点是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全面应用;成飞CIMS三期工程 4(1997.1~1999.12)是对CIMS一、二期成果的巩固及深入应用,系统总体集成和实用化,重点是在波音、空客等转包生产上的应用实施。

经过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公司新增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以航空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分集成系统(MIS);以复杂飞机结构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为核心的工程信息分集成系统(3C);建立了包括FDNC生产线和波音装配车间管理系统的车间管理与控制分集成系统(SFC)以及包括军、民机、使用过程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分集成系统;在CIMS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初步形成了以航空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质量管理为主线的集成系统,成飞CIMS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CAC CIMS管理信息分系统(MIS)质量管理分系统(QIS)工程信息分系统(3C)车间管理与控制分系统(SFC)网络分系统(NET)数据库分系统(DB)图2 CAC CIMS总体功能结构

(二)成飞CIMS工程实施的特点

1、航空管理模式的变革

针对成飞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国外航空产品转包生产存在的差距,在成飞CIMS工程实施中,建立了以MRP-Ⅱ实施为重点的包括经营管理、人事劳资、财务、总经理查询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在内的管理信息分集成系统(MIS)和质量信息管理分集成系统(QIS)。

成飞CIMS一期工程中引进了国外的MRP-Ⅱ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用于美国麦道80/90机头转包生产的生产管理和物料管理,促使了麦道机头进入稳产创汇阶段。在CIMS三期工程中,为克服引进软件的缺陷,进一步深化应用,按照MRP-Ⅱ的原理以及与工业工程相结合的方法,自行开发了“成飞集 团航空产品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了“准时制(JIT)”、“零库存”的管理思想,针对成飞军机批生产、新机研制、国外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等多种航空产品管理的特点,采用架次管理与批次管理混合共存,规范了生产管理的统一模式,实现了一个企业多种复杂产品生产的统一管理。对公司各车间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和库存以及关键大件进行动态跟踪,并能实现能力平衡和资源平衡。该系统已全面应用于成飞公司生产指挥系统和各生产车间的军机和转包生产管理,成为公司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波音装配车间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覆盖车间专业科室、库房和装配现场,对转包部件的架次装配计划、AO工位计划、制造资源交付计划、库存状态、配套及缺件情况以及生产现场的各类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和跟踪,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敏捷性,降低了库存,使产品准时交付率由70%提高到90%;减少民机公司库存量10%。

在航空质量管理方面,先后开发了军机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民机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和使用过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分别对军机和民机的零件制造质量、装配过程质量信息、使用过程质量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机加、钣钳、装配、锻铸、工装等检验站与公司检验处之间实现了质量信息传递单、不合格品审理单、定检定试、设计更改单等质量信息的无纸传递;民机QIS系统针对波音转包生产的业务流程和质量管理模式,满足了波音转包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需求;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质量信息跟踪,特别是对关键件、重要件的质量控制,有效地保障了军、民机关键件、重要件的实物质量。通过使用过程管理系统对已交付几千架飞机的交付、使用情况、用户反馈的信息和故障信息进行跟踪管理。

总经理查询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基于WEB技术的体系结构有效地实现了C/S与B/S结构的结合,实现了从MIS、QIS、SFC等分系统动态采集生产计划与进度、产品质量、经营计划、财务与成本、科研项目、技术改造、型号研制、转包项目、人力资源信息、底层计划及执行情况等信息的集成,经汇总、分类、统计生成各类报表;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公司办公室的秘书、接待、文电、广告等管理实现了计算机化。该系统已成为公司领导的辅助工 6 具,为公司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科学决策、适时指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工具管理系统完全取代了手工管理,已管理340多种工具类别,完成 26000 多项专用工具的计算机辅助编码,提高了工作效率6倍以上;CIAS综合信息获取系统,对公司经营和生产的综合信息(包括劳资、财务、生产、质量、销售、供应、技安等信息)进行科目定义、运行管理和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飞机价格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等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扩充。

通过CIMS一、二、三期工程的实施,成飞的生产管理由传统手工管理到MRP-Ⅱ管理,从CIMS一、二期局部应用到覆盖整个军、民机航空产品的管理,使航空产品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2、航空制造技术的创新

在成飞CIMS工程开发实施中,充分利用成飞二十多年来引进的CAD/CAM(CATIA、UG等软件)和数控机床等资源,以工程信息集成为主线,重点开发了飞机结构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简称“3C”系统)、工艺文件管理系统、车间自动化系统(SFC)等应用系统,将成飞异构计算机环境下的单元技术有机地集成起来,应用于飞机结构模线设计,工装设计,工艺过程设计,数控零件编程、仿真、加工与检测。在国家863/CIMS主题“九五”关键技术攻关课题“航空CIMS工程”中,以型号工程主起落架舱段为应用对象,成飞与611所采用并行工程的模式和方法,以金航网和PDM为集成平台,初步实现了部件级数字化并行设计制造和基于统一产品模型的异地设计和制造的信息集成。

基于加工特征、带有智能化专家系统的“3C”系统,针对飞机复杂结构件框、梁、肋加工的“瓶颈”,在我国首次实现了CIMS环境下飞机结构件CAD/CAPP/CAM功能、界面和信息的全过程集成。该系统从94年下半年投入正式使用以来,通过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J7改型飞机及波音转包生产等主要结构多项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提高了效率1-6倍,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质量,在国家重点工程复杂结构大件的编程和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工艺计划与材料定额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实现了将产品的设计结构转化为产品的制造、工艺结构,确定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路线、生产顺序及其配套关系;计算零件的明细定额,对工艺分工(MBOM)、材料定额更改历史情况进行追朔。已建立了军机和波音转包生产等多个机种的MBOM,实现了动态管理。并与生产管理系统无缝集成运行,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满足了生产需要。

工艺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总工艺师室下属资料室、零件科、转包科、装配科及工艺计划科的各种工艺技术资料管理、工艺和设计文件的归零管理和跟踪。飞机数控结构件CAPP达到80%以上,常规机加件、钣金件、装配件CAPP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在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40%的导管通过直接获取设计的CAD信息,进行数控弯管。

通过基于CATIA的智能型飞机数字化工装CATFix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了工装设计的专家知识库和数据库,包括标准件库近200类,1000种规格,型材库种类200多种,实现了复杂飞机装配型架的三维CAD设计及数字化预装配,设计周期缩短1/2~2/3。成飞工装CAD设计达到50%以上;结构模线全部采用CAD设计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传递信息进行样板的激光加工。

应用PDM集成平台,采用金航网远程接收和产品数据接口两种方式,对异地设计(611设计所)远程发放的数据(EBOM和产品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等)进行接收和管理。制定了MBOM标准描述的规范,走通了基于PDM平台的飞机EBOM到MBOM的转换和重构;建立了基于PDM的飞机数控结构件工艺制造信息集成管理的模型;实施了转包部件的产品配置管理和构型管理;611设计所发放的国家重点工程后机身的设计信息全部是通过PDM发放到成飞PDM数据库中进行管理。

所有数控机床,全部联网实现加工程序和管理指令的自动下达和完成反馈。建立了物料立体库和刀具立体库,物料和刀具管理系统取代了手工台帐管理。采用服务器和单元服务器进行实现了车间生产计划和调度的计算机管理。

通过飞机结构件“3C”集成系统的开发应用,并经过接口程序实现与CATIA、UGⅡ等CAD/CAM系统及工艺文件管理系统、FA系统等的集成;以 及以PDM为集成平台的二次开发与应用,跨越了CAD、CAPP、CAM孤立运行,提高了CAD/CAM的整体效益,在局部范围内走通了无纸设计和制造的过程,实现了飞机复杂结构件编程与加工技术的创新。

在成飞CIMS工程开发实施中,由于除基础平台和CAD/CAE/CAM的主流产品采用引进的商品化软件以外,绝大部分工程和管理系统都是与院校、研究所联合开发或自行开发的。通过CIMS工程的实施,以信息集成为重点,在系统总体集成上下工夫,目前,以总经理查询系统为中心,集成了生产、质量、计划、人事、劳资、总师办、转包办、科技、技改等信息。以航空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集成了工艺计划系统(MBOM)、生产准备、工具、波音装配车间管理、数控FA等系统。以工艺文件管理系统为中心,实现了FA、3C等系统的信息集成。

(三)成飞企业信息化产生的效益

成飞CIMS实施产生了明显的市场效应,为赢得了世界上两大航空公司的定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飞目前承担了航空部件波音757尾段(包括波音757垂尾、平尾和机身48段)和空中客车A320/340舱门的定单,并已成批交付。

1、统一规范和优化了成飞军、民机生产管理的模式

波音、空客转包生产实现了架次管理,计划执行准时率提高到90%。生产负荷基本均衡、缺件情况大为缓解,装配配套率明显提高。此外,波音转包部件的生产管理信息能及时动态提供给美方代表,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与波音代表的共享,保证了波音产品的准时交付。

2、提高了飞机研制质量,缩短了制造周期

在国家重点工程和超七等新机研制中,用计算机建立了全机外形三维数学模型,完成了结构设计、系统和工程分析;模线绘制100%由计算机完成;工装CAD、工艺过程设计CAPP、数控弯管CAM、复杂机加结构件和工装的数控加工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提高了编程效率和质量

采用CAD/CAPP/CAM集成系统,使复杂飞机结构零件编程与加工周期大大缩短,节省了大量工艺装备。在复杂飞机结构件制造的主线上,走通了 无纸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了飞机制造水平,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4、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质量信息的动态跟踪

通过对军、民机制造过程、装配过程、使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特别是对关键件、重要件的质量控制,有效地保障了产品的实物质量,使零部件返修、返工、报废造成的工时,材料损失降低10%以上。对成飞航空产品质量管理和售后飞机的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通过CIMS的大规模的工程应用,成飞已成为国际上航空产品转包生产合格的、有竞争能力的承包商,赢得了世界上两大航空公司的订单;初步具有航空产品部件级异地无纸设计制造的能力,为新一代航空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支线飞机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

成飞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CIMS工程的实施应用,促进了成飞生产经营的发展,1999年以来,销售收以每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使成飞进入了高速稳定发展的道路。

(四)成飞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

成飞在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中,坚持了集中统一的IT技术领导,采用了适应发展的IT应用组织机构。成飞从80年代初起先后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计算机委员会、计算机领导小组和CIMS工程领导小组,使成飞信息化建设的领导集中统一到企业的业主,成为企业一把手抓的一件大事。此外,成飞还设专职主管IT技术的副总工程师,使成飞以总经理为首的计算机领导小组对成飞IT技术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了实处。

成飞在20多年的IT技术应用发展中,始终注意调整公司IT技术应用发展的组织机构,组建了计算中心和数控中心。当成飞开始实施CIMS工程时,成飞在公司CIMS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建了成飞CIMS工程行政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为成飞CIMS工程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成飞CIMS工程实施组织体制如图3所示。

CAC-CIMS领导小组CAC-CIMS行政总指挥行政总指挥系统总设计师系统信息技术中心CIMS项目办CIMS总体室CAC-CIMS总设计师处、室专业厂处、室专业厂处、室专业厂MISIPT组QISIPT组CAD/CAMIPT组SFCIPT组DBIPT组NETIPT组

图3成飞(CAC)CIMS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体制

三、成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成飞20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集成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航空产品制造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公司与国际接轨,尝到了甜头。但是,对于航空制造这种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还不够,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先进生产能力不足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主要还在企业内部,应进一步扩大到成品件和标准件等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对车间底层的管理还应下功夫。

3、数字化制造主要在飞机数控结构件,还应进一步扩大到钣金件、系统导管、复材零件加工等;工装和工艺的数字化设计的范围和规模还应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4、由于成飞实施CIMS工程较早,很多系统是由自行开发或与院校研究所联合开发,CIMS 各分系统之间的集成上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在CIMS总体集成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还需要不断努力完善和改进。

5、随着公司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进行某些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有关应用部门的基础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6、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稳定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成飞在“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路是:

继续推进以飞机设计制造数字化、并行化,管理科学化、敏捷化,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为主线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抓好十五国家863/CIMS重大专项“基于广域专网的航空产品异地协同敏捷设计制造系统”在成飞的应用实施工作,抓好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超七飞机研制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项目和新支线飞机五厂二所异地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在成飞的试点工作。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航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提升航空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新一代军机和民机的敏捷、快速研制能力,提高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合作能力,用信息技术带动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飞“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规划和目标是:

1、结合成飞“十五”期间在新机研制和国外航空产品转包生产进行计算机和数控能力的技术改造,统一规划和实施,建设好成飞INTERNET/INTRANET以及基于航空广域专网、支持飞机异地协同敏捷设计制造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支撑环境。

2、全面应用飞机数字化技术,实现飞机研制的异地数字化并行设计制造,实现飞机研制由物理样机、模拟量传递为主向数字样机、数字量传递为主的技术与管理体系转变。

3、在不断完善成飞MIS系统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技术和飞机型号的项目管理,在广域专网的支持下应用敏捷供应链技术与协同产品商务系统,实现飞机成品件及标准件的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车间底层的制造资源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

4、建立基于知识工程的飞机工装设计和工艺设计系统,实现飞机关键工装的数字化设计以及机加、钣金、装配等专业的数字化工艺设计;实现飞机结构件、部分钣金件、系统管路和复材零件等的数字化制造及检测。

5、建立飞机数字化制造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重大型号飞机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产品数据管理、EBOM到MBOM的转换和重构以及 基于PDM的飞机结构件的工艺模型、工艺信息、NC程序、质量信息和更改跟踪等信息的集成管理。

成飞将在20多年持续不断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公司实际,用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技术改造航空制造业。扎扎实实推进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和工程化,使飞机设计制造的数字化率、信息集成度及企业的网络化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航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使其适应小批量、性能和质量要求更高的现代市场需要,提高航空工业市场反应能力。成飞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使成飞的“优质、准时、低成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得到落实,并实现航空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公司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实力。

结束语:通过对成飞企业信息化案例的回顾和思考,我们深刻认识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创新,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适用方法,加强企业IT应用管理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让我们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速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企业的跨越发展。

篇2: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

深入推进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建设工作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5月,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6家高职院校、16家中职学校、50家企业单位、7家科研院所、协会单位,组建了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加强校校、校企和校行合作,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资源

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创办具有教学、科研、开发、服务、信息咨询等功能的职业教育集团,打造江苏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品牌。

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增至104家。在近三年的工作中,集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之路,合作途径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氛围不断浓郁,集团化办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建设,巩固集团运行能力

集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分会等机构。理事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业与就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对专业建设、创业与就业等集团专项工作开展研究与指导。

为进一步完善集团的组织架构,提高集团工作的针对性、务实性。2011年,筹备成立了以汽车工程、路桥工程、轮机工程技术、港航机械工程、现代物流、航海技术、筑路机械工程、船舶工程等8个以交通运输主干专业群为基础的专业分会,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评价等集团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以‚常务理事会为中心,专门委员会为指导,专业分会为基础‛的集团组织运行机制。

同时,为密切集团成员单位的联系,保证集团工作顺利开展,集团在各理事单位配备了一名联络员,建立了集团联络员队伍。联络员队伍的建设以及联络沟通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成员单位之间及时加强联系、沟通信息,更好地服务理事会决策,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突出重点工作,推进校政行企融合

(1)成立“南京交通高职教育联合体”,校政企联合培养“大交通”复合型人才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重

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2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高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和办学效益,依托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平台,在江苏省教育厅、交通运输厅的统筹指导下,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南京地区交通运输类高职院和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外运有限公司、南京航姆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单位,联合组建成立了‚南京交通高职教育联合体‛,由交通运输厅、各成员学校、成员企业单位领导共同组成教育联合体理事会,初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为主的办学体制。联合体以交通物流、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为试点,创新实施公铁水‚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江苏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快速发展对‚大交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成立“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促进科研资源融合

2011年5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主申报单位,联合了职教集团多家成员单位,向江苏省教育厅申报的‚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获准 立项。‚中心‛促进了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在科研资源上的共享,发挥了集团内高职院校在交通节能减排领域的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及技术培训方面的作用,为集团内高职院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优化科技研究体系提供了创新路径。

(3)开展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专项调研,引导职业教育与交通运输行业协调发展

为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江苏省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做 3

好江苏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职教集团协助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了面向全省交通运输职业院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专项调研工作,并开展全省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 置与行业发展契合度的调研工作。

由职教集团秘书处完成《江苏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契合度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为进一步引导交通职业院校科学设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快交通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凸显了职教集团服务行业的功能。

(4)巩固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校企联动 集团各成员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继续深化‚柳工班‛、‚地铁学院‛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改革与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集团各企业成员单位积极接纳学生开展认识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指导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由集团理事长单位主办的‚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2010、2011年秋季人才供需招聘会‛,为集团企业和院校搭建人才才供需桥梁,促进企业与学校互利共赢。

(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目标,在集团现有双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校企置换的师资培训和交流机制,实现教师、工程师或能工巧匠的双向兼职,优化学校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优化企业技术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南

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提供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在30多家集团企业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域聘请30多名专家作为学院校外教学质量督导员,对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有效推进了校企各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三、抓好四项工作,加强集团能力建设

(1)积极吸纳集团新成员

当前,江苏交通行业急需铁路、航空、港口、城市客运、交通物流、船舶检验、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为增强集团化办学服务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能力,打造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品牌,促进路桥建设与养护、港口航道建设与养护、运载工具、航海、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民航服务、交通物流等交通主干专业群建设,集团积极吸纳对上述专业建设至关重要的企业、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加入职教集团。三年来,集团新发展了雅高巴士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等25家成员单位,使集团的成员单位由79家增加到104家。

(2)组织开展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

集团成员学校充分发挥专业、师资、设备、技能鉴定、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行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集团成员学校面向社会开展交通工

程基桩检测人员培训、船员培训、汽车驾驶、汽车维修、交通执法等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达7万人次;协助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了‚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全民体验活动‛、‚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交通运输职工‚安康杯‛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多项大型活动,有效提升了集团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3)开展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试点研究工作

为推动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衔接沟通,集团理事长单位组织召开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工作会议,全省14家交通运输类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24位中心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并修订了江苏中等职业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目录,讨论并初步制订了交通运输类专业新课程及汽车专业技能竞赛培训方案,落实了教育部新颁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工作安排,落实了中高职在教育资源共享、专业建设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措施。

(4)组织开展职教集团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

围绕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等内容,集团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了各类课题的系统研究工作。由理事长单位牵头、相关成员学校联合申报的‚建立服务‘大交通’的高职教育联合体实施方案研究‛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重点课题(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专项)立项,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南京交通高职教育联合体‛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推广应用价值。

四、总结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若干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成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企业和学校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推进行业岗位标准、就业准入的融通,增强学生在区域内就业的能力。同时,‚十二五‛时期 6

也是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率先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国家战略、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是交通行业的发展,都为江苏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篇3: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

一、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背景

在传统经费报销流程中, 经费报销员工奔波于各级领导所在的办公室, 如果一位领导不在, 后续的依次签字进度就要受到影响, 形成迟缓。不仅如此, 在组织结构健全的大型集团企业中, 事物繁忙的各级领导不可能在办公室中等待单据的到来, 员工也不便在领导办公室中等候, 员工为了一条单据的审批往返领导办公室多次, 待所有领导审批结束后, 又要拿着经费报销单据排队等候会计一一审核票据, 在一个简单的日常经费报销流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在预算执行控制上, 各领导只能定期到财务部门查询经费情况, 不能实时准确的掌握预算执行情况, 对经费的审批控制手段滞后。

综上所述, 传统经费报销存在这些弊病:第一, 员工经费报销时间长, 员工单据填写繁琐, 多次找各领导审批, 并直接到财务取款, 占用大量有效工作时间。第二, 单据审批占用领导大量时间, 审批领导需要分析收支事项和审批流程是否合规, 支出是否在预算内, 领导的日常事项经常会被经费报销签字动作干扰。第三, 财务工作量巨大, 财务部门既要审核原始票据, 又要复核经费报销审批签字是否齐全, 为每一笔经费报销业务手工录入凭证。除此之外, 还要协助各部门查看预算执行情况, 手工编制各类报表。第四, 现金占用量大、资本成本高, 在传统银行支付方式下, 企业需在基本账户中保留大量现金满足日常运营开支, 大量借款的发生也占用大量资金, 影响资本成本。第五, 预算控制滞后, 审批领导不能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 审批控制严重滞后, 对经费超支控制力度不够。

以上各种问题的存在, 表明了实施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 中航工业集团实施了经费预算管理系统。

二、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内涵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部历来重视财务管理提升建设, 为解决原有管理模式存在的种种问题, 通过研究并结合现状, 决定通过开发总部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为促进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同时, 制定了系统的总体目标:总部在原有的基础上, 梳理经费管理业务流程, 从实际业务和信息化需求出发, 建立全面全员、管理集中、分工合作、反映及时的一体化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以提高集团总部预算管理水平、方便全员经费报销、提高全员工作效率为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方向, 以经费内部控制、效益管理为重点, 以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为基础, 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体制, 充分优化人员经费报销流程。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出现将彻底解决传统经费预算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以企业经费管理为核心, 围绕费用申请、业务审批、费用控制、凭证生成、网银支付, 通过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衔接从而实现从预算到核算的闭环管理, 实现费用经费报销电子化、业务流程显性化、预算支出透明化, 提高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 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 预算控制

通过账务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实时比对实现经费预算管理的预算控制。系统整合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评等预算管理功能, 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通过资金预算, 帮助企业合理有效控制借款的发生, 保证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通过费用预算, 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降低企业总体运营成本;预算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询统计功能实时查询到每个单位或每个项目的预算指标完成数, 监控实际成本的支出情况, 找出偏离预算的误差,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确保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之内, 同时为下一年预算的制定积累经验。预算的自动控制使管理者的审批更关注于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和预算的执行, 有效优化公司的控制环境。

(二) 网上借款及经费报销管理

系统的业务范围包含差旅费借款报销、会议费借款报销、招待费借款报销、资料费借款报销、福利费报销、其他类型借款报销等, 基本涵盖了企事业单位所有的日常借款经费报销业务。对于各单位不同的差旅费补贴规则、出差类型等还可以在系统中灵活设置, 适应不同单位的经费预算管理规定。

(三) 综合查询分析

系统支持多维度全方位综合信息查询, 通过系统权限设定, 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历史业务记录和状态以及其他权限范围内的业务信息。通过和预算模块的链接, 领导可以随时查询在不同组织层面的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 因而形成的对比分析并直接从所关注的图表数据中层层穿透, 到达最底层基础数据的查询。系统提供各种管理报表 (如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同期实际费用对比分析表、部门绩效考核表、费用执行情况表等) , 除此以外, 还提供了报表自定义功能, 以方便企业进行灵活管理, 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四) 实时对接核算账套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了与当前主流财务产品账务系统的接口, 通过接口, 将经费预算管理中的账务数据直接传递到账务系统中, 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经费预算管理系统提供凭证信息、科目信息比对功能, 保障信息准确、维护方便。

三、经费预算管理系统流程

集团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将集团财务经费报销制度与规定融入到经费报销审批流程中, 通过严密的系统设计使经费报销流程更加规范化、显性化, 大大减少了人为核对审批流程的时间, 避免了由于人为疏忽导致流程的不规范, 并对经费报销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优化, 各环节处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一) 员工填单

和传统的填写单据的方式相比, 网络条件下的单据填写显得更为简便和高效。对于员工相对固定的信息如部门、账户等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默认, 同时员工填写的单据类型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的进行设计, 其扩展性可以轻松的满足不同背景下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二) 领导审批

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灵活的定义工作流, 并能够动态地对审批流程进行控制。单据提交后会在系统中通过待办提醒方式向后续环节进行自动通知。领导可以及时响应来完成审批工作。审批领导无需担心单据是否该自己审批, 系统通过预设, 会自动进行判断。

(三) 财务审核

系统通过对单据模板的设定使得财务审核变得简单易行, 审核会计仅需要简单地进行核对系统自动计算的结果即可审核通过。

(四) 自动生成凭证

系统提供了凭证生成规则的配置界面, 通过业务单据与凭证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条件编辑, 财务人员可以实现对审批完成的业务单据直接生成凭证的操作。由于借款、经费报销的业务越来越多, 而日常经费报销的费用都是重复繁杂的费用, 势必造成财务凭证制单的工作量过大。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凭证的自动生成功能, 极大地解放了财务人员凭证制单的工作强度。

(五) 网银支付

通过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网银对账管理, 公司的支付业务能力会有极其显著的提高。通过经费预算管理借款及经费报销等业务获取准确的付款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批量处理可以轻松地生成网络银行所需要的接口文件, 并传递到网络银行系统中。网银对账模块的使用, 使得公司的付款业务实现了快速及时响应。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与账务系统的无缝衔接, 实现了两系统间数据交换的畅通无阻, 为集团预算管理控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目前集团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已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控制, 有效防止预算超支现象的发生, 并为各级领导分析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推动集团预算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实施效果

(一) 为集团创造利润的经济效益测算

1. 资金占用成本的节约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的集成, 使得付款更加高效便捷, 大大减少了日常经营现金的持有量。在充分利用信用卡免息期进行借款的情况下, 还可以缩短借款资金的占用周期,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成本, 推动集团EVA的提高。

2. 经费报销及审批业务时间成本的节约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推行, 将大大节约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经费预算管理大大简化了员工的经费报销过程。

3. 财务审核、付款时间成本的节约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大量的系统计算和标准设置, 极大地简化了审核工作量。审核时不需要再去核对审批流程、计算补贴等复杂的操作, 凭证也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 会计人员平均每单可以节约近5分钟的审核时间, 大大释放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使得财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报告及财务分析中, 有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使得付款操作更加自动化、简单化, 同时也保证了付款金额的准确性, 避免人为失误导致付款金额的错误, 缩短了付款到账的周期。

(二) 为集团带来的间接效益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在为集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为集团整体的经营管理带来了间接效益,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形象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极大地拉近了财务人员和员工之间的距离。作为财务面向员工的门户, 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财务在企业中的形象。同时,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作为国内领先的财务系统, 会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员工满意度

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 方便了员工经费报销, 缩短了经费报销周期。这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 也提升了财务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

3. 财务工作透明化

实施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后, 财务从审核、入账到付款的整个流程均透明地展示在员工面前, 财务对单据所做的任何调整和审核修改均可以实时地回馈到员工那里。这种透明的流程和业务处理模式, 使得员工不再担心自己是否可以及时收到经费报销款, 以及反复琢磨为什么经费报销金额和最后的支付金额存在差异。

4. 财务信息质量成本

传统的经费报销模式存在巨大的信息质量成本。由于员工填写的经费报销单据中存在大量的管理信息, 以及计算过程中靠手工填写的数据出现错误的几率很高, 这使得后期财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核实数据并更正。经费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在系统中预设的方式, 员工填写单据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选择, 很多计算会在系统中自动完成。这样使得出错的几率大大降低。

5. 计划控制

由于所有的单据审批均通过经费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和以前相比, 实现资金计划的控制变得格外轻松, 在传统模式下, 手工的签字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同时又无法及时获得资金计划余额的数据, 这使得资金计划控制成为一纸空谈。

6. 财务业务管理

篇4:中航一集团:精心培育集团文化

中航一集团的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提高认识阶段。集团成立后,党组就提出了开展集团文化建设的任务,并把提高认识的任务交给了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按照党组的要求开展了学习、研讨、宣传、培训工作。集团原来的《航空政工研究》杂志改名为《航空人》,拓展宣传内容,增加了企业文化的宣传;原西飞公司主办的《企望》,提升为集团杂志,并更名为《企业文化纵横》;集团的报纸也大力开展了企业文化知识的宣传。此外,还邀请了企业文化专家进行讲授,开展了有关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集团公司和下属单位的干部职工增进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集团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是设计框架阶段。要想搞好集团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集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企业管理过程。没有整体上和战略上的思维,没有规划,往往就会零敲碎打,甚至造成重复建设、成本过高、收益过低、企业无法接受的后果。为此,中航一集团首先进行了集团文化建设框架的设计。在设计思想中,特别强调突出集团特色,提出了以“质量文化、型号攻坚、一流环境、VI推进、集团信誉”为贯彻实施渠道的建设纲要,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设计。

三是贯彻实施阶段。理念是集团文化的核心、灵魂。只有在理念的旗帜下建设团队,才能取得集团文化建设的特有效果。在广泛征求集团各单位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集团理念:“航空报国,追求第一”。集团公司下发了文件,开展了集团理念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经过仔细分析航空工业的特点,确定了以质量文化作为集团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我国的航空工业企业很早就提出了“质量是生命”这个口号。航空产品的质量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容不得丝毫偏差和缺陷,否则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质量工作一直是航空工业的重点工作。集团文化建设从质量文化入手,一下就引起了集团各个层次的关注和赞同,认为抓到了点子上。之后,一个时期一个重点,每个重点都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取得了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集团文化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拚搏,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重点型号任务的强大精神力量。中航一集团认为,领导高度重视是集团文化建设取得成果的关键。党组成员身先士卒,努力学习企业文化理论,认真研讨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在每年年初的企业工作会议上,都要部署集团文化建设的任务。集团下属单位建立了党政工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保证了集团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在设计集团文化建设方案时,中航一集团把握了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是准确定位原则。集团文化应该高于集团下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应是大集团战略的灵魂和精神基础。集团文化应该在突出整个集团共性文化的同时,为下属各单位留有个性文化发展的空间。

第二是可操作性原则。集团文化建设的方案,必须含有可以实施、可以检查的具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实现确定的目标。

第三是见效原则。集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首战必胜、尽快见效的原则。如果长期见不到成效,就会影响干部职工的信心。

篇5: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各项工作最终要由班组来具体实施。近年来,我矿在班组管理上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矿的这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抓好“兵头将尾”,重在提高素质

我矿现有在岗职工3880人,共有班组141个,其中采掘52个、井

下辅助41个、地面48个。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我矿党政工深切认识到:班组长不仅是企业基层的业务技术骨干,也是班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企业的生产任务、安全管理、员工考核和思想工作都要靠班组长来组织落实;班组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积极性,对搞好班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矿十分注重班组长的队伍建设。一是注重班组长的文化知识培训,鼓励和支持班组长学文化、学技术。在2001年至2003年,我矿与市煤炭工业学校联合举办了班组长中专班,经过三年紧张的学习,129名班组长顺利毕业,取得了中专文凭。近几年来,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函授学习等形式,班组长的文化素质又有了明显提高,全部达到了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水平,部分班组长还取得了大专文凭。二是注重班组长的学习、交流,提高业务素质。从1996年开始,我矿把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定为班长节,利用节假日组织班组长外出学习考察和观光旅游,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开阔班组长视野。同时,在矿内利用班组长座谈会、班组长论坛等形式,为班组长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今年4月20日举办的班组长座谈会上,矿长、副矿长、矿工会主席、安全处长皆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矿各基层单位的20多个班组长代表踊跃发言。6月22日,我矿又举办了首届班组长论坛,来自各单位的8名优秀班组长在论坛上介绍了他们在班组管理上的经验和做法,深受广大班组长的好评。近几年,矿职工学校每年都举办两期班组长培训班,学习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企业形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班组长队伍素质,为做好搞好班组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兵头将尾”,重在发挥积极性。

班组长不仅是一线干部职工的直接领导和单位上层领导的重要助手,是带领干部职工完成各项任务的一线指挥员和战斗员。一个单位各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兵头将尾的作用发挥如何。近年来,围绕发挥班组长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每年评选10佳班组长,并予以表彰。矿每季度评选的有突出贡献人员中,班组长始终占30左右。在工资分配上,我矿明确规定,班组长的工资最高可达到班组平均工资的1.6倍,在奖金分配上重点向班组长倾斜。近年来,我矿不仅注重将那些德才兼备、有较高群众基础和管理能力的技术骨干充实到班组长队伍中,同时注重从班组长中培养和选拔干部,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班组长走上了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岗位。在现有的各采掘区队及生产辅助单位的科区长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班组长的岗位上提拔上来的。比如全国煤炭系统十佳掘进区队长黄辉、江苏省优秀区队长刘俊,之前都是连续多年的优秀班组长。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6月22日召开的班组长论坛上,许多班组长动情地说:“近年来,矿给了我们很多荣誉和待遇,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地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关心和厚爱。”

三、推进班组建设,重在落实机制

近年来,我矿党政以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打造品牌职工队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班组建设。每年制定班组建设规划,从班组管理、创业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权台煤矿班组管理规定》、《最佳班组和优秀班长评选规定》文件,进一步规范全矿的班组管理。各班组成立由班组长和生产骨干组成的班委会,班委会不仅要团结带领职工克服困难,完成本班组任务,对本班组的重要事项,班委会也要集体研究决定。深入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引导他们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创新思维和集体的智慧,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矿将运搬工区煤车班作为班组建设科学管理的领头羊,经过组织创建和班组的努力,这个班率先建立了班组创新工作研究室,几年来的不断创新,先后为矿节约资金几百万元。2002年该班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年文明示范岗”,2004年被省评为“学习型班组”,2005年省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连续六年被获得集团公司和市“文明班组”及“红旗班组”等光荣称号。我矿采掘进一区某某班、掘进三区某某班、机电科大井服务中心等单位分别被市评为“红旗班组”,以上班组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我矿班组管理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为拓展班组管理建设工作再创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6:参观中航集团材料科学研究院有感

今天有幸在杨书记,高老师和延导、张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航集团材料研究院,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身处迷茫大二时期的材料专业学生,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和鼓舞。

惊喜从进门开始,一进门抬头就是器宇轩昂的八个大字“材通穹宇,料定天下”。其中既暗含材料二字,又将材料这一学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一笔囊括,不可谓不豪迈,不可谓不大气。而之后的展厅参观则彻底将我带入五彩斑斓的材料世界里。展厅一共分为四个板块,其中的“创新之源”和“发展之路”两个板块让我印象最深刻。在创新之源板块中,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了材料的魅力,高温合金锭,高性能铝合金,特种橡胶及密封剂材料、涂料,复合材料等等美丽的名字就那样跃入我的眼中,带来的有震撼更多的则是惊喜。我第一次知道了材料世界的涵盖之广,看着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听学长诉说着当他们知道一场辛苦是为2008年奥运火炬而忙时的巨大惊喜,我的心在雀跃,我向往这种快乐,憧憬那种繁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这一领域,追随前人的脚步,为这块土地浇水施肥,为这面墙添砖加瓦„„但震撼远不仅于此,几步间,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本本久经时间浸润但仍氤氲着书香的著作。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其中的一本,娟秀的印刷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仿佛在将材料科学的奥妙娓娓道来。现在的我学识太过浅薄,并不能读懂那些智慧的结晶,但我会努力为自己加上双鳍,让自己有机会可以尽情遨游在这知识的海洋里。而之后的发展之路板块中,更是让我有幸见到了621所一路走来的那份艰辛,听着学长自豪的介绍他们未来三年目标是营业额翻三番从三亿涨到三十亿的时候,我由衷的为621所蓬勃积极的企业精神所折服!

展厅之旅结束后,我们又向工作区出发。我们一共参观了低频和高频两个撞击工作区,前者又包括静态和动态两部分。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机器。经学长介绍我知道了这些机器之中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并且都价值不菲。林立的机器看起来又笨又重,但是技术人员输入的指令却宛如一根优雅的指挥棒,将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合理搭配,谱出一曲独属于621研究所的美丽赞歌。

篇7:中航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信息

一、公司简介

中航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QINGAN GROUP CO.,LTD),简称中航工业庆安,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坐落于古代典雅与现代韵味结合的古城西安,是我国“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7.1万平方米,是我国唯一集航空机载武器装备、飞行器操纵控制系统(装置)两大专业优势为一体的机载设备研制、生产企业。

中航工业庆安先后荣获航空报国重大贡献单位、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某工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重大奖项;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79项,获得各项专利93项。

中航工业庆安现有研究员级职称50余人,高级职称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余人,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1人,特级技术专家6人,一级技术专家10人,首席技能专家3人,特级技能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人8,陕西省技术能手7人,陕西省首席技师2人。

中航工业庆安主要承担航空航天机载设备系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已形成以飞行器控制、武器(发射)操纵系统及装置为主导的航空产品体系。其中防务产品包括机械、液压、气动、电子、电气装置及控制系统;民用航空转包产品有飞机飞控、电源、机轮刹车、起落架收放等系统用零件、组件。非航空领域主要从事各型空调压缩机的研制和生产。

中航工业庆安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排名第30名)及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通过了GJB9100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C国际航空航天质量认证和无损检测、焊接等专业NADCAP认证。设有航空产品、制冷设备、检测技术三个研究所;建有国家一级计量中心、国家一级理化试验室、航空系统西北地区环境试验中心,可进行产品的气候环境和机械环境试验;在复杂壳体、精密齿轮、大型框架、各类液压阀、大导程多头螺旋轨道等零件加工、液压密封和特种锻铸造、焊接、热表处理等技术领域都有独特的技术诀窍。

中航工业庆安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庆安制冷工业园,具备年产各型空调压缩机500余万台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空调压缩机研制、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在西安经济开发区建设了民用航空液压操纵产品转包生产厂区,先后与GE-AS、GOODRICH、EATON、MOOG等多家世界航空机载设备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航工业庆安将秉承“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

创新超越”的理念,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核心技术突出、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中国优秀的飞机附件供应商。

二、招聘专业

1.博士:(博士实行协议工资,提供很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供福利住房)

液压传动与流体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嵌入式应用与开发。

2.硕士:

机械设计及理论、液压传动与流体、机械电子工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及机械、电机与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飞行器设计、可靠性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本科:

机械设计、液压传动与流体、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人机与环境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三、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628号 联系方式:029-84635174、84635529 传

篇8:全市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市政府办公室今天专门召开全市政务信息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政府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信息工作效果的密切关注和对信息水平提高的殷切期望,令大家深受鼓舞。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会议,和同行们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与会领导和同志们暂时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相聚一堂,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为信息工作“加油充电”,很有必要,也很难得。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将会为提升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再出新成绩、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衷心祝愿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做到开局良好、中盘走好、收官完好。

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是宣传介绍机关工作成果、创新举措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机关部门良好工作作风,提升部门形象的最佳窗口。近年来,我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突出重点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创新机制、畅通网络、严格奖惩,不断提高信息采编报送的数量和质量,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共在我单位官方网站发布各类信息1000余条。同时捕捉亮点信息,撰写《信息》专刊,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省级部门供稿。2017年,我市信息工作获得全省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单位的信息工作在全市也位居前列,荣获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我也被授予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优质载体。一年来,委机关在管好用好我单位门户网站上下功夫,坚持守住底线与创新发展并重,加快把我单位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的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平台。在创新发展方面,勇于创新技术和模式。遵循多媒体、多渠道的传播规律,紧跟互联网发展节奏,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技术,传播网站内容,加强应用服务,方便群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

二是扩大公开范围。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细化深化现有政府信息公开项目的同时,重点做好行政权力清单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信息“五公开”。在决策公开上,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向社会公布草案、决策后公开议定事项和相关文件。在执行公开上,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在管理公开上,继续做好全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公开工作,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服务公开上,编制发布办事指南,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提供公开服务的公开。在结果公开上,主动公开重大决策、重要政策落实情况。

三是提高公开质量。丰富便民服务内容。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增加便民服务信息,积极为公众生活提供方便快 2 捷的信息服务。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在发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时,同步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把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取向、主要内容讲清楚,吧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关系讲明白。积极回应热点关切。对涉及本单位的重大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依法按程序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客观事实,并根据时间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布动态信息,表明政府态度。对社会上出现的可能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和谐稳定的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及时予以澄清,正确引导舆论。提高实效和质量。强化信息更新,在第一时间发布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政策等权威信息,并对内容更新没有保障的栏目及时、主动予以归并或关闭;坚持质量第一,对拟发布的信息严格审核,切实把好政治关、法律关、保密关和文字关,确保不出现政治错误、不违反保密法等法律法规,没有错字错句等文字纰漏。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工作协调机制。委机关确定一名人员专门负责,建立每周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政府公开工作,统筹各县区局和委直属各单位向公开载体提供信息。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规范信息报送、保密审查、编辑把关等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安全、高效运行。二是建立信息联动发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集群效应,对上级政府或部门发布的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政策信息进行及时转载、链接。加强门户网站与报刊、杂志、广播、电 3 视等媒体合作,强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应用服务,充分利用及时通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协同发布政府信息,努力提高政府信息传播能力。三是建立考核机制。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手段,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认真组织考评工作,坚持日常检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县区局、委直属各单位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增强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上一篇:语文考试纲要下一篇: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