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互联网金融论文

2022-04-21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论文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财务困境互联网金融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财务困境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1:

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治理路径

摘 要:互联网金融犯罪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品。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业态分析与犯罪厘定的同时,应对其犯罪对象日趋网络化高度警惕;诚然刑法对互联网金融犯罪治理存在多重困境,但也应该坚持宽严相济的刑法理念,顺应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尽快建立立体化防控体系,着力实现互联网金融合规有序,并推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应然走向

互联网席卷全球,为金融业的蓬勃生长提供机遇与平台,并孕育出互联网金融这一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全新领域。它整合了传统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虚拟平台进行交易,推动商业银行等机构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呈现出高发态势。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与监管的缺失使得犯罪有了生存空间,危及社会经济秩序。刑法如何防控和治理互联网金融犯罪对于行业健康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业态分析及犯罪模型界定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之本质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本质仍然为金融业,但却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互联网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与盘活传统金融运作模式,推动金融业脱离传统媒介,从而进行高效金融活动。我国官方文件对互联网金融做了这样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①”,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事实上,真正越过互联网犯罪红线的大多是金融业务而非互联网业务。第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目标仍是实现资金流通,互联网的介入仅是加速整个运作过程。第二,剥开互联网金融的外壳,变革的在行业技术而不在金融实质。第三,虽然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传统金融犯罪网络异化,但刑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规制并未超越金融监管的范畴。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网络犯罪特征

网络虚拟空间改变了整个犯罪行为赖以存在的基础,包括互联网提供的广泛的交易主体、虚拟化的交易财产、快捷方便的交易时间等。首先,互联网金融“货币无纸化”使得电子支付盛行,极大冲击了金融形态;其次互联网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处理,隐蔽性、科技性、智能性高,一旦遭受损失,受众群体广,经济损失大;最后,失去银行等机构的中介,通过网络直接达成供需匹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交易方便快捷的同时降低了犯罪成本。

由于刑法制定先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故目前刑法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制多是对于传统金融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犯罪大体可分两类,一是涉及到经营资质的准入,即将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刑事处罚,以期金融主体的规范,从源头控制金融安全;此类犯罪往往表现在未解决从业资质和门槛问题而从事该类金融活动,国家机构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设立法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违规筹集资金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平台违规吸收资金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罪等,此类行为构成犯罪之前提是违反金融法规,刑法作为行政法规范的后盾,动用刑罚手段惩治违法行为。二是关乎经营方式类,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非法手段完成金融犯罪,刑法通过对于互联网的规制达到避免金融风险目的。网络社区将交易全程线上化,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明知他人持非法资金仍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已脚踩犯罪的红线;在互联网日常运营中,账户留存特定数额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将此类资金称备付金。②如若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观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付诸客观上侵占、窃取等行为,职务犯罪应运而生;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掌握大量投资方与消费方的个人信息,一旦保护不当,极有可能诱发违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风险。

二、刑法治理互联网金融犯罪之困境

(一)互联网金融业飞速发展对刑法稳定性的动摇

互联网金融行业不仅要防控传统金融已存在的各种风险,还需随时应对与传统金融业全然不同的挑战:互联网金融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数据传输问题、病毒肆虐等因素,随时可能给互联网金融致命一击;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使得大量民众参与到金融交易中来,金融消费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群体性经济犯罪案件日趋增多。我国从1983年已对互联网犯罪着手相关规制到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出台表明国家整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决心与投入。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现有互联网交易双方权责规定不明,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速度远赶不上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更迭。在互联网与金融水乳交融的今日,刑法应避免滞后性,让渡部分稳定性,及时修订相关条文。

同时国家在运用刑法手段进行干预时应适度。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诸类经营资质不适格罪名,国家出于保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初衷,将其从行政犯的层面上升到犯罪,很有可能会挤压互联网金融行业生存空间,扼杀互联网金融前进的积极性。既要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常发展,又要惩治借助互联网金融实施违法行为,刑法在罪名设置和罪状表述上责任愈显重大。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伴随着风险积累和释放问题

互联网金融起步晚发展快。必须承认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在加快市场资金流动,激发闲置财产活力,冲击传统行业僵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近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量涌现暗藏危机。相当部分平台存在起步低,管理乱,稳定差的缺陷。具体来看,风险可分为刑事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刑事风险既包括对于突破金融管制的类型的业务型刑事風险,还包括利用互联网平台作为犯罪途径的工具型刑事风险。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信用风险是主要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产生。征信体系不完善的环境造成不同交易主体间信息不透明,给信用违约滋生提供了犯罪的土壤。互联网金融的众筹以及P2P业务目标群体多为中小微企业,其发展潜力有限,不确定因素诸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旦经营不善或者破产,风险极易转嫁给互联网金融行业。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审理难度较大

尽管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本质还是金融犯罪,但由于借助了互联网平台这一特殊主体,各种因素相互交错。这不仅会影响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认定,也会影响刑事司法程序的进程。举互联网金融犯罪管辖为例,互联网金融犯罪往往不拘泥于某一地域,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群体、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可能遍布大江南北,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分散性。立案管辖、侦查取证、涉案财务处置等问题接踵而来。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金融领域,都具有较强专业性,需要计算机及金融等专门人才进行调查。如若发生错误,可能影响司法权威与公信。种种因素不利于国家有效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呼唤着实体法和程序法进一步动作。

三、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的应然走向

(一)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需明确理念

1.行政法先行与刑法谦抑性的结合

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股权众筹,突破传统行业的壁垒和管制早已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共识。金融工商界的行政管理模式境地尴尬,不加控制,风险激增形成现实危害;不当管制,又会掐住行业发展的苗头。事实上,在《图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早有政策说明,“鼓励大于约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故而国家在进行刑法防控时,避免轻易给互联网金融活动扣上违法的帽子。如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主观上并无侵害他人法益的故意,客观上未造成第三人财产事实损失,大可让行政法先行,为刑事法的克制与谦抑做好铺垫。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现实发展的诉求,也是避免过高立法成本的应有之义。

2.贯彻刑法宽严相济的刑事原则

互联网金融行业涉及到民众生活方方面面,有着最旺盛的生命力和最广泛的参与度。但部分企业为了高利润冒险激进,存在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游走在合乎金融政策法律的边缘。这对金融大环境提出要求:促使金融体系尊重市场规律推陈出新。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疏通市场经脉,为中小企业注入维持生产发展必需的资金等正面影响: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当业务偶涉刑事风险时,尽量宽和以待;而对庞氏骗局、洗钱诈骗一类犯罪,刑法应该及时强硬介入。总之,民事、行政手段能防控解决的问题,绝不轻易运用刑法制裁;只有违法行为而无危害后果的业务慎重纳入刑法范畴;在处理时也要关注各方利益的平衡。

3.个人利益的保护优先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益

最广泛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是普通民众,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换言之,互联网公司有着众多客户,背后或有风投公司的支撑和暂时的资金池抵御风险,其面临的现实问题仅在于公司盈利状况;而大量散户不损失则已,一损失即是真金白银,面临的风险指数最高,现实性最强。同时,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不会主动披露自身财务经营状况,客户了解多来源于公司的业务人员;反之客户的身份证信息、婚姻状况、财产状况不仅要悉数提交,还有可能被不法公司加以利用。基于此,对个人合法权益的刑法保护应前置。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刑罚的完善

我国的刑罚制度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中又包含财产刑和资格刑。互联网金融大多是经济犯罪,相比于传统的故意伤害、拐卖人口等犯罪道德苛责度较低。但天然追逐暴利的特性助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打压其现实经济利益更有针对性,故更应让财产刑发挥作用。我国刑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罚规定主要侧重于对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剥夺,忽略了财产刑的并重。2015年9月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除了刑法第291条外的互联网犯罪,均设立了“并处或单处罚金”的规定,承担者也增设了“单位”这一主体。但对于财产刑的具体规定还有相当完善空间。如罚金计算的细化问题,单位或是自然人承担罚金问题等,避免刑罚效果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有着相应准入门槛,除却使用财产刑外,还应用资格刑限制罪犯的从业资格。我国目前的资格刑只适用个人而无单位,单位犯罪时完全可以将财产刑转移给个人,起不到威慑力。事实上,我国《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中均对违反法规者有明确的从业资格限制。刑法作为各部门法的守护神,应博采众长,对现有资格刑进行改革,扩充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并在运用资格刑的同时,根据案件大小性质进行程度不同地使用。

四、结语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正在愈来愈合规的道路上前进。具体到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正确的理念必不可少:“刑法安定性的最高价值,保障法的法体系地位和司法法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指望刑法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③在不阻碍互联网金融经济正常发展前提下,立法和刑罚同步完善,最大限度激发刑法的作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只有通过自律与他律结合,事前法与事后法结合、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相结合,才能构筑惩防兼顾的综合治理体系。④

注释

①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7/18/content_2899360.htm

②《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13年6月7日

③何荣功.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J].法学评论,2014(6).

④高媛.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治理的完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8(1).

参考文献

[1]高媛.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治理的完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1):95-101+142-143.

[2]陈伟,蔡荣.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路径选择与展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05):104-111.

[3]刘宪权.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J].环球法律评论,2016,38(05):78-91.

[4]王铼,姜先良,宋宇.互联网金融犯罪和刑法干预机理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6(05):12-16.

[5]魏曉娜.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J].法学研究,2015,37(04):86-104.

[6]黄晓亮.第三方支付风险的刑法防控[J].法学,2015(06):103-110.

[7]傅跃建,傅俊梅.互联网金融犯罪及刑事救济路径[J].法治研究,2014(11):17-23.

[8]刘宪权.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法学家,2014(05):77-91+178.

作者:孟亭君

财务困境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2: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论文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小微企业  融资模式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资金需求具有“短、小、急、频”的特点,导致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征、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一)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渠道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或债券在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间接融资包括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民间借贷、企业相互赊欠等融资方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只有少数高科技型企业能够在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绝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而由于小微企业抵押物和资产规模不足、信用等级较低,融资具有“短、小、急、频”的特点,银行很少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因而大部分小微企业仍需要通过民间借贷和相互赊欠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从我国当前利率水平看,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高位,全社会融资成本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小微企业只能置身其中。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呈现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共同特征,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制度,缺少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向商业银行提交的财务信息和资料可信度较低。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审查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则会体现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银行将以非价格形式存在的收费项目直接显化为资金价格,融资利率从隐形转化为显性,导致民间借贷成了小微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虽然能够快速筹集资金,但利率较高,同时存在利益集团从中牟取利差,进一步加重企业所承担的融资成本。

(三)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高

小微企业自身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很難找到能够为其担保抵押贷款的机构,使得银行在向它们发放贷款时,更多只能选择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同时,我国小微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总体资产规模较小且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在经济下行阶段,投资收益率下滑,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旦经营不善就有可能破产或重组的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就很高。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存在各单位权责不明、多部门多头监管,导致现存的融资担保体系无法充分地发挥小微企业风险分散功能。①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和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为小微企业取得资金支持提供了新渠道。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P2P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与互联网金融门户融资模式。

(一)P2P融资模式

P2P(Peer-to-Peer)融资模式,即借贷双方直接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点对点的借贷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借贷双方的资金额度和贷款利率基本上没有限制,投资者可以将一笔资金分散投资给多个小微企业以降低投资风险,小微企业也可以自主选择较低的贷款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

P2P融资模式的一般流程:第一步,资金需求方在P2P信贷平台上注册账号后提交信用信息、融资额度、还款周期、资金用途等信息。第二步,P2P信贷平台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对企业的营业执照、还款能力等贷款资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核通过后将其借款信息发布至平台上。第三步,投资者根据平台发布的借款信息选择借出的项目和金额,同时企业也可选择合适的投资者,双方达成合作意愿后,P2P信贷平台将投资者资金发放给企业。第四步,企业根据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按时将金额返还给平台,如若未按时偿还,则依据合同约定征收还款逾期的滞纳费用。

(二)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Crowd funding)即大众筹资,是指融资人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以实物、股权、期权、可转债等回报方式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的模式。②众筹融资的特点在于小额和大量,回报方式丰富多样,投资者不再以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适合于创新产品研发项目或初步创立的团队项目。

众筹融资模式的操作流程:第一步,融资人将项目策划、融资信息、回报方案等提交到选定的众筹融资平台,众筹平台审核通过后将其发布到平台上展示给投资人。第二步,投资者选择感兴趣的融资项目和决定投标金额,若在募资期限内达到或超过融资金额,即项目众筹成功,融资人将获得所筹集的资金。如果筹资失败,则将已筹资金全部退还给投资者。第三步,项目执行成功后,融资方按照约定以股权凭证、红利、现金以及产品等形式回馈投资者的支持。

(三)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

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处理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并结合传统金融服务开展创新性融资服务。大数据金融主要分为平台金融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平台金融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分析整合互联网平台上交易记录、信用水平等信息,为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模式的特点在于门槛低,资金周转快,无需抵押和担保。贷款平台通过分析和监控企业的交易记录和经营行为,能够有效的提高贷款质量和控制贷款风险。

平台金融模式的一般流程:第一步,贷前考察。小微企业向贷款平台提出贷款申请,贷款平台通过网络数据模型及检验技术对小微企业电商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进行检验,同时结合其他渠道获得的信用记录、投诉情况等,得出客户信用水平和还贷能力评估报告。第二步,贷后监控。贷款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小微企业的经营动态和现金流,将其行为数据换算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如出现违约,可截断其现金流。

供应链金融模式指核心龙头企业依托自己的资金平台或者合作金融机构对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③供应链金融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服务范围,增加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和实际服务效果。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一般流程:第一步,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其信息进行确认审核。第二步,核心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上企业的相关信息或为其担保,获得银行授信,再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和结算等服务。

(四)互联网金融门户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门户融资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金融门户服务平台提供金融服务信息与进行金融产品销售以达到融资目标的模式。该模式中互联网金融门户相当于中介平台,集合了大量信息供客户比对选择,用户可以通过垂直比价的方式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的操作流程:第一步,小微企业通过“搜索—比价”的方式对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提供的金融产品信息进行垂直比对和选择,确定提供资金的电子金融机构。第二步,通过自助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快捷获得融资资金。

四、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还存在许多制约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因素,相关的法律监管与行业规范仍有待完善。

(一)互联网金融资金来源不稳定

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一般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具有小而分散的特点。在面临用户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资金需求也随之增长,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将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保障融资平台正常运营,因此资金来源不稳定将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与补偿机制缺失

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资金融通的过程中,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融资平台或小微企业的不道德行为都会造成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而我国尚未出台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互联网融资平台自身的经营不善及内部监管不足所带来的操作风险不应由投资者承担,而互联网融资平台尚未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三)互联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互联网金融融资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有效监管与行业规范,融资平台准入门槛低,违约成本小,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问题凸显。市场上现有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数量众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导致市场秩序紊乱。同时融资平台运营行为及融资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如小微企业为获得大额贷款所提供的高利率将带来高风险,一旦企业投资收益未达到贷款利息不能按时还款将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使投资者对互联网融资失去信心。此外,我国仍处于银证保分业监管状态,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创新模式与业务,部分创新业务仍属于监管空白状态。

(四)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融资一般都是信用贷款,由于没有抵押物,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比传统金融模式更依赖于信用体系。现有的互联网信用系统还不健全,尚未实现与中国人民银行信用系统信息共享,覆盖范围小。而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投入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各互联网融资平台之间信息共享度低,存在企业在多平台贷款和注册多个账户骗贷的风险,不利于提高贷款质量与贷款效率。

五、促进互联网金融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好地实际服务到小微企业,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政府应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规范和宏观调控。政府应着眼于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规划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和目标,出台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对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一定的风险补贴和业务增量补贴等。同时,加强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与补偿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投资者权益没有法律保障。因此,首先应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投资者提供立法保障,从法律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其次,互联网融资平台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充分披露融资企业的信息和潜在风险,使投资者加强对投资理财知识的了解以及提高风险规避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同时,互联网融资平台应制定完善的风险损失控制与补偿机制,发生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时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

互联网金融作为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模式,我国目前监管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因此制定完善的行业规范与监管标准以整合互联网金融资源、建立优质的投融资环境,是互联网融资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对互联网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准入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的融资模式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牌照管理实现对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市场准入审核,考察融资平台运营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真实性,提高融资平台违约成本,事先防范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其次,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标准。明确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与运营规则,依据各项行业标准对互联网融资平台运营过程进行监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民间投资。第三,完善互联网金融业监督协调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建立分工与合作机制,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监管法规,填补监管空白。

(四)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稳健发展的保障,同时有利于激励小微企业诚信融资,维护自身信誉。首先,考虑允许互联网金融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平台,建立对接机制和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信用系统和互联网信用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其次,實现技术上的突破,更成熟的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构建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各地区政府征信机构可帮助采集与提供当地企业信用信息,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注释

①陈侃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②张玉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4(18):2-5.

③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陈侃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2]张玉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4(18):2-5.

[3]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4]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6):144-148.

[5]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6]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92-96.

[7]刘芸,朱瑞博.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征信体系深化[J].征信,2014(2):31-35.

[8]汪渝.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影响研究[J].企业研究,2013(22):147-148.

作者简介:陈阳(1992-),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南大学,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作者:陈阳

财务困境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  要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作为全新的金融模式,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监管体系、金融风险、征信体系、专业人才等方面,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即完善监管体系、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为推动金融领域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现状;问题;策略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业务管理风险

业务操作风险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欠缺共同导致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业务管理风险。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操作设备以及人员培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很好的规避了业务操作风险。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则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环境是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的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对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未充分了解,就容易出现业务操作风险,例如产品选购差错等;另一方面来自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员工的专业性认知,绝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都缺乏专业的金融、法律以及互联网系统操作的专业技能,他们的工作定位是销售员,经过一周的“培训”,即可销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债权包之类的金融包装产品。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拒绝或者无力履行契约中约定好的法定义务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预期收益减少的风险。无论是传统金融业还是互联网金融业,信用风险都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类风险。在网络信贷中,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平台本身和贷款人两方面。一方面,大部分的网络借贷平台已不再是“居间人”,而自身做起了信用平台,由平台本身控制融资过程中的资金获取和运转,这就产生了非法集资和卷款跑路的资金灭失风险;另一方面,贷款人的信用也是造成网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由于P2P网络借贷无需担保和抵押,因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很难得到保证,致使资金出借人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而且P2P平台本身无法通过银行征信系统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水平进行核查,仅仅依靠借款人自身提供的银行流水,根本无法准确的判断其真实还款能力。

(三)调控政策风险

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改变货币供给量,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调节宏观经济。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其创造的具有现金替代性的虚拟货币,影响了央行对于社会货币总需求的判断,扰乱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而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机构和平台中,都存在着大量资金沉

二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对于现有法律法规的缺位的问题,出台了很多行政法规来进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但是依然不能够改变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由于法律方面的滞后性,导致了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很大的法律风险。2015年7月,为了支持和鼓励金融创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意见》的颁布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纲领性文件。但是《意见》的不足也很明显,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依然缺乏法律解释,监管执行缺乏可操作性。以近些年特别火热的P2P网络贷款来说,由于政府的放任发展的政策,导致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P2P网贷非法集资,以高额利息骗取投资人的资金,当前唐小僧、联璧金融等涉嫌百亿投资金额的问题就是套路投资人的一种骗投吸金的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技术软肋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依赖性,自主研发和平台安全性能不高是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在技术方面的主要缺陷。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交易都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从大的网络发展环境来看,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网络攻击呈现出组织化、智能化的特点,而当前针对网络攻击的立体化分布式网络防护体系尚未形成。而未来网络攻击的重灾区必然还会在安全加密通道、加密技术等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通过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手段的网络攻击能够对平台用户信息等重要信息进行获取和修改,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损失。其二,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风险。对于我国来说,互联网金融技术一方面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由此很多企业的平台运行等技术都是以技术外包或者技术引入来实现的,且不说成本和维护的问题,就单是技术认知程度不够就很容易出现信息泄露、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风险问题。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缺失

尽管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当迅猛,但还是属于新兴产物,互联网金融人才短缺问题也格外显著。201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人才供不应求,人才饥荒现象严重,更有专家预言未来5年~10年间,互联网金融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人以上,成为阻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尤以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缺乏问题突出,很多跨界而来的互联网金融人才,缺乏相关金融行业工作经验,难以准确把握金融核心风险问题,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核心竞争力,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突出以及理论研究滞后等众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专业人才培养首先来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人才在自主研发和二次创新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产品开发能力欠缺,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创新精神不足,金融业务模式开发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和手段

目前互聯网金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监管的缺失,并没有明确的互联网监管主体,无法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资格和资金进行监督审查,同时互联网金融内部的自律规范也远远还未成形,无法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后,大量的产品和业务模式都存在极强的法规监管规避性,让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如火如荼,给传统的监管手段和策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我国互联网监管模式和手段的发展无法跟上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速度,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也尚未形成,个监管部门之间因职能的模糊不清,让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情况。

三、应对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全方位监管框架

当前,“一行三会”作为我国主要的金融监管部门,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管,也为了各个部门分工更加细致,“一行三会”的各个部门应该下设一个专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专属机构,专门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稳定地发展,这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一扇有力的屏障。我国已经把实现互联网金融社会监管体系的事项提上了议程,社会监管的主体主要是事务所、新传媒等社会机构,还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监管准则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以更小的成本得到更大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政府和社会合作,共同把互联网金融监管得面面俱到。针对由于我国信用体制不完善以及信息披露不完善而导致的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健全信用体制并加强信息披露。信用是互联网金融中的身份证,更是社会进步的无形资本。建立完善信用奖惩、信用服务市场、信用主体权益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基础,其中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的信用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应当构建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有效评估交易双方的信用。一是,从行业自身特征与特点出发,建立起相应的信用评估系统来评估交易双方的信用。比如淘宝网的信用等级,淘宝网会员在个人交易平台使用支付宝服务成功完成每一笔交易后,双方均有权对对方交易的情况作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将影响会员的信用等级。二是注重客户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以及开展客户财务报表评估工作,这些都能够有效降低应收账款逾期率和坏账率。三是进一步采集、整理个人不良信息以及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开展信用咨询服务,采取信用认证等多种方法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提供全方位保障。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为促进互联网金融获得更好地发展,健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监管是首要之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要加快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对互联网金融在业务准入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强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近些年先后发生了e租宝、淘金贷、优易网等P2P网络平台的卷款逃跑和倒闭事件,给放贷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社会稳定。应抓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其中包括设计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参照商业银行的准入制度,制定业务准入监管政策。其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规范全国各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报送制度。再次,按照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要求,将网络融资平台公司、网络货币交易商纳入反洗钱监管。最后,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督促小贷公司及参与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加强科技系统建设和灾备体系,提高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做好投资者敏感信息的保护,提升投资者网上交易安全防护水平。

(三)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要对市场准入有不同的设置要求,对于不同的行业类型,应该根据其水平高低进行划分,并相应设立风险承受水平,严格按照市场采取的准入机制进行层层把关,确保进入互联网金融的机构合法合规。这有利于降低风险,防止危险的发生,也保证了整个行业的顺利发展。在某个行业退出市场时,要妥善地处理相关机构存在的问题,确保机构有序地退出市场,不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张,在行业内的各个机构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联系。所以,在某个机构要退出市场时,要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检测,并协助金融机构有序地退出。

(四)加快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即需要掌握足够的金融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对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等有清楚的认识。当前从教育改革角度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还较为缺乏,其中监管人才、企业人才、教育教学人才都是亟待解决的方面。而且面对当前我国互利网金融专业人才大多集中在企业管理一线,这也是造成我国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必须从校企合作角度出发,变革人才培养机制,引入企业人才通过演讲、研讨会、讲座、教学等进行师生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小玲.智慧文化旅游 ——“互联网+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趋势.漫旅,2021,第8卷,第C1期

[2] 谷峰.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营销界,2021,第38期

[3] 阮云婷,阮长海.“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智库时代,2021,第37期

[4] 侯小惠.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 ——以饭店情境英语为例.科学咨询,2021,第36期

[5] 经霞.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营销界,2021,第34期

[6] 安若阳.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营销界,2021,第33期

[7] 金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困境与策略.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第32期

[8] 宋红凯,刘洋,孟振浩,王鸿菲,朱良双,孔蓮.互联网平台下农村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研究.大科技,2021,第32期

[9] 李静,董思思,李梅.互联网+跨境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1,第31期

[10] 吴仪.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营销界,2021,第31期

作者简介:

王雪卉 2000.6.15 女 汉族 甘肃省天水市  金融学

白钰森 1999.5.10 女 汉族 青海省西宁市 金融学

作者:王雪卉 白钰森

上一篇: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论文下一篇:小学生音乐教学艺术论文