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2024-04-10

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共12篇)

篇1: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即将结束,一年来,分局为给团场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地利用环境,杜绝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坚持立足团场实际情况,结合团场土地违法案件发生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的力度,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现将今年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夯实分局执法监察工

作人员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为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和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分局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坚持秋冬际每个月不少于一次动态巡查,春夏季每月不少于2次动态巡查的巡查标准。巡查中对容易发生违法行为的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对一般区域坚持走到看到问到,有效预防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每次巡查,安排2人以上巡查人员进行,巡查区域范围也达到了上级的要求,截止目前,分局已进行动态巡查16次。

三、充分利用团连两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在巡查中要坚持与连队领导和国土资源局协管员联系沟通,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和工作建议,为他们传达新的土地管理政策,随时掌握全团土地管理利用情况,有效预防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安排专人负责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业务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实事求是,记录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结果,向上级作巡查结果汇报。每个月按时上报土地执法监察报表,每季度进行土地违法违规形势分析。定期查看群众举报箱,接受职工群众的咨询和举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登记并向分局领导汇报,将土地纠纷等在基层圆满解救,全年没有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和群众因土地问题上访的事件发生。

五、坚持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与建设用地跟踪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建设项目用地跟踪管理的力度。

今年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形势虽然比较好,但土地执法监察是分局工作的一个重点,任何时间都切不可马虎大意,在今后的工作中,分局将一如既往,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同其他分局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继续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争取更大的胜利。

篇2: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一、201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三定”方案,构建“大城管”格局

紧紧围绕文明和谐城管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大城管”管理模式。落实了“三定”方案,明确我局职责,细化职能科室,充实了执法队伍,“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

(二)服务县城大创建,市容市貌新改善

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组织开展水湖公园整治、城西市场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废品收购点整治以及渣土整治等行动,综合治理各类影响市容秩序的突出问题;

在县城试点开展市容网格化管理,将新招考的20名大学生执法队员充实到网格,提升了市容环卫的管理水平。

(三)农环整治力度大,乡村环境有提高

召开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重点、难点;

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检查评委库,成立暗访小组,加大考评、暗访频率和力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规范执法全面铺开,查违工作成效明显

继续实行“五加二、白加黑”的网格化分片巡查,查处违法建设212宗,制止、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简易搭建27452平方米,制止存量违法建设装修39起,有力遏制了违法建设势头。

(五)抓好民生工程,生活垃圾科学填埋

北城垃圾填埋场已于今年7月份启用,并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等级评定验收,达到一级填埋场标准。县城垃圾填埋场正在按照合同进度推进。

(六)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办理提案、议案

今年共办理各类信访件、热线电话86件,做到件件有回音;

承办政协委员提案16件,人大建议1件,满意率100%。

(七)加强窗口工作,提升服务效能

明确政务中心进驻窗口的分管领导、首席代表,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截止目前,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743件。

(八)紧扣中心抓工作,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各项任务

主要有:积极配合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做到了创建积极、迎检有序;

保障了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社会治安和市容环境整洁。

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我们将以“巩固、创新、服务”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城管及“大城管”管理模式,着力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强化城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推动县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城市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突出执法业务和法律法规学习两个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技能培训,促进执法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城管工作良好氛围

运用城管微博、政府网站、局网站等现代信息载体和宣传栏等传统方式进行工作动态、城管形象、行政执法法规宣传。

(三)建立数字城管,创造城市管理新模式

借鉴其它县区做法,建议我县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构建起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参与、市民互动的“大城管”格局。

(四)继续加强市容环卫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继续加强户外广告、建筑弃土、占道经营和城市“牛皮癣”治理力度;

完善环境卫生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大对县城环卫公司的考核力度。

(五)借鉴先进做法,深入推进农环综合整治工作

积极借鉴巢湖市做法,提高县农村环境建设办公室的级别,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完善管理、执法、考核和问责机制,提高督查调度能力。

(六)进一步加大力度,抓好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建立查违长效机制,实施“堵”“疏”结合。继续依法打击违法建设,做到违法建设“零增长”;

逐步消化存量违法建设,还县城一个良好的建设大环境。

(七)进一步完善垃圾填埋场工作,确保生活垃圾科学处理

加强对县城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监督和跟进,争取早日投入使用。继续完善北城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设施,加强填埋场工作人员培训,使垃圾填埋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三、对县城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南部设立城管分局,加强我县南部市容环卫工作

我县南部的世纪金源、恒大等楼盘社区已经容纳了近50万人口,仅靠乡镇、开发区分局的力量,无法有力的推进南部的城市管理工作,建议在县城南部设立分局,专门负责南部渣土、广告等查处以及市容环卫的监督考核。

(二)设立专项农环资金,对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行以奖代补

建议参照周边县市先进做法,设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奖补资金,各乡镇每运送1吨垃圾到北城垃圾填埋场给予30元左右的奖补,确保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正常运转。

(三)整合部门职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3:基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探析

1 加强主观方面的认识

1.1 加强基层部门执法人员的执行力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是一份严肃的法律文书, 违法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实践中, 有许多违法当事人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理睬。申请法院执行的案件, 往往不了了之, 特别是涉及到拆除违法建筑物的案件, 更是如此。也有的是执法人员碍于人情面子, 或者是为了减少麻烦, 怕得罪人,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究其根本原因, 是执法人员法律信念不坚定, 没有法律至上的观念, 导致土地执法难以到位。再好的法律, 再好的决策, 如果没有执行力, 那就是个“空壳”。所以加强执行力培训, 特别是基层一线人员的执行力培训很关键。

1.2 加强土地联合执法力度

为了适应土地执法新常态, 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土地联合执法文件, 以“政府挂帅、国土牵头、部门联动”为原则, 建立由国土、财政、公安、纪检监察、发改、住建、环保、工商、供水、供电等单位参加的会议联席制度, 形成执法合力, 协调解决在国土资源执法中相互协作和在案件移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运作中, 其他部门和单位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诿, 不予配合, 致使国土部门在查处违法用地中孤军奋战。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事, 与己无关。处理人是得罪人的事, 都不想沾。最后导致县级政府出台的文件无法落实, 形似一纸空文。

不可否认, 多部门执法能够解决许多法律程序上相衔接的问题, 比如一宗违法占用耕地超过0.67 hm2, 既要受到行政处罚, 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如何联合好各部门, 杜绝孤军奋战, 就像如何踢好足球一样, 要有团队意识。既然联合执法, 共同承担责任, 就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 沟通好一切事务, 真正使联合执法发挥出效果!

2 要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相关人员法律意识

各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在当前条件下, 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宣讲团、宣传手册以及村一级文化站等宣传平台, 让广大群众了解当前我国土地国情国策、法律法规,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遵纪守法,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例如, 违法当事人对县级国土部门做出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不闻不问, 拒不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和停止违法行为;乡村两级干部长期以来划分宅基地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去做, 随意卖宅基地, 还有些村, 前任干部规划一片宅基后, 现任干部又规划一片, 不制定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致使个人宅基之间出现矛盾, 引起土地纠纷。这就要求国土部门尽快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方式, 不断提高群众的土地法律意识。

3 改进现行法律部分条款与制度

3.1 改进法律条款, 增强法律条文的现实性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近几年执法检查中, 村集体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非法转让宅基地的行为很多, 在追究法律责任时, 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 显然对以上违法者没有任何警示作用, 不能有效遏制违法占地势头。

3.2 制度上的改进, 权责要对应

土地违法案件“既要处理事, 又要处理人”, 追究问责的对象大多是村干部, 而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默认甚至背后支持的决策者, 却几乎未被追究问责。建议在对违法行为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追究问责的同时,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对基层党委政府的决策者实施党政一体化问责。特别是在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中增加乡 (镇) 一级问责, 开展由地市级领导约谈乡 (镇) 一级党政领导督察。

4 加强巡查是关键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发现、制止、报告、和查处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10〕78号) 要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实行“零报告”制度, 对重大、突发行为实行“专项报告”制度, 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总体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报告工作的意见) 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0〕58号) 对3项报告制度进一步给予明确。“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的核心是“早”, 所以说早发现违法用地是关键。而落实好巡查制度又是“早发现”的关键。

5 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追究相结合

在实践中过多注重行政处罚, 而刑事追究很大程度上落实不到位。所以要增强土地执法的威慑力, 就要严格追究土地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主体大多是企业法人, 他们是社会的主体, 具有代表性, 能够起到“处理一个, 震慑一方”的效果。同时, 案件的行政处罚标准要与被处罚单位占地面积成正比, 而不应当只依照占用土地类型来定性处罚标准, 就能更进一步使违法用地单位或者个体在占用土地时谨慎考虑, 提高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意识。

6 要发挥土地执法监察的反馈

篇4:浅析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工作

【关键词】基层土地管理;执法难;对策

【Abstract】From global and local planning conflict led local protection phenomenon, difficult to find violations, illegal ways to diversify, protect the weak awareness of farmers' l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re are omissions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to be improved grassroots land management law enforcement difficult problem analysis, an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fully mobilize all sectors to work together to strengthen the farmers' land conservation education,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verse local misconceptions and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Grassroots land management;Law enforcement difficult;Countermeasure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为保证粮食安全,解决建设用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政策。

1. 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基本情况

1.1整体与局部的规划冲突导致地方保护现象出现。 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土地资源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土地管理难的基本原因。在国家整体的、长远的土地规划确定后,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局部规划与当前规划,因此在实际过程中长远的与当前的,整体的与局部的规划出现了矛盾。当地政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土地管理部门对涉及土地使用的项目放行,加强服务意识,使得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来自地方保护与行政干预方面的阻力,造成了基层土地管理和执法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1.2违法行为不易发现,违法方式多样化。 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的不断加强,违法行为逐渐从地上转到地下,如非法买卖土地、非法批地、非法转让集体土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等行为。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不易被发现。特别是一些地方招商引资、政绩形象工程等都隐藏在政绩工程的背后,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将法律规定形式化、违法行为隐藏化、土地管理空白化。违法方式的多样化也使执法人员在辨别违法行为时遇到困难,出现了以租代征、明租暗征、老城新建、扩建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规避占用基本农田报国务院审批和违规下放规划审批权,拆分项目化整为零报批用地等多种形式,造成土地管理失控于法律漏洞之外,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就目前法律赋予的权力很难找到和取得证据。

1.3农民保护土地意识薄弱。 由于国家在要求办理征地出让手续时有严格的审核、审批手续,部分基层干部为了躲避手续的办理,而非法将集体土地私自转让给开发使用或是承包人。部分农民只看到土地占用补偿费用或是使用土地的经济收入等眼前短期利益,使得农民或基层干部支持甚至纵容违法用地行为。农民保护土地意识薄弱,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利益的面前妥协退让,从而使执法人员很难发现土地问题,即便发现问题在进行管理时也会受到来自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阻力。

1.4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存在疏漏。 从土地管理执法体系、管理机制来看,基层土地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土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使得管理成效较低。同时相关制度法规规定的模糊,可操作性差,原则化过强,规定查处案件时间较长,再加上违法手段和工具较为先进等问题,导致违法行为被发现时已成事实,土地的破坏或非法使用已基本建成。违法者在收到执法者的书面停工通知后,仍继续施工,基层土地管理者由于没有办法通过强制手段阻止,所以管理失去力度与威信。如果涉及强制执行还要依法申请法律程序,时间拖延较长,给执法带来难度,同时也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再加上,违法当事人躲避工作人员,不协助配合工作进行,造成工作人员调查取证较难,管理被动。在惩治力度上,由于规定惩罚金额较小,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来说起不到威慑和以儆效尤的作用。

1.5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 首先,部分基层土地管理的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能力差,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还不完全了解,对国土资源管理、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等知识缺少学习和了解。土地执法人员制止违法占用土地时,经常会遇到暴力抗法的事件,导致执法者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办案过程中执法受阻,部分人员存在办案畏惧心理或缺失办案尺度,对涉及势力较强的案件畏首畏尾,不能依法办案。对于普通案件执法人员还存在不文明执法、不按法律程序执行,粗暴蛮横等行为,严重影响基层土地管理者的形象。其次,执法监督机构组成人员较少,管辖范围较大,巡查过程缺少法律化、科学化。

2. 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对策

2.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协同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处分办法、制度、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缩短办案时间、减化执行环节,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应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协作,如规划、建设、城管、环保、电力、供水、工商、税务等,全面管理和制衡违法使用土地的行为;与纪检监察、公安、法院、司法联合查处,实施违法行为联合问责,以法律法规、行政制度等形式增加对违法侵占土地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加大基层土地管理的力度。

2.2加强农民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增强保护土地意识。 对于土地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的农民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促进国家的土地政策与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从而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的正确认识,可以从长远性、全局性、生态发展等角度进行考虑,摒弃狭隘的、自私的、个人的经济利益观念,减少基层土地管理执法的难度。

2.3加强监督管理,扭转地方错误观念。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只重视地区经济发展而忽略土地保护,存在违法用地的行为和意识,一方面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从重处罚,避免来自地方保护和行政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应改变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标准,摆脱盲目追求经济目标的现象,加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软指标的考核力度、减少基层土地管理的阻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从国家发展出发,树立全局意识。

2.4加强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国土资源管理、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等知识进行学习,了解工作职责,提高责任意识,摒弃畏惧心理,把握办案尺度,避免不文明执法行为,将基层管理队伍统一化、专业化,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形象。稳定和配置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组织工作,使监督管理科学化、法律化。

3. 结论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具有数量有限、可持续使用、方向变更较难、经济供给稀缺等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加大了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土地的破坏,人类生产生存活动与土地资源出现了矛盾,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避免国家土地资产的流失,维护土地管理和土地市场的秩序,保护土地合理的使用,加强土地管理成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途径。我们需要从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从立法的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入手,从建立、健全完备而有效的机制、体制方面入手,从根本上全方位地解决。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19亿亩耕地红线,解决土地执法难问题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每个公民共同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曹秋平.湖南省农民违法占地建房及执法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5: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一、强化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为切实改善辖区道路交通环境,西湖大队根据交管局印发的《关于加强象山南路孺子路口交通秩序管理的工作措施》的统一部署,召开分管中队全体民警会议,要求中队以《工作措施》的要求为指导,确定中队负责干部、岗位民警,尽快开展象孺岗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层级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多措并举,加强路面违法管理

西湖一中队结合路口实际,多措并举加强路面违法管理。一是加强现场执法,要求民警以行人、非机动车管理为重点,重点查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不按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对路口附近的违法停车坚持严管严罚,有效改善路口交通秩序。二是加强非现场执法,充分利用数码相机拍照,重点查处机动车不按规定变道、占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全面开展执法管理,切实净化路口交通环境。

三、广泛宣传,营造和谐交通氛围

首先,大队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作用,深入宣传交通法律法规,联系相关媒体随警作战,跟踪报道象孺岗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同时,依托近期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造舆论,营造浓厚氛围,引导、警示群众文明出行。其次,大队组织分管中队民警深入孺子路、象山南路沿线的商家、酒店、社区开展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文明出行倡导书提醒周边群众遵纪守法,文明出行,取得良好效果。

四、文明执法,提升队伍执勤形象

篇6:土地,我们的根(土管系统)

演讲的题目是《土地,我们的根》。我自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土地与我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亲切感,我不敢说我能挑起振兴中华之大梁,但我深深地觉得我属于土地,我的事业扎根于土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中国这方热土养育了我们这群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中国土地,就是我们的根,我们就是中国土地大树上的绿叶。根深才能叶茂,正是汲取中国上下五千年沃土的营养,才造就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智慧、勇敢与善良;反之,也只有我们每片绿叶都充分制造养料,作为对根的回报,中国土地之树才会愈加壮大。

目前,我局正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平,相信在座每位非常熟悉这一名字,一个平凡的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却以不平凡的胸怀震撼着千千万万个人的心灵: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毛泽平,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为家乡尽快脱贫致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几十年来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不变;他始终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事事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身农村“三个代表”重要学习教育活动,累倒在访民情、办实事的岗位上。他的品德和行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不懈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毛泽平走了,但他敬业爱岗、埋头苦干;勤于学习、勇(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338.com查看)挑重担;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心系群众、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我想,不正是无数个像毛泽平一样以身报效土地之根的绿叶,才使中国土地之树生生不息吗?今

篇7: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我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依法规范土地管理行为,将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采取了多项举措,切实把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及时查处了破坏耕地和园地实施建设和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一、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开展以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咨询台、县领导电视讲话、短信群发、送法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好6.25土地宣传日活动,全面宣传国务院下发的15号令等土地相关法律条例,专门印发了全国土地日宣传册一万份分发到全县农户手中,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流动播放了《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一个月,增强干部群众依法使用土地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保障水平。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是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要任务。

1、配强了执法人员,夯实土地执法基础

去年,土地执法大队只有五名(三男二女)队员,又肩负局信访、综治、法规监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动态巡查的工作任务,任务多、压力大,现很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立和实行巡查责任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年共招聘12名土地执法监察协管员,配优配强执法监察队伍。为执法监察大队配备了手持GPS机、摄像机、等专门用于巡查工作的装备器材,购买一些锤子、铁锹等工具,现场制止非法占地行为。

2、强化学习,形成依法管地、用地意识

对参加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知识,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同时,抓好县、乡(镇)、村(组)三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相关部门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3、廉洁从政,创建国土资源局的新形象

把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硬任务来强化,切实形成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着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三、健全网络,合理划分巡查区域,强化执法人员工作职责

把真正热心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乡(镇)、村组有关同志吸收为执法监察信息员,通过采用村级推荐、中队和镇政府审核、县局审批的方法,共选聘了139名村级国土信息员。对其进行了七天的轮训,明确职责和掌握业务后开展工作,在各国土所门前及国土局门前设立举报信箱,专门开通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有记录登记,接受群众举报。

局统一划定巡查区域,落实巡查人员,努力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明确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明确县土地执法监察大队人员负责对县城规划区、城乡结合部实施每周至少二次全面的巡查,并加强对基层国土所巡查情况和效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基层国土所负责对所辖各行政村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动态巡查。对全局的土地执法人员分别落实个人的巡查区域,落实每个人的巡查责任。

四、建立违法案件周、月报告等制度。各乡(镇)国土所、土地执法大队巡查人员必须按照土地执法监察有关规定,将检查、巡查结果在每周、月底向局及时报告。报告及报表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规范,绝不能隐瞒问题,绝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

五、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

行文下发了《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等八项制度》,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国土所和县执法监察大队的重要指标。局依据《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强化监督检查。对在巡查中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其巡查责任区内土地违法发案率明显降低,形成违法事实、需要强制执行的土地违法案件明显减少的,应当予以奖励;对由于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造成一定后果,致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要追究巡查人员的直接责任,并依法依规给予责任人员相应的处罚和行政处分。

六、部门联动、严厉执法,把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1、部门联动,密切配合。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执法途径,加强国土监察和公、检、法、房地产、建设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发挥各自工作职能优势,形成全县整治违法用地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向政府呈报了《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和《土地管理突出问题约谈问责办法》两个文件,落实土地管理的县、乡、村三级共同责任,我县正式行文下发了《上犹县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形成了预防联合、执法联合、行政制约联合,加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联合乡(镇)政府和城建规划执法大队,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到快速处理违章

建筑上,力争把各种违法用地减少到最低限度。受理群众举报后,立即派人员前往现场依法调查取证,对正在实施违法建筑行为的要依法制止,当场下发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责令限期拆除新建违章建筑。对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抢建违章建筑,及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城建执法监察大队组织强制拆除。在每次组织拆除前,周密计划,确保了“拆违”工作万无一失。

2、突出重点,严格执法。今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专项行动,6月—10月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2008年以来审批的用地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11月份对全县2011发生的各种用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督促用地单位和个人积极整改消除违法状态,为2011卫片执法检查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全县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经信息员和他人举报、巡查共发现违法行为160起,立案10起,现场制止违法行为83起,通过联合执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28处(面积4200平方米),经县政府批准补办用地手续39宗,收缴罚款58.6万元,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近140万元。

七、我县围绕“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本着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妥善处理,促进发展”的原则,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接到省、市政府关于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并且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乡镇政府负责人召开现场调度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此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同时,为加强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确保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两位副县长为副组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监察、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城建、交通运输、林业、农业和粮食、环保、工商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国土局长兼任为办公室主任,抽调业务精干人员统一到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落实该项工作。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覆盖我县的第二年,也是适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实施问责的第二年,比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在省、市的指导下,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上犹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作为我县2011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实行限时办结制,县监察局全程监督,为按时保质完成该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县财政拨付了27万元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经费,为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财物保障。

我县全力以赴,抓紧时间,及时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上级汇报,向上级及同行虚心请教,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卫片执法检查的外业调查、内业比对等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并且通过省、市卫片执法检查督查组的多次督查,相关上报数据也已通过了省级审核。

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下发我县监测图斑为82个,监测面积为1450.5亩(其中耕地151.8亩),我县对所有图斑的土地现状、土地用途、审批情况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根据《规范》的要求,对一些图斑进行合理分割合并后形成52个地块,核查数据如下:

(一)军事用地3块,面积81.6亩(其中耕地8.3亩);

(二)新增建设用地35块,面积1271.87亩(其中耕地97.45亩);

1、合法新增建设用地32块,面积946.17亩(其中耕

地96.25亩)。

2、违法新增建设用地3块,面积325.7亩(其中耕地1.2亩)。

⑴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在2010年6月30日前已获省批准1块,面积315.1亩。

⑵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已报批但暂未获批准2块,面积10.6亩(其中耕地1.2亩)。

(三)临时用地8块,面积65.92亩(其中耕地42.64亩);

(四)其它实地伪变化6块,面积31.11亩(其中耕地3.41亩)。

根据核查情况,我县对违法用地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整改,根据处理权限,县工业园违法用地由省国土厅进行了行政处罚后已依法获得了省批准。另两宗小面积用地,一宗为公共设施用地,一宗为农村村民拆迁安置房用地,上犹县国土局均已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已组织材料报省批准,对照《规范》,我县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23%。

总之,我县在土地执法检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按上级的工作部署,时刻牢记“守土有责”使命,尽心尽力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篇8:试析如何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1 土地监察的方法

土地执法监察的方法有超前控制方法、跟踪检查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以及协作处理或公开处理等特殊处理方法。

1.1 超前控制方法是通过实行“政务”公开的

制度,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土地违法现象, 超前控制, 预防其发生。这是实现土地监察防范职能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主要有:

(1) 公开用地审批制度。包括公开建设用地申请条件、报批程序、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审批权限, 及时公布审批结果。 (2) 各项用地实行顺序排队制度。主要是结合年终用地指标申报和年初计划用地指标, 逐级调查, 把需要用地的单位和个人的用地数量、用地类型、用地时间和位置等, 按单位和个人分类排队, 分轻重缓急, 经层层审核, 确定单位和个人用地的先后次序, 并且张榜公布。 (3) 公开土地监察办法和制度。土地监察机构和队伍名称公开;土地监察人员身份公开;土地监察办案权限与范围公开;土地监察办案处理的法律依据公开;土地监察办案处理结果公开;土地监察人员守则公开。

1.2 跟踪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 对各项

建设用地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的方法。具体做法有:

(1) 实行建设用地挂牌制度。一宗建设用地经批准后, 由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发给《建设用地许可证》, 作为批准用地的原始证件, 悬挂于施工现场。建设项目竣工后, 建设单位 (含个人) 应及时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检查验收, 交回《建设用地许可证》, 换发《土地使用证》。施工现场凡未悬挂《建设用地许可证》或超越《建设用地许可证》规定的用途范围使用土地的, 均按违法用地处理。 (2) 实行定期现场察看制度。以建设用地批复文件为依据, 定期到建设用地施工现场, 对该用地的位置、土地类别、面积、用途、拆迁安置及建设情况等, 进行检查、核实。 (3) 实行巡回检查制度。组织专门人员, 在本行政区域内, 对建设用地情况进行巡回检查。这种巡回检查有定期的, 也有不定期的, 有重点的, 也有非重点的, 巡回检查, 一般采用分片、定人、定职、定范围的方法。 (4) 实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根据人员和技术力量, 分组分片, 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图件、资料及现状图, 进行野外作业, 核对用地的性质和检查用地手续。这种监测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 (5) 建立群众举报制度。运用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手段, 发动群众对建设用地实施监督。举报电话号码、举报信箱地点要公开。对举报有功者, 要给予一定奖励并负责保密。

1.3 目标管理方法是将依法管理土地和干部

目标管理挂钩, 防止和杜绝管理者违法行使土地管理权。这是对管理者实施监察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签订土地管理承包责任状, 确立一定时期内的土地管理目标, 层层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领导, 并具体规定考核的标准和办法, 实行工作成果同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挂钩。二是由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目标管理责任书, 山土地管理部门, 将责任落实到机关各处 (科、股) 室及工作人员, 以及乡村、街道土地管理员, 实行分级包干, 各负其责, 奖优罚劣, 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监察目标管理方法和行政责任方法有机结合, 使土地监察工作走向正常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

1.4 协作处理方法是指某些土地违法案件因

为案情复杂、涉及面广, 根据不同情况, 需要与行政监察机关、党的纪检机关、经济监督部门、政府其它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等, 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处理的方法。

1.5 公开处理的方法。

公开处理方法是指对一些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土地违法案件, 实行公开处理的制度。在处理时, 组织干部和部分群众到场, 请新闻、舆论界公开报道。

2 提高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2.1 加大土地普法宣传力度。

加强土地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 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土地违法案件, 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基层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在履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律的宣传工作, 改变以往单一的板着脸说教的宣传方式, 采用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势, 提高宣传效果, 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国土地国情国策、法律法规的内容, 提高广大群众对土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使之主动遵法守纪, 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2.2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财力和人力支持是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前提, 任何一项的欠缺, 都会成为影响行政执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国土资源政执法“垂而不直”的体制而言, 如果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离开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没有地方政府在编制、经费、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及必要设备等方面的有力保障, 行政执法成效可想而知。因此,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要周密细致, 要取得切实成效, 就必须取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而只有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才能充分协调各级部门抓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进而切实取得执法成效。

2.3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国土资源行政执法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工程, 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涉及政府的各个层面, 所以, 行政执法不但要求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 而且更要要求与相关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协调。在具体的案件中, 土地监察部门对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进行查处时, 一定要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土地违法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基层国土行政执法人员更要通过认真研究法律、法规, 寻找其中的契合点, 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执法力量, 争取规划、建设、发改、环保、工商、税务、电力等部门的大力协作支持, 联合执法, 提高土地执法效果。

2.4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因此, 一定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 结合竞争上岗制度, 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执法公正的基层土地执法队伍, 督促他们自觉树立执法为民的公仆意识, 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 土地监察执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 除要求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文化素质之外, 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能力以及电算化能力。同时, 还要根据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年限、业务知识水平、年度考评结果、重大案件查处成效和担任的岗位职务等评审业务职位, 并定期晋升职务, 对业务技术拔尖, 工作表现优异, 有突出贡献者, 可予以适当奖励;对违法违纪、渎职、失职者, 则可延期晋职或降职。

2.5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机制。

确立完善的土地执法监察监督机制;建立执法结果审查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 切实改变执法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 将立法与执法监督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并且运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土地执法监督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手段, 确保土地执法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 执法监察工作应在县、乡、村分别设立执法监察的组织, 聘请监察员、联络员、违法案件举报员, 作为防范和制止各种违法案件的前防线。国土局与各乡镇国土所签订监察职责责任书,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总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水平, 既需要相关执法就够和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唯有如此, 才能进一步推动土地监察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石国玮.努力提高国土资源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J].南方国土资源, 20059, .

篇9: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Q:今年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政策有哪些调整?

A:和去年相比,今年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政策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取消了“630”政策。即取消“在6月30日前,违法用地已经整改查处,依法对人、对事作出处理并且办理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或已经拆除复耕到位,消除违法状态,所涉及的耕地面积,在实施责任追究时,不计入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的政策;二是延续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中部里已经明确的其他政策。如“检查(监测)时段”、“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用地”、“违法用地符合规划认定”以及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合法、违法、伪变化图斑的判定标准”和“违法勘查开采行为的处理方式”等政策。三是新明确了两条政策。即:对符合“一户一宅”等条件的农村宅基地和已经依法取得采矿权但尚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采矿用地涉及的违法用地,在实施责任追究时,不计入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四是在工作程序上取消了初报数据环节,完成验收后一次性向部报送数据;今年的数据填报单元与土地变更调查中设定的行政单元保持一致,不再予以调整。此外,督查、交叉检查、验收工作,也主要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

Q:根据新的政策环境,我省今年的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如何应对?

A:为顺利完成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各项任务,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好组织领导,保障工作经费。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启动后,我省高度重视,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纪检监察、财政、人社、公安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责任。考虑到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量大、线长、面广、环节多,我省本级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确保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准确把握政策,统一技术标准。5月24日,召开了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技术研讨会,对数据填报、卷宗资料、外业核查等业务进行规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便实际操作中予以参照。三是强化指导培训,夯实业务基础。为夯实工作人员的业务基础,提高工作效率,总队于5月底组织各市州及县市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负责卫片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详细解读了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相关政策,对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往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并组织学员进行实务操作考试。四是加大审核力度,确保数据准确。五是开展挂牌督办,查处重大案件。省里将结合卫片执法检查图斑,选取重大、典型案件进行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教育一片。对未经依法处理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六是强化警示约谈,督促查处整改。省厅将依据卫片执法检查结果和整改查处等方面的情况,对违法违规严重地区报请省政府进行警示约谈;对违法违规行为整改查处不积极、不到位的地区,将暂停办理用地、用矿审批,并扣减相应的用地指标。

Q:我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上报的各类数据真实、准确?

篇10: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2011年度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2011年度土地监察股在市局监察科的业务指导下、在县局局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制,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为重点,以遏制土地违法犯罪为突破口,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工作思路。创新监管方式,落实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在圆满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并接受了上级国土部门对我县2010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的验收,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土地资源动态巡查工作机制。及时有效的制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今年我们执法队伍加大了土地动态巡查力度,按每周二和周日定为巡查日。制定巡查路线,加大巡查范围。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和现场勘察记录。将各乡镇辖区内的耕地,基本农田变化利用,执行情况做为重点巡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基本农田“五不准”的执行情况。对当场发现的问题。我们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对已形成违法事实的,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立案查

处,全年共发现违法用地10宗,占地面积31.4亩,其中耕地1.3亩,立案处理违法用地10宗,占地31.4亩,收缴罚款142520元,现场拆除非法建筑900平方米,恢复耕地面积1.3亩。

二、认真扎实完成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并及时上报

国土部下发我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图斑、地块48个(包括一个疑似非法采矿图斑)共占地728.7亩,其中耕地443.5亩,通过实地核查、丈量、图件核对,查阅档案资料,共分为五个类型。<一>、新增合法建设用地图斑四个三宗地,占地104.4亩,其中耕地73.1亩,未利用土地5.3亩,其他土地26亩。<二>、新增违法建设用地图斑三个,占地8.2亩,其中耕地1.3亩,全部立案查处,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3.2万元。<三>、临时用地图斑27个,占地486.5亩,其中耕地298.2亩,全部办理了临时用地合法手续。<四>、实地伪变化图斑15个,占地129.6亩。<五>、疑似非法采矿图斑一个,实际为和川上县村村民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开垦的耕地。

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检查中我县新增建设用地图斑为112.6亩,其中耕地74.4亩。合法占地图斑为104.4亩。其中耕地为73.1亩,违法占地面积8.2亩,其中耕地1.3亩。违法占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7.8%,违法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耕地面积为1.7%。

三、认真处理国土资源信访案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

今年我股共接待群众来访10余起,30多人次,接到群众来信来电15次,政策咨询解答50余人次,经实地调查核查的基础上完成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四件(包括政协委员的一个议案),切实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使我县的土地信访率有效下降,没有出现过进京、赴省访问题,将问题处理、消化在基层。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努力工作,执法监察工作虽然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与领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股人员的法律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全面,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打击土地违法力度不够。三是全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明显。

五、明年工作总体思路

1、继续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的落实。

2、加强宣传,主动服务。

3、加大违法占地查处力度。

4、妥善解决信访问题。

5、努力圆满完成2011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6、积极探索执法监察的长效机制。

篇11:2012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计划

2012年,执法监察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执法监察工作成果,切实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打击力度,有效地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监察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土地动态巡查是执法监察工作实行事前防范的重要措施。动态巡查方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在人员,车辆上确保日常巡查的正常运作,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增加巡查力度;二是实行报告,请示制度,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制止,及时上报市局处理;三是健全监察网络,畅通举报渠道,准备在各村及城市各街边设置监察信息员。

(二)做好准备,迎接2012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为迎接2012卫片执法检查,我局工作人员主动谋划,精心部署,以强有力的宣传,为2012执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开路。

(三)加强执法宣传力度,主动服务。我们将即是土地执法者,又是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员,遇到问题,听到反映,首先要耐心向违法者解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当好宣传员,让违法者被管的“明”;其次要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引导违法者依法用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让违法者被管的“服”。通过主动管理服务提升执法监察队伍的形象,争取群众对执法监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加大违法占地查处力度。对违法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一旦发生违法案件要从快从严查处,对违法占地大案,要案要及时向市局及区委区政府报告,选择几个典型违法用地案件公开处理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进一步努力实现土地市场秩序有良好转变。

篇12:土管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

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

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现就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把握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方向

(一)农村土地整治要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导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二)农村土地整治要坚持以增加高产稳产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改善环境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切实搞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应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结合整治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三)农村土地整治要坚持以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的原则。依法维护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在优先满足农村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才能用于“地票”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2 — 挂钩,其土地增值收益应按规定返还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治新增加的耕地,要及时调整落实到农户,有条件的应通过流转或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组织规模化经营。要落实项目后期管护利用激励措施,切实发挥项目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二、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一)严格项目入库管理。要根据农村土地整治计划,在群众自愿、村社申请、乡镇建议和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基础上,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按照项目选址的综合条件,认真选择安排项目。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基本农田和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禁止在坡度大于25度、退耕还林和不具备后期管护利用条件的区域安排布置项目。项目入库备案需提交符合上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及影像资料,区县国土管理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盖章后由测绘审查单位出具意见;土地开发规模大于20公顷的项目,测绘审查单位应进行现场核查。

(二)严格项目初设管理。要从提升项目整体形象出发,科学确定项目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区县投资项目新增耕地工程施工费亩均投资不得低于5000元。规划设计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项目规划图、单体工程图必须保持一致,应科学指导施工、方便监管和验收。土地平整工程实施

— 3 — 的面积应不得少于项目实施规模的80%,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工程应按照单项工程分别设计。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充分论证,反复征求项目区农民群众意见,并出具相关书面证明后再按程序办理入库备案手续。

(三)严格项目施工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项目入库备案的规划设计方案和预算组织实施项目,未按规定程序报批,不得随意改变已备案的实施方案和消减项目投资,否则不予受理项目新增耕地验收确认申请。项目实施中应严格执行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审计制管理制度。凡未按规定进行工程施工招投标或招投标程序不合规的项目,不得予以验收和申请新增耕地确认。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布局、建设内容、建设周期、质量等级、施工方式等应及时向社会公告。农村土地整治机构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的全程管理,对不按规划设计要求施工的项目,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工程数量和质量。要完善项目变更程序,因测绘或设计单位主观不作为或乱作为导致项目工程和投资变更的将追究相关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对项目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终生负责任,凡因施工单位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偷工减料和非法转包合同中明确的建设内容,查证属实的将其纳入农村土地整治黑名单。要积极探索创新项目实施中的奖惩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整体形象。— 4 — 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要聘请项目区农民代表作为工程农民代表监理,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施工质量。项目工程施工中不易量化或量化行政成本较高、直接交由项目区农民群众实施的工程,必须在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并经据实核定后才能支付工程款。

(四)严格项目验收管理。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会同监察、财政、审计、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严格按国土资源部和我市有关规定认真搞好项目竣工验收。要健全完善竣工验收台帐,辅助先进的仪器设备,严把项目数量、质量关。凡项目实施程序不到位,项目与资金管理不合规的,一律不予验收确认。要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验收责任追究制。项目竣工验收应出具工程质检部门、农业部门和项目区农民群众分别对单体工程、土壤质量和项目真实性的意见。新增耕地测算审查单位应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从严把关,杜绝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等违法行为。项目审计报告、决算评审报告应由区县财政、审计部门或由财政、国土管理部门在各级财政建立的财政评审中介机构备选库中择优选择的中介机构出具。

(五)严格项目利用管理。要积极争取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和乡镇的配合支持,按职责分工抓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利用。有条件的应报请区县人民政府成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监督落实后期管护利用责任。

— 5 —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进行地类和权属变更登记,当年确认发证并报备的项目应及时纳入变更调查。项目区乡镇要高度重视新增耕地的种植利用,尽可能做到当年整治当年组织耕种,防止新增耕地荒芜。各区县要认真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开展建设占用耕地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后期管护利用专项资金,完善项目后期管护利用激励机制。项目通过验收后3-5年内,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增耕地地力培肥和种植补助,协助农业部门做好项目利用指导和督查工作,充分发挥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将项目后期管护利用纳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目标考核,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利用管护不好的项目,一经查实,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将注销或扣除确认的新增耕地面积。

三、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中介机构管理

(一)加强专家队伍管理。结合《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办公室关于建立专家库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办发„2010‟39号),各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整治专家库,广泛吸纳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需要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要加强专家队伍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培训。要建立专家考评机制,增强专家责任感。参加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审查、验收和确认的专家,原则上应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 6 —

(二)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建立农村土地整治中介服务机构日常监管和定期考核机制,对于资质等级不够、责任心较差、业务水平较低、不遵守行业规定或不按法律政策规定从业的中介服务机构,禁止其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招投标代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市招投标有关规定,主动发现和制止招投标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测绘、设计单位应据实对项目区进行实测和调查,科学编制项目测绘、设计和预算资料。

四、严格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管理

(一)强化资金整合和使用管理。要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等资金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按照渠道和用途不变的要求,实行专账管理,统筹集中使用,切实提高各项资金综合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重点支持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设。

(二)规范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应尽可能使用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或经农村土地整治中心通过商业银行融资进行实施。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引进社会资金实施的,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渝府发„2007‟73号)的要求,严格把关。

— 7 — 一是规范引进民间资本。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引进社会资金的,应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垫资人。垫资人必须以自有资金和中长期融资能力作为项目建设保障,不得实行项目反担保。项目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区县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符合市、区县有关规划,严禁拖欠工程款的行为。二是规范社会垫资项目审批程序。拟实行社会垫资的项目,项目业主要专项编制垫资建设方案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项目业主要严格按批准的垫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须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三是严格社会垫资项目招投标管理。项目业主应对垫资人的融资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和履约信誉提出严格要求,项目工程施工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四是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责任。项目业主和垫资人的权利义务应在合同中明确。垫资人要筹集和足额到位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先行划入区县国土管理部门专户存储、专帐管理。要合理确定垫资利润,垫资利润率不得超过项目成本的10%,项目工程量和成本必须经县级审计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垫资人不得将合同内容全部或部分转包,不得让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垫资建设。区县国土管理部门不得为垫资人提供融资担保。

(三)认真制定复垦退地补助标准。农村建设用地退出复垦补助标准,应参照《关于规范地票价款使用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的指导意见(试行)》(渝国土房管„2010‟384号)和— 8 — 《关于完善地票价款分配的补充意见》(渝国土房管发„2010‟220号)制定,并报区县人民政府审定实施。补助政策标准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市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调动区县、乡镇、村社积极性的原则。复垦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乡镇企业用地的地票平均价款扣除复垦项目工程成本、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后,应采取土地整治的方式用于新农村建设。

五、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严禁盲目大拆大建。农村土地整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转移相协调,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区分城镇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涉及农村拆迁安置的新居建设,要为农民提供多种建房选择,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要尊重农民意愿并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防止不顾条件盲目推进、大拆大建。严禁在农村地区盲目新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

(二)切实尊重农民权益。农村土地整治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和征求项目区农民群众意见的工作,将工程内容及单项工程投资、施工方式和可以组织农民群众实施的工程内容等进行公告,确保项目区农民群众对项目工程和施工方式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

— 9 — 权。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对个别技术含量低、难以量化或量化成本较高、当地农民群众有实施意愿并具备实施条件的土地平整中挖填土方等工程建设内容,可从工程施工招标内容中剥离,由承担单位或委托乡镇组织项目区农民群众实施,工程施工费直接兑付给农民。当地农民群众不具备实施条件或没有实施意愿的工程建设内容,应纳入工程施工招标内容。在项目实施管理中,应聘请项目区农民代表协助加强工程监理,农民代表监理应每天在监理日志上签字,并对其认定的质和量负责。农民代表监理可按有关规定取费。农村土地整治示范村涉及土地流转的,原则上采取出租的方式进行,且承租方支付农民的租金应高于土地整治前农民年均土地收入。

六、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治的组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国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形成区县政府主导、国土管理部门搭建平台、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加强全程指导和有效监管,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二)做好权属管理。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要按照确权在先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做到地类和面积准确,界址和权属清楚。对权属有争议的地块,不得纳入— 10 — 农村土地整治范围。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后,要依法及时办理土地确权和变更登记手续,发放土地权利证书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严格监督管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行全程监管。完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在线备案制度,对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实行网络直报备案,及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充分发挥土地执法监察的作用,完善问题发现和查处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四)积极开展自查。结合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的实际,全面对农村土地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自查、清理,对不符合政策规定尤其是通过卫片检查反映项目区实际情况与测绘和规划设计不一致的,要及时进行整顿、规范和限期整改。对未及时进行整改的项目,我局发现核实后将暂缓审批该项目所在区县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手续。

二O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土地整治

项目管理

通知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办公室

2011年4月19日印发

上一篇:中航一集团信息化会议交流材料下一篇:李白送别诗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